校园网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网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一、什么是校园网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从而不必卖肾也能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虚荣和快感。据调查,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二、校园网贷的案例

(一)其它高校校园网贷案例

见附件一、二。

(二)我校校园网贷案例

我校对各学院网络贷款情况进行了认真、详细的排查,多数学生是通过“名校贷”、“拍拍贷”等P2P网贷平台和分期乐、趣分期等为代表的校园分期购物平台获得贷款。我校有近20名学生参与了网络贷款,其中包括体育学院5人、数学与统计学院2人、法社学院1人、外国语学院2人、经管学院10人。学生网络贷款额度不等分别有3万元、2万元、1万元、几千元等;个别学院学生个人最高累计贷款额度高达12万元,最低也为1000元。有的学生初期贷款为1万元,一年后利息和本金合计高达3元多元。另外,在校园中还存在部分学生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借用他人贷款,导致这些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牵连。据统计,我校学生的网络贷款人数中男生居多,达到网络贷款人数的80%,女生近20%。从目前来看,仅有3人已还清网络贷款,网络购物分期付款

有8人。

三、校园网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一)校园网贷的危害

网络贷款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第一、网络贷款会给自身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让生活陷入网贷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第二、网贷会促使学生不良消费以及连环贷款,容易使其消费理念及价值观产生偏颇。

第三、若学生不能及时还清贷款,可能导致辍学、自杀等情况的发生。

第四、网贷会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网贷的阴影,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父母的心理负担。

第五、网贷的学生在同学及朋友间的信誉受损,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二)校园网贷的防范措施

1.加强学生校园不良网贷的教育引导工作。

(1)开展校园网贷的教育引导工作。各学院要积极开展以“防范非法集资、拒绝校园贷、提高安全意识”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充分认识校园网贷的危害性,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2)广泛开展拒绝校园网贷的宣传活动。各学院利用宣传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切实明白网络贷款带来的危害及困扰。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以“理性消费、拒绝校园贷”的活动,让学生远离不良网络贷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拓宽帮扶渠道、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各学院要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认真了解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对其进行成长帮助、生活帮扶、就业帮带,

从而杜绝贫困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进行网络贷款。

2.构建多方防范长效机制。

(1)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带头作用,组织学生干部队伍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2)做好全体学生的风险提示工作,让学生认清自身的消费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提醒学生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不要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不要做贷款担保人。

(4)广泛利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校园广播等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贷的典型案例。

(5)各学院要及时掌握学生的网贷信息,并对网贷学生进行督促、跟踪教育工作,增强网贷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诈骗意识。

学生工作处(团委)

2017年5月10日

附件一:其他高校校园网贷案例

女大学生网贷两千元三个月后欠款变成十万去年12月30日,20岁的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菲(化名)通过QQ 群认识的网贷放款人在借款平台“51短借”通过补借条的方式借了2000元。她向对方承诺一周内还清,周息达到30%。然而一周之后,她未能按时还款,这时借款者告诉她可以通过借款平台“今借到”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借款还利息,就这样,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她连新年利是、学费都用来还款但都没能还上。为了还钱,她甚至还辍学打工。今年2月底,她的欠款从2000元变成了惊人的10余万元。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2016年12月,刚好缺一笔钱的小菲想到了网贷,而此时一些在QQ中认识的人将她拉入了一个“深渊”:通过补借条的方式在“51短借”上借了2000元。

“等我借完后才被告知,要在一周之内还清,利息是周息30%。”这意味着,她要在一周后偿还2600元。一周之后,小菲手头上还是没有资金,此时对方告诉她,可以还利息续借,即只需还600元的利息,又能借一周时间,不过需要另外在平台上打“借条”;同时,她也可以向其他人借钱来还。

于是,小菲按照指引开始疯狂拆借,到2月底,她已经向20多人借钱,借款总数达十余万元。

与第一次借钱不一样的是,后面的借钱都是在一个名为“今借到”的平台通过同样的方式借出,而借款的方式则仍是周息30%,但每次借款后需在该平台上“补借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借条”并非借多少补多少,而是“借一押一”,甚至“借一押二”。如借款1000元,则需在补一张1000元的借条外,还需补一张1000元或2000元的借条。在还了上一笔借款的利息后,之前的借条将变成结清,借款人需另补一张新的借条。短短

3个月时间里,小菲通过“今借到”打的借条总额达42万元之多。截至记者发稿时,系统显示她还有11万余元未还清。

还钱学费还款不够还辍学打工

面对越滚越大的数字,小菲慌了神。过年期间,她把所有利是都用来还了款;发现不够后,她把一个学期的学费、生活费拿了出来;眼看还是不够,她依旧瞒着家人不敢说,一个人悄悄地开始辍学打工。经过她的努力,尽管加起来还了超过2万元,但欠款却不见减少,反而仍在不断地增多。

3月2日,她的欠款出现了第一次逾期。此后,她开始不断地接到电话轰炸和骚扰短信,一些催款信息更是很粗暴。无奈之下,3月3日,她将此事告知了父亲。而此时,她的父母和亲友开始不断地接到催款电话或短信。小菲的情绪临近崩溃,一度产生了轻生念头。

小菲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亲在农村做养殖,母亲在做园林工,连小菲的学费都是伯父代交的。由于无法面对父母,她一直不敢回家,也没有告诉母亲,她其实一直住在男友家里。3月4日晚,男友的母亲致电小菲妈妈让她带小菲离开,她才知道女儿的地址。3月7日,小菲妈妈最终在女儿临时居住的酒店里将女儿接回。

警方已按照行政案立案侦查

目前,小菲已经回到了三水老家,并在三水当地派出所报了警。3月7日,三水警方向记者回应称,在接到当事人报警后,警方已经按照行政案立案侦查。警方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借贷市场的日益活跃,借贷方式愈加多种多样,骗子的诈骗手段也是越来越新颖,有的手段并不高明,但有的着实考验智商,让人防不胜防。骗子们正是利用人们缺乏金融知识、急需周转资金、银行和监管部门防范不力等有利条件,肆无忌惮地实施以发放贷款为名的诈骗活动。

上述人士表示,一些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为了获得借款,铤而走险向网络上的放贷团伙借高利贷。放贷团伙与借款人私下协商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