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1. 引言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初学者进一步理解物理学基础的关键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轨迹和速度变化,从而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2. 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观察和描述平抛运动中物体的轨迹。

3.分析和计算平抛运动中物体的初速度和落地时间。

4.理解平抛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3. 实验器材•平滑水平桌面或地面•移动计时器•米尺•小球4.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确保水平桌面或地面的平滑程度。

2.将小球放在桌面或地面的边缘,使其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3.同时开始计时器,并让小球从桌面或地面上抛出。

4.观察小球的抛出角度和轨迹,并用计时器记录小球从抛出至落地的时间。

5.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几次,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球的初速度和落地时间。

7.比较不同条件下小球的初速度和落地时间的变化,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并利用这些数据计算了小球的初速度和落地时间。

下面是一份示例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次数抛出-落地时间 (s)1 0.752 0.893 0.784 0.805 0.87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平均初始速度和落地时间。

假设小球的抛出高度为h米,则根据平抛运动的公式,小球的初始速度可以计算为:v = 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假设g为9.8 m/s^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球的平均初始速度为:v = (0.75 + 0.89 + 0.78 + 0.80 + 0.87) / 5 * 9.8 = 8.4 m/s根据平抛运动的公式,小球的落地时间可以计算为:t = 2 * h / g假设小球的抛出高度为1米,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球的平均落地时间为:t = 2 * 1 / 9.8 = 0.20 s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和分析了平抛运动中物体的轨迹和速度变化。

《第五章 3 实验_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

《第五章 3 实验_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

《实验_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平抛运动的观点和特点。

2. 掌握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匀加速运动的原理。

3. 能够独立进行平抛运动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4. 培养独立思考、动手实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抛运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总结。

2. 教学难点: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掌握其分解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斜槽、小球、木板、记录纸、铅笔等。

2. 实验环境: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干扰因素。

3. 教材与课件:准备相关教材和课件,辅助讲解。

4. 讲解与示范:教师提前准备好讲解和示范视频,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常见的平抛运动实例,如投掷铅球、飞行导弹、小球做斜下抛运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的共同特征,并引出平抛运动的观点。

设计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回答:都是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教师总结:这种运动我们称之为平抛运动。

2. 介绍实验目标和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理解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教师提问:我们该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学生回答:应用频闪照相或视频分析等方法,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3. 实验操作与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记录数据。

教师提示: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正确应用仪器?学生回答:注意仪器的正确应用方法,如调整角度使小球能准确落在镜面中,注意频闪的频率等。

4. 数据分析与结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并得出结论。

设计提问:通过实验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发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且在竖直方向上速度增加,水平方向上速度不变。

教师总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教案 3篇

平抛运动教案 3篇

平抛运动教案3篇一、教学设计思想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

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

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

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中物理教案

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中物理教案

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高中物理教案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平抛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运动方程式。

2.了解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2.平抛物体运动方程式的推导和应用。

3.实际应用中的平抛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向量的知识分析平抛物体运动的各项量。

2.运用运动学方程式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教学方法1.实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测,总结规律。

2.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抽象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方程式。

五、教学过程1.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1)实验目的:掌握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规律。

(2)实验器材:平抛运动装置、计时器、计量尺。

(3)实验步骤:将平抛运动装置中的台球靠在支架上,调整发射角度为45度,发射台球,记录其运动轨迹,并用计时器记录其飞行时间、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4)实验结果:将观测数据汇总,用向量的知识分析平抛物体的各项量,总结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和运动方程式。

2.讲解:通过归纳总结,抽象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方程式。

(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无外力作用,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在竖直方向上,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叠加,使得竖直位移呈现匀加速直线运动。

(2)平抛物体的运动方程式:竖直方向:s=vt+1/2gt^2水平方向:s=vt其中,s为位移,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3.应用:平抛问题的实际应用。

(1)投掷问题:在水平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的飞行轨迹呈抛物线形状。

(2)射击问题:在竖直方向上,利用平抛的方式射出子弹,使得子弹的飞行轨迹与目标重合。

(3)对于需要远距离投射的场合,可以采用斜抛的方式,使物体在空中作抛物线运动,提高投掷距离。

六、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投影仪等。

教案模板平抛运动(共5篇)

教案模板平抛运动(共5篇)

教案模板平抛运动(共5篇)第1篇:平抛运动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共性分析、归纳分类,达到鉴别结论的教育目的。

2.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并进行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以此渗透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

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

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分解仪、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等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第1课时在实验室进行)新课导入【生活再现】〖情景:〗展示多媒体Flash有声动画:在屏幕右上方事先设置好三个参数: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速度v机=80m/s,海面上敌船匀速航行速度v船=15m/s,飞机离海平面高度h=45m。

教师演示:当飞机飞至敌船正上方时,点击按钮。

观察到炸弹在敌船前方远处水面上“轰——”一声爆炸巨响。

师;当飞机在敌船正上方投弹时,能否击中敌船?生:(笑声)不能!师:知道如何调整战术吗?生:提前投弹!师:请哪位来试一试?(学生热情高涨,踊跃举手,教师把多媒体电脑的无线鼠标器传给一座位上的学生,学生连续操作几次,结果都没有击中敌船。

注意:这里教师有意设置v机=80m/s≠v船=15m/s,大大降低了学生“盲目”投弹的命中率。

)生:哎——(多数学生表示遗憾,刚才的热情“急剧降温”)师:看样子做一个飞行员可不容易,投弹要百发百中则更难!因为炸弹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今天我们把所看到的炸弹的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 掌握测量、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平抛运动是指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物体,物体在竖直向上抛出的过程中的运动。

在忽略空气阻力和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的影响下,物体的水平速度保持不变,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 平抛器2. 尺子3. 秤4. 计时器5.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调整平抛器的投射角度为45°,并固定好。

2. 用尺子测量平抛器到地面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3. 在平抛器上放置一些物体,使其能够平抛出去。

4. 投掷物体时,启动计时器并同时抛出物体。

5. 当物体落地后,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

6.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3-5,进行多次实验。

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水平速度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2.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实验结果要进行多次平均处理,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次数高度(m)时间(s)水平速度(m/s)竖直位移(m)123…平均值七、实验分析和讨论: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平均水平速度和竖直位移是否满足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 实验中是否有任何偏差和误差?如何减小和修正这些误差?3. 如果改变投射角度,物体的运动轨迹会有怎样的变化?请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对于平抛运动的应用,如何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请进行思考和讨论。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和研究了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掌握了测量、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平抛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名⼈民教师,通常需要⽤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材内容 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前⼀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是以后电磁场中带电粒⼦做“类平抛运动”的处理⽅法,因此这⼀节很重要。

教材主要通过实验及频闪照⽚来说明平抛在⽔平⽅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向做⾃由落体运动。

学⽣通过实验很容易体会到平抛与⾃由落体的等时性,但很难得出竖直⽅向就是⾃由落体。

另外频闪照⽚只有竖直⽅向的⽐较,没有⽔平⽅向的⽐较,学⽣不容易得出结论。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本节课重点是明确平抛运动可以⽤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代替,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难点是利⽤平抛运动规律说明运动轨迹,解决飞机投弹等实际问题。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利⽤平抛运动规律说明运动轨迹,即课本“多学⼀点”和“课题研究”内容,留给学⽣课后思考、研究。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标设计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平⽅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向的⾃由落体运动。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3、应⽤平抛规律解决飞机投弹等实际问题。

过程与⽅法 1、通过实验和课件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培养观察能⼒和分析能⼒。

2、发挥数学⼯具作⽤,提⾼运⽤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3、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法的学习,使学⽣能够综合运⽤已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研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平抛的理论推证和实验证明,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通过对平抛运动的研究,使学⽣了解到复杂的物理现象可以⽤简单的公式反映。

体现了物理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设备准备教材实验装置,教学⽹站,多媒体设备,频闪照相机,玩具⼸箭。

(三)学习者⽬前状态和任务分析知识⽅⾯: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理解曲线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成。

《平抛运动》教案

《平抛运动》教案

《平抛运动》教案平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抛运动概念,明白平抛运动的定义和条件;2.学会如何计算和测量平抛运动的相关参数;3.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求解平抛运动实验题;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表述及写实技巧。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平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2.掌握实验测量平抛运动的方法及实验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平抛运动的相关公式;2.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精度控制。

四、教学内容1.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平抛运动指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且竖直方向上无初速度(或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可以不同)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条件包括水平方向上没有外力作用,竖直方向上仅有重力作用,所以平抛运动的运动轮廓为抛物线。

2.实验测量方法(1)用支架调整投掷角度为45度,并让掷球口处的水平方向与桌面平行。

(2)在实验室内测量出投掷球的质量m,以及臂长L。

(3)用时间计数器测量投掷球的飞行时间t,重复多次并取平均值。

(4)根据实验数据对平抛运动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3.平抛运动的相关公式(1)平抛运动位移公式:x=vx*t其中,vx为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2)平抛运动时间公式:t=(2h/g)的平方根其中,h为抛球点与球最远到达点之间的垂直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

(3)平抛运动最远水平距离公式:x=(v0的平方*sin(2a))/g其中,v0为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a为投掷角度,g为重力加速度。

4.实验步骤(1)按上述方法测量掷球的质量以及臂长。

(2)在投掷区域进行多次投掷,并记录每次的投掷时间。

(3)计算每次投掷所得的抛球高度,并对计算数据进行整合统计。

(4)根据公式计算投掷运动的相关参数。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根据教材内容讲授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方法,重点讲解掌握平抛运动公式,及实验操作技巧和精度控制方法。

2.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内容,梳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针对问题解答: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

探究平抛运动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平抛运动实验(教学设计)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一提出问题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和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其运动情况是很复杂的。怎么研究这个复杂的曲线运动呢?
(二)科学猜想
由于物体是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平抛运动可能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运动的合成。那么只要研究出这两个分运动的特点,平抛运动的规律就清楚了。
【问题设计】
Q1:根据抛体运动的概念,回顾必修一,能否找出抛体运动的例子?
Q2:运动员投出篮球是不是抛体运动,其与竖直上抛运动有何异同?
【归纳总结】
若沿水平方向抛出篮球,则篮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引入平抛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比较上述几个例子总结抛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不为零,a=g的匀变速运动;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可以是曲线。
核心知识
1.会用分运动解决合运动,实现“化曲为直”
2.理解平抛运动两个分运动的特点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
教师个人复备
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一、问题引入
在篮球比赛中,篮球离开手后只受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篮球做什么运动?引入抛体运动的概念。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理论猜想得到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的情形如下表所示:
初速度
受力情况
运动情况
水平方向
v0
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
0
重力
自由落体运动
(三)设计实验方案
分步法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对比实验法)
1.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2.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运用双轨平抛运动实验仪分别研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的特点。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平抛运动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平抛运动的概念。

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

讲解平抛运动的公式。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采用公式推导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

通过公式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公式的掌握。

第二章:平抛运动的图形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图。

让学生能够分析平抛运动轨迹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讲解平抛运动轨迹的画法。

分析平抛运动轨迹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解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轨迹的画法。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分析平抛运动轨迹的特点。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轨迹的画法。

通过观察报告,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轨迹特点的分析。

第三章:平抛运动的公式推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推导出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让学生能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2 教学内容讲解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解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公式推导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基本公式的掌握。

通过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理解。

第四章:平抛运动的实际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平抛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

4.2 教学内容讲解平抛运动公式的实际应用。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公式的实际应用。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

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公式的应用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练习,检查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的分析能力。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人教版必修2教案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人教版必修2教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人教版必修2教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器材和材料•大理石球1个•直尺1把•纸张•停表1个实验原理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并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运动状态。

其运动方程为:x=v0t$$ y = v_{0y}t - \\frac{1}{2}gt^2 $$其中x是水平方向位移,y是竖直方向位移,v0是初速度,v0y是初速度的竖直分量,t是运动时间,g是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第一步:测定小球的初速度利用直尺将小球从台阶顶端放至地面,利用停表测定小球从放置到触地的时间t,计算小球的初速度:$$ v_0 = \\frac{h}{t} $$其中ℎ为小球所在台阶的高度。

第二步:观察小球的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用手抛出大理石球,同时使用停表计时,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记录小球从抛出到触地的时间t。

利用测得的小球初始速度和运动时间,计算小球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将数据记录在纸张上。

第三步:绘制小球的运动轨迹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绘制方法如下: - 计算小球运动的最大高度:$h = \\frac{v_{0y}^2}{2g}$ - 确定每个时间点小球的位置:x=v0t,$y = v_{0y}t - \\frac{1}{2}gt^2$ - 在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首先画出小球的投掷位置和最高处,然后再根据时间点画出中间轨迹,将各点连成曲线。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和运动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小球的水平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小球的竖直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符合前面所述的运动方程; - 小球在抛出后会逐渐自由落体,并在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落,运动轨迹为平抛曲线。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平抛运动的规律。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实验操作过程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物理量的测量及数据的记录,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平抛运动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2.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能够体验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和学生实验,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探究,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研究的喜悦。

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体验合作的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平抛运动的概念和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推理归纳、讲解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平抛运动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见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环节二:新课探究从受力情况看:a. 竖直的重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作曲线运动。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匀速运动,速度为V0。

c. 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没有初速度,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实验设计备课教案

平抛运动实验设计备课教案

平抛运动实验设计备课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平抛运动实验,探究物体在水平抛掷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使学生能够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平滑的水平面2. 计时器或秒表3. 标尺4. 纸张和铅笔(用于记录实验数据)5. 一组相同形状、质量的小物体(如小球)三、实验步骤1. 将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齐全。

2. 清洁实验区域,确保平滑的水平面。

3. 在水平面上标出起点和终点位置,并记录两者之间的距离。

4.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a. 将小球放在起点位置。

b. 使用计时器或秒表,记录小球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时间。

c. 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平均运动时间。

5. 记录实验数据:a. 实验次数b. 小球质量c. 小球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时间d. 起点和终点的距离6. 分析实验数据:a. 求出小球的平均运动速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b. 利用小球的平均速度和运动时间,计算出小球在水平抛掷过程中的加速度:加速度 = (2 ×距离) / (时间²)c. 总结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运动规律。

7.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小球的平均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图表。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将小球抛向他人或触碰到实验器材。

2. 实验时要保持水平面的平滑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记录要详细,包括实验次数、小球质量、运动时间、起点和终点的距离等。

4.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区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五、实验预期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预期得到以下结果:1. 小球的平均速度与加速度呈线性关系,即速度随加速度的变化而线性增长。

2. 小球不受质量的影响,其平均速度和加速度与所投放的质量无关。

3. 小球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与投掷距离成正比,即投掷距离越远,小球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越大。

六、实验应用及延伸1. 平抛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抛体运动、射击、投掷等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平抛教案4篇

平抛教案4篇

平抛教案4篇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老师都需要认真规划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制定一份良好的教案需要老师具备优秀的教学素养,那么该如何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教案课件呢?本文将为你介绍“平抛教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和帮助。

平抛教案(篇1)一、复习导入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水》,作家马朝虎在《水》一文中,以回忆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特殊的图画,一群特殊的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老师这儿有一首小诗,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出示: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繁星》(指名两位读)2、是啊,童年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水就是马朝虎的童年梦,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引说“缺水的地方”,水成了——。

请我喝水,不如——,所以童年的我有个最大的期盼,谁知道?(雨天洗澡、)在炎炎的夏天希望——(勺水纳凉)二、体悟水的珍贵1、为什么下雨天和纳凉让我们如此期盼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去品读这段生活的滋味。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字中的画面。

(生自由读书)2、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如果请你有文中的词语来说,你会选择什么词?(欣喜、欢乐、痛快)3、一场雨,让哪些人如此的痛快呢?雨中的人们是如何的兴奋和痛快?如果你再次走进这段文字,仔子细细地朗读,你会对雨中的这种兴奋和痛快感受得更深刻。

(学生再次大声的读)(出示)交流:(1)“脱得光溜溜的”:师:全身光溜溜的,这时,孩子们眼中只有……(生:水)心里面也只有……(水)(2)“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师: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读(示范)生读师:会读书的孩子,不仅从文字中看到画面,还能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雨中的孩子在叫什么?喊什么?(真痛快,下雨天终于来了,我终于洗到澡啦……)提示:把你高兴的劲儿说出来。

大声喊。

(3)我们一起把高兴的劲儿读出来(奔跑跳跃、大呼小叫)(4)你还从她朗读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痛快和兴奋?(生谈)师:作者说“我们在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什么叫“尽情的享受”?(想怎样就怎样)师:全身“脱的光溜溜的”叫……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就叫做……“仰起头大口地吃着来自空中的水”也叫做……(5)引读:一场雨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引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平抛运动教案范文(精选6篇)

平抛运动教案范文(精选6篇)

平抛运动教案范文(精选6篇)【范文大全】物体以一定的初始速度水平投掷。

如果物体只受重力影响,这种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抛运动教案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篇一】平抛运动教案一、教学设计思想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

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

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

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平抛运动》教案

《平抛运动》教案

《平抛运动》教案《平抛运动》教案(通用3篇)《平抛运动》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探究的过程既有试验现象的观看。

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试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⑴学问与技能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

⑴过程与方法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讨论简单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试验中突出了“试验的精髓在于掌握”的思想。

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情景培育同学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育同学在生活中应用物理学问的意识;使同学爱物理、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深化的了解同学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同学的基本状况分析如下:⑴高一同学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试验力量、分析问题力量、归纳试验现象的力量。

⑴同学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学问,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生疏,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三、教法与学法为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实行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学法:以同学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育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是为了不教,依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同学的基本状况我作如下的--。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老师组织活动设计意图㈠情景创设引入课题创设情景: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空投物资;(视频)引问:请同学描述上述物体运动的轨迹和运动性质(演示i)用力弹一下放在桌面上的小球,使它以肯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让同学观看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轨迹。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平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2. 平抛运动的规律。

3. 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概念、特点及规律。

2. 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平抛运动的本质特征。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抛运动的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介绍平抛运动的定义、特点及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平抛运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抛运动的现象。

4. 案例分析:分析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平抛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特点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平抛运动实验器材:如投掷器、计时器、测量工具等。

2. 教学课件:包括平抛运动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3篇)

《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3篇)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授课课题平抛运动教材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并通过实验探索分析、归纳出其运动规律是本节的难点。

学情分析认识平抛运动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个新问题。

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两种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平抛运动;(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实验,完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5篇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5篇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5篇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1知识目标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定律有初步理解;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3、使学生能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能力目标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解决行星绕恒星和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天体问题.情感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最后牛顿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发现的.让学生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多观察、多思考.教学建议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更重要.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倡学生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师应准备的资料应更广更全面.通过让学生阅读“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根据牛顿提出的几个结果自己去猜测万有引力与那些量有关.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也可由教师展示出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的: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能解决简单的万有引力问题;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教具: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20分钟)1、引言展示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照片并讲述物理学史:十七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时间中,许多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通过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已为人类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支配行星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却缺乏了解,更没有人敢于把天体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地面上的动力学规律推广到天体运动中,研究、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们认识了支配行星按一定规律运动的原因,为天体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1)牛顿是怎样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呢?(2)《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以上两个问题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2、通过举例分析,引导学生粗略领会牛顿研究、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推理的思维方法.苹果在地面上加速下落:(由于受重力的原因):月亮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地球引力的原因);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太阳引力的原因),(牛顿认为)牛顿将上述各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后提出:这些力是属于同种性质的力,应遵循同一规律;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力应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3、引入课题.板书: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板书)(2)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他们之间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板书)式中:为万有引力恒量 ; 为两物体的中心距离.引力是相互的(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二)应用(例题及课堂练习)学生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既然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哪为什么物体没有被吸引到一起?(请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解题) 例题1、两物体质量都是1kg,两物体相距1m,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少?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2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要求学生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本节是第五节,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天体运动都已经讲过,从知识上讲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推导出卫星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学生遇到卫星问题时总是感到困难和无从下手.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对地球、卫星的空间关系不清楚,学生无法从自己站立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体会巨大空间中发生的事情.因此,用各种视频、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有了空间的图景,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就有了依托.所以,本节课我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来模拟、展示,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设计理念通过对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获得新知识.重视科学跟生活、跟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就在身边.体会生活质量与物理学的依存关系,体会科学是迷人的、是改变世界的神奇之手.学情分析:尽管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学性,语言表达也许欠妥,但只要学习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激活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表达,学生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与运行原理,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二、途径与方法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探究中不断获得美的感受不断进步.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图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2.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难点: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按照圆周运动处理,卫星的环绕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教学建议一、基本知识技能:(一)、基本概念: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二)、基本技能: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二、重点难点分析: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教法建议一、关于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的教法建议1、介绍弹力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4[教学要求]1、力的示意图2、力的分类[重点难点]1、力的分类[教学要求]1、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意思的图,一为逗乐,二为揭示物体名词的命名方式)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教学
设计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教学设
东光县第一中学郑乐乐
一、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并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针对研究问题——平抛运动,我利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互合作的方法来全面体验和感悟实验探究,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并计算物体的初速度。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设计,设计出既与教材相联系,又不被教材所束缚的创新实验方案,突出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评价与创新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经生与生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再进行引导得出较合理的多种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培养学生的设计探究兴趣与热情,体验到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
难点:设计方案
四、教学资源
书籍、资料、网络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抛运动,下面一起回顾一下: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给学生总结一下)
(3)那么平抛运动的轨迹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得到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并计算初速度,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且进行讨论计算,得出实验结论。

(二)、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1)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根据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方案来研究平抛运动呢
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交流,汇总设计的方案。

结论:
方案(1):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方案(2):用数码相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3):将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置,在瓶塞内插入两根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向外喷水
由于器材有限,以方案(1)来做探究实验,方案(2)(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后进行问题1:如何确保初速度水平
问题2:实验中需要多次描点,如何保证轨迹的一致性
问题3:在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通过教师引导,同学交流、讨论。

结论:让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高度滑下,从末端水平抛出,由于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确定运动时间相等的一些点的坐标,研究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证实或验证猜测,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的背景方格纸上记录了小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能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并记录数据计算初速度。

实验装置:
(1)用以下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斜面小槽、小钢球、粘了坐标纸的木板
提问:同学们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结论:
方案的实验步骤:
①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③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沿铅垂线画出y轴;
④让小球从斜槽上适当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⑤重复步骤④,在坐标纸上记录多个位置;
⑥在坐标纸上作出x轴,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利用v=x/t,h=1/2gt2,求出小球的初速度。

(四)、分组实验:
老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各小组的实验中。

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提示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坐标记录 x
y
v
1 2 3 4 5
(五)、数据处理
图像法(图像处理技巧)
由图可见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关系图线为曲线,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提示学生化曲为直的思想,做出竖直方向位移与水平方向位移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图,可见y 与x2成正比。

五、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①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方木板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轨迹平面平行,并使小球运动时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③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重心在木板的水平投影点;
④小球在斜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要适当,以便使小球运动由木板的左上角到右下角。

七、课堂小练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cm L 25.1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
位置如图6中的a 、b 、c 、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
式为0v =_____(用L ,g 表示),其值为______(取g=2
s )。

图1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仔细审查图中a 、b 、c 、d 四点的相对位置,发现相邻的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均为2L ,这里就隐含着“物体在相邻的两点间运动时间相等”的条件,设这相等时间为0T ,由于竖直方向是加速度为g 的匀
加速运
动,由2aT S =∆可得20gT L =,再由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得
200L v T =,联立上述两式解得s m Lg v /70.020==。

y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