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刘洪超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简介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4da42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c.png)
过程控制系统
(ProcessContro1System)
总学时:40学时理论40学时
学分:2.5
课程主要内容: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主要内容包括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调节参数整定以及控制系统的投运:为提高控制品质或满足特殊操作要求的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对各典型单元操作静、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和与之相匹配的典型控制方案的设计等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控制理论和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等知识的基础上,用工程处理的方法去解决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微机控制等。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教材:
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教学弁考书:
[1]金以慧.过程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2]蒋慰孙.过程与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3]邵裕森.过程控制及仪表(修订版).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1995年3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effc3912650e52ea551898cc.png)
陈少 华
宋平岗 张焰
王 成山
北京 交通大 学
河 海 大学 黑龙 江科 技学 院
鞠平
程 德福 赵 建国 赵 荣祥 胡翔 勇 韩力 李福生 甫拉 提
・
吉林 大学
山 东大学
付家才 周波
韦钢 宋 建成 彭晓
陈小虎
南京 航空 航天大 学 上海 电力 学 院
太 原理 工 大学
湖 南工 程 学 院
浙江 大学
三 峡大 学
重 庆大学
许 继集 团
阿 不 力 米提
南 京 工程 学 院
新疆 大学
秘书长
马西 奎 西 安交 通大 学
梁曦东 张卫 平 张 晓华
王德 明
清 华大学
北 方工 业 大学 哈 尔滨 工 业 大 学 南 通大 学
穆钢
邹 积岩
东北 电力大 学
大连 理工 大 学 王 万 良 浙 江工 业 大 学
焦 留成 郑 州 大学
刘涤 尘
冯 晓云
武 汉大 学 西 南交 通 大学
华 东交通大 学
上海 交通大 学 天津 大学
广 东工 业 大 学 刘 卫 国 西 北工 业 大 学
教育 部 高等 学校 电气 工 程 及 其 自动 化专 业 教 学指 导分 委 员 会
主任 委 员
王兆 安
西 安 交通大 学
副 主 任委 员
胡 敏强
王 泽忠
东 南大学 华 北 电力大 学
尹项 根
华 中科 技大 学
哈尔滨 理国 电器 工 业 协会 委员 雷银 照
张进 明 北京 航空航 天大 学 北 京 化工 大 学
电气控制与PLC实操考核
![电气控制与PLC实操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8135d4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9.png)
电气控制与PLC实操考核1.步骤和要求:从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抢答显示系统、料箱盛料过少报警系统、按钮人行道控制系统(采用基本逻辑指令)和按钮人行道控制系统(采用步进顺控指令)中随机选取一种,1)作出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并根据需要完成输入和输出端子的接线;2)写出指令表;3)通过编程器输入指令程序;4)运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5)在100分钟内完成。
2.考核标准1 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及接线20分2 指令表20分3 编程器操作(含输入、修改、监控、调试等)20分4 运行是否满足控制要求(两次机会,第一次不成功扣20分)40分一、抢答显示系统PLC实操考核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步骤和要求:1)作出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2)写出指令表;3)通过编程器输入指令程序;4)运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5)在100分钟内完成。
2.考核标准二、料箱盛料过少报警系统PLC实操考核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步骤和要求:1)作出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2)写出指令表;3)通过编程器输入指令程序;4)运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5)在100分钟内完成。
2.考核标准三、按钮人行道控制系统(采用基本逻辑指令)PLC实操考核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步骤和要求:1)作出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并根据需要完成输入和输出端子的接线;2)写出指令表;3)通过编程器输入指令程序;4)运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5)在100分钟内完成。
2.考核标准1 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20分2 指令表20分3 编程器操作(含输入、修改、监控、调试等)20分4 运行是否满足控制要求(两次机会,第一次不成功扣20分)40分四、按钮人行道控制系统(采用步进顺控指令)PLC实操考核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步骤和要求:1)作出PLC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分配接线图,并根据需要完成输入和输出端子的接线;2)写出指令表;3)通过编程器输入指令程序;4)运行、调试,直至满足控制要求;5)在100分钟内完成。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 刘洪涛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 刘洪涛](https://img.taocdn.com/s3/m/cde9ec9b3b3567ec112d8a6f.png)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刘洪涛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水平,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因而在现阶段的建筑电气施工项目当中可以合理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加快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建筑的功能,以增强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筑电气;应用;策略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以此来实现保护环境、提高建筑使用体验的目标。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
1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简述1.1 功能概述由于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建筑业越来越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由许多链路构成,任何一个链路对自动化控制都非常关键。
不仅如此,自动化控制技术整体非常繁琐,甚至一些链路也需要手动操作。
控制技术中的构造函数,可以将人为程序和自动程序进行合理整合。
想要整个建筑工程正常进行,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做当对每个施工过程进行时时监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在关键环节出现紧急状况时,应及时分析原因,给出专业完善的应对措施,使后续项目能够正常开展。
1.2 技术特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促进了建筑业水平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有必要深入了解自动化控制技术关键内容。
比如工作单位小,具有目视化内容少,工作负荷低,可靠性高,容易操控的一些特点。
此外,由于特定部分应用中的大量互锁保护,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整体功能稳定性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1.3 技术准则客户需求原则,主要是指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建筑过程中相关应用,应当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而定。
【精品】基于MATLAB的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设计
![【精品】基于MATLAB的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f67fc9240c844769eaeeab.png)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院(部)名称: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提交时间: 2011年5月20日论文答辩时间: 2011年5月28日学位授予时间: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现代各种复杂控制系统中,串级控制系统占有较大比重;串级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多回路控制系统,是为了提高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方案。
基于PLC 的精准施水玉米播种机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设计
![基于PLC 的精准施水玉米播种机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af816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a.png)
. All坐R水i播gh种t是s结R合e我s国er一v些ed地.区农情而发明的特色播种
方法,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播 种机被应用到玉米播种环节。典型代表有丰乐种业研发的加 装补水装置的玉米免耕播种机、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 2BGM-2 覆膜施水播种机、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地 轮泵式坐水播种机,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机型较少,仍然处于 探索阶段。
单片机执行指令分为 3 个阶段,取指令,上电后开始执 行程序,将指令送入 ROM ,PC 自动加 1 或加 2。分析指令,从 ROM 中取出执行指令,通过机器编译转化为机械码。执行指
收稿日期 2020-04-21 作者简介 陈 思(1997-),男,湖北人,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
令采用加减乘除和赋值语句进行判断。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本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原则,集成在开发板上,构成高频 R/C 时钟电路,分频可从 5~35 MHz。提升更新速度,主时钟 通过 CLKS2、CLKS1、CLKS0 进行分频赋值,匹配硬件兼容度 精度。 1.3 测速模块
测速模块是前端,将信号发送到单片机,进而将脉数据 数转换为播种机的实时作业速度,并且通过显示屏显示播种 速度。当播种机经过秸秆较多的区域时,一般会发生打滑现 象,针对这种现象,设计测速轮,与编码器同轴连接。电源采 用 12 V 直流电源,使用稳压器稳定电压,采用升压器升至 24 V 可发挥最大扭矩。考虑到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方便拐弯运 输,能在两种行之间检测,因此选择增量型旋转编码器。编码 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每转一圈的同时向单片机发 送 100 个脉冲信号,进而给出对应的作业速度。 1.4 施水控制模块
44 -02
基于 PLC 的精准施水玉米播种机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1377d06c85ec3a86c2c505.png)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分析发表时间:2020-11-12T10:33:17.81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7期作者:依代吐力·艾尼[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电气自动化的完善和创新上也有体现依代吐力·艾尼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电气自动化的完善和创新上也有体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使工作量减少,还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节省成本,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对变电站有着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可以带动电气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电气自动化实施的一些关键技术点。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要点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说,其行业的最终要求是设计的控制系统对于控制体来说是最优的控制方式,能够实现系统的自我调控,这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提出了一些关键的要求,例如一些关键参数的选择、控制单元的设置等这些关键环节。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电力事业得发展史,并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并且推广到其它技术领域中。
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机械制造行业等电气自动化技术都有着优异的表现。
如今,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突破,以它为支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精确和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已经可以将各个领域知识很好的融合,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特别是对于我国飞速发展的电力行业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线路运行的平稳和高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自动化技术运行的模式是根据具系统内部不同部分的不同状态来对控制系统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实时调控,来确保系统中各个部件都处于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动了电力行业智能化的进程,也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进程。
2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理念一套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涵了许多的设计单元和需要考虑的设计参数,不仅仅要做到对各个模块的实时保护调节也要确保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以转换为人工操作,这就是所谓的跳闸和合闸技术,对于控制系统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能具备监视、调控、报警、处理测量等一系列操作,而这些过程的实现就要求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运算和实时调控。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debfee009581b6bd9ebea.png)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3)1.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状 (3)1.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3)第二章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4)2.1 控制系统的监控方式 (4)2.1.1 集中监控方式 (4)2.1.2 远程监控方式 (4)2.1.3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4)2.2 传感器与传感器的分类 (5)2.2.1 传感器 (5)2.2.2、传感器的组成 (5)2.2.3、传感器的测量 (5)2.2.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6)2.2.5 传感器的静态输出-输出特性 (7)第三章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8)3.1电气自动化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专业。
(8)3.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8)3.3.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9)第四章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讨论了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发电厂为例子),展望了将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设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对现场设备状况的精确掌握成为可能,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为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平台。
在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采纳。
【论文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思想;系统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第一章绪论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方面的核心领域,依靠最先进的科学建立起来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引领着现代化工业的前进方向,在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在减少劳动力成本和强度上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增强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提高检测精确度,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生产的安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5篇(22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5篇(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c6dbcb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c.png)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第一篇:概述)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利用电气元件、电子器件、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对生产过程、机械设备等进行自动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系统。
它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改善生产环境为目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 控制器: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指挥、协调和监控。
常见的控制器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IPC)等。
2. 执行器: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对生产设备进行操作,如电动机、气动元件、液压元件等。
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置等,并将这些参数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将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
5. 人机界面(HMI):人机界面用于实现人与控制系统的交互,包括参数设置、数据显示、故障诊断等功能。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原则1. 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可靠性:系统设计应保证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3. 灵活性:系统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后期升级和扩展。
4. 经济性: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5. 易操作性:系统设计要考虑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使操作简便、直观。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第二篇:设计方法与技术)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1. 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前,要充分了解生产过程的需求,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性能、控制要求等,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 系统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系统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设备,以及确定通信网络和人机界面。
3. 控制逻辑编程: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与应用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5733d52f60ddccda38a0f9.png)
技术改造·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与应用doi:10.16648/ki.1005-2917.2019.04.155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与应用刘 明(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银川 750000)摘要: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煤矿行业的稳定前进。
当前时代,社会对煤矿行业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对各类先进系统技术有效应用,才能进一步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节约企业的建设成本,对工作效率及工作的安全性的提升来说也有帮助作用,据此,文章将简要分析一下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工作。
关键词: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与应用前言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带动了煤矿企业的不断前进,目前,煤矿行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建设发展中,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就要加强对该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
因此,文章就对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于煤矿行业的发展提出方法措施,希望能够为日后煤矿行业在此方面的发展有所参考帮助。
1.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具体结合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性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进一步应用于煤矿行业的建设发展,就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1 加强集中化控制将集中化的控制方式应用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开采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开采工作效率,而且该种方式对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站点的运行维护维修比较方便。
此种监控方式可以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各个功能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上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以前较为繁杂的工作步骤变得简略。
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将所有的电气设备进入同一个监控,容易使得电缆的数量增加,而且长距离电缆引入也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de3b6e3b3567ec102d8ac2.png)
4、编写系统操作说明书。
设计题目二:五相十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一、控制要求:
1.五相步进电动机有五个绕组: A、B、C、D、E ,
正转顺序: ABC→BC→BCD→CD→CDE→DE→DEA→EA→EAB→AB
反转顺序: ABC←BC←BCD←CD←CDE←DE←DEA←EA←EAB←AB
二、课题要求:
1.根据题意设计显示电路图,并按图连接。
2.画出PLC I/O端口接线图,并按图接线。
3.编制控制程序,并画出梯形逻辑图。
4.完成系统调试,实现控制要求。
5.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四: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
一、课题内容: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并画出硬件接线图
二、控制基本要求
1、系统应包含对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物料进行传送与分拣。
2、在传送分拣过程中,皮带轮应有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3、系统中应考虑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处理。如停电保持、急停、故障报警等。
三、设计步骤
1、确定系统总体控制要求,完成设备选型及系统装配图纸的绘制。
2、设计系统电气控制线路,正确设置变频器参数和传感器精度。
三、答辩及成绩评定
(1)答辩委员会由3~5名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答辩学生应在2013年4月30日前向答辩委员会提交WORD文档,经审核,通过审核后方能回校参加答辩。
(2)成绩评定原则
1)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特别是综合能力的情况。
2)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包括选择是否合理,分析是否正确,文字表达是否通顺,是否有创新或实用价值。
设计题目四64点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规程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84371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4.png)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规程一、赛项目的综合应用竞赛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的简称。
本赛项主要是对接当前市场出现的新技术、新软件,开展的专业综合系统集成应用竞赛。
目的是提升教师工程能力和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助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促进各院校新工科专业改革创新与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比赛统一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平台。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书要求的系统构思设计、机电设备配置与安装、电气控制系统编程调试、数字化虚拟仿真软件应用、项目化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等。
二、参赛对象1.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电气类、自动化类、信息类、机电类等专业青年教师。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岁)。
2.参赛要求(1)本次大赛各赛项均为团体赛项,不跨校组队。
参赛选手须为各校在职教师;(2)综合应用竞赛为2名教师一组;(3)各校报名组队不限专业、不限队数。
三、竞赛要求1.竞赛内容本赛项重点检验选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建设中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内容为可编程控制系统、机电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机器人、机器视觉、传感器、组态、互联网、数字化仿真软件等。
竞赛形式为电气控制系统在集成生产线上的应用,包括机电部件的安装、调试与运维,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数字化虚拟仿真软件设计与应用等,同时考核选手临场应变、工作效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操作规范性等职业素质与素养水平。
竞赛时间为4小时。
2.竞赛要求综合应用竞赛参赛团队,须在指定的竞赛设备平台上和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书相关内容要求;(1)系统硬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2)数字化虚拟仿真设计与应用;(3)项目化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
3.竞赛平台竞赛设备平台是由技术支持单位提供。
该设备平台集成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机电一体化等所需的硬软件环境和条件,以实现某一电气自动化生产线机电控任务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平台所采用的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编程软件、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设备等由企业统一提供;详细平台信息以竞赛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刘洪超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 刘洪超](https://img.taocdn.com/s3/m/1765bf8dc850ad02df80418e.png)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刘洪超摘要:在我国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我国电子自动化系统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设计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概括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为了监管电力设备而出现的系统形式,而其本身的功能实现完全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上。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中,这一系统能够通过管道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控,当发现电力设备出现异常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控制装置,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力设备可能受到的危害。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对发变组与励磁变压器进行较好的保护、对pss进行投退、实现对380V低压厂的电源监控、对部分高压启变压器的控制操作、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保安电源的控制等,都属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具备的系统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较好的保证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电气自动化设计思想基础和特点根据传统方法设计方式,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计量和运行主要是由分立的机械部件通过物理方式来完成,相互之间通过复杂的运行可以达到用户要求的配电设置。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计算机,通过软硬件组态对电气执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上述两类设备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界限分明。
两类设备要由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通过现场要求和统一控制管理划定互联的明显界面,相互协调。
用电的高、中、低压变电、配电系统,要依据电气设备的用电负荷标准和设备的分布情况进行设计。
然后根据供电方条件、需求和电气设备的需求和特性进行变电、配电系统的进一步计量、控制的设计。
3电气自动化的现状1、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纵向和横向上向电气自动化进行渗透,纵向上,信息技术从管理层面对业务数据处理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存取财务等管理数据,对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实时掌握生产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全面、完整和准确;横向上,信息技术对设备、系统等进行渗透,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使控制系统、PLC等设备界线从定义明确逐渐变得模糊,而软件结构、组态环境、通讯能力等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应用思考
![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应用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16774085022aaea988f0fae.png)
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应用思考发表时间:2018-01-07T22:21:42.3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作者:刘毅1 于汶童2 [导读] 摘要: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对我国电气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推进作用,对社会生产生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1 天津市海天量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2 天津安捷公共设施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摘要: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对我国电气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推进作用,对社会生产生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但是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合理的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目前电气从业人员在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控制系统向智能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引言现阶段,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已经触及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生产效率和人们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地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电气工程中电力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对其中关键参数进行不间断地实时监测。
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特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与监控以及对故障的报警和优化处理的一个综合多种技术的系统。
其能够在配电系统中让电能计量更加精确,电能运输过程更加稳定可靠,配电以及变电更加安全,能够促进变电站各个设备信息的互换与资源共享,能够让二次设备更加智能以及二次连接更加便捷,减小故障率等。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方面主要有故障的自动识别功能、故障的自动隔离功能和故障的自动恢复功能。
与热机设备对比,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为控制对象不多,信息处理量也相对不是很复杂,操作频率低,不过对应的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这样控制系统具有多层连锁保护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计刘洪超
发表时间:2018-07-12T10:28:40.5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刘洪超[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我国电子自动化系统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设计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1147 摘要:在我国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我国电子自动化系统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设计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
概括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为了监管电力设备而出现的系统形式,而其本身的功能实现完全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上。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中,这一系统能够通过管道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控,当发现电力设备出现异常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控制装置,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力设备可能受到的危害。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
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对发变组与励磁变压器进行较好的保护、对pss进行投退、实现对380V低压厂的电源监控、对部分高压启变压器的控制操作、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保安电源的控制等,都属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具备的系统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较好的保证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电气自动化设计思想基础和特点根据传统方法设计方式,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计量和运行主要是由分立的机械部件通过物理方式来完成,相互之间通过复杂的运行可以达到用户要求的配电设置。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计算机,通过软硬件组态对电气执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上述两类设备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界限分明。
两类设备要由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通过现场要求和统一控制管理划定互联的明显界面,相互协调。
用电的高、中、低压变电、配电系统,要依据电气设备的用电负荷标准和设备的分布情况进行设计。
然后根据供电方条件、需求和电气设备的需求和特性进行变电、配电系统的进一步计量、控制的设计。
3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纵向和横向上向电气自动化进行渗透,纵向上,信息技术从管理层面对业务数据处理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存取财务等管理数据,对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实时掌握生产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全面、完整和准确;横向上,信息技术对设备、系统等进行渗透,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使控制系统、PLC等设备界线从定义明确逐渐变得模糊,而软件结构、组态环境、通讯能力等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维护与检修简易化。
WindowsNT等已经成为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规范以及语言的标准,基于Windows的人机界面成为了电气自动化的主流,并且基于Windows的控制系统有着灵活、易于集成等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Windows操作平台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检修更加简单、方便。
3、实现分布式控制应用。
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串行电缆连接中央控制室、PLC、现场,将工业计算机、PLC的CPU、远程I/O站、智能仪表、低压断路器、变频器、马达启动器等连接,将现场设备的信息收集到中央控制器。
分布式控制应用通过数字式分支结构的串行连接自动化系统与相关智能设备的双向传输通讯总线,将PLC、现场设备与相应的I/O设备连接起来,使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查和执行的作用。
4在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重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与选用
电子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置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电子元器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才能使得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能够长期使用,降低其生产成本。
2、注意在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中电子设备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是很复杂的,使用情况的好坏以及寿命的长短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格外的注重外部环境的影响与损害,空气湿度大等外部环境问题都会对电气控制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会严重的影响电厂的效益和生产成本问题。
3、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要注重符合实际情况
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目的就在于更好的适应于电力企业的需要,所以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要足够的考虑到它的适用性,要对相应的零部件和系统软件进行符合电力企业需要的专业化检测,使设计出的控制设备能够既符合需要又能够让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5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1、集中监控方式
这一监控办法的特征是容易维护,对于控制站,防护等级需求的不高,系统更容易实现设计。
但是,因为集中式,它的运行办法是把所有的功能综合到一个处理器,完成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处理器来说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因为电气设备都是在监控内进行的,如果监控目标不断出现,就会导致主机冗余降低,而电缆随之变多需要的花费增大,距离较长的电缆,如果产生了干扰情况也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并且,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因为用于分隔刀闸的在接点位置上暴露出缺陷。
使得设备运作异常困难,这样的接线很难完成二次接线,线和线的连接比较复杂,而设备的操作难以实现,使维护工作雪上加霜,并且,存在因为查线以及运动时,因为线的多而复杂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
2、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并且,有了丰富的动作指令,对于有智能性质的电气设备,其发展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因素使网络的监控和发电厂之间的关系作出了铺垫。
总线监控让设计的目标更明确,针对间隔的差异,在功能上也有不一样的显现,因此,可以作为间隔的状况开展设计。
使用这样的监控办法,包含了所有远程监控办法的优势,并且能够降低隔离设备的总数,也包括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对于智能设备,应当立马进行装配,如果使用通信线和监控系统之间连接起来,就能省掉许多的控制电缆,使投资节省,此外,装置与装置间的功能互不干扰,装置和装置的关联是由网络产生的,网络组织比较轻松,使得系统更可靠,更稳定,每一个装置如果发生错误也仅牵连到元件,而不会整体停滞,所以,现场总线监控能够作为以后发电厂网络监控的最好方法。
6新设计思想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契合
嵌入式控制装置将覆盖全部现场设备,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统一至最少的数量,嵌入式控制装置具有完全符合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网络通讯功能,现场总线网络上的全部节点设备的数据库为分布式实时数据库,这些就如同PC及其外设的USB接口形成一样。
同样智能化、分布式、扁平化的设备控制系统构成的生产过程,也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共享、快速、高效、可靠、低成本也是扁平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进行未来的设计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既要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又要能对嵌入式控制装置进行编程组态,同时还要完成基于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网络的构架及其监控软件(包括数据库)的组态。
7总结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现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推进电力企业自动化、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电气自动化设计中要结合科学的设计思路,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利益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做好提高系统性能的各项工作,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秀浩.试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测试[J].才智,2011(13).
[2]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