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721e1c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1.png)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背景介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中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工作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基本概述1.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定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在社会保障领域中所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政策制定、资金管理、组织协调等各项工作。
1.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目标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和保障,实现社会公正和共享。
1.3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1.3.1 全面性原则: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应该覆盖全体公民,并且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
1.3.2 平等原则: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应该保证公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权利时的平等权利。
1.3.3 自愿性原则: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应该充分尊重个人的选择权,让公民有权自主选择参与或退出社会保障制度。
1.3.4 公正原则: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应该保证公平而公正的资源分配,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三、主要组成部分2.1 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及时了解每个保险种类,它们的工作范围和覆盖率对于理解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非常重要。
2.2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由国家社会保障基金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地方社会保障局等组成。
文档详细介绍每个管理机构的职责和职能。
2.3 社会保障管理流程社会保障管理流程包括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参保人员的登记和缴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社会保障服务的提供等。
本文档会详细描述每个管理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操作。
四、法律法规和政策3.1 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等。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86ae21250029bd64793e2c06.png)
.
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保障事业的特殊性,当前世界各国发展 的总趋势是社会保障的政策要高度集中,而业务 管理则趋向分散以接近群众。从其发展态势看, 大概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总体格局,有从分类分项管理向相 对集中统一管理方向发展的态势。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有从单一政府管理向市场化 管理发展的趋势
(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有从机构臃肿、效率低 下向精简、高效、充满活力方向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发展历程 二、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三、存在问题 四、改革的思路
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各类社会保障管理机 构以及规定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总和。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核心部分,是社会保障管理机 构。各种机构、制度和管理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它主要涉及不同层级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之 间权责划分、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内容。
.
(二)特征
1.政治性 2.社会性 3.经济性 4.规范性 5.层次性 6.服务性 7.系统性
第八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 1、概念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通过一定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关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关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99d0f0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d.png)
关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关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管理而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各类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及规定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总和。
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是分别由劳动、民政、卫生等几个部门管理的。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多部门管理的方式起过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种管理方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越来越让人担忧:一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国家直接管理的内容过多,社会化成分不足。
从纵向权力划分看,中央政府事无巨细,都要做出详尽规定。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劳动者构成比较复杂、各地社会经济情况有很大差别的国家来说,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困扰了中央,也束缚了地方。
从横向职能划分看,社会保障管理权限,依享受者身份逐次分割;全民企事业单位由劳动部门负责,行政单位由人事部门负责;即使同一项制度,也多由不同部门管理,如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全民企业由劳动部门管,一部分集体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由社会保险局(中心)管理。
虽然很多地方的社会保险正在逐步实现社会统筹,但是社会承担的责任仍然不够明确。
二是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
以劳动保险为例,该制度建立初期,《劳动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全国总工会为全国保险事业的最高领导机关,劳动部为全国保险业务的最高监督机关。
但以后几年,这种部门间的监督职能逐渐弱化,从必要的监督程序、监督实施措施看,监督几乎消失了。
同时,制度自身的控制机制更差,社会保障的享受者、待遇提供者(如医疗保险中的医院、医药行业)基本没有纳入监督的范围,缺乏费用意识,因而监督控制无从谈起。
缺乏监督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不可能产生自动控制机制。
三是社会保障管理行政和事业不分。
政府职能部门陷于具体业务之中,不仅难于实现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而且削弱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不利于政府部门履行和不断完善立法的工作职责。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7a8b27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5.png)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保障管理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的要求,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是要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政事分离的社会保障管理监督体系。
一、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为主要,具有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有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改组分流、改制减负、破产安置等改革的需要。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制约了社会保障制度甚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状况令人担忧:一是多家分管,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形成“五龙治水”。
当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由人事部门管,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等由民政部门管,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人寿保险公司管;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由卫生部门管。
条块分割是指在多部门分管的同时,又实行按行业建立养老保险,不符合养老保险的属地性原则。
目前,铁路、邮电、电力、民航、银行、等11个行业都建立了行业保险,使本来已经很乱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更加混乱,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多头经办、政出多门,分工不清、互相掣肘,分级统筹、调控能力弱,形成贯彻决定实施难、外部工作协调难和内部分工理顺难。
不仅很难统一社会保障决策,延误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管理效率,而且,多家争管,自成体系,必然导致机构重叠、人财浪费,从而加大社会保障管理成本,不符合管理的效益原则。
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政令不统一、各行其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二是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政策。
目前社会保障的种类、管理与运营方式、基金的筹集办法、征缴率、支付标准、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与监督等均缺乏一套具体统一的政策法规。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9556de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b.png)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背景介绍1.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意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风险和困境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 它旨在提供基本福利,确保公平正义,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2. 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a) 基本养老、医疗等各项制度相继建立;b) 覆盖面积广泛增加;c) 政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二.主要组成部分及职责划分1. 国务院相关机构:(详述每个机构名称以及其职能)2. 地方政府层级:(地方政府涉及到的具体单位或办事处)三.重点工作领域与改革措施(按以下几个子章节进行阐述)A)养老金制度改革:(包括但不限于)i)提高退休年龄;ii)延长缴费年限;iii)调整养老金计算方法等。
B) 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包括但不限于)i) 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ii) 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和谈判机制;C)失业救济与就业服务:(详述失业救济政策及相关的就业服务措施)四.社会组织参与1. 社会力量介入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 引导多元化发展,提高效率。
2. 相关法律规定和支持政策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按以下几个子章节进行阐述)A)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管理流程B)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以应对未来挑战六.结论七.附件:(列出文档所涉及到的具体文件或数据)注释:- 社会保障: 指国家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风险和困境而采取经济措施。
它旨在提供基本福利,确保公平正义,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 养老金制度改革: 指对国家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变革,以适应人口结构、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
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延长缴费年限、调整计算方法等措施。
第三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
![第三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d52e09bd64783e09122b92.png)
(3)优点:自主性、灵活性较强;管理的独立性较强
(4)局限性:管理机构多,管理成本高;机构庞杂、工作独立,导致反复。
3、自治性分散管理模式(法国)
(1)含义:政府指定若干中央部由自治性的各种全国性协会在法律范围内管理各项保险事务
(2)优点:照顾到具体实际,针对性和可行性强
(二)我国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机构
199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卫生部
200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
201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我国社会保险事务经经办管理模式
1.机构设置
2.经办机构设置
(1)按管理权限划分
1)垂直管理模式2)属地管理模式
(3)优点:有利于统一规划,统统一监督,避免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互济有利于增强透明度
(4)局限性:社保专业化要求与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往往难以协调
2.政府分散管理模式(德)
(1)含义:不同项目由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各自建立一套社保执行机构,资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通融使用。
(2)社会保障的经办机构:履行业务管理和经办事务
(3)居民、企业、工会组织等:社保待遇的直接受益者
(二)社会保障管理原则
1、统一原则2、依法管理原则3、公正公开原则
(三)社会保障管理内容
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含义与内容
含义
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及其管理机构设置具体包括上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下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之间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其相关部门之间、投保单位与受保人之间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受保人之间等在职责与权限、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其执行与实施关系
8.第八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8.第八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8971f5a73169a4517723a3be.png)
二、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在原有管 理体制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起来的,既有 传统管理体制的痕迹,又有适应新形势变 化的改革成果的体现。总体来看,可以概 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从社会保障机构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 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 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3、任务。
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二)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社会保障管理具有强制性和法制化 特征。
2.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原则。 3.公开公正和效率原则。 4.专管机构和群管机构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5.与社会经济整体协调一致的原则。
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 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 的过程。
2、性质。
社会保障管理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致 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管理典型 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 成部分。社会保障管理是社会保障法制的延伸和强 化。
(二)特征
1.政治性 2.社会性 3.经济性 4.规范性 5.层次性 6.服务性 7.系统性
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建立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主体) 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管理客体)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怎样管理)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有从单一政府管理向市场化管理发展的趋势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有从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向精简高效充满活力方向发展的趋势第三节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发展历程二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三存在问题四改革的思路一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阶段19491978年传统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阶段19781998年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在原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起来的既有传统管理体制的痕迹又有适应新形势变化的改革成果的体现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64c93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7.png)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国民福祉而采取的经济手段和制度安排,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的概念和意义、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意义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社会保障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既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二、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公平、可持续、多层次和多领域。
全面性要求社会保障覆盖面广,涵盖人民群众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公平性是指社会保障应该按照人们的需求和贡献原则进行分配,保证人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可持续性是指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应该具备良好的财务支撑和制度保障,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多层次是指社会保障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差异性,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保障;多领域是指社会保障应该涵盖各个领域,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
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目标包括: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
尽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向农民工、城市低保人群、城乡居民等扩展,但仍有一部分人群没有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
2. 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3. 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以养老保险为核心,其他保障方式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410d1fc9551810a6f5248623.png)
(2)分权管理的形式。
2、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 3、以私营公司为主的管理 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保障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制管理和监督 机制 2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资金运 作缺乏长期预备机制 3、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二)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1 、政策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以法制管理为 主 2 、政府承担责任与社会承担责任相结合,以社 会承担为主 3 、社会化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 理为主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障管理体制、我国社会保 障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下面我们一起讨 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组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 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际上分为以下两类: 1、根据行政层次或者行政权限为标准,社会保 障管理机构分为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 构和基层管理机构三个层次。这是一种横向 切块和划分方法。 (1)高层管理机构 (2)中层管理机构 (3)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2、根据管理职责、管理性质和业务范围为标准, 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为行政主管机构、业 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社会监督机构 四个类别。这是一种纵向切条的划分方法。 (1)行政主管机构
(2)业务经办机构 (3)基金营运机构 (4)社会监督机构
(二)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管理客体) 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三)社会保障管理方式 根据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民 族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各国所采用的社会保障 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总结不同国家的情况,可 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政府直接管理 (1)集中统一的形式。
理顺关系—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理顺关系—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07a0db44aaea998fcc220ee7.png)
点灯照路:社会保障管理由于各项社会保险费仍未完全实现集中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难以理顺。
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支付环节的反欺诈由各经办机构代办,而内控机制不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勾结骗取社保基金的案例时有发生,使得查处难度加大;受编制、经费制约,一些主管机关对欺诈行为查处不力。
欺诈行为的得逞而不受查处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欺诈行为的蔓延。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骗保?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监管?第一讲理顺关系----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一节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广义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法律法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涵盖社会保障事业的方方面面。
狭义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社会保障管理方式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指负责社会保障计划、法律法规的制定、贯彻、执行和监督,保证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而设立的权力和办事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组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实际上分为以下两类: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行政主管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监督机构1、根据管理职责、管理性质和业务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2、根据行政层次或者行政权限为标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为: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社厅、民政厅地级市、县、区人社局、民政局社会保障管理包括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管理社会保障的机构管理1、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管理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是指政府制定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和运用政策法规实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
2、社会保障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障的资金管理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支付,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运营以及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四个方面的内容。
3、社会保障的对象管理社会保障的对象管理就是对特殊的社会保障对象,如退休、离职的老年人、鳏寡孤独者、丧失劳动能力者、失业人员、伤残人员等的管理。
简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内涵
![简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e720c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9.png)
简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内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提高社会公平正义而建立的制度框架和管理机制。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这些保险制度覆盖了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确保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保障需求得到满足。
二、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来负责统筹协调各项社会保障工作。
这个机构可以是国家社会保障局或类似机构,负责制定社会保障政策、规划社保资源配置、监督社保基金运行等。
三、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保障工作的运行。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社会保障法、劳动法、社会救助条例等,确保社会保障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四、完善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来支持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这个信息系统可以包括社保卡、社保数据库、社保信息平台等,用于收集、存储和分析社会保障相关数据,提高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五、有效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监督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情况。
这个监督机制可以包括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保障评估、社会保障投诉处理等,确保社会保障工作的公正性、透明性和规范性。
六、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创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需要积极推动社会保障政策的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这个创新可以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社会保障服务优化等,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益性。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涵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推动积极的政策创新。
这些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f83cc4f64b35eefdc9d333c5.png)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国家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配宜(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① 养老保险司统筹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及其补充养老保险政霓,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 次;拟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我、规划和标准:拟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养老保险 基金预测预警制度;审核省级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② 失业保险司拟订失业保险政我、规划和标准;拟订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拟订预防、调节和控制较大规摸失业的政疑;拟订经济结构调整中涉及职工安置权益保障的政疑。
遗属待遇机关、爭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可生育保险 人力资源和工资福利司 优抚安置局救灾救济司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养老保险司基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可 失业保险社会保障部 工伤保险司 工伤保险农村社会保险41 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 保险基金管理军官转业安置司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民政部一财政部------------------ 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图2—1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统一后的格局③医疗保险司统筹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疑、规划和标准;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组织拟订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及支付范国;拟订疾病、生育停工期间的津贴标准: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政疑和管理办法O④工伤保险司拟订工伤保险政我、规划和标准;完善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疑:组织拟订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组织拟订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捕助器具安装机构的養格标准。
⑤农村社会保险司拟订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我.規划和标准;会同有关方面拟订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的审核办法社会保险.⑥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监督制度、运营政策和运营机构爺格标准;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运营,并组织查处重大案件;参与拟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政疑.⑦军官转业安置司(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拟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培训政策和安置计划,完耳培训和安置制度,承担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有关单位安置.选调和培训工作;组织拟订部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我:承担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承担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a0f4e2de76a20029bd642d87.png)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2008年中央将劳动保障部和人事部合并后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是践行“大社保”的构想。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立完善权责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针对这些问题,探讨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思路与对策。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现状1、我国社会保障的实际覆盖范围不平衡,城乡差别大。
社会保障应当是惠及全民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近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覆盖范围有所扩大,然而也应看到在整个社会成员的保障方面其覆盖范围还是有限的。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保障范围很广泛,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建立初就侧重于城市,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要远远好于农村居民;在城市,又侧重于全民所有制部门,也就是国有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缺乏监督管理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虽经过改革,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缺乏统一管理。
当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由人事部门管,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等由民政部门管,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人寿保险公司管;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由卫生部门管。
由于社会保障的管理分散在劳动、人事、民政等多个部门,导致了在管理的实际运行中出现了社会保险的标准不一、管理机构重叠、工作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铁路、邮电、电力、民航、银行、交通等行业都建立了行业保险,使本来已经很乱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更加混乱,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第五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五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dcaba9c69ec3d5bbfd0a74ab.png)
1993.04.12
1994.01.13 1994.08.23
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9 年被失业保险条例取代)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2.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
• 国家立法滞后,地方立法分散,目前尚无统 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保障法。 • 社会保障的运作主要是依靠政策规定和行政 手段推行,社会保险基金的征集、拨付、运 营、管理尚未立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 社会优抚的立法欠缺。 • 社会保障立法中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制裁 措施的相关规定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万敏
一、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制度成熟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保 1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 障立法,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通过社会保 障法的实施,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规范;通过社 会保障法的修改,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完善。 2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和内容 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把国家的社会保障职能以 3 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现状 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得这项职能 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并在实际 4 推进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执行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2)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全国人大立法少,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多 地方性法规少,政府规章多 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
(3)相关配套的法制建设滞后
税法 刑法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刑法第273条只规定了“挪用用于救灾、 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情节严重、导致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 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我国刑法并 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列入特定款物的刑法保护 之内。
社会保障管理制度
![社会保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c28255a28ea81c759f57839.png)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监督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保证社会保障事业 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而建立 一定的组织机构,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员, 对社会保障事业进行的决策、计划、指挥、 监督、调节等活动,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进 行的筹集、管理、支付、运营等活动。
总局长 副总局长
秘书长
财政部
执行理事会 委员会:
立法 财务 行政管理 社会服务
领导层: 技 术
行政
财务
总务
研究+立法 资料 医学顾问
人事 预算 基建 培训
全国财务 研究 精算+统计会 计会 计人 事 物资图 1.2 中央部门结构图
监察
复制 信函 联络 打字
(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力 和职责界定
❖ 横向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 力设置遵循“三分离原则”:
从纵向看,社会保障机构的协调和职权划分
机构功能
上层即中 领导决策 央一级 (劳保部)
中层即地 辅助与传 方一级 递 (劳保厅、 局)
下层即基 层(劳保 处、代办 点)
执行
行政管理职权 制定政策、立法 和监督
贯彻中央政策,制 定地方性的规章 制度,监督检查 基层组织的工作 执行任务
业务管理职权 计划及保险基金 的平衡调济和运 用,并指导和督 促检查基层组织 的业务工作
(四)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 组织机构
❖ 国外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的四种类型:
❖ 1.在政府内成立专门管理社会保障的部门,统一管理 全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如英国。
❖ 2.由政府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或由一到两个中央政 府部门行使全面的一般监督,并分别由各有关部门以 及半独立性质的或民间的各种协会来管理各种社会保 障业务,如法国。
第四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四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76ac579cd0d233d4b14e6949.png)
第四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主体)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指为负责社会保障法 令的贯彻、监督和审查,维持社会保障制度 的正常运行而设立的权力和办事机构。
第四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四、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实行社会化的组织管理方式 所谓的社会化组织管理,是相对于国家 化组织管理和单位化保障模式而言,其组 织形式有政府职能机构、公营机构或私营 机构。
四、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趋势
社会化组织管理的优越性: 1、调动社会力量,运用各方面的财力、物力, 提高管理水平。 2、与国家组织管理相比,可以降低保障成本 3、有利于促成合理的保障管理体制 4、社会保障适应了目前两个转变(家庭核心化 和家庭社会化转变、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5、有利于改善和调剂人际关系
第四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三、社会保障管理方式 半官方自治管理: 政府成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全国 社会保障事务,指定一个或若干个中央政府部门 实行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半官方、半独立的行 业或地区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一般由雇主、雇 员和政府三方代表,或雇主和雇员两房代表组成 的两方代表祖恒的社会保障基金会)来管理。
第四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主体)
分类: 以行政层次或者行政权限为标准: 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构、基层管理机构 以管理职责、管理性质和业务范围为标准: 行政主管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 和社会监督机构
第四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二、社会保障管理内容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1、拟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和计划,统筹协调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处理地区和 人群之间的利益矛盾。2、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和政策。3、贯彻、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 规。并负责监督实施。4、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 调节和仲裁。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化、社会化 服务体系。6、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b6f605cddd88d0d233d46a73.png)
国务院
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
地方政府
地方社会保障 行政主管机构
基层政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社保基金经营机构
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经营机
构
பைடு நூலகம்
基层社会保障主管机构
精品课件
(二)我国现行国家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养老保险司。 (2)失业保险司。 (3)医疗保险司。 (4)农村社会保险司。 (5)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
第八章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精品课件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精品课件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 1、概念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通过一
从社会保障机构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 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 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省、地。 横向机构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
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
精品课件
社会保障 监督机构
社会保障 监督机构
社会保障 监督机构
(三)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建立(1998年至今 )
精品课件
二、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在原有管 理体制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起来的,既有 传统管理体制的痕迹,又有适应新形势变 化的改革成果的体现。总体来看,可以概 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管理职责、管理性质和业务范围为标准, 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为行政主管机构、业 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社会监督机构 四个类别。这是一种纵向切条的划分方法。 (1)行政主管机构
(2)业务经办机构 (3)基金营运机构 (4)社会监督机构
(二)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管理客体) 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三)社会保障管理方式 根据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民 族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各国所采用的社会保障 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总结不同国家的情况,可 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政府直接管理 (1)集中统一的形式。
(2)分权管理的形式。
2、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 3、以私营公司为主的管理 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保障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制管理和监督 机制 2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资金运 作缺乏长期预备机制 3、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我国社会保 。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概述 (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组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 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际上分为以下两类: 1、根据行政层次或者行政权限为标准,社会保 障管理机构分为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 构和基层管理机构三个层次。这是一种横向 切块和划分方法。 (1)高层管理机构 (2)中层管理机构 (3)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二)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1 、政策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以法制管理为 主 2 、政府承担责任与社会承担责任相结合,以社 会承担为主 3 、社会化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 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