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源编码与信道解码方法研究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源编码与信道解码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4729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5.png)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源编码与信道解码方法研究在高速通信网络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信源编码和信道解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信源编码用于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编码数据,而信道解码则用于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
本文将研究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源编码与信道解码方法,探讨它们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一、信源编码方法1. 需求描述信源编码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将原始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
同时,信源编码应能够恢复原始数据,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 常用方法(1)无损编码无损编码保证了原始数据的无损压缩和完全恢复,常见的无损编码算法有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和Lempel-Ziv编码。
这些算法通过挖掘原始数据中的统计特性,将出现频率高的符号赋予较短的编码,从而实现压缩效果。
(2)有损编码有损编码通过牺牲部分数据的精确性来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常见的有损编码方法包括离散余弦变换(DCT)、小波变换和向量量化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数据类型,可以实现较高的压缩比,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数据质量。
3. 优缺点分析无损编码方法可以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压缩比相对较低;而有损编码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压缩比,但只能恢复部分原始数据。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平衡压缩比和数据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信道解码方法1. 需求描述信道解码技术的主要需求是能够纠正到达接收端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错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2. 常用方法(1)前向纠错编码前向纠错编码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法有海明码、卷积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码)。
这些编码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在有限的冗余信息中恢复出原始数据。
(2)自动重传请求(ARQ)ARQ是一种反馈式的差错控制方法,当接收端检测到传输错误时,会发送重传请求给发送端。
信源编码编译和信道编码编译的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框架
![信源编码编译和信道编码编译的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d00d0a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5.png)
信源编码编译和信道编码编译的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框架
信源编码编译和信道编码编译是数字通信中常用的技术,其基本模型框架如下:
1. 信源编码编译模块:将源数据进行编码并进行编译,以减少数据的冗余度,提高传输效率。
2. 信道编码编译模块:根据通信信道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编码算法将经过信源编码编译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编码,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3. 调制与解调模块: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4. 信道模型:用来表示传输信号的传播路径和信道干扰的情况,以便进行传输性能的分析与评估。
5. 解码模块: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进行解调、信道解码、信源解码等操作,以还原出原始的数据信息。
6. 应用模块:在解码模块得到原始数据后,进行下一步的应用处理,如声音恢复、图像显示等。
这是数字通信中常用的通信系统模型框架,其中信源编码编译和信道编码编译是提高通信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核心技术,也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各种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信源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信源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637701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6.png)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信源编码
信息论是一门涉及了信息处理的学科,它研究信息生成、传输、接收、存储、利用等过程的一般性理论。
它探讨涉及信息的一切问题,强调掌握
信息所必需的体系性的体系知识,其主要内容有:信息的定义、信息测度,信息的熵,信息编码,信息的可计量性,信息传输,信息和随机性,信息
编译,信息安全,信息认证,解码准确性,信息的保密,校验,系统复杂性,信息的加密等。
信源编码是一种在信息论中常用的编码技术,其目的是用最少的信息
量表示最多的信息内容,以提高信息发送效率。
它主要包括概率信息源编
码和确定性信息源编码两种。
概率信息源编码是根据一个信息源的发生概率来编码,是根据发出信
息的概率来决定编码方式的。
它根据一个消息源中发出的不同信息的概率
来决定信息的编码,并确定每种信息的编码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越高概
率的信息,编码长度越短。
确定性信息息源编码,是根据一个消息源中出现特定信息的概率确定
编码方式的。
在这种情况下,编码长度取决于消息源的熵,也就是期望的
信息量。
信源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小的编码来传输最多的信息量。
信源编码解析
![信源编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09207b9b6648d7c1c746fd.png)
图 4.4.3
4.4 语音的波形编码
4.4.1 脉冲编码调制(PCM)
一、PCM标准
电平 序号 自然 二进 码 折叠 码
1) 码速率
采样频率:8KHZ;A律或µ律压扩 (我国与欧洲采用A律),码速率 64Kb/s 2)码型-----折叠码 将负半边的码翻转:
折叠码优点:
比特发生错误引起解码后量 化电平的平均跳变较自然二 进码小!
数字通信无缺点!
3) 信源编码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一定质 量要求下,尽可能用最低的比特速率传送
信源编码、信源解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见 图)
4.1 字符编码与码元
一、字符编码
了解 ASCII码 p.14 题1.1表 二、码元的概念 11 10 四进制码元 01 每个符号表示二位二进码 00 n M进制码元 M = 2 , 有M个符号,每个符号表示n位二进码元
4.3.1 均匀量化
一、量化特性
图4.3.1 均匀量化输入输出分层特性曲线
二,量化噪声
量化噪声电压:
e(t ) S (t ) Q(t )
量化噪声功率:
e2 ( U )2 /12
小结:
(1) U 小,即分层电平数M 多,则量化噪声功率小;当量化噪声与 外来噪声大小相近时,量化不会到信号质量产生影响; (2) 任何仪器与测量都有一定精度,因而允许量化有误差,当 M= 28 = 256 , n = 8 ,即每个采样值用8 bit 表示 M= 29 = 512,n = 9 ,即每个采样值用9 bit 表示 M= 213 = 8192,n =13,即每个采样值用13 bit 表示等, 这时在很多情况下,量化精度己足够高了。 (3) M选多少?视具体要求而定。
ln 1 ( x / xmax ) ln(1 )
中国传媒大学通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通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6a02152ea551810a687dd.png)
第一次作业答案第一章2、3、5、6;第二章1、3、9、10第三章1、3、4、5第一章2. 请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框图,并说明各个环节的作用。
解:信源与信宿:信源是将消息转换为电信号;信宿则是将电信号还原为原始消息。
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信源编码对模拟信源作用有二:模/数转换和码率压缩;对数字信源来说,进行码率压缩来提高传输效率。
信源解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信道编码是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达到纠错和检错的目的而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编码过程;信道解码是信道编码的逆过程。
调制和解调:数字调制的任务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已调信号;数字解 调是数字调制的逆过程。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
噪声源:通信系统的噪声可以用噪声源来集中表示。
3.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是指消息传输的多少。
即指单位时间内,在给定信道所传输信息内容的多少。
数字通信系统常用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来表示;可靠性是指消息传输的质量,即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数字通信系统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来表示。
5. 设有四个消息符号,其前三个符号出现概率分别是1/4,1/8,1/8。
各消息符号出现是相对独立的。
求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
解:已知三个符号的概率分别为:1/4,1/8,1/8,则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1-(1/4+1/8+1/8)=1/2则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422221121()log (1/)log 4log 8log 24821.75/i i i H X p p bit ===⨯+⨯+⨯=∑符号6. 一个离散信号源每毫秒发出四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4,0.3,0.2,0.1。
求该信号源的平均信息量与信息速率。
解:先求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42122221()log 11110.4log 0.3log 0.2log 0.1log 0.40.30.20.11.85i i iH x p p ===⨯+⨯+⨯+⨯=∑比特/符号 信息速率为每个符号的信息量与每个符号的持续时间的比值:即33() 1.85 1.8510(/)10b s H x R b s T -===⨯第二章 1.将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为0n /2的高斯白噪声加到如图1所示的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
通信原理课件第5讲 信源编码:CCITT编码,相关信源的编码,信道编码
![通信原理课件第5讲 信源编码:CCITT编码,相关信源的编码,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31dfbc96ba0d4a7302763a97.png)
若产生错码(“0”错成“1”或“1”错成“0”)收端无法发现, 该编码无检错纠错能力
增加一位冗余后具有 检出一位错码的能力
编码二:
消息A----“00”;消息B----“11”
若一位产生错码,变成“01”或“10”,因“01”“10”为禁用码组, 收端可发现有错,但无法确定错码位置,不能纠正,
编码三:
消息A----“000”;消息B----“111” 传输中产生一位或是两位错码,都将变成禁用码组,具有检出 两位错码的能力 在产生一位错码情况下,收端可根据“大数”法则进行正确判 决,能够纠正这一位错码,该编码具有纠正一位错码的能力 在产生两位错码情况下,只具有检错能力 这表明增加两位冗余码元后码具有检出两位错码及纠正一位错 码的能力
6V 6V
2)计算归一化的抽样值具有多少个量化单位,即看它落在哪一个线段内:
0 .4 4 0 9 6 1 6 3 8 .4
则x落在编号为“110”的线段内,该线段被分成16小段,每小段含64个量化单位。
则可计算该抽样值落在哪一个小段上:
1638.41024614.49.6
64
64
即落在第10小段上,则其CCITT标准的编码为:1 110 1001
预测数据为误差信
号和预测器的输出
o
xl xˆl ul
预测数据为误差信
号和预测器的输出
o
xl xˆl ul
线性预测器的系数确定
因为ul是el的量化值,两者之间存在量化误差e。若不考虑量化误差, 即ul = el ,则接收端的线性预测器的输入和重建电平为:
o
xl xˆl ul xˆl el xl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b587c9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a.png)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不同的,具体如下:1. 4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4G通信系统采用了多种信源编码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AMR (Adaptive Multi-Rate)编码。
AMR编码是一种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解码器,其主要作用是将语音转化为数字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
AMR编码可以根据网络质量自适应调整传输速率,从而提高语音质量。
2. 4G通信所采用的信道编码4G通信系统采用了Turbo编码和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编码两种主要的信道编码方式。
Turbo编码是一种迭代式卷积码,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性能。
LDPC编码则是一种基于图像理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具有低复杂度、高效率等优点。
3. 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5G通信系统引入了新型的波形调制方式和多路访问技术,因此在信源编解码方面也进行了改进。
5G通信系统主要采用Polar Coding(极化编解码)技术进行数据压缩和解压缩。
Polar Coding是一种基于极化理论的新型编码方式,具有高效率、低复杂度等优点。
4. 5G通信所采用的信道编码5G通信系统主要采用了LDPC编码和Polar Coding两种信道编码方式。
与4G通信系统相比,5G采用了更加先进的LDPC编码技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性能。
此外,Polar Coding也可以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中,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总之,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各有不同,并且在技术上都进行了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课件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5e52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d.png)
常见的熵编码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等。
算术编码原理
算术编码是一种基于概率的压缩方法,它将输入数据映射到一个实数范 围内,通过降低该实数范围来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信道编码
广泛应用于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
性能指标的对比
信源编码
压缩比、解码时间、重建数据的失真程度等是其主要性能指标。
信道编码
误码率、抗干扰能力、频谱效率等是其主要性能指标。
06
信源与信道编码的未来发展
信编码的未来发展
视频编码
随着超高清视频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信源编码将更加注重视 频压缩效率,以适应更高的分辨率和帧率。
目的
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存储 空间利用率。
方法
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减少 表示信息的比特数等方式 实现。
信源编码的分类
无损压缩
能够完全恢复原始数据的压缩方 法。
有损压缩
无法完全恢复原始数据的压缩方 法,一般用于图像、音频和视频 等多媒体数据的压缩。
信源编码的应用场景
文件压缩
用于减小文件大小,便 于存储和传输。
视频会议
对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 压缩,以减小传输带宽
和存储空间。
数字电视
对图像和声音信号进行 压缩,以减小传输带宽
和存储空间。
无线通信
对语音和数据信号进行 压缩,以减小传输带宽
和存储空间。
02
信源编码原理
熵编码原理
熵编码是一种无损数据压缩方法,它利用了数据中存在的冗余和概率分布特性,通 过编码技术去除冗余,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数字通信原理3信源编码
![数字通信原理3信源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373d09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1.png)
2 q/ 2 e2 p(e)de q/ 2 e2 1 de q2
q/2
q q / 2
12
2010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7
均匀量化(续)
第三章 信源编码
量化信噪比与量化电平数M之间的关系
设量化范围为:-VP -- +VP,量化电平数 M=2b
量化间隔:q=2VP/M=2VP/2b
3
= 1
12
M i 1
p(mk )q3
q2 12
M i 1
p(mk )q
2010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6
均匀量化(续) 利用概率的性质
M
p(mk )q 1
i 1
进一步可得量化噪声功率的简化计算公式
2 q2
12
第三章 信源编码
如假设量化噪声服从均匀分布,亦可得
第三章 信源编码
量化误差
2010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4
标量量化(续) (3)有偏型
第三章 信源编码
(4)非均匀型(对小信号误差小)
量化误差
2010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5
均匀量化
第三章 信源编码
模拟信号的取值范围:a -b,
量化电平数为M
量化噪声功率:
2 q
q2 12
= VP2 3M 2
1 12
2VP 2b
2 1 12
2VP
2 2 2b
信号功率:
2 x
信噪比:
VP VP
x2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 课后答案 李文海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 课后答案 李文海 人民邮电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6738d0fd04a1b0717fd5dddd.png)
a6 0
U R 7 U B 6 8 6 2 6 256 8 16 2 16 416
U S U R7
a7 0
U R 8 U B 6 8 6 6 256 8 16 16 400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 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 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 1 s ,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2-3 某模拟信号频谱如题图 2-1 所示, (1) 求满足抽样定理时的抽样频率 f S 并画出抽样信号 。 (2)若 f S 8kHz, 画出抽样信号的频谱,并说明此频谱出现什么现 的频谱(设 f S 2 f M ) 象?
题图 2-1
2
答: (1) f 0 1kHz, f M 5kHz, B f M f 0 5 1 4kHz
20 lg 3 2 7 20 lg xe
47 20 lg xe
4
2-8 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两种:模拟压扩法和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2-9 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的好处是什么? 答: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的好处是在不增大量化级数 N 的前提下,利用降低大信号的 即使下降一点也 量化信噪比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远远满足要求, 没关系),使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满足要求。 。 2-10 非均匀量化信噪比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关系是什么(假设忽略过载区量化噪声功率) 答:非均匀量化信噪比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关系是
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https://img.taocdn.com/s3/m/e24a7e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f.png)
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字、符号、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数据本身的编码通常称为信源编码,信源编码标准是信息领域的基础性标准。
无论是数字电视、激光视盘机,还是多媒体通信和各种视听消费电子产品,都需要音视频信源编码这个基础性标准。
大家用电脑打字一定很熟悉,当你用WORD编辑软件把文章(DOC文件)写完,存好盘后,再用PCTOOLS工具软件把你的DOC 文件打开,你一定能看到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内容全是一些16进制的数字,这些数字叫代码,它与文章中的字符一一对应。
现在我们换一种方法,用小画板软件来写同样内容的文章。
你又会发现,用小画板软件写出来的BMP文件,占的内存(文件容量)是DOC文件的好几十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原来WORD编辑软件使用的是字库和代码技术,而小画板软件使用的是点阵技术,即文字是由一些与坐标位置决定的点来组成,没有使用字库,因此,两者在工作效率上相差几十倍。
[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传输+噪声]->[信道解码]->[信源解码]->[信宿]目前模拟信号电视机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就很类似小画板软件使用的点阵技术,而全数字电视机的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就很类似WORD编辑软件使用的字库和代码技术。
实际上这种代码传输技术在图文电视中很早就已用过,在图文电视机中一般都安装有一个带有图文字库的译码器,对方发送图文信号的时候只需发送图文代码信息,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对于电视机,显示内容是活动图像信息,它哪来的“字库”或“图库”呢?这个就是电视图像特有的“相关性”技术问题。
原来在电视图像信号中,90%以上的图像信息是互相相关的,我们在模拟电视机中使用的Y/C(亮度信号/彩色信号)分离技术,就是利用两行图像信号的相关性,来进行Y/C分离。
如果它们之间内容不相关,Y/C 信号则无法进行分离。
全数字信号电视也一样,如果图像内容不相关,则图像信号压缩也就要免谈。
数字通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数字通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e0466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1.png)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1)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信源编码有两个作用,其一,进行模/数转换;其二,数据压缩,即设法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信源解码的作用是进行数/模转换。
(2)信道编码与信道解码
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由于噪声影响,会引起差错,信道编码就是要降低传输的差错率,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
接收端的信道解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过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可靠性。
(3)加密器和解密器
在需要实现保密通信的场合,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人为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即加上密码,这种处理过程叫加密。
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字序列恢复原来信息,这个过程叫做解密。
(4)调制器和解调器
数字调制的任务是把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应于信道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利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是构成现代通信网的基础。
通信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即由信源产生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介(即信道)传输,最后被信宿(收信暂)接收。
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把信源产生的信息变换成一定格式的数字信号,迩过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后,再变换为适宜于信宿接受的信息形式送至信宿。
信源编码的基本功能
![信源编码的基本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48da3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d.png)
信源编码的基本功能
信源编码是一种将离散型信源的符号序列转换成二进制码的过程。
其基本功能包括:
1. 压缩:信源编码可将原始信源中的冗余信息消除或减少,从而实现对信源数据的压缩。
通过利用信号符号出现的统计规律和概率分布,将出现频率较高的符号用较短的二进制码表示,而将出现频率较低的符号用较长的二进制码表示,以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2. 解码:信源编码在进行压缩后,需进行解码以恢复原始信源信息。
解码过程即将经过编码的二进制码转换为原始的符号序列。
解码器根据所使用的编码规则,将编码后的二进制码映射到相应的符号或符号序列,从而还原原始信源信息。
3. 码长控制:信源编码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灵活地设置码长,用于控制编码后的码长。
码长的设置需要平衡数据压缩效果和解码的复杂性。
在需要高压缩比时,可采用码长较短的编码方式;而在需要快速解码和较低的解码器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可采用码长较长的编码方式。
4. 错误检测和纠错:某些信源编码方式还具备一定的错误检测和纠错能力。
通过在编码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可以在解码阶段检测和纠正一定数量的传输或存储错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总之,信源编码的基本功能是将离散型信源符号序列进行压缩,解码,进行码长控制和提供一定的错误检测和纠错能力。
信源编码通俗理解
![信源编码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c06f8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6.png)
信源编码通俗理解
嘿,朋友!今天咱来好好唠唠信源编码,这玩意儿啊,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吧,还真有点门道儿。
你想啊,信源编码就好像是给信息“瘦身”一样!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给朋友寄一大箱子东西,那你是不是得把东西好好整理整理,该压缩的压缩,该打包的打包呀,这样才能让箱子装得下呀。
信源编码不就是干这个事儿嘛!
那怎么个“瘦身”法呢?这就有意思啦!它把那些多余的、不必要的信
息给去掉,留下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
哎呀,就好比说你说话,啰里啰嗦说了一大通,其实重点就那么几句话,信源编码就是把那些没用的废话给去掉了。
比如说你要告诉别人你今天去超市买了个苹果,就没必要说你在路上看到了几只猫几只狗吧,那不是浪费吗?
再进一步说,信源编码还能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呢!就像跑步比赛一样,如果身上背着一堆没用的东西,那能跑得快吗?肯定不行啊!把那些没用的“包袱”扔掉,才能跑得更快嘛!比如说看电视,如果信号不好,画面老是卡顿,那多烦人啊!但如果有了信源编码,就像给电视信号开了个“加速挂”,画面就能更流畅啦!
而且哦,信源编码还特别智能呢!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策略。
就像你做饭,有的菜要多放盐,有的菜要少放盐,信源编码也是这样,不同的信息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多厉害呀!
我跟你说啊,信源编码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高科技,它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想想你的手机通话、你看的视频,到处都有信源编码在默默工作。
它就像是一个幕后英雄,虽然我们平时可能注意不到它,但它却默默地为我们的信息生活保驾护航呢!
所以啊,信源编码真的很重要啊,它让我们的信息世界变得更高效、更精彩!朋友,你现在是不是对信源编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db98c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在2G到5G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了各种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信道编码技术:
1. 2G时代主要采用的是卷积编码技术,通过引入冗余信息来纠正信道中的误码和干扰。
2. 3G时代引入了Turbo编码技术,通过迭代方式提高解码性能,对信道进行更高效的编码和纠错。
3. 4G时代采用了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技术,能够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效果,提高了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
4. 5G时代引入了极化码(Polar Code)技术,通过在信道编码时提供更强的纠错能力和更高的编码效率,适应了高速率和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信源编码技术:
1. 2G时代主要采用的是AMR(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技术,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和通信质量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码率来实现高音质和低码率传输的平衡。
2. 3G时代引入了WCDMA的优化编码技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高效压缩和编码,提高语音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3. 4G时代采用了更高级的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音频质量和更低的码率,适应了更丰富的媒体应用需求。
4. 5G时代将引入更专业的视频和图像编码技术,如HEVC (高效视频编码)和AV1(开放媒体编码),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低比特率的视频传输。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aa60444af7ec4afe04a1dfae.png)
信源编码:主要是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解决信源的相关性,去掉信源冗余信息,从而达到压缩信源输出的信息率,提高系统有效性的目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包括语音压缩编码、各类图像压缩编码及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的。
它根据一定的(监督)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人为的)加入一些必要的(监督)码元,在接受端利用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监督规律,发现和纠正差错,以提高信息码元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试图以最少的监督码元为代价,以换取最大程度的可靠性的提高。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可分为3类:仅具有发现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码、自动请求重传ARQ等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码、RS码及卷积码、级联码、Turbo 码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信道编码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大类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非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非线性的FEC是前向就错码,在不同系统中,不同信道采用的FEC都不一样,有卷积码,Turbo码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区别(通院的必杀技):官方课本如是介绍:信源编码:表示信源和降低信源的信息速率。
信道编码:消除或减轻信道错误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调制方式来运载信息,以适应信道特征。
本人总结:一.信源编码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码元速率将直接影响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又直接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
作用之二是,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两种方式: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1.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一种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代替连续信号的抽样值,从而实现通信的方式。
由于这种通信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它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中均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d66e4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2.png)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1.引言1.1 概述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信息传输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信源编码是将原始的信息进行压缩和编码的过程,目的是减小信息的传输时间和空间需求。
而信道编码则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介绍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应用。
在信源编码的部分,我们将讨论信息压缩的概念以及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哈夫曼编码。
信息压缩是通过利用统计特性来减小数据的表示空间,从而达到减小数据传输时间和存储需求的目的。
而哈夫曼编码则是一种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通过根据字符出现的频率构建不同长度的编码来实现信息压缩。
在信道编码的部分,我们将介绍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ARQ)的概念。
前向纠错编码是一种通过在发送端引入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的方法。
奇偶校验码和海明码是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它们可以通过添加冗余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而ARQ协议则是一种基于反馈的传输协议,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交互来实现可靠传输。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将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比较和应用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例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总结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若干小节,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呈现相关内容。
引言部分将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简要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作用。
随后,会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使读者对文章的框架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将重点讨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首先,会介绍信源编码的例子,包括信息压缩和错误检测与纠正编码。
其中,信息压缩部分将涉及熵和信息量的概念,并详细介绍哈夫曼编码的原理和应用。
浅谈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浅谈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9b5b5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浅谈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浅谈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信源编码信源编码是一种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而对信源符号进行的变换,或者说为了减少或消除信源利余度而进行的信源符号变换。
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来寻找某种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使后者的各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
信源编码。
对信源输出的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连续信号的离散化,即将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和量化变成数字信号,以及对数据进行压缩,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而进行的编码。
作用1.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2.将信源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信道编码通过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实现的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
信息论的内容之一。
信道编码大致分为两类:1、信道编码定理,从理论上解决理想编码器、译码器的存在性问题,也就是解决信道能传送的最大信息率的可能性和超过这个最大值时的传输问题。
2、构造性的编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能达到的性能界限。
信道编码。
对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再变换,包括区分通路、适应信道条件和提高通信可靠性而进行的编码。
作用1、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误码的处理技术有纠错、交织、线性内插等。
2、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
信源编码(数据压缩)课程课后题与答案(第二章)
![信源编码(数据压缩)课程课后题与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d923d74f7375a417866f8f72.png)
信源编码Assignment of CH21、(a)画出一般通信系统结构的组成框图,并详细说明各部分的作用或功能;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噪声信道传输信宿信源解码信道解码解调图1、一般数字通信系统框图各部分功能:$1、信源和信宿:信源的作用是把消息转换成原始的电信号;信宿的作用是把复原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2、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一是进行模/数转换,二是进行数据压缩,即设法降低信号的数码率;信源解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3、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减小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解码是信道编码的反变换。
4、调制和解调:将信息调制为携带信息、适应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数字解调是数字调制的逆变换。
¥5、信道:通信的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
(b)画出一般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组成框图,并分别说明信源编解码器和信道编解码器的作用;高频振荡器高频放大调制高频功放天线( 信号音频功放图2、一般发射机框图(无线广播调幅发射机为例)天线信号放大器混频器解调器音频放大器信号本地振荡器图3、一般接收机框图(无线广播调幅发射机为例)信源编解码器作用:它通过对信源的压缩、扰乱、加密等一系列处理,力求用最少的数码最安全地传输最大的信息量。
信源编解码主要解决传输的有效性问题。
信道编解码器作用:使数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出错或少出错,而且做到自动检错和尽量纠错。
信道编解码主要解决传输的可靠性问题。
(c)信源编码器和解码器一般由几部分组成,画出其组成图并给以解释。
信源编码器时频分析量化熵编码信道传输时频分析反量化熵解码信源解码器图 4、信源编解码器框图时频分析部分:信源编码器对信源传送来的信号进行一定方法的时域频域分析,建立一个能够表达信号规律性的数学模型,从而得知信号中的相关性和多余度,分析出信号数据中可以剔除或减少的部分(比如人感知不到的高频率音频信号或者看不见的色彩信号等等),以决定对后续数据的比特分配、编码速率等处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字、符号、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数据本身的编码通常称为信源编码,信源编码标准是信息领域的基础性标准。
无论是数字电视、激光视盘机,还是多媒体通信和各种视听消费电子产品,都需要音视频信源编码这个基础性标准。
大家用电脑打字一定很熟悉,当你用WORD编辑软件把文章(DOC文件)写完,存好盘后,再用PCTOOLS工具软件把你的DOC文件打开,你一定能看到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内容全是一些16进制的数字,这些数字叫代码,它与文章中的字符一一对应。
现在我们换一种方法,用小画板软件来写同样内容的文章。
你又会发现,用小画板软件写出来的BMP文件,占的内存(文件容量)是DOC文件的好几十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原来WORD编辑软件使用的是字库和代码技术,而小画板软件使用的是点阵技术,即文字是由一些与坐标位置决定的点来组成,没有使用字库,因此,两者在工作效率上相差几十倍。
[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传输+噪声]->[信道解码]->[信源解码]->[信宿]
目前模拟信号电视机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就很类似小画板软件使用的点阵技术,而全数字电视机的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就很类似WORD编辑软件使用的字库和代码技术。
实际上这种代码传输技术在图文电视中很早就已用过,在图文电视机中一般都安装有一个带有图文字库的译码器,对方发送图文信号的时候只需发送图文代码信息,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对于电视机,显示内容是活动图像信息,它哪来的“字库”或“图库”呢?这个就是电视图像特有的“相关性”技术问题。
原来在电视图像信号中,90%以上的图像信息是互相相关的,我们在模拟电视机中使用的Y/C(亮度信号/彩色信号)分离技术,就是利用两行图像信号的相关性,来进行Y/C分离。
如果它们之间内容不相关,Y/C信号则无法进行分离。
全数字信号电视也一样,如果图像内容不相关,则图像信号压缩也就要免谈。
如果图像内容有相关性,那么上一幅图像的内容就相当于下一幅图像的“图形库”,或一幅图像中的某部分就是另一部分的“图形库”,因此,下一幅图像或图像中某一个与另一个相关的部分,在发送信号时,只需发送一个“代码”,而传送一个“代码”要比送一个“图形库”效率高很多,显示时也只需把内容从“图形库”中取出即可,这就是MPEG图像压缩的原理。
利用电视信号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图像信号压缩,这个原理大家已经明白,但要找出图像相关性的内容来,那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个技术真的是太复杂了。
为了容易理解电视图像的相关性,我们不妨设想做一些试验,把图像平均分成几大块,然后每一块,每一块的进行比较,如果有相同的,我们就定义它们有相关性;如果没有相同的,我们继续细分下去,把每大块又分成几小块,一直比较下去,最后会发现,块分得越细,相同块的数目就越多,但分得太细需要的代码也增多,所以并不是分得越细越好。
我们在看VCD的时候经常发现,如果VCD读光盘数据出错,就会在图像中看到“马赛克”,这些“马赛克”就是图像分区时的最小单位,或把数码相片进行放大,也可以看到类似“马赛克”的小区,这就是数码图像的最小“图形库”,每个小“图形库”都要对应一个“代码”。
在单幅图像中找出相关性的几率并不是很大的,所以对单幅图像的压缩率并不很大,这个通过观察数码相片的容量就很容易明白,如果把寻找相关性的范围扩大到两幅图像,你就会发现,具有相关性的内容太多了,这是因为运动物体对于人的眼睛感觉器官来说,是很慢
的,如果很快,人的眼睛就看不清楚,看不清楚的东西就不能算成图像。
电视机每秒钟向人们演示图像是50次或以上(PAL为50次,NTSC为60次),如果你的眼睛是个摄影机,你也无法感觉到图像的微小变化,这就表明相邻两幅图像的相关性非常大,而图像之间相隔距离较远时,其图像的相关性才逐步减小,并且这种相关性很强的图像变化时,一般都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说每一幅图像的变化是可以预测的。
实际上在上一幅图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带有方向的系数,即左、右、上、下移动,就可以得到一幅运动图像的新图像。
这里顺便指出,上面说到的一幅图像,并不是特指人们从电视机显示屏上看到的整幅画面,而是可大可小的一部分。
利用图像的可预测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图形库”的利用律,即很多幅图像都可以公用一个“图形库”。
MPEG在传送图像时就是这样,对于高速变化的图像,如果时间来得及(即码率不是很高时),就传送新的内容来显示,如果来不及(即码率很高时)就用“图形库”中的内容来顶替(即预测),反正高速运动的图像人们也看不清。
例如:MPEG在传送5幅图像时,可能只传其中的3幅(时间来得及时),也可能只传两幅(时间来不及时),具体过程是,先传第1和第5幅,然后时间来得及就传第3幅,时间来不及就插第3幅(根据1和5预测3),最后再插第2幅(根据1和3预测2),和第4幅(根据3和5预测4)。
上面我们只是从感性上和很肤浅的对图像压缩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分析内容移到数学领域,那么我们将要面对非常多的西格玛“∑”(求和)和矩阵符号。
顺便介绍一下,对数字电视图像压缩处理最出名的理论是: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离散余弦变换(付立叶变换),和DPCM差动脉冲编码调制,还有哈夫曼编码(Huffmancoging)。
图像信号的压缩过程也是数字电路(或计算机)对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计算机虽然很聪明,但它只会做加法运算。
其它的减法、乘法、除法还有函数运算,计算机都是把它们转换成加法进行运算。
付立叶先生60年前可能就预见到了我们要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所以他发明了付立叶变换。
其原理是:一个周期函数可以展开成无数个正弦或余弦函数之和,函数的周期越短其(级数)收敛就越快,周期越长其收敛就越慢。
对于上面我们分析的图像信号,全部都可以看成是周期函数信号。
相关性很强的图像信号可看成是短周期信号,相关性很弱的图像信号可看成是长周期信号。
因此,经过付立叶变换后的信号,只需对展开成级数的各项系数(一般只取前几项)进行处理和传送。
DPCM差动脉冲编码调制也有人叫预测编码,它的定义是:在线性预测编码中,首先用过去的若干像素值对当前像素值进行线性预测,然后将其差值进行PCM编码传送,接收端将此差值积分而再生图像;哈夫曼编码也叫可变长编码,它对出现概率大的差值信号编以短码,对概率小的差值信号编以长码,哈夫曼编码可获得最小的平均码长。
在数字电视技术中,除了图像需要压缩以外,声音也要压缩,但声音压缩要比图像压缩简单很多,因为声音的信息量比起图像的信息量来,少得可怜。
人的耳朵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kHz,如果我们把20Hz到20kHz按照一定的频带宽度分成很多个频率通道,用来对声音进行过滤和处理,就能对声音信号进行压缩。
这个频率通道就相当于,歌曲中的谐音:多、来、米、发、梭、拉、妻、多(12345671)。
声音压缩的原理也是利用“字库”的概念,在信号的译码端,安装有很多个与信号发送编码端对应的频率发生器(如12345671谐音器)。
另外声音还有一个屏蔽效应,就是,人的耳朵对某个频率范围的声音灵敏度特别高(600Hz附近),对一些频率却很低(低频和高
频);还有,如果有几种声音同时存在,声音大的内容很容易听到,而声音很小的东西要非常注意才能听到(对数特性)。
利用这些特点,在编码的时候就可以分长码和短码来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编码,对主要声音内容用长码,对次要内容用短码——这叫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经过多种方法对声音信号压缩处理后,声音信号传送的码率可变得非常低,即压缩比非常大。
声音信号压缩的原理可以比喻成,某人想听某钢琴家弹钢琴,一种方法是把钢琴家连同钢琴都请到家来;另一种方法是,只请钢琴家而用自己的钢琴进行演奏;再有一种方法是,只需对方把曲谱寄过来,而用自己的钢琴和家人来演奏,显然是最后一种方法最简便。
在全数字信号电视系统中,图像信号和音频号之所以能压缩,并不完全是信源编码端的功劳,接收端译码器的功劳也非常大,没有译码器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压缩是不可能的。
其实从信源端发送给接收端,真正属于图像内容的信息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补丁”(差值),和“指令”(代码),译码器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数据库”(图形库),然后重新编码输出,最后进行D/A转换,输出音视频。
目前图像压缩标准有MPEG1、MPEG2、MPEG4、MPEG7,根据用途的不同压缩方法和码率也不一样。
MPEG1用于VCD,清晰度很低,但码率也很低;MPEG2用于SDTV或HDTV,清晰度很高,但码率也很高;MPEG4本来准备用于可视电话,它压缩比很高,码率也很低,活动图像质量比MPEG2差,但它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标清节目显示,所以有人准备把它进行升级来替代MPEG2或更高版本(JVT);MPEG7用于图书馆档案查询,压缩比非常高,码率很低。
声音压缩标准现在较常用的有杜比和AC3两种。
我们国家目前也想自己搞一套音视频压缩编码标准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AVS1.0的标准准备与新的国际音视频标准JVT(Joint Video Team)兼容,性能与MPEG4的升级版本差不多,这个AVS标准是否成功,取决于国内IC生产厂家愿不愿意跟进,和政府扶植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