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观测技术措施(四合一)
煤矿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补充技术方案
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补充技术方案为给矿井采区设计、巷道布置、设备选型、采掘支护设计、顶板控制等提供更为科学、准确、合理的理论依据,达到优化采掘支护设计的目的,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矿井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特制定本补充技术方案。
一、采煤工作面机、风巷巷道顶底板移近和收敛变形1.测站设置(1)第一组测站布置在机巷距工作面切眼100m左右,风巷距工作面60m左右,第二组测站布置距第一组测站100m,以此类推。
(2)当工作面煤壁距风巷测站小于20m,距机巷桥转机头小于5m时,将此测站向前移动到下一组测站位置。
2.测点布置每个测站布置四个测点,采用“十”字布点法测量巷道顶底板移近和巷道收敛变形情况,详见图1。
图1 采煤工作面机风巷测点布置示意图3.测站施工方法(1)测点1、3:采用风动工具垂直顶板(垂直煤壁)施工一个孔,孔深不大于300mm,再在孔内安设木屑子,最后在木屑子上钉设钉子。
(2)测点2:在巷道靠矮帮侧500mm左右的底板上挖一基础坑,坑深根据浮煤情况确定,但必须接至实底,坑宽为300*300mm,然后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心插入一硬质木棍,再在木棍的外露钉入钉子,混凝土浇筑不得超过巷道枕木面,木棍和钉子平浇筑上缘面,不得影响行人和运输。
(3)测点4:利用锚棚支架腿子,在标准尺寸位置用红油漆做标记,若为全锚断面,则按照测点3的施工方法施工。
4.观测方法(1)将测点3与4拉成水平测线,测点1与2拉成垂直侧线后,两条测线相交于0点。
(2)顶板移近:用测量仪器测出顶部测点1到交点0的距离(1-0),为每次观测数据,每次观测数据减去初始数据,即为观测当时的顶板移近量。
(3)底板底鼓:用测量仪器测出底部测点2到交点0的距离(2-0),为每次观测数据,每次观测数据减去初始数据,即为观测当时的底板底鼓量。
(4)高帮收敛变形:用测量仪器测出高帮测点4到交点0的距离(4-0),为观测数据,每次观测数据减去初始数据,即为观测当时的高帮收敛变形量。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一、前言煤矿矿压观测是矿山生产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矿山管理层了解矿山内部的地质构造与矿井巷道的稳定性,及时监测和预警矿山运行中的潜在矿压危险,保障矿山生产和职工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矿压观测工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观测组织与责任1. 观测组织煤矿组织矿压观测工作应当成立专门的观测小组,由监测技术人员、地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观测工作。
2. 观测责任(1)矿山管理层负责组织矿压观测工作,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并对观测结果及时分析和处理。
(2)观测小组负责具体的矿压观测工作,包括定期观测、数据录入和分析、预警和报告等。
三、矿压观测工作流程1. 观测计划制定矿山管理层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位置、观测频率、观测方法等。
观测计划要经过专家评审和批准后方可执行。
2. 观测设备准备观测小组应保证观测设备的准备充分,包括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电缆等。
3. 观测点布设观测小组按照观测计划,在矿井巷道和采煤工作面等关键区域布设观测点,并确保观测点的固定和稳定。
4. 观测数据采集与记录观测小组按照观测计划,定期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观测数据应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
5. 数据分析与处理观测小组应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数据比对和综合分析,判断矿山内部的矿压状态和趋势,并及时预警和报告。
6. 问题处理与解决观测小组应对观测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如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
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向矿山管理层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观测报告观测小组应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数据、分析结果、预警和建议等。
观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矿山管理层,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和保存。
四、观测方法与仪器设备1. 观测方法矿压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和远程监测两种。
现场观测是指在矿山实际运行中,通过人工观察、测量和记录等方式获取矿压数据。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一.观测范围及方法1.回采工作面:1)综采工作面:利用ZDYJ-ⅡB、Sy-60C型矿压观测表进行观测, 全工作面布置五组测点, 对支架各立柱载荷进行观测, 然后人工对支架下缩量、顶板移进量及其他数据的观测统计。
2)炮采工作面:利用人工对矿压三量进行观测, 工作面布置10个测点, 用Sy-40W矿压观测表对单体支柱载荷进行观测, 并人工统计其它数据。
3)其它数据包括端面距、漏顶(高度、长度、位置)、系统漏夜、悬顶(面积、位置)、支架变形、切顶、顶板台阶下沉、裂隙、片帮(位置、深度、长度)、超前压力。
2.掘进巷道观测掘进巷道每50米布置一个测点, 对三量进行观测, 主要对支架折损、错位情况、锚杆支护变化情况进行统计。
二.观测内容及观测资料整理分析1.回采工作面1)顶底板移近量。
2)顶底板移近量速度。
3)活柱下缩量。
2.巷道矿压观测内容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 移进速度的观测。
支架变形量。
支架载荷观测。
3.观测数据:各采掘队必须按规定进行观测并及时将数据填入矿压观测表, 对所有数据进行分项整理、统计分析, 最后编制成矿压观测报告, 在采煤工作面采完或掘进工作面竣工后交生产技术科存档, 生产技术科随时对矿压观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掘进巷道矿压监测有关知识
掘进巷道矿压监测有关知识《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采用锚杆支护形式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试验。
煤巷还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
对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试验记录。
在井下做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2、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
一、矿压的形成煤层在受到开挖以前,由于长期受到周围岩土体压力作用,压力处于应力平衡状态。
当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在采掘空间周围引起岩体应力的重新分布,在这种不平衡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巷道及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的变形、移动、垮落等现象,直到应力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这种由于在地下进行采掘活动而在巷道、峒室及回采空间周围巷道内及支护物上所产生的压力称为“矿山压力”,简称“矿压”。
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地下巷道、峒室及回采空间周围的煤岩体及支护物将发生变形和破坏,产生顶板下沉、底板隆起、巷道断面缩小、岩体破断离散发生冒落、煤体压酥甚至突然抛出、支架变形、上覆岩层大范围移动甚至地表塌陷等现象。
这些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围岩、煤体及支护物所产生的各种力学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简称矿压显现。
巷道岩体破坏只有两种“拉断”、“剪切”,没有“压坏”。
(莫尔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定限度的缘故,这个剪应力除了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破坏面上由于正应力而产生的摩擦阻力有关。
即某点发生破坏,不仅取决于该点的剪应力,同时也取决于该点的正应力,前者起破坏作用,后者起阻碍破坏作用。
破坏的四个阶段: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破坏阶段。
二、掘进巷道所受矿压的种类及作用距离、大小。
1、掘进本身的支承压力的显现未受采动的岩体,在巷道开掘以前通常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岩体的原始铅直应力等于上部覆盖的岩层重量,巷道开挖以后,原岩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围岩内出现应力集中,如果围岩应力大于岩体强度,巷道围岩会产生塑性变形,从巷道周边向围岩深处扩展到一定的范围,出现塑性变形区,为弹塑性介质,巷道开挖以后围岩应力分布如图1所示。
煤矿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矿压观测管理一、管理要求(一)回采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工作面(包括上下端头、超前支护)支护形式和规格:根据矿压观测资料进行支护密度的计算;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应有具体说明;对于初次放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过空巷或地质构造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等特殊情况要有专项顶板管理措施。
1、采煤工作面的支护符合要求:(1)顶板破碎、片帮严重时必须超前支护。
在处理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2)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
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必须采取措施处理;(3)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大于最大支护高度。
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的最小支护高度,必须及时调整支架的机械行程,使其高度与采高相适应。
(4)当采高超过3米或严重片帮时,要防止片帮伤人;(5)工作面两端必须加强支护;(6)支架初撑力必须达到规定要求;(7)加强大型设备井下安装的顶板管理,安装大型设备要有专门的起吊装备,安装时要有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并报生产技术科备案。
2、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要求:(1)采煤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距煤壁线20米范围内,必须进行超前支护,支护形式、排距、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①两巷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必须进行检测,支柱钻底量大于100mm时,支柱必须使用柱鞋,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柱。
初撑力要求达到90KN(11.4Mpa)以上,达不到要进行二次注液;②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形式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③加强破碎机附近的支护,破碎机的一侧必须留有畅通的人行通道,过往人员不得爬越破碎机。
3、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端头:(1)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端头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2)两巷锚杆、锚索的托板、锁具必须在进入采空区前及时回收,以保证两端头切顶线的切顶效果。
4、回柱放顶时的顶板管理。
(1)采煤工作面切顶线要及时回柱放顶,控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两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2)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3)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不小于1.5倍的采高,局部悬顶超过作业规程规定和冒落高度不充分,要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4)切顶线支柱数量要齐全,支柱迎山有力,挡矸有效。
煤矿矿压观测方案
矿压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为进一步掌握巷道围岩在掘进及回采过程中的变形规律,检验支护形式和参数是否合理,验证在采动影响下的支护可靠度。
开展巷道围岩观测工作通过监测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受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以保证支护有效,施工安全,同时为今后巷道支护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二、工作面概况1.205工作面XXX煤矿205工作面为二盘区第五个回采工作面,回采长度1445m,面宽180m,面积约26.06万m2。
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05工作面概况如表1-1所示,工作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205工作面布置示意图2.301工作面XXX煤矿301工作面为三盘区第二个回采工作面,现已完成井巷掘进施工,回采长度1461m,面宽147m,面积约21.6万m2。
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301工作面概况如表2-1所示,工作面布置示意图如图2-1所示所示。
表2-1 301工作面概况表煤层名称4煤水平名称+120m水平采区名称三盘区工作面名称301 地面标高(m) +1035~+1147 工作面标高(m) +36.77~+158地面位置301工作面地面位于槐庄村以东671m,西塬边村以西104m,米家墩以北901m。
主要为梁塬沟壑地形,大部分被农田覆盖,掘进工作面正上方无村庄及其他建筑物,距离最近的西塬边村正在搬迁。
井下位置四邻采掘情况301工作面位于正在回采的三盘区302工作面东南方向;301工作面东南部为正在回采的二盘区205工作面,中间由二、三盘区隔离煤柱将其分开。
图2-1 301工作面布置示意图3.302工作面XXX煤矿302回采工作面为三盘区首采面,回采长度1261m,面宽180m,面积约24.61万m2 。
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302工作面概况如表3-1所示,工作面布置示意图如图3-1所示。
矿压观测
矿压观测一、回采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制度㈠矿压监测管理标准: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国家《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黑金时代股份有限公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进行。
㈡我矿采用地面集中供液,接到各采煤工作面的主、支管要安装压力表,压力调节阀门,工作面入口应安装压力表,确保工作液压压力达到15MPa。
㈢地面液压泵应安装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保证乳化液浓度在3%~5%,严禁低浓度运行或开清水泵。
㈣从地面到井下到工作面供液管路要经常检查和维护,严禁途中漏液。
㈤工作面单体测压管理1、工作面必须配备2个以上单体压力测定计,至少有1个使用,1个备用。
2、队坑代管理员或当班副队长必须对单体的初撑力,工作阻力每3天进行测定一次,测定结果记录在单体支柱压力测定记录表上,并由当班安全员签字确认后,再交生产科存档。
生产科要组织相关人员,每月要对各采煤工作面及机风巷超前加固支柱的工作阻力进行2次检测,同时生产科每月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采煤工作面单体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进行一次抽测。
3、测压计由各采煤队当班副队长负责管理和维护,并实行现场交接班制。
要爱护测压计,不得随意丢放,不用时要放在专用工具箱中保存。
4、严格按照“初采、收尾棵棵监控、初放期间强化监控,正常生产选择监控,重点区、异常段、特殊点重点监控”的原则,实施科学布点、合理布点,针对性监控。
5、初采、收尾放顶期间支柱初撑力测定率应达100%。
工作阻力测定率不低于30%,并要求掌握支柱增阻情况,分析顶板动态。
6、正常回采期间要求支柱初撑力抽测率在30%以上,工作阻力抽测率不少于10%,合格率不少于80%。
采取均匀与随机布点相结合的方法,均匀布点不少于10个。
7、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过老巷等重点区,构造、悬顶、破碎带等特殊地段要增大覆盖率、重点监控。
8、测压人员切实抓好“检测、补改、验测、填报、处理”五个过程。
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排除隐患。
XX煤矿掘进工作面矿压监测与防治方案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XX煤矿掘进工作面矿压监测与防治方案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一、巷道动压监测手段:1、电磁辐射法监测:电磁辐射每天由矿压防治队用电磁辐射仪器(KBD-5型)在掘进工作面进行监测。
监测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
定点监测的覆盖范围为掘进迎头及掘进迎头起往外60m范围内巷道两帮,每隔10m布置一个监测测点,总共13个监测点,随掘进前移(由掘进施工队制作电磁牌板1~13#要求现场挂牌)。
2、钻屑法监测:(1)覆盖范围为掘进迎头起往外60m范围内,间隔10m布置一个测点共12个测点。
(2)由掘进施工队在巷帮用麻花钻杆打钻孔,检测钻粉量。
钻孔布置于底板往上1.2m处,孔径42mm,孔深10m ,孔平行于层面,并垂直于巷帮。
从第二米起,分别记录每钻进1m时的钻粉量,并与临界钻粉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危险状态。
该工作实施钻屑量临界指标,暂取250205上工作面临界指标执行。
(3)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注意并记录钻进过程中的钻孔动力效应,即钻孔动力现象。
钻孔效应是钻孔产生的卡钻、吸钻、孔内冲击以及钻杆卡死、钻粉粒度变大等现象。
(4)如果钻粉量超过了临界钻粉量,或在打钻过程中出现卡钻、吸钻、孔内冲击以及钻杆卡死、钻粉粒度变大等现象时,说明此处存在应力高峰区,需要及时进行卸压处理。
3、日常监测:做好围岩离层监测、表面位移监测及锚杆拉拔试验和锚杆预紧力测试。
二、防治:根据电磁辐射显示数据及钻屑量,对掘进迎头及迎头60米范围巷道两帮进行深孔爆破卸压。
(1)在掘进迎头断面中部、平行巷道走向,底板往上1.6m处打卸压爆破孔。
采用煤电钻施工,钻孔深度15米,孔径为42mm,每孔采用正向装药,装药量3kg(20码),采用3个炮头,炮线孔内串联,炮泥封孔长度不得小于3m,此项工作要求每天进行一次。
(2)迎头往后60米范围内(随掘进防治范围随之前移)巷道两帮实施放炮卸压措施,爆破孔每隔5m布置巷道两帮,距底板往上1.2m,眼垂直巷帮。
钻孔深度10米。
每孔采用正向装药,装药量3kg(20码),采用2~3个炮头,炮线孔内串联,孔间串联。
矿压观测总结
矿压观测与顶板灾害防治矿山压力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解析分析方法、数值分析方法、模糊分析、概率统计、随机分析、灵敏度分析、趋势分析近代数学、力学和计算机科学方法2实验室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似模拟3 现场观测:出现了利用红外遥感、声波、遥控、自动监测课程意义1 本课程是正确进行采矿设计、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和支架类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2 毕业后到煤矿就业的同学编写规程、设计支护、排计划等离不开实际矿压观测数据。
否则为盲目3 继续深造的同学需要做科研工作,煤矿的科研不能只是空洞的理论。
必须以现场观测数据为基础。
为何要进行这项工作为何要不断进行矿压观测工作?煤田地质条件复杂、采煤方法多样、采矿技术进步、矿压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不考虑现场实际矿压状况,任何理论都不能保证安全生产课程性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矿山压力基本概念、矿山压力观测仪器、矿山压力观测方法、矿山压力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
可以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岩石及岩体的基本性质1 物理性质(密度,孔隙性,吸水性,软化性)、2 变形性质(应力-应变曲线)、3 强度特性(单轴抗压,抗拉,抗剪,三轴抗压)、4 破坏类型(拉断破坏,剪切破坏)、5 岩体性质(非均质,各向异性,非连续性)、一矿山压力矿压概念:采动后作用于围岩中和支护物上的力矿山压力的来源(自重,构造,膨胀)圆形巷道应力分布规律二矿山压力显现:概念:煤及岩层采动后,在矿山压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围岩运动与支架受力等现象3 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三带直接顶与老顶厚度的确定4 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应力的“三区”影响因素(直接顶、推进速度、开采深度、采高与控顶距、倾角)第二章矿山压力观测仪器本章主要内容一机械式矿压观测仪器、二液压式矿压观测仪器、三振弦式矿压观测仪器、四矿山压力遥测仪器、五其他矿压观测仪器、矿山压力观测仪器发展的特点:由无到有、由功能单一到多项功能组合、由简陋到精致,甚至可实现遥控、监测、按其工作原理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振弦式、电阻应变式、声波法、光学法及其他物理方法按观测内容分为:1、采煤工作面和巷道支柱(架)工作阻力观测仪器2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和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仪器3岩体内部原岩应力和附加应力观测仪器4围岩深部位移观测仪器5矿山动力现象观测仪器等机械式和液压式矿压观测仪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较低,是矿山压力观测常用仪器。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要求措施[1]
师宗县煤炭冲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编制人:编制单位:师宗县煤炭冲煤矿编制日期:2011年4月26日“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矿井下瓦斯管理工作,防治煤与瓦斯空出,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并结合本矿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概况:1、矿井情况:我矿有主井和副井(回风井)两个井筒,主井坡度为-25°、斜长360m;主井净宽2.4m,净高2.4m,S净=5.14m2,用于担负煤矸及材料运输、进风、排水、压风、降尘管路铺设。
回风斜井(为原主井作为技改矿井的风井)长为400m,倾角为-25°;净宽1.6m,净高2.0m,S净=2.9m2,用于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和抽放管路铺设;井口设防爆门。
2、构造:矿区总体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地层倾角一般为37-70°。
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煤组地层受大小断层严重破坏。
本区构造为中等类型。
3、瓦斯、煤尘爆炸、自燃发火情况:1、瓦斯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煤层瓦斯分为沼气带和氮气——沼气带含量值0.75-12.54㎝3 ∕g属高瓦斯矿井。
矿界围矿井瓦斯涌出鉴定情况。
(1)省煤炭工业局2006年度对煤炭冲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煤炭冲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3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2m3/t);(2)省煤炭工业局2007年度对煤炭冲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煤炭冲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01m3/t);(3)省煤炭工业局2008年度对煤炭冲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煤炭冲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7.72m3/t);(4)师宗县煤炭工业局根据省工业和信息化管路委员会“云工信煤行【2010】160号”批复文件,下发(师煤安发【2010】9号)“关于印发2009年度师宗县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煤炭冲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9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6.87m3/t。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1. 引言煤矿矿压是指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采煤工作面向下开采时,上部岩层受到矿体及工作面产生的应力作用,因此岩层变形和破裂,最终引起地面沉降和矿压灾害。
矿压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对矿井和矿工的安全都有极大的危害。
因此,实行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煤矿矿压观测的重要性2.1 对矿井安全的影响煤矿破坏和沉降一旦发生,将会对矿井的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煤矿的内部环境很容易引起局部地质灾害,矿区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并不能全部杜绝。
而大量的地质灾害又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有时候发生的并不是由人力引起的。
所以煤矿矿压监测就能够及时了解到煤矿环境的变化,从而起到预警作用。
另一方面,因煤矿矿压灾害所造成的的人员、设备损失以及资源浪费,是对生产使用物资和工具的浪费,也对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煤矿矿压监测作为预警本质,将能够及时预测自然条件所造成的障碍,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人身和其他物资的安全。
2.2 对矿工安全的影响煤矿矿压灾害不仅存在地质灾害和设备设施的损失,更多的是对矿工个人安全的威胁。
在煤矿矿压灾害发生时,其导致的瓦斯爆炸、水灾等事故会严重危及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有一些矿山和矿工采用不正当的工具和方法,会使用斧子、铁挖子等有锋利边角的工具去进行开采作业,如果发生矿压灾害,很有可能会导致矿工致残、伤亡。
有了煤矿矿压监测,则能在事故发生前就对危险因素进行拦截,尽早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的实施与管理3.1 观测设备和观测手段为了准确对煤矿矿压进行监测,必须有相应的现代化观测设备和观测手段。
观测设备包括仪器设备、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等,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长期监测和精确监测。
目前主要的煤矿矿压观测手段与设备有:地表形变法、地面应力法、微震监测法、钻孔测量法等。
3.2数据采集与处理观测点中的数据通过各种手段采集到后,需要经过计算机处理与分析。
某矿综采面矿压观测方案设计
某矿综采面矿压观测方案设计为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必须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情况进行全面的观测和分析。
本文将针对某矿综采面矿压观测方案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观测方法、观测指标以及观测频次等方面的内容。
1.观测方法根据综采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文将采用以下四种矿压观测方法:(1)人工观测法人工观测法主要是通过在综采面的工作面上手动安装应变计、收敛计、支柱变形计等测点,并在每个班次对这些测点进行观测和记录,收集数据。
人工观测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小型矿井和技术条件落后的矿井。
(2)激光雷达测量法激光雷达测量法可以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对矿山采掘区域进行高效快速的测量,可以获得大量的三维数据,以及地表变形、松动与下沉量等信息。
尤其适用于监测比较难以取得的地点和复杂的空间形态。
(3)遥感监测法遥感监测法主要是借助遥感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通过搭载多种遥感传感器,针对矿山卫星图像进行岩体结构分析,重要物体的分析识别,以及遥感信息的高质量处理,从而实现对矿山开采的实时、全面、精准的监测与预测。
(4)视频监控法视频监控法是通过在矿井井下或井口安装摄像头或全景相机,定时或实时对矿井的开采现场进行视频监控。
通过对监控画面的分析,可以及时掌握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矿压变化情况,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观测指标为了得到全面、准确的矿压数据,本文将采用以下三种观测指标:(1)采空区差异值采空区差异值指的是采空区上方成岩体与初始稳定的形态的差异。
采空区的扰动会导致采空区差异值的变化,其值越大,说明矿井的稳定性越差。
(2)支柱变形值支柱变形值是指采煤工作面上的支柱在受到压力后发生的变形。
支柱变形值会随着矿压变化而产生变化,其值越大说明矿压越大,煤矿的稳定性越差。
(3)岩层位移值岩层位移值是指地层在矿压作用下的移动距离。
岩层位移值通常通过高精度全站仪和遥感技术获取,值越大说明矿压越大,煤矿的稳定性越差。
3.观测频次观测频次是指矿压观测的时间间隔。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04
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爆破
01
02
03
04
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 训,持证上岗。
爆破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爆 破方案,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
批准。
爆破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戒线 ,明确安全距离,禁止非作业
人员进入。
爆破作业完成后,必须对现场 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无残留爆
制定防突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突管理制度,包括防突计划、 防突措施、防突检查、防突报告等内容。
建立防突档案
建立煤矿防突档案,记录煤矿的地质情况、瓦斯情况、防突措施等 内容,为后续的防突工作提供参考。
防突技术培训与教育
开展技术培训
对煤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防突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对防突工作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总结词
科学评价、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
通过对采取的防突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利用科学手段检验防突措施是否有 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 续改进和优化防突措施,提高防突工 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3
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
合理确定各类采掘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收集地质资料
01
收集工作面的地质资料,包括煤层厚度、倾角、岩石性质、瓦
安全防护措施
在工作面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 压风自救系统、瓦斯监测系统等 ,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01
02
03
效果检验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对工作面的 防突措施效果进行检验, 包括钻屑指标法、瓦斯涌 出初速度法等。
效果检验周期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 确定效果检验的周期,一 般为3-5天。
某矿综采面矿压观测方案设计
某矿综采面矿压观测方案设计一、前言矿山是矿业开发的重要场所,在矿山开采中,矿压地质灾害是指在煤矿综合采空区域内发生的伴有煤与岩层破裂并形成的危害矿井及其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地质现象。
对煤矿综采面矿压进行观测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某矿综采面矿压观测进行方案设计。
二、矿压观测的重要性矿压观测是对矿山矿压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价,以保障矿井及人员设备的安全。
矿压观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保障:矿压观测可以及时发现矿压异常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井及人员设备的安全。
2. 资源保护:通过矿压观测,可以有效保护矿井内的煤炭资源,减少因矿压导致的资源浪费。
3. 经济效益:矿压观测能够及时预警矿压灾害,避免因矿压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益。
三、矿压观测方案设计1. 矿压观测方案的目标本次矿压观测旨在对某矿综采面的矿压情况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以评估矿山地质情况,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矿压观测方案的内容(1)观测点设置: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矿压分布特点,在矿山综采面周围设置多个基本观测点和重点观测点,以全面覆盖观测区域。
(2)观测参数:观测参数包括地表沉陷、岩层位移、应力变化、瓦斯压力等多个方面的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综合评估矿山矿压情况。
(3)观测设备:选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如全站仪、GPS、应变仪、倾斜仪、压力传感器等设备,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观测频率: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和矿压的变化特点,确定观测的频率和时间节点,做到及时监测和及时反馈。
3. 矿压观测方案的实施(1)组织实施:成立矿压观测小组,由矿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和管理观测工作。
(2)标准化操作:制定矿压观测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对观测人员进行培训,保证观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行。
(3)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录入、汇总和分析,确保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矿压观测方案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一、矿压预测预报制度1、初采工作面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预测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
2、工作面两顺槽要根据顶板结构和岩性安装顶板离层探测仪观测顶板,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
3、工作面回采期间对超前支护阻力及工作面支护阻力进行观测,以及顶板破碎、煤壁冒漏片帮情况进行观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形成报表报生产技术部。
4、经过多次来压数据分析,掌握来压规律,对预计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误差进行修正。
5、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根据所有矿压观测资料编写矿压总结报告,并交技术科存档。
二、矿压观测方案(一)、矿压观测内容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支架阻力观测、支架活柱缩量观测、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以及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根据观测结果对工作面顶板及顶板活动规律、来压特征,工作面支架受力特点,支架对顶板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和分布特点,顶板、煤层稳定性,工作面支护质量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煤、岩体力学参数等基础数据。
(二)、观测方法1、支架阻力观测利用压力表分别在工作面均匀布置10条观测线,观测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的变化。
测线布置在(75架)2#、10#、20#、25#、30#、40#、50#、60#、70#、75#、支架上。
由生产技术部、生产单位连续观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
2、支架活柱观测用标记法在工作面上、中、下布置3条观测线,在移架后、下次移架前测量活柱下缩量。
根据循环的次数,可算出循环下缩量和下缩速度。
其测线与支架阻力测线对应布置,即分别布置在18#、50#、65#支架上。
3、统计观测沿工作面采煤机移动方向每隔5架作为一观测剖面,生产技术部每班(天)统计一次端面顶板的破碎情况及煤壁的片帮情况(包括梁端距、片帮、冒高超过0.3m以上的区域及顶板破碎情况),同时统计支架安全阀开启4、顺槽的矿压观测(1)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在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均匀各取5个点,用测压表测单体液压工作阻力。
矿压观测的安全技术措施
矿压观测的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达标指南要求及矿井实际情况,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巷道)设置了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观测点,并按要求进行观测。
为了确保在矿压观测和设置测点过程中的安全,特编制矿压观测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观测对象+820mA3西翼回风顺槽、+770mA5西翼运输顺槽、+770mA5煤层回风顺槽顶板离层量及巷帮移近量。
二、观测目地对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底鼓、两帮移近量进行观测,掌握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化情况,对现场支护效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合理支护方式,保证巷道使用要求和入井人员的安全。
三、观测周期及数据处理1.采用人工每10天进行观测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观测频次。
2.观测人员每次完成井下观测后,将数据及时分析和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时进行通报。
四、矿压观测安全技术措施1.入井前观测人员必须携带好便携式瓦斯检查仪和一氧化碳监测仪。
2.观测人员入井前向调度室申请,说明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及工作量,调度室同意后方能入井,观测完毕向调度室汇报升井情况。
3.矿压观测时至少2人同行,严禁单独作业。
4.每次下井观测前将所使用工具及记录本准备齐全。
5.入井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携带火种入井。
6.在观测时,检查好工作地点顶板、气体浓度等安全状况,如有问题待处理后进行观测。
7.观测人员在巷道行走时,风流状况、气体浓度等情况;8.禁止进入盲巷、老巷、采空区、无风及空顶区域。
9.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情况紧急时必须及时撤离,并向调度室汇报。
10.其他未尽事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压管理办法》执行。
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学习
金属骨架和煤体固化措施应在采用了其它防突措施并检验有效后在揭开煤层前实施;实施防突措施时要求揭煤工作面与突出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是:预抽瓦斯、排放钻孔及水力冲孔均为,金属骨架和煤体固化措施为(第条);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区域防突措施
方法:一般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进行。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或者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应当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考察。在试验前和应用前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第条);
()水力冲孔°以上的上山、下山掘进不得使用。煤≤,按扇形布置个孔,孔底间距控制在左右,孔深,冲孔钻孔超前工作面距离≥,孔道沿软分层前进;冲孔后或暂停冲孔时,退出钻杆,冲洗导管内的煤(第条);
()水力疏松°以上的上山、下山掘进不得使用。间距,孔径,孔长,封孔,注水压力,注水时以煤壁已出水或注水压力下降后方可停止,单孔注水时间≥,允许推进度不超过封孔深度(第条);
预抽煤层瓦斯…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井下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等方式,应按顺序优先选取(第条);
要求:①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钻孔控制范围:区段内的整个开采块段、两侧回采巷道及外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下帮至少,其它为巷道轮廓线外至少各,均为沿层面距离);②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钻孔控制范围:整条煤层巷道及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下帮至少,其它为巷道轮廓线外至少各,均为沿层面距离);③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钻孔控制范围:整个开采块段的煤层;④穿层钻孔预抽石门(立、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应当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前实施,钻孔控制范围: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急倾斜煤层底部或下帮),同时还应当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且当钻孔不能一次穿透全厚时,应当保持煤孔最小超前距;⑤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控制范围:条带长度不小于,巷道两侧范围: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下帮至少,其它为巷道轮廓线外至少各,均为沿层面距离;⑥在有效的区域内进行采掘作业时,距未预抽或预抽无效的前方边界不得小于;⑦厚煤层开采时,预抽钻孔应控制开采的分层及上部至少,下部至少(煤层部分法向距离)(第条);
矿压观测工必知必会
矿压观测工必知必会一、接班时必须做到1.交接矿压观测数据记录资料、工具,检查仪器仪表的完好情况。
2.交接工作面应力集中、矿压显现等安全注意事项。
二、工作前必须做到1.矿压观测数据记录本、笔、测枪、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电磁辐射仪等必备工具仪器仪表齐全。
2.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支护状态,设备运转情况,排查工作地点的安全隐患。
三、工作中必须做到1.常规矿压观测(1)采煤工作面对顶底板移近量、支架阻力、立柱缩量即“三量”进行观测。
记录压力表读数或采用计算机监测系统记录、监测液压支架阻力;采用标点法,对液压支架的活柱缩量观测;(2)采煤工作面及两端头处进行顶板稳定性统计。
对支架接顶、梁端距、煤壁片帮深度、端面顶煤冒落情况、顶煤及顶板垮落情况、顶板冒落长度及高度、顶板破碎状况、支架受力损害、安全阀开启等情况进行统计;(3)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内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进行观测;(4)架棚支护巷道主要对顶板下沉量、底鼓量、两帮位移量、棚梁受力等项目进行观测;(5)锚网支护巷道主要对顶板下沉量、底鼓量、两帮位移量、顶板离层、帮部离层、锚杆受力、锚索受力等项目进行观测;(6)锚喷支护巷道主要对顶板下沉量、底鼓量、两帮位移量等进行观测。
2.专题矿压观测(1)对工作面顶煤(板)运移、综采(放)液压支架适应性、回采工作面底板比压等进行测定;(2)对煤巷锚杆支护质量进行监测;(3)回采工作面顶板来压预测预报。
预测影响采场矿压显现的岩层范围;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预报顶板大面积来压的位置和时间;(4)发现观测仪器仪表损坏或顶板异常,应及时向现场值班人员汇报;(5)来压显现剧烈时,应进入安全地点进行观测。
3.冲击地压监测和解危(1)对采掘地点应力集中区采用钻屑法和电磁辐射仪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超过临界指标必须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汇报有关部门;(2)对钻孔、注水、爆破卸压等解危措施进行监督,对解危效果进行监测。
4.地面分析、计算,整理观测数据(1)在井下记录观测数据,记录字迹清晰,严格按照规定的表格填写,不得漏填。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嵩阳冶上(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压力观测分析预报制度2015年01月20日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组长:秦国伟副组长:唐彦召李晨光成员:胡茂林李洪峰徐松朝刘文彬乔拥军范自高朱钧炜王国忠刘占方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徐松朝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施工采掘工作面及已掘巷道的测点布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为选择合理支护方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总则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新峰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技术科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技术科。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连续监测曲线显示、分析
软件支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历史曲线和测线加权数据分析。
6.监测数据综合专业化分析;
CMPSES监测分析软件综合了矿压理论数学模型,支持综合专业化数据分析。
工作面支架循环工作阻力分析
测线(或上、中、下部)顶板运动规律分析
RDS通讯技术采用了基带式隔离传送方式和平衡式浮地通讯技术,可在电话通讯高噪声环境中,同缆稳定传输20km,不需要专门敷设电缆,可构成最经济的监测系统。
6.智能一体化监测分站和传感器,有微处理器控制,内置总线接口,具有现实的独立报警设置功能,监测分站带后备存储功能,可使用U盘读取存储数据。
7、监测分析软件采用矿压专家提出的数据分析处理思想,分析功能更具专业化,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指导安全生产的效果更好。
监测服务器和客户端可实时显示监测点的数据和直方图,当监测数据超限时能自动声音报警并记录报警事件。
2.井下现场显示数据和报警
井下的压力监测分站、离层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数据,能根据设定报警参数报警指示,通讯分站可实时显示每个测点的数据并有报警状态指示。
3.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存储
井上监测服务器能根据设置记录周期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数据采用动态存储技术,数据库采用SQL海量数据库。
八、 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一、工程监测要求(内容)
1、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在线监测
工作面每10架监测三个压力测点,每架安装一台压力监测分站,共设计安装15台压力监测分站(另备用3台压力监测分站,共18台压力监测分站)。
2、巷道顶板离层在线监测
顺槽巷道(1500M)每50m布置一组测点,在巷道顶板上安装,两顺槽巷道共布置28个离层测点。
5)外观设计专利:围岩离层监测仪,2007年1月申请,2008年1月授权,专利号:ZL 2007 3 0013939.2。
2.该系统支持多个子系统和多元矿压参数监测,系统支持最多达16个独立采区(测区)的矿压监测,每个测区检测内容包括:综采工作阻力、顶板离层、煤岩支撑应力、锚杆支护应力、充填体承载应力多元参数监测。系统容量达1000个测点。
1.“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产品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5项专利:
1)实用新型专利:“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2007年1月申请,2009年6月授权。专利号:ZL 2007 1 0013233.5。
2)发明专利: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2008年8月申请,2009年11月授权,专利号:2008101387798。、
9.GPRS群发短信报警(可选)
监测报警数据(事件)可通过GPRS公用无线数据网络群发到用户手机中(该工程用户可选择)。
三、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得主要技术特点
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第一套专业用于全矿井矿压综合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专业化矿压监测理论和方法,实现了矿压监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搞系统与将矿压传感器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形成的顶板监测系统有本质的区别。
3)实用新型专利:“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 2004年3月申请,2005年3月授权,专利号:ZL 2004 2 0039443.3。“多方位多功能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
4)实用新型专利:“多方位围岩离层监测报警仪” 2006年4月申请,2007年7月授权,专利号:ZL 2006 2 0083761.9。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煤矿灾害监测工程研究中心
2012年3月27日
技术方案目录
一、 监测内容
二、 监测系统实现的功能
三、 产品技术特点
四、 系统结构及组成说明(含电气结构图)
五、 系统监测方法及工作原理
六、 系统现场布置及安装说明
七、 技术指标、技术参数
综合自动化网络建设的基本构架采用了内外和外网结构,内网为矿井工业千兆以太环网。如图2所示。顶板监测系统主站内置RS485接口,可与带串口(RS485)组件的交换机直接接入。KJ216B监测系统关联设备KJ216-J1环网光端机分站带有网口(RJ45)和光口(SC.S30-100),可与标准的环网交换机直接连接,接入地点可选就近环网交换机接入(例如采区变电所)。
3.系统根据采场地质条件采用了两级总线设计,总线之间完全隔离,提高了系统环境适应性,与其他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有本质的区别。
4.传感器采用总线技术,监测分站最大可连接128个传感器,相比集散式(分站+模拟信号传感器)结构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
5.系统数据传输支持多种传输模式:1)以太环网总线传输模式;2)RDS 电话线模式;3)单模光纤传输模式。
工作面顶板压力分布分析
支架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强度分析等
巷道顶板及围岩运动分析
巷道支护应力变化分析
监测段顶板冒落综合预警
多元参数关联分析及预警
7.历史数据查询及报表输出
历史数据时间区间查询,历史曲线查询和输出,统计分析,输出标准综合分析报表。
8.局、矿顶板动态监测网络功能
软件采用C/S +B/S结构,支持局域网、广域网客户端监测模式和Web用户浏览器模式数据共享。
3、巷道锚杆应力在线监测
顺槽巷道(1500M)每个巷道断面监测一个锚杆测点或锚索测点,每隔50m监测一个巷道断面,顺槽巷道共布置28个锚杆/索应力监测测点。
4、巷道围岩应力在线监测
围岩应力监测可选择部分超前支护,停采线,预留煤柱及断层处布置测点,测点可与顶板离层测点相邻安装.
二、系统实现功能
1.井上计算机动态模拟显示监测参数、报警
四、监测系统结构及组成
(一)井上监测信息与报警网络
井上监测信息与报警网络包括:1)数据接口(中心站);2)监测服务器;3)矿井办公局域网和客户端(已建立);3)GPRS数据收发单元和图文短信手机用户群。如图1 KJ216B系统通讯接口可自动接收通讯线路传送的数据,通讯接口内置RDS收发器、NPORT以太网接口(联网服务器NPORT5150)、MWF光线收发器接口 ,接收单元自动侦测上位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当上位计算机退出工作时能自动备份数据,监测服务器恢复后自动上传存储数据,从而实现故障后备监测功能。
本矿井已经建立光纤和环网通讯网络,系统配置光端机分站接入环网。
KJ216A/B系统的监测分析软件采用了SQL sever数据库和C/S+B/S结构,本系统监测分析软件CMPSES运行Windows 2003 server 平台,支持Web模式访问。
井上
(二)矿压监测系统与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联网方案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