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共39张PPT)
感谢您的观看
WATCHING
增强民族自豪感
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后世的影响
02
两汉的农业科技
农耕技术与工具
农耕技术
两汉时期,农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犁耕、耙地、耘田等。这些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工具
两汉时期,农业工具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犁头、锄头、镰刀等,这些工具的制作材料和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药物学研究
两汉时期,药物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神农本草经》的编纂,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草本、动物、矿物等药物知识,为后来的药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医学发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动植物分类研究
两汉时期的生物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动植物分类方面,如《尔雅》、《本草纲目》等著作对动植物的分类和描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探索。
文化繁荣促进科技创新
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推动了科技创新,两汉时期的文化盛世激发了人们对科技的探索和追求,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科技推动文化发展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两汉时期的科技创新成果如造纸术、浑天仪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时期的文化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成为后世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与水利
两汉时期在农业和水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等。
医学
两汉时期的医学也有较大发展,如《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的出现。
科技发展概况
科技传承
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
WATCHING
增强民族自豪感
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后世的影响
02
两汉的农业科技
农耕技术与工具
农耕技术
两汉时期,农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犁耕、耙地、耘田等。这些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工具
两汉时期,农业工具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犁头、锄头、镰刀等,这些工具的制作材料和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药物学研究
两汉时期,药物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神农本草经》的编纂,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草本、动物、矿物等药物知识,为后来的药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医学发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动植物分类研究
两汉时期的生物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动植物分类方面,如《尔雅》、《本草纲目》等著作对动植物的分类和描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探索。
文化繁荣促进科技创新
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推动了科技创新,两汉时期的文化盛世激发了人们对科技的探索和追求,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科技推动文化发展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两汉时期的科技创新成果如造纸术、浑天仪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时期的文化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成为后世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与水利
两汉时期在农业和水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等。
医学
两汉时期的医学也有较大发展,如《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的出现。
科技发展概况
科技传承
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43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科技:造纸术的发明
1、书写材料的变化
文字出现于甲骨、简帛和青铜器上。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太笨重)或帛(价格昂贵)做书写材 料,人们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做造 纸原料,(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
4、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
(1)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
(一)“医圣”张仲景
1、时期:东汉时期
※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春秋战 国的扁鹊;《黄帝内经》,我国 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 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成就: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病方法, 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 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评价: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医圣”
(二)“神医”华佗
1、时期:东汉时期
2、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研制 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用药后实施手术;创编出“五禽戏”,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基本教义:
(1)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2)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
4、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 学以及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1、书写材料的变化
文字出现于甲骨、简帛和青铜器上。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太笨重)或帛(价格昂贵)做书写材 料,人们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做造 纸原料,(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
4、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
(1)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
(一)“医圣”张仲景
1、时期:东汉时期
※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春秋战 国的扁鹊;《黄帝内经》,我国 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 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成就: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病方法, 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 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评价: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医圣”
(二)“神医”华佗
1、时期:东汉时期
2、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研制 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用药后实施手术;创编出“五禽戏”,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基本教义:
(1)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2)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
4、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 学以及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27张PPT)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后汉书》
1).从《后汉书》记载中,谁改进了造纸方法? 蔡伦
2). 他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3).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纸的质量高,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蔡侯纸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医圣---张仲景: (1)生活时代:_东__汉___末年 (2)著作:《_伤__寒__杂病___论___》
成就:①发展了_中__医__学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 治疗 ②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_预__防__疾病。 (3)地位: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材料分析
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 代文明。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
──美国 MH哈特
广泛用于欧洲的羊皮纸 两面光滑,但价格昂贵。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国 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相关史事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 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 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 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 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 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 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 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 学的理论基础。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史记》书影
材料研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固:本来。或:有的人。 泰山:山东的泰山(五岳之一),比喻伟大。 鸿毛: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 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无足轻重,没有意义。
1).从《后汉书》记载中,谁改进了造纸方法? 蔡伦
2). 他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3).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纸的质量高,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蔡侯纸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医圣---张仲景: (1)生活时代:_东__汉___末年 (2)著作:《_伤__寒__杂病___论___》
成就:①发展了_中__医__学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 治疗 ②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_预__防__疾病。 (3)地位: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材料分析
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 代文明。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
──美国 MH哈特
广泛用于欧洲的羊皮纸 两面光滑,但价格昂贵。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国 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相关史事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 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 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 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 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 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 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 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 学的理论基础。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史记》书影
材料研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固:本来。或:有的人。 泰山:山东的泰山(五岳之一),比喻伟大。 鸿毛: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 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无足轻重,没有意义。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31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烧 制
工
草
艺
木 灰
流
程
图
制 浆
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洗涤、蒸煮、 舂捣、漂洗,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 捞取纸浆,晾晒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蒸 煮 、 舂 捣
捞 取 纸 浆 、 晾 晒
码 放
壹 纸的问世
(3)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
①造纸术的发明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 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东汉和帝年号)元年(公元108年),奏上之。帝善其 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阅蔡读侯材纸料” ,说具说备蔡哪伦些优用点什呢么?原料造纸?(2)东汉时期的蔡伦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改进了造纸术
洗
涤
造原 纸料
这是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 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景时期汉墓 中发现的一幅麻纸地图。地图纸质 薄而软,因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 碎片。
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 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证明西汉时已 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 不便。
纸本地图
壹 纸的问世
(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
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种麻纸质地 粗糙,使用不便。
——译自陈寿景《三国志·华佗传》
材料四:华佗的“五禽戏”是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 广的健身方法之一。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把“五禽戏”作为四 种健身气功之一在全国推广。华佗“五禽戏”以它丰富的内涵、 多样的形式,成为我国健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华佗“五禽戏”的历史渊源与思想内涵》
【第三篇章】
太上老君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7张PPT)
3、成道节,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节日,每年农历 十二月初八举行。汉族地区的僧尼在十二月八日皆 要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节。
动脑筋
是电视剧的编导错了。尼姑庵是佛 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 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庵。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概况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颂
史书的典世,隆在建元,
孝武皇帝初即位,
外攘夷狄,内脩法度
尤敬鬼神之祀。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孝武本纪》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用生动传神的 语言刻画人物
形象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鲁迅 文学的杰作
《史记》
叙事时间: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年
史事
体裁:纪传体通史
全书52万字。12本纪,10表,8书,30 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帝王事迹。 表 :春秋以来历代帝王和侯国大事记。 书 :天文、水利、经济、文化等情况。 世家:诸侯王国事迹。 列传:重要人物事迹。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上绘山、川、崖 路,是一幅 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 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 今湖南耒阳市)人。
蔡造伦纸改术进的造发纸明术的原因
材料一:东汉的都城洛阳,是当时世东界汉上经少有济的繁大荣城市,人 口在百万以上,城里车马行人熙熙攘文攘化,教市场育上发的达商品繁多。
对纸张需求强烈
道教
佛教 无事不登三宝殿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动脑筋
是电视剧的编导错了。尼姑庵是佛 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 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庵。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概况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颂
史书的典世,隆在建元,
孝武皇帝初即位,
外攘夷狄,内脩法度
尤敬鬼神之祀。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孝武本纪》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用生动传神的 语言刻画人物
形象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鲁迅 文学的杰作
《史记》
叙事时间: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年
史事
体裁:纪传体通史
全书52万字。12本纪,10表,8书,30 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帝王事迹。 表 :春秋以来历代帝王和侯国大事记。 书 :天文、水利、经济、文化等情况。 世家:诸侯王国事迹。 列传:重要人物事迹。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上绘山、川、崖 路,是一幅 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 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 今湖南耒阳市)人。
蔡造伦纸改术进的造发纸明术的原因
材料一:东汉的都城洛阳,是当时世东界汉上经少有济的繁大荣城市,人 口在百万以上,城里车马行人熙熙攘文攘化,教市场育上发的达商品繁多。
对纸张需求强烈
道教
佛教 无事不登三宝殿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课件
【示例】我国古代科技在相当长时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
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为文
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 )
A. 蔡侯纸
B. 西汉纸
C. 冶铁术
D. 印刷术
【答案】A 【解析】蔡伦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以树皮、 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 理念,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与质量,为 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道教。佛教。
( B ) 4.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 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 察,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 可见,司马迁 A.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B. 注重史料考证 C.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侧重史书记载
( B ) 5.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是佛教、道教在古代中国传播和发展的 重要原因
佛教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世获得幸福,麻痹了人民的反 抗意志,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教义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也同样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 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佛教与道教在国内都得到广泛的传播 和发展。
▶知识点四:道教和佛教
( D ) 9. 四川青城山有天师洞、老君阁、全真观等著名景点。
与这些景点相关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 D ) 10.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 积极提倡和扶植。其根本原因是 A.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 有利于统治人民
09546_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犁壁
发明了犁壁,使得耕地时可以破 碎土块,翻转土壤,提高了耕作
效率。
耧车
一种播种工具,由耧架、耧斗、 耧腿、耧铲等构成,可以同时完 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提高了
播种效率。
2024/1/26
9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01
02
03
精耕细作
通过精细的耕作和管理,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24/1/26
轮作休耕
实行轮作休耕制度,保持 地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推动了科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汉朝的先进科技文化得以传播到西域,同时西域的文化也传入汉 朝,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丰富了汉朝的科技文化内涵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引进了许多西域的农作物、动物、乐器等,同时也将自身的科技文化传播到西域, 使得汉朝的科技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勾股定理的应用
古代数学家在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相似三角形和勾股数 等问题。
2024/1/26
16
天文学观测与历法制定
2024/1/26
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的发明与改进,提高了天文观测的精 度。
天文现象记录
古代天文学家详细记录了日食、月食、彗星等天文现象,为后世留 下了宝贵资料。
21
思想流派及其影响
2024/1/26
儒家思想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发挥,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等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在汉代也有一定影响,代表人物有黄老学派和庄周等,他们主张“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论治 有汗不畅,口干而渴
咽痛咳嗽,舌边尖红
蝉蜕12g
风 热 感 冒
咽干口渴,干咳
葛根12g
柴胡10g
少痰,或心烦手足 桑叶15g
薄荷10g 心热,舌质红,苔
阴 虚 感 冒
桔梗12g
杏仁10g 甘草3g
苔薄黄,脉浮数 桔梗12g
前胡12g
沙参15g 薄黄,脉浮细数。
麦冬15g 桔梗12g
牛蒡子10g 前胡 12g 沙参 15g 太子参15g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 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 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 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这是 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 一种怎样的精神?带给你怎样的 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 启迪?
志
数风流人物
姓名:司马迁
生活时代:西汉
职业: 史学家
成就: 著有《史记》
《史记》体例: 纪传体
宗教展 区
生活年代: 东汉
数 风 流 人 物
突出贡献: 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 原料: 树皮、破布、麻头、 旧鱼网 原料的优点: 容易找到,很便宜 纸的优点是: 原料易找、便宜、 轻便、质量好
造纸术的传播
放眼世界:
在造纸术传播前,世界人民在什么材料上书写? 埃 及 莎 草 纸 印度贝叶 苏 美 尔 人 泥 版
芦根20g
甘草6g 甘草3g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今河南省南 阳县人。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张仲景 家族200多人中,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死于流行 疾病的竟占三分之一,其中因患伤寒而病死的又 占十分之七。于是他发奋学医, “勤求古训,博 采众方”,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几 十年的临床经验,在晚年时写成《伤寒杂病论》 共16卷。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 作之一,系统地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阐述了各种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比较系统的辨证 施治原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疗专著, 收方剂两百多副,其中许多至今还在中医临床上 应用。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心律不齐 的炙甘草汤等。
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
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
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 方后来失传。
贡
献
第三单元
2、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秦汉时期
五禽戏是
一种外动内 静动中求静、 动静具备、
虎形
鹿形
猿形
飞鸟形
熊形 有刚有柔、 刚柔相济、
内外兼练的
仿生功法, 与中国的太
极拳、日本
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第三单
元
秦汉时 期
道教就是道家。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道家是春秋末期 由老子创立的思想学派;道教在两汉时期 逐渐形成的宗教
看谁答得快!——佛教篇
(1)佛教的起源地:古印度
公元前6世纪 (2)佛教诞生时间: 乔达摩· 悉达多 (3)佛教的创始人: (4)传入时间: 西汉 (5)佛教传播的时间:东汉明帝
的柔道相似。
史学 展 区
司马迁与《史记》
家庭熏陶 勤奋好学 饱读诗书 志向远大 1.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鸿篇巨制《史记》? 游历山川 实地考察 态度严谨 2.《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3.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牵连,受到汉武帝的 实事求是 公正记事 宫刑惩罚,而史记中对汉武帝的记载、评 价却很公正,这反映了司马迁创作《史记 秉笔直书 评价客观 》的什么原则?
道教 佛教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早期 教派有哪些? 动脑筋: ②张角、张陵 道教为什么要尊奉黄帝和老子? ①东汉
③太平道 五斗米道
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吸引 民众的加入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太上老君
基本主张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 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 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 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 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 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 就是气功。
欧洲羊皮纸
造纸术的影响
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 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 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 估计,都不会过分。 ——美国 德克· 普勒
中医学 展 区
张仲景
华佗
感冒症状: 处方
银翘散为主:
加减葳蕤汤为主: 五竹12g 白薇12g 银花30g 发热重,微恶风寒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用竹木简或帛作 为书写材料有什么 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 不方便;帛的价钱昂 贵,不能大量使用.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放马滩纸
1986年,在甘肃 天水放马滩汉墓 出土的西汉早期 的纸,上面绘有 地图。这种纸薄 而软,纸面平整 光滑。
科技展区
造纸术
蔡伦
一、造纸术的发明 姓名: 蔡伦
张仲景与饺子
数风流人物
姓名:张仲景
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职业: 医学家 成就:著《伤寒杂论》
被称为“医圣”。
华佗及贡献
①擅长针灸、汤药、外 科手术 ②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③创编“五禽戏”
华佗
贡
献
第三单
元
秦汉时 期
1、发明“麻沸散” 。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 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 《后汉书·华佗传》载:"若 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 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
麻黄汤加味: 恶寒重,发热轻 麻黄10g 无汗,头疼身痛 桂枝10g 鼻塞流涕,甚则
发热,微恶寒或 秦艽12g
青蒿1015g
连翘15g,
胸闷息粗气喘
舌苔薄白 脉象浮紧
防风10g 柴胡10g
川芎12g
风 寒 感 冒
无鼻塞,无汗或 葛根15g
川芎12g 桑叶15g
两第 汉 的课 科 技 和 文 化
15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展览
科 技 展 区
中 医 学 展 区
史 学 展 区
宗 教 展 区
科技展区
造纸术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 作为书写的载体?
竹 简
甲 骨
青铜器
丝 帛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 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 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 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 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 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 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 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 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 真是难以形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