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跨连续箱梁下部计算计算书
箱梁计算书
桥梁设计计算书课程名称道桥工程设计姓名杨鑫龙学号年级与专业 2016交通工程指导教师提交日期目录一、设计资料 (4)1.1设计资料 (4)二、主梁构造布置及尺寸 (4)2.1横截面布置 (4)2.2主梁尺寸 (5)2.3横隔梁布置 (5)2.4主梁截面特性简易计算表 (5)三、主梁内力计算 (5)3.1恒载内力计算 (6)3.2活载内力计算 (8)3.3内力组合 (14)3.4弯矩剪力包络图 (15)四、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及布置 (15)4.1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5)4.2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7)4.3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17)五、换算截面几何特性 (20)5.1换算截面图示 (20)5.2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0)六、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21)6.1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1)6.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6.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6.4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3)6.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6.6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与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组合及有效预应力值25七、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6)7.1正截面强度验算 (26)7.2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26)7.3箍筋或弯起钢筋设计 (26)八、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8)8.1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28)8.2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28)8.3变形验算 (30)8.3.1使用阶段挠度计算 (30)8.3.2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31)九、主梁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31)9.1跨中截面砼法向压应力验算 (31)9.2受拉区预应力筋最大拉应力验算 (32)9.3斜截面主应力验算 (32)十、主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 (33)10.1主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 (33)十一、主梁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34)11.1恒载作用 (34)11.2活载作用 (35)11.3主梁肋间内力计算 (35)11.4行车道板配筋计算 (37)11.5行车道板截面复核 (38)十二、横隔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9)12.1横隔梁内力计算 (39)12.2横隔梁配筋计算 (42)12.3横隔梁截面复核 (43)十三、主梁端部局部承压验算 (43)13.1端部承压区截面尺寸验算 (43)13.2端部承压区承载力验算 (44)十四、结语 (45)十五、参考文献 (45)十六、附录 (46)附录A:主梁截面尺寸图 (46)附录B:横隔梁配筋图 (46)一、设计资料1.1设计资料(1)设计跨径:标准跨径35.82m(墩中心距离),简支梁计算跨径(相邻支座中心距离)35.22m,主梁全长35.78m。
连续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公路二期工程*大桥3×30m连续梁下部结构计算书1.工程概况桥梁上部为3×3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梁总宽度为12m,梁高为1.6m。
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断面,其中主梁悬臂长2.0m,标准断面箱室顶板厚0.22m,底板厚0.2m,腹板厚0.45m,中支点及边支点断面箱室顶板厚0.37m,底板厚0.32m,腹板厚0.65m,两断面间设长2.5m的渐变段。
混凝土主梁采用C50混凝土现场浇注,封端采用C45混凝土。
主梁中墩采用两根直径1.6m圆柱,下接直径1.8m桩基,左侧中墩高7m,右侧墩柱高8.5m。
主梁边墩采用盖梁+直径1.6m双柱中墩,下接直径1.8m桩基形式;中、边墩横桥向中心距均为5.6m。
主梁边支点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中墩与主梁固结。
2.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静力计算3.1 计算模型由于主梁支撑中心与其中心线斜正交,且主梁平面基本为直线,因此建立平面杆系模型计算结构的内力及变形。
桥梁内力及位移的计算均采用桥梁博士3.0有限元程序进行,其中边支点仅采用竖向支撑,中墩底部采用弹性支撑,其支撑刚度根据m法计算(m0=1.2×105kN/m4,K水平=2.4×106kN/m,K弯曲=1.1×107kN.m/rad)。
根据桥梁结构受力特点,其计算模型见下图。
主梁计算模型3.2 计算荷载3.2.1 结构自重及二期恒载盖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按26kN/m3计;二期恒载:桥面铺装0.18×11.04×25=49.7kN/m;防撞护栏及挂板等每侧6.5kN/m二期恒载合计:62.7kN/m。
桥梁钢箱梁计算书
某钢箱梁复核计算报告目录1概述 (1)1.1钢箱梁概况 (1)1.2钢梁的安装及顶推 (1)2计算模型与方法 (2)2.1计算参数 (2)2.1.1材料 (2)2.1.2计算荷载 (2)2.2荷载组合 (2)2.3计算模型 (3)3主梁内力 (4)3.1.1顶推施工阶段 (4)3.1.2(恒载+活载)组合一 (5)3.1.3(恒载+活载+支座沉降+温度)组合二 (6)4主梁应力 (8)4.1控制断面内力 (8)4.1.1顶推施工阶段 (8)4.1.2(恒载+活载)组合一 (8)4.1.3(恒载+活载+支座沉降+温度)组合二 (8)4.2截面有效宽度 (8)4.3局部稳定系数 (9)4.4控制截面应力 (10)5加劲肋验算 (13)5.1主梁顶底板加劲肋 (13)5.2主梁腹板加劲肋 (15)5.3支座加劲肋 (16)5.3.1支座反力 (16)5.3.2支座加劲肋构造 (16)5.3.3支座加劲肋验算 (17)5.3.4顶推施工加劲肋验算 (20)6中间横隔板验算 (21)6.1横隔板构造 (21)6.2横隔板的开口率 (21)6.3横隔板最小刚度 (22)7挠度 (27)7.1恒载挠度 (27)7.2活载挠度 (27)1概述1.1钢箱梁概况主梁为四跨一联的连续钢箱梁,两幅桥错孔布置,位于半径R=1190m的平面圆曲线上,跨径布置为(25+35+35+25)m,每幅桥顶面宽17.25m,箱梁顶板为单向横坡2%,箱梁中心线位置梁高 1.8m,采用单箱三室闭合截面。
桥面铺装为防水粘结层(环氧粘结层+5mm碎石覆盖)+3.0cm环氧沥青混凝土+4cm高弹改性沥青SMA13钢箱梁为正交异性板,一般截面:顶面板厚14mm,底面板厚14mm,设4道竖直腹板,厚度12mm,顶板采用U型加劲肋,厚8mm、高260mm、间距600mm,底板采用T型加劲肋,竖肋厚8mm、高120mm;水平肋厚10mm、100mm宽,腹板加劲肋厚度14mm、高度160mm,横隔板采用板结构, 间距2m,板厚为10mm。
连续梁支架计算书~四分部
连续箱梁支架计算书一、荷载计算取沿桥向北1.0m全桥桥宽为计算单元,根据图纸所给113.3m一联,混凝土方量为1256.2m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t/M3。
1、梁体自重整个梁体一次性浇筑,按梁体底部5.4米最大荷载部位进行计算。
每延米重量:两腹板:0.5×3.25×2×2.6=8.45t底板:(5.4m-0.5×2)×0.3×2.6=3.432t顶板:(5.4m-0.5×2)×0.3×2.6=3.432t合计:8.45+3.432+3.432=15.314t箱梁底宽方向每平方米梁重:P1=15.314t/5.4M×1m=2.836t/m2。
2、其它荷载○1模板、支架及方木荷载按P2=0.3t/m2○2施工人员荷载按均布施工荷载P3=0.1t/m3○3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荷载P4=0.2t/m2每平方米总荷载为:P=P1﹢P2+ P3+ P4=3.436t/m2二、计算每根立杆支撑面积当横杆竖向步距为120cm框架立杆荷载P120容许=3t/根,则每平方米需要立杆数量为n=P/P120容许=3.436/3=1.145根,即每根立杆支撑面积为:S=1/1.145=0.873m2。
三、立杆水平步距根据支架格构尺寸,选择水平框0.6×0.6m立杆步距,每根立杆支撑面积为:S1=0.6×0.6=0.36m2<0.873m2,安全系数2.4,即方案可行。
四、验算模板1、强度○1底板(竹胶板)底模板采用竹胶板(122cm×244cm×1.5cm)底板下横桥向布置10×10cm方木,中心距为25cm。
竹胶板抵抗弯矩为:W =bh2/6 = (1220×152)/6=45750mm3竹胶板上最大弯矩为M =PL2/10 =(56.83×1.22×0.252)/10=0.43332875KN·m=433328.75N·mm竹胶板弯曲强度:f=M/N=433328.75/45750=9.47MPa<50MPa(竹胶板抗弯强度)○2小肋(横桥向方木)低板肋下横桥向采用10×10cm方木,小肋下为10×10cm方木(纵桥向)支架水平方向格构为60cm×60cm。
桥梁下部结构通用图计算书
目录第一部分项目概况及基本设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计算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上部结构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况及基本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T梁构造尺寸及预应力配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T梁横断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T梁预应力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罗望线T梁构造配筋与部颁图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分析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活载横向分布系数与汽车冲击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应力筋计算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度效应及支座沉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行天桥四跨钢箱梁桥计算.
人行天桥四跨钢箱梁桥设计计算书2004年4月14日箱梁各构件应力分析对人行天桥用空间8节点薄壳单元进行模拟,结构计算的有限元整体模型和局部板件薄壳模型如图1所示,去除顶板后的局部节段模型图见图2所示:图 1 人行天桥静力分析计算模型图 2 人行天桥静力分析去除顶板后局部节段计算模型计算荷载包括结构自重、二期恒载及栏杆、人群荷载。
薄壳单元部分的加劲梁按均布面荷载加载,人群荷载按照均不面荷载加以考虑。
加载图见图3:图 3 人行天桥静力分析加载模型计算结果根据两种工况人群荷载的作用情况,分别考虑人群满布及人群隔跨布置两种情况。
计算结果如下:根据两种工况的荷载作用情况得到两组应力计算结果,这里给出了板件在各种工况最大应力下的应力分布云图。
(1) 顶板的应力(a)顺桥向应力(kPa)(b)横桥向应力(kPa)(c)Mises应力(kPa)(d)顺桥向应力(kPa)(局部放大)(e)横桥向应力(kPa)(局部放大)(f)Mises应力(kPa)(局部放大)图4 顶板应力分布图由图4看出:顶板在支座处应力较大,最大约-150MPa,其它部位的要小一些,大部分顶板的顺桥向压应力在-50 MPa以下。
顶板的Mises应力大部分在50MPa以下,只有在支座附近的Mises应力较大,最大约160Mpa,高应力区域面积较小,应力集中。
(2) 底板的应力(a)顺桥向应力(kPa)(b)横桥向应力(kPa)(c)竖向应力(kPa)(d)Mises应力(kPa)(e)顺桥向应力(kPa)(局部放大)(f)横桥向应力(kPa)(局部放大)(g)竖向应力(kPa)(局部放大)(h)Mises应力(kPa)(局部放大)图5 底板应力分布图由图5看出:底板在支座处应力较大,最大约-130MPa,其它部位的要小一些,大部分顶板的顺桥向压应力在-40 MPa以下。
底板的Mises应力大部分在40MPa以下,只有在支座附近的Mises应力较大,最大约130Mpa,高应力区域面积较小,应力集中。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6000 mm
6000 mm
6000 mm
6000 mm
混凝土: C25
主筋: HRB335(20MnSi) 箍筋: HPB235(Q235)
第一排纵筋合力中心至近边距离: 35 mm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最大裂缝宽度: 0.30 mm 自动计算梁自重: 是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 1.35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2: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 1.40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二、荷载数据
1.恒载示意图
2.活载示意图
三、内力及配筋
1.剪力包络图
2.弯矩包络图
注:1.弯矩--kN·m 剪力--kN 钢筋面积--mm挠度--mm 裂缝--mm
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距左端支座的距离,单位为m。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自动计算梁自重:是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
仁1.35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2: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Q : 1.40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q :
0.40
三、内力及配筋
2.弯矩包络图
P :
300X 600 1
300X 600 2
: /7 J/
Z /?/ //J/
. 6000 mm
1 6000 mm
.
才/# 混凝土 : C25 主筋:HRB335(20MnSi) 箍筋:HPB235(Q235)
第一排纵筋合力中心至近边距离 :35 mm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1.00 最大裂缝宽度:0.30 mm 300X 600 3
6000 mm
300X 600 4.
6000 mm
荷载数据
1 •恒载示意图
4.5 kN/m
4.5 kN/m
4.5 kN/m
4.5 kN/m
2.活载示意图
•截面内力及配筋
注:1.弯矩--kN • m 剪力--kN 钢筋面积--mm挠度--mm 裂缝--mm 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距左端支座的距离,单位为m。
箱梁受力计算书
箱梁支架计算书一、荷载计算1、箱梁自重:G=V*R=1170.5*26=30433KNV:箱梁砼体积,计算得知V=1170.5m3。
R:新浇砼容重,取常数,r=26KN/m3则箱梁荷载:F1=G*r/S= G*r/(A*B)r:安全系数,取安全系数1.2;S:支架底面积,S=A*B;A:支架横向宽度;B:支架长度,即桥梁长度;代入数值:F1 = 30433*1.2/(12+0.5*2)*130.08=21.596KN/m22、施工荷载:取常数,F2=2.5KN/m2;3、砼倾倒荷载:浇筑采用砼输送泵输送,取倾倒荷载F3=2.0KN/m2;4、砼振捣荷载:取常数F4=2.0KN/m2;5、箱梁芯模:芯模为厚2.5cm的杉木,容重为5KN/m3,则F5=R*V/S= R*dR:芯模容重,单位5KN/m3;V:芯模单位体积,单位m3;S:芯模底截面积,单位m2;d:芯模厚度,单位m;代入数值:F5 =5*0.025=0.125KN/m26、底模:底模为厚1.5cm的竹胶板,容重为5KN/m3,则F6= R*V/S = R*dR:芯模容重,单位5KN/m3;V:芯模单位体积,单位m3;S:芯模底截面积,单位m2;d:芯模厚度,单位m;代入数值:F6=5*0.015=0.075KN/m27、方木:底模为厚10cm的杉木,容重为5KN/m3,则F7= R*V/S = R*dR:芯模容重,单位5KN/m3;V:芯模单位体积,单位m3;S:芯模底截面积,单位m2;d:芯模厚度,单位m;代入数值:F7= 5*0.1=0.5KN/m2二、底模板强度计算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5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300m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300mm平面竹胶板1、模板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0.1×105MPa截面惯性矩:I=b*h3/12=30×1.53/12=8.44cm4截面抵抗矩:W= bh2/6=30×1.52/6=11.25cm3底模截面积:A=b*h=30×1.5=45cm22、模板受力计算底模板均布荷载:F= F1+F2+F3+F4+F5代入数值:F =21.596+2.5+2.0+2.0+0.125=28.221KN/m2q=F×bF:底模板均布荷载,单位KN/m2;b:底模板宽度,单位m;代入数值:q =28.221×0.3=8.463KN/m跨中最大弯矩:M=qL2/8q:底模板均布荷载值,单位KN/m;L:底模板跨度,单位m。
4x30m连续梁计算书
4x30m标准段计算书第一章概述1.1、工程简介上部标准段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结构,跨径4x30m,桥宽25m,梁高2m,桥面布置为0.5m(护栏)+11.75m(行车道)+0.5m(中央护栏)+11.75m (行车道)+0.5m(护栏),桥面铺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8cm C50混凝土。
梁体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结构计算考虑施工和使用阶段中预应力损失以及预应力、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引起的次内力对结构的影响。
1.1.1、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技术标准①、《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②、建设部部颁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11-2011③、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④、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⑤、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⑥、建设部部颁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快速路2、设计车速:主线60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4、地震烈度: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5、横断面:0.5m(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中央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25m6、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7、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1.1.2、应用的计算软件①、Midas CIVIL 2010②、桥梁博士3.1.0(同豪土木)1.1.3、主要参数及荷载取值1)主梁:C50混凝土,γ=26kN/m3,强度标准值f ck=32.4MPa,f tk=2.65MPa。
强度设计值f cd=22.4MPa,f td=1.83MPa,桥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张拉2)二期恒载: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部分:0.1×24×24=57.6KN/m;桥面铺装防水混凝土部分:0.08×24×26=49.92KN/m;两侧防撞护栏(单个):0.47×26=12.22KN/m(考虑部分声屏障);中央防撞护栏:0.40×26=10.4KN/m;3)预应力钢束采用1860级φs15.20钢绞线,公称面积139.0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270级),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50MPa。
桥梁钢箱梁计算书
某钢箱梁复核计算报告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钢箱梁合理构造与受力特性研究目录1概述 (1)1.1钢箱梁概况 (1)1.2钢梁的安装及顶推 (1)2计算模型与方法 (2)2.1计算参数 (2)2.1.1材料 (2)2.1.2计算荷载 (2)2.2荷载组合 (2)2.3计算模型 (3)3主梁内力 (4)3.1.1顶推施工阶段 (4)3.1.2(恒载+活载)组合一 (5)3.1.3(恒载+活载+支座沉降+温度)组合二 (6)4主梁应力 (8)4.1控制断面内力 (8)4.1.1顶推施工阶段 (8)4.1.2(恒载+活载)组合一 (8)4.1.3(恒载+活载+支座沉降+温度)组合二 (8)4.2截面有效宽度 (8)4.3局部稳定系数 (9)4.4控制截面应力 (10)5加劲肋验算 (13)5.1主梁顶底板加劲肋 (13)5.2主梁腹板加劲肋 (15)5.3支座加劲肋 (16)5.3.1支座反力 (16)5.3.2支座加劲肋构造 (16)5.3.3支座加劲肋验算 (17)5.3.4顶推施工加劲肋验算 (20)6中间横隔板验算 (21)6.1横隔板构造 (21)6.2横隔板的开口率 (21)6.3横隔板最小刚度 (22)7挠度 (27)7.1恒载挠度 (27)7.2活载挠度 (27)1概述1.1钢箱梁概况主梁为四跨一联的连续钢箱梁,两幅桥错孔布置,位于半径R=1190m的平面圆曲线上,跨径布置为(25+35+35+25)m,每幅桥顶面宽17.25m,箱梁顶板为单向横坡2%,箱梁中心线位置梁高 1.8m,采用单箱三室闭合截面。
桥面铺装为防水粘结层(环氧粘结层+5mm碎石覆盖)+3.0cm环氧沥青混凝土+4cm高弹改性沥青SMA13钢箱梁为正交异性板,一般截面:顶面板厚14mm,底面板厚14mm,设4道竖直腹板,厚度12mm,顶板采用U型加劲肋,厚8mm、高260mm、间距600mm,底板采用T型加劲肋,竖肋厚8mm、高120mm;水平肋厚10mm、100mm宽,腹板加劲肋厚度14mm、高度160mm,横隔板采用板结构, 间距2m,板厚为10mm。
连续箱梁支架计算书
1 工程 概 况
2 荷载 确定 ( 结构 简 图 )
连续箱梁在交通工程设计 中广为使 用 , 特别 在高 速公路 的互 2 . 1 箱梁 自重( 计算浇筑混凝土时 1 . 2 倍冲击 系数) 通交叉更为常用 , 其施工 方式 多为 支架施 工方式 , 钦 州至 崇左 高 g 。 = 1 1 6 5 × ÷ 7 9 × 1 . 2 × = 1 4 . 7 t / m (  ̄ - 3 次浇筑 , 按了 2 速公路 K 5 5+ 5 6 3分离 式立 交桥上 跨省道 , 上 部构 造为现 浇混凝 土( 2 1 +3 7+ 2 1 ) m预应 力混 凝土连续箱梁 ( 见图 1 ) 。 自重计算 ) 。
度大于 1 5 0 0 m小于等于 3 0 0 0 m时为二类隧道 ; 当封闭段长度大 约资金 而且科学合理 , 已在我省乃至国 内得 到了实践推广。 于5 0 0 m小于等 于 1 5 0 0 m时为三类 隧道 , 当封闭段长 度小于等 参 考文献 : [ 1 ] J T G / T D 7 1 - 2 0 0 4,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l S 1 . 于5 0 0 m时为四类隧道。 ” 根据《 公路 隧道交通 工程设计 规范》 规定 : “ 公 路隧道交 通工 [ 2 ] 夏永旭 , 王永 东, 邓念兵 , 等. 公路 隧道安 全等级研 究[ J ] . 安
・
1 8 0・
第3 9卷 第 2 5期 2 0 1 3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 EC T UR E
Vo1 . 3 9 No. 2 5 S e p. 2 01 3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2 5 — 0 1 8 0 — 0 3
(完整word版)一联四跨木板midas计算书
作业1:支架连续梁计算报告姓名: 学号:基本计算参数跨度组成:1.55m+2.0m+2.0m+1.55m截面形式:矩形材料:木混凝土荷载集度:35.5kN/m临时施工荷载集度:7.5kN/m荷载组合方式:方式1(强度组合):1.2 x 35.5kN/m+1.4X 7.5kN/m=53.1kN/m方式2(刚度组合):1.0X 35.5kN/m+1.0x 7.5kN/m=43 kN/m 二、建模过程节点单元边界条件质呈荷養建立节点节点起始号:坐标(器”)FTi 复制72距离(A KJ妆dj :0. 1L 0, 0叼台并重夏节点叼在交叉点片割单元适用图2.1节点建立对话框截图—眾材料号:旧 名称■用户定女 弹性模里:Sfttt :麵殊系数:□诧用质里蔭度: 日混灘土 弹性槿里 £松比: 线胺胀系埶: 容重:使用质蚩宙度: 欢性数損垫性材料容称:MUHE纤维糧娶的弹塑性材料特性 混魅土 无钢料 比热: 0热传导军:kJ/in*hr*[C]阻尼比;图2.2材料输入界面截图弹性数据用户定义r^Define4桝楼塑⑥各向同性0各向异性用户定义颊范: 数拥库:混凝土规范;数揺库MS取鞘i ooooeHioekid0 36O.OOOOe+COOi/[cj 0 ]?N/m'3 ckMi/眈o. ooooe+cnckM/ri'2 0Q. OOOOe'HJOC1/EC]0 ]?N/rn _'3/g数据库/用户截面号显示截面特till磅认 取消 适用图2.3截面输入界面截图@用户 O 颤据库GB-YB焊接组合戡面GB-VB中池 僱改偏心• • ‘实腹长方形截面掃:木矩形鮎面戳面:M 单角钢数据库中读取數锯 数掲库名称: 截面容祢・ 叼考虑剪切变羽□考虑翹曲効果仃自由度)II)II)2.5有限元模型图2.5有限元模型消影图图3.1混凝土荷载作用下梁变形图(单位mm )图3.2自重作用下梁变形图(单位mm )二、计算结果3.1变形结果H ■»-・■!>表3.1混凝土荷载作用下梁的变形结果节点号竖向挠度(mm)节点号竖向挠度(mm)节点号竖向挠度(mm)节点号竖向挠度(mm)1 0.00 21 -0.09 41 -0.08 61 -0.062 -0.02 22 -0.11 42 -0.11 62 -0.083 -0.05 23 -0.14 43 -0.13 63 -0.104 -0.07 24 -0.16 44 -0.16 64 -0.115 -0.10 25 -0.18 45 -0.18 65 -0.126 -0.11 26 -0.19 46 -0.19 66 -0.137 -0.12 27 -0.19 47 -0.19 67 -0.128 -0.13 28 -0.19 48 -0.19 68 -0.119 -0.12 29 -0.18 49 -0.18 69 -0.1010 -0.11 30 -0.16 50 -0.16 70 -0.0711 -0.10 31 -0.13 51 -0.14 71 -0.0512 -0.08 32 -0.11 52 -0.11 72 -0.0213 -0.06 33 -0.08 53 -0.09 73 0.0014 -0.04 34 -0.05 54 -0.0615 -0.02 35 -0.03 55 -0.0316 0.00 36 -0.01 56 -0.0117 0.00 37 0.00 57 0.0018 -0.01 38 -0.01 58 0.0019 -0.03 39 -0.03 59 -0.0220 -0.06 40 -0.05 60 -0.043.2内力结果L一Q Mb MWb*4N4■摘I >IU■7*iin吗叫血ipm•计图3.3混凝土荷载作用下弯矩图(单位kN.m)43uU.li如I N4.7-2JB“ 卩lillllnZJ!hl啣■丄图3.4混凝土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单位kN)2 iiijr 虽*■4..L-1J 勺丄M1>LJ y]| 4J•1J-zn iI.B 01 “F抚打"0 呵JiBUittJib」图3.5临时施工荷载作用下弯矩图(单位kN.m)J< m■阿・4fri>•二:T H—i -KEIMMu T MIrJM*Frf^■T. I-I C-A-WWZ*i CBUJhitr■ ci*■1. i* liJiB# -埒打-i 弭1I :>rH 曜lUOliZl 丽* = !申电M l 图3.6临时施工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单位kN)2n^HSMCU,—--I-LUJ . .1e.vI.LJ■TA 4J :卜上U.4-L5•1坤27-JT J I+斗】川…XI訓严— 、钻』JU 妙讣「图3.8强度组合作用下剪力图(单位kN )表3.2强度组合作用下内力结果表格单元号节点号弯矩 (kN.m)剪力(kN)单元号节点号弯矩 (kN.m)剪力(kN)1 10 -30.32 6 6 8.27 -6.43 2 1.45 -27.67 7 8.65 -1.12 2 2 1.45 -27.67 7 7 8.65 -1.12 3 3.95 -22.36 8 8.49 4.19 3 3 3.95 -22.36 8 8 8.49 4.19 4 5.92 -17.05 9 7.81 9.5 4 4 5.92 -17.05 99 7.81 9.5 5 7.36 -11.74 10 6.59 14.81 55 7.36 -11.74 1010 6.59 14.81 68.27-6.43114.8520.12r*i ii -d. _ nU"»图3.7强度组合作用下弯矩图(单位kN.m )。
现浇箱梁支架详细计算书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一、箱梁支架概述搭设高度H=9米(取最大高度,28排),步距h=1200mm,立杆纵距l a=900mm,立杆横距l b=900mm。
横桥向搭设150mm×150mm的方木,设置在支架顶托上,其上顺桥向铺设48mm的木板。
箱梁底腹板和翼缘板采用在木板上铺δ=3mm厚的钢板,斜腹板采用加工的定型钢模板,具体详见支架图。
图1 箱梁支架布置图二、荷载标准值1、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砼容重γ=25kN/m32、模板及方木q2=2.0kN/ m 23、施工人员荷载按均布施工荷载按q3=2.5kN/m24、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荷载q4=2.0kN/ m 2三、方木强度、挠度验算把箱梁底腹板方木横梁简化为四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2 方木横梁简化计算图(1)荷载计算:取板宽B=900mm,按四跨连续梁计算现浇混凝土:g1=0.9×25×0.5=11.25KN/m模板及方木:g2=0.9×1.0=0.9KN/m施工人员荷载:g3=0.9×2.5=2.25KN/m砼振捣产生荷载:g4=0.9×2.0=1.8KN/m横桥向作用在方木上的均布荷载为:g=1.2×(11.25+0.9)+1.4×(2.25+1.8)=20.25KN/m (2)强度验算均布荷载作用下方木横梁的弯矩如下图所示x5图3 弯矩图方木弹性模量E=9×109Pa,惯性矩I=1/12×B×H3=4.219×10-5 m4, 抗弯刚度为W=1/6×B×H2=562500mm3=5.625×10-4 m3由上图可知,max 1.76M kN m=⋅则3m a xm a x41.76103.13[]125.62510MM P a M P aWσσ-⨯===<=⨯,满足要求。
均布荷载作用下方木横梁的剪力如下图所示x5图4 剪力图由上图可知,最大剪力为max 11.07V kN =则剪应力max /11.07/(0.150.15)0.492V A MPa τ==⨯=3级木材容许剪应力[] 1.9MPa τ=,max []ττ<,故剪应力满足要求。
毕业设计-等截面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3.1.3 荷载情况 ..................................................................... 49 3.2 原始数据 ....................................................................... 49 3.3 墩柱计算 ....................................................................... 50 3.3.1 柱顶截面内力计算 ............................................................. 50 3.3.2 荷载组合 ..................................................................... 52 3.3.3 柱顶截面配筋 ................................................................. 55 3.3.4 裂缝验算 ..................................................................... 56 3.3.5 柱稳定性验算 ................................................................. 57 3.4 桩基计算 ....................................................................... 57 3.4.1 桩顶截面计算 ................................................................. 57 3.4.2 地下水位截面计算 ............................................................. 62 3.4.3 桩长计算 ..................................................................... 66 3.4.4 土中最大弯矩计算 ............................................................. 70 3.4.5 桩身截面配筋计算与裂缝验算 ................................................... 72 3.4.6 桩身强度验算 ................................................................. 76 3.5 水平位移验算 ................................................................... 77 3.6 沉降验算 ....................................................................... 7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连续梁下部结构桩基计算§1.电算反力结果1.1 活载信息车道数:横向折减系数:偏载系数:横向分布调整系数:4××=1.2 电算反力结果(27.65+32+32+30)m 连续梁反力计算结果§2.桥墩底反力计算2.1 活载偏载横桥向弯矩及对应轴力以下将一车道活载的支点反力作为一个车道上车辆荷载的双轮重,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 77-98》之4.1.4.3车道荷载横向布置的方式进行偏载加载,从而计算出活载最不利横向布载时的横桥向弯矩及其所对应的活载轴力标准值。
计算结果汇总于表2.1中。
车辆荷载横向偏载布置如下图示:0.670.671.153.0821.15412.2 活载纵桥向墩底弯矩及对应水平力活载纵桥向弯矩是由汽车制动力所产生,以下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 77-98》之4.2.1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之4.3.6的规定分别计算中墩和边墩的制动力及其对应纵桥向弯矩的标准值。
制动墩的纵桥向由制动力、温度力与摩阻力计算值作比较,取小值用于墩截面计算。
中墩(制动墩)制动力及对应弯矩计算1. 一个设计车道制动力计算跨径组合:+32+32+30m10%车道荷载的计算值:×+300)×0.1=kN (城A)>kN所以取10%车道荷载作为一个设计车道的制动力2. 四车道制动力计算制动墩个数:1一个制动墩处墩柱根数:1一联制动力:F1'=×=kN一个制动墩处一根墩柱上的水平力:Fz1=/1/1=kN3. 纵桥向墩柱根部截面弯矩计算墩柱高:m根部墩截面弯矩为:Mzy1=×7=kN·m( 15.00122227.65426.0902982.0426.0213426.0426.0213 2.2.172边墩(活动支座墩)制动力及对应弯矩计算1. 四车道制动力计算制动墩个数:2一个制动墩处墩柱根数:1一个制动墩处一根墩柱上的水平力:Fb =**2=**2=kN2. 纵桥向墩柱根部截面弯矩计算墩柱高:m根部墩截面弯矩为:Mby =×7=kN·m2.3 墩柱柔度计算1. 墩柔度计算墩高:h=m 根数:弹性模量:E=KN/m 2单根墩截面面积:A=m2墩截面惯性矩:I=m 4(0.85I,取墩底部截面)立柱柔度:733**1 1.0970732500000= 3.21E-06m/KNFz1 2.2.27325000001.0975.571789.2255.6426.00.30.3255.6==EIH r 33132. 地基柔度计算(1) 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基础计算功能用m法计算桩顶承台刚度,从而反算得到地基的柔度。
计算所需参数如下:a、基础露出地面以上长度lo=m b、基础入土深度h=m c、桩弹性变形系数α=(mb 1/EI)1/5=其中:1).b1为基础计算宽度,由于桩基所受水平力主要为制动力,力的方向与 顺桥向一致,根据基础规范(JTJ024-85)附录六(二、1.(4))规定, b1取平行于外力作用方向的一行桩柱来计算桩的计算宽度,见附表6.3,即每根桩的计算宽度为0.9k(d+1),(同时参考墩台手册P647的规定)。
k为各桩间相互影响系数,根据下式确定(基础规范JTJ024-85P71(5)),即:当L1≥0.6h1时 k=L1 当L1<0.6h1时 k=b'+h1=b'=(根据基础规范附录六附表6.4)h1=min{3(d+1),h}=m桩径d=m桩长h=m 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一排桩的桩间净距L1=1m由于L1= 1.4<= 3.2所以k=b1=0.9k(d+1)0520.4051.0(1-b')0.80.6h10.71605*0.60.716055.40.552=0.9×0.7×( 1.2+0.5)=m42).地基土的比例系数m=(根据地基规范附表6.5)由于基础侧面为多种不同土层,根据地基基础规范附录六附表6.5注2,m应进行换算,将换算深度hm=2(d+1)m深度内的各土层换算为一个m值,作为整个深度的m值。
弹性基础m计算:6标J3362*(d+1) =底标高:m承台底标高:m3).混凝土弹性模量E=(C30混凝土)4).桩基截面惯性矩I=0.67πd 4/64=m 4d、EI =e、地基系数m=f、kc=(桥博帮助)g、单桩面积Ao =m 2do=2.2m(do为桩按1/4内摩擦角扩散得,见基础规范P103五)h、单桩EA=A==桩底土的竖向地基系数Co==kN/m 3(m o =m)1.0962080003.801kNm 2150900000.50330000Mpa0.0134711540000.5=πd o 2/4kN 1.8404134πd 2/4孔号:hm = 3.64000kN/m4kN/m4-1.8(2) 桥博计算所需外力 水平力H=(纵桥向单位力)5竖直力P=(27.5+32+32+30 b=16.7中墩) 总弯矩M=(单位力产生的弯矩)(3)计算结果承台刚度信息:承台单位竖向位移时,桩顶竖向反力合计 = 4.016e+006 KN 承台单位水平位移时,桩顶水平反力合计 = 3.429e+005 KN 承台单位水平位移时,桩顶反弯矩合计 = -7.839e+005 KN-m 承台单位转角时, 桩柱顶反弯矩合计 = 2.531e+007 KN-m3. 考虑桩柔度后的墩柔度计算根据桥博m法计算结果知单位水平力产生的水平位移1/ =单位弯矩产生的水平位移1/ =单位水平力产生的转角1/ =单位弯矩产生的转角1/=弧度/KN.m墩高:7m 承台高度: 2.2mh=m墩桩联合柔度为:γ1+δhh+1*h*δhm+1*δmh*h+1*h*δmm*h =2.4 支座摩阻力计算出的水平力1. 上部结构恒载反力主墩一个支座反力:W=kN7.84E+057.84E+05δmh =0.0000012763.43E+05kN 0.000002915m/KN.m 0.0000330m/KN153009.211000kN δhm =δhh =0.0000000407kNmδmm =2.53E+07弧度/KN 0.000001276m/KN2. 摩阻力计算一个制动墩上一根墩柱顶的水平力静摩阻系数:Fz3=×/1=kN6由计算结果知,制动墩设置两个固定支座,每个支座制动力计算值均小于摩阻力计算值,因此以下计算将不考虑摩阻力。
2.5 地震力引起的制动墩墩底纵桥向弯矩及对应水平力m连续梁跨一联固定墩数:一个墩处立柱根数:承台厚度:m 立柱信息:I=m 4(墩柱总惯性矩)H=m E=kPa立柱柔度:733**地基柔度:(计算过程见2.3)弧度/KN.m制动墩及地基联合刚度:K2=KN/m支座刚度:K1=KN/m单跨重力:KNKN 上部重力Gsp:KN 墩换算质点重Gtp:KN 基本圆频率 ω1=基本周期 T1=动力放大系数:3.02E+04δmm=4.00E-08弧度/KN m/KNδhm= 1.28E-0618053904单个墩重:m/KN1.09703.25E+07113.21E-06=3.25E+071.097742.21.00E+10103754150027.6+32+32+302.461/(γ1+δhh+1*h*δhm+1*δmh*h+1*h*δmm*h)*2=2.55m/KN.m δmh= 2.92E-061.28E-06δhh=318.00.060.065300==EIH r 331∴取(0.3,2.25)重要性修正系数:综合影响系数:水平地震系数:滑动摩阻系数:7滑板支座反力:水平地震力为:KN平均一个制动墩处一根墩柱上的水平力:Fz4=//1=kN根部墩截面弯矩为:Mzy4=×7=kN·m2.6 一个制动墩处一根墩柱底各力标准值以上计算结果汇总于表2.2中,各值均为制动墩处一根墩柱柱底截面所受力的标准值。
m KN2.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效应组合1. 基本组合按规范规定汽车荷载效应分项系数为1.4,永久作用效应分项系数为1.2,温度力与制动力作用效应分项系数为1.4,可变作用组合系数为0.7。
组合结果见表2.3。
2. 偶然组合709.41709709.04963.00.7260.726415000.02Ci=Cz=709.4μid=∑Ri=1.30.250.1Kh=单根墩重:1805墩高:7=´=9.0)7.0(25.2Tb ()=-=åi id sp h z i hsp R G K C C E m b 1按规范规定永久作用及偶然作用均取标准值。
组合结果见表2.4。
表2.4单位:kN、 m 82.8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效应组合1.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按规范规定汽车荷载效应频遇值系数为0.7,温度梯度为0.8,其他作用为1.0,组合结果见表2.5。
表2.5、单位:kN、 m2.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按规范规定汽车荷载效应准永久值系数为0.4,温度梯度为0.8,其他作用为1.0,组合结果见表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