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算不算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医是科学

研究生二队成浩 217081203034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者,以一元的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本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者。其实,西医和中医一样,都是地方性知识,都因有效用而被认可,都是科学。中西医之争的实质是不同派别在医学领域争夺权力、利益的表现。

一、中医的科学性

什么是科学?1888 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1979 年版对科学下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1999年版的“科学”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是知识体系,科学是实践的结晶。

而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学逐步形成了具有完整而独特理论体系的生命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今世界医学与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说中医是科学,是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的医疗体系。

强调中医是科学,不是说中医非常完备,不是说中医不需要发展。恰恰相反,正因为中医是科学,科学是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的,因

此中医也需要发展,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但不能因为中医是发展着的,就否定中医是科学,更不应该以风马牛不相及的所谓论据来论证中医不是科学。

二、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社会建构论从社会的维度出发,认识社会,寻找社会背后隐藏的秩序,挖掘社会语境中的政治因素;把科学、知识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关心科学知识与其相关性的特征。就中医和西医而言,他们是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产物。

(一)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中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内在的超越,不会在现实世界和超越世界之间划出鸿沟。以动态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具体到认识人本身时,则把人当作是一有理性、有情感、有意志也有欲望的生命整体来看待。“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人是万物之灵。而天地万物的运行,是“气”聚散生化的无穷过程。“气”的分化过程,一般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就是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和谐运行思想在中医学上的具体表现。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取法于天地之阴阳,调和于五行之术数”,阴阳五行确立了中医理论的基本范畴、原则和基本特质。中医所讲的气、经络、阴阳、五行等都是与宇宙的运行变化一致的,“人生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生”。中医把人看作是处于运行变化的有机整体,而不是机械的可分的实体,经络是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气的运行,而非实在的物质。李时珍曾指出:经络乃“内视隧道,唯返观者能察照之”。

所以,中医的辩证施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望闻问切、针灸骨科等都是根据人体经络运行而实施的医治方法。面对活生生的人体,难以用精确的语言来作僵硬的量化,更多的是通过医生个体的感悟来施行,充满着人文文化的气息。

(二)西医与西方科学文化息息相关

西医与西方文化的价值系统息息相关。西方文化的价值系统是外在的超越,在现实世界和超越世界划出了明显的界限。世界被二分了。西方文化的外倾精神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主客二分的模式,使客体处于主体之外,成为主体认识、利用、控制的对象。而机械论的盛行,则使得客体成为被主体分解的机器,从而,人本身也成了被分割、被肢解的对象。即使在希腊人的有机观中,人也是由“心”“物”两种元素合成的。谢尔德拉克把这种主客二分模式称为机器范式,是物理学的隐喻。机械论思想深深影响着近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西医与近代科学的机械论特征同质。西医通过对人体的解剖来认识人,寻找发病、治病的根据。在对人体解剖时,西医把人体看作是无生命的客体,是可以加以分解成各个不同部分的客体对象。在西医学的观念中,病人只是医生治病的对象,相对作为主体的医生是客体。生把病人的病处看作病灶,看作是“机器”的某个部位(零件)出了问题,所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成为西医治病的一般原则。

近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客体的概念化,可以用数学上的精确语言来描述客体,这种思想方法扩展到其他一切领域并占了主导

地位(胡塞尔对此有过深刻的批判)。西医的基本范畴、概念和特征等也是用数学上的精确语言来表示,把活生生的人体量化为毫无生命力的数学数字,抽空了现实生活意义的数字,确实具有一定的标准性。(三)中医和西医在实践上具有不可通约性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范式。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基本模型,说明生理、心理、病理,形成一套脏腑和经络学说,临床施行辩证施治的医疗原则。西医以机械论为基础,用解剖学和化学为理论。中医的定义是功能性的定义,是系统内的整体结构功能的定义。故中医讲究的是人体的整体协调,气血畅通,讲究的是人体的“中和”;西医讲究的是人的局部部位,单个器官,是对人体病灶的诊断。西医与西方哲学的“原子论”相关,要求的是可分的、可看的具体的东西;中医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相关,重视的是关系,看的是人体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故对于中医所讲的经络,在西医看来是不存在的,因为气不仅不可分,而且变化万千,气的运行即经络,一旦人的气不流动了,经络就不存在了。

三、中医是科学

在欧洲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作为欧洲科学成果的西医与欧洲殖民者一道扩张到世界各地,一方面对殖民地国家的医学进行粗暴的文化干涉,另一方面还充分吸收了殖民地各国医学的有效成分,不断扩展着自身有效效用的范围和疗效。这样,西医具有了地方知识的全球意义,掩盖了其作为地方性特征的特点,从表面上夸大了西医具有“公共知识成果”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低估地方性知识普遍性的一面;

又由于欧洲文化长期处于霸权地位,西医以欧洲文化为依托,以及西医本身的特点,使得西医能够不断在全球传播,结果是不断抢占着不同地域医学的地位和权力。说到底,西医的优越地位是西方文化霸权的产物。作为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没有扩张的经历和霸权的地位,所以仅仅被看作是中国本土的地方性成果。但无论西医怎样普及,还是和中医一样是地方性成果,都因有疗效而使人认可,甚至成为一种信念,因而都是科学。

在世界逐渐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多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文化多元主义认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合理性和平等性,要求对不同价值予以平等与尊重,主张以包容的态度承认多种文化并存,并且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在文化多元主义看来,文化没有好坏之分,文化没有客观的标准,不能将自己的文化标准强加于其他不同的文化之上。多元文化的并存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多元文化论的一个派别,虽然片面夸大了权力、利益在科学知识产生中的作用,从“实在论”的一极走到了“社会论”的另一极,但它指出了科学活动的地方性和情景相关性,承认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为我们透视中西医之争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认识到:中医和西医各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想抹杀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

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派从本质上说是欧洲中心主义者,是科学主义者。其错误之处在于:认为只有出身欧洲的西医才是科学,只有检验西医的标准才是医学上唯一的科学标准,这是以机械论为基础的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