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风化的模拟实验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案 教科版教案7
4、那么,你们刚才实验后的小石头有没有变成鹅卵石?为什么?
四、认识造成岩石风化的其它因素、推测岩石的变化
1、对了,要使岩石发生巨大变化,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刚才的实验,只是模拟里大自然中的几个因素对岩石的影响,在自然界中,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会使岩石发生变化呢?(动物、植物、人、地震……)
3、这些景点的岩石有什么特点,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4、那我们现在多幸福,能欣赏到这么漂亮的美景,如果几百年、几千年或者更久以后,这些美景还会和现在一模一样吗?它们会改变模样吗?(板书:会改变模样吗?)
二、猜测原因,做出假设
1、猜测岩石改变模样的原因
(1)、你们说岩石会改变模样,是因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风吹、日晒(气温)、雨淋(冷)、水冲、]
(2)真的是这样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实验求证:冷热作用、流水作用能否改变岩石模样
(1)、猜的怎么能让人相信呢?怎么才能让别人相信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做实验)
(2)好的,科学课就是要用实验来证明一切。
三、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一 )研讨冷热作用来探究岩石的变化。1、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每样来自验器材可以代表自然界的什么因素?
4.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岩石的变化。()
5.风化作用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短期内不起作用。()
六、总结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课件欣赏)。说说感受。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拓展:
1、上网搜索岩石风化景观图片,制成电子卡片送给亲友、同学。
2.风化现象不仅出现在岩石上,也出现在其它事物上。找找我们身边的风化现象。
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规律模拟试验研究
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规律模拟试验研究李江华;许延春;董检平;郭文砚;曹旭初【摘要】为了研究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变化规律,研发了一种岩石裂缝涌水扩展试验装置.通过对赵固一矿现场岩样进行干燥饱和吸水率、点荷载强度等试验分析了不同层位风化泥岩的物理性质,根据物理性质的差异制作了两组风化泥岩岩石试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试验测试了试件的矿物组成成分.通过设置不同的注水压力和裂缝宽度对两组岩石试件进行风化泥岩裂缝涌水及扩展模拟试验,得出了试验含水层水压力和裂缝通道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注水压力、裂缝宽度和岩石物理性质对风化泥岩裂缝扩展的影响,总结出水流作用下风化泥岩裂缝扩展规律.【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8页(P984-991)【关键词】风化泥岩裂缝;涌水;扩展规律;水压力;涌水量【作者】李江华;许延春;董检平;郭文砚;曹旭初【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5.2突水事故居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第2位,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煤矿发生突水事故7起,死亡人数63人。
突水事故不仅造成了工程本身的灾害,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
新生界底部含水层水是矿井突水主要水源之一,直接影响采矿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采矿工程活动产生的顶板裂隙通道也是矿井发生突水的必备条件,是地下工程活动中经常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许多矿井为提高开采上限在薄基岩区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其保护层主要位于风化带岩层,由于受采动的影响产生了采动导水裂缝,该类裂缝可以导水但一般不会导砂。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风化》教学实录
岩石的风化教学实录一、猜想探究岩石风化的原因1、大屏幕展示“岩石的风化”五个字及一张蘑菇石的图片师:同学们,从大屏幕上你们能发现什么?生:岩石、岩石的风化五个字、沙子-------师:观察很仔细,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岩石的风化”(师板书岩石的风化)师:屏幕上的这块岩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啊?生:有裂纹了、有空隙、上下大中间小、蘑菇状、下边有些细沙------ 师:很好,老师这儿啊,还有几张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记住它们的样子。
师展示五张典型的岩石风化的照片PPT展示:请你说一说,这些岩石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有的岩石碎了、很多小孔、长满植物、波浪冲击下碎了------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那么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PPT展示)学生小组讨论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谁愿意起来说一说?生:风吹日晒、植物生长、河流冲刷、温度变化------(师板书学生的回答)师:有这么多原因,我们选取一个来研究。
(PPT展示:一起来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
)大家看一看,风吹日晒在教室里不具备条件,植物生长现在也来不及了,河流教室里也没有,所以我们就只能选取相对容易实现的生:温度变化师:对。
PPT展示:实验提示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会儿,然后把这块岩石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
观察现象。
师:实验过程了解了吗?好,实验中一定注意用火安全。
现在开始实验吧学生做实验,教师予以指导。
师:好了,同学们请停止实验。
同学们的实验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那么,你发现你的岩石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破碎了、出现了裂纹、水里掉了很多碎屑------师:很好,那也就是说,温度确实是岩石变化的一个原因。
老师再带领大家看一个水流的作用的图解PPT展示水的结冰膨胀使岩石破碎的连续几张图片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水的反常膨胀,0-4摄氏度的水温度越低体积越生:大师:对,水结冰膨胀,导致岩石裂缝逐渐变生:大师:最终,岩石破碎。
风化研究报告
风化研究报告风化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岩石风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深入了解风化过程和风化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风化现象的定义及其分类。
然后,详细分析了主要风化因素和地质条件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接着,讨论了风化过程及其地形变化的机制。
最后,总结了风化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1. 引言风化作为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理解地球表面地貌演化和矿产资源富集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风化是岩石受到自然界各种力量的破坏和改变的过程,是一种自然地质力的作用结果。
地表风化作用是由于天气、气候、水文和细菌、动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2. 风化现象的分类风化现象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2.1 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岩石或矿石在自然环境下,由于温度变化、水分循环、压力变化等因素导致破坏和分解的过程。
常见的物理风化形式包括温度风化、冻融风化、脱落剥离风化等。
2.2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或矿石与大气和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岩石结构破坏和矿石成分溶解的过程。
典型的化学风化形式包括溶解风化、氧化风化、碳酸化风化等。
2.3 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岩石或矿石因为生物的作用而发生的破坏和改变。
常见的生物风化形式包括植物根系风化、虫蚁作用风化等。
3. 风化因素对地表地貌的影响风化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对于岩石风化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1 地质条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风化能力。
例如,板岩、砂岩等岩石容易发生剥蚀和水化作用,而花岗岩、玄武岩等坚硬岩石则相对稳定。
3.2 气候气候条件对风化过程起到重要影响。
高温、高湿、大雨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物理风化的发生,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则有利于化学风化的发生。
3.3 水文水文条件是岩石风化的重要因素。
水文过程中的水侵蚀和水流动力对岩石表面的冲刷和物理风化有较大影响。
3.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对地表地貌的风化作用起到一定影响。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操作流程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时间】2013年9月4日【制作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制作材料】各种材料的橡皮泥。
【制作步骤】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状,代表地核。
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在再保卫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
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
【温馨提示】1、注意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2、可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剖面,以便观察【整理器材】把橡皮泥分类整理存放备用。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实验时间】2013年9月9日【实验目的】通过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探究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实验器材】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儿观有什麽现象发生【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沿洞口四周外溢。
实验结论】火山成因推想:地壳深处的物质被高温熔化成岩浆,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沿着地壳的裂缝向上升,形成火山喷发【温馨提示】1、土豆泥不能稀软,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2、不要让学生用手触加热过的番茄酱,以免烫伤。
【整理器材】把废物放进废物桶,器材归位放置。
三、地震模拟实验(演示)【实验时间】2013年9月11日【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
【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步骤】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结论】地震的危害性很大。
【整理器材】器材归位。
四、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时间】2013年9月11日【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地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迷你实验:模拟岩石的风化
模拟岩石的风化
背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认为风化就是风力的作用,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风化,此实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风化也有流水的作用。
内容:模拟岩石暴露在周围环境中并缓慢地被风化的过程。
步骤:
1.先将牙签在肥皂块上深深地刻上你想刻的字,再称出肥皂的重量。
2.测量记录肥皂上被刻文字的深度。
3.将肥皂块放在洗手池边。
4.打开自来水龙头,让水滴在肥皂上,调节水流大小,直到可以观察到被刻文字深度的变动。
5.测量并记录被刻文字的深度。
预设问题:
1.所刻文字深度如何变化?
2.肥皂块的形状、大小或重量发生变化了吗?
3.失踪的肥皂到哪里去了?。
岩石会改变模样的实验报告
岩石会改变模样的实验报告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实验表格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研究问题:冷和热对岩石的作用我的猜想: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研究问题:流水对岩石的作用我的猜想: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篇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海珠区卫国尧纪念小学陈颖洁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
2、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
3、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冷和热、水和摩擦能否改变岩石的模样。
4、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文化遗产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验证”的实验,知道自然界中冷和热、水和摩擦能否改变岩石的模样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冷和热、水和摩擦能改变岩石的模样教学准备:1、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石灰岩、记录表、玻璃瓶、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湿毛巾等。
2、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岩石吗?在你的心目中岩石是什么样子的呢?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幅岩石的图片。
(出示课件)3、这些图片中的岩石跟你们心目中的岩石一样吗?二、假设过程1、这些岩石以前就是这个样子吗?你觉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出示课题——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2、在自然界中,是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了变化了呢?▲综合整理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只是猜测而已,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4、选定两个可研究的因素进行研究。
三、设计选择过程1、选择一个假设,讨论讨论如何验证,需要什么材料。
2、汇报实验设计过程。
(其他小组可作补充)3、出示注意事项。
(作简单的操作演示)提示:在实验中,我们始终要关注的是:岩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4、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请材料员来拿需要的材料,并作好实验记录表。
5、教师记下每组实验的方向。
《认识岩石》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认识岩石》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1、《认识岩石》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指导学生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点。
2、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
3、指导学生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
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师说什么呀?(欣赏并说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与假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板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2、教师随机分类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三、制定方案1、同学们刚才欣赏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后,它们还会改变吗?2、(板书:会)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四、实施探究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
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的研究。
其它的因素,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改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题库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测试题1、我们如果要在家里养一些鱼、虾等水生的小动物,那就需要给它们创设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做一个生态瓶吧!2、制作生态瓶需要一些工具才行啊!玻璃缸空塑料瓶剪刀镊子洗干净的沙子3、生态瓶里需要植物哦!金鱼藻 ( ) 水葫芦( )凤仙花( ) 绿豆苗( ) 3、绿豆苗要生长的健康茁壮,不容易呀!阳光 水 空气 土壤 适宜的温度4、生态瓶在家里摆放的位置很重要!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角落4、经常换水,才能让小动物生活的好! 直接用自来水给生态瓶里的小鱼换水 ( ) 生态瓶里留一半的水,再倒入一半的自来水 ( ) 用放置了24小时以上的自来水,给小鱼换水 ( )5、制作好了生态瓶,要经常观察哦! 小鱼饿了!( )小鱼觉得吐泡泡比较好玩,它们在做游戏!( ) 水里比较闷,可能氧气不够了,到水面上来呼吸!( )实验一: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1.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护目镜、小石子、废液缸、烧杯、冷水。
2.过程与方法:先点燃酒精灯,戴上护目镜,用镊子夹住小石子在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反复几次,观察实验现象。
五年级上册实验考试记录单实验名称: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实验人:班我需要的材料:小石头、镊子、火柴、护目镜、废液缸、烧杯、冷水、我的实验记录:我看到水的变化:(2)分我看到小石头的变化:(2)分这个实验说明了:(2)分气温变化对岩石风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器材:岩石1块、装有冷水的塑料瓶1个、镊子1个、酒精灯1盏、打火机1个实验操作:操作一:点燃酒精灯;操作二:用镊子夹住岩石,将岩石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再将加热好的岩石放入装有冷水的塑料瓶中,反复进行几次此项操作,直到岩石出现裂缝;操作三:熄灭酒精灯。
实验记录:1、2、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气温变化对岩石风化的模拟实验的评分:一、操作过程:(14分)操作一2分;操作二7分;酒精灯的使用应用外焰加热(2分);使用镊子时应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镊子,使镊子后柄位于掌心,视需要而加上中指(2分)。
青岛版小学科学岩石的风化-课件
镊子或岩石。 (2)加热后的岩石放进冷水时注意安全。
轻放,防止热水花溅出而受伤。
(南京地校P78图4~2、图4~4)
热胀冷缩
风化作用
根劈作用
四下科学\donghua\2\温度、水、 植物对岩石的影响.swf
6.岩石的风化
猜一猜
什么条件使岩石模样发生改变?
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 实验步骤: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
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发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温馨提示:
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 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 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 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 化。
自然界中 各种奇特的岩石造型
丹霞地貌(广东)
黄山
(奇峰、奇石)
天涯海角
长白山岩石绳 长白山天池
玄武岩柱状节理
形成错落 的六边形 石凳
溶洞与地下河
峰林:
路南石林
广西峰林
2 岩石破碎是_岩__石__风__化__的结果。岩石不断地风 化,最终会变成__沙__和__泥__土_。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石钟乳、石笋、石柱
4. 风蚀地形地貌(只发生在干旱地区 )
风蚀石蘑菇
想一想 岩石不断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
拓展
• 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作品的防 ,受到气__温__变__化___,水__流__冲__刷___, _植__物__生__长__和_风__吹__日__晒___的等因素的影响,会 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风__化__。
岩体力学实习报告
试验一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一.试验目的岩体的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块体置于一对点接触的加荷装置上,岩石破坏主要是呈劈裂破坏的性质,破坏的机理是张破坏。
用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又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荷载试验结果换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
二.试验原理试件在一对点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iao ,主要是由于加荷轴线上的拉应力引起的,其破坏机制为张破裂。
试验表明,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及不规则试件进行点荷载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点荷载试验得出的基本力学指标是点荷载强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2es D p I = 式中:P ——作用于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KN );D e ——等效岩芯直径(mm ),对于采取的钻孔岩芯径向试验,D e 2==D 2(D ——岩芯直径),对于岩芯的轴向试验,方块体以及不规则岩块试验πAD e 42=(A=DW,D——试件上、下两加荷点间距离,W ——试件破裂面垂直于加荷轴的平均宽度)。
试验表明,同一种岩石当试件尺寸不同时,对点荷载强度会产生影响,因此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以D=50mm 时的点荷载强度为基准,当D 值不等于500mm 时,需对点荷载强度进行修正,其修正公式为:s s FI I =)50( Me D F ⎪⎭⎫ ⎝⎛=50 式中:F ——尺寸修正系数;M ——修正指数,由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1985年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SRM )建议m=0.45,近似取m=0.5。
由点载荷强度指数可进一步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c σ)及抗拉强度(t σ)计算公式如下:75.0)50(821.22s c =σ )50(1s t I K =σ三.试验步骤(一)试件制备1.试样应取自于工程岩体,具有代表性。
可利用钻孔岩芯,或在基岩露头、勘探抗槽探硐、巷道中采取岩块。
小学科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所有演示实验
试实验一:探究磁铁的秘密一、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秘密二、实验材料:条形磁铁、橡皮、回形针、塑料尺子、粉笔、铁钉、木块、布条、玻璃片、陶瓷小勺、大头钉等。
三、实验步骤:1.将实验用品依次摆放在桌面上,/用条形磁铁的一端靠近橡皮。
/发现磁铁吸不住橡皮,把橡皮放到标注吸不住的盒子里。
2.用条形磁铁靠近回形针,/发现回形针被吸住,/把回形针放到标注吸住的盒子里。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靠近其余的物品,磁铁能吸住的物品放在标注吸住的盒子里,吸不住的物品放在标注吸不住的盒子里。
4.观察标注吸住盒子里的所有物品,/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铁做的。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
实验完毕,请整理实验器材。
一、实验名称:研究布料的特点二、实验器材:棉布、化纤布、丝绸、盛有水的水槽、烧杯。
三、实验步骤:1.把棉布放在手中,用手直接感知棉布,摸一摸。
/发现棉布手感柔软。
用同样的方法摸一摸化纤布和丝绸,/发现化纤布和丝绸手感都很柔软。
2.用手拉一拉棉布,/发现棉布被拉长了,松手后,发现棉布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同样用手拉一拉化纤布和丝绸,/发现化纤布和丝绸同样被拉长,松手后,同样回到原来的样子。
说明棉布、化纤布和丝绸都有弹性。
3.把同样大小的棉布、化纤布、丝绸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取出棉布,在烧杯上方挤压,/发现能挤出水。
同样的方法挤压化纤布、丝绸,/发现都能挤出水。
观察烧杯里水的多少,/发现水有多有少,说明棉布、化纤布、丝绸都有吸水性,不同布料的吸水性能不一样。
实验结论:布料具有柔软、弹性和吸水性的特点实验完毕,请整理实验器材。
一、实验名称:研究金属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铝条、铜条、铁条、砂纸、锤子、铁砧子三、实验步骤:1.拿出铝条,用砂纸打磨铝条,/发现铝条表面具有银白色的光泽。
拿出铜条,用砂纸打磨铜条,/发现铜条表面具有紫红色的光泽。
拿出铁条,用砂纸打磨铁条,/发现铁条表面具有银白色的光泽。
说明:铝条、铜条、铁条具有金属光泽。
岩石风化方面的科研创新训练实施记录
岩石风化方面的科研创新训练实施记录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河伯完小将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关于岩石的内容,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认识岩石》中了解岩石的分类,能够简单地辨认一些生活中的石头,知道河伯乡最常见的岩石就是石灰岩。
在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在变化的,有些变化非常剧烈,有些变化非常缓慢。
大概了解岩石风化的过程以及什么是岩石的风化。
因此选择中高年级进行探究活动,以岩石风化的原因为研究主题对于学生而言难度适中。
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课外的内容。
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广,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增强,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会探究。
在探究岩石风化的过程中也能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化学等学科构建良好的知识构建桥梁。
二、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践探究知道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发生风化作用。
2. 知道风化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是这个变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二)过程与方法1.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去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 学会做冷热变化、酸雨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
3.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能分析推测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4. 能够用口头、书面清晰地表达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过程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设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3. 学会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善于发现自然界中的科学。
4. 知道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三、研究方法1. 观察法学生对于多处地方的岩石形状进行实地观察,除了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也借助放大镜等仪器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使用手机、相机辅助观察。
2. 访问法通过走访石头附近的村民,了解岩石背后的故事以及岩石形状的形成原因。
针对在探究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去访问老师,了解岩石变化的科学原因。
3. 资料分析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去查找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