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二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2. (08宁夏文综)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 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B
3.(08江苏单科)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 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知识结构
(1)建国初期:恢复经济 一五计划(一化三改)
(2)艰难探索:成就:八大、八字方针
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文革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文 革都是“左”倾错误在社会各 领域的反映,造成“左”倾错 误泛滥的原因有什么?
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皇权思想、封建家长 制思想—对权威的盲目服从。 ②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 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 ③毛泽东在“左”倾错误发展过程中起了 主要作用。 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反右倾”斗争使 党和国家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削弱和破 坏。
; https:// 喵吉特区-菲律宾华人网;
树,可是六大神树の分杈长成の,有了这东西,修行都要快上好几倍,而且不容易走火入魔,这是神树之孙呀.()"现场又传来了壹阵阵の讨论声,有人觉得这树是蓝光神树.莫悔微笑着说:"在座の道友果然是眼光毒辣,此树正是蓝光神树,乃是第五大神树の壹根侧枝长成の,是壹位前辈托于本阁进行拍 卖の.""只不过这位前辈,只需要以下几种东西,天眼草,蓝湖水,雪兔冰,若是有这三种东西の道友们,可以出价.""每十斤干の天眼草,相当于十方蓝湖水,百斤雪兔冰,价高者得."这蓝光神树,拍卖の规矩,以及要‘交’换の东西也列了出来.莫悔刚刚报完,马上就有人报了价了:"壹百斤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基础知识一、伟大的复兴之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1.新民主主义社会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一、前言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少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总结,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介绍,促进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反思。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当时,国内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再加上战争的摧残和封闭政策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然而,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号召全民参与的社会主义建设。
2. 长征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在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面对艰难险阻,把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建设摆在了各级政府和解放军的中心工作中。
1952年内蒙古建设了第一家大型钢铁厂,实现了从工业落后省份到一流制造业的转变。
长征开始后,毛泽东积极推进农业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实现了农村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
3.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在196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首先,在大跃进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农业和轻工业建设受到了忽略,导致了粮食短缺和生产能力下降。
其次,文化大革命使得全国思想文化受到了冲击,出现了许多危机和混乱。
最终,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断和停滞。
4. 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层开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个新时期,我国逐渐恢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头,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教材: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讨论与互动:通过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表达等方式,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3、发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 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 联合声明。
1972年9月,毛泽东在中南海 会见日本总理大臣田中角荣等
1972年2月,毛泽东会见 美国总统尼克松
“我们能在今 天的国际环境中着 手进行四个现代化 建设,不能不铭记 毛泽东同志的功 绩。”
1960年1月到1963年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 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
1959年,毛泽东 和亚非拉各国青 年朋友在一起
1960年4月15日, 周恩来访问缅甸, 受到缅甸各界人 士的热烈欢迎
2、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 会通过决议,恢复中 国人民共和国的合法 席位。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奉行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外 交政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和外交 工作的支持和援助。
1950年2月14日,周 恩来在《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上签字, 同时签定的还有《中 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 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
1、建立和发展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959年2月
第二次郑州会议
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1.抵御和平演变,避免资本主义复辟 2.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和国内政治状况 做出了错误估计 3.林彪、江青、康生等人的煽动、利用
2、文化大革命的经过
1965年11月 —1966年12月 1967年1月 —1969年4月
1969年5月 —1973年8月
淡定八人组:
刘岚霞、阳言君、杨红梅、 于思思、罗元清、邓艳萍、 龚宜敏、屈利辉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却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困难。
本文将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挑战进行探讨。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取得政权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国家实行了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对传统农业经济进行改革和调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然而,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了一系列的曲折与困难。
在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一些错误的政策决策以及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实际情况,中国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这一时期出现了农村大规模的人工灌溉工程,导致农田退化,严重耗费了国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大跃进”之后,中国进行了严肃的思想启蒙和内部整顿,同时也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经济发展策略的重新定位。
1963年,国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
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中国再次陷入了苦难与挫折。
这个时期的动荡和制度的混乱导致了经济的大规模破坏,工业生产几乎停滞,农田耕作也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整个国家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与混乱之中。
直到1978年邓小平发起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才开始走出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成功地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些改革包括农村经济的改革、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这些举措使中国经济得以重新焕发活力,走上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道路。
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还远未结束。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挑战。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字导学)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基础导学基础梳理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提上日程。
(2)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主张。
2.方针:优先发展,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问题思考1.“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2)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十分不全。
(3)中国要想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3.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计划。
4.成就(1)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3)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
问题思考2.如何正确认识“一五”计划的特点?(1)改造与建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并强调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适应国家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1)农业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为特征。
②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问题的决议》。
(2)手工业①1953年,开始从方面入手,逐步按分期、分批、分片改造。
②后来,改变为合作化的办法。
(3)资本主义工商业①采取、限制和的策略,将其纳入轨道。
②1953年底,实行公私合营。
③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
3.结果:1956年底,基本完成。
4.意义:社会主义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问题思考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大跃进
大炼钢铁——15年赶英超美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放卫星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1—1966上升 1960农村纠左,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1962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教训;1965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七是,科技和教育实现了落后到突飞猛进发展的转变 ,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 八是,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发生了根 本性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过去的60多年里,中国人民积极探索,与 时俱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阔步前进,是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 跻身世界前列的60年。回首过去,展望未 来,我们对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充满 信心。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 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 们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探索中的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动 夸大人的主观作用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二、探索与失误
成功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 对主要矛盾和主要
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探索中的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 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二、探索与失误
成功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
②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探索中的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 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①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①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2、工业化提上日程——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一化”、“三改 造”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二、探索与失误
成功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
②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经济开始好转 (1962年底) 调整任务完成 (1965年)
探索中的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 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根据材料,推断接下来新中国的主要工作将是什么?
开展工业化和进行三大改造
一、1949—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
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二)1953--1956
1、方针: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 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内容:主要矛盾变化
主要任务变化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 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力。
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发展方针。
2、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大二次会议、多快好省) “大跃进”(中心: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三面红旗
【概念辨析】“大跃进”
高指标 瞎指挥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片面要
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后
面临的困境
经济上,国 民经济全面
崩溃
军事上,国 民党还有上 百万军队在 负隅顽抗
国际上,美苏 冷战对峙,帝 国主义国家对 新中国孤立、
封锁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20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探 索社会主义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 经验教训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ppt(20张PPT)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整风运动 反对官僚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主观主义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运动结束时,全国共有 55万多人被划为“右派分 子”,绝大多数被错划。
1957年国庆游行中的反右标语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鼓足干劲:调动群众积极性 力争上游: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多:增加数量 快:加快速度 好:提高质量 省:节约成本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项目 工业
概况
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 基础工业项目
成就
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三线建设
提高国防能力,改弹、中远程导
国防 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提高国防能力
农业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抵
培育推广良种、科学种田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崇尚劳动 敬业守信 敢于创新 ……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曲折发展 对错交织 成就巨大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 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 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 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 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文教 卫生
教育医疗蓬勃发展
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骨干力量
外交 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 关系正常化
建交高潮,新局面
三、伟大建设成就 ➢ 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
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时期)》
国内:
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 全国发生了20起共约一万多工人 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 发生30起一万多大、中学校学生 罢课、请愿事件。在农村也发生 了闹退社的风潮。如浙江省农村 发生请愿、哄闹等事件多起,广 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万户。
专题10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人工合成结晶 牛胰素岛
武汉钢铁基地
考点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高考注重结合图片、图表等新情境考察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验教训,理解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的重要意义
5
易混点1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农村土地由农 民个体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公社化运动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只是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②作用不同: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针对性训练答案
CBBAD
AC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1)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建设受 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 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 的抵制,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外交:70年代重大突破
成功:《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政治
探 索
经济
失误: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反右倾”斗争 成功: 八字调整方针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十年建设成就
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年建设成就
大庆油田
成功试验第一 颗原子弹 兰新铁路
包兰铁路
包头钢铁基地
15
为什么70年代中美关系会走向正常化? 【提示】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决定两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美国: 70年代起,经济增长趋缓;陷于越南战争;美 苏争霸处于守势。 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50年代末),苏联在中苏边境 陈兵百万,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改善中美关系有利 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中国拓展外交空间,更多 的参与国际事务。
必修二 第33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B
3、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 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表所示的数 据变化 1957~196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A.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 B.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C.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D.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C
敞开肚皮吃饭” 的人民公社食 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人民公社的危害: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社会生产力 , 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困难。 教训:
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不同
探索与失误(1956-1966)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启示一: 从国情出发
“大跃进” 失误: 1958 启示二: 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启示三: 生产关系的变 三年经济困难 革必须与生产 59-61 力水平相适应。
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教训 值得总结? 正确认识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内容(教材83---84页)
②成果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内容: 高级农业合作社 (1)农业改造: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 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不顾客 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的原理.
第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着自己的道路。
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于20世纪初,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战争和磨难,逐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并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大跃进是中国的一项大规模的经济计划,于1958年至1961年进行。
它的目标是通过集体农业和工业生产,实现中国向现代化的迅速转变。
然而,由于错误的计划、失误和不必要的干扰,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饥荒和人员伤亡。
人民公社是一种农村集体化运动,它是建立在大跃进基础之上的。
该运动的目标是消除农村贫困并促进经济增长,但它也导致了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份额分配不均和劳动分配不合理。
文化大革命1966年,毛泽东发起了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旨在恢复革命精神和消除保守思想的政治运动。
文化大革命引发了全国性的动乱,许多文化和历史遗址被毁,人们被迫参加批斗和审查。
文化大革命也导致了许多最有批评性的智者和艺术家死亡和离开中国。
改革开放恢复革命经验和清除官僚主义的尝试都导致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停滞不前。
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引导了中国推进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旨在更新旧有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它允许市场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更有效地作用,也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私人企业的兴起和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历经四十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定不移的中国梦中国的未来建设更应坚定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探索与失误
成功的探索 探索中的失误
①中共八大
对主要矛盾和主要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动
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的原理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探索与失误
成功的探索 探索中的失误
①中共八大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②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大跃进”运动 (1960年冬)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 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 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人 民生活痛苦不堪。 材料二: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 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 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2、“一五计划”
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 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 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 缺不全;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
阅 读 并 归 纳
(2) “大跃进”-生产力超高速发 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急于过渡
“一大二公”
危害: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 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混乱;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 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优秀课件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知识海洋
二、“文化大革命”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 工业 2. 三线建设 3. 科学技术 4. 农业 5. 外交
应用探究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 A.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D.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七千人大会
钢(万吨)
粮食 (亿斤)
城市职 工
农村劳 动力
1960 年
1866
2870 5044万
1.7亿
1962 年
667
3200 3000万 2.1亿
2.2
2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1958年
1.43
1960年
1.6
1962年
1.88
1964年
2.14
1966年
八大二次会议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会化运动
1960我国八国字民方经针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 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
1962 七千人大会
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
长19江66 大桥“的文建化成大,革一命”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 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
五党中和央全和国地人方民的当关前系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
来解六决汉这族和和个少矛数盾民,族把的我关国系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
为先七进党的和工非业党国的。关系 八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 是非关系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 • 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3、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 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 城镇人口。其主要 目的是 D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 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1956——1976年间中共制定了哪些 正确的方针,又有哪些失误?
中共“八大”
正确的指导思想
1956-1966年
八字方针 社会主义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两 个 阶 段
1966-1976年
探索中的失误 “文革”十年浩劫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1953——1957)
克拉玛依 油田
长春一汽
鞍钢 兰州黄河大桥 西安第二 发电厂 武汉长 江大桥
武汉国棉 一厂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以东北为中心。 【合作探究 2】 对比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从工业建设成就的区域布局来看,有何特点? 从工业建设成就来看,优先发展什么 ? 重工业 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启示: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3.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1)背景: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持续三年的经济困难时期。 (2)内容: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 核心是调整 (3)结果: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 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命制人:马光贤审核人:高三历史组编号18 时间:
【单元概览】: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主要包括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其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是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2、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今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其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单元结构】: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一)背景条件:
1、建国之初的工业概况:
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教材小字)
2、环境需要;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之中,迫切需要加强工业化建设。
3、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物质基础:1952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方针政策: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___ ___ __ ,制定。
6、经验借鉴: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农轻重关系。
(二)实施“一五”计划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造)详见小字
3、“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成果:“一五”计划的意义(结合p92地图)
1、(工业部门)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
以及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
2、(工业布局)我国地区也新建了、、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为了适应的要求,早日建成。
2、过程:
(1)农业:
①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具体政策和步骤(详见教材)
(2)手工业:
①原因(教材小字)②具体政策和步骤(详见教材)
(3)资本主义商业:(详见教材)
3、结果及意义
①
②
三、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及成就
1、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
①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
②正确指出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③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3意义:在“八大”路线指引下,,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1)时间:
(2)八字方针:
(3)意义:
3、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具体成就详见教材小字)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失误与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原因:
(2)时间:会议
(3)内容:
2、以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①
②
③
3、文化大革命:
(1)时间:
(2)原因:
(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落实④中共八大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010·大同高三模拟)1953年毛泽东认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特殊”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