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之”的用法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的具体介绍

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的具体介绍

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的具体介绍高考文言文之字的用法介绍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如此。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早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刻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

之字的用法

之字的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见解。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

如:“之死矢靡它。

”(《诗经•风•柏舟》)——到死发誓没有他心。

“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于是连夜奔跑到沛公的军营里。

“庄辛去之赵”,是说庄辛离开楚国到赵国去。

“之”作动词在古汉语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词。

“之”做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

做代词“之”又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放之山下,虎见之”(《黔之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见威王》)。

从上面所举例中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

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异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吕氏春秋•举难》)。

从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

w由上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

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

古汉语虚词“之”讲解

古汉语虚词“之”讲解

古汉语虚词“之”讲解1. 代词"之"做代词时,可代第三人称,或表指示,没有单复数以及阴性和阳性的区别。

一般做句子中的宾语。

例如∶(1)公与之乘。

(《曹别论战》)——鲁庄公同他坐一辆车。

(之∶代曹别,相当于"他",做介词"与"的宾语。

)(2)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别论战》)——他们的勇气用尽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齐军,表多数,相当于"他们",做动词"克"的宾语。

)(3)虎见之。

(柳宗元《黔之驴》)——老虎看见它。

(之:代驴,相当于"它",做动词见的宾语。

)有时"之"字也可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如∶(4)幸来告语之。

(《西门豹治邺》)——希望来告诉我。

(之;代西门豹,相当于"我",做动词"告语"的宾语。

)(5)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商君书·更法》——国君您赶快下变法的决心,一定不要顾虑人们议论您。

(之。

代"君",相当于"你",做动词"议"的宾语。

)代事物的"之"字,有时指示作用更强些,可译为"这""那"。

例如∶(6)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贵族们在谋划这件事。

(之∶代"齐师伐我,公将战"这件事。

)(7)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山神听到这件事。

(之;代移山这件事。

)2. 助词"之"字做助词时,主要起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所以有人把它归入连词。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限制和修饰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字。

例如∶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一》)——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之∶连接"子"和"矛""盾",表限制关系。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

“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

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

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

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

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

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

(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之的用法 文言文

之的用法 文言文

之的用法文言文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结构助词。

相等于现代汉语“的”,放到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并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存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作:物体本身以外的快感。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记路之远将近。

(陱施家桥《桃花源记》)译作:忘掉甘尼森河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快乐,陱后甚少言。

(陱施家桥《桃花源记》)译作:对于菊花的嗜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比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并无丝竹之乱耳,并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译作:这里没喧闹的音乐声袭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译作:当政治上最低理想实行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比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译作:时间短了,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比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作: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表人、物、事,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样、这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4.“之”字用作助词。

可以分为下面两种情况:第一:“之”用作结构助词。

a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b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没有实在意义。

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c用于前置宾语和谓语之间,是并与前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

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2012.07胡月义文言虚词“之”是文言文中用法最为复杂多样的词汇之一,光是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就纷繁多样,常使热爱古汉语的朋友晕头转向,难以应对。

下面就文言虚词“之”的结构助词用法作一系统整理归纳,总凡十四种,以期对古汉语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1、定语+之+中心语。

“之”可译为“的”。

例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2、主语+之+谓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例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伤仲永》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主语+之+谓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例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4、宾语+之+动词。

“之”前置宾语。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5、动词+之(于)+补语。

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

例如: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6、壮语+之+中心语。

“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苏武传》7、中心语+之+定语。

“之”为后置定语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送东阳马生序》8、动词+之+补语。

“之”可译为“得”。

例如:子奚哭之悲也?《礼记·檀弓上》何兴之暴也?《项羽本纪》何客之勤也?《报刘一丈书》9、动词+之+补语。

这里的“之”后省略了“于”,表示对前面的动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人甚异之。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之”作代词用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之”作动词用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及意义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及意义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及意义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1)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①作《师说》以贻之.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如: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①宋何罪之有?②何陋之有?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马之千里者.③石之铿然有声者.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如:①子夏之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③辍耕之垄上.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如:①顷之,烟炎张天.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之的用法

之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之的用法: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欲报之于陛下也悉以咨之先帝称之曰能肉食者谋之公与之乘名之者谁天下顺之固以怪之矣名之者谁环而攻之而不胜天下顺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愿陛下亲之信之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宫中之事以伤先帝之明山间之四时也山水之乐宴酣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三里之城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如镜之新开冷光之乍出于(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公将鼓之怅恨久之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4、语法作用: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何陋之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何罪之有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的用法: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古汉语之字用法总结

古汉语之字用法总结

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古汉语里那个神奇的“之”字。

你知道吗?“之”字在古汉语中用处可多啦!有时候它就像个领路人,指的是去某个地方或者指向某个人、某个东西。

比如说“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里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带着孟浩然一路奔向广陵。

还有的时候,“之”字是个“月老”,专门牵线搭桥,连接两个词,起到一种“的”的作用。

像“忘路之远近”,就是说忘记了路的远和近,“之”把“路”和“远近”紧紧连在一起。

“之”字还能当老师呢!在一些句子里,它表示“这、此”的意思。

“之二虫又何知”,这里的“之”就是说这两个小虫子,怎么样,神奇吧?有时候它又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在主谓之间跑一跑,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比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孤之有孔明”不是个独立的句子,“之”在这儿一捣乱,就让整个句子的结构变得更巧妙啦。

哎呀呀,古汉语里的“之”字是不是特别有趣?咱们以后读古文的时候,可要多留意它哟!稿子二亲,咱们接着唠唠古汉语里的“之”字。

你想想啊,“之”字就像个万能钥匙,能打开好多意思的门。

比如说,它能表示一种代词的身份,代指人或者事物。

像“渔人甚异之”,这里的“之”就是指前面提到的那种景象。

它还能当助词用呢,调整音节,让句子读起来更顺溜。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里的“之”没啥具体意思,就是让句子更有节奏感。

“之”字也能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穿梭,起个标志作用。

“马之千里者”,就是说千里马,“之”告诉咱们这是在说马的特点。

而且哦,“之”字有时候还能表现出一种递进或者转折的关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这里的“之”就有一种假设的意味在里面。

呢,“之”字在古汉语中那是花样百出,变化多端。

咱们得多读古文,和它混熟了,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心思哟!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古汉语很有意思?。

文言词语“之”的用法

文言词语“之”的用法

引用文言词语“之”的用法口诀及例释一“诀”在口,百“试”无忧巧记口诀学语文之——文言词语“之”的用法口诀及例释“之”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词,用法也较为复杂,它可以作实词,也可以作虚词。

“之”的用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口诀:可以指代人、事、物,可以释为“去、往、到”,可以译作助词“的”,不用翻译“取”、“凑”、“标”。

下面对口诀作具体解说。

一、可以指代人、事、物。

“之”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为代词,用来指代人,也可以用来指代事或物。

1、人称代词,用来指代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有时也可用来指代第一人称“我”。

例如:①具答之(《桃花源记》)之:他,代指桃花源中人。

②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他,代指失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之:他们,代指齐国军队。

④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之:他,代指不确定的某个人。

⑤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我,代指蒋氏本人。

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它”、“它们”。

例如:①又数刀毙之(《狼》)之:它,代指狼。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核舟记》)之:它,代指窗户。

③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鱼我所欲也》)之:它,代指万钟。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之:它,代指先帝之殊遇。

⑤名之者谁(《醉翁亭记》)之:它,代指醉翁亭。

3、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事,相当于现代汉语“……这(那)件事”。

例如: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桃花源记》)之:代指渔人偶遇桃花源这件事。

②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指捕蛇这件事。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④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之(后一个):代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⑤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之:代指鲁国迎战齐军这件事。

4、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通常作复指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样)”。

例如:①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这。

古汉语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古汉语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十八:之.《说文》:“之,出也。

”本义为动词,义为“出”“往”“到”。

“之”的虚词用法是其假借义,可作代词、连词和助词。

代词“之”用法灵活,可代人、事物、处所等,现代汉语仍保留了部分用法;连词“之”多见于先秦典籍中;助词“之”主要用于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也保留了结构助词“之”的一些用法。

代词“之”既可作人称代词,亦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之”指代第三人称,不仅可指代人,而且可以指代事、物、时、地等。

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

在句中主要用作宾语,少数充当定语。

(一)“之”作动词宾语。

1.“之”所指代的对象或事物出现在上文中。

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例: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勾践灭吴》)2.“之”所指代的对象、事物出现在下文中,内容多为引述前人的名言或古书的记载。

动词主要以“闻”“有”“识”“歌”等为常见。

“之”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例: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勾践灭吴》)3.“之”字指人,形式上是指第三人称,实际上是指说话者自己,即指第一人称。

可译为“我”。

例: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4.“之”字指人,形式上是指第三人称,实际上是指听话人,即指第二人称。

可译为“我”。

例: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左传·宣公二年》)按:“之”指代听话人(赵盾),可译为“您”。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

”“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

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

”“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

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作为助词文言文翻译

之作为助词文言文翻译

之,古汉语中的一种助词,具有丰富的语法功能和用法。

在文言文中,之作为助词,其翻译和运用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之作为助词在文言文翻译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一、之作为助词的语法功能1. 定语后置的标志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此时,之作为助词,起到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的作用。

如:“秦之明月,汉之清风。

”(秦朝的明月,汉朝的清风。

)这里的“之”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2. 主谓之间的助词之作为助词,可以放在主谓之间,起到连接主谓的作用。

如:“孔子之徒,七十有二人。

”(孔子的学生,有七十二人。

)这里的“之”就是连接主语“孔子之徒”和谓语“有七十二人”的助词。

3. 代词之作为助词,还可以充当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

如:“吾友之书,吾欲借之。

”(我的朋友的书,我想借来看。

)这里的“之”就是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书”。

4. 疑问语气词之作为助词,有时也用作疑问语气词,表示疑问。

如:“吾闻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听说,人固然有一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这里的“之”就是疑问语气词。

二、之作为助词的翻译方法1. 根据语法功能翻译在翻译之作为助词的文言文时,首先要根据其语法功能进行翻译。

如:(1)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为“的”。

(2)主谓之间的助词:省略不译。

(3)代词:根据上下文翻译为相应的代词。

(4)疑问语气词:翻译为“吗”。

2. 根据语境翻译翻译之作为助词的文言文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翻译。

如:“吾友之书,吾欲借之。

”这句话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书”。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将“之”翻译为“书”。

三、之作为助词的重要性1. 增强文言文的可读性之作为助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使得文言文在表达上更加丰富、生动。

翻译时,正确运用之作为助词,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可读性。

2.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在翻译文言文时,正确理解之作为助词的用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避免因对之作为助词的误解而导致的翻译错误。

之代词的例句

之代词的例句

之代词的例句一、“之”作代词用,用在动词的后面。

例句:夏蚊成雷……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二、“之”作动词用,“往、前往”的意思。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三、“之”作助词用1、“之”作结构助词例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例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之做第三人称代词的文言文例句如下: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译文: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译文: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3、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译文: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之的其他用法一、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一、“之”作代词用“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请看下面的例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之”字的相关资料

“之”字的相关资料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

”“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

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

”“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

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于的意思和用法

之于的意思和用法

之于的意思和用法“之”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用字,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其中,“之”字作为结构助词时,常常表示修饰、领属、所属等关系。

以下是“之”字作为结构助词时的意义和用法:1、修饰关系:“之”字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放在形容词或副词的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美之女”(美丽的女孩)、“勇之士”(勇敢的战士)。

2、领属关系:“之”字用于表示所属关系,即某个事物属于某个主体。

例如,“君之车”(你的车)、“国之宝”(国家的宝藏)。

3、所属关系:“之”字用于表示某物属于某个范围或类别。

例如,“历史之书”(记载历史的书籍)、“自然之景”(自然的景色)。

需要注意的是,“之”字的用法并非固定不变,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

同时,“之”字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用法和意义,例如作为代词、动词等,这些用法和意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解和解释。

此外,“之于”这个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固定搭配。

“之于”本身是由两个“之”字组成,其中第一个“之”字是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所属关系,而“于”则是一个介词,表示方向、对象或时间等关系。

因此,“之于”的具体意义和用法也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

在一些情况下,“之于”可以表示一种比较或对照的关系,例如“君子之于小人”(君子与小人相比)。

此外,“之于”还可以表示一种方向或对象的关系,例如“投之于地”(将其投向地面)、“报之于人”(回报给人们)。

需要注意的是,“之于”这个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歧义或误解。

因此,在使用“之于”这个表达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确保其意义和用法清晰明确。

总之,“之”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结构助词,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而“之于”则是由两个“之”字组成的表达方式,其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在使用这些词语时,需要注意其语法和语境,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之”的用法
(一)之,本为动词。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史记·项羽本纪》)
(二)“之”代词用法。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
①之.子于归。

(《诗经·周南·桃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请子继之。

《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之”结构助词用法。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表修饰关系,表领属关系,译成“的”译为“的”;表同一关系,译为“这样的”。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

《捕蛇者说》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列子·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1)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为词组。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②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孰计之也。

《战国策·燕策》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
(2)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列子·愚公移山》
④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许行》
5、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起强调介宾词组的作用。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孟子·滕文公》
②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墨子·公输》)
6、用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
7.用在谓语与后置状语之间
①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孟子·告子下》
②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四)“之”的音节助词用法
①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吾子勉之.。

(《左传·成公二年》)
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史记·陈涉世家》)
(五)“之”的连词用法
《楚辞·九叹》:吟泽畔之江滨。

(吟湖畔和江边。

)
问题讨论:一、关于“之”的词性问题。

1、关于用在偏正短语和主谓之间的“之”:
1) 介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首创“介词”一类。

后来,黎锦熙的《比较文法》、王力的《古代汉语》都持这种观点。

2) 连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词诠》。

郭锡良《古代汉语》也持这种观点。

3)结构助词:这是语法学界目前通常的说法。

王力《古汉语常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均采用此说。

2、关于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的“之”字:
1)助词:通常的看法。

2)代词:王力《古代汉语》“用代词‘之’或‘是’复指提前的宾语是古代汉语变更语序的一种手段。

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手段。

3)介词:《马氏文通》、《比较文法》都持这种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