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马克思和韦伯看来,阶级就是一种经济领域 中产生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 被统治的关系,而阶层是一种等级、地位的关系。
但是后来的研究有意地把马克思与韦伯迥然对 立起来,这里有西方冷战的因素在起作用。到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和政治学界对阶 级研究提出了一种质疑,尼斯比特提出“阶级已 经死亡”。但是坚持阶级和阶层研究的学者并不 像以前那样将阶层研究与阶级研究绝对地对立起 来,而是走向融合,不论是新马克思主义还是新 韦伯主义都从对方的理论中吸取有关的合理因素, 以增强对现实的解释。
我们认为,阶层关系是指社会阶层之间发生的 群体性利益、支配和身份关系,而阶级关系则指 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 与被统治的集团性关系。
阶级关系通常发生在生产领域中,而阶层关系发 生在更广泛的领域,包括生产领域、市场领域、政 治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阶级关系更具有组织性, 是一种集团性关系,而阶层关系不仅包括集团性关 系,而且还包括一些更为松散的群体关系。所以, 在我们的研究中,阶层关系囊括了阶级关系,是在 更广的范围内讨论的一种社会关系。
新马克思主义代表赖特在其阶级分析模 型中引进了所谓阶层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人力 资本、权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了“矛盾阶级 位置”的理论。
新韦伯主义代表高登瑟普将所有权作为 划分阶级的一个重要变量来对待。
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到,阶级理论与阶层 理论都在吸收对方的一些有说服力的观点和 理论,去改善自己的理论。于是有人就认为 英语中的CLASS既可以译成阶级,又可以译 成阶层。
当然,有人也许会反对我们的观点,认为,阶 级概念与阶层概念完全是不同的,怎么能说阶层关 系囊括阶级关系呢?我们还是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虽然存在着阶级关系,但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有着 比阶级关系更复杂、多样的群体关系,我们认为用 阶层关系更能揭示和解释这种复杂现象。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 框架
我们是用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 源划分阶层的。我们曾探讨了阶层之间 的社会流动,虽然社会流动也是一种阶 层关系,但是社会流动也只是说明阶层 之间的开放性问题,还不能全面反映不 同阶层之间在行为、态度、意识以及力 量1上2 的互动和较量 。
阶层关系表现为不同阶层在获取各种资 源上产生的行为、态度和认识上的互动
在互动中会产生利益关系、支配关系和身份关 系,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具体的三种社会阶层关系。
利益关系指各个阶层在资源配置上产生的零和 对立、竞争、互利等三类关系。支配关系指领导与 服从、控制与受控制、主导与被主导等权力关系, 可分为庇护关系、压制关系和对抗关系,前者还是 一种合作关系,对权力的认可,而压制关系是一种 通过力量(主要是暴力手段)迫使其他阶层的服从, 对抗关系一般指弱势阶层对自己受控制、受支配和 受领导的地位不满意,试图通过对强势阶层的反抗 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身份关系指因社会地位不同而 产生的等级性声望关系,包括社会评价、社会炫耀、 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等关系。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
分析
1
王春光
研究缘起
1998年课题组成立:因应院领导的要求,也 是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
先后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和《当代中国社会结 构》三本书。
我们分别研究了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 结构,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社会阶层关系。
2
社会阶层关系:当前 中国的热点社会现象
•最近几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频发:重庆万州事件、四川的雅安事件、 云南孟连胶农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广东汕尾事件、 深圳富士康事件、广州本田事件等 。 •地方官员的体会:坐在火山口上,社会维稳成本非常之高,超过国家 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
3
• 学者的看法:在经济建设成就之大超乎 人们预想的同时,社会问题之多也出乎了人 们的意料。
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虽然存在着马克思所说 的阶级关系,但是情况远远比马克思时代更为复 杂: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多种所有 制、传统与现代乃至后现代并存,由此而出现的 关系既有对立、冲突、剥削等,又存在各种千丝 万缕的竞争、合作、共谋等合纵连横现象。所以, 我们认为,用阶层关系似乎比阶级关系更能解释 当前中国社会的复杂性。
从这里,如果我们再深入地分析,实际上已经触及到 阶层关系的实质。我们虽不能把当前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 结为阶层关系问题,但是,阶层关系视角确实是一个有解 释力的视角。
社会阶层关系是什么?——理论的 回溯和分析
什么是阶层关系?它与阶级关系有什么异同?为 什么我们不用阶级关系这一概念呢?这里确实需 要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和澄清。
普通大众的感受:不满并没有随着经济增 长而减少,居民不满高房价、高物价、强拆 迁、征地等等。
那么如何解读这些不满、矛盾、冲突呢? 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有过一些研究解读:社 会结构不合理、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 构等。国家认为这些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 衡、不全面造成的问题。当然还有学者从制 度上找问题。
当然,在中国,现在还是有人将阶级与阶 层做严格的区分,认为:一阶级是一个实体, 而阶层仅仅是一个统计划分单位;二是阶级 是有关系的,而阶层是没有关系的。
事实上并不如此,我们日常所说的阶层不 只是一个研究者所划分的群体,而是实实在 在的社会存在。阶层之间并不是没有关系, 至少还存在着流动关系。
之所以阶级理论与阶层理论趋同,也是 因为社会现实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理论上不 做调整和修改,Leabharlann Baidu难以反映业已变化的社会 现实。
先从阶级与阶层研究的历史恩怨说起。 国内社会学界的普遍认识是:阶层与
阶级的理论分野是从马克思与韦伯那里开始的, 马克思被认为是阶级理论的坚定倡导者,而韦伯 则被视为阶层理论的始祖。马克思并不是没有意 识到阶层问题,他认为阶级内部是分阶层的,而 且阶层也是跨阶级的,同时韦伯也并没有否认阶 级的存在,但他认为阶级只是一种经济现象。
• 我们认为,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解释 力,但是,首先需要对这些问题的属性应有一个明确的认 识,才能对背后的原因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和了解。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 结构的核心,凡是阶层结构上发生的问题就会直接地决定 了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构变迁, 关键表现为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阶层结构的变迁不 能达成相应的状态:比如中产阶层规模过小、农民工阶层 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社会阶层流动机会的不均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