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5篇)
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5篇)第一篇: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腹腔镜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是指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诊治外科疾病,包括经腹腔途径和手助腹腔镜手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开展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例300例以上。
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外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开展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1、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有符合要求的手术场所及管理人员。
2、有器械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主治医师以上具备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经过不少于6个月外科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有与开展外科腹腔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外科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外科腹腔镜手术累计100例以上。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复杂外科腹腔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4、手术权限应严格按照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执行。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外科腹腔镜诊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
2、有5年以上外科诊疗工作及开放手术经验,取得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拟开展复杂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外科腹腔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在三级医院从事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腹腔镜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是指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诊治外科疾病,包括经腹腔途径和手助腹腔镜手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开展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例300例以上。
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外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开展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1、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有符合要求的手术场所及管理人员。
2、有器械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主治医师以上具备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经过不少于6个月外科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有与开展外科腹腔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外科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外科腹腔镜手术累计100例以上。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复杂外科腹腔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4、手术权限应严格按照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执行。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外科腹腔镜诊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
2、有5年以上外科诊疗工作及开放手术经验,取得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拟开展复杂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外科腹腔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在三级医院从事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最新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资料
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加强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普通外科腹腔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甲状腺腔镜技术、乳腺腔镜技术、经肛腹腔镜微创技术(TEM)等诊疗技术。
普通外科涉及十二指肠镜、胃镜、结肠镜等消化腹腔镜诊疗技术参照《消化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普通外科病区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普通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需要的腹腔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普通外科腹腔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腹腔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腹腔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普通外科病房开放床位数不少于60张,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腔镜诊疗技术管理及资格授权制度
腔镜诊疗技术管理及资格授权制度为规范腔镜手术操作,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特建立腔镜诊疗技术管理及资格授权制度。
一、适用对象适用科室:开展腔镜手术的临床科室。
适用对象:适用于取得临床医师资格且在本院注册的在聘相关临床医师。
二、管理部门(—)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职责:1、负责医师腔镜手术资格准入和技术准入2、负责腔镜基本机能操作训练;3、负责腔镜手术的技术指导;4、负责腔镜手术的质量监控。
(二)医务科职责1、负责三级以上复杂腔镜手术准入的批准;2、负责腔镜手术准入名单的更新;3、负责颁发腔镜手术准入证书;(三)麻醉科、手术室职责1、负责腔镜手术登记,项目包括手术名称、手术类别、主刀医师、一助等;2、发现违反本办法操作的应及时报告医务科。
三、腔镜诊疗技术资格准入(一)各临床科室根据本专业腔镜诊疗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本科室腔镜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处审核。
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二)开展腔镜手术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腔镜诊疗技术考评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腔镜诊疗技术资格的考核、腔镜手术医师能力评价等工作。
根据腔镜诊疗操作技术水平考核,讨论确定各种腔镜手术操作的人选,上报医务处,经医院医疗技术审核委员会审核同意,方可获得相应腔镜诊疗技术资格,进行独立操作。
(三)被授权人必须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在本院进行注册的在聘相关临床医师。
(四)无操作权的个人,不得从事腔镜诊疗操作。
(五)资格准入基本资格准入1)低年资住院医师(本科毕业三年内,硕士毕业一年内);在上级医师指导帮助下,熟练掌握一类手术后,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大学毕业三年以上,硕士毕业一年以上);以熟练开展二类手术为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
3)主治医师应熟练掌握三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争取逐步开展四类手术。
4)正、副主任医师指导三类手术,主持四类手术,不断开展新项目。
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培训考核试题
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拟从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其中从事按照三、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分别接受不少于()的系统培训。
A、6个月(正确答案)B、10天C、2个月D、3个月2、国家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得少于()年。
A、5B、10(正确答案)C、15D、203、三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包括()。
A、胃镜下食管粘膜切除术B、胃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C、胃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术D、经胃腹腔淋巴结活检术(正确答案)4、腹腔镜下技术操作的瓶颈是()。
A、穿刺B、切割C、缝合(正确答案)D、气腹5、关于腹腔镜手术缺点说法错误的是()。
A、腹腔镜设备昂贵操作较复杂。
需要腹腔镜外科再培训,对手术医师有技术要求B、术前难以估计手术时间 ,特殊情况需要术中改为开腹手术C、腹腔镜手术在特殊情况下手术危险增加D、腹腔镜不能对体积较大的器官进行手术如肝脏、胃(正确答案)6、腹腔镜探查手术不具备下列哪项意义()。
A、了解盆腹腔肿块的部位、来源、性质、大小,必要时活检B、寻找不育原因,确定矫治方法,判断生殖预后和结果C、明确急、慢性腹痛原因。
D、颅脑恶性肿瘤术后或化疗后疗效及其预后评价(正确答案)7、腹腔镜手术的特有并发症不包括()。
A、如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气体栓塞等B、腹内空腔或实质性脏器损伤,腹膜后大血管损伤等,经穿刺孔疝出的戳孔疝C、如电热损伤引|起的胆管缺血性狭窄,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造成的空腔脏器穿孔D、胆管损伤导致胆漏(正确答案)8、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区别不包括()。
A、腹腔不被切开,不暴露于空气中B、借助于摄象系统手术野的暴露比传统手术充分C、手术操作以上的部位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操作干扰D、切开、结扎、止血主要依赖电凝外科来完成,手术部位异物多,粘连增加(正确答案)9、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因素主要是()。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09〕183号)(2009年11月5日)为加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妇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妇科腹腔镜和妇科宫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妇产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1.能够满足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手术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
内镜工作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具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如: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盆底重建术、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Ⅱ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三级医院,开展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妇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40张,5年内累计完成妇科内镜手术病例3000例以上,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累计30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开展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诊疗科目。
4. 具备满足实施四级妇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腹腔镜手术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腹腔镜手术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介绍本文档旨在为腹腔镜手术操作提供考核和评分标准。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通过使用一套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评估医生的手术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改进措施。
操作考核标准1. 准备工作- 仔细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 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情况,做好手术方案和准备工作。
- 确保手术区域适当的准备,包括体位,麻醉等。
2. 穿刺和建立工作通道- 准确选择穿刺点和切口位置。
- 熟练使用穿刺器械建立工作通道,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 内窥镜进入和操作- 灵活操作内窥镜,确保准确进入腹腔。
- 控制内窥镜的角度和视野,保持清晰视线。
- 熟练操作内窥镜的前进、后退、旋转等功能,并定位目标器官和组织。
4. 操作器械使用- 准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操作器械。
- 灵活操作器械,完成各种手术步骤,如切割、缝合、止血等。
5. 手术步骤和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 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的常见步骤,如检查、诊断、修复等。
- 高效完成手术步骤,避免不必要的延时和操作失误。
6. 操作安全和并发症处理- 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快速反应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护患者的安全。
评分标准- 操作准备工作的完成程度:5分- 穿刺和建立工作通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0分- 内窥镜进入和操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20分- 操作器械使用的熟练程度:20分- 手术步骤和操作流程的高效性和规范性:25分- 操作安全和并发症处理的能力:20分总分:100分结论通过上述的腹腔镜手术操作考核和评分标准,可以对医生的手术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行评估。
评分结果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要点
(3)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 (3)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 (3)近5年累计完成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 。近3年未发生二级以上负主要责任的与呼吸内 要求。近3年未发生二级以上负主要责任的与儿 2000例,其中每年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 镜诊疗相关的医疗事故。 科呼吸内镜诊疗相关的医疗事故。 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50例。
3.开展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下呼吸内镜诊疗 技术的医疗机构,设有麻醉科或具有麻醉专业医 师,具备呼吸内镜相关的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3.开展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下儿科呼吸内镜 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设有麻醉科或具有儿科麻 醉专业医师,具备儿科呼吸内镜相关的麻醉技术 临床应用能力、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2)在三级医院从事呼吸内镜诊疗工作不少于 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或取得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 以上。近5年累计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 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100例。
(2)在三级医院从事儿科呼吸内镜诊疗工作不 少于5年,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从事消化内镜诊疗 任职资格。近5年累计完成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 工作不少于8年,取得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 术操作不少于500例,其中独立完成的按照四级 职资格3年以上。 手术管理的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100例 。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儿科重症监护室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儿科呼吸内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 疗技术需求的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科室、 镜诊疗技术需求的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科 疗技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设备和技术能力。 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4.开展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医 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 的肿瘤科与放射治疗科的诊疗科目。 二、人员基本要求 二医师。 (一)医师。 (一)医师。 1.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 1.开展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 1.开展消化内镜手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 以下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 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 的呼吸内镜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的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展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经 (2)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目前从事呼吸 (2)有5年以上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经验,目 验,目前从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相关工作, 系统疾病诊疗相关工作,累计参与呼吸内镜诊疗 前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消 累计参与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操作不少于50例 技术操作不少于50例。 化内镜诊疗病例不少于200例。 。 (3)经过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 (3)经过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 (3)经过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 格。 核合格。 格。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儿科呼吸内镜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 诊疗技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 技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 技术的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应满足以下条件: 足以下条件: (1)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取 得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累 计独立完成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300例;其 中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 1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呼吸内镜诊 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 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 但须经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 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工作 。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 经过培训,但须经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 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 技术。 (1)开展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5 年,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累计独立完成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200 例;其中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儿科呼吸内镜诊疗 操作不少于1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儿科呼吸内 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 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 但须经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 而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儿科呼吸内镜 诊疗工作。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 经过培训,但须经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 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儿科呼吸 内镜诊疗工作。 (1)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8年,取 得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累 计独立完成消化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500例;其 中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病例不 少于3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消化内镜诊 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 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 但须经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 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工作 。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 经过培训,但须经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 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消化内镜诊疗 工作。
3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申请书
附件3
项目编号: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技术审核申请书
申请单位:
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
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制
填写说明
一、医疗机构在填写申请书前,应仔细阅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
二、开展三级以上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填报本申请书;
三、表格中所填人员须为取得执业资格,注册在本单位或正式聘用的人员;
四、本申请书应附如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相关人员执业证书、职称证书、培训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2.医院等级评审证书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文件复印件;
3.近五年(2009年——2013年12月31日)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详细情况(加盖公章);
4.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分工责任制度、材料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病员随访制度、自查制度、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等);
5. 与本项目相关的医疗器械汇总表及器械、药品注册证书、经营厂商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五、本申请表填写的内容均为真实信息。
对填写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完备的申请书将予以退回,重新填写申报。
经审查,若填写内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六、本申请书一式3份(至少有1份原件),用A4纸打印,并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报电子文件至***************.com邮箱。
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二、相关专业科室设置情况
三、人员基本情况
四、专用设备情况
五、申请与审核。
江苏省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江苏省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腹腔镜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是指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诊治泌尿外科疾病,包括经腹腔途径、经腹膜后腔途径和手助腹腔镜手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36张,开展泌尿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例300例以上。
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泌尿外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具备条件的二级甲等医院也可以申报开展不复杂的腹腔镜手术)(三)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1、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有符合要求的手术场所及管理人员。
2、有器械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主治医师以上具备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经过不少于6个月泌尿外科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有与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盆底重建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肾蒂淋巴管剥脱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泌尿系肿瘤能量消融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复杂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累计100例以上。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开展泌尿系恶性肿瘤相关的复杂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开展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条件、能力和水平。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普通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甲状腺腔镜技术、乳腺腔镜技术、经肛内镜微创技术(TEM)等诊疗技术。
普通外科涉及十二指肠镜、胃镜、结肠镜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参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普通外科病区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普通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普通外科病房开放床位数不少于60张,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0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管理规范()为加强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小儿外科内镜临床诊断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旳基本规定。
本规范所称旳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重要包括小儿(0-18岁)腹腔镜、胸腔镜、消化内镜、泌尿内镜、脑室镜、呼吸内镜、关节镜等诊断技术。
小儿外科内镜波及儿科消化内镜、呼吸内镜诊断技术旳,参照《儿科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管理规范》和《儿科呼吸内镜诊断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规定(一)医疗机构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旳小儿外科诊断科目,有与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有关旳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规定: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设有小儿外科或专业组,科室或专业组每年收治小儿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毕小儿外科手术不少于300例。
2.小儿外科内镜工作室。
(1)小儿外科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测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
(2)配置满足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断工作需要旳内镜设备和有关器械、耗材。
(3)配置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物。
3.设有麻醉科、小儿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小儿外科内镜麻醉必须旳设备、设施,具有小儿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急救能力。
(三)有通过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有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有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旳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规定。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旳小儿外科内镜诊断技术(附件1)旳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旳状况下,还应满足如下规定:1.三级医院,开展小儿外科临床诊断工作不少于,近5年合计完毕小儿外科内镜诊断不少于1000例,其中,完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旳小儿外科内镜诊断不少于50例,或按照三级手术管理旳小儿外科内镜诊断(附件2)不少于200例,技术水平在当地区处在领先地位。
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要求解读
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要求解读胡建昆胃肠外科胃癌研究室华西医院四川大学普通外科腔镜手术管理规范(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质量处)(2017年版讨论版)1.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2.培训基地要求(一)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1.应当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应当接受至少3个月的系统培训。
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不少于50例,并经考核合格。
哪些为四级腹腔镜手术?(一)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3.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参与不少于50例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普通外科腔镜手术操作、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术后随访等。
4.在境外接受普通外科腔镜手术培训并取得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培训基地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一)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5.本规范印发之日前,从事临床工作满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累计独立完成普通外科腔镜手术不少于200例(其中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不少于50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可免于培训。
(二)培训基地要求1.培训基地条件省级卫生计生行政指定四级普通外科腔镜手术培训基地。
(二)培训基地要求1.培训基地,应当具备:(1)三级甲等医院,符合开展普通外科腔镜手术管理规范要求。
(2)开展普通外科手术不少于10年,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
普通外科开放床位不少于100张。
(3)近5年累计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10000例,每年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不少于300例。
(二)培训基地要求1.培训基地,应当具备:(4)有不少于4名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腔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腹腔镜手术准入制度
腹腔镜手术准入制度篇一:普通外科腔镜技术准入申请资料普外一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一、本专业人才结构与收治病人情况普外一科现有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
学历结构为:硕士6名,其中腹腔镜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3名。
开放床位数61张,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5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1000例余,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近5年内未发生普外内镜手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二、手术室及相关科室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科内镜护士,有大量高清腹腔镜系统和配套器械,能满足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需要。
麻醉科配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全麻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能够满足各类普通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及专业医师,对各类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强。
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专人管理,符合要求。
三、技术管理:(一)严格遵守普通外科疾病诊疗规范、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科主任主任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由科主任主任医师决定,术者由胜任技术要求的副主任医师以上担任。
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前,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普通外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将准予开展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四、人员培训每年派1-2人到国内著名大学及国内大型医院学习培训微创内镜技术, 不断提高自己的普外内镜技术水平。
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方案
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为加强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普通外科腹腔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
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所称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甲状腺腔镜技术、乳腺腔镜技术、经肛腹腔镜微创技术(TEM)等诊疗技术。
普通外科涉及十二指肠镜、胃镜、结肠镜等消化腹腔镜诊疗技术参照《消化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普通外科病区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普通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需要的腹腔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普通外科腹腔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腹腔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腹腔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普通外科病房开放床位数不少于60,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普通外科腔镜技术准入申请资料
普外一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一、本专业人才结构与收治病人情况普外一科现有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
学历结构为:硕士6名,其中腹腔镜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3名。
开放床位数61张,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5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1000例余,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近5年内未发生普外内镜手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二、手术室及相关科室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科内镜护士,有大量高清腹腔镜系统和配套器械,能满足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需要。
麻醉科配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全麻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能够满足各类普通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及专业医师,对各类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强。
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专人管理,符合要求。
三、技术管理:(一)严格遵守普通外科疾病诊疗规范、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科主任主任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由科主任主任医师决定,术者由胜任技术要求的副主任医师以上担任。
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前,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普通外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将准予开展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四、人员培训每年派1-2人到国内著名大学及国内大型医院学习培训微创内镜技术, 不断提高自己的普外内镜技术水平。
五、普外一科已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目录(一)疝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2.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腹腔镜下股疝修补术4.腹腔镜下脐疝修补术5.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6.腹腔镜下肠造口旁疝无张力成型术7.腹腔镜下巨大切口疝无张力成型术(二)脾脏诊疗技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三)胃肠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胃空肠吻合术2.腹腔镜下胃良性肿瘤切除术3.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4.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5.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6.腹腔镜下胃造口术7.腹腔镜下胃切开异物取出术8.腹腔镜下小肠部分切除术9.腹腔镜下小肠局部切除术10.腹腔镜下小肠憩室切除术11.腹腔镜下小肠造口术12.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13.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4.腹腔镜下回盲部切除术15.腹腔镜下结肠部分切除术16.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17.腹腔镜下肠造口术18.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9.腹腔镜下贲门癌手术20.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21.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22腹腔镜下小肠恶性肿瘤切除术23.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24.腹腔镜下贲门失驰缓治疗术25.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26.腹腔镜下复杂肠粘连松解术27.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28.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9.腹腔镜下次全及全结肠切除术30.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四)甲状腺腔镜诊疗技术1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普外一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1、穿刺并发症:指腹腔镜气腹针或Trocar穿刺引起的机械性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加强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普通外科腹腔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甲状腺腔镜技术、乳腺腔镜技术、经肛腹腔镜微创技术(TEM)等诊疗技术。
普通外科涉及十二指肠镜、胃镜、结肠镜等消化腹腔镜诊疗技术参照《消化腹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普通外科病区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普通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需要的腹腔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普通外科腹腔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腹腔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腹腔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普通外科病房开放床位数不少于60张,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医师。
1.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普通外科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目前从事普通外科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200例。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1)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副主任医师应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
累计完成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附件2)不少于1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进修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书面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在二级及以上医院从事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目前为三级医院在职执业医师,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200例,其中每年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20例。
(4)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
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5)其所在医疗机构具有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资质,本人曾在三级甲等医院完成6个月以上的专业进修。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进修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普通外科疾病诊疗规范、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开展由具有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
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四、培训拟从事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其中从事按照三、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分别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四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本辖区三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相应培训工作。
四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三级医院。
2.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普通外科开放床位不少于100张。
3.近5年累计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10000例,每年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200例。
4.有不少于4名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有与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6.近3年举办过全国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相关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
1.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30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接受培训的医师应参与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操作、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术后随访等。
附件:1. 四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目录2. 三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附件1四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目录一、腹腔镜诊疗技术(一)疝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2.腹腔镜下膈疝无张力成型术3.腹腔镜下肠造口旁疝无张力成型术4.腹腔镜下巨大切口疝无张力成型术(二)肝脏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2.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3.腹腔镜下肝外伤探查修复清创术4.腹腔镜下肝包囊虫切除术5.腹腔镜下活体取肝术(三)胆道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2.腹腔镜下胆管中上段癌切除术3.腹腔镜下单纯胆肠吻合术(如胆囊空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等)4.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5.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6.腹腔镜下胆管修补术7.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四)胰腺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胰管切开取石联合胰管胃、肠吻合术2.腹腔镜下肠吻合术3.腹腔镜下经十二指肠切开胰管开口整形支架引流术4.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腹腔镜下胰腺中段切除术6.腹腔镜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腺切除术7.腹腔镜下全胰切除术8.腹腔镜下胰肾联合切除术9.腹腔镜下胰胃联合切除术10.腹腔镜下胰腺联合脏器切除术(肾、胃等)11.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2.腹腔镜下胰体胰尾肿瘤切除术13.腹腔镜下胰胃吻合术14.腹腔镜下胰腺囊肿胃肠吻合术15.腹腔镜下肠吻合术16.腹腔镜下胰腺囊肿剥离术(五)脾脏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2.腹腔镜下脾切除术3.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六)胃肠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2.腹腔镜下贲门癌手术3.腹腔镜下残胃癌手术4.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5.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6.腹腔镜下小肠恶性肿瘤切除术7.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8.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9.腹腔镜下胃旁路术10.腹腔镜下回肠间置术11.腹腔镜下胆胰转流术12.腹腔镜下短食管Collis胃成形术13.腹腔镜下贲门失驰缓治疗术14.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15.腹腔镜下复杂肠粘连松解术16.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17.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18.腹腔镜下次全及全结肠切除术19.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20.腹腔镜下直肠后囊肿切除术二、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参照消化腹腔镜四级手术目录三、甲状腺腔镜诊疗技术1.甲状腺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甲状腺腔镜下甲状腺全切除术3.甲状腺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4.甲状腺腔镜下甲状腺癌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5.甲状腺腔镜下甲状旁腺瘤切除术6.甲状腺腔镜下甲状旁腺癌根治术四、乳腺腔镜诊疗技术1.乳腺腔镜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乳腺腔镜下腋下淋巴结清扫术3.乳腺腔镜下乳腺再造术五、胆道镜诊疗技术1.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探查取石术2.胆道镜下肝内胆管结石取出术3.胆道镜下胆管下端嵌顿结石取出术六、经肛腹腔镜诊疗技术1.经肛腹腔镜下直肠病变全层切除术2.经肛腹腔镜下直肠阴道瘘修补术七、其他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附件2三级普通外科腹腔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一、腹腔镜诊疗技术(一)疝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2.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腹腔镜下股疝修补术4.腹腔镜下脐疝修补术(二)肝脏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3.腹腔镜下肝脏楔形切除术4.腹腔镜下肝脏活检术(三)胆道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3.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术4.腹腔镜下胆囊造瘘术5.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四)胰腺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胰腺周围脓肿外引流术2.腹腔镜下胰腺囊肿外引流术(五)脾脏诊疗技术(六)胃肠诊疗技术1.腹腔镜下胃空肠吻合术2.腹腔镜下胃良性肿瘤切除术3.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4.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5.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6.腹腔镜下胃造口术7.腹腔镜下胃切开异物取出术8.腹腔镜下小肠部分切除术9.腹腔镜下小肠局部切除术10.腹腔镜下小肠憩室切除术11.腹腔镜下小肠造口术12.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13.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4.腹腔镜下回盲部切除术15.腹腔镜下结肠部分切除术16.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17.腹腔镜下肠造口术二、甲状腺腔镜诊疗技术甲状腺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三、胆道镜诊疗技术四、其他1.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术2.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放术3.腹腔镜下肠系膜囊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