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是指在建筑墙体中出现的裂缝,可能会给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建筑材料问题、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建筑结构设计缺陷等。

解决墙体裂缝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造成墙体裂缝的常见成因包括:
1.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质量不良或者施工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例如,水泥的配比不合理、墙体砌筑时未按规范进行加固等。

2. 地基沉降:地基土质松散或者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使墙体发生裂缝。

3. 温度变化:气温的突然变化或者持续高温会导致建筑材料的膨胀和收缩,造成墙体裂缝。

4. 建筑结构设计缺陷:建筑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如梁柱连接处设计不当、墙体上的应力集中等,也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为了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发现裂缝问题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问题恶化。

2. 墙体加固: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裂缝处加固钢筋或者设置局部加固材料。

3.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措施,如加固地基、填土加固等方式。

4. 使用优质建筑材料:在新建或者维护建筑物时,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问题。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材料、地基状况、温度变化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建筑质量。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原因之青柳念文创作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盖)非常普遍,但在实际施工中又出现了一个质量通病问题——那就是裂痕问题,我现就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与大家分享、交流.一、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原因:先来看看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几种情况:1)裂痕在现浇板角部,并与现浇板边沿约成45°,斜向发展;2)裂痕在现浇板的跨中,近似直线型发展;3)裂痕在现浇板的边沿,近似直线发展;4)纯粹是不规则的裂痕再来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原因:(1)混凝土方面:今朝一般都采取商品混凝土,正规厂家的商品混凝土一般不该该有问题,但也不是没有一点能够,还是要加强检查.影响开裂的因素有配合比、水灰比、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用量、粗骨料用量与粒径、粉状掺合料、外加剂.(2)设计方面:1)建筑平面收缩裂痕往往出现在收缩应力集中的单薄截面上,在建筑设计中,一般只注重建筑功能而忽视建筑布局问题.如建筑平面不规则,而布局设计时又没有采纳加强措施,在凹凸角处容易发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集中,从而造成板开裂.2)楼板配筋板配筋间距偏大,特别是板面抵抗负弯矩的钢筋未通长设置,致使在接近板边沿处沿负弯矩筋端部出现裂痕.而在房屋角部的板角处,双向板由于收缩是双向的,由于没有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因此发生450斜裂痕.3)楼板厚度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过薄,板的刚度势必降低,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板因此开裂.4)楼板中暗埋PVC管由于楼板较薄,因此在埋有PVC管线处楼板截面削弱很大,而楼板跨中部位一般只有一层下部钢筋,容易出现顺着PVC管线走向的裂痕,如我们发现板中部的通长裂痕常常从灯头处穿过.(3)施工方面:1)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从而引起楼板开裂.如某住宅楼楼板,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而实测混凝土强度仅达到16.7MPa,强度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2)配筋和楼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中,由于钢筋配置不符合要求、钢筋间距偏大和楼板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均会导致楼板开裂.严重时,由于施工中擅自减小配筋量,则会引起构件的平安问题.3)钢筋呵护层偏大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架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上层钢筋的呵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特别是负弯矩钢筋没有通长配置时,裂痕往往会出现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沿板边沿近似成直线发展.4)未采纳适当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浇注后,没有按要求停止养护,导致板收缩开裂.二、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预防从裂痕发生的原因来看它是多方面的,只有从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多方面来加以改进.预防的重点在设计,关键在施工,合理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1、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必须尽能够思索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分歧的布局部位,采纳相应的合理配筋和分缝.在设计时严格执行规范和强制性条文要求,做到既能知足布局案例,又尽能够地减少布局出现裂痕的能够.(1)适当扩大配筋率,能对混凝土收缩及裂痕扩大起一定的作用.(2)适当增加楼板有效厚度也能起一定作用.(3)平面规划力图规则,尽能够防止突变.(4)现浇板的混凝土强度小于等于C30,钢筋的使用应力应知足抗裂要求.(5)对现浇板中预埋管路重叠处和预留洞口处要采纳适当的技术措施,防止板厚被缩减及降低了板的有效抗裂厚度.(6)重视屋面的隔热设计.2、施工措施(1)严把原资料质量关,使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有关规范尺度要求.优化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加入高效减水剂,适当减小水灰比.(2)严格按设计图纸绑扎钢筋、预埋管线、预留洞口,施工时必须有包管板厚、钢筋位置的有效措施.(3)合理运用各项技术要求,正确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包管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钢筋的呵护层厚度.(4)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包含和温度两个方面.确定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和裁撤时间,温度养护严格按尺度执行,要落实专人养护.(5)模板支撑安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合理掌握拆模时间,模板一定要刷隔离剂,制止野蛮拆模.施工时楼面必须制止集中堆载.(6)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尺度及规范,做到严管理、高要求,杜绝管理不严而导致布局发生裂痕.3、交付使用后的防治措施(1)住宅完工后,业主或物业公司要及时提供住宅使用说明书,并加强管理、调养.(2)住房装修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制止用户在装修时破坏原有布局,杜绝在楼板上开槽、打洞、钻孔等野蛮施工,严禁集中堆载,防止分歧理的装修施工而导致裂痕的发生.一、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处理:先来看看裂痕的分类:裂痕可分为受力裂痕和非受力裂痕.受力裂痕是由地基不平均沉降、混凝土强度、板厚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痕是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它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早期的干缩裂痕在浇筑完成约2~4个小时就会出现,部分温度裂痕在完工验收后三个月至半年内才出现.其中施工因素主要有板负筋呵护层偏大(钢筋严重踩塌)、板底混凝土呵护层缺乏或砂的氯盐含量超标.现在来分析各类裂痕的处理方法:一、对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分歧格或者水泥分歧品种混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性裂痕,须停止完全处理,即将混凝土打掉重新浇筑.二、对受力发生的裂痕,可根据裂痕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纳加固补强措施.如果对已影响到布局平安的楼板裂痕,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停止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痕,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三、对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痕处理如下: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概况的龟裂,可先将裂痕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液灌缝或用概况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2、对其它一般裂痕(宽度在0.05mm~0.2mm之间)的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封闭以恢复观感即可.(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3、对当裂痕(宽度大于0.2mm)较大时,应沿裂痕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取环氧胶泥嵌补.(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4、对当楼板出现裂痕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停止静载试验,检验其布局平安性,需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或在板面用环氧树脂液灌缝封闭(作一层防水也行),在板底用碳纤维布粘贴成井字形,间距同布宽.5、对通长、贯通的危险布局裂痕,裂痕宽度大于0.2mm的处理方法也为: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停止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痕,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常见原因1、顶板支撑体系刚度不足,立杆顶部自由端过长;(结构性裂缝)2、赶工造成楼板上料过早,冲击荷载会产生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3、沿楼板预留洞口的劈裂裂缝;(结构性裂缝)4、冬施期间混凝土保温措施不到位,楼板受冻后堆载;(结构性裂缝)5、顶板木模采用废机油作脱模剂,容易污染顶板钢筋,减小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非结构性裂缝)6、机电管线预埋在顶板集中平行布置;(非结构性裂缝)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塑料布覆盖过早揭开且浇水时间不足,导致表面水分快速蒸发产生干缩裂缝;(非结构性裂缝)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加水现象;(非结构性裂缝)9、终凝前未进行二次抹面或不到位;(非结构性裂缝)1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非结构性裂缝)二、其它可能原因1、预拌混凝土中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安定性不符合要求;2、水灰比过大;3、混凝土浇筑前发生离析现象;4、混凝土保护层控制不当;5、后浇带处未设置独立支撑体系,先拆后回顶,造成局部贯通裂缝。

预防措施一、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将顶板支撑立杆上部自由端长度控制在400mm以内;对于层高超过5米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增加水平及竖向剪刀撑,增加架体整体稳定性。

二、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冲击;三、楼板预留洞口四周考虑洞口加筋;四、冬季施工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根据现场抗冻临界试块确定撤除保温时间,同时避免上料过早;五、顶板木模应采用水性脱模剂;六、楼板内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

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板裂缝处理方案

板裂缝处理方案

板裂缝处理方案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板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板裂缝处理方案,包括预防措施和修复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板裂缝问题。

一、板裂缝的成因分析板裂缝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结构设计、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等。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板裂缝成因:1. 伸缩变形: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建筑材料会出现膨胀和收缩,这可能导致板裂缝的形成。

2. 土壤沉降:建筑物所处的土地可能发生沉降,导致建筑物畸变,从而引起板裂缝。

3. 不均匀的负载:如果建筑物承受的负载不均匀,如墙体或梁柱的负载不均匀分布,可能会导致板裂缝。

4. 力学问题:施工时的不当处理和施工错误,例如过度振捣混凝土或未按规定加强钢材等,可能导致板裂缝的出现。

二、预防板裂缝的措施预防胜于治疗,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板裂缝的出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预防措施:1. 优化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的合理布局和荷载的均匀分布,以减少板裂缝的可能性。

2. 合理选材: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特别是钢筋和混凝土,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材料的使用。

3. 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避免过度振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遵循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

4. 结构加固: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加固处理,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

三、板裂缝的修复方法如果已经出现板裂缝,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可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板裂缝修复方法:1. 窄缝填充:适用于宽度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缝剂或胶水进行修补。

先将裂缝清理干净,再使用填缝剂进行填充,并使用刮刀将填充物平整。

2. 填缝胶带:适用于较宽的裂缝,可以使用专用的填缝胶带进行修复。

先将裂缝清理干净,再将胶带粘贴在裂缝上,并使用刮刀将其压平。

3. 结构加固:对于较大且较严重的板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处理。

可以使用增强材料如钢筋或纤维增强材料进行加固修复,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华邦蜀山里工程在混凝土结构自检验收过程中,发现少数楼层局部楼板在板顶和板底有裂纹.现根据裂纹具体出现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养护不当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

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4、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

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

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5、楼板内埋设电线套管近些年来普遍推广使用的PVC管代替金属管以后,使板内有效截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又因该管与混凝土的线胀系数不一致,粘结效果差,这时沿电线套管埋设方向就有可能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

6、设计方面6.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楼板开裂及防治措施

楼板开裂及防治措施

渗漏问题
楼板开裂会导致水分通过裂缝 渗入室内,造成渗漏问题。
渗漏会影响室内环境,导致潮 湿、发霉等问题,影响居住者 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长期渗漏还会对建筑结构造成 腐蚀和破坏,加速建筑物的老 化。
影响使用功能
楼板开裂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破坏室内装饰 效果。
裂缝会影响楼板的平整度和隔音效果,导致居住 和使用上的不便。
详细描述
由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楼板受力不均,从而在楼板薄弱部位产生裂缝。
03
楼板开裂的危害
结构安全
01
楼板开裂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建筑物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
02
裂缝会削弱楼板的整体性,降低抗震性能,容易引 发建筑物的倒塌和损坏。
03
裂缝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建筑结构内部存在更严重的 缺陷或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检测和修复。
某公共设施楼板开裂案例分析
总结词:设计缺陷
详细描述:该公共设施楼板开裂是由 于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结构受力情况, 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楼板出现裂缝。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预应力楼板
采用预应力技术,使楼板 在受力状态下保持较高的 预压应力,从而减小裂缝 产生的可能性。
分缝设计
根据楼板的长度和宽度, 合理设置分缝,减小楼板 的收缩和温度应力。
05
楼板开裂的修复方法
表面修补法
总结词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楼板开裂修复方法,适用于 裂缝较小的情况。
详细描述
表面修补法主要包括涂抹法、贴补法和喷涂法等。通过在裂 缝表面涂抹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材料,达到封闭裂缝的目 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仅能处理较小的裂缝,且可能随 时间推移再次开裂。
施工因素

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常见原因:1.结构性裂缝:顶板支撑体系刚度不足,立杆顶部自由端过长;2.结构性裂缝:赶工造成楼板上料过早,冲击荷载会产生结构性裂缝;3.结构性裂缝:沿楼板预留洞口的劈裂裂缝;4.结构性裂缝:冬施期间混凝土保温措施不到位,楼板受冻后堆载;5.非结构性裂缝:顶板木模采用废机油作脱模剂,容易污染顶板钢筋,减小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6.非结构性裂缝:机电管线预埋在顶板集中平行布置;7.非结构性裂缝: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塑料布覆盖过早揭开且浇水时间不足,导致表面水分快速蒸发产生干缩裂缝;8.非结构性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加水现象;9.非结构性裂缝:终凝前未进行二次抹面或不到位;10.非结构性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其他可能原因:1.预拌混凝土中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安定性不符合要求;2.水灰比过大;3.混凝土浇筑前发生离析现象;4.混凝土保护层控制不当;5.后浇带处未设置独立支撑体系,先拆后回顶,造成局部贯通裂缝。

预防措施:1.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将顶板支撑立杆上部自由端长度控制在400mm以内;对于层高超过5米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增加水平及竖向剪刀撑,增加架体整体稳定性。

2.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冲击;3.楼板预留洞口四周考虑洞口加筋;4.冬季施工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根据现场抗冻临界试块确定撤除保温时间,同时避免上料过早;5.顶板木模应采用水性脱模剂;6.楼板内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

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楼板裂缝防治措施楼板裂缝是建筑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修补,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楼板裂缝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原因、分类、防治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因楼板裂缝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楼板所使用的材料如水泥、沙子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裂缝的形成。

2.施工操作问题。

建筑施工中不当的操作,如浇注不均匀、养护不足或者养护时间不够长,都有可能导致楼板裂缝产生。

3.自然因素。

如环境温度变化、地震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4.设计缺陷。

设计方面没有考虑清楚楼板的承载能力、伸缩能力等因素,也会造成楼板裂缝的形成。

二、分类楼板裂缝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以下是较为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1.按方向分类。

裂缝的方向一般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斜向裂缝三种类型。

2.按宽度分类。

裂缝的宽度一般分为毛细裂缝、细裂缝、中等裂缝和大型裂缝四种类型。

其中,毛细裂缝宽度一般小于0.1mm,细裂缝宽度在0.1mm到0.3mm之间,中等裂缝宽度在0.3mm到1mm之间,大型裂缝宽度大于1mm。

三、防治方法针对楼板裂缝的原因和分类,我们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1.做好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是楼板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如水泥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沙子要筛选后使用等。

2.合理的施工方式。

在建筑施工中,要注意施工方式的合理性,避免浇注不均或养护不足等问题的发生。

3.合理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楼板的承载能力和伸缩能力等因素,以防止裂缝的形成。

4.加强监测和维护。

建筑物竣工后,应定期对楼板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楼板的安全性。

5.采用防裂缝措施。

可以在楼板浇注前或养护期间,对楼板进行防裂缝措施。

如在水泥砂浆中添加一些适当的掺合剂、在楼板表面进行抹面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防止楼板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楼板裂缝是建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但它又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避免的。

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一、原因分析1.设计不合理:部分建筑物在设计阶段,由于结构计算和力学分析不准确,或者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全,使得结构不够稳定和牢固,从而裂缝产生。

2.施工质量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如搅拌比例不准确、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预应力拉力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使用环境: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也会对结构产生影响,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地基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地理条件改变,都可能引发或加剧裂缝的产生。

4.力学负荷:建筑物承受的力学负荷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长期受力或者超载会使得结构变形,进而形成裂缝。

二、防治措施1.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应进行全面的结构计算和力学分析,确保结构设计合理、稳定,尽可能减少变形和承载问题,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2.提高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尤其是混凝土的浇筑和搅拌工作,应确保搅拌比例准确,浇筑均匀,以避免裂缝产生。

3.加强监测和维护:对于已经建造好的建筑物,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造以防止裂缝扩大。

4.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技术: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应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以及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使得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力学负荷,减少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5.改善环境条件:针对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如地震带、洪水区等,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建筑物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这些环境负荷。

总结起来,建筑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环境和力学负荷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和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裂缝问题,以防止裂缝扩大和发展。

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图)

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图)

楼板裂缝的一些看法1、有规则裂缝1)、楼板渗漏呈比较规则的网状结构,与结构楼板中钢筋网位置基本吻合;施工原因:楼面浇捣完成后,钢筋、钢管等荷载上的太早,造成楼板震动,导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握裹不严密;主体阶段应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楼板浇捣完成后至少24小时后上荷载;且荷载堆放位置采用方木或者槽钢保护;(主楼抢进度,最快一次5天一层,应适当放慢进度;)2)、沿安装管线走向渗漏原因:设计方面:板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板中部位无上皮钢筋,不利于裂缝控制施工方面:PVC管与混凝土粘结力不强,施工中应采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在单层配筋的部位建议采用钢板网加强;最好采用KBG管,与混凝土结合紧密。

3)、支模方法不当,且拆模方式不对等原因造成渗漏施工原因:几处渗漏位置是梁侧模,支模时候采用铁丝拉结,且拆模时直接用撬棍撬铁丝,造成铁丝处混凝土松动;尽量不要采用铁丝直接穿楼板的方式来固定模板,实在难以避免的,应在拆模时用钳子剪,不能撬;4)、楼板放线孔等预留孔洞位置裂缝施工原因:原主体施工时楼板预留放线方孔,封堵时施工不细致导致新老混凝土之间裂缝,渗漏;放线孔封闭时周边应凿毛,清理干净后套浆,掺微膨胀剂封堵,并浇水养护;2、无规则裂缝设计因素:楼板钢筋采用I级钢,施工中踩踏变形较多,且很难调整,造成局部楼板上部保护层偏厚,容易出现裂缝,建议采用II级钢;适当加密钢筋间距,小于150mm。

板的四个阳角及结构不规则的位置增加放射筋。

材料因素: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等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供货前严格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石子(粒径5-40mm)、砂(不得细砂)含泥量,适当采用粉煤灰、减水剂等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避免温度收缩裂缝。

施工原因: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养护、抹面时间、上荷载的时间等等会影响裂缝产生。

混凝土浇捣完成,12小时内采用薄膜覆盖,确保水分不流失,不需在终凝前的二次抹面;板上皮钢筋施工后,应做好荷载控制,避免梁、板钢筋重压下变形,导致保护层过厚。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一、设计方面的原因:1.强度不足:如果混凝土楼板的设计强度不足,其承载能力会不足以抵御外部荷载,导致开裂。

处理方法是重新进行结构设计,增加楼板的强度。

2.布置不当:如果楼板设计布置不当,例如柱网不合理或支座位置错误,会导致局部集中荷载过大,使楼板开裂。

处理方法是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柱网和支座位置,合理分配荷载。

二、施工方面的原因:1.浇筑不均匀: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不均匀,会导致不同部位的收缩不一致,引起开裂。

处理方法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浇筑。

2.预应力设置不当:如果预应力筋的设置不合理,引起应力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楼板的开裂。

处理方法是重新检查和调整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材料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如含水量过高、配合比不合理等,会导致楼板强度不足或收缩变形,从而引起开裂。

处理方法是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施工。

三、使用方面的原因:1.荷载超标:如果楼板在使用过程中承受超过设计荷载的负荷,会导致楼板的破坏和开裂。

处理方法是加强楼板承载力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不受超载影响。

2.弯矩过大:楼板如果受到不均匀或过大的弯矩作用,会导致楼板的开裂。

处理方法是优化结构设计,减小楼板的跨度或增加楼板的截面尺寸,以提高楼板的抗弯能力。

3.温度变化:楼板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如果不合理控制和补偿,会导致楼板的开裂。

处理方法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楼板的温度变化,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膨胀和收缩的控制和补偿。

四、维护方面的原因:1.缺乏维护:楼板如果长期缺乏维护,会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从而引起开裂。

处理方法是定期检查和维护楼板,及时修补和加固已经出现的开裂部位。

2.涂层处理不当:如果楼板的涂层处理不当,如选择不适合的涂料或施工质量不过关,会导致楼板的开裂。

处理方法是选择适合的涂料,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解决措施一、楼板裂缝的原因楼板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缩裂缝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份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

一般认为,混凝土的收缩在一年内可完成20年收缩量的75-80%。

水泥水化引起的收缩称为“自身收缩”,水化中水泥石损失水分引起的于缩可高达长度1%,只是混凝土集料的内部约束作用使这干缩值减少到0 ~5%。

混凝土凝结期间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构成混凝土于缩的主体,由于楼板表层混凝土水分蒸发的速度比内部快得多,表层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下层相对不收缩的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引起拉应力,因此混凝土表层很容易产生塑性开裂。

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门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月一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预拌混凝土以上问题更为严重。

2.支撑沉陷裂缝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

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

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就施工因素来说,楼板的模板、支撑变形或沉陷,混凝土的制作和捣实工艺等许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缺乏养护都会增加产生裂缝或引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裂缝的发生和延伸开展与混凝土内在的特性和多种施工因素可能同时存在某种关系。

也就是说,同一条裂缝的开展往往有多个原因所造成。

3.其他裂缝如受力和温度裂缝本文不予讨论。

二、预防裂缝的产生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施工因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

为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在工序和工艺方面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规范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规范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规范楼板裂缝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常常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处理楼板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必须要掌握的技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楼板裂缝处理方案规范。

一、楼板裂缝的原因楼板裂缝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不良或缺陷——如混凝土的水泥含量、采用次品原材料、施工水泥水化不完全等问题。

2. 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如混凝土均匀性差、施工草率等。

3. 结构缺陷——如设计问题或承重墙开裂等。

二、楼板裂缝的处理方案对于楼板裂缝,处理方案根据裂缝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案:1. 裂缝修复对于轻微的楼板裂缝,可以采用裂缝修复的方法。

通常可以使用聚合物修补剂、聚合物压注或水泥胶浆进行裂缝修复,以恢复材料的地基支撑能力。

2. 裂缝加强对于裂缝比较严重的楼板还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强板、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进行加强处理。

3. 重新灌筑楼板对于原楼板裂缝过于严重无法强化修复的,需要重新灌筑整个楼板,重新构建建筑物的结构。

三、楼板裂缝处理方案规范楼板裂缝处理方案的实施需要遵循相关规范。

以下是楼板裂缝处理方案的规范要求:1. 施工方案:在制定楼板裂缝处理方案时应明确建筑物使用情况和楼板裂缝的种类、分布,注重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

2. 强度等级:指定楼板裂缝处理后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和建筑物使用目的,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

3. 材料要求:采用材料应具备力学性能、防水性能、耐久性能等要求。

4. 施工标准:楼板裂缝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标准,包括场地准备、施工参数控制、材料的生产和运输等。

5. 质量标准:楼板裂缝处理后要进行质量检测,试验结果应满足质量标准,不得出现裂缝、开裂、空鼓等问题。

综上所述,楼板裂缝处理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必须注意规范要求,善用处理方案,以达到最大程度的修复和保护建筑物的目的。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楼板裂缝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裂缝的存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楼板裂缝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的楼板裂缝处理方案,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1.裂缝的原因分析在处理楼板裂缝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裂缝出现的原因。

楼板裂缝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地基沉降、温度变化、结构变形等。

因此,对裂缝的成因进行细致的调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补强和加固常见的楼板裂缝处理方案之一是补强和加固。

通过补强和加固可以增加楼板的承载能力,减少裂缝的扩展和发展。

补强和加固的方法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增强材料、增加梁、梁柱等结构件的数量和尺寸等。

在进行补强和加固操作之前,必须对楼板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裂缝修补对于比较小且裂缝扩展不严重的楼板裂缝,可以采用裂缝修补的方法。

修补材料可以选择聚合物修补材料、水泥砂浆等,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粘附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修补前,需要将裂缝的两边清理干净,确保修补材料能够充分填充裂缝并粘贴牢固。

4.动态监测裂缝处理完毕后,对楼板进行动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楼板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裂缝再次出现或扩展。

动态监测方法包括使用位移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进行实时测量,以及定期巡视和记录裂缝变化情况。

5.维护保养经过裂缝处理的楼板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保持楼板的清洁,定期检查裂缝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等。

另外,在楼板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超负荷使用,以减少对楼板的变形和破坏。

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汇总)

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汇总)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又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假如借助仪器,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析就可以读出正确的结论。

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字形向外延伸。

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

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

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质量通病防治-楼板裂缝

质量通病防治-楼板裂缝

一楼板裂缝防治措施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住宅常见的质量通病,楼板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给用户带来恐惧和烦恼。

产生裂缝的原因有超载使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设计失误、施工材料差、施工方法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

一、裂缝现象及原因(一)现浇混凝土楼板常见裂缝1、板表面收缩裂缝在楼板表面出现不规则龟裂形状的裂缝,多发生在现浇板浇筑后的前期,约在混凝土浇筑成型终凝后2h至7d。

成因分析:混凝土结硬过程的前期,产生大量水化热,强度增长快,混凝土水灰比大及养护不良,快速失水,收缩变形过大。

在支承板的四角处,如果板的边缘受到约束,则出现与板边呈450的一系列平行裂缝。

由于板收缩变形过大,而板角附近的梁、墙相对刚度大,约束了板的自由收缩,从而形成斜裂缝。

2、沿板支座纵向裂缝在混凝土板支座表面出现沿支座长度方向的纵向裂缝。

成因分析: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板支座负钢筋数量不足,各工种交叉作业,将负钢筋踩踏下没有修复纠正,使板的负筋不能有效抵抗支座负弯矩的作用。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赶进度,在混凝土早期强度还较低时,过早上料堆砖,进行下一道工序,使其产生过大变形,在跨中产生开裂的同时,在板支座上表面还出现纵向裂缝。

3、施工缝及沿埋设电线套管分布裂缝施工缝多是接搓处理不细,致使新旧混凝土衔接不紧密,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产生裂缝。

在使用PVC管代替钢管埋设在其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底,产生沿电线套管埋设方向的分布裂缝,裂缝一般较短且与管长方向大体垂直,缝间隔较为均匀。

成因分析:PVC管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较差且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一致。

二、防治措施(一)楼板设计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产生应力集中。

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如下图填充区域示意)或设置梁(或厚板)封闭凹口,使建筑平面规则。

当楼板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当不能设置梁时应设置暗梁,并在梁或暗梁处配置板顶受力筋,加大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原因分析:1.施工时期:(1)混凝土浇注和养护不符合规范。

混凝土浇注时,过早脱模或者养护不到位都会造成混凝土干燥收缩过快,从而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2)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如果混凝土中参入的水泥水化过快、砂子中含有过多的粘土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干燥收缩过大,从而引发裂缝。

(3)施工操作不当,工人在混凝土浇筑时无法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导致混凝土中产生过多的气孔,使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容易发生裂缝。

2.使用阶段:(1)外力作用。

如建筑物周围施工过程中使用大型机械振动或撞击导致楼板受力变形,从而造成楼板产生裂缝。

(2)温度变化。

楼板遭受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楼板开裂。

(3)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不均匀或者地基沉降过大,会导致楼板产生变形,从而引发裂缝。

二、处理方法:1.施工时期:(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符合规范。

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覆盖保湿,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水泥水化适度,砂子中不含过多的粘土。

同时,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气泡排除进行专门管理。

(3)科学合理使用混凝土添加剂,对抗裂剂等添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考虑,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使用阶段:(1)建筑物周围施工时,应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施工机械对楼板的振动和撞击力不超过规定标准。

(2)对楼板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因渗水引起的楼板开裂。

(3)对于发生裂缝的楼板,可以采取一些维修措施,如施加梁矫正、局部加固、局部补强等,以增加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4)加强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沉降均匀,避免因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导致楼板变形和开裂。

总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干燥收缩和外部作用力的影响所造成。

为了预防和处理裂缝,需要从施工时期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原材料质量,以及使用阶段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维修措施,确保楼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制楼板开裂处理方案

预制楼板开裂处理方案

预制楼板开裂处理方案介绍预制楼板的开裂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性,也可能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潜在影响。

本文将介绍预制楼板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案,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开裂原因预制楼板开裂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包括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养护不当等;二是使用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如加重超载、温度变化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开裂原因:1.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在浇筑混凝土时,未能均匀分布,导致楼板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容易开裂。

2.养护不当: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湿养护,如果湿度不够或者养护时间过短,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不够高,容易开裂。

3.加重超载:如果楼板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了超过设计荷载的加重荷载,会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开裂。

4.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化,如果温度变化幅度大,楼板可能出现开裂。

处理方案为了减少或避免预制楼板开裂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案:1. 施工过程方面•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振捣、养护等,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分布和充分密实。

•使用优质材料:选用符合标准的优质混凝土和加固材料,提高楼板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加强混凝土养护:在养护期内,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延长养护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使用过程方面•合理布置荷载:在楼板使用过程中,合理布置和分配荷载,避免超荷施工和超载使用,减少楼板的受力集中。

•控制温度变化:合理设计建筑的保温、通风、遮阳等措施,减小楼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并采用伸缩缝等措施来缓解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楼板的使用情况,发现裂缝及时采取维护措施,避免裂缝进一步扩大。

结论预制楼板开裂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施工管理、优质材料的选择、充分的混凝土养护、合理的荷载布置和温度控制,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楼板开裂问题的发生。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混凝土楼面出现了裂缝,给正常使用和美观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一、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
1.施工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时,如未按规范操作,如水泥与骨料配比不合理,搅拌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2.温度变化: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膨胀性材料,当温度变化过大时,会引起混凝土楼面开裂,如夏季高温天气,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夜晚温度下降,产生收缩应力,导致开裂。

3.荷载变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荷载变化过大,也会导致混凝土楼面开裂,如重物过度集中于某一区域,楼面就会出现裂缝。

4.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不均匀也是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之一。

二、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处理方案
1.大面积开裂:如果混凝土楼面出现了大面积的开裂,就需要进行重新铺筑,使用新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修补。

2.局部开裂:如果混凝土楼面只是出现了局部开裂,可以进行开裂处的修补。

首先,清理裂缝处的灰尘和杂物,然后用专用的胶水填充裂缝处,等待胶水干燥后再表面打磨,使其与周围地面平整。

3.桥式吊车:如果混凝土楼面出现了大块的开裂,可以使用桥式吊车或其他吊装设备进行拆除,然后重新铺筑混凝土。

4.地基处理:对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混凝土楼面开裂,需要
进行地基处理。

首先找到地基沉降不均匀的原因,然后进行加固或重新铺设地基。

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楼面再次出现开裂。

总之,混凝土楼面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就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混凝土楼面重现美观和耐用。

楼板裂缝防治及原因

楼板裂缝防治及原因

楼板裂缝防治及原因楼板裂缝形成的原因一、贯通性裂缝1、表现形式:现浇楼板中部出现贯通性裂缝。

2、形成原因: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现场加水致使坍落度过大,堆载过重、拆模过早、养护不良。

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水化及养护过程中干缩所致。

二、梁侧规则性裂缝1、表现形式:现浇楼板上表面在梁两侧出现规则性裂缝。

2、形成原因:梁面负弯矩钢筋配筋不够或钢筋被踩踏致使负筋保护层过大。

三、楼板角部斜裂缝1、表现形式:现浇楼板角部产生斜裂缝。

2、形成原因:端部房间外角未设置放射性加强钢筋,楼板受荷过早或受荷过重或过于集中。

四、预埋盒孔周裂缝1、表现形式:施工预留孔洞和水电预埋盒沿孔洞四角产生延伸裂缝。

2、形成原因:楼板施工孔洞未预埋圆形孔洞或孔洞过大,另孔洞周边未设置加强钢筋。

五、沿板主筋开裂1、表现形式:现浇楼板沿板筋出现微裂缝。

2、形成原因:楼板底筋、面筋保护层偏小,垂直方向的分布钢筋保护层过大或没有分布筋,致使钢筋部位出现微裂缝。

六、沿预埋管开裂1、表现形式:现浇楼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

2、形成原因:预埋线管直径过大或楼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楼板中部。

七、无规则龟裂1、表现形式:现浇楼板表面出现无规则龟裂。

2、形成原因: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粗细骨料级配不良,二次收抹时间不合理,未采用抹光机压实抹平。

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掺合料总掺量、水泥总用量和其他外加剂用量。

2、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3、现浇楼板浇筑后12小时内(1.2N/m㎡)不得上人,24小时内不宜在现浇楼板上吊运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4、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需必计算确定,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待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和规范规定强度时方允许拆模,并结合施工荷载保留部分支撑。

5、建筑物端部房间外角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放射加强钢筋,设计无要求时也应建议设计增设。

6、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终凝前进行两次抹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原因
1、顶板支撑体系刚度不足,立杆顶部自由端过长;(结构性裂缝)
2、赶工造成楼板上料过早,冲击荷载会产生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
3、沿楼板预留洞口的劈裂裂缝;(结构性裂缝)
4、冬施期间混凝土保温措施不到位,楼板受冻后堆载;(结构性裂缝)
5、顶板木模采用废机油作脱模剂,容易污染顶板钢筋,减小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非结构性裂缝)
6、机电管线预埋在顶板集中平行布置;(非结构性裂缝)
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塑料布覆盖过早揭开且浇水时间不足,导致表面水分快速蒸发产生干缩裂缝;(非结构性裂缝)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加水现象;(非结构性裂缝)
9、终凝前未进行二次抹面或不到位;(非结构性裂缝)
1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非结构性裂缝)
二、其它可能原因
1、预拌混凝土中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安定性不符合要求;
2、水灰比过大;
3、混凝土浇筑前发生离析现象;
4、混凝土保护层控制不当;
5、后浇带处未设置独立支撑体系,先拆后回顶,造成局部贯通裂缝
预防措施
一、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将顶板支撑立杆上部自由端长度控制在400mm 以内;对于层高超过5 米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增加水平及竖向剪刀撑,增加架体整体稳定性。

二、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 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 时,不宜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冲击;
三、楼板预留洞口四周考虑洞口加筋;
四、冬季施工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根据现场抗冻临界试块确定撤除保温时间,同时避免上料过早;
五、顶板木模应采用水性脱模剂;
六、楼板内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

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φ4@150 宽500mm 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七、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充分,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压抹后
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
八、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九、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十、加强搅拌站管理,确保原材质量合格(原材复试报告、含泥量等)、水灰比适宜(如掺加外加剂等);
十一、加强混凝土进场坍落度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给予退场,严禁使用;
十二、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

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凳,马凳筋底部应有防锈措施。

双层上排钢筋应设置钢筋小马凳,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 只;
十三、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
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处理措施(非结构构性裂缝-表面裂纹)
针对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可采用注浆封闭、聚合物砂浆粉刷或其他表面封闭材料进行封闭,施工工艺基本相同,下面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为例说明具体施工技术措施。

处理原则:表面封闭。

一、渗透结晶性能特点
1、双重的防水性能该材料产生的渗透结晶,除了能深入到混凝土结构内部堵塞结构孔缝外,作用在混凝土结构基面的涂层也具有很好的抗裂抗渗作用。

2、长久的自我修复性能该材料不含有任何容易老化的有机化合物,其防水涂层与基面有很好的粘结力,与结构基面融为一体。

所以,防水涂
层的防水作用与结构的寿命同样长,永不老化,并且渗透结晶物在多年以后还能被激活,不断生长出新的渗透结晶物,强化混凝土内部结构,堵塞混凝土内部渗水通道,来弥补由于其他原因而产生的结构不稳定开裂带来的渗漏,使之与混凝土结构同时存在,具有持久的防水和保护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强度性能。

3、抗渗原理该材料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形成结晶体,堵塞毛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向混凝土内部渗透,最深可达300mm ,除起密实作用外,还吸水膨胀如同“弹性体”对小于0.4mm~1.2mm 的裂缝可起到自我修复自我愈合的功能,可长期耐受高水压。

精选文档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前准备1.1 人员:根据施工面积和工期需要,施工必须由具备专业施工水准,质量和安全意识高的人员施工。

1.2 备料:施工工具、水源等均须准备到位。

本产品在涂刮施工时所需的工具,需要油漆铲刀、电动搅拌机、抹灰铁板、刮刀、3~4 寸油漆刷、手提喷雾器、水桶、拌料板和拌料桶等。

2、灰浆调配2.1 调配好灰浆是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的关键,严格掌握好水灰比,本产品用3 份料加入1 份水(按重量),用搅拌器搅拌至黏糊状。

拌料时应慢慢地加水,至料能拌开为止,拌料应注意搅拌均匀。

2.2 拌料时边拌边用,拌好的浆料要求在20 分钟内用完;以免来不及用完造成浪费。

拌料后长时间不用发硬的灰浆不能再用。

3、施工步骤基层清理→材料配制→横向刮涂第一遍→纵向刮涂第二遍→终凝后喷水养护3.1 基面清理基层应清理干净、无尘土、油脂、松浮物。

涂刷前混凝土表面需用水浸透,但不能有明水。

3.2 样板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中等裂缝程度的一整块楼板,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试刷,施工完成3 天后进行蓄水试验,取得符合要求的效果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涂刷。

3.3 大面积涂刷施工首先是调配浆料。

浆料调配不宜过多,每次调配一般不超过10 公斤,按3 份料加入1 份水搅拌至粘糊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水灰比,刷涂厚度控制在0.6mm 左右,每平方用量控制在1 公斤左右。

涂刷时基面保持潮湿,才能够有效保证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活性化学成分,向混凝土内部的渗透,确保防水施工的质量。

但不能有明水;涂刷走势保持一致整洁。

待第一遍涂刷完成后,涂层已经初凝(手干状态),即可进行第二
遍涂刷施工。

第二遍涂刷用浆料的搅拌,可比第一遍涂刷时的浆料略稀,但必须增加涂刷的细密度。

待第二遍涂刷完成后,检查是否有漏涂、空鼓、起粉等不良施工处,若有需及时修补。

3.4 养护: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后
12 小时,其表面已经终凝,应洒水进行养护2~3 天;
三、施工注意事项
1、当处于夏季高温时,施工时宜在早、晚间进行,防止涂层过快干
燥,造成表面起皮、龟裂,影响施工质量。

2、不得在下雨天涂刷施工;
3、施工后12 小时内防止雨淋、暴晒等;
4、施工质量检查:加强对特殊部位要认真检查,防止漏做而留有渗
漏隐患;施工过程中,不得踩塌损坏涂层。

处理措施(结构性裂缝-贯通裂缝)
处理原则:压力灌浆、填堵、加固
、对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不同品种混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性裂缝,须进行彻底处理,即返工重新浇筑
二、对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2mm 的处理方法为:除了沿缝凿成V 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

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 左右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