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分析教学教材
学习者错误与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知识总会存在空白,这些空白是导致学习者出错的根本原因,也是学习者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标志(中介语,亦称为过渡语、中间语,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接近目标语的过程中,由于尚未达到精通的程度,还保留母语的某些特征而表现出来的一套语言系统。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从母语向目标语过渡的统一连续体)。
错误分析对于成年的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错误往往是学习者主观造成的,通过错误分析就能把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外界因素,例如教学环境、教师的素质等转移到他自己身上来,并加深学习者对自身的了解。
当人们识别、描述、解释、评估学习者错误的时候,错误分析便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系统的描绘学习者的画卷,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他是怎么出错的,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
因此,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教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学习者错误和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学习者错误的地位和作用人经常会犯错,这是难免的。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亦不例外。
从第二语言习得这门学科的角度来讲,错误是可以被接受的,是有益于学习者的。
从20世纪代末开始,随着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语言学家们发现学习者的许多错误并不是由母语迁移造成的;二语习得,正如母语习得一样,是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它自然会产生学习者的错误。
因此,学习者能够从错误中了解到自己在二语习得中的许多东西。
例如,在通常情况下,错误出现得越少,目标语习得的知识空白就越少,学习者习得目标语的效果就越好;相反,学习者出的错误越多,目标语习得的知识空白就越多,他掌握目标语的情况就越差。
因此,学习者错误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现时的外语教学提供借鉴的数据,它们在数量上与二语习得的效果成反比。
从二语习得的质量上讲,错误之处即是学习者没有学习到的地方,是第二语言知识中的空白。
因此,错误提醒学习者必须增强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它们为学习者的自省、为错误分析提供了真实、宝贵的材料。
学习者错误与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者错误与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作者: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位延延摘要:彼德·科德(S.P. Corder)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做了三方面的分析:第一,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熟悉的程度;第二,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第三,错误分析对学习者本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错误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客观存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通过利用错误分析研究学习者错误的特点、分类,了解错误产生根本原因,并且用正确的策略加以个更正,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关键词:错误分析;二语习得;英语教学;纠错策略一、学习者错误的地位和作用错误有益于学习者的学习和进步,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讲,错误是可以被接受。
二语习得,正如母语习得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甚至是掌握,都是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错误。
所以,学习者能够从学习的错误中了解到自己在二语习得方面有哪些缺陷与不足。
从二语习得的质量上讲,错误之处即是学习者没有学习到的地方,是第二语言知识中的空白。
错误时刻警惕着学习者必须增强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它们都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省、分析错误的提真实而又宝贵的材料。
三、错误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中国的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典型的行为错误是对英语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的无意识的误用。
当一名男性学习者指称某物为一名女性所属时时,他可能误用“his’’(他的)来代替“hers”(她的);相同地当一名女性学习者指称某物属于一名男性时,她也可能吴用“hers”(她的)代替“his”(他的)。
虽然这些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所有英语代词的格,但他们在运用时几乎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错误。
然而,在某些场合中,初学者有可能尚未掌握英语代词,他们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代词格,那么,这个英语知识中的空白即被定义为学习者的能力错误。
二语习得中语言错误及纠错研究综述
间接 的纠错策略 , 如重述 。如 L e e m a n ( 2 0 0 3 ) 探讨 了重述 与二语发
根源 , 研究者们对二语 习得有 了更 为清晰的认 识。本文梳理 了对 用 的频率上。纠错反馈 的策略按照明确 与否来 区分 。考虑到直接 Fra bibliotek对待错误的态度
、
回顾二语习得的发展 , 研究者们对语 言错 误的态度经历 了三 展 的关 系 。 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对待错 误不 能容忍 。行 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认
2 0 1 4年 1 月 2 8日
沿
=语习得中语言错误及纠错研究综述
文/ 王 妤 贾金 媛
摘
要: 语言错误在二语习得 的过程是不可避 免的现象 , 在 二语 习得研究史上不乏很 多有关语 言错误及 纠错策略 的研 究。教 师应
根据实 际情况采取恰 当的纠错策略, 以促进学生 中 介语 的发展。
二、 纠错策略的研究 查研究 。C h a u d r o n ( 1 9 8 6 , 1 9 8 8 ) 基 于学 习者不同类型的错误展开 了
[ 2 ] L e e m a n , J . R e c a s t a n d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 B e -
[ 3 ] L i g h t b o w n ,P . M. &S p a d a , N. H o w l a n g u a g e s a r e l e a r n e d 大范围 的调查 ,发现教师在 学习者学 习初 期 的纠错 明显 多于后 [ M] . 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1 . 期 。C h e n o w e t h e t a 1 . ( 1 9 8 3 ) 在二语学习者的态度调查 中发现 , 学习 [ 4 ] 施 光. 英语课 堂 中的教 师纠错与 学生接 纳[ J ] . 外国语言文 者对 纠错持 肯定态度 ,并希望他们说本 族语 的朋友进行纠错 , 于 学, 2 0 0 5 ( 4 ) . 是 就有 了关 于纠错 主体 的研 究 ,即 由谁 来进 行 纠错 。S c h w a r t z
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
---------------------------------------------------------------最新资料推荐------------------------------------------------------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摘要:学习者在习得二语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与母语习得不同的错误,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判断,分类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习者习得二语知识点是有顺序的且错误可以反映出学习阶段的结论。
关键词:二语习得;学习者;错误要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是收集并描述出学习者的语言,即中介语。
在描述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是否被纠正,或者又形成了另一个错误。
有些学者会认为二语习得应该分析学习者的成功之处,关注学习者的错误很荒谬,但是,错误是学习者语言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找出学习者容易犯哪些错误,并且,在修改自身错误的同时,学习者也在进行习得。
分析学习者错误的首要是判断错误。
最常见且最容易判断的是明显的语法错误,除此之外,还有表达不地道的错误,而且,我们怎么判断学习者产生的错误不是因为口误而发生的?就算是本族语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也会经常发生口误,所以,在分析错误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区别两种不同概念的错误。
1 / 6一种错误(error)是因为学习者不知道语言知识点而产生的错误,另一种(mistake)是学习者知道正确的语言知识点,但却产生的失误。
判断到底是错误还是失误,我们可以持续观察学习者的表现。
如果学习者继续犯同样类型的错误,那么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如果后来学习者可以正确表达这个错误,那么就是失误。
另一种方法就是让学习者自己改正所犯的错误,如果学习者能自我纠正,那么就是失误,如果学习者不能纠正,就是没掌握。
但是,理论上错误与失误很好判断,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种可能,例如有些学习者会时好时坏地在不同场景中持续犯错,这样就很难判断是错误还是失误。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6页word资料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一、引言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SLA)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不断与语言错误斗争的过程。
学习者会在语言学习和操作中犯错误,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所犯的语言输出错误。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十分薄弱。
写作错误是语言输出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语言学界对待错误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部分行为主义的学者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纠正错误,结果有学者认为纠正错误增加了学习者的焦虑;赞同交际法的一些学者不主张纠正错误,渐渐发展到对错误的放纵,导致了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产生;发展到最近才产生了对待错误的理性态度。
二、错误分析理论及其相关理论(一)对比分析(Contrasive Analysis)理论以行为主义者的语言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对比分析理论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很大。
这一理论的含义是:首先,我们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分析中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会引起困难的语言项目和可能犯的错误,并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外语课程和教材中哪些项目应进行特殊处理。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强化手段(如重复和操练)来克服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
显然,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母语习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的结果,因此,为了强调学生学习语言的准确性,有必要对错误采取有错必纠的方针,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习惯。
(二)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应用语言学家Selinker 首先使用了中介语一词来称谓“学习者在目的语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阶段所建造的一种结构体系”,是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
它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学习者创造性地使用的一种语言。
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中的口语
在 第二 语言 教学过 程 中, 大多 数教 师面对 学习 者在学 习过 程中 所 犯的错 误不 知所 措 。其 实从第 二语 言习得这 门学科 的角度 来讲 , 错 误是 可 以被 接受 的 , 是 有 益于 学 习者 的 , 是 一个 普 遍的 同时 又是 必 然出 现的现 象 。学 习者 学习语 言的 过程 , 事实上 就是 一个不 断地 发 现错 误 改正 错误 的过 程 。尤其 是 在第 二语 言 的口语 学 习中 更是 如 此 。学 习者 面对 有 限的 时间 , 固定 的话 题 , 需要 从 自己 大脑 里有 限的第 二语 言知识 体系 中, 在最 短 的时间 内提取最 能表 达意义 与思 想的 比较符合 第二语 言 习惯的词 汇与 句式 , 在表达 过程 中出现 错误 是必然 的。这是一 个对学 习者来说 是普遍 的 。
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中的口语
本 文为 宝鸡 文理 学院院级 重点项 目 ( 编号 : Z K 1 0 1 5 2 )
教 学 改 革
错误分析与二语 习得 中的 口语
郝 ( 宝鸡 文理 学院 娟 陕 西宝鸡 7 2 1 0 0 7 )
【 摘 要 】 错误是语 言学习过程 中不 可避免的现象 , 错误 分析是 外语 学习与教 学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本文 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 , 分析 了二语 习得 口 语 学习中学生所犯的错 误类型 , 并探讨 了解决的方法 , 以期提高教 学效果。 【 关键词 】 二语 习 得; 口 语教 学; 错误分析 ; 错误类型 ; 解决策略
二、 错 误的分 类
例如 , 一位 学 生在 做 口语 陈述表 达 的 活动 中 , 描 述 过去 所发 生 的一 个故事 时 , 需要 用到过 去时态 ( 本应该 正确 的是 T h e b i g g e r o f t h e m c o n t a i n e d a s n a k e ) , 可 是该 学 生 从始 至 终都 没 有 用到 过 去 时态 , 全 是动 词 原 形 ( T h e b a s k e t c o n t a i n a s n ke a ) 。这 说 明该 学 生不 知 道 或者没 有掌 握用动 词的过 去式 来表 达过去 所发 生的动 作 , 或者说 对 于 “ 英语 语言 中动词 的 用法 ”的概 念就不 理解 。再例 如 , 学 习 英语 的中国 学生在 学 习的初 级阶段 , 对 系动词 的用 法不 了解 。经 常 会出 现这样的句子: My mo t h e r i s l i k e me . 或T h e a p p l e d e l i c i o u s . 而 正 确 的应 该是 : My mo t h e r l i k e s me . 或T h e a p p l e i s d e l i c i o u s . 第 二类 错 误 是学 习者 已经 理解 并 会运 用所 学 目标语 的 语言 知识 和 语 言规 则, 但 是 由于一 些其 它 的原 因 , 如学 生在 口语 课 上作 口语 表 达练 习 时, 由于 时间有 限导 致自 己错误 地从 大脑 里提取 已存 在 的目标语 知 识, 或 是 由于 口语 活动 是面 向观 众 的一 种展 示 , 某些 同 学可 能 由于 性 格 内向经 常不在 同学 面前表 达 自己的观 点 , 加 之还 是用 陌生 的第 二 语言 表达 更是紧 张 , 所 以容 易出现 错误 。而这 些错 误对 自己 来说 都 知道 或已经 掌握 了 。例 如 , 一 位学 生在 口语课 上 向全班 同学 在五 分钟 内口头 陈述 “ 在我 的生活 中对 我最有 影响 的一个 人 ”活动 中 , 他 陈述 他 的母 亲对 她 多么 重要 多 么有 影响 。大 家可 能 会想 到 在这 篇 陈 述中 可 能会 多次 用到 动词 的 第三 人称 单 数形 式 。当然 这 位 同 学也 用到 了 第三 人称 单数 形 式 。可是 他在 作 陈述 中并 没有 前 后一 致地运 用次规则 。他在 刚开始 的时候说 到 My mo t h e r l o v e s m e v e r y m u c h . 在后 来 他说 到 My m o t h e r a l w a y s t e l l m e I s h o u l d b e h o n e s t . 最后他 又说到 了 My mo t h e r o f t e n t e a c h e s me h o w t o d e a l w i t h s o me q u e s t i o n s p r o p e r l y . 由此 可见 , 此 学生 还是知 道怎 么使用 英语 中动词 的第 三人称 单数形 式 , 可 能是 由于 急于在 五分钟 内陈述完 自 己的观 点导致 出错 。此 类错误 也可叫 口误或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论文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摘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研究错误的产生及其特点对二语习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研究者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错误分析也就成为了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引起二语习得错误的根源。
本文发现,引起错误的根源除了常见的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外,还有交际策略的误用和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在探讨这些错误根源时,力图揭示这些根源是如何引起错误产生的。
紧接着阐释了错误分析的过程及错误分析对于外语教学的重大作用。
希望借此文能让大家对错误分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期望能对大家的二语习得有所帮助。
Abstract:It is inevitable that errors occur in language learning,so the study of errors is go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s one of the major method to study second language , error analysi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study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errors and reveal how they affe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error analysis , including interlingual-transfer , intralingual-transfer,the improper use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 Then it explains the processes of error analysis an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it . By writing this paper , I want to give a clear explanation of error analysis and hope it helpful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错误,错误分析,二语习得,错误根源,外语教学一、引言错误分析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语习得中的口语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2007年2月号中旬刊方式建立起来:(1)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内和课堂外提供的习得环境直接得到扩展;(2)通过语言操练将学习系统的明示知识直觉化、自动化而间接得到扩展。
隐含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明示知识的获得,明示知识加以练习运用,又可以丰富隐含知识。
3.2对输入假说的异议。
克拉申的“i+1”假设似乎更多的侧重于外界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决定性作用,而较少注意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二语习得重要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完成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注意。
注意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将语言学习中的输入(input)转化为吸收(intake)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吸收最终可能被融入到学习者的语言中,成为长期记忆的一部分。
然而,学习者不能处理所有接受到的输入。
要了解学习者如何处理接收到的输入,以及加快这种程序需要何种输入即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另外,加拿大学者Swain认为仅仅有“可理解的输入”对于语言习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却又是不够充分的,输出在二语学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985年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她认为人们在听或读的时候,不需要用到句法知识,只需要理解意思;而在说或写的时候,需要把词按一定顺序排列使自己的意思能让人明白。
这意味着“与输入相比较,输出促使学习者花更多精力更深层次地对语言进行处理。
”“输出可以刺激学习者从在理解中对语言进行的语义的、开放的、策略的处理转移到精确表达所需要的完整的语法处理。
”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4.1习得与学得相结合,既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又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强调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融合。
学得和习得不可分离。
不能一味赶“习得”的时髦,忽视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仍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强调语法知识的同时,要提高语用意识,要挖掘普通话语的交际功能。
二语教学中先后出现的“交际法”、“任务法”等尝试都是受二语习得启发的结果。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
辅导员的心理素养对学生管理的影响[真诚为您服务]【摘要】本文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类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纠正的方法。
正确对待错误,使习得者的学习过程不走偏差,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希望通过对错误分析的研究,找出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给学习者和外语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错误分析错误原因错误纠正1 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发表了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该文章被Seliger称为心理语言学领域的里程碑,改变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对于学习者和他们所使用语言的看法,于是研究者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对比转移到直接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本身,集中对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这一学术研究的转向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由对比分析发展到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Corder指出:“语言学习是发现语言中底层的规则、范畴和选择体系的过程。
这些规则、范畴、体系,学生是通过教师向他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某种处理活动而发现的。
错误是这一过程的反映。
”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错误分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研究领域被认为是当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对外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错误的分类Corder(1971)把错误分为语言能力错误(error of competence)和语言使用错误(error of performance)两类,并且在语言能力错误中再分出语内错误(intralingual)和语际错误(interlingual)两类,从而建立起错误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引言: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L2)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习得。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些偏误往往是由母语语言习得特点与第二语言的不同特点所引起的。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并进行分析。
一、语音偏误: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二语习得中,语音偏误较为常见。
这些偏误一般来自于学习者母语与所学语言在音位、音素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将[j]音用[k]音替代,导致类似“Yuke”(英语名字“Luke”)的偏误出现。
二、语法偏误: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规定了词汇和短语的结构。
二语习得者在语法上的偏误也比较普遍。
这些偏误可能源于学习者母语语法结构与所学语言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汉语中,疑问句一般是通过语序倒装实现,而在英语中则需要使用助动词。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出现“你是谁?”(原句为:“Are you who?”)这样的偏误。
三、词汇偏误: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者在掌握词汇时往往也会出现偏误。
这些偏误可能来自于词义的混淆、词汇搭配的错误、多词性词汇的误用等。
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将“decade”(十年)误译为“十天”,导致类似“过去的十天”(原句为“the past decade”)的偏误出现。
四、语用偏误:语用是指语言的使用情境和目的。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往往会因为对语用规则的不熟悉而产生语用偏误。
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将直译模式应用于英语中,导致类似“Can you make friends to me?”(原句为“Can you be friends with me?”)的偏误出现。
五、认知偏误:认知偏误指的是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由于个人认知能力限制而产生的偏误。
例如,学习者可能会因为习得的受限性而陷入一些错误的学习策略,导致偏误的出现。
此外,学习者对母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规律进行了误解,从而导致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出现偏误。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清楚了解语言结构,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语言实践中。
然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
现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语言结构不熟悉、认知
能力有限以及语言环境贫乏。
首先,学习者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语言结构的不熟悉,他们可能会
混淆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或者在理解语言结构时出现困难。
例如,
一些学习者可能会混淆时态,例如将现在完成时写成过去时,或者将
将来时写成现在时。
其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这意味着他
们可能无法理解被学习的语言的复杂概念,或者无法了解灵活运用语
言的能力。
例如,一个学习者可能无法正确使用不同的介词、形容词
或其他结构,或者无法正确使用不同的句式来构建句子。
最后,学习者也可能面临语言环境的不足,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够熟
悉语言,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进程。
例如,一个学习者可能在使用一个新的表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从
而导致他们对这个表达的使用存在误解。
综上所述,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主要是
由于对语言结构的不熟悉、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语言环境的贫乏。
因此,学习者应该更多地熟悉语言结构,加强认知能力,并且在学习过
程中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语言,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并在实践中
发挥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615001 学分: 2学分总学时:36学时说明【课程性质】《第二语言习得概论》是英语专业任意选修课。
【教学目的】帮助学习者在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理论,并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或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教学任务】通过对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过程的讨论,帮助学生将模糊的、无意识的实践性内容变成明确的、有意识的理论方法。
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现行的一些教学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受教育对象将其不断完善。
【教学内容】绪论;学习者语言的本质、中介语、中介语的社会层面;中介语的话语层面;中介语的心理语言学层面;中介语的语言学层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和二语习得;结论【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指导性和应用性。
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具体问题进行讲解。
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结合,学生每次课后书面回答具体问题。
【先修课程要求】“语言学概论”、“英语学习理论”课程的学习,有一定语言实践经验。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Rod Ellis 《第二语言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P. M. Lightbown and N. Spada 《语言学习机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年。
Rod Ellis《第二语言习的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大纲内容第一部分Introduction: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L2 Acquisition【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本章是全书的绪论,学习的目的是弄清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和目标。
教学要求:明确什么是学习者语言等相关概念,从而在整体上使学生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内容提要】Ⅰ.The defin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Ⅱ.The goal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Ⅲ.Two case studiesⅣ.Methodological issuesⅤ.Issu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learner languageⅥ.Issues in the explanation of L2 acquisition【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the defin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教学难点:the goal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复习参考题】1. In what respects is Wes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and on what respects is he not one?2. What is your own definition of a ‘good language learner’?第二部分The Nature of Learner Language【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生了解学习者语言的本质。
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探讨
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探讨作者:杨丽娟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第12期内容摘要:二语习得者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具有出色的语言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因缺乏实际的语言环境以及与非本族语者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得语言使用不得体,双方交流失败。
语用失误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本文以中学生作文和课堂英语对话为素材,从词汇,言语行为,语篇三个层面,通过分析其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探讨如何帮助中学生减少语用失误。
关键词:词汇言语行为语篇语用失误1.引言语用失误并非语法或句法层面造成的语言使用错误,而指的是交际双方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文化和语言不符合本族语者习惯而产生的错误。
Tenny Thomas[1]的论文“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揭示了语用失误的特点和成因,为二语习得和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受到Thomas的影响,国内许多学者也对语用失误进行了探讨。
徐一欣[2]主要对二语习得中的语言错误及纠错进行研究综述。
熊焱冰[3]主要探讨了二语习得中的语法错误和语用失误,并分析了成因。
吕铁金[4]针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通过个别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语用失误的应对策略。
但很少有学者通过具体实例对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主要以中学生作文和课堂英语对话为素材,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通过分析其中出现的语用失误,进一步探讨如何帮助中学生减少语用失误。
2.语用失误分析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语用失误研究对外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在保证语言和语法的正确表达之外,还需考虑到语言的得体性。
不同的语境,语言的表达也不一样。
只有语言使用规范,了解对方语言的表达习惯,才可以达到交流上的共鸣。
接下来,笔者将从词汇层面,言语行为层面和语篇三个层面为起点,结合具体实例来对其语用失误进行分析。
2.1词汇层面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词汇差异较大,产生的语用失误现象也很明显。
二语习得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分析
从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看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外语系的学生,英语是我们除母语外学习的第二种语言。
二语习得是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学生对二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也要继续学习,至少有十年的学龄。
可是,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断地出现问题。
下面是我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其中说和写一直是我英语学习的难点。
而这两项有共同之处,就是英语翻译中的汉翻英。
说就是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虽然很多人说要培养英语思维,不要先想好汉语再翻译,可我觉得很难做到。
在你想问题时,潜意识就用汉语了。
而写作也是如此,写作只是把你的从说的变为写的。
汉翻英中,经常出现汉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单词的问题,这是语义缺失,比如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
而且在表达的时候,由于单词量少而不会翻译经常出现,这是因为单词输入量太少。
平常常用的单词很容易记住,不经常用的新单词很容易被遗忘。
而翻译中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两大部分。
语间错误是由于母语造成的;语内错误是受二语的影响造成的,与母语无关。
二语习得者把他们自己的母语作为资源,并依赖于它。
当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非常接近的时候,二语习得者可以从比较中获得很多帮助,帮助他们更容易学习二语,这种现象叫做正迁移。
相反,当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有很大差别时,由于受母语的干扰,二语习得者通常会犯错误,这种现象叫做负迁移。
负迁移中产生的错误叫做语间错误。
语间错误是语言的迁移性引起的.也是受学习者母语的干扰所产生的语言错误。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当产生负迁移时,会产生语言错误。
目标语和母语之间无论从语音、语法结构、语义还是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
语内错误主要是由于对目标语的规则理僻错误所产生的。
学习者把目标语的规则应用到并不适用的地方。
导致语内错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过度概括。
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会根据所学的某些规则创造出目标语中并不存在的变体。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二语习得过程中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举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分析,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采取积极的措施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关键词:二语习得;偏误分析偏误的英文是(error),即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可以让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纠正和避免二语习得者的偏误,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他们成为成功的二语习得者,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
偏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的来讲,主要是由于二语习得者的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等原因造成的。
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漏顾名思义,“遗漏”是缺少或漏掉了句中应有的成分而导致的偏误。
例如,汉语的一般疑问句结构结尾用“吗”(助词)表示疑问。
如:我能试试那件黑的大衣吗?但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比如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没有这样的疑问词。
因此,这些国家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汉语一般疑问句时,经常会遗漏疑问词“吗”。
学生常常说出这样的句子:我能试试那件黑的大衣?明天你去超市?再如,汉语“了”的用法,对于一些初学者也是一个难点。
比如句尾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有一位学生作业中这样写道:这时他和她认识。
句尾应该使用语气助词“了”,表示事情的发生和新情况的出现。
笔者认为对待这种偏误应该及时纠正,纠错方法要得当,最好的办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
作为教师,不必每次自己说出“吗”或“了”来提醒学生。
二语习得中的写作错误及教师纠正策略
、
表达中出现了母语负迁移现象。 例 1 l s r e e v pl i . pl y 。这是专科学生常 出现的 e e e i o g e ao g ) P a c v m a o z ( o 词性误用。汉语 中很多词词性 比较模糊 , 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 , 而且词性的转换是通过语境来体现 , 没有任何形式上 的变化。例如 : 决 定、 保证 、 选择等。 英语是个有词形变化 的语言, 词性转换是通过改变词 尾来实现的。 汉语缺乏明显的词形变化标志, 学生对英语词形的敏感度 低, 常常犯词性误用的错误 。
2语 内错 误 ( t l ga tr) . i r iu lF s n an e' o 语 内错误指学生学习外语时 ,一定 但这些经验还很有限还不完整 。学生往往易于使 用归纳 法, 目的语的某个规则 的使用范围扩大化 , 把 从而产生一些错误 。 例 2 A sl te upts a e i e i e e. s r ut h tu’vl lb nd ae , o u w l hg h
例 3 ’ r r frh h gmetfh r e Imv ys r o te a e n t i . e oy cn o ep c 英语的后缀具有很强的语法作用, 加在词根上构成派生词 , ~般不 改 变词根 的基本 意义 ,而是改 变词 性 。在动 词后面加 上 一in 一n , t ,ig o m n ,a,ue 为相 应 的名 词 形 式 , et一l一 r 变 表示 “ 为 的过 程 、 果 ” 这 两 行 结 。 个 例 子 就体 现 了学 生 在词 性 转 换 方 面经 常犯 的错 误 。 学 生 学 习过 动词 后 缀 ,如 一n sa e , rae) 名 词 后 缀 一 e t /moe e tet f e, hr n bod n和 p m n(f vm n,ne J l tn n , 不 熟悉 单 词 后 缀及 构 词 法 的相 关 原 则 时 , 用 了这 些 规 则 。 a me0 在 i 套 从 而 出 现 了“ i ee ” “h gmet这 样错 误 的 词 形 变化 。 hg nd 、ca e n” h n 3文化 干 扰 ( l rlne eec) . c t a t rne uu i r f 语 言受 文 化 的制 约 。 学 习 者对 所 学 语 言 国家 的 文化 习俗 缺 乏 认 识 和 了 解 , 会 导 致判 断 失 误 , 互 误 解 等不 同的 错误 。 如 , 国学 生 见 就 相 例 中 到 度 假 回来 的 英 国 女 教 师 说 道 :yuhv rw ths as 先 不 论 “o aeg nf ee y. o at d ” ft 否得 当 , 怕 他 说 “o aep tnw ih teedy” 这 也不 符 合 a是 哪 yuhv u o e ths as , g 西 方文 化 规 约 ,把 中国 式 思考 方 法 移 植 到 外 语 表 达 中或 把 中国 文 化 与 西方文化简单对等 , 忽略了文化差异。 4 交际策略(o mu i t nsaei ) . cm nc i rt e ao t g s 在 一 些 场 合 , 习 者 要 用外 语 表 达 思 想 , 学 但他 现有 的语 言 知 识 和 技 能 又不 能 完 全 满足 这 一 需求 时 , 就不 得 不 借 助 于 交际 策 略 。 些 交 际 他 有 策略 往 往 是错 误 发 生 的 根源 之 一 , 种错 误来 源 与 语 问 、 内 干扰 有 交 这 语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作者:陈雪莹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4年第09期【摘要】二语习得者在他们二语习得过程中经常会犯错。
本文先介绍了错误产生的原因,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了二语习得者在外语学习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并指出教师对待学生犯这些语言错误要持正确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掌握目的语的语言规则,真正学好目的语。
教师通过对其语言错误的分析,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
【关键词】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
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犯一些语言错误。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语言学习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构建了以描述二语习得过程和解释二语习得特征为主要目标其理论体系。
多年来,对第二语言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将对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理论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对比分析理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犯错误是很正常和普遍的现象,这种错误又可以出现在学习的每个阶段甚至全程。
经过研究和教学者的经验总结出,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大部分是可以加以分析的,这些错误具有某种规律性,这些规律可以概括为一种理论,就是错误分析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Lado等人开始系统地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所经常犯的错误并产生了有关错误的早期理论—对比分析理论。
对比分析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迁移理论,语言学基础是Bloomfield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二语时,常常会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或文化来表达思想。
两种语言规则相同或相似的,对目的语学习有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相反,母语与目的语语言规则出现很大差别时会产生负迁移,即干扰。
对比分析分为“强式说”和“弱式说”。
两者最大的差别是目标不同。
“强式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是母语干扰。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案例
初中级阶段蒙古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常见偏误及解决方案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蒙古人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呈现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来华学习汉语的蒙古学生在整个留学生队伍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因此在这种形式下非常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对蒙古学生习得汉语的情况进行研究,进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指导蒙汉语教学。
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考察偏误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是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出发,以三篇蒙古国留学生的论文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做了简单的偏误归类以及偏误分析并提出了些解决方案。
(1) 汉字偏误分析及解决方案由于汉字系统跟世界上还在使用的文字系统有极大地区别,汉字成为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对汉字偏误进行分析,也是汉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肖奚强(2002)和李蕊(2005)的研究都显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可分为3类:(1)部件的更换;(2)部件的增减和减损;(3)部件的变形与变位。
在这三篇语料中,汉字偏误如下:例如:(a)我家在克尔论(伦)河边种菜。
(来自《我和汉语的故事》1)(b)有时我跟朋友一起去长(唱)卡拉OK。
(来自《我们的夜生活》)(c)不用汉语开始忘起(记),所以我决定深告(造)。
(来自《我和汉语的故事》2)上例中,论(伦)和起(记)在汉字偏误里,属于部件更换一类。
由于克尔伦河属于外来词,“论”是一个动词,不符合外来名词翻译的规则。
将“伦”误写为“论”,是混淆了两字在字音方面的区别。
与此相类似,把动词“唱”误写为形容词“长”,也是如此。
而将“造”字误写为“告”,是明显的部件减损。
解决方案:汉字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形教学,而应在汉字教学中,结合语音和语义的教学。
对于习惯于不用声调区分字义的蒙古语的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语音和汉字字形的联系,不断强调汉语中的声调对区别字义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方面的区分练习,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识记汉字。
而对于那些容易被增减和减损的部件,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这些部件的变形来源,让学生有效地记住汉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分析
从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看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作为外语系的学生,英语是我们除母语外学习的第二种语言。
二语习得是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学生对二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也要继续学习,至少有十年的学龄。
可是,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断地出现问题。
下面是我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其中说和写一直是我英语学习的难点。
而这两项有共同之处,就是英语翻译中的汉翻英。
说就是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虽然很多人说要培养英语思维,不要先想好汉语再翻译,可我觉得很难做到。
在你想问题时,潜意识就用汉语了。
而写作也是如此,写作只是把你的从说的变为写的。
汉翻英中,经常出现汉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单词的问题,这是语义缺失,比如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
而且在表达的时候,由于单词量少而不会翻译经常出现,这是因为单词输入量太少。
平常常用的单词很容易记住,不经常用的新单词很容易被遗忘。
而翻译中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两大部分。
语间错误是由于母语造成的;语内错误是受二语的影响造成的,与母语无关。
二语习得者把他们自己的母语作为资源,并依赖于它。
当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非常接近的时候,二语习得者可以从比较中获得很多帮助,帮助他们更容易学习二语,这种现象叫做正迁移。
相反,当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有很大差别时,由于受母语的干扰,二语习得者通常会犯错误,这种现象叫做负迁移。
负迁移中产生的错误叫做语间错误。
语间错误是语言的迁移性引起的.也是受学习者母语的干扰所产生的语言错误。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当产生负迁移时,会产生语言错误。
目标语和母语之间无论从语音、语法结构、语义还是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
语内错误主要是由于对目标语的规则理僻错误所产生的。
学习者把目标语的规则应用到并不适用的地方。
导致语内错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过度概括。
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会根据所学的某些规则创造出目标语中并不存在的变体。
相类似的表层结构会促使学习者推出并不存在的结构。
二是简化。
学习者总是在学习中回避目标语体系中的某些多余东西。
以下举出了具体的例子:
(一)语间错误
错误1:I eat lunch at canteen in the school.
正确形式:I have lunch at canteen in the school .
在汉语里,“吃午饭”( eat lunch )和“吃午饭”( have lunch )意思相同,而且前者比后者使用得更多。
但英语里却使用have lunch,而不使用eat lunch。
产生这个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受到了母语汉语的干扰。
错误2:My mother called me to do homework right now.
正确形式:My mother asked me to do homework right now.
“… called me to …”中的“call sb. to do sth.”这个结构就是中式英语的典型例子。
英语单词call是“叫”的意思。
因此,按照学生的思维,“叫我做某事”被翻译成了“call me to do sth.”。
而事实上,英语里并不存在“call sb. to do sth.”这个结构。
错误3:How much is the price of this computer?
正确形式:How much is this computer ?(或What is the price of this computer?)
在汉语里,当要问商品的价格时,通常用“这个东西的价钱是多少” 。
“价钱”在英语里相对应的单词是“price”,“多少”相对应的单词是“how much”。
当把“price”和“how much”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How much is the price of this computer?”这个错误的结构。
这个错误的产生也是因为学生受到了母语的干扰。
错误4:The gym have many people.
正确形式: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gym.
汉语里,“某地有某人/某物”这个结构是正确的。
但是在英语里,不能用have来表示“某地有某人/某物”(sb./ sth. in somewhere)中的“有”。
换
句话说,“某地”(somewhere)不能做have的主语。
“某地有某人/某物”在英语里相对应的结构是“there be sb./ sth. in somewhere”。
错误5:This summer I at school do school practice.
正确形式:I do school practice at school this summer.
学生在这里想表达“这个夏天我在学校实习”。
但这里只是把汉语逐个翻译成相对应的英语单词,然后再把这些英语单词按照汉语的顺序连成一句话。
这里涉及语序的问题。
在英语里,肯定句中通常把时间、地点状语放在句末,而不是句首或句中。
而汉语的肯定句通常不会把时间、地点状语放在句末。
所以,如果把汉语的语序带到英语句子里去,就会出现此例中的错误。
(二)语内错误
一种语内错误是过度概括,举例如下:
错误6:(1)I feeled very comfortable.(2)She founded the book in the drawer .
正确形式:(1)I felt very comfortable.(2)She found the book in the drawer .
很明显,此处错误的产生是学生把动词一般过去式的普遍规则运用到了特殊情况中,也就是把规则动词的规律运用到了不规则动词上,即过度概括。
由于规则动词在动词中占了很大比重,教师在教学中通常花很多时间来强化学生
对规则动词变化规律的记忆。
学生通过大量练习能够较好掌握规则动词一般过去式的形式。
而不规则动词的数目没有规则动词多,且无普遍规律,学生难以准确掌握不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式形式。
此时,他们就容易把规则动词的规律运用到不规则动词上。
因此,学生就会犯上面例子中的类似错误。
错误7:(1)We want to buy two watchs.(2)There are many leafs on the ground.
正确形式:(1)We want to buy two watches.(2)There are many leaves on the ground.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试图掌握一些普遍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其他情况中。
在英语中,很多名词单数是通过在词尾加s来构成其复数形式-s。
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学习者容易掌握。
但是也有很多名词单数不是通过在词尾加s 来构成其复数,而是加es或需要进行其他变化。
尽管有其他变化方式,但学生还是喜欢通过在词尾加s来构成名词的复数,或者把以s结尾的名词全部当作是复数形式。
例如,学生通过在watch的词尾加s来构成其复数,而其正确的复数形式应该是加 es。
有时还会混淆一些特别的名词的复数形式,当成一般的名词对待,上面例子中的两个错误都是过度概括造成的。
错误8:I really want to know who is he.
正确形式:I really want to know who he is.
上面例子中的错误同样是由于过度概括造成的。
在英语里,wh—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中,应该采用主谓倒装结构。
这个语法规则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掌握。
当学生写“I really want to know where …” 这个句子时,由于看到where,在where后面就采用了倒装语序。
但事实上,当wh—引导特殊疑问句做宾语从句时,wh—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必须采用陈述句语序,而不再进行倒装。
如果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特殊情况,就会出现上例中类似的错误。
另一种语内错误是简化,例如:
错误9:He go to school by bus.
正确形式: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当把“He go to …” 中的主语he换成I或者we时,“I /We go
to …”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学生不在go的词尾加es,其实是由于简化造成的。
错误10:This is car.
正确形式:This is a car.
汉语里,“这是车”这个结构是正确的,但英语里对一个数量的名词都要相应地在名词前加冠词a或an,或者定冠词the,这也是简化造成的。
错误11:I go to school, have class.
正确形式:I go to school and have class.
汉语里对连词的使用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在英语中就必须使用。
比如“我去学校上课”( I go to school, have class.)在汉语里是正确结构,但英语就必须是“I go to school and have class.”连词“and”必须使用,而第一句则是简化造成的。
对于二语习得中常出现的错误,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我们需要尽量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注意到英语学习中的细节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