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原理第4章-旅游需要与旅游需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旅游者和群体旅游者决策的差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一、旅游需要
生理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是先天
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它所引起的需要很难通过 其他方式间接地得到满足。
心理内驱力就是产生驱使人去进行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的动
力;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在不同社 会生活环境中,它所引起的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 心理需要;它所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起的需要可以通过补偿或替代的方式获得 间接的满足。
身心健康。 (3)增长闻见,满足好奇心,实现自我价值; (4)自我回报;自我沉溺。
第二节 旅游需求
区别:需要(need)、需求(demand)、欲求(desire)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几个概念: 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与在这 些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需求量是指按照某种给定的价格人们愿意并能够购买某种商 品的数量。 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核心旅游产品的各种可能的 价格与在这些价格水平上,潜在旅游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 量之间的关系。 旅游者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组合旅游产品的各种可能的 价格与在这些价格水平上,潜在旅游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 量之间的关系。
思考:旅游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当中的哪个层次?
二、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由旅游需要所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范准则所 影响、直接规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
旅游内驱力产生自个体心理上出现的旅游价值与感知环境 之间的不协调,而旅游需要是对这种不协调(匮乏)的意 识反映。
心理失衡 产生内驱力
旅游需要 意识反映

逐求心理回报

个人的
人际的

逃 个人
(1)
逸 环境
(2)

常 人际 (3)
环 环境
(4)

图表4-3 艾泽欧-阿荷拉的旅游驱动力社会心理模型
5.H. Schmidhauser (1)弥补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匮缺,比如: 社会匮缺或人际与友谊的匮缺; 气候的匮缺(迫使人们追逐阳光与温暖的动力); 运动与行动中匮缺; 接近自然、欣赏美景、户外休闲的匮缺; 经验、变化、发现的匮缺; 享乐、奢华和声望的匮缺; 自由的匮缺。 (2)消除生理和心理紧张、行为压力和单调生活桎梏,恢复
方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human needs) 在马斯洛看来,每个人自身内部都具有一定的内在需要,并 且呈现一定的结构,排列成为不同的层级,从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示了 人类随着个体的生物进化的阶梯的上升而逐渐弱化的本能欲 求。 参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旅游需要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需要;(2)旅游需要在 较发达的社会中会更为普遍一些
旅游动机
行为的直接动 力源泉
旅游行为
解释心理失衡 的途径
旅游发生的心理模式
1.H.P. 格雷(H.P. Gray): 追求漫游(Wanderlust)和追求阳光(Sunlust)
2.罗伯特·麦金托什(R.McIntosh): 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人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3.J.L.克罗姆顿(J.L.Crompton): (1)逃避所感知的世俗环境;(2)自我发现和自我估价;(3)放松; (4)显其声望;(5)回归(较少限制的行为);(6)密切家族亲 属关系;(7)增进社会交往。
4.艾泽欧-阿荷拉(S.E.ISO-Ahola): 提出了一个更为理论化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逃逸因子(escaping element)为一种所谓逐求因子(seeking element)所补充或综合, 旅游的驱动力一方面来自个人摆脱其所处个人环境(即个人遇到的麻烦、 问题、困难和挫折)或人际环境(即合作者、家庭成员、朋友邻里)的 欲望,一方面来自个人想通过到一个新环境旅游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回报 (既有个人的也有人际的)这样的企图。
第 四 章 旅 游 需 要与旅游需求
本章目标
理解导致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能掌握旅游需要 与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
了解各国学者在研究旅游动机方面所提出的一些 观点。
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能解释这些因素与 旅游需求的关系。
讨论旅游需求的特点。 了解旅游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区别个
Et=f(Ydis)=f[(Yd)—(Eb),S] 其中:Et=旅游支出 Ydis=可任意支配收入 Yd=可支配收入 Eb=支付于非休闲活动的费用 S=储蓄
而且
Yd=f(Y—T) Eb=f(P1...Pn,i) 其中:Y=总收入
T=纳税额 P1...Pn=非休闲品价格 i=利息率
(二)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关系
在生产力不发达、人类还需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的早期社会, 能促发上述需要形成的内在心理矛盾在人类个体心理中是不 存在的,或充其量仅仅是偶然的、微弱的和个别的信号。只 有在社会进入较为富裕的阶段,并能赋予个人以一定的自由 时间,尤其是步入信息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工业社会里,旅 游的需要才内在于整个人类的需要系统,旅游由此也成为困 扰现代人、创造现代人心理匮乏的新的机会的一种重要生活
旅游需要就是指当人处于缺乏旅游状态时而出现的个体对旅
游愉悦行为的自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是心理内驱力在潜 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意识反映。
旅游所满足的需要是一种心理需要,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出来的旨在满足 某种特殊人类社会需要的活动,这些社会需要可能包括像群 属、交际、沟通、学习、自我补充和自我扩张、自理和自立、 自尊和他尊、自我实现、利他、奉献等范畴。
旅游需求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函数关 系为: Dt=f(Pt,P1...Pn,Y,T,L)
其中:Dt=旅游需求 Pt=旅游产品价格 P1...Pn=其它物品价格 Y=个人收入 T=个人兴趣(偏好) L=余暇
(一)旅游需求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个人收入
D=f(I)
旅游需求量
以上图形可由下列函数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