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数据库概念设计总结
数据库概念设计
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指在设计数据库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
“概念”指的是数据库中所需要记录和管理的信息的概念,“设计”指的是根据这些信息的概念来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
数据库概念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体:实体是指数据中的一个对象或者事物,比如学生、课程、教师等。
在数据库中,每个实体都有唯一的标识符,称为主键。
2. 属性:属性是实体的特征或者描述。
比如学生的属性可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每个属性都有数据类型,比如字符型、整型、日期型等。
3. 关系:关系是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比如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选课关系,教师和课程之间存在授课关系。
关系通常用关联来表示,比如学生实体和课程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生ID属性关联课程ID属性。
4. 范式:范式是数据库设计的规范,用于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
常见的范式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
第一范式要求每个属性都是原子的,第二范式要求每个非主键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第三范式要求非主键属性之间不应该存在传递依赖。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确定数据库的需求和功能,了解用户对数据库的期望和要求。
这包括确定需要记录的实体和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这包括确定实体的属性和关系,确定主键和外键。
3.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
逻辑设计的目标是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性和限制来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
这包括确定表的结构、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以及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4. 物理设计: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
物理设计的目标是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性和硬件限制来确定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和访问路径。
这包括确定表的分布、索引和分区,以及确定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
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步骤,它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全面理解和把握数据库的需求,从而设计出合理、高效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是指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需要进行的一个抽象模型化的过程,它描述了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和它们之间关系的逻辑结构。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确定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和用于描述和组织数据的各种概念、规则、关系和约束。
1.实体和实体类型: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具有独立存在和区分性质的事物,实体类型是指一类具有相同性质的实体的集合。
在概念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数据库中包含哪些实体类型,以及每个实体类型包含哪些属性。
2.属性和属性域:属性是指实体具有的其中一种特性或性质,属性可以是简单的或复杂的。
属性域是属性可能取值的范围或类型,例如整数、字符串等。
在概念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每个实体类型包含哪些属性,并为每个属性定义属性域。
5.约束和规则:约束是指对数据库中数据有效性的限制,可以是简单的或复杂的逻辑条件。
规则是指对数据库中数据操作的限制和规范,例如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的规则。
在概念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数据库中存在哪些约束和规则。
6.数据流和过程:数据流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流动过程,过程是指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操作的方法,例如查询、修改等过程。
在概念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数据库中的数据流和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为后续的物理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指导。
一个好的概念结构设计可以使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最大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认真进行概念结构设计的工作,合理地组织和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为后续的数据库设计和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实现技术。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数据库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
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关系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等。
我们了解了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和运作原理,学会了使用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查询,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在课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了设计的目标和需求,然后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逻辑设计主要是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模式,包括实体和属性的定义、关系的建立以及各种约束条件的设定。
物理设计则是根据实际的存储和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索引策略。
我们还学习了数据库的优化技术,包括查询优化、索引优化和存储优化等。
通过这些设计和优化的工作,我们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
在课程设计的实际实现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并基于这个场景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应用的功能和要求。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在逻辑设计中,我们定义了实体、属性和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约束和索引。
在物理设计中,我们选择了适当的存储结构和索引策略,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最后,我们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实现和测试,并对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和调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学会了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还掌握了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和查询的技巧。
我了解了数据库优化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数据库课程设计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数据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要点总结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要点总结数据库设计是构建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一个良好设计的数据库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要点总结:1. 需求分析- 收集需求:与项目干系人(比如客户、用户、管理者)沟通,收集业务需求。
- 确定数据范围:明确数据库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数据来源和数据用途。
2. 概念设计- 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其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 确定实体和关系的属性:为每个实体和关系指定属性,并区分主键。
3. 逻辑设计- 规范化:避免数据冗余,减少更新异常,确保数据一致性。
- 数据模型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文档模型等。
- 定义表结构:根据ER模型定义表结构,确定字段类型、约束等。
- 设计索引:根据查询需求设计索引,提高查询效率。
4. 物理设计- 存储结构:确定数据文件的存储方式,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等。
- 文件组织:设计数据文件的分布,考虑数据的存取效率和存储空间利用率。
- 确定存储分配:为数据库对象(表、索引等)分配存储空间。
5. 数据库实施- 数据迁移:将现有数据迁移到新数据库中。
- 应用程序集成: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确地与数据库交互。
- 测试:进行数据库测试,确保满足性能和功能要求。
6. 维护- 监控:定期监控数据库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问题。
- 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设计恢复策略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 调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数据库结构或参数。
7. 安全性设计- 用户权限管理:定义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 审计与日志: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以便于事后审计。
8. 考虑特殊需求- 事务管理:确保数据库系统能够支持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并发控制:设计机制以处理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情况。
- 数据完整性:通过约束(如主键、外键、唯一性约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在数据库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的课程设计项目,我们对数据库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对这学期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进行回顾和总结,分享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学习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语法和数据表的设计等。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深入理解了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掌握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能。
其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实际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到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全面地了解了数据库设计的整个流程。
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数据库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技巧。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需求分析不清晰、数据表设计不合理、SQL语句编写错误等。
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这学期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数据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据库技能,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数据库设计和实现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因此,我会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数据库技能,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的来说,这学期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库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数据库设计和实现方面的不足之处。
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据库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数据库课程设计个人总结5篇
数据库课程设计个人总结5篇第1篇示例: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数据库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处理和管理数据。
数据库课程设计让我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按照数据的结构和存储方式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关系型数据库的原理和操作,掌握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实例和实践操作,我对数据库的结构和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数据库课程设计让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数据库系统。
在课程项目中,我们需要根据需求分析和实际情况,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和关联关系,编写SQL语句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优化数据库结构和查询性能,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也让我认识到了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
数据库是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核心,它涉及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库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备份和维护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更加重视数据库管理的技能和实践,意识到了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需要妥善管理和保护。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数据库管理和优化的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数据的安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完成字数403】第2篇示例: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数据库课程设计,我们可以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等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数据库的知识,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知识点总结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数据库原理及设计那些事儿,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数据库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仓库,里面存放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宝贝。
而数据库原理呢,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把这个仓库建得结结实实,让数据能舒舒服服地待在里面。
比如说吧,就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数据库设计也得有个好的架构。
要是架构不合理,那可就麻烦啦,就像房子歪歪扭扭随时可能倒掉。
关系模型,这可是数据库里的大明星呀!它把数据之间的关系整得明明白白的,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一样。
通过各种关联,能快速找到我们想要的数据,这多厉害呀!还有那索引,就像是一本书的目录,能让我们快速定位到需要的信息,不用在茫茫数据中瞎找。
你说要是没有目录,在一本超级厚的书里找个小知识点,那得找到啥时候呀!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呢,就像是给数据套上了小枷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不能让乱七八糟的数据混进来呀,那不是乱套了嘛!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可得好好考虑字段的类型和长度。
这就好比你去买衣服,得选合适尺码的呀,太大了松松垮垮,太小了又穿不进去,得刚刚好才行。
再说说数据库的操作,增删改查,这可是我们经常要干的事儿。
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增加新数据,就像给仓库里添新宝贝;删除数据,就像清理掉不需要的杂物;修改数据,就像给宝贝们换换样子;查询数据,那就是找到我们心仪的宝贝啦!哎呀呀,数据库原理及设计真的很重要呢!你想想,如果一个公司的数据库乱七八糟的,那他们的业务还能顺利开展吗?肯定不行呀!所以呀,我们可得好好掌握这些知识,把数据库这个大仓库管理得井井有条。
总之呢,数据库原理及设计就像是一门神奇的艺术,让数据在其中欢快地跳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持。
大家可不要小瞧它哦,好好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加油哦!。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概念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概念一、简介数据库设计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系统地收集、组织和存储数据的过程,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有效地访问和使用。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结构,该结构可以满足所有用户和应用的需求,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其重要性、主要步骤和设计原则。
二、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数据库设计是任何信息系统的基础。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性能。
反之,一个不良的数据库设计可能会导致数据混乱,数据丢失,以及系统性能下降。
三、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 需求分析:这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需要与用户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需求分析的结果应该是一个详细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
2. 概念设计: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将需求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一个概念模型,这是一个抽象的模型,描述了数据库的总体结构和关系。
3. 逻辑设计: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将概念模型转化为一个逻辑模型,这是一个具体的模型,描述了数据库的详细结构,包括表、字段、索引等。
4. 物理设计: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将逻辑模型转化为一个物理模型,这是一个具体的模型,描述了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存储方式。
5. 实施和维护:在这个阶段,数据库管理员根据物理模型创建数据库,然后进行数据加载和转换。
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优化。
四、数据库设计的原则1. 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库应该尽可能地独立于应用程序。
这意味着数据的修改应该尽可能地影响到最少的应用程序。
2. 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的所有副本都应该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在一个副本中的数据修改应该同步到其他副本。
3.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应该有足够的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4.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应该有足够的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这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应该符合预定义的规则和约束。
数据库设计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设计知识点总结第一篇:数据库设计知识点总结数据库设计概念1.1 描述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
1.2 数据库设计包含四部分<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1.3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1>明白自己的系统为OLTP系统还是OLAP系统<2>降低对数据库功能的依赖 <3>严格遵从数据库三范式 <4>适当的考虑数据分块<5>尽量保证记录的唯一标识存在概念结构设计2.1 E--R图设计E--R图分为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E--R模型基本符号实体的表示:长方形联系的表示:菱形,如1:1、1:n(m:1)、(m:n)属性的表示:椭圆形2.2 确定实体与属性的原则:<1>能作为属性的尽量作为属性而不要划为实体<2>作为属性的数据元素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只能是1:n的联系 <3>作为属性的数据项不能再用其他属性加以描述,也不能与其他实体或属性发生联系。
逻辑结构设计3.1 概念是将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的过程。
3.2 逻辑结构设计的过程分为<1>将概念结构转换为现有DBMS支持的关系、网状或层次模型中的某一种数据模型<2>从功能和性能要求上对转换的模型进行评价,看它是否满足用户要求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3.3 逻辑结构设计的原则<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型,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就是关系的键;<2>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每个实体型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配置数据库连接4.1 步骤1.打开powerdesigner,依次点击:database--connect2.点击connect,打开对话窗口:3.然后点击Configuer按钮,弹出数据源配置Configuer Data Connections对话框:4.把页签切换到第三个Connetion Profiles页签中,如果连接存在,选中就行,如果不存在,点击add Data Source数据库图标进行新增,弹出Connection Profile Definition对话框此对话框中需要输入以下信息Connection profile name: 输入数据库连接文件名,它会自动加上后缀名.dcp;Directory:数据库连接文件存放路径;可以任意;Connetction type: 选择JDBC;DBMS type : 数据库类型选择Oracle;Server name: 服务器名称;也相当于对应PL/SQL登陆页面的数据库;Database name: 数据库名字;User name: 登陆数据库名字;Password: 密码JDBC Driver class: 驱动类;只要下拉框选择就行;JDBC Driver Jar URL: 访问的服务器路径JDBC connection files: 驱动包;需要指向ojdbc14.jar或者其他驱动的包的按钮路径;5.点击Test Connection 按钮进行连接测试;测试连接是否成功;成功会弹出成功或者失败消息框,测试成功后。
数据库设计介绍
数据库设计介绍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工具。
无论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还是软件开发,数据库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数据库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概念、步骤以及一些最佳实践。
一、数据库设计概念数据库设计是指为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结构的过程。
这个结构包括数据表、字段、关系、索引和约束。
对于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数据库设计可能需要多个表,并且这些表之间需要建立关系。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数据库应该能够存储所需的数据,并且无需重复存储。
2. 数据库应该能够提供快速的数据访问和查询。
3. 数据库的结构应该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
4. 数据库应该能够支持应用程序的需求,并且易于扩展。
二、数据库设计步骤1. 需求分析在设计数据库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应用程序的需求。
这包括需要存储哪些数据、数据的类型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与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合作,以确保我们理解他们的需求。
2. 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数据模型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设计数据表、字段和关系,并使用ER图来表示它们。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需要考虑具体的数据库平台或实现细节。
3. 逻辑设计在逻辑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将概念设计转换为逻辑模型。
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数据库平台,并为每个数据表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我们还需要定义索引和约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 物理设计在物理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将逻辑模型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库实现。
我们需要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并定义表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需要定义索引和约束,并为每个表选择适当的存储引擎和分区策略。
5. 实施和测试在实施和测试阶段,我们需要将数据库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对其进行测试。
我们需要确保数据库能够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并且能够处理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情况。
三、数据库设计最佳实践1. 始终进行需求分析在设计数据库之前,始终进行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知识点归纳
数据库设计知识点归纳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库设计是构建和组织数据库的过程。
一个良好设计的数据库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同时还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数据库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1. 数据库:是指存储有组织的数据的集合,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管理和维护。
2. 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可区分的对象或事件,可以用来表示数据库中的一个表。
3. 属性:是实体的特征或描述,用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表的列。
4. 关系:是一个连接实体的组合,用来表示数据库中多个表之间的关系。
5. 主键:是用来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可以用来作为表中每条记录的唯一标识。
6. 外键:是用来关联两个表的属性,可以用来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 需求分析: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确定数据库的目标和功能。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构建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
3.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并进行范式化处理。
4. 物理设计: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访问方式,进行索引和分区的设计。
5. 实施和维护:根据物理设计的结果,创建数据库表并插入数据,定期维护和更新数据。
三、数据库设计的范式1. 第一范式(1NF):表中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
2. 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非主键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
3. 第三范式(3NF):在2NF的基础上,非主键属性之间不能存在传递依赖。
4. 高级范式:包括BCNF、4NF、5NF等,用于进一步消除冗余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四、关系型数据库设计1. 表的命名:使用有意义的、具有描述性的表名,避免使用保留字和特殊字符。
2. 字段的命名:使用有意义的、具有描述性的字段名,避免使用非标准缩写和数字编号。
3. 数据类型选择:选择适当的数据类型,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数据类型,减少存储空间浪费。
4. 关系的建立:使用主键和外键来建立表之间的关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篇一: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由于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私人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一些类库,其他人的交流相对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也就不考虑规范化的文档。
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历来看,我们接触的知识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发展迅速的IT行业相比很多情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
虽然这次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
对于OOA/OOD的开发模式有时不免要提出一些疑问,UML是设计阶段的工具,而它基本涵盖了软件设计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按照这一软件工程的正常流程,在动手写第一句代码之前,开发人员已经非常熟悉软件产品了,这对于相当有经验的架构师一类人说可能会很容易,但是我们作为学生,连足够的编码经验都没有,却首先被教授并要求先OOA再OOP,这样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文档与编码对不上号,在修改代码的时候基本不会再去审查文档和先前的分析。
甚至根本就是现有代码再有文档,即便是这种情况,代码与文档还是不对应。
不可否认,在传统软件工程的详细设计之前的项目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利于项目开发的部分的。
所以我就一直在寻找适合我——针对探究型项目——的开发模式,这次的项目也算是一次尝试,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会太短。
回到数据库设计上了,这次的数据库设计我是严格按照数据库建模的步骤来进行的,老实说我并没有感觉这样的流程对开发带来多大的帮助,反倒是觉得将思维转化为图表很浪费时间。
总体上来说这次的项目也不是很大,而且在数据库的设计上比较保守,也就是说实际上数据库设计还可以再完善完善的。
随着我对计算机领域的拓宽和加深,我也会静下心来思考在接触计算机之前的行为,很多次我能深切感觉到,其实我的大脑(未于别人比较)本身就是在使用一种更接近关系数据库的方式来记忆,所以我很可恨自然的设计出符合三范式的表结构来,即便我不知道这些范式的确切含义。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的关键概念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有一些关键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关键概念,并介绍它们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 实体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可以区分和独立存在的事物。
在数据库中,实体用于表示某个具体对象或者抽象概念,例如学生、课程、订单等。
实体通常由多个属性来描述,每个属性对应着实体具有的某种特征或者性质。
重要性:实体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通过对实体进行建模和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应用: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确定要存储哪些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实体进行建模和定义属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
2. 属性属性是描述一个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征或者性质。
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属性名和一个数据类型,用于标识和定义属性的名称和取值范围。
重要性:属性是描述实体的基本元素,通过属性可以对实体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区分。
属性还可以用于对实体进行分类和过滤,并且在数据库查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应用: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明确确定每个实体所具有的属性,并定义它们的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
通过合理地选择属性,可以更好地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3. 关系关系是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数据库中,关系用于表示不同表之间的连接点,通过连接点可以建立起表与表之间的联系。
重要性:关系是数据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数据、提高数据存储效率,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应用: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明确确定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转化为合适的关系模型。
常见的关系模型包括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和多对多关系等。
4. 主键主键是唯一标识一个实体记录的属性或者属性组合。
主键具有唯一性、非空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能够确保每个实体记录都能够被唯一标识。
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
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一、概念设计阶段的概念与目标在数据库设计的早期阶段,概念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概念设计的目标是确定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数据的结构、关系和约束。
通过概念设计,我们可以确定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实体和关系模型,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二、概念设计阶段的方法和工具1. 实体-关系模型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
通过ER模型,我们可以识别出系统中的实体(Entity)、关系(Relationship)以及实体和关系之间的通联和约束。
在实体-关系模型中,实体用矩形表示,关系用菱形表示,通联用线条连接。
2.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概念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工具。
数据字典定义了数据库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元素,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等。
数据字典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元素,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三、概念设计阶段的结果1. 实体-关系图通过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我们得到了数据库系统的实体-关系图。
实体-关系图是概念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清晰地展示了数据库系统中的实体、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通联和约束。
实体-关系图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框架。
2. 数据字典概念设计阶段的结果还包括了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记录了数据库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元素的定义和属性,为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依据。
3. 概念设计报告概念设计阶段的结果还包括了概念设计报告。
概念设计报告对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实体-关系图、数据字典等内容,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四、概念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和作用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确定了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概念设计的结果,如实体-关系图、数据字典和概念设计报告,为数据库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有助于确保数据库系统的稳定、高效和可靠运行。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库设计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说到数据库,可能有些朋友会想,“这玩意儿跟我有什么关系?”数据库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大管家,帮我们整理、存储和取出各种信息。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数据库,咱们的手机、电脑里那些照片、文件、甚至你最爱的游戏数据,统统得像大海捞针一样找,真是麻烦得很啊!数据库的设计其实就是为了让这些数据不至于变得杂乱无章。
就像咱们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才能找到需要的东西。
说到数据库设计,首先得提到“数据模型”这个概念。
其实就是在想,怎么把各种信息组织得更好。
比如说,你可以把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就像把书架上的书按类型分类。
有的放小说,有的放杂志,有的放教科书,便于随时找到。
这可不是简单的“随便一放”哦,得认真规划,不然就变成了“乱成一锅粥”。
而数据表,就是这个模型的具体体现,里面记录着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像是数据的“家”。
每一张表都有自己的“身份”,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再说说“主键”和“外键”这些词,听起来高深,其实就是用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关联性。
主键就像一个人身份的身份证,确保每一条数据都是独一无二的。
想想,如果你有两个同名的朋友,难免会搞混。
外键呢,简单说就是帮你把不同表中的数据关联起来的桥梁,就像是朋友之间的联系,能让你知道他们的关系。
没有这些东西,数据库就成了“一盘散沙”,可就麻烦了。
设计数据库的时候,除了考虑数据的结构,还得想着数据的存取效率。
试想一下,如果你要找一条数据,慢得像乌龟走路,那可真是让人抓狂。
为了让数据能够快速响应,设计者们会采用各种优化策略,就像给车子加速,开得又快又稳。
这就涉及到“索引”这个概念了,简单说就是给你常用的数据建立个“快速通道”,让你能一秒钟找到想要的东西。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重要数据被损坏或者丢失。
为了确保这些,设计者会设置一些规则,比如说“约束”。
这就像是给数据库定了一些规矩,确保数据在存取过程中不会出错。
数据库设计的总结
数据库设计的总结数据库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对于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结构、关系和操作的效率,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重点总结数据库设计的要素和关键步骤,并讨论一些常见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首先,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功能。
这包括收集用户的需求,了解他们对数据的操作和查询的要求,以及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我们可以为系统设计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
其次,数据库设计需要根据需求创建一个数据模型。
一个好的数据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我们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模型,如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和关系模型,或者其他非关系型数据模型,如图数据库等。
无论选择何种数据模型,都需要确保数据之间的关联和约束在数据库设计中得到正确地表达。
第三,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规范化。
规范化是将数据组织成最小冗余和最大的无损失的形式的过程。
通过规范化,我们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规范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数据分解成多个表,并使用关系、主键和外键等概念来定义表之间的关系。
第四,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性能优化。
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访问模式和查询需求,并相应地设计表结构、索引和查询优化策略。
我们可以使用合适的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使用分区来提高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使用缓存来减少对磁盘的访问等。
性能优化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第五,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性。
数据安全是数据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修改数据,使用适当的加密算法来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使用事务和日志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等。
除了上述要素和步骤,数据库设计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
章巍大概念教学15讲读后感
章巍大概念教学15讲读后感在机缘巧合之下,我读到了章巍的这本书,本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没想到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书中所阐述的大概念教学理念,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教育之窗。
过去,我对于教学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上,觉得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是教学的成功。
然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的狭隘。
就拿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来说吧。
作者谈到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公式去解题,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说,如何通过数学来规划家庭的预算,或者计算房屋装修时材料的用量和成本。
以前我可能会觉得,这些东西等学生长大了自然就会懂,在学校里只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行。
但现在我明白了,这种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再比如说语文教学。
我们常常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但很少让他们去思考这些文学作品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假如在讲解古诗词时,让学生试着用古人的情感和视角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四季的变化,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他们对于诗词的理解肯定会更加深刻,也能更好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有科学课。
以往我们可能更注重让学生记住实验的步骤和结果,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但如果我们能以大概念为引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让他们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和探索,那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一定会大大增加。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曾经在给学生讲解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只是按照常规的方式,分析了文章的词汇、语法和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机械地回答了一些套话,对于环保这个话题并没有真正的深入思考。
后来,我尝试着用大概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先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环境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数据库设计概念
数据库设计概念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计划要存储有关哪些事物的信息,以及要保存有关各个事物的哪些信息。
您还需要确定这些事物的相互关系。
如果使用数据库设计中的术语,在这一步创建的数据库原型就称作概念数据库模型。
实体和关系要存储其相关信息的可识别对象或事物称作实体。
它们之间的关联称作关系。
在数据库描述语言中,可以将实体看做名词,将关系看做动词。
由于概念模型对实体和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因此这种模型非常有用。
这种模型将在任何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实施设计所涉及的细节隐藏起来,从而使设计者可以集中考虑基础数据库结构。
因此,这种模型也成为了一种用于讨论数据库设计的通用语言。
实体关系图概念数据库模型主要由一个显示实体和关系的示意图构成。
这个示意图通常称作实体关系图。
因此,许多人也使用实体关系建模这个词来指创建概念数据库模型的任务。
概念数据库设计是一个由上至下的设计方法。
现在有许多功能完备的工具可以帮助您按照这种方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设计,例如,Sybase PowerDesigner。
虽然本章的目的只是进行介绍,但也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可以帮助您设计简单的数据库。
实体在数据库中,一个实体对应于一个名词。
可识别的对象,例如,雇员、订单项、部门和产品,都是实体的示例。
在数据库中用表代表各个实体。
置入数据库的实体都源于要使用数据库执行的活动,例如,跟踪销售电话和维护雇员信息,等等。
属性每个实体都包含一些属性。
属性是指要为事物存储的特定特性。
例如,在雇员实体中,需要存储雇员ID 号、姓氏和名字、地址,以及与一个特定雇员相关的其他信息。
属性也称作特性。
实体用一个矩形框表示。
在矩形框内部,列出与该实体相关联的属性。
标识符是指所有其他属性都依赖的一个或多个属性。
它在实体中唯一地标识一个项目。
在要组成标识符的属性名下面加上下划线。
在上面的Employee 实体中,Employee Number 唯一地标识一个雇员。
所有其他属性都存储只与那个雇员相关的信息。
数据库设计总结
数据库设计总结1.什么是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就是根据业务的具体需求,结合我们所选⽤的DBMS,为这个业务系统造出最优的数据存储模型、并建⽴好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及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的过程。
让它有效的对应⽤系统中的数据进⾏存储,并可以⾼效的对已经存储的数据进⾏访问。
2.为什么要进⾏数据库设计1.减少数据冗余2.避免数据维护异常3.节约存储空间3.⾼效访问3.分析需求以电商为例⼦核⼼模块⽤户模块,商品模块,订单模块,购物车模块,供应商模块。
⽤户模块 包括的属性:⽤户名,密码,电话,邮箱,⾝份证号,地址,姓名,昵称。
唯⼀标识属性:⽤户名,⾝份证,电话 存储特点: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但是需要永久储存 商品模块 包括属性:商品编码,商品名称,描述,类,重量,有效期,价格。
唯⼀:编码 存储特点:对下线的商品可以归档存储,不能删除,因为购物车或者订单⾥⾯还有该商品 订单 属性:订单号,⽤户名,电话,收货地址,商品。
唯⼀标识:订单号 存储特点:永久存储(分表,分库) 购物车模块 属性:⽤户名,商品编号,价格,描述,分类,加⼊时间,数量。
唯⼀标识:⽤户名,编号,加⼊时间 存储特点:不⽤永久存储,设置归档,清理规则4.逻辑设计(ER图) 关系:⼀个关系通常就是⼀张表 元组:表中的⼀⾏即为⼀个元组 属性:表中的⼀列即为⼀个属性;每⼀个属性都有⼀个名称,成为属性名 候选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确定⼀个元组 主码:⼀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炫动其中⼀个为主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元组中的⼀个属性值5.*******设计范式概要 操作异常: 1.插⼊异常:如果实体随着另⼀个实体存在⽽存在,即缺少某⼀个实体时⽆法表⽰这个实体,那么这个表就存在插⼊异常 2.更新异常:如果更改表所对应的某个实体实例的单独属性时,需要将多⾏跟新,那么就说这个表存在更新异常 3.删除异常:如果删除表的某⼀⾏来反映某实体实例失效时导致另⼀个不同的实体实例信息丢失 数据冗余:是指数据在多个地⽅存在,或者说表中的某个列可以有其他列计算得到,这样表中存在在数据冗余 主要有第⼀范式第⼆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 第⼀范式:数据表中的字段都是单⼀属性,不可再分的,这个单⼀属性是由基本的数据类型所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2)特殊化和概括 ③属性继承的相内容。
属性继承是指通过特殊化或概括所产生的低层实体将继承高层实
体的所有属性。 例如,图6.27中的低层实体选修课和必修课都继承了课程实体的 属性,因此选修课实体具有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人 数上限和人数下限等属性,必修课实体具有课程号、课程名、学 分、周学时和课程负责人等属性。同理,共同限选课则具有课程 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人数上限、人数下限和模块号等属 性。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3.E-R模型的扩充
尽管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前面介绍的基本E-R模型已经
可以满足数据库建模的需要,即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事 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描述清楚。
但是,在有些时候却还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对基本
的E-R模型进行扩充。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1)弱实体。在现实世界中,有些实体的存在必须依赖于 其他实体,这样的实体称为弱实体,其他实体则被称为常规 实体。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2.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
对于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来说,概念结构的步骤分为两步(如图6.14
所示):
(1)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E-R模型。
(2)集成各局部E-R模型,形成全局E-R模型。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6.3.4
概念模型
1.概念模型与信息的3个世界 (1)现实世界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将概念结构设计从设计过程中独立出来,可 以带来以下好处:
(1)任务相对单一化,降低了数据库设计的复杂
程度,更便于管理。
(2)概念模式不受具体的DBMS的限制,独立于
存储结构和效率方面的考虑,因此,更稳定。
(3)概念模型不含具体DBMS所附加的技术细节,
便于被用户理解,因而更能准确的反映用户的信息 需求。是用户和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桥梁纽带。
或者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
设计属性的次序。
产生原因:不同的局部应用关心的是该实体的不同侧面。 解决方法:使该实体的属性取各分E-R图中属性的并集,再适当
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局部视图中呈现不同的类型。 解决方法:根据应用语义对实体联系的类型进行综合或调整。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2)消除不必要的冗余,设计基本E-R图。 冗余的数据是指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冗余的联系 是指可由其他联系导出的联系。 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给数据 库维护增加困难。 并不是所有的冗余数据与冗余联系都必须加以消除,有 时为了提高某些应用的效率,不得不以冗余信息作为代 价。 简单的说冗余是实体间联系的纽带。 设计数据库概念结构时,哪些冗余信息必须消除,哪些 冗余信息允许存在,需要根据用户的整体需求来确定。
第15讲 数据库概念设计
旧课回顾 数据库概念设计必要性 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
课堂小结
回顾旧课
新奥尔良方法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DFD)
E—R模型方法
3NF方法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6.3.1
概念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 它与数据模型相比更独立于机器、更抽象,从而更加稳 定 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设计者必须对用户所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综合,抽象 出数据库系统所要研究的数据,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及其联系转换成信息世界中的实体及其联系。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3)数据世界
数据世界指信息世界中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
信息世界中的实体及其联系将被转换成数据世界中的数 据及联系,这种联系是用数据模型表示的。 数据模型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它直 接面向的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二层 抽象。
现实世界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其中存在着各种事
物,事物间又具有不同的联系。
为了用数据库系统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必须先深入实际,把
要解决的问题调查清楚,分析与问题有关的事物及其联系。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2)信息世界
信息世界是指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应。 例如,在设计前面提到的教学管理子系统时,数据库
式,而由于用户编号不用参与运算,因此另一些部分将用户编号 定义为字符型形式。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②命名冲突。
命名不一致可能发生在实体名、属性名或联系名之间,其中属性的
命名冲突更为常见。一般表现为同名异义或异名同义。同名异义: 不同意义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相同的名字。异名同义 (一义多名):同一意义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名 字。 命名冲突可能发生在属性级、实体级、联系级上。其中属性的命名 冲突更为常见。解决命名冲突的方法是通常用讨论、协商等行政手 段加以解决。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4.局部E-R模型的设计
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两步进行。
首先设计出局部E-R模型 然后再将各局部E-R一个全局E-R模型,在综合过程中同时对全
局E-R模型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型,即概念模型。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1)局部E-R模型的设计步骤。局部E-R模型的设计步 骤如图6.30所示。
(1)一次集成法。一次集成多个分E-R图,通常用于局部视图比
较简单时。 (2)逐步累积式。首先集成两个局部视图(通常是比较关键的 两个局部视图),以后每次将一个新的局部视图集成进来。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不管用哪种方法,集成局部E-R图的都分为两个步 骤。
(1)合并。解决各个局部E-R图之间的冲突,将各个局
例如,教师的子女依赖于教师而存在,因此子女实体就是弱实体; 又如,单元住宅与建筑物之间也存在着依赖关系,单元住宅的存在
依赖于建筑物的存在,因此单元住宅是弱实体;
再如,软件产品与其发行版之间同样存在着依赖关系,发行版是弱
实体。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2)特殊化和概括
①特殊化的相关内容。 观察一下课程实体,它具有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和周学
时等属性。
假设课程实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选修课和必修课。
这两类课程都具有课程实体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另外它们 也分别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些独特的属性。 性是必修课所没有的;同样,每门必修课都具有一个课程 负责人,而该属性也是选修课所不具有的。
例如,每门选修课都具有选修人数上限和下限,而这些属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6.3.2
概念模型设计的特点
(1)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
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是对现实世 界的一个真实抽象。 概念模型维护和扩充。
(2)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 (3)易于理解,可以用概念模型与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 (4)易于向其他数据模型转换。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6.3.6
UML方法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用来创建数据库逻辑模型的常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标准方法是使用E-R模型。 E-R模型可以仅通过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合理地体现一 个组织的数据模型。但这样做似乎对描述一个组织的信 息过于简单化,并且词汇量也远远不足。因此,迫切需 要使用更加灵活、健将壮的模型来代替E-R模型。
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的设计成功的关键。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6.3.3
概念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1. 概念结构的设计方法
(1)自顶向下。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
化。 (2)自底向上。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 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3)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 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 念结构。 (4)混合策略。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下 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 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
设计局部 E-R 模型 有 全局 确定局部结 构的联系 还有局部 结构要设 计? E-R 无 模型 的设 计
需 求 分 析 结 果 确定局部结 构的范围
确定局部结 构的实体
确定局部结 构的属性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5.全局E-R模型的设计
各个局部视图即分E-R图建立好后,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合
并,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概念数据结构即全局E-R图,即视 图的集成。视图的集成有两种方式: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2.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
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很多
其中较早出现的、最著名最常用的是P.P.S.Chen于
1976年提出的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E-R方法)
除此之外,就是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类图方法,该方法虽然在E-R方 法之后出现,但却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6.3 数据库概念设计
UML是由世界著名的面向对象技术专家发起的,是在综合了 著名的Booch方法(一种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 象模型技术(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OMT)方法和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bject 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OOSE)方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建模技术,它通过用例 图、类图、交互图、活动图等模型来描述复杂系统的全貌及 其相关部件之间的联系。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通用的建模语言,其表达能力很强, 综合了各种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广 泛的重视并得到了工业界的支持。UML统一和概括了软件工 程、业务建模和管理、数据库设计等许多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