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新人教版
7.反馈表:为学生准备反馈表,包括对本节课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方法的反馈等,以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吃穿住话古今(二)”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吃穿住话古今(二)”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吃穿住话古今(二)”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课堂
1.提问: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吃穿住话古今(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2.观察: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需要改进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建议。
3.测试:在课堂结束前,进行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吃穿住话古今(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吃穿住话古今(二)”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吃穿住话古今(二)”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吃穿住话古今(一)”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吃穿住话古今(二)”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教案设计(一)吃穿住话古今教学目标:1. 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汇报自己的资料。
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
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
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第二课时古人的歌谣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
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中华食文化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吃穿住话古今二 |人教新课标
《吃穿住话古今(二)》——《中国丝绸》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吃穿住话古今(二)》——《中国丝绸》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二个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栏目,“从服饰看历史”、“从服饰看社会”和“家具文化与变迁”。
引导学生探寻我们今天做衣服的面料、住的房子是怎么发展、演变来的?我们的祖先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
“中国丝绸”向学生呈现了丝绸之路的简单历史,以及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进行的经济、文化上的友好交往,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开辟的悠久历史;交往内容丰富;影响社会巨大。
感受当时中国丝绸的发达以及当年丝绸之路的繁华与辉煌。
通过梳理其他学科教材发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为《丝绸之路》略讲课文,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在课后资料袋中还有关于丝绸之路起始点、名称、意义、友好使者的简单介绍,和《品德与社会》教材有交叉内容,既有知识上的联系,也有情感态度上的联系。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尝试对教学安排做了一些调整,将教学内容分为新闻导入,引申出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等几方面,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问题方向,通过学生历史情景剧角色表演、设计“新丝绸之路”等小组活动方式,自然感受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贡献,加深对祖国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儿童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理解和感悟中提升认识,在本课中,强调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重在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特征,初步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课前,教师对五年级某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研,调研情况如下(见下图):学生100%听说过“丝绸之路”,了解途径为语文课、电视、网络、课外读物、博物馆。
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友好使者张骞和简单的贸易物品、文化交流)。
68%的学生知道丝绸之路大概开辟时间,推测丝绸之路开辟原因为军事、外交、贸易、友谊等原因。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从服饰话古今一、课时目标:本课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课时划分:二课时二、教学流程:活动一:引入学习(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
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服饰)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板书:职业)(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
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板书:人类进步)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
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二单元 追根寻源 2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_3
分层教学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二)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和水平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服饰的变化。
了解我国服饰、纺织的产生与发展,体会人类的创造与发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服饰的神奇、美妙和多姿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难点分析从服饰看历史,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三、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图片,问:图中人物职业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服饰这个话题)活动一衣服的变迁1.播放视频:服装材料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实行讨论:人们制作服装所用的材料有哪些变化?(B组)为什么人们要持续开发新的服装材料?(A组)2.播放视频:服装制作工具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实行讨论:从古到今,人们制作服装的工具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小结:从我们的祖先穿兽皮开始到后来出现的麻、丝、棉,直至今日化纤等服装面料上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能够从服饰看到历史。
活动二从服饰看社会1.播放视频:不同时期的服装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实行讨论:AB组共同讨论: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2.探究活动:阅读课本36到37页,回答:透过图中的服饰我们能了解到什么呢?A、B组合作完成:探究知识,每组派代表说说各组总结的内容。
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是不同的,服装打上了一个时期的印记。
活动三丝绸之路历史老师介绍丝绸之路相关知识播放动画: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表现的素材,找出丝绸之路途经哪些国家和地区。
中国丝绸不但是一种服装面料,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结我们的服饰——沿袭了祖先的、借鉴了外国的受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工艺等因素影响四、板书设计:吃穿住话古今(二)从服饰看历史从服饰看社会丝绸之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吃穿住话古今(二)》第2课时活动一房子的出现1.[播放视频:远古的巢穴]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远古人类一般住在哪里?小结:我们再次回到远古时代,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化和房屋的变迁。
(板书:房屋的变迁)2.[播放视频:今天的住房]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视频中发现了什么?3.[播放视频:房屋的演变]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人们最初设计的房子,南方和北方为什么不一样?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你们那里的房屋是不是这样呢?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小结:房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人们遮风挡雨了。
房屋的每一个窗户、每一件装饰品、每一块砖和瓦,都凝结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是人们精心打造而成的精美艺术品。
特别是蕴涵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各种建筑,更是展示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及居住条件的演变。
】活动二感受中国的建筑文化[播放视频:凝结在房屋中的文化]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中你知道中国古代建筑都有哪些特点?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后,你有什么感想?把你发现的我们家乡的建筑特点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精美绝伦)小结:中国古代建筑有着近五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也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书:独具匠心)【设计意图: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点,了解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
】活动三不同的建筑风采[播放视频:领略建筑风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些地区的建筑风格与我们国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还知道更多的建筑式样吗?在我们周边的建筑物中,哪些保留了中国的传统?哪些吸纳了国外的风格?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建筑和人们的住房也将随之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对今天建筑和家具用品的观赏中,看到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对建筑艺术及人们居住环境和方式的影响。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服饰和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体会到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能力: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知识:了解我国服装、纺织和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服饰、建筑的地域特点、它们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对服装比对建筑更熟悉些,因此,对服装的感受和审美能力要强一些。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学生对服装和建筑的功能性了解得要多一些,而对我国服装、纺织和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及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不够了解。
此外,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本地的服装及建筑了解得多一些,对本地之外的服装与建筑的了解,则更多借助于电视媒体及相关图片,并没有体验和感受。
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和障碍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学生对服装和建筑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服装和建筑中融入的人们的创造和智慧体会不深,感受不到中国服饰和建筑艺术的神奇与美妙。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服装、纺织和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服饰、建筑的地域特点以及它们与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我国服饰和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从服装材料和服装制作工具的变化,及不同时期的服饰、建筑特点中,了解服饰、建筑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从人类居住条件的变化,感知凝聚在房屋中的文化,体会人们的智慧和创造。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服装、纺织和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服饰、建筑的地域特点、它们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服饰和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自己身边建筑的特点及周边的建筑物和家具文化,哪些保留了中国的传统,哪些吸纳了国外的风格。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新人教版
教案本教案共分为八大板块即: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吃穿住话古今(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二课。
主要是了解我国服饰的特点,服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感受我国服饰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能力目标: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难点: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六、设计理念: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
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服饰的特点,及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感受我国服饰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使学生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
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一)、导入教学(二)、通过对比图片,观看图像,了解服饰与气候和职业等的关系。
(三)、通过展示课件,了解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师生交流收获七、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师生交流(一)、谈话导入,发展思维同学们,你们喜欢穿漂亮衣服吗?你想不想了解衣服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让我们一起去尝试探究服饰的文化吧!从谈服饰的认识入手。
1、服饰与职业身份的关系(1)、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自己或身边的人,看看他们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不同的服饰(学生观察交流)(2)、(出示图片)师问: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他们的职业的?服饰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
板书(职业)(3)、(出示图片)皇帝穿龙袍,官吏穿官服,武士穿战袍,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身份)2、服饰与气候的关系(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5
吃穿住话古今(二)——中国服饰·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二)》第一个知识点设计的一堂中国服饰课。
主要由生活中的“穿”切入中国丝绸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让学生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让学生在探究中国文化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重在了解和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祖先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基本认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用学生自已搜寻到的历史知识来关注生活,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
·设计理念·本课由古今中外的服饰进行对比,探究服饰文化的同时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从服饰的发展角度去看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透过服饰的互相影响,让学生发现国内的服饰不但影响到国外,同时国内服饰也受国外服饰地影响。
整节课从同学们喜欢的服装布料、服装款式、到服饰变迁,一切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材、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认识中国的服饰文化。
2、通过古今服饰的对比让学生掌握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中华服饰文化内涵的崇拜。
·教学重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了解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对中华服包年文化内涵的崇拜。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服饰面料、款式和有关服饰的历史文化内容。
教师准备:·教学流程及评析·(“【】”内为针对某一部分设计的意图说明或评析;楷体文字为课上实录,主要再现的是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教材分析:
《吃穿住话古今》(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二课。
主要是了解我国服饰的特点,服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感受我国服饰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吃穿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让学生了解服饰与人们生活与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
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服饰的特点,及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
感受我国服饰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使学生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服饰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难点: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要穿什么?(生:衣服)我们现在都穿着既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可是,我们的祖先却不穿衣服,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呢?今天就通过学习《吃穿住话古今》(二)来认识一下。
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师: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就是不穿衣服的远古人。
再看同是远古人,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远古人没穿衣服,一个是穿了树叶的,一个是穿的兽皮做的衣服。
师:一起来解决(问题1)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用树叶遮身,这是人类在哪方面的一大进步?
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2、(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远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一起来解决(问题2)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骨针来缝兽皮做衣服,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不光懂得遮羞,还知道保暖,这也是服饰制作的一大进步,可以看出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
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的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落后。
3、麻和丝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
知道它是什么时期的吗?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麻布,摸摸。
问:如果我们上穿麻衣会是什么感觉呢?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重量是多少?当你穿上丝这样的衣服你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穿上后即舒服,又冬暖夏凉。
(2)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安),经过兰州、到敦煌开始分路,北道最后到达欧洲的罗马,另一条也是从长安(西安),经过兰州、到敦煌开始分路,南道最后到达西亚。
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国家和地区?你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促进了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3)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用丝绸做的服饰。
(放课件)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
同学们,这些丝绸做的服饰颜色绚丽丰富、款式多样,又美观又舒适,可人们为什么又发明了棉布呢?
4、黄道婆的故事。
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和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
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
同学们,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谁知道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黄道婆是我们纺织业的始祖,她不仅改革了棉纺织技术,还把棉纺织技术带到了千家万户,让我们普通百姓都能穿上既舒适又廉价的棉布衣服,她对中国的纺织业做出了贡献。
小结:同学们,我们人类从不穿衣到穿树叶,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然后穿人们穿兽皮做的衣服,这是服饰制作的一大进步。
后来人们又用丝、麻、棉布作服饰的面料,随着时间的变迁,服饰面料不断地改进,逐渐变得更舒适、更保暖。
这说明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
三、从服饰看社会: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服饰面料的发展
同学们,看看我现在身上穿的这件上衣,是什么面料?你还认识哪些服装面料?学生回答。
此外还有呢绒、棉布……
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后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饰的用料、做工、颜色、样式都比较讲究,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
由此我们联想到了服饰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2、欣赏、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服饰。
出示唐服和服(出示唐服)首先看,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
(出示和服)这是哪国的服?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饰为什么那么相似?
小结: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
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
3、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清末民初的服饰,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同学们知道这些服饰的名称吗?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
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男士的民族服装。
小结: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我们知道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4、我们再来看看现代的服饰。
这是我们现代人穿的一些服饰,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从古到今,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
四、游戏:
1、看服饰图片猜职业;
2、看服饰猜身份。
经过时代的变迁,服饰是一种职业身份的象征,今天的服饰更是美丽和时尚的化身。
那么未来的服饰将会怎样呢?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想想未来的服饰在面料、功能、款式上还会有哪些发展呢?讨论。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起源及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感受到了穿着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同时,我们也初步学会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六、作业:
1、课下查一下,麻布、丝和棉布有什么不同?
2、回家以后,问问父母,你家的衣服都有哪些布料?认识并感受一下。
七、板书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二)
服饰
人类进步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