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第五节 学前儿童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
25个月大的婴儿即存在类比推理
• 实验:
• 一个玩具上有很多不同颜色的门,同时配有不同颜色 的钥匙,钥匙与门的颜色是匹配的,只有同色的钥匙 才能打开同色的门。同时特意加入一把多余的白色钥 匙,当婴儿拿起白色钥匙问:“白色的门在哪?”
• 结论:
婴儿已经从红色的钥匙开红色的门,黄色钥匙开黄色 门的经验中推理出应该有一个白色的门
• 水果是水分多的果子
苹果水分多
苹果也是水果
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一、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
(一)判断的形式逐渐间接化
年龄
5
6
78
9
10
直接判断 74 63 27 28 23.1 4.2
间接判断 11.2 22.8 71 70 76.2 95
其他判断 14.7 14.2 2 2 0.7 0.8
• (二)判断依据的客观化 • 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
为依据发展。
• (三)判断依据的明确化
二、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 学前儿童推理的水平比较低,具体表现在 • 抽象概括性差 • 逻辑性差 • 自觉性差
(一)学前儿童的归纳推理
• 1、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通过考 察个别事物或现象具有某种属性,进而推导出该 类事物或现象普遍具有该属性。
A歌曲 唱歌 音乐 B比赛 广播 电台 C学习 过程 书本 • 气候 变暖 气温
A生存 发展 持续 B极冰 融化 水位 C保护 环境 生态 • 冷漠 冷酷 热情
A束缚 禁锢 解放 B顽强 强烈 开放 C劳动 薪水 工资 D海水 盐分 氯化钠
运用
• 1.幼儿经常使用的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 2.年幼儿童倾向于归纳推理,青春期儿童倾向于演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鸽子长着两只脚
猫头鹰长着两只脚
大雁长着只两脚
鸟长着两只脚
(二)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 研究结果指出,3-7岁儿童的三段论式逻辑推理的发 展可分为5个阶段。
1.不会运用任何一般原理 2.运用一般原理,并试图引用一些从偶然特征上做出
的概括,来论证自己的答案。 3.运用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已经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
一、理解概念: 理解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乃至其本质和规律的思 维活动。
二、理解类型: 两种类型: 直接的理解、间接的理解。
直接理解是不需经过间接的思考过程就能立刻实现的理解。 间接理解的主要特点是时间上经历一个逐步展开的阶段 。
学前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不要求任何中介的思 维过程。幼儿期逐渐出现间接理解。
事物的本质特征,但只是近似性的,不准确的,不 能概括一切可能的个别情况,因而还不可能做出正 确的结论。 4.不说一般原理,却能正确而自信地解决问题。 5.会运用正确反映现实的一般原理,并做出恰当的结 论
(三)学前儿童的类比推理 研究表明3~6岁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类比推理,且类 比推理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提高。研究结果显示,三 岁以前的儿童还不会进行类比推理,四岁儿童类比推理开始 发展,但水平很低。 5岁和6岁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有所发展, 大部分儿童能够理解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但语言 表达不够准确,学前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还没有达到较高级 的水平。
二、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
概念:
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判断或多 个判断推出另一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分类:
推理可以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两大类。学前儿 童在其经验可及的范围内,已经能进行一些符合事 物客观逻辑的抽象推理,但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
在形式操作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运用假设、推理和演绎等高级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鼓励儿童提问和讨论问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多角度性,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能力。例如,可以让儿童讨论关于环保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提供适应的教材和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适应的教材和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 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使用简单的图画书和玩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对于 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提供更复杂的书籍和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能力 注重家庭教育
儿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02
和嗅觉等感知器官来获取对周围事
物的认知
这个阶段的儿童往往会进行简单的
03
探索,比如拿起东西、丢东西、摸
一摸等,以增加对事物的理解
PART.2
前操作阶段(2-7岁)
前操作阶段(2-7岁)
x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使用符号来代表 事物,进行基本的想象和模仿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事物的固有属性, 例如形状、颜色和大小等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
2 -
01
02
03
04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复 杂而有序的过程,从皮亚杰的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学前 儿童的思维发展主要经历了以
下几个阶段
PART.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01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感知和运动活 动来获得对世界的初步理解
-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重点。作为教 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不同阶段特点,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 思维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感知和运动活动来获取对世界的初步理解。因此,提供丰富的 感知刺激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可以让儿童接触各种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和声音的物品 ,以增加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教案幼儿教育的心理准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
教案幼儿教育的心理准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教案: 幼儿教育的心理准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教案编写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逐步发展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引言】幼儿阶段是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他们之后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育者需要特别关注幼儿教育的心理准备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了解幼儿认知特点】在编写教案时,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的认知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感知运动阶段、前逻辑阶段、具体操作阶段等。
对于不同阶段的幼儿,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重要一环。
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时,教师应确保教学目标与幼儿的能力水平相匹配,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幼儿在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进而进行思维活动和逻辑推理。
教师需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具和资源。
教学环境应当充满启发和探索的氛围,以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案编写中,我们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自主发现,引导幼儿进行问题解决和结论推断。
通过给幼儿提供合理的提示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案中应包含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例如,通过游戏、实践、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和感官刺激,帮助幼儿建立起具体形象和抽象概念的联系。
【六、实施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对于幼儿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是指0-6岁儿童从感知、认知到概念的逐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下面将从感知、认知和概念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一、感知的发展1.外界刺激的感知:出生后的婴儿会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例如听到声音、看到物体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界的感知也会逐渐增强,能够感受到更多种类的刺激。
2.运动感知的发展:随着儿童的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能够通过运动感知到自己的身体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躲避障碍物、抓住物体等运动行为来感知到物体的位置和性质。
3.空间感知的发展:学前儿童会逐渐对物体的空间位置、方向和大小等进行感知,例如能够分辨前后、上下等基本方位关系,并能够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认知的发展1.图象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主要通过图象来进行思维活动,他们会将所见所闻的事物通过图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图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进行一些基础的图象概括和推理。
2.语言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在语言的帮助下,逐渐开始进行语言思维活动,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思维。
他们能够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逻辑思维的发展: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他们开始建立起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认知活动。
例如,他们能够分辨出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区别,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和验证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概念的发展1.感性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概念是基于感性经验形成的,他们通过感知和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来区分和识别不同的物体。
2.数量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逐渐能够理解和使用数字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例如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3.语言概念的发展: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学前儿童逐渐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语言概念,例如时间、空间、颜色、大小等,并能够进行一些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最新学前心理学陈国眉PPT课件
3、测验法: 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 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 测得地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 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智 力、个性、能力、兴趣等都可以进行测 试。如,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年)
维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1967年)
卡特尔学前儿童人格问卷(1974年)
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划分阶段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各种划分方法:(了解学习)
现行阶段的划分——我国现时通用的儿 童心理阶段的划分(掌握)
1、婴儿期(又称乳儿期):0—1岁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
婴儿早期:0—6个月
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前幼儿期):1--3岁
3、学前期(幼儿期)——3---6岁
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 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 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 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它是 一种不由自主的,被动的注意。举例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 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有人 的意识去支配的、主动的注意。儿童在2 岁以后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
儿童出生后不久,就能够建立条
件反射,最先建立的是“食物性条件反
射”,据前苏联心理学的研究证实,16-
--20天的新生儿就能够建立稳定的“食
物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
2、以感觉的出现作为指标
有敏感的皮肤觉 较早的嗅味觉 对光的感受性 敏感的视觉 听觉的出现
三、心理的发展
第三节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注意 发展的特征
一、新生儿注意的特征 出现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的
教案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
教案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教案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在学前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培养活动的过程。
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案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一、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的重要性幼儿思维是幼儿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
逻辑推理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和结论等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的发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关键的认知能力,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关系。
通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幼儿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指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和创造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是指幼儿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通过培养幼儿的批判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分辨信息的真伪,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培养幼儿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的方法1. 科学游戏和探索活动科学游戏和探索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比如进行小实验、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等活动,可以让幼儿亲手实践、思考问题,并从中得出结论。
2. 操作游戏和拼图玩具操作游戏和拼图玩具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拼图、积木等游戏,幼儿可以学会分析问题、组织材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 故事和问题情景通过讲故事和提出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回答能力。
在讲故事时,引导幼儿分析故事情节,预测结果,并通过问题情景让幼儿运用已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学课件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
发散思维的特性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它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三、思维的分类
思维的内容: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Guilford,1967) 思维的分析水平: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思维的创造程度: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Wertheimer,)
聚合思维
【例】从下面的事实中概括观点
添加标题
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时,晚上在图书馆用功,经常到后半夜两点多,有时饿得竟晕倒了。
添加标题
贝多芬弹钢琴的时间长了,手指发热,就在凉水里浸泡。
添加标题
三人的共同点:一是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二是都具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
添加标题
作家杰克·伦敦在房子里的窗帘、衣架、橱柜、镜子上挂满写有词语、资料的长纸条,以便随时看到、记忆。
概括为交通工具
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
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
思维的产生、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引起了其他认识活动的质变。 思维的影响还渗透到情感、社会性及个性的各个方面。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的意义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 经齐全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
儿童学前教育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儿童学前教育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儿童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儿童学前教育中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养这些能力的方法。
一、逻辑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形成合理的推论。
在学前教育中,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孩子们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逻辑思维也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基础。
例如,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可以让他们学会分类和排序。
通过分类和排序,孩子们可以学会整理思维,形成系统的思考方式,提高对事物的理解和抽象能力。
逻辑思维还能帮助孩子们学会辨别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因果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推理能力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推理能力是儿童学前教育中另一个重要的能力。
通过推理,孩子们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得出结论,并预测结果。
推理能力不仅是一种思考方式,更是培养孩子们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学前教育中,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观察和思考。
通过观察和思考,他们可以发现问题,并通过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孩子们在玩积木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积木的形状和颜色,推理出如何将积木组合在一起。
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孩子们培养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培养儿童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接触不同的问题,孩子们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育资源可以包括故事书、游戏、形状拼图、逻辑推理游戏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第二章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认知基础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的分类发展与教育第二节比较、序列化与对应能力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表征与模式认知发展与教育第四节学前儿童的守恒能力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的分类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进行分类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分类能够帮助儿童感知集合。
第二,分类活动是儿童进行计数活动的必要前提。
第三,分类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也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什么是分类?(一)分类的含义类是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整体。
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在一起,即它是把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其共同属性的几组。
分类是带有结构性的,每一种分类都有特定的标准或依据。
(二)分类的形式1.按物体名称分类。
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3.按物体量的差异特征分类。
4.按物体用途分类。
5.按物体间的关系分类。
6.按物体制作的材料分类。
7.按数量分类。
8.按时间分类。
9.按空间方位分类。
10.按所属关系分类。
此外,还可以按事物的包含关系进行分类。
最为重要的分类形式或是概念为类包含。
所谓类包含是指子类形成总类,总类划分成子类的过程。
它也是整体与部分的表现形式,几个部分组成整体,这个整体还可以分成这些部分。
二、学前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1.皮亚杰研究发现,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儿(1-4个月)就能够对不同的物体做出不同的反应,他们通过味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对食物的不同特点做出区分。
2.3-4岁幼儿的求同能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
3-4岁幼儿开始具有简单的分类能力。
3.4-5岁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1)提高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的能力。
(2)在比较直观的条件下,这个阶段的幼儿能对类(集)和子类( 子集)作比较,也能很初步地理解总类与子类之间的包含关系。
4.5-6岁幼儿的分类能力发展具体表现为:(1)能对事物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2)对类与子类的理解,表现在5-6岁幼儿对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中总数群与子群关系初步理解之上。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一、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在21岁时就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是生物学家、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一生论着丰富。
他把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法综合起来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揭示人类认识发生的规律,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与思维发展过程(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二)前运算阶段(2~6、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1.客体永久性: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2.延迟模仿:能够对已经不存在的模式进行模仿•3. 直觉行动思维指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指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儿童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是依靠对物体的直接感知和动作进行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低级形式。
•婴儿的思维是典型的直觉行动思维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时才能进行思维婴儿的思维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进行,婴儿不会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总是边做边想(英格取苹果)思维依赖一定的情境•2-3岁托班和3-4岁小班的幼儿直观行动思维非常突出和明显。
离开实物和玩具就不会游戏。
•因此,应该提供充分的玩具材料。
感知运动阶段思维特征–直观性和行动性(看见才能想,边做边想)–间接性和概括性(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片面性(即不守恒,把面团压扁,问和刚才那面团是否一样多,认为不一样多)。
–形象性(爷爷都是白胡子、奶奶都是花白头发、穿军装都是解放军、兔子就是小白兔)(二)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形象思维:指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夹到小动物或玩具身上,是常有的事。 • ③表面性——指幼儿的思维只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
所以,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不能反映事物 的本质联系。 • ④片面性——幼儿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幼儿的思维常 常是片面的,不善于全面的看问题。
• 守恒的概念
• 所谓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儿童运算水平 的标志之一。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 性。
• 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 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
守恒
第五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 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 象性,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幼 儿期末,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 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概括性和自觉能动性。思维的发生使儿童 具备了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反映的可能,从而出现了意识特 征的初级形态,开始出现不同于动物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
◈ 儿童的思维发生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2岁 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1、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 内部的动作(操作)。
• 2、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思维的5个区别:
①运算思维依靠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靠表象进行。 ②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可逆性。 思维的可逆性是指能够抓住一个概念中各种具体变化的本质关 系。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没有掌握可逆关系,比如,问一个3 岁的女孩:“ 你有姐妹吗?”她说:“有”问:“她叫什么名 字?”答:“ 洋洋。”再问:“洋洋有姐妹吗?”答:“没 有。”
简述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的发展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在认知发展的各个方面,判断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简述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的发展特点。
一、判断推理的概念判断推理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判断推理是人类思维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的发展阶段1. 前逻辑阶段(3-4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还没有形成逻辑思维,他们的推理是基于直觉和经验的。
他们只能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
例如,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看到一只鸟在树上,他会认为所有的鸟都生活在树上。
2. 单向逻辑阶段(4-5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开始具备单向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做出简单的推理。
例如,如果一个4岁的孩子知道狗是动物,他会推断出他家的宠物狗也是动物。
3. 逆向逻辑阶段(5-6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开始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
他们能够从结果推断原因,从后果推断原因。
例如,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看到草地上有积水,他会推断出刚才下过雨。
三、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的发展特点1. 非形式化推理学前儿童的推理是非形式化的,他们不会使用符号或公式,而是依赖于直觉和经验。
他们的推理过程往往是隐性的,不易被观察到。
2. 操作性思维学前儿童的推理是基于操作性思维的。
他们通过实验和操作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例如,他们会通过反复试错来学习如何搭积木。
3. 局部思维学前儿童的推理是局部的,他们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一部分,而不能全面地理解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4岁的孩子看到一个桌子上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他会认为这是两份食物,而不是两种水果。
4. 依赖性思维学前儿童的推理是依赖性的,他们往往需要外部的帮助才能完成推理任务。
例如,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被问到“如果你的手上有两个糖果,你会给一个给你的朋友吗?”他可能会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示才能回答问题。
学前儿童概念的发展
的思维加工,比如,3岁的学前儿童指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女孩说是“王老师的小姐姐,”这是根据感知的特征来判断,是真正使用概念进行的。
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就会说:“王老师的女儿。
”(二)判断内容的深入化从判断的内容来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和判断形式沿直接向间接变化的趋势进展。
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关系。
例如,对斜板上皮球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幼儿认为是“(球)站不稳,没有脚。
”对只有一条腿的桌子是否倒下来的现象,3—4岁幼儿认为“要倒,是烂的。
”(三)判断根据客观化从判断根据看,幼儿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转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和推理,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进行。
这种判断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属于“前逻辑思维’。
例如,3—4岁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椅子上”。
或者是因为“猫会吃掉它”。
幼儿逐渐从以生活逻辑为根据的判断,向以客观逻辑为根据的判断发展。
三、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一)最初的转导推理学前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
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
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属于前概念的推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大纲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42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杨华钟雯主编,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
适用专业: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以及幼儿师范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书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力求真实反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幼教工作者从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是指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理解事物、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正逐渐从感知向概念过渡,从单纯形象思维向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
下面将详细探讨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思维:3-4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世界。
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官经验中,通过观察、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获得信息。
例如,他们会触摸、闻、尝、听火车,通过感官体验来认识火车。
2.形象思维:4-5岁的学前儿童开始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想象力和符号的使用来思考和表达。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玩具模型或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想象,可以用玩具车模拟驾驶。
3.具象思维:5-6岁的学前儿童开始具备具象思维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分类和比较来理解事物。
例如,他们可以将玩具按照颜色、形状或尺寸进行分类,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重量或高低。
4.抽象思维:6岁及以上的学前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除了上述几个思维发展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学前儿童倾向于将事物看作整体,而不是关注细节或部分。
例如,他们可能会将一个完整的人形认为是一个大头和一个身体的组合,而不是由头部、手臂、腿部等部分构成。
2.可逆性的缺乏:学前儿童缺乏逆向思维的能力,即不能理解反方向或逆过程。
例如,他们可能不能理解衣服穿反的概念,认为只要穿上就可以了。
3.过度一般化:学前儿童倾向于将自己的经验一般化到所有类似的事物上,缺乏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思维。
例如,他们可能认为所有狗都会咬人,或者认为所有红色的东西都是苹果。
4.智力发展不平衡: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不均衡,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思维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他们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较强,但在数学思维方面相对较弱。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第三节 幼儿的思维(二)
• 结果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倾向于严厉批评 明明,因为他摔了10个杯子,而6~7岁的 儿童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更应该批评 亮亮,因为“他想偷吃东西”,“明明摔 了10个杯子,可是他是想快点给妈妈帮忙, 不小心碰的,不是想干坏事儿”。 • 如何看待年龄小的幼儿倾向于批评明明的 现象?
3.判断根据客观化 【案例分析】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 因为怕它冷;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 它“不想呆在上面。”如何看待孩子的类 似判断? •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 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 的逻辑”来进行。 4.判断论据明确化 【案例分析】问一幼儿:“你知道为什么 要刷牙吗?”幼儿说:“因为是妈妈说 的。”如何看待这类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其间接判断能力开始形成 并有所发展。我们从一项研究的结果就可 以看出,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7岁前的儿童大部分进行 的是直接判断,之后儿童大部分进行间接 判断,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 变化的转折点。
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案例分析】对斜坡上皮球滚落的原因, 3~4岁的儿童说:“(球)站不稳,没有 脚”。 5~6岁幼儿说:“球在斜面上滚下 来,因为这儿有小山,球是圆的,它就滚 了。要是钩子,如果不是圆的,就不会滚 动了。” • 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开始逐渐 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幼儿初期往 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 关系。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的思维(二)
上节回顾
• • • • 什么是思维? 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 表征 概念
本节大纲
• 问题解决和推理 • 幼儿的社会认知
一、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是指有目标指向的认知活动。 •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让 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梳理经验, 学习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能力的直接体现。
儿童学前阶段的思维发展与培养
儿童学前阶段的思维发展与培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前阶段是思维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活动和经验,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探讨儿童学前阶段的思维发展与培养,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认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他们开始探索和理解周围世界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具备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开始学会观察、比较、分类和推理等基本认知技能。
这些认知技能对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在学前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启发性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发展认知能力。
例如,可以带孩子去自然公园观察植物和动物,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比较。
在游戏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解决。
这样的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力发展儿童学前阶段的创造力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创造力是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基础。
在学前阶段,儿童天性好奇、想象力丰富,这为他们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创造的机会。
例如,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艺术材料,让儿童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达。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批判性思维发展批判性思维是指儿童在面对问题和信息时,能够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这种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儿童进行有效的决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
在学前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推理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
例如,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关道德、科学或社会问题的故事或场景,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提问题,挑战现有观念,培养他们质疑和思考的习惯。
四、社交和情绪发展学前阶段不仅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社交和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抽象逻辑思维 • :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
思维。
某汽车公司的广告
练习一
• 大学是什么?
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 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
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 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 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
聚合思维
求同、求异聚敛训练
• 你的面前摆着四种物品: • 一本平装书; • 一瓶百事可乐; • 一根纯金项链; • 一台彩色电视机。 • 请从上述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
品;然后,再找出两两物品之间的共同之处。
• 平装书是唯一用纸做成的、供人阅读的物品;
• 可乐是唯一由液体构成、供人饮用的物品;
2、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
概括为交通工具
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
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的意义
• 思维的产生、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引起了 其他认识活动的质变。 思维的影响还渗透 到情感、社会性及个性的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面。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
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
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聚合思维
• 【例】从下面的事实中概括观点 • (1)贝多芬弹钢琴的时间长了,手指发热,就
在凉水里浸泡。 • (2)作家杰克·伦敦在房子里的窗帘、衣架、
橱柜、镜子上挂满写有词语、资料的长纸条, 以便随时看到、记忆。 • (3)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时,晚上在图书馆用 功,经常到后半夜两点多,有时饿得竟晕倒了。 • 三人的共同点:一是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 大成就;二是都具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 • 于是可以概括出以下结论:在事业上取得伟大 成就的人,大都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
• 理发师用女巫这一配方治疗心脏病,果然十分灵验。一次, 理发师配方时,错放了母兔的右前腿,煎出的药剂同样生 效,另一次,使用月未圆宰杀的蟾蜍血调制饮时,亦奏效。 再一次,马尾毛忘记放进饮剂,患者服有效。未降雨,用 河水煮药,也治愈疾病。最后,他省得麻烦,直截了当地 只用女巫后园的毛地黄花,结果亦药到病除。
图示:思维与其它认知过程的关系
环境
人
感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理性概括
(二)思维的特征
• 1.间接性
• eg.早上推窗看到对面屋顶和地上湿漉漉的, 推测昨晚下雨了。
•
由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四季更替,揭示
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 2.概括性
• eg.透过铅笔、圆珠笔、蜡笔、毛笔… …等许 多种具体的笔,抽取共同本质特征:能书写的专
练习三
练习四:说出图形代表的意义(3 个以 上)
基于方向的思维分类
• (1)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
: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
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
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 (2)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
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思维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儿童思维的发生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 一、思维概述
• (一)定义 •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 (二)对概念的理解 •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
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 思维与感觉、知觉、记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 知觉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感知觉:红卫兵、 毛泽东、林彪、喊 口号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思维:根据记忆推 断出这是文革时期 的照片。
• 项链是唯一用纯金制作的、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 电视是唯一能把无线电波转换成声音和图像的 物品。
• 平装书与可乐属于“价格低廉品”;平装书与 电视属于“信息用品”;可乐与电视属于“诞 生于现代的物品”;项链与电视属于“贵重物 品”······
第二章第三节学前儿 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
展
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思维的发生及其在学
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了解学前儿童 思维发展的趋势,把握学前儿童掌握概念 的特点,判断和推理发展的特点以及理解 的发展特点。
• 【重点难点】 • 重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 难点: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学前儿
门工具,形成概括认识。
• 3.重组性
案例:毛地黄治心脏病的发现过程
• 中古时期,欧洲的理发师都持有兼营医疗事业的执照。当 时,有个女巫,善于治疗心脏病,药到病除。理发师眼红, 一边收买一个心脏病患者,替他暗中探悉女巫配制药剂的 秘密,一边以未获医疗执照、妖言惑众为由对女巫进行控 告。
• 女巫被处极刑后,理发师就按女巫的配方行医。女巫的配 方是:①团圆夜月之下所宰的蟾蜍血,②母兔的左后腿, ⑧死马尾上的一根毛,④木桶盛取的天雨水,⑤一撮女巫 后园生长的毛地黄花。
1967)
• 3.思维的分析水平: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 4.思维的创造程度: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Wertheimer,)
基于内容的思维分类
• (1)动作思维
•
: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
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 (2)形象思维
•
: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 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它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行 为得到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三、思维的分类
• 1.思维的内容: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
思维
• 2.思维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Guil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