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https://img.taocdn.com/s3/m/b782f4655727a5e9846a612c.png)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细胞体积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2、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习题一】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D.细胞体积小,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解答】解:A、与原核细胞(一般1~10um)相比,真核细胞(1~100um)体积一般较大,A正确;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即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运输,B正确;C、细胞体积与生物体体积没有必然的联系,C错误;D、细胞体积小,其相对表面积大,利于完成各选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二、细胞有丝分裂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有丝分裂分裂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分裂间期:占周期90%—95%,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合成姐妹生]前期:①染色质变成染色体;②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③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运动,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形定数晰赤道分裂期齐]后期:①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①染色体成为染色质;②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形成新的细胞核;③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成为两个子细胞。
[两体消失膜仁现]4.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两点区别5、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为2N6、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增殖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增殖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15fecd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e.png)
线,能否确定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为什么?
提示:不能,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微判断1基于对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认识,判
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分裂前期倍增。( × )
2.有丝分裂可将细胞内所有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 × )
持续的相对时间。( × )
4.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固定视野,找到一个处于前期的
细胞,则可连续观察到该细胞从前期到末期的变化。( × )
5.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 )
微训练2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的叙述,全部正确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二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重难归纳
实验的选材及注意事项
实验
材料
类型
选取细胞周期短、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
较大的材料
的选 部位
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区)
择
分裂旺盛时
时间
解离 过短
细胞解离过轻,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
时间 过长
细胞解离过度,会使根尖过于酥软,影响染色和制片
注 漂洗
适宜
意 时间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事 染色 过短
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
项 时间 过长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
压片
过轻
细胞不能分散开来
过重
会将盖玻片压碎
显 细胞状态
微
镜 细胞数目
观
察
最佳观
察时期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动态变
6.1 细胞的增殖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6.1 细胞的增殖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71786ba1a37f111f1855b7b.png)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高考目标定位】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5、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考纲知识梳理】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相对表面积决定:表面积/体积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速率就越低。
2、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过程(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
(记忆口诀:膜仁消失显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
(记忆口诀:形数清晰赤道齐)。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记忆口诀:点裂数增均两极)。
(4)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
(记忆口诀:两消两现重开始)。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1)分裂前期,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直接由两级发出。
(2)分裂末期,动物细胞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在细胞赤道板平面形成细胞板(与高尔基体有关)将细胞一分为二。
4、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四、无丝分裂1、特点: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 6.1.2 细胞增殖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 6.1.2 细胞增殖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17f7801711cc7931b716fe.png)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增殖教学分析本节通过个体的生长,引出细胞的增殖,并具体讲述了细胞增殖的有丝分裂。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由于物质交换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科学思维: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科学探究: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社会责任: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学难点:细胞分裂期中各时期的变化。
教学过程分裂间期细胞进行物质积累,复制DNA合成蛋白质。
分裂前期:两消两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数目不变。
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纺锤体是由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丝都牵引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
分裂中期:中期排版。
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正确时期。
染色体数目同样不发生变化。
细胞的赤道板是细胞的中央,不是具体结构,不可见。
分裂后期:姐妹分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新的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过程消耗能量。
此阶段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分裂末期:两现两消。
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将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的分裂。
细胞板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结合细胞各时期的变化,完成染色体与DNA数量变化的表格。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1、动物细胞由中心体放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
2、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通过缢裂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的意义:保持了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随堂检测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制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6 h后再稀释10倍,然后制作成装片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察,那么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
2023年《细胞的增殖》说课稿
![2023年《细胞的增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dc9e0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c.png)
2023年《细胞的增殖》说课稿2023年《细胞的增殖》说课稿1(2104字)一、说教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必修1第6章第1节。
本节内容较多,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此次说课主要围绕第一课时展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知识。
在细胞增殖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既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同时也可为后续学习选修模块做好了铺垫。
二、说学情要想上好一堂课,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是必修课。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演示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主要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细胞形态特点。
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我会展示大象和老鼠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一系列的问题:大象和老鼠体型大小不同,它们的细胞大小又是怎样的细胞会不会无限长大我们由一颗受精卵长成现如今的我们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细胞的增殖。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新课教学在这一环节主要讲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部分内容。
对于第一部分的讲解,我会采用演示实验法,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完成书上所给出的表格,待实验做完之后结合着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随后共同总结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cd080fb0717fd5360cdce4.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六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分别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三个方面讲述细胞的生命历程。
本课是第一节,重点阐述了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特点和意义。
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3 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2.3.1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内容。
“细胞的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优秀课件(41张)(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优秀课件(41张)(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d3b88e05087632311212a1.png)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着丝点 间期
染色体复制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体复制
_1__个DNA _1__个染色体 __0__个姐妹染色单体
A
A’
_2__个DNA _1__个染色体 _2__个姐妹染色单体
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
G1:DNA合成前期,进行RNA和 蛋白质的合成。(用时最长)
2、染色体平均移 向两极
末期
1、染色体→染色质 2、新的核膜、核仁出现,
细胞核重新形成。纺 锤体消失
3、赤道板中央位置出现 细胞板,并向外围扩 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质分离成两部分
4、1个亲代细胞→2个核 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 子代细胞。
两体消失,两出现
相同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 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 阶段。
细胞缢裂。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前 细胞两极产生纺锤丝,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
期 形成纺锤体
形成纺锤体
不 同
末 期
细 扩 成胞展 两中形 个部成 子形细细成胞胞细壁胞,板形,细胞个胞胞质细膜缢胞从 裂 分中 成 裂部 两 成内 部 两陷 分 个, , 子细 一 细
相 同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分 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 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 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 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前期
末期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21、、末前观期期察细纺上胞锤质体面的的前分来期裂源:和末期的两 组 有植动植动图什物物物物胞,么::::壁细细由由动不将胞胞两中细物同中中极心胞细?部部直体隔出的接周胞开现细产围。和细胞生产植胞膜。生板向的物形内星细成凹射胞新陷线细使形各成。
高中生物《第六章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六章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a7f5fee9b89680203d825ea.png)
2)曲线图
染色 体数 2n n 0 间期 核DNA 分子数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n
n
G1 S G2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4N 染色单体的数量
2N O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练1、下图所示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不同时期DNA含 量的测定结果,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f k (1)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_开始,到_____为止。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 g~h(或b~c) _________ __ i~j(或d~e) (3)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___________ g~h和h~i (4)DNA数和染色体数都不相同的时期是__________ 保持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从图中可见母、子细胞核中DNA分子数量是稳定的, 对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其意义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坐在桌前 就像中期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此刻是如此短暂 恰像姐妹染色单体 相聚是为了分散
• 心 像后期的着丝点一样的分裂 我们也像子染色体一样 移向不同的一边 • 迷雾掩盖了 长亭古道 芳草碧连天 只有我们的身影越来越淡 终于像末期的染色体一样 无法看见 全化着 细长细长而又盘曲的 染色质一般的思念 绕在核仁的周围 核膜的里面 弥漫了心田 寂静而又杂乱
染色质
主要成分: DNA和蛋白质
着丝粒 染色体
一、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 胞质分裂
一次分裂结束
下次分裂开始
下次分裂结束
分裂间期
90%~95%
分裂期
5%~10%
细胞周期
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小时)
6.1《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6.1《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0f290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9.png)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能力方面: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⑵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解决方法:⑴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
⑵运用多媒体再现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解决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再通过表格、曲线图呈现变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启发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第1课时[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110图讨论:1、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让学生明确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导言:细胞为什么都那么微小呢?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之。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先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然后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实验按教材P110——111提供的方案。
1、据测量结果计算后填入教材P111表中。
2、写出实验结论。
3、讨论回答教材P111的讨论题。
4、教师总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高中生物_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8575499b89680203d825cf.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增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掌握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细胞的增殖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学生对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的变化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尽量形象化。
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方便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科素养]以高考生物学科素养为指导,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㈠生命观念1、说明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激发学生产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体验生命的神奇与伟大的情感。
㈡理性思维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掌握各时期染色体的位置、形态、数目变化及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变化。
[教学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我秉持生本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人类胚胎的孕育过程吗?让我们跟随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人类胚胎的孕育过程。
(点课件播放视频生命的孕育)(二)有丝分裂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主要通过细胞体积的增大还是细胞数目的增多?学生:细胞数目的增加。
细胞数目增加的过程,即细胞增殖。
(板书:细胞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由受精卵分裂形成60-100万亿个体细胞的过程,即有丝分裂(板书:有丝分裂)。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6c5cf8ba0d4a7302763a97.png)
(1)DNA数目加倍开始的时期:
间期。 (2)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出现、消失的时期: 间期、前期、后期。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后期。 (4)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时期: 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1∶1的时期:后期和末期。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 大。 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 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染色单体形成、出现、消失的 时期分别是间期、前期、后期。 4.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后期。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 是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二是末期, 两个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6.无丝分裂的特点: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 体的变化。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细周期
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
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远比分 裂期长,占90%~95%,所以观察有丝分裂 实验中,视野内间期的细胞数目多。 影响细胞周期长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影响 酶的活性。 (2)分裂间期主要变化:完成DNA分子的复制 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表示方法 (1)扇形图:
从A点→B点→A点(顺时针),表示一个细胞 周期。
核内 染色单 DN 体 A 间 2N→4 0→4N N 期 前 期 4N 4N
着丝 点 2N
2N
染色体 数目 位置
2N
2N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5ae0abcd126fff7050bf7.png)
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2.能力目标:(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2)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三.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四.教材分析: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
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一个新形成的细胞要经历生长、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其中也有些细胞始终保持分裂增生能力,不发生细胞的分化过程。
在细胞增殖这一部分中,有丝分裂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可能象真核细胞那样进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无论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各种形式的无性生殖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
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再进一步阐述。
有丝分裂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d3769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b.png)
活学巧练
(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 )
(2)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 ×)
(3)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将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_数__目__比__较__清__晰___,便于观察
↓ _后__期___
①_分着_开 _丝_, _粒__染_分色裂体,数_目_姐__加__妹__倍__染____色__单__体__
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
引下移向_细__胞__两__极___
↓ _末__期___
①染色体变成_染__色__质__丝___,
变式训练
2.(2022·河南商丘市高一期末)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与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 只发生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 d~e D.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等特殊细胞的增殖方式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分裂间期:经历时间长,约占细胞周期的
细胞周期9分0% 裂~期9(5%M期,)包:括经G1历期时、间S期短和,G约2期占细胞周期的 5%~10%,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构建染色体和DNA
阶段的主要变化。
数量变化模型。
必备知识•夯实双基 课内探究•名师点睛 指点迷津•拨云见日 训练巩固•课堂达标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dc58c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4.png)
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分为前期、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
2.前期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f0587dc8d376eeafaa3140.png)
一、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细胞,组织,器官;
细胞分化的意义:
➢ 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效率; ➢ 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化的特点:
➢ 持久性: 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但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 不可逆性:稳定性不可逆转(自然情况下) ➢ 普遍性:是生物体(多细胞)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 遗传物质不变性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就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相对
表面积)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②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制约。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考点
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2.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诱发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宫颈癌 感染螺旋杆菌可诱发胃癌 吸烟(每日超过2包,10年以上)可诱发肺癌 被动吸烟(22年以上)可诱发肺癌与喉癌 经常接触沥青者,易诱发皮肤癌 经常接触煤焦油者,易患皮肤癌 经常接触放射线者,易诱发肺癌与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性染发剂可诱发淋巴癌 经常在太阳下曝晒,可诱发皮肤癌
【随堂训练】
1.下列对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从受精卵到胚胎形成的过程 C.细胞分化从原肠胚后期开始至生命结束 D.细胞分化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调控的
2.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红细胞中的 血红蛋白,根据此 推测人胰岛B细胞中 A.只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 B.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C.既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也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但不同细胞遗传 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D.只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 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6章第1节 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161b8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2.png)
解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 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 布特点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B正确;视野中观察到分生区细胞呈正 方形,排列紧密,C错误;漂洗的目的是用清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 过度,D正确。
指点迷津•拨云见日
各种有丝分裂的图像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的图像识别方法 确定细胞种类及分裂方式的基本思路:首先判断细胞类别,是动物 细胞、高等植物细胞还是低等植物细胞;其次确定分裂方式,是有丝分 裂还是无丝分裂,如果是有丝分裂,可再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确定细胞所 属的分裂时期。 (1)二分裂方式和无丝分裂的区别:二分裂时核物质大致均分, 没有核膜包被,而无丝分裂时细胞核是从中间凹陷缢裂。
(B )
B.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
C.统计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目和所有细胞数目,不能推算出分裂
期所占时间的比例
D.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与解离时间无关
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 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也不会观察到其核膜的消失和重 现,A错误;染色时用碱性染料甲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使染色体着 色,B正确;解离时细胞死亡,停留在一个时期,所以统计视野中分裂 期细胞数目和所有细胞数目,能推算出分裂期所占时间比例,C错误; 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可能是由于解离时间太短引 起的,D错误。
(2)根据下表所示特点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
项目
识图 特征
间期
有核膜, 染色体呈 染色质状 态
前期
染色体散 乱地分布 在纺锤体 的中央
中期
染色体的 着丝粒排 列在赤道 板上
后期
着丝粒分 裂,姐妹 染色单体 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期 主要变化
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丝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 的细胞壁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
间 期前 期
中心体 复制
纺锤体的形成
动物 细胞
有(中心 粒倍增)
移向两极的中心粒周 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 锤体
核 DNA 染色体 染色单 分子数目 数目 体数目
分裂间期
2C→4C 2N
0→4N
分裂前期
4C
2N
4N
分裂中期
4C
2N
4N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染色体形态变化
核 DNA 染色体 染色单 分子数目 数目→4N 4N→0
分裂末期
4C→2C 4N→2N 0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4������ ∶ 2������ ∶ 4������→前期、中期(甲图) 4������ ∶ 4������ ∶ 0→后期、末期(乙图)
2������ ∶ 2������ ∶ 0→间期(丙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典例剖析
图甲与图乙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动
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步骤 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 d,待根长约5 cm
装片
制作
先低倍镜:根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 观察 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期、后期、末期细胞,
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绘图
预习反馈 判断正误。 (1)选定某个特定细胞可观察它的整个连续分裂过程。( × ) (2)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 染色。( × ) (3)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甲紫溶液染色创造了酸性环境。 (×) (4)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 √ ) (5)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持续观察, 视野中处于中期的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注在柱状图中,B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在2C~4C,说明此时细胞 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相对DNA含量已经加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典例剖析 图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 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A中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丙→甲→乙的全过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细胞周期
问题情景
下图是细胞周期图解,下表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请据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细胞类型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人的肝细胞 人的宫颈癌细胞
分裂间期 15.3 13.5 21 20.5
分裂期 细胞周期
2.0
17.3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归纳提升 1.适用范围:①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②连续分裂的 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类型的细胞,其细胞周期一般不同,分裂 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一般也不同;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 裂间期,其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3.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 或观察其永久装片,提高实践能力。(科学探
究)
1.结合细胞分裂模式 图或曲线图理解有 丝分裂过程。 2.运用比较法理解各 分裂期的特点。 3.通过动手实验,制 作装片并观察,进一 步提高对各个分裂 期特点的认识。
1.细胞增殖 (1)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 繁殖、遗传的基础。 (2)过程: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3)主要方式: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细胞周期 (1)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 (2)时间: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3)阶段: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三、无丝分裂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发生规律性变化。 (√) (2)使用高倍镜可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的时期分别是中期和末 期。( × ) (3)有丝分裂间期不存在染色体,所以不存在染色单体。( × ) (4)在蛙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时,细胞内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 (×)
植物 无(低等 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纺 细胞 植物有) 锤丝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质分裂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 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 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 形成细胞壁,分割细胞
4.有丝分裂的意义 (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 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 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思考] 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答案:间期、分裂期(分裂后期和末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答案:(1)m3+m2 (2)N→M→N 分裂间期
(3)N→M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有丝分裂过程 问题情景 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图像①处于哪个时期?请提出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①是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 分布在细胞中。 2.观察染色体最好在哪一个时期(用图中序号回答)?请简述该时 期的特点。 答案:观察染色体最好在②(中期);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 列在赤道板上,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3.图像③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其他细胞的二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 原因是什么? 答案:图像③是后期,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 数目加倍。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课标阐释
学法指导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建立“细 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和繁殖 的基础”的生命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说出有丝分裂的过程。对比分析有丝分裂 各时期的特点,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 丝分裂的区别。构建染色体和 DNA 数量变 化模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4.写出下列甲、乙、丙、丁四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的含量。
物质或结构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甲
乙
丙丁
1
1
12
0
2
20
1
2
2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归纳提升 1.有丝分裂过程中几种结构或物质的数目变化(假设体细胞中核 DNA数目为2C,染色体数目为2N)
染色体形态变化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持续的时间 短。( × ) (2)任何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 ) (3)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细胞核开始形 成时。( × ) (4)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 )
2.下图表示细胞周期,请用字母分别表示出分裂间期、分裂期和 细胞周期。
2.识图并回答问题。
(1)A→E为
细胞有丝分裂图,在图A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结
构的名称。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图
、图
和图
中。
(3)上图按分裂变化顺序排列应该是
。
答案:(1)动物 ①核仁 ②中心体 (2)A B C
(3)A→C→D→E→B
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自主学习教材P116~117“探究·实践”,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2)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 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在高倍显微镜下,根据染色体的存在状态,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 时期。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
②图B中b+c为一个细胞周期
③图B中a+b为一个细胞周期
④图B中b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解析:图A,乙→丙→甲为分裂间期,甲→乙为分裂期,所以乙→丙 →甲→乙为一个细胞周期,①正确;图B,长线段为分裂间期,短线段 为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所以a+b为一个细胞周期, ②错误,③正确;间期DNA复制完成后DNA含量增加一倍,④错误。
1.8
15.3
1
22
1.5
22
1.分裂期的阶段如何划分? 答案:分裂期可以分为前、中、后、末期四个阶段。 2.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在哪里?怎样确定一个细胞周 期? 答案:开始点和结束点均位于间期和末期的交界处;从该位置按 图中箭头顺时针转一圈即为一个细胞周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试判断下列细胞有无细胞周期。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胚胎干细胞 ③皮肤生发层细胞 ④神 经细胞 ⑤茎的形成层细胞 ⑥口腔上皮细胞 ⑦精子 有细胞周期:①②③⑤; 无细胞周期:④⑥⑦。 4.据表中内容总结细胞周期的特点。 答案:①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周期一般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 所占的比例一般也不同。②分裂间期所经历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解析:图示AB、CD、EF为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 配;BC、DE为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结果是DNA含量加倍。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 间期,分裂间期为起点,则一个细胞周期表示为DE+EF(或BC+CD), 等于17.3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