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编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般方法及要求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除描述岩心岩性的结构构造外,应重点描述岩心的块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裂隙发育的密度、裂隙面的宽度等,对岩心的完整性要统计RQD。
1、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cm的为长柱状,10-20cm的为短柱状,小于10cm的为扁柱状,大于5cm的为块状,2-5cm的为碎块状,小于2cm的为碎屑状、粉末状。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木契块状、棱块状、团块状等。
2、岩心坚硬程度的描述: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溃性等特殊性质的描述。
根据RQD值划分岩石质量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心长度之和,单位m;
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单位m;
注:小于10cm岩心为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则上、下对接,其长度大于10cm 时应参与计算;当钻头内径小于54.1mm时,RQD值作适当降低,根据经验降20~50%。
工程地质应着重对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轻弱夹层、岩溶发育带、蚀变带的发育特征,矿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固性等进行描述。
岩石刀刻硬度的鉴定:
很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1mm至能用刀尖插入,用手指可弄碎,属软弱层。
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0.2-0.5mm。用手指较费力才可弄碎,或仅能掰成小块;
硬级:用刀在岩石边缘可切成小片;
很硬级:刀可划出条痕,敲击时有清脆的声音。
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见下表: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对半成岩可不做风化程度的划分。
按节理裂隙间距发育程度分级
按节理裂隙的裂隙率的发育程度分级
按节理裂隙的开口宽度的发育程度分级
含水岩组:是指含水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岩层,归为同一含水岩组,多属于含水岩层的集合体,反映了地下水赋存的空间条件。
富水性:是指含水层的出水能力,一般以规定统一口径井孔的最大涌水量表示,它是衡量地下水开采时,含水层出水量的标志。
富水性的圈定:根据构造、岩性、地貌等主要因素来圈定。
富水性的等级划分:
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等级划分,要根据各含水岩组的结构、埋藏条件与补给来源等综合因素,结合勘探孔或生产井资料划分。
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等级划分表
基岩裂隙水富水性等级划分
二、某些具体方法及操作要求
(一)岩心编录
1、抄录班报表的回次进尺、施工方法(钻探方法、扩孔孔径、变径及其深度)有关的水文地质现象记载。
2、校正回次位置及填写岩心标签。
3、整理岩心,检查上下顺序,校正岩心长度。
4、鉴定岩性,确定分层位置,填写分层标签,并分层取代表性鉴样及分析样品(注明取样深度)。
5、终孔后,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将岩心按顺序装箱保存。
(二)岩心描述的顺序及内容
1. 基岩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岩心破碎情况(岩心形状)、岩心采取率、节理、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及充填物、断层擦痕、断层泥及其充填物、风化程度、化石、层与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性质、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7.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厘米为长柱状;10-20厘米为短柱状;小于10厘米为扁柱状;大于5厘米为块状;2-5厘米为碎块状;小于2厘米为碎屑状、粉末状。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楔块状、菱块状、团块状等。
8.松散岩层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湿度、成分(粒度成分及百分含量)、磨圆度、分选性、结核、包裹体、结构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特征、胶结程度及胶结类型、化石等。
9.松散岩层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湿度、成分(粒度成分及百分含量)、磨圆度、分选性、结核、包裹体、结构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特征、胶结程度及胶结类型、化石等。
(三)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1、回次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回次岩(矿)心采取率=本回次提取的岩心总长/本回次进尺数×100%,若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即岩心总长大于回次进尺时,一般皆为残留岩心所引起。其处理方法是:进尺数不变,修改岩心实长数字,将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的部分(即岩心实长比回次进尺多出的部分),依次往上一回次推。若上一回次的岩心实长由于加上推上来的岩心长比进尺数大,回次岩心采取率又超过100%时,继续往上推,一般只能往上推三个回次,如果回次岩心采取率仍大于100%时,则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查明原因(砂状、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石不能上推)。
2、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分层岩(矿)心采取率=分层各回次取出的岩心总长/(分层下界孔深-分层上界孔深)×100%。岩心采取率全孔大于70%,矿层及顶底板围岩5米。(四)换层孔深计算方法
一个回次内换层有下列两种情况:
1、本回次换层位置小于岩心长度的50%时:a 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
2、本回次换层位置大于岩心长度的50%时:a 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孔深-本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
两个回次间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上回次岩心采取率。
空回次内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是否二分之一,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