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f f V<f f 2f 2f>V>f;2f,还是 2f>V>f,还是V<f。
(2)再将蜡烛放在2f>U>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2f f f 2f
(3)再将蜡烛放在U<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2f f f 2f
完成表格:f=
cm
物距 U>2f 2f>U>f U<f
像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练习: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 10 )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正立 、放大、虚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倒立、放大、实 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 倒立、缩小、实 一个 像。
像的实虚、大小、正倒跟物体
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猜想:
(三)设计实验
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
注意: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
2F
F
F
2F
物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透镜种类物的位置(物距u)像的位置(相距v)像的性质应用凸透镜u→∞v f→与物异侧焦点附近,实像望远镜的物镜2u f>2f v f>>与物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2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2f 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f=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u f<与物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

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设计
③及时记录像的性质及物距和像距,不能敷衍;
④记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发现,要实事求是。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启发和引导。
学生实验基本结束,并填写好了实验记录表,探究的实验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①先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再小组之间进行班级交流;
③最后教师总结成像的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疑问?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虚实。
(2)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会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
(2)学会用观察、比较、交流等方法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
(将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进行分类,确定探究的问题。)
介绍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
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以便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明亮的像。)
②什么是物距、像距?(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内容分析
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操作。
难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法与学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照相机模型、光具座(12个)、凸透镜(12个)、蜡烛(12根)、光屏(12个)、火柴(12盒)。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用4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用4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用4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篇1【设计思想】体现“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放大镜、刻度尺、小水电筒、金鱼缸、小金鱼1条、水。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观察现象:我们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后会回答:由于金鱼缸和水组成了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小金鱼比实际的放大了。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后回答:不是。

物体有时会放大,有时又会变小,像还会由正立变倒立。

从前面我们的学习中知道:1.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3.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启发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那么凸透镜能够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探究(一)课题板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同学们用桌上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准备: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师:我手里有个照相机,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请举手!请你给一位同学先拍一张全身像、再拍一张较大的半身像。

其他同学观察照相机和被照同学的距离有没有变化。

(学生拍照后,教师利用电脑将两张照片展现在大屏幕上。

)师:这两张照片的大小不同,可能是因为刚才拍照时什么发生了改变引起的?生:被照的同学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师:我们再做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较大的凸透镜,先靠近课本看书上的字,再伸直手臂看大屏幕,观察两次成像情况。

(学生实验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这两次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实验时凸透镜两次成像不同,可能是由于什么条件不同造成的?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二)进行新课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板书:【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生:可能跟物距有关。

生: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板书:【猜想】①可能跟物距有关;②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非常好,我们今天用实验只研究一下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和物异侧倒,虚像和物同侧正。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分,并不影响射向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变暗。

透过凸透镜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钟表,秒针的像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倒着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内容
(1)放大镜常选用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 (2)使用它观察物体时,物体到放大镜的距 离小于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在这个前提下,物 体到透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知识解读 (3)两个凸透镜的大小相同时,厚度越大, 焦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4)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 所成的像便会消失
图3-6-2
解析:凸透镜做放大镜使用时,u<f时,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 镜作放大镜使用,物距要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 cm,所 以应该选择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答案:虚 12
根据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进行判断: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 u=10 cm,要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透镜的焦距 应大于10 cm.
实验数据
内容
内容
实验 结论
巧记乐背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在焦点外,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在焦点内, 物远像远像变大.
内容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像的移动方 向一致,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凸透镜成 知识 解读 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2)u=f时,不成像;u=2f时,成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上下、左右都相反
内容
(2)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实验步骤 (3)移动蜡烛到某处,然后调节光屏的位 置,在光屏上分别找到缩小或放大的清晰的烛 焰的像.记下各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u,将探究 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内容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蜡烛到凸透镜 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并做记录.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蜡烛与凸 实验步骤 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观察光屏上是否有 像,若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的像,则移去光 屏,直接用眼睛在蜡烛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烛焰,找出像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初二物理(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初二物理(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要根据拍摄需求进行调节。
投影仪的应用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将图像放大并投射到屏幕上的一种设备。
通过调整投影仪的焦距和灯泡亮度,可以控制投影画面的大小和亮度,满足不同场 合的展示需求。
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学校、公司、家庭等场合,用于展示幻灯片、视频、图片等内容 。
放大镜的应用
放大镜是一种小型凸透镜,通常用于 放大微小物体,以便更好地观察。
眼睛的调节机制
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和瞳孔的 大小,来改变焦距和成像效果,从而 适应不同的视距和光线条件。
近视与远视的矫正方法
近视矫正
近视患者由于眼球过长或晶状体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前,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 膜上。
远视矫正
远视患者由于眼球过短或晶状体曲率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后,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使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 膜上。
放大镜
利用凸透镜的会聚光线作 用和虚像性质,将物体放 大并呈现为正立虚像,便 于观察。
02
CATALOGUE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与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
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光源、尺子、记 录纸和笔。
实验步骤与实验操作
步骤一
步骤二
像的放大率与物距的关系
总结词
像的放大率是指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比,它与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详细描述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时,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即放大率为1;当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逐渐 变大,放大率也逐渐增大。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或小于2倍焦距的情况下,放大率分别大于或小于1。这些关系可 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表示,对于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非常重要。

八年级上册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光源的改进

八年级上册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光源的改进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光源的改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蜡烛作为光源简单易行,可以帮助学生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本人认为用蜡烛作为光源仍有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此实验要在密闭的暗室中进行,空气流通不畅,蜡烛在燃烧时发出浓烈的气味并使实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人感觉不适。

(2)由于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变短,因此燃烧一段时间后就不能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要在光屏上找到像时就必须重新调整蜡烛的高度。

(3)烛焰易晃动且大小不稳定对光屏上像的清晰度产生影响而不便观察。

(4)在实验过程中蜡烛不易立稳,液态的蜡流到实验台上会污染环境,难以清理,如果流到地上,学生容易滑倒。

如果不慎还会引起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以上原因,我认为用以下器材制作的电光源来代替蜡烛比较合理。

制作材料:干电池2节(5号或7号) 2.5V、0.3A小灯泡手电筒(取下聚光罩)焦距为f=5cm的凸透镜圆柱形塑料(纸)盒(直径比凸透镜直径略大,长10cm左右)毛玻璃(较薄)纸板(不透明塑料板)“F”形挡光板 502胶水双面胶制作方法及过程:1、把圆柱形盒子左、右端盖子剪掉。

2、在一块圆形(刚好放进盒子为宜)纸板(不透明塑料板)中间剪出一个直径比凸透镜直径略小的圆形孔,用胶水把凸透镜粘在孔上(如图1),然后把纸板固定在盒子中间靠右位置(凸透镜的主光轴和盒子的轴线重合)。

3、按照图3所示,把取下聚光罩的手电筒放入圆柱形盒子内,为了方便手电筒前后移动,圆柱形盒子上方挖一长方形孔。

使小灯泡(灯丝)位于凸透镜的左焦点上。

4、把中间镂空成“F”形的挡光板用胶水固定在毛玻璃上(如图2)后固定在剪下的盒子的右端后作为前盖套在盒子上(可取下),使字“F”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即使灯泡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字“F”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同一条直线上)。

5、在盒子的下方固定一个支架,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可以替代蜡烛的光源。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具准备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物距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2.当凸透镜成像时:(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v的范围为f<v<2f ;(2)当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的范围为v>2f ;(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的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而虚像只有放大的.实像与物体在透镜的两侧,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备课笔记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的像,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就说明所成的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放大镜能把微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生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生2: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生3: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承接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生4: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凸透镜同侧?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这样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根据上节学的知识大胆猜测,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解决.进行新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一节所学知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生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上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2:照相时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投影仪的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小,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生3:照相机中镜头的凸透镜比投影仪镜头小,这说明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生4: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的像与物体在同侧.这说明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和物体在同侧还是两侧有关.生5:放大镜要看清物体,离物体的距离一般要比照相机、投影仪中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小,这说明物体成正立、倒立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同学们猜想得很好.现在逐一讨论看看有没有哪个能排除掉.生:像是放大还是缩小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可以排除.因为有的放大镜直径比照相机镜头直径小,也能成放大的像,有的摄影师拿的大焦距的镜头比投影仪的镜头大,成的像还是缩小的,所以可以排除掉.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我们鼓掌表示鼓励.现在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现在我们桌子上有光具座(上面的滑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作物体用)、光屏(白色的硬纸板作屏)、凸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我们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生1: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到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生2:也可以让凸透镜离灯光5 m以外,找亮点,测定出凸透镜的焦距.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设计实验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时要注意——要将光屏移过那个位置,发现像又逐渐模糊后,再往回移动,可重复两次,直到感觉像最清晰为止.因为如果不移过那个位置,就无法判断下一个位置像是不是会更清晰.知识拓展: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不断燃烧会使烛焰的像越来越靠近光屏的上端,这时的调节方法有三种:(1)将光屏向上移动;(2)将蜡烛向上移动;(3)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进行新课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注意:此操作的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所得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与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将数据记录成表.⑤当蜡烛移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填入表格.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个物距范围内要取两组以上的物距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具有一般性.学生们认真做实验,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教师组织讨论、提问、进行总结.生1: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如图甲)生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如图乙)生3: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如图丙)生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不成像.生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如图丁)生6: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生7: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光屏上得不到.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板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进行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多媒体课件)(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总结如下表所示:(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巧记方法: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根据上面探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此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距比物距大.生2: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比像距大.生3: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分析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板书:1.当u>v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课堂延展: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1)分析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像的原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有时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什么原因?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提出各种猜想.教师总结: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像的原因大致有4种:①若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会呈现在光屏的上或下方. ②若2f>u>f,但很靠近1倍焦距时,成的像很大,像距也很大,光屏移动的距离不够,可能承接不到像.备课笔记知识拓展:1.“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主光轴上有两个分界点,第一个是焦点,第二个是2倍焦距点.以焦点为界,物在焦点外成实像,物在焦点以内成虚像.以2倍焦距点为界,物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在2倍焦距点以内(焦点到2倍焦距点间)成放大的实像.2.“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小,所成像变大,像距也跟着变大.反之,随着物距增大,所成像变小,像距也跟着变小.3.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在2倍焦距外,成像在焦点到2倍焦距之间;当物在焦点至2倍焦距之间,成像在2倍焦距以外.规律总结: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124“想想议议”】解:在照相机中,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物距是大于像距的.在投影仪中,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教材P124“练习与应用”】4.解: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用透镜甲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则u>2f甲=40cm,f甲<v<2f甲,即20cm<v<40cm;不改变发光体和光屏的位,换用透镜乙实验,仍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物距u′>2f乙=20cm,f乙<v′<2f乙,即10cm<v′<20cm.比较可知,更换透镜后像距变小,则透镜乙应该放在透镜甲的右侧.备课笔记进行新课③若u<f,烛焰成虚像时,只能透过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④若u=f,烛焰在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成平行光,不成像,在光屏上也不可能承接到像.(2)探究不完整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探究名称:探究不完整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提出问题:凸透镜不完整时,成像情况怎么样?猜想与假设:可能只能得到部分像,也可能得到仍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一焦距为10~20cm的凸透镜,研究蜡烛成的像,用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屏,承接烛焰的像,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距离适当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用一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模拟不完整的凸透镜),观察像的情况.进行实验:(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二倍焦距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2)用一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观察屏上成像的情况;(3)反复遮住与不遮,对比观察两种情况下的成像情况.分析论证:看到的现象是:凸透镜不完整时,仍得到完整的像,但亮度减弱.本实验中,用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的部分便没有光线通过,相当于将凸透镜打去一半,其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比较有说服力.得出结论:当凸透镜不完整时,仍能成完整的像,所成的像亮度减弱不如原来的清晰.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凸透镜在不同条件下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的状况.这节课的知识还需要大家多联系实际理解运用.好,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教材习题解答5.解:(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进行比较,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物距为焦距的2倍,由表可知2f=20.0cm,f=10.0cm.(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即物距在0~10.0cm的范围内.6.解:没有指尖的像,也没有指尖的影子.虽然手指指尖遮挡了凸透镜的一部分,但是折射光线仍可以到达光屏上,只是此时所成的像会暗一点.难题解答【例】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的实像.(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2)当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时,蜡烛烛焰发出的光仍有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成像.但由于通过凸透镜的光减少,所以成的像亮度变暗.答案:(1)放大(2)C。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光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光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步骤分解】1、作出猜想:观察下图,你的猜想是。

【答案】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与放大镜以及物体的位置有关。

2、实验过程:用蜡烛作物体,把放在桌面同一直线上。

点燃蜡烛,使。

先把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并调整的位置,直到,观察。

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成清晰的像,则。

将所得数据填人表格,根据所得数据和现象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透镜;光屏;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止;成像的情况;在合适范围内,透过透镜直接观察像的情况.3、对实验步骤的分析:(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2)实验时,甲小组同学改变蜡烛位置后,移动光屏去寻找蜡烛的像,而乙小组同学改变光屏的位置后,移动蜡烛在光屏上寻找像,你认为做法比较合理,因为。

(3)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经过位置以后,所成的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4)实验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位置却出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1)成像在光屏的中央;(2)甲;探究的是物距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影响,所以应该改变物距后,去寻找像的位置;(3)二倍焦距;一倍焦距(4)原因是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成的是虚像或不成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4、画出此实验的表格。

【答案】略5、从能量的角度解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答案】光屏能承接到的是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能量的聚集;光屏上不能承接,但眼睛能看到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在像的位置上没有能量的聚集。

6、实验时蜡烛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至某一位置,光屏上将再次成一个像,一段时间后,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小宇的调节是将光屏向上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调节。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析版)含答案

乙 丙;(5)大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答案】(1)会聚;20.0;(2)像能够在光屏上呈现;投影仪;(3)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1)凸透镜能够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处即凸透镜的焦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50.0cm﹣30.0cm=20.0cm;(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图乙中光屏上能够呈现出像,说明此像是实像;图乙中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3)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向右缓慢移动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又出现烛焰的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即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2021青海)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答案】B【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7.(2021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答案】D【解析】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cm﹣10cm=40cm,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cm﹣45cm=5cm,则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cm﹣35cm=15cm,物体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C错误;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则光屏上呈现的像和像距都变大,故D正确。

八年级上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上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仪器材料:光具座一套,凸透镜(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蜡烛一支,半张遮光纸。

(一)知道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1. 组装仪器材料,并进行共轴调节,共轴调节的方法是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或使烛焰,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共轴调节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 会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其方法有:太阳光聚焦法,远物成像法太阳光聚焦法:使凸透镜对着太阳,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为止。

用刻度尺量出透镜中心到纸上光斑间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远物成像法: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或纸屏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近似等于(或稍大于)焦距,此法称为远物成像法3. 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4. 探究记录f v>2fv →v <01)实像都是倒立的,即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像和物在透镜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即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像和物在透镜同侧。

2)焦点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是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

3)实像可用光屏直接观察,也可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用光屏观察不到,但可用眼睛直接观察。

4)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逐渐移向凸透镜焦点,像在增大,像距也在增大。

5)像与物运动快慢不同6)当凸透镜一部分被遮蔽时,像形状不会缺失,而是亮度变暗。

注意:①从表中可以找到凸透镜成像的关键:1)焦点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的分界点。

2)两倍焦距处是像比物大还是像比物小的分界点。

3)实像总是倒立的且像和物分居透镜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且像和物位于透镜的同侧。

如果我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还可以建立成像的动态情景,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

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初二物理(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初二物理(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a
1
P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a
P
F
2
P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a
P
F
3
U>2f 成像规律
倒立、缩小的实像,f < v < 2f
a
4
P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a
P
5
U=2f 成像规律
倒立、等大的实像,v = 2f
a
6
P
F
P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a
7
2f>u>f 成像规律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v > 2f
a
8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立的、放大的虚像
a
10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U>2f U=2f 2f>U>f U=f
U<f
像的正 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不成像
正立
像的 像的 像距 大小 虚实 (V)
缩小 实像 等大 实像 V = 2f 放大 实像 V > 2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30张PPT)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 )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像。
1u、 <u2>f时2,f f得<到v<放2大f成实_像__。___、______、______。
不凸透成镜在像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当>uf=时v=成2实f 像时,成物等像大异的侧实像。
f3<、u<f<2fuv<>2f v倒>立2f成放_大_实__像__、______、______。
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
透镜观察像的情况。
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2)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u<f 倒立放大虚像
正立、放大、虚像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若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2、2倍焦距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1、u>2f f<v<2f成______、______、______。 5、u<f 成______、______、______。
物远像近像变小 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变化,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是怎么变化的? 为10 cm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同侧)。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game手机版
[单选]欲设计C50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MPa。A.56.6B.55C.58.2D.59.9 [单选,A1型题]小儿巨大肾积水的定义是指()A.肾积水容量超过300mlB.超过24小时尿液总量的肾脏积水C.导致肾实质显著破坏、肾功能严重丧失的。肾积水D.肾脏体积巨大,体表能扪及巨大包块E.肾积水容量超过800ml [单选]下列关于基金销售结算资金,说法错误的是()。A.相关机构破产或清算时,其属于破产或清算财产B.是基金投资人结算账户与基金托管账户之间划转的基金申购(认购)、赎回、现金分红等资金C.由基金销售机构、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或基金注册登记机构归集D.禁止挪用 [名词解释]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 [问答题,简答题]如何检测土方路基的弯沉值? [问答题,简答题]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单选,A1型题]推算预产期的依据,以下哪项最可靠()A.末次月经B.妊娠反应C.初觉胎动D.早孕期妇科检查E.基础体温记录 [单选]慢性胃炎伴哪项改变属癌前病变()A.浅表性胃炎伴肠腺化生B.浅表性胃炎伴脐状突起C.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D.萎缩性胃炎伴假性幽门腺化生E.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多选]关于仲裁调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B.对于事实清楚的案件,仲裁庭可依职权进行调解C.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经当事人、仲裁员在协议上签字后即发生效力D.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先行调解 [问答题,简答题]高温加氢-精馏生产纯苯工艺中,白土塔的作用是什么? [单选]下列()项属于行政行为。A.某县民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的行为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法的建筑公司的行为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 [填空题]照明电器通常用()作额定值。 [单选]下列各种费用中,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是()。A.设备购置费B.间接费C.土地使用费D.直接费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胸外除颤时,电极板应置于()A.胸骨右缘第3肋间和心尖区B.胸骨左缘第2肋间和心尖区C.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区D.心尖区和右侧肩胛区E.胸骨左缘第3肋间和心尖区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低血糖时可出现()A.胰岛素分泌加强B.胰升糖素抑制C.生长激素分泌抑制D.生长激素分泌加强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单选]下列关于制定股利分配政策应考虑因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按照资本保全的限制,股本和资本公积都不能发放股利B、按照企业积累的限制,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C、按照净利润的限制,五年内的亏损必须足额弥补,有剩余净利润才可以发放股利D、按照无 [单选,A1型题]“V”“Y”皮瓣成形术可以()。A.增加皮肤长度,缩小宽度B.增加皮肤长度和宽度C.增加皮肤宽度,缩小长度D.缩小皮肤长度和宽度E.皮肤长度和宽度都未增加 [问答题]对初步核实的结果如何处理? [填空题]进行冷却机工艺布置时,应使篦床中心线与回转窑中心线有一定的偏离,其目的是() [填空题]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很多,一般讲有()和()公式等。(给出任意两个)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属于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剂特点的是()A.氧化反应简单快速,不需要催化剂B.发光迅速,背景噪声低C.可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D.只需在酸性环境中即可进行E.为瞬间发光,持续时间短 [问答题,简答题]皮肤接触氢氧化钠如何急救? [单选]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损害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A.心包炎B.心肌炎C.心内膜炎D.肢端动脉痉挛E.闭塞性脉管炎 [单选,A1型题]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h细胞B.CTL细胞C.TCR&alpha;&beta;T细胞D.NK细胞E.Ts细胞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清标本的除菌可用()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消毒剂法 [判断题]设备管道吹扫必须在装置安装竣工,经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形成高带免疫耐受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T和B细胞D.单核细胞E.NK细胞 [单选]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质量等级分为()级。A.3B.4C.5D.6 [单选]中医学的治疗法则不包括()A.治病求本、扶正祛邪B.整体观念、辨证治疗C.调整阴阳D.调整脏腑功能E.调整气血关系,相因制宜 [单选]下列关于冠状动脉瘤的CT表现哪项是正确的()A.多层螺旋CT不能显示动脉瘤全貌B.CT横断面图像不利于观察动脉瘤壁C.多见附壁血栓D.动脉瘤壁无钙化E.CT横断面图像不利于观察动脉瘤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形态为囊状、梭形或不规则形 [单选]在对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中检测检验报告的引用正确性审核时不需关注的是()。A.有效期B.检测检验时间C.检测检验结果D.检测单位法定代表人 [单选,A1型题]下列关于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错误的是()A.黄连B.黄芩C.葛根D.知母E.防己 [单选]换长是以一辆()吨标准货车的长度作为换算标准折合而成数值。A.30B.40C.50 [单选]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线 [单选]非法生产、销售外廓尺寸、轴荷、总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车辆外廓尺寸、轴荷、质量限值等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的,依照()的有关规定处罚。A、《公路安全保护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多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是()A.治病求本B.整体观念C.扶正祛邪D.辨证论治E.调整阴阳 [单选,共用题干题]某妇女,25岁,未婚,停经56天诊断为早孕,行吸宫术。术中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胸闷、呕吐、血压下降等表现。该妇女可能出现()。A.人工流产综合征B.失血性休克C.子宫穿孔D.吸宫不全E.神经源性休克 [单选]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A.敌敌畏B.功夫C.代森锰锌D.呋喃丹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化学发光剂必须具备的条件错误的是()A.其物理、化学特性要与被标记或测定的物质相匹配B.能与抗原或抗体形成稳定的耦联结合物C.其化学发光常是还原反应的结果D.在所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生物体没有毒性E.发光的量子产量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不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的是()A.按阶梯给药B.按时给药C.按需给药D.无创给药E.个体化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