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学期基因奥秘微视频指导单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dc9a862e3f5727a4e962b1.png)
(高茎)
×
(矮茎)
1.纯种个体(纯合体):基因型是DD或dd
杂种个体(杂合体):基因型是Dd
2.杂交:异花传粉
自交:自花传粉
亲代
(高茎)
DD
×
(矮茎)
dd
子一代
(高茎)
Dd
亲 代 (高茎)D D × d d (矮茎)
生殖细胞
子代
子代性状
D
d
Dd
(高茎)
杂交后豌豆(Dd)为什么只表现高的性状呢?基 因(d)控制的性状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来呢?难道该基 因消失了吗?
牛刀小试 1.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 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 性基因。请问,一对无酒窝的夫妇能生育出有酒窝的子女 吗?为什么? 不能,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隐性基因d,所以无酒窝的夫 妇决定有无酒窝的基因型都为dd,当亲代形成生殖细胞 时只能将d传递给子代而不会出现显性基因D,所以,其 子女是无酒窝的。
比例 65 % 35 % 74 % 26 % 79 % 21 % 74 % 26 % 35 % 65 %
结论 能卷舌的人数多
双眼皮的人数多
有耳垂的人数多
大拇指能向后弯曲的 的人数多 双手交叉左手大拇指 在上的人数多
占大多数的性状 占少数的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大写字母)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小写字母)
4性状: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3
:
1
孟德尔教给我们的……
1.成对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D)和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之分。相对 性状有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D控制,如豌豆的高茎)和隐 性性状(由隐性基因d控制,如豌豆的矮茎)之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d04b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b.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的概念及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具体实例和规律。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验材料:豌豆种子、放大镜、白纸、剪刀等3.教学视频: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生物的性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性状是如何形成的?二、新课讲解1.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具有遗传信息的功能。
2.讲解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3.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a.豌豆种子形状的遗传:展示绿色和黄色豌豆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遗传规律。
b.血型遗传:通过PPT展示不同血型的遗传规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
4.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加深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
三、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观察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
2.实验材料:豌豆种子、放大镜、白纸、剪刀等。
3.实验步骤:a.将豌豆种子分别浸泡在清水和盐水24小时,观察种子的变化。
b.将浸泡后的豌豆种子分别放在白纸上,用剪刀剪开,观察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
c.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展示一组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让学生分析身高的遗传规律。
2.案例二:展示一组宠物狗的体型、毛色等性状,让学生分析这些性状是如何由基因控制的。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搜集有关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案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基因的概念、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
初中教育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 微课说明文档
![初中教育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 微课说明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5fbcc8d28ea81c758f578d2.png)
20分
学习情趣
17、在多元互动中,学生学习愉悦、兴趣高,学习氛围民主、和谐
参与质量
18、80%的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9、30%的学生学习有亮点,或质疑有水平、答问见解独到、演示操作有新意
学习效果
20分
知识掌握
20、获得的知识,概念清晰、线索明白,印象深刻,课堂练习合格率达到70%
水平培养
(1)选用适当,原创率高;
(2)精炼精准,能很好地辅助知识学习;
(3)清晰精美,操作熟练流畅。
2、课内外检测单:
(1)精练,容量恰当,合理使用书本练习
(2)检测即时,对生成性问题能有效解决
教学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翻转)
1、体现学生、教师双主体作用。
2、设计先学后教、先学后练(学而不教)等
教师素养
15分
知识功底
11、专业知识扎实丰富,传授观点准确
教学仪态
12、教态亲切、自然,有亲和力,语言准确、规范,表达清晰利落,板书工整、规范。
学
习
状
态
55
分
学习方式
15分
自主学习
13、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借用学习工具,讲究学习方式,善于发现、质疑,以及归纳总结。
合作学习
(EEPO)
14、师生互动
15、生生互动
16、合作研讨的目标明确,分工组织有序,步骤具体,组员参与、合作意识及习惯良好,合作交流具有实质性的意义(5J学习方式)
21、学生探究意识强烈、思维拓展有深度、广度
德育效应
22、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或得到一定的熏陶
总体评价意见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公开课优质课导学案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公开课优质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ef841483c4bb4cf7ecd16c.png)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型:新授课时: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学习过程】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1、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象父亲,哪些特征象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不象?为什么会同父母既象又不象呢?2、世界上会不会同时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体?3、观察课本27页两幅图,他们有什么特点?4、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5、学习课本25页“观察与思考1”,你会把豌豆看成是番茄,把兔看成公鸡吗?为什么?6、同是豌豆,种出却有圆粒与皱粒之分,同是成熟的番茄,却有红色和黄色等,这说明同种生物性状有什么特点?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一)小组成员间观察人体的下列性状后,讨论问题:1、耳朵有没有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1)仅凭你的观察,能知道自己所有的形状吗?(2)试概括出什么是生物的形状。
(3)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完成课本29页的讨论题。
通过观察和讨论后,你得出的结论是:(二)学习课本资料分析后,解决以下问题: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3、从转基因鼠的实验,能判断遗传物质存在哪里吗?4、请你推断,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和而实现的。
2、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
3、生物的性状包括、和。
4、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5、生物的性状是受控制的。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75b73011ca300a6c39035.png)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核心素养:通过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知识内容的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总结、推理的能力,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建立一定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本节课是对前两节课的综合与深入,进一步介绍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显隐性、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实际的应用、禁止近亲结婚等内容。
为后面性别遗传和生物的变异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为高中关于分离定律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能够从具体形象观察到抽象理解。
通过数学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概率的知识,能够理解孟德尔的统计分析和概率的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掌握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等相关内容,已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
但要注意关于在遗传过程中规律,还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孟德尔的推测,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和小组合作探究,逐步构建遗传图解,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准备:人教版教材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授课思路,教材提供的例子也很具体。
但本人在授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小白板黑白棋(带磁性)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和染色体》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和染色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c029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5.png)
2.学生在分析遗传现象时,可能缺乏系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3.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了解可能有限,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遗传病等实际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应借此机会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培养责任感。
3.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互相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实验活动,如提取DNA、基因表达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5.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基因、染色体、遗传规律等知识点。
2.教师进行补充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结构。
注遗传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教学策略:
a.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b.创设生活情境,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c.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充分发挥个人创意,展现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4.作业提交前,认真检查,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bdeb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5.png)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探讨,提高课堂参与度。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及其与性状表现的关系。
2.学会使用遗传图解表示基因的传递过程,分析并预测后代的遗传特征。
3.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b.设计并实施一个小型遗传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体现学习效果。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3.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2.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将系统地讲授以下知识点:
1.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关系;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及其与性状表现的关系;
3.基因传递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自我反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5.教学反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公开课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0bb5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f.png)
DNA分子和它们所携带的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
DNA分子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 对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
基因、DNA、染色体和细胞核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腔肠动物
讨论
1.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为什么这些染 色体是成双成对吗?
答:46条。研究者将染色体按照形态、大小等特征的相似性整理排 列成对,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另外一条来自于母方。
4.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 1 ) 性 状 的 遗 传 实 质 上 是 亲 代 通 过 生 殖 过 程 把 _ _基_ _因_ _ _ _ 传 递 给 子 代 。 在 有 性 生 殖 过 程 中 , _ _精_ _子_ _ _ _ 和 _ _ _卵_细_ _胞_ _ _ _ 是 基 因 在 亲 子 代 间 传 递 的 “ 桥 梁 ” 。 (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①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__减__半____,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一 条 进 入 精 子 或 卵 细 胞 , 故 染 色 体 在 精 子 和 卵 细 胞 中 是 _ _成_ _单_ _ _ _ 存 在 的 。 受 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中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 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父方(精子),另一条来自母方(卵细胞)。 ② 染 色 体 数 目 变 化 : 体 细 胞 ( _ _ _4_6_ _ _ 条 ) → 生 殖 细 胞 ( _ _2_3_ _ _ 条 ) → 受 精 卵 ( _ _ _4_6_ _ _ 条 ) → 新 个 体 的 体 细 胞 ( _ _ _4_6 _ _ _ 条 ) 。 ( 以 人 为 例 ) ③ 人 的 体 细 胞 有 _ _ _2_3 _ _ 对 染 色 体 。 同 种 生 物 的 染 色 体 数 相 同 , 不 同 种 生 物 的 染色体数一般不同。
2021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1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2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6e142b0242a8956aece413.png)
传递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科生物讲课人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旧知、资料分析等方式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运用问题转化的方法,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并懂得珍爱生命、帮助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说出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问好集中注意力,为上课做准备复习旧知——考考你出示转基因鼠的资料分析、回答检查学生知识储备,明确传递给后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创设情景——激兴趣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母子的对话倾听,回答导入新课知晓目标——明目的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每位同学都明确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学习。
传递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新课一、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活动1:分别出示克隆羊、洋葱根尖分裂细胞图、染色体组成图片。
活动2:组织学生绘制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图活动3:相关练习1.观察、分析染色体、DNA、基因、细胞核的关系2.能描述出它们的关系3.完成练习通过旧知的回顾,接受新知,达成学习目标,并巩固练习,在学习练,练中学二、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传递活动1:列举错误的事例活动2:引导学生自寻答案活动3:分析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观看事例,分析2.参看教材31页内容,交流答案3.参与分析、总结.通过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难为易,转化问题,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自主为学习能力。
三、染色体异常疾病出示图片介绍或倾听,思考、回答问题懂得珍爱生命、帮助弱势群体,情感升华回顾目标——会了吗再次出示学习目标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引导学生懂得检验学习效果小结引导学生谈收获谈、倾听归纳学习结果作业制作DNA模型,布置展览、比赛听、记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传递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
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1041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8.png)
3. 基因的传递:基因通过染色体在生物体的生殖细胞中传递给后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母各自的染色体会随机组合,形成后代的基因型。
4.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形式:当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组合时,显性基因的表现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组合时,隐性基因的表现才会显现出来。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
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的引入和解释。
2.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传递方式。
3. 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不同遗传组合中的表现形式。
4. 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
5.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生物例子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课本“八年级生物下册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章节紧密相关,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以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4.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形式:当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组合时,显性基因的表现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组合时,隐性基因的表现才会显现出来。
5.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体所携带的基因组合,而表型则是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基因型决定了表型,但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表型的表现。
1. 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它位于________上。
2. 显性基因在遗传过程中________,而隐性基因在遗传过程中________。
3. 基因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在生物体的生殖细胞中进行的。
4. 当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组合时,________的表现会掩盖________的表现。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微课录制脚本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微课录制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c97bdf6c85ec3a86c2c5ce.png)
根据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为单眼皮,我们可以推测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字母a表示基因的话,小明的基因组成应当为aa,这两个小a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而其父母亲表现为显性性状,所以他们的基因组成应当都是Aa。好,小明的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当二胎政策放开后,小明的父母打算再生一个孩子,那么第二个孩子仍为单眼皮男孩的几率是多少呢?根据遗传图解,单眼皮的几率应为四分之一。那么在单眼皮的孩子中,男孩和女孩的比例又各占了二分之一,所以他们生一个单眼皮男孩的几率应当为四分之一乘以二分之一,也就是八分之一
四、总结
整合、回顾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本节微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基因组成是DD或Dd的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只有基 因组成是dd的才表现为隐性性状;
4、基因组成是Dd的个体尽管不表现d控制的性状,但d不受D影响还会继续遗传下去。
微课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微课脚本设计
结构
教学环节
讲解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片头
二、导入环节
引入
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但小明却是单眼皮。为此,他非常困惑.为什么他的这一性状与父母完全不同呢?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呢?
三、正文讲解(5-6分钟)
了解孟德尔
他从小喜欢自然科学,为了找到性状遗传的秘密,他在8年时间中共研究了约28000株植物,终于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因此被人们尊称为“遗传学之父”。可见成功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五、片尾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期待着与您的下次见面!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单元基因工程济南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单元基因工程济南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060d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d.png)
第15页
1、安全:1)因为所转入基因都是功效 已知基因2)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多年,还 未发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事例。
2、不安全:1)转基因是将不同生物之 间基因进行重组,会不会产生新变异, 造成人体患病2)现已发觉一些转基因食 品中蛋白质能够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3) 当前人们还没有发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 健康危害是因为时间较短。
第7页
第8页
你能叙述转基因番茄 哺育过程吗?
第9页
假定科学家已经在大豆上找到了利用根瘤 菌生产氮肥基因,又找到了一个水稻抗干 旱基因,假如要创造一个既能自己制造氮 肥又能抗干旱大豆新品种,你认为可否利 用基因工程办法去创造这种新大豆呢?请 尝试用简图方式描绘此过程。
根瘤菌固氮基因+水稻抗干旱基因+细菌环状DNA
第2页
第3页
观测与思考
我们知道生长激素含有增进人体 生长作用,能够用来治疗侏儒症。 科学家把人激素基因导入细菌, 从而形成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 “工程菌”
第4页
工程菌哺育环节
1.首先取得人生长激素基因和取出大肠 杆菌环状DNA;
2.要将人生长激素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 环状DNA上;
3.将重新组合后环状DNA导入大肠杆菌, 并挑选出能够产生生长激素大肠杆菌;
第13页
基因工程有着辽阔发展前景, 但也是一把双刃剑--造福人 类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挑战与 威胁。由此引起了人们许多思 考・・・・・・
八年级生物下学期人类遗传微视频指导单
![八年级生物下学期人类遗传微视频指导单](https://img.taocdn.com/s3/m/1622a2001ed9ad51f01df27e.png)
1.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生男生女是由妇女造成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2.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是116.9(女性为100)。你能尝试说出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吗?
3.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你认为本次所学内容对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4.对于人类性别决定这个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至少写出一点。
人类的遗传翻转独学指导单
视频名称
人类的遗传
编号
时长分钟Βιβλιοθήκη 作者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微视频,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2.回忆所学知识,说出实验探究法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3.描述视频中看到的实验现象。
学习要求
1.阅读教材49,50页后,再观看微视频。未听清楚和不明白的地方可暂停或重复观看。
2.微视频学习后,自主完成以下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名称
基因的奥秘
编号时长Biblioteka 3分钟作者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微视频,知道亲代与子代间的联系桥梁。
2.回忆所学知识,解释亲子代相似性(遗传)产生的原因。
学习要求
1.未听清楚和不明白的地方可暂停或重复观看。
2.微视频学习后,自主完成以下测试题。
检测试题
1.人类亲子代间的联系桥梁是什么?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遗传因子---基因在(有性、无性)生殖过程中,通过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
3.查阅“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资料,并做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