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
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分析陈婷婷;韩彦华【摘要】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首中药方剂中涉及中药104种,用药总频数为826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赤芍、当归、金银花、天花粉、知母、生地黄、穿山甲、茯苓、没药等;治疗皮肤病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胃、心、脾、肾为主.【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6(044)005【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龙江医派;白郡符;皮肤病;用药规律【作者】陈婷婷;韩彦华【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龙江医派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1-5]。
白郡符先生是龙江医派的杰出医家,是全国著名中医皮肤外科专家。
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皮肤外科主任、兼任黑龙江省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全国中医外科学会委员。
他自幼随父学医,从事中医外科近60载,善长各种皮肤外科疑难杂证[6-10]。
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临床经验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但是目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
本文通过搜集并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究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用药提供理论支持。
1.1 资料来源收集、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包括医案医话、经验集与学术论文。
1.2 资料的整理1.2.1 中药名称规范化以《中药学》[1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为标准,进行中药名称的规范化。
例如:为方便药物统计,双花、金银花均统一为金银花;淡芩、黄芩均统一为黄芩;当归尾、归尾均统一为当归。
创新性皮肤局部外用药物研发分析及对皮肤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2021年4月第11卷第7期·综 述·[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局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52022)▲通讯作者创新性皮肤局部外用药物研发分析及对皮肤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黄雪梅1 高 强2▲1.广东百澳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开平 529339;2.纽斯葆广赛 (广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931[摘要] 人体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直接反映药物在皮肤中的变化规律。
从而为药效的强度、作用量与靶点的关系和药效代谢规律提供直接数据的手段。
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剂量及间隔时间,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但目前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足、不完整,是皮肤外用药物研发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为此本文探讨了新药研发与评价中可采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及其优点与不足,通过对实例的综合分析评价,为该类药物的开发和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创新性皮肤;皮肤药代动力学;外用皮肤制剂;药物研发分析[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7-0052-05Research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innovative skin topical drugs for external use and its impact on skin pharmacokineticsHUANG Xuemei 1 GAO Qiang21.Guangdong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angdong, Kaiping 529339, China;2.Nuspower Greatsun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Guangzhou 510931, China[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pharmacokinetics of human skin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change rule of drugs in skin, so as to provide a direct way of da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sity and dosage of action and target site, as well as the pharmacodynamic metabolism rule of the drug efficacy. It is helpful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dosage and interval time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rational medi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skin pharmacokinetics is insufficient and incomplete, which is a common problem encounter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kin drugs for external use. Therefore, the detectio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at can be adopt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new drug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xamples, it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is kind of drug.[Key words] Innovative skin; Skin pharmacokinetics; Skin preparation for external use; Analysis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皮肤药代动力学是研究皮肤外用药物及其代谢物在皮肤上的分布、吸收、消退和代谢的科学,在皮肤外用药物研究和评价方面有重要意义。
甘草在皮肤相关疾病的运用药理分析
甘草在皮肤相关疾病的运用药理分析甘草是中医临床各科中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其中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皮质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常被皮肤科采用。
为了推动甘草在皮肤病领域中的研究和进一步开发,笔者比较全面分析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理作用,供学界参考。
标签:甘草;有效成分;皮肤药理1皮肤药理作用甘草提取物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甘草酸等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病毒性皮肤病、色素沉着等皮肤病均有药理活性。
由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相似,它们既是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部分激动拮抗剂,又是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抑制剂,能对抗应激下调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
最近张剑锋等报道甘草酸二铵(18α-甘草酸的二铵盐)也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和抗炎介质IL-10的表达,也能抑制HMGB-1表达。
还能竞争性抑制糖皮质激素的各种代谢失活酶活性(如3-酮基甾体还原酶、Δ4-5β-甾体还原酶、20-酮基甾体还原酶及11β-羟基甾体脱氢酶),产生类似激素样抗炎抗变态反应。
正常皮肤组织含有11β-羟基甾体脱氢酶,而患病皮肤含量更高。
甘草次酸和甘草酸都能抑制这种酶的活性,造成更多的有活性的氢化可的松进入皮肤组织产生抗炎抗变态反应,因此单用或与激素合用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
2抗皮肤肿瘤2.1黄酮类化合物皮肤涂抹胀果甘草总黄酮2mg可明显抑制二甲基苯蒽合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生成,抑制作用主要在促癌阶段,因为1mg总黄酮还可以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肿。
体外实验表明甘草总黄酮(20mg/L)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大鼠中性粒细胞和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细胞的化学发光以及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说明抗促癌作用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甘草查耳酮甲是甘草总黄酮中抑制皮肤乳头瘤生成的活性成分。
光甘草定是一种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活性氧产生和激活p53,调控BCL-2和聚ADP核糖聚合酶蛋白裂解,对抗紫外线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氧化DNA碎片,防止阳光引起皮肤衰老和皮肤癌。
皮肤科常用药物
维A酸类药物
• 可调节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免疫
和炎症反应。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分为三代:
• 第一代维A酸:包括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和维
胺脂。对寻常型痤疮、掌跖角化病有效。
• 第二代维A酸:包括阿维A酯和阿维A酸,主要用
于重症银屑病、各型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
• 第三代维A酸:为多芳香族维A酸,主要用于银屑
• 现病史:应记录以下信息: • 疾病最初发生的特点 • 皮损的部位、发生的先后次序 • 疾病发展的快慢、有无规律、有无加重、
缓解及复发 • 有无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 • 病期 • 诱发因素 • 既往治疗情况,用过的内服药、外用药, 疗效如何?有无副作用 • 详细询问病因:包括内因、外因、诱因
• 既往史:
皮肤科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李文竹
• 皮肤具有保护作用、体温调节、免疫反应、
生化合成、感觉等许多重要功能。在这些 活动中任何一种机能发生障碍时,都可通 过全身或局部的药物来治疗。
• 随着人们对疾病过程理解的不断深入,以
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主要 依赖药物的物理特性发挥疗效,转变为同 样注重药物的化学特性。
• 界限及边缘 可表示为清楚、较清楚、模糊;边
缘可整齐或不整齐
• 形态
可用圆形、椭圆形或实物表示
• 表面 可为光滑、粗糙、糜烂、渗出、鳞屑
等; • 基底 可为较宽、较窄或呈蒂状; • 内容物 主要用于观察水疱、脓庖和囊肿, 可描述为清亮、血性、脓液等; • 排列 带状、线状、环状、孤立或群集等; • 部位与分布 应明确特定的部位,如暴露 部位、覆盖部位等;分布方式为局限性或 全身性、是否沿血管或神经分布、单侧或 对称分布。
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
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皮肤科用药皮肤病概论皮肤病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皮炎、湿疹、特异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癣、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胞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外用局部治疗及内服药物系统治疗。
系统用药如抗真菌药、抗细菌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类等。
外用药物治疗如皮肤科常用的抗炎药、免疫调节药、清洁剂、抗真菌药、抗病毒药、角质剥脱药等。
第一篇系统用药第一章抗真菌药物真菌系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壁含甲壳质、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
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两类。
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有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氟胞嘧啶、碘化钾、大蒜素分类代表药作用机制多烯类两性霉素B 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导致细胞表面形成许多小孔,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成分外漏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烯丙胺类特比萘芬高度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使角鲨烯积聚、麦角甾醇的合成受阻,从而引起真菌死亡氮唑类氟康唑、伊曲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麦角甾醇合成,使通透性增康唑、咪康唑加嘧啶类氟胞嘧啶转变成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合成抗生素类灰黄霉素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扰真菌有丝分裂与核酸合成,阻止真菌继续侵入。
第二章抗病毒药物病毒为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其直径为20,30 nm,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
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利巴韦林、聚肌胞、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膦甲酸钠第三章抗真菌类药物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第四章抗痤疮类药物多西环素、甲氧苄啶、米诺环素、甲硝唑、林可霉素、替硝唑、克林霉素、丹参酮替硝唑【药理】本药为甲硝噢的衍生物,作用机制与甲硝吐相似,特点是:体外抗菌和抗寄生虫的活性较甲硝挫高,起效时间快,且毒副作用低于甲硝哩o已有一些医院、厂家将本药制成外用药治疗座疮、酒渣鼻。
五味消毒饮皮肤科应用研究
成 ; 因 消 化 不 良、 物 过 敏 、 服 摩 擦 、 皂 而 引 或 食 衣 肥 起 。儿 童 期皮损 主 要表 现在肘 窝 、 窝等处 , 胭 亦称 为
胆经 , 黄芩 、 丹皮 、 赤芍清热凉血 ; 土苓 、 泽泻清热祛 湿 , 方作 用 为清 热祛 湿解 毒凉 血止 痛 j 全 4。
桴鼓。
3 1 痤疮 治 疗 .
痤疮 多 由素 体 阳热 偏 胜 或 进 食 肥
甘厚腻 致 肺 胃湿热 , 外感 毒 邪 , 熏蒸头 面所 致 。 临床 观察报 道 五味 消毒 饮加 减 内服 配合颠 倒 散外用 治 疗 脓 疱 型痤疮 , 疗 总 有 效 率 较 西 药 治 疗 疗 效 好 。 治
adN dcuos ru de cm o G le r r f dc e .T i Pec pi aee i c t yecdtx a n i i n u i lu on sl o ef m odnMio ii ) h rsr t nhv fc y a i rt e i t adds — a g r r o Me n s i o a o np i oce f s
38 湿疹 及 特 应 性 皮 炎 ( D) . A 治疗 《 宗金 鉴 》 医 认 为湿 疹病 机 “ 由心 火脾 湿 受 风 而成 。 现代 医学 家 ”
与枇杷清肺饮合方 内服外敷疏风清肺 胃湿热¨ 治 , 疗痤疮疗效也得 到很 明确 肯定。与黄 连解毒汤合 用, 黄连泻心胃之火 , 黄芩为臣泻肺火 , 黄柏 为佐泻 肾火 ; 栀子为使泻三焦 , 并导热下行 , 两方合 用具有 较强的清热解毒 , 泻火消痈 , 活血散结之功¨ 。 3 2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 由于情志内伤 , . 肝气 郁结 久 而化 火 , 经 火毒 蕴积 , 肝 夹风 邪 上窜 头面 或夹 湿邪 下 注发 于 阴部及 下肢 。五味 消毒饮 与龙 胆 泻肝 汤合方应用清热祛湿 , 解毒之药以治其根本 , 中龙 方 胆草栀子 , 清肝胆实热 , 蒲公英 、 野菊花 、 败酱草 、 金
联苯苄唑乳膏
铝管包装,每管10克。
有效期:
60个月。
联苯苄唑乳膏
修订日期:2008年09月09日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联苯苄唑乳膏[药典]
【商品名称】美克Mycospor (霉克)
【英文名称】Bifonazole Cream [药典]
【汉语拼音】Lian Ben Bian Zuo Ru Gao
成份:
本品每支含主要成份联苯苄唑0.1克,辅料为:苯甲醇、鲸蜡硬脂醇、鲸蜡醇十六酸酯、2-辛基十二烷醇、吐温60、纯化水、单硬脂酸脱水山梨醇酯。
规格:
10g:0.1g。
用法用量:
联苯苄唑乳膏每日使用一次最好是在晚上休息前使用。
在患处皮肤涂一薄层并促使其吸收。为达到持续的疗效,联苯苄唑乳膏必须按时使用且要达到足够的疗程。常规的疗程如下:
脚的真菌病,运动脚(足癣):3周
躯干、手及皮肤皱褶处的真菌病(手癣、体癣、股癣):2-3周
花斑癣:2周
表皮念珠菌病:2-4周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在哺乳期间,本品不得涂抹于胸部。
7.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抗微生物药>>抗真菌药>>唑类
化药及生物制品>>皮肤科用药>>皮肤抗感染药>>皮肤抗真菌药
性状:
本品为乳白色至微黄色乳膏。
作用类别: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皮肤科常用中软膏剂说明书汇总
目录1.丁苯羟酸乳膏.....................................................2.地奈德乳膏..........................................................3.复方氟米松软膏.......................................................4.卤米松乳膏说明书 .....................................................5.雌三醇乳膏..........................................................6.卡泊三醇软膏 ........................................................7.曲咪新乳膏..........................................................8.维胺酯维E乳膏.......................................................9.他扎罗汀乳膏 ........................................................10.莫匹罗星软膏........................................................11.盐酸特比萘芬........................................................12.肝素钠乳膏说明书.....................................................13.喷昔洛韦乳膏说明书 ...................................................14.维A酸软膏......................................................... 15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16硝酸舍他康唑软膏.....................................................丁苯羟酸乳膏其化学名:4-丁氧基-N-羟基苯乙酰胺。
基于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中的合理应用
3 副功能
米诺环素有一定的副功能,除消化道刺激症状时间较长外,即便出现下述副功能,当停服米诺环素后即消失。
3.1 胃肠道反应 以上病例中,有少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
3.2 过敏反应 可引起皮肤瘙痒、荨麻疹、固定性药疹等,如苏玉华〔13〕报道因服用美满霉素导致双肘关节伸侧出现对称性红斑,其上各有一大疱,停该药后服用抗组胺药,外涂1%炉甘石洗剂,1周后消退。
4 结语
由于米诺环素具有高亲脂性,有极好的组织渗透性,能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及体液中,半衰期也长于四环素,且血药浓度高,杀菌能力强。同时,该药能几乎无变化地从尿道排除,即使分解,其分解代谢物也具抗菌活性,因此,该药具有高效、广谱、速效、长效、口服吸收快的特征。它在皮肤疾病、泌尿系统、呼吸道感染等方面都有一定疗效,虽有一定副功能,但较四环素类轻,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抗感染药。
参考文献
1 范志莘.米诺环素在皮肤科的应用.新医学,1993,24(1)摘要:41
2 范志莘.美满霉素在皮肤科的应用.临床皮肤科杂志,1993,22(3)摘要:148
3 陈人义.美满霉素和四环素治疗平常痤疮的疗效比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1)摘要:52
10 尹永红,等.米诺环素治疗尿路感染临床和实验室探究.中国新药杂志,1995,4(1)摘要:41
11 刘定益,等.美满霉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7例疗效观察.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3,8(1)摘要:44
12 夏昕晖,等.四种口服抗生素治疗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比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8)摘要:352
2.2.2 非淋球菌尿道炎 非淋球菌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已超过淋病,我国近年来也日益增多,主要由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引起,对青霉素等常耐药。李家文等〔5〕给予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35例美满霉素每日2次,一次100mg,连服2周,其中34例治愈,治愈率97.1%。夏卫中等〔6〕用美满霉素和氟嗪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并作疗效对照观察摘要:A组35例采用美满霉素治疗,天天2次,1次100mg,21天为一疗程;B组34例采用氟嗪酸,天天2次,1次200mg,21天为一疗程。A组35例,治愈31例,无效4例,治愈率88.57%;B组34例,治愈23例,无效11例,治愈率67.6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张锡宝等〔7〕用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作临床对照,其中A组30例使用美满霉素微胶囊200mg/d,B组32例使用克拉霉素500mg/d,均分两次服,均用药1周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A组病原学治愈率为90%(27/30),有效率为10%(3/30),总有效率为100%。
芦荟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
芦荟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芦荟(Aloe vera)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对芦荟的药理分析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芦荟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芦荟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2. 清热解毒:芦荟中的芦荟素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降低发热症状,减轻疼痛,并对病毒、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润肠通便:芦荟中的大黄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调节肠道功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等肠胃问题。
4. 保护肝脏:芦荟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5. 抗氧化作用:芦荟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芦荟在临床上的应用1. 外用治疗:芦荟叶中的黄绿素具有较好的愈合作用,可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创伤等皮肤问题。
可以将鲜芦荟叶片直接敷在患处,或制成芦荟凝胶、芦荟膏等外用制剂。
2. 内服治疗:芦荟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肠道炎症、感冒等疾病。
可以饮用芦荟汁或者口服芦荟胶囊等内服制剂。
3. 美容养颜:芦荟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保湿、抗衰老的作用,可用于皮肤护理和美容养颜。
可以制作芦荟面膜、芦荟喷雾等美容产品。
4. 辅助治疗:芦荟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放化疗过程中,口服芦荟胶囊可以减轻其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食品添加剂:芦荟具有一定的食品保鲜和防腐作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同时,芦荟汁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健康饮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芦荟的用药安全性芦荟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个别人群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芦荟制剂。
2.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人对芦荟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应在使用前进行过敏测试,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皮肤科常见病种用药(店员培训版-下篇)PPT课件
• 3、某些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阴肛部瘙痒 症等。
.
19
16.4.3 药物和制剂的特点及其选择
• 外用糖皮质激素有消炎、止痒和抑制皮损发作 的作用。不少皮肤病病因不明,病程迁延,常 反复发作,如手部湿疹,在皮损消退后仍应每 周间歇使用1~2次,作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
哈西奈德 氯氟舒松 卤米松 哈西奈德 氯氟舒松 丙酸氯倍他索 .
制剂浓度%
1.0
0.025~0.075 0.1 0.1
0.1 0.025 0.025
0.025
0.05
0.1
0.02
18
16.4.2 适应证
• 1、主要用于过敏性或与变态反应相关的非感染性 炎症性皮肤病,包括皮炎和湿疹类如特应性皮炎、 湿疹、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虫咬皮炎等;
• 卤米松软膏或乳膏:0.05%。为超强效糖皮质激 素制剂。主要用于严重的顽固性湿疹、皮炎及银 屑病等。不应用于面部、儿童及皮肤皱褶部位。
.
26
•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1)0.02%;(2)0.05%。为超 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主要用于严重的顽固性湿 疹、皮炎及斑块性银屑病等,短期使用。不应用
于面部、儿童及皮肤皱褶部位。
.
3
• 液体肥皂,又称香波,常用作毛发清洗剂,如2% 酮康唑香波。
• 注意事项:碱性较大的肥皂对皮肤的脱脂作用较强, 长期使用会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这类肥皂不适 于皮脂缺乏者,也不适于皮肤柔嫩的婴幼儿使用。 中性或微酸性肥皂对皮肤的脱脂和刺激作用较小。
• 不良反应:肥皂的碱性和所含的表面活性物质等, 可使皮肤产生原发刺激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皮肤科疾病常用药物
皮肤科疾病常用药物16.1 皮肤病用药概论 (4)16.1.1 外用药物的剂型及其特点和选用 (4)16.1.2 外用药物的经皮吸收 (6)16.1.3 外用药物注意事项 (6)16.2 皮肤感染的药物治疗 (7)16.2.1 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7)16.2.2 脓疱疮、毛囊炎及丹毒的治疗 (11)16.2.3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12)16.2.3.1 头癣及其药物治疗 (12)16.2.3.2 甲真菌病及其药物治疗 (13)16.2.3.3花斑糠疹及其药物治疗 (13)16.2.3.4皮肤念珠菌病及其药物治疗 (13)16.2.5 皮肤抗寄生虫感染的药物治疗 (22)16.2.5.1 疥疮及其药物治疗 (22)16.2.5.2虱病及其药物治疗 (22)16.3 皮肤清洁药和消毒防腐药 (25)16.3.1 皮肤清洁药 (25)16.3.2 消毒防腐药 (25)16.4 外用糖皮质激素 (29)16.4.1 分类 (29)16.4.3 药物和制剂的特点及其选择 (30)16.4.3.1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 (31)16.4.3.2 含有抗菌药物的复方糖皮质激素制剂 (32)16.4.4 用法和用量 (32)16.4.5 注意事项 (32)16.4.6 禁忌证 (33)16.5 皮炎湿疹的药物治疗 (33)16.6 银屑病的药物治疗 (38)16.6.1 局部治疗药物 (38)16.6.2 光疗 (39)16.6.2.1 光化学疗法 (39)16.6.2.2 窄波紫外线疗法 (39)16.6.2.3 联合治疗药物 (39)16.6.3 系统治疗药物 (39)16.7 痤疮的药物治疗 (44)16.8 酒渣鼻的药物治疗 (47)16.9 多汗症的药物治疗 (47)16.10白癜风的药物治疗 (48)16.11黄褐斑的药物治疗 (49)16.12 皮肤病的辅助治疗用药 (50)16.12.1润肤药 (50)16.12.2保湿药 (52)16.12.3屏障保护药 (52)16.12.4皮肤保护药 (53)16.13 避光药及防晒药 (54)16.14 性传播疾病用药 (55)16.14.1 梅毒的治疗用药 (55)16.14.2 淋病的治疗用药 (57)16.14.3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用药 (59)16.14.4 尖锐湿疣的治疗用药 (60)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1皮肤及软组织感染2皮肤真菌感染)3病毒性皮肤病4疥疮5虱病6皮炎、湿疹7银屑病8痤疮9酒渣鼻10多汗症11白癜风12黄褐斑13梅毒14淋病15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6尖锐湿疣16.1 皮肤病用药概论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内服及外用。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作者:谢乃集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水平的作用。
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免疫功能失调疾病的治疗。
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药理作用及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兔疫调节;临床应用;综述卡介菌多糖核酸(BCG polysaecharide and nucleis acid,BCG-PSN)是在卡介苗的基础上,通过热酚法提取卡介菌中的多糖、核酸混合而制成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我国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免疫调节剂[1,2]。
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水平的作用。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药理作用及其目前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药理作用1.1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2通过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功能,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以及具有抗乙酰胆碱所致的支气管痉挛作用,达到抗过敏及平喘作用。
2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展2.1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多与机体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近年临床常用BCG-PSN联合口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李日清等[3]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6w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3.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
2.2湿疹湿疹发病机制复杂,普遍认为是由于内外激发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联合肌注BCG-PSN,服用抗组胺药物,外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治疗湿疹,痊愈率高,复发率低。
周卫东[4]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卤米松乳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序贯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湿疹,6个月疗效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3扁平疣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患者多为青少年,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易患本病。
侧柏叶的药理学研究及其在皮肤科的运用
侧柏叶的药理学研究及其在皮肤科的运用侧柏叶在皮肤科使用很广泛,本文对侧柏叶在药理学和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合概括,并对其在皮肤科的常用剂型、内服外用药的比例、单方、复方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标签:侧柏叶;药理学;临床应用;综述侧柏叶为侧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别名柏叶、从柏叶、扁柏。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涩,性微寒,归肺、心、肝、大肠经。
能凉血止血、清热止咳、祛风利湿、散肿毒、生发乌发,现代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含松柏苦味素、侧柏酮、槲皮甙、小茴香酮、挥发油、鞣质、树脂等。
近年,许多学者对侧柏叶的药理毒性及皮肤科应用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综述如下。
1药理学研究1.1止血作用侧柏叶中的槲皮素有良好的抗毛细血管脆性和止血作用,其鞣质有收缩血管和促凝血作用。
徐振文等Ⅲ从腹腔给药给小白鼠,60min后用快刀片切去1/5尾部,在出血处滤纸每分钟吸一次至出血完全凝固为出血时间。
对照组给与同体积蒸馏水。
结果发现对照组15只的平均止血时间为59.3min,试验组35只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2.5min,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夏斯俊等[2]用侧柏叶水煎剂12500rog/kg,连续3d小鼠灌胃,给药量为0.2ml/10g,第3d灌胃后1h白眼球采血,用玻片法测凝血时间,与生理盐水细对照(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止血敏组(800 mg/kg)的凝血时间相似(P<0.01),且两药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1.2镇咳祛痰作用侧柏叶的有效成分能舒张气管平滑肌,并有部分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
唐春萍等[3]证明侧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抑制ACH(乙酰胆碱)及KCI引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且拮抗ACH收缩豚鼠气管平滑肌是通过其它途径的非竞争性抑制。
1.3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梁统等[4]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
我院皮肤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间的用药监护,尽早发现用药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
本研究显示,采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因此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对于提升中药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林玉玲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应对措施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20,6(08):21 22〔2〕邬明利,刘佑波,钟伟权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应用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7):215 216〔3〕严慧玲 中药外用制剂研制及质量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J〕 科技资讯,2020,18(02):250 251〔4〕陈彭龙,黄楚燕,李莉 中药饮片配方质量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9,14(10):2798 2800〔5〕王晓勇,李霞,门九章,等 温阳健脾类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4):1 7 我院皮肤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聂 刚,张 瑜,亓俊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皮肤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其使用原因,从而促进临床合理规范用药。
方法 抽取我院皮肤科门诊2019年05月01日至2020年03月01日开具的10000张电子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对处方中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适应人群进行分析,整理统计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和药品分布情况,比较高级职称医师和非高级职称医师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
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占抽取处方的3 53%(353/10000)。
其中适应症超说明书用药占55 81%;其次为药品用法用量超说明书占30 31%;而适应人群超说明书用药主要集中在儿童用药方面,占13 88%。
高级职称医师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级职称医师(P<0 05)。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的应用
阿伐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FDA(B级)
药厂一般不推荐第二代抗组胺药用于哺乳期妇女。
息斯敏,非索那丁,特非那丁-FDA(C级)
01
02
03
致畸作用与哺乳期应用
常用临床种类 特非那丁、Terfenadine、Seldane(敏敌) 特点:1)无嗜睡;2)无口干(无抗胆碱作用);3)无食欲及体重增加(无抗5-羟色胺作用);4)维持时间短。5)偶见心脏毒性。 适应症: 急、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寒冷性荨麻疹、肝病 阻塞性搔痒 用法:成人:60mg Bid 儿童: 30mg Bid(6-12岁) 副作用:偶见嗜睡(6.77%)、头晕头痛(为扑尔敏之1/2) 轻微胃肠不适、皮疹。超量有心脏毒性
+-++
+++
+-+++
++-+++
+
烃胺类(扑尔敏)
++-+++
++
+-++
0
+
哌嗪类(安它乐)
++-+++
++
+-++
++-+++
+
乙二胺类(赛更定)
+-++
0
+-++
0
+++
吩噻嗪类(非那根)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 烷基胺类 乙醇胺类 乙二胺类 吩噻嗪类 哌嗪类
药物名称 氯苯那敏 氯马斯汀
第六章 抗组胺类药物
别名或商品名 扑尔敏, 扑尔敏,氯苯吡胺 开思亭, 开思亭,克敏亭 可他敏, 可他敏,苯那君 去敏灵, 去敏灵,扑敏宁 克敏, 克敏,吡咯吡胺 非那根 甲喹吩嗪 仙特明 迪皿, 迪皿,优泽 安泰乐 息斯敏 乙苯环庚啶 开思亭 噻哌酮、甲哌噻庚 酮 克敏能 皿治林 敏迪, 敏迪,敏必治 新敏乐 多虑平
药物名称 胸腺素 卡介菌多糖 核酸 甘草酸苷 药理特点 本品为细胞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 本品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增 强机体的抗感染和抗过敏能力。 本品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活化T淋巴细 胞、NK细胞,抑制组胺、花生四烯酸释放,具有杭炎、抗过敏、抗 病毒、解毒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
哌啶类
苯海拉明 曲吡那敏 曲普利啶 异丙嗪 美喹他嗪 西替利嗪 左旋西替利嗪 羟嗪 阿司咪唑 赛庚啶 非索那定 酮替芬 氯雷他定 咪唑斯汀 特非那定 依巴斯汀 阿伐斯汀 氮䓬斯汀 斯汀 多塞平 奥洛他定
药理学特点 抗组胺作用强,中枢镇静作用弱,嗜睡作用弱, 抗组胺作用强,中枢镇静作用弱,嗜睡作用弱,有一 些常引起中枢兴奋,安全性/ 些常引起中枢兴奋,安全性/有效性好 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常见嗜睡、头晕、 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常见嗜睡、头晕、 口干等不良反应, 口干等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常量可治疗失眠
第十五章 酶及其他生物性药物
临床常用药有:人血清蛋白、水解蛋白、溶菌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链激酶
第十六章 解毒类药物
临床常用药有:二硫丙醇、依地酸钙钠、谷胱甘肽 、硫代硫酸钠、上海蛇药、南通蛇药、南通蛇药二 号片
第二篇 局部用药
外用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皮肤病的 主要治疗手段,它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病变部位。 皮肤角质层是药物进入皮肤的主要屏障,药物通过这 一屏障的过程被称为药物的经皮吸收。由于角质层对 药物的屏障作用,因此药物透过角质层便成为药物经 皮吸收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当外用药物涂敷于皮肤表 面后,药物分子必须首先通过阻力很大的角质层。药 物一旦通过角质层而达到真皮后,药物分子将很快被 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第二章 抗病毒药物
病毒为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其直径为20-30nm,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导致人 类疾病的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临床常用药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 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利巴韦林、聚肌胞、齐多夫 定、拉米夫定、膦甲酸钠
第三章 抗细菌类药物
第一章 抗真菌药物
分类 多烯类 代表药 作用机制 两 性 霉 素 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导致 B 细胞表面形成许多小孔,膜通透性增加, 细胞内成分外漏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烯 丙 胺 特比萘芬 高度特异性地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使角 类 鲨烯积聚、麦角甾醇的合成受阻,从而引 起真菌死亡 氮唑类 氟 康 唑 、 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麦角甾醇 伊曲康唑、 合成,使通透性增加 咪康唑 嘧啶类 氟胞嘧啶 转变成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 扰DNA合成 抗 生 素 灰黄霉素 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扰真菌 类 有丝分裂与核酸合成,阻止真菌继续侵入。
皮肤病概论 皮肤病概论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外用局部治疗及内服药物 系统治疗。系统用药如抗真菌药、抗细菌药、抗组 胺药、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类等。外用药物治疗 如皮肤科常用的抗炎药、免疫调节药、清洁剂、抗 真菌药、抗病毒药、角质剥脱药等。
第一篇 系统用药
第一章 抗真菌药物
真菌系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细 胞壁含甲壳质、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真菌感染可 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两类。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有 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特 比萘芬、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霉菌素 、灰黄霉素、氟胞嘧啶、碘化钾、大蒜素
第十一章 维生素类药物
临床常用药有:维生素A、倍他胡萝卜素、维生素D 、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 素B6、烟酸、烟酰胺、维生素B12、叶酸、泛酸钙、 维生素C、芦丁
第十二章 维A酸类药物
临床常用药有: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维胺酯、 阿维A酯、阿维A酸、芳维A酸乙酯
药物名称 适应症 阿维A酯 银屑病 及角化 异常性 皮肤病 药理特点 阿维A酯可能以全反式维A酸的 药物前体形式发挥作用,可能 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分化及角质 溶解作用 阿维A酸是阿维A酯在体内的活 性代谢产物可以使银屑病及角 质化疾患表皮细胞的增殖、分 化及异常角化趋于正常化 优缺点 不良反应小,治疗指 数较异维A酸提高10 倍,有致畸作用 不良反应相对阿维A 酯较轻,容易耐受, 有致畸作用
第四章 抗痤疮类药物
痤疮丙酸杆菌是人体皮肤的常住菌,在炎症性痤疮 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抗痤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 不仅是通过减少皮肤表面和皮脂腺导管内痤疮丙酸 杆菌的数量和致病性,而且有直接的抗炎作用:抑制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减少前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α。四环素类和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达 到广谱抗菌疗效,而甲氧苄氨嘧啶是抑制细菌的叶 酸代谢。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依次为四环素类、红 霉素或甲氧苄氨嘧啶。
第八章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其分 泌和生成受促皮质激素(ACTH)调节。糖皮质激素作 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异。生理情况下所 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糖、蛋白质、脂肪、水 、电解质等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 素则还有抗炎、抗免疫及抗休克等药理作用。根据 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休-肾上腺的作用及抗炎效 价,可将全身应用的糖皮质激素分为低效、中效和 高效。临床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曲安西龙、泼 尼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倍他米松、甲泼尼龙
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
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内部 培训
皮肤病概论 皮肤病概论
皮肤病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 、真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变态 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皮炎、湿疹、特异 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癣、血管炎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包括天胞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 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 织病。
第十章 抗雄激素类药物
非那雄胺 非那雄胺是雄激素睾酮代谢成为双氢辜酮过程中的细 胞内酶Ⅱ型5α一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研究发现在 男性秃发患者的秃发区头皮毛囊有Ⅱ型5α-还原酶的特 异性受体表达增加,并且皮肤组织内DHT水平亦较正 常人增高。而DHT正是导致毛囊变小退化,而引起脱 发的主要原因。还发现先天性缺乏Ⅱ型5α-还原酶的男 子不会患男性秃发。这些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均已证 实非那雄胺通过竞争性抑制Ⅱ型5α-还原酶活性使皮肤 毛囊组织内DHT减少,逆转毛囊退化过程,从而阻止 脱发的进一步恶化。
有中度中枢镇静作用,可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有中度中枢镇静作用,可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局部外 用引起皮肤变态反应 除抗组胺作用,有明显的抗胆碱及镇吐作用; 除抗组胺作用,有明显的抗胆碱及镇吐作用;中枢抑 制作用明显, 制作用明显,可引起光敏感反应 轻到中度镇静和抗胆碱作用,镇吐作用强, 轻到中度镇静和抗胆碱作用,镇吐作用强,主要用于 晕动病和眩晕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 晕动病和眩晕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作用不及茶苯 海明和异丙嗪 受体选择性高,无明显的抗胆碱作用; 对H1受体选择性高,无明显的抗胆碱作用;不易通过 血脑-屏障,嗜睡发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 霉素、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头孢 拉定、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 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 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 、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林可霉素、克林 霉素、万古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统称为免疫促进剂,亦称 为免疫激活剂或免疫增强剂。免疫促进剂可通过激发 人体天然与获得性免疫应答,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 高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 提高机体抗病原体侵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纠 正免疫缺陷病的目的。皮肤科临床可用十治疗免疫功 能低下所致的疾病,如皮肤肿瘤、皮肤病毒或真菌感 染等,也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六章 抗组胺类药物
抗组胺类药物根据其和组胺竟争的靶细胞受体不同 而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常用 的H1受体拮抗剂,包括苯海拉明、异丙嗓、曲吡那 敏、氯苯那敏、美喹他嗪、氯马斯汀、赛庚啶、西 替利嗪及左旋西替利嗪、羟嗪、阿斯咪唑、地氯雷 他定、依巴斯汀、非索那定、酮替芬、氯雷他定、 奥洛他定、曲普利定、多塞平、咪唑斯汀、特非那 定、阿伐斯汀、氮䓬斯汀。常用H2受体拮抗剂有西 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第十章 抗雄激素类药物
某些皮肤病的 发生与雄激素的分泌过多或活性增高有关,包括痤 疮、多毛症及雄激素源性秃发等。雄激素与受体结 合形成雄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随后黏附细胞 核内的染色质,并促进靶细胞基因表达。有些雄激 素的作用需要在细胞内通过5α-还原酶将睾酮转变 成双氢睾酮发挥作用。本章所列药物通过与雄激素 受体结合或抑制雄激素代谢转换酶等不同途径发挥 抗雄激素作用。临床常用药物有:螺内酯、氟他胺 、西咪替丁、环丙孕酮、非那雄胺、糖皮质激素
其他
第七章 其他抗过敏药物
除了抗组胺药物外,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解热镇痛 药、钙制剂等也具有抗过敏作用,在皮肤科中广泛 应用。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疗法,如封闭疗法、脱 敏疗法也具有抗过敏作用。 临床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氯化钙、扎菲斯特、 果糖酸钙、曲尼司特、封闭疗法、噻拉米特、粉尘 螨注射液、葡萄糖酸钙
第四章 抗痤疮类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痤疮类药物有:多西环素、甲氧苄啶 、米诺环素、甲硝唑、林可霉素、替硝唑、克林霉 素、丹参酮
第四章 抗痤疮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