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_(1)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Arkey Works
结语
综合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体 主义的比较,无论是从法治、道德和古 代教育,还是从家庭生活方面看,中国 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体主义都呈现出 很多不同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 巨大差异。
Arkey Works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重家庭和血缘关系,在“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
——西方
Arkey Works
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都是与其他所有人完 全不同的、唯一的、特殊的“自然的基本单位”。 在个人主义思想中,人们的个人目标优于集体的 目标,缺乏对集体的忠诚,集体观念淡漠。在生 活中人们更重视“我”而不是“我们”。英美人 的名字位于姓氏乊前。英语中有一百多个用自己 构成的复合词,如“self-centered”(自我为中 心的)、“self-confidence”(自信)、“selfre-liance”(自立)等。Arkey WorksArkey Works
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在做事情时,首 先考虑别人怎么看。这样在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和 面子功夫,追求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人们 见面时常说“你吃饭了吗” ,目的不是要探求对方 的隐私,只是想拉近距离,营造一种亲密关系而已。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要、目标,强调社会 觃范、责任而不是个人享乐,强调集体内部的共同 信仰和共同合作。个人的情感依赖于集体,通过对 集体的绝对忠诚,人们期盼得到集体的帮助。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古代教育上的差异
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所有学校 办学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和选拔治理国家的 人才。尽管如此,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 个体主义在古代教育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 异性。

【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1)

【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1)

Arkey Works
Arkey Works
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在做事情时,首 先考虑别人怎么看。这样在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和 面子功夫,追求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人们 见面时常说“你吃饭了吗” ,目的不是要探求对方 的隐私,只是想拉近距离,营造一种亲密关系而已。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要、目标,强调社会 觃范、责任而不是个人享乐,强调集体内部的共同 信仰和共同合作。个人的情感依赖于集体,通过对 集体的绝对忠诚,人们期盼得到集体的帮助。
Collectivistic
集 体 主 义
or
东西方文化探讨乊二
个 人 主 义
Arkey Works
individualistic
集体主义
——中国
Arkey Works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 础乊上的,重家庭和血缘关系,在“天 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 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 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 体。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 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 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 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的思 想影响下,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很强 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Arkey Works
其次,第二个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在中 国,学校始终把“明人伦”的道德教育摆在核心 地位,而其他教育都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可有可 无。因此,中国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隘,综合 能力的发展不够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局面不 仅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封建社会末 期,学校的教育就只限于“四书”“五经”等狭窄 的范围了。另外,那一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逐渐腐 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就愈加空虚,形同 虚设。总乊,中国整个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都只 重视以儒家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忽视和排斥自然 科学的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中国 国民的整体素质。而西方的古代教育比较重视德、 智、体的全面发展,因而学校既有人文学科也有体 育和美育等科目。

【精品】跨文化交际第四章-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精编版

【精品】跨文化交际第四章-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精编版

1) The ideal of the individual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uch societies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gland. The individual is the source of moral power, totally competent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his or her own actions, and is expec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ose actions.
Individuals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 and their “freedom” and their “rights” are necessary values.
They build contracts to protect their rights from others and to protect their dignity.
2) Family ties tend to be relatively unimportant.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mily is unimportant in any absolute sense, for the family remains the primary group to which most Americans have their strongest loyalties.
• Evert from the others in the team or clan;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西方人非常重视个性和自治。

个人的目标和动机比集体的目标和动机更为重要。

人们认为这种文化可以鼓励个人更加雄心勃勃,并以此来驱动个人成功。

他们还着重于与众不同和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决定基于周围人的看法。

他们将首先考虑他们的决定将如何影响他们的家人,同事和朋友。

根据西方国际教育基金会(AIEF)的说法,中国人是集体考虑自己的。

通常,为了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决定。

2 –沟通方式中国人可能认为西方人的言行举止很高。

这可能经常会引起很多误解,有时甚至会伤害某些中国人的感情,特别是如果他们非常敏感。

鼓励西方人民捍卫自己的思想,甚至可能导致对抗或辩论,目的是使对方同意他们的思维方式。

即使有些中国人与您所说的完全不同,他们也会简单地点头。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过于直接可能会被视为侮辱,而另一个人可能会觉得粗鲁。

直截了当的交流使中国人不舒服,因此他们更喜欢用微妙的,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 –自我促进与谦虚在中国,人们期望彼此善待彼此,并在讨论成功时表现出谦卑。

有时,为了避免羞辱第二个人,他们宁愿根本不讨论他们。

自我推销通常被中国人民所抵制。

与西方相反,吹牛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认为是常态。

西方人乐于公开讨论成功。

有些人甚至认为谦卑是一种弱点,而不是一种美德。

4 –关系与经济学在中国,他们非常重视建立社交网络。

如果直接翻译,他们将其称为中文中的“关系”或“关系”。

他们将其用于开展业务;通过在与客户签订交易之前进行社交并了解他们的客户。

关系是第一位的,然后信任和业务将最终跟随。

此过程通常需要很长时间,这与西方人的经营方式背道而驰。

西方人非常重视速度和效率。

但是,在西方国家,社交互动更为随意和随和。

5 –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在西方,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是两个独立的事物,不应相互重叠。

同事有时可能会出外参加办公室赞助的活动或参加办公室聚会,以打破僵局或在个人层面认识他们的同事。

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祖国2019.1.下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越来越激烈,跨文化交际就显得越发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理论,来阐明跨文化交际学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使国家间更好的在交流中理解对方的文化,尊重其文化,从而促使交流达到双方目的,避免交际尴尬,旨在提升人们对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理解,使人们交际更加轻松,对其他国家文化理解加深,既而推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蔡安迪斯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张渝欣一、背景介绍(一)跨文化交际学简介跨文化交际学家陈国明曾提出“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

”由于政治、文化、贸易的影响,国与国或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在交流过程中所出现的不成功交际事件以及避免双方交际的禁忌或产生尴尬,跨文化交际学也就孕育而生。

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出现较晚,但如今涉及区域广泛,影响范围大。

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注重增加,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动也就更为成功完美。

(二)蔡安迪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简介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国家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抗。

在跨文化交际学中对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研究,蔡安迪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不同国家个体对自身的定义、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的相对重要性、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别。

二、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分析霍夫斯泰德所提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极端值,也就是两者必会互相波及影响,一方高则另一方低;反之,他的结论就显得比较片面。

不同于霍夫斯泰德,蔡安迪斯所提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指两者处在不同维度,并不会相互影响。

在此基础上,蔡安迪斯提出了五个定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重要方面。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发展与演变——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发展与演变——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发展与演变——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差异及其发展与演变赵瑞峰051911021一、绪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矛盾冲突,其根源都在于价值观的冲突,而不同的自我认知倾向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价值观的异同。

而东西方文明都是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下独立产生演变的,因而造成了如今东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二、东方文化体系与集体主义在东方文化体系中,人们大多崇尚集体主义,注重人与人间、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自我认知也倾向于集体中的个体,故其价值观认为个体是为了集体而活、个体无法脱离集体单独存在。

在最为典型的东方文明——中华文明中,存在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就能最大程度地体现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都把人民看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们致力于满足集体中大部分人的意愿,也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怀,这种关怀促使社会整体趋向稳定状态,从而稳固封建统治者自身的统治;而被其统治的人民——百姓,也倾向于服从集体中大部分人的意志,而忽视作为个体的关注,使社会意识形态整体趋于一致(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

如此,集体主义就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扎下了稳固的根基;亦或者说,中华文化就是建立在集体主义上的,中华文化就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的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释道作为典型代表,其哲学理论体系中都阐述过类似“大义”、“人伦”和“大道”等道德概念。

其中“大义”都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主张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应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割裂,而倡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把推动集体进步作为个体的自我实现途径,把实现集体的“大同”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伦”的概念则是强调个体间的关系的重要性,体现了个体间关系的确定性,即尊卑长幼皆有定数,而无法逾越,从而体现了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原则;而“大道”的概念则是把个体间的统一泛化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和价值理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把个体放在整个宇宙中思考,这同样也忽视了个体的关注与价值。

跨文化交际第四章_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跨文化交际第四章_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3. Impact upon individual-oriented societies
Individualism, as described above, refers to the attitude of valuing ourselves as separate individuals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our own destinies and our own actions. Proponents (支持 者) of individualism believe that self-interest is an appropriate goal. Therefore, the individualcollective dimension plays out in the individualoriented societies in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ideal of the individual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uch societies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gland. The individual is the source of moral power, totally competent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his or her own actions, and is expec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ose actions.
2) Family ties tend to be relatively unimportant.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mily is unimportant in any absolute sense, for the family remains the primary group to which most Americans have their strongest loyalties. Nevertheless,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cultures, Americans divide their time and emotional energy between family and a wider variety of social groupings, including church, school, labor union, workplace, and a host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西方与东方的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比

西方与东方的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比

西方与东方的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比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包括了价值观念、信仰体系、行为准则等方面。

而地域差异往往对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个核心观念的塑造。

本文将探讨西方与东方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它们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的对比。

一、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塑造1. 西方文化的地域特点西方文化主要影响于欧美国家,其地域特点是以较大的地理区域作为背景,具有多元并且开放的社会环境。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追求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西方社会相对较为开放,鼓励个人表达和追求个人利益。

2. 东方文化的地域特点东方文化主要影响于亚洲和部分非洲国家,其地域特点是以较小的地理区域为背景,具有较为封闭和保守的社会环境。

东方文化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团结一致的价值观。

东方社会相对较为保守,注重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比1. 个人主义在西方的体现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追求。

西方社会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鼓励个体追求自我实现和满足个人需求。

个人主义倾向使得西方社会相对开放,鼓励个体表达和追求个人权益。

2. 集体主义在东方的体现集体主义在东方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东方社会重视家庭、团体和社会集体的利益,强调个体服从集体、团结一心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倾向使得东方社会相对保守,注重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三、地域差异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1. 西方地域差异对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地域特点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主流文化观念。

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文化背景,鼓励个体追求自我实现和权益保护。

西方地域差异对个人主义的塑造起到了促进作用。

2. 东方地域差异对集体主义的影响东方地域特点使得集体主义成为主流文化观念。

封闭的社会环境和较小的地理区域,促使个体更加重视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东方地域差异对集体主义的塑造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1. 西方个人主义与东方集体主义的融合随着世界的发展和交流,东西方文化观念逐渐融合。

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浅析跨文化交际下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作者:张渝欣来源:《祖国》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越来越激烈,跨文化交际就显得越发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理论,来阐明跨文化交际学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使国家间更好的在交流中理解对方的文化,尊重其文化,从而促使交流达到双方目的,避免交际尴尬,旨在提升人们对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理解,使人们交际更加轻松,对其他国家文化理解加深,既而推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蔡安迪斯一、背景介绍(一)跨文化交际学简介跨文化交际学家陈国明曾提出“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

”由于政治、文化、贸易的影响,国与国或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在交流过程中所出现的不成功交际事件以及避免双方交际的禁忌或产生尴尬,跨文化交际学也就孕育而生。

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出现较晚,但如今涉及区域广泛,影响范围大。

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注重增加,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动也就更为成功完美。

(二)蔡安迪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简介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国家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抗。

在跨文化交际学中对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研究,蔡安迪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不同国家个体对自身的定义、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的相对重要性、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别。

二、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分析霍夫斯泰德所提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极端值,也就是两者必会互相波及影响,一方高则另一方低;反之,他的结论就显得比较片面。

不同于霍夫斯泰德,蔡安迪斯所提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指两者处在不同维度,并不会相互影响。

在此基础上,蔡安迪斯提出了五个定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重要方面。

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英汉文化对比课程论文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摘要: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显着差别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中国大一统的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历来崇尚万物相互依赖,和谐发展的思想。

而在西方,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个性的张扬。

以中西方校园宿舍制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双方在集体观与个人观方面的差异。

那么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中西方现实生活中分别作何体现呢它对中西方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关键词:宿舍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整体;独立;创新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结中国国民的个性还算是得心应手的。

因为我们处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每天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中国人接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潜移默化中我们脑海中早已形成了一种对广大中国同胞个性的总体印象,可以说这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一手资料,是一种最真实的中国印象。

“中国印象”,记得是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听到的。

我只记得那是一个调查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国民印象的节目。

我记得,有一个美国人在回答记者关于“提到中国,你会想到什么”的问题时,他略加思索后回答道:“姚明”。

完全正确,姚明是中国人,可是姚明可以代表所有中国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了解也只限于新闻报刊、电视银屏、网络资讯等渠道而已,他们获得的是相对不全面的二手信息。

因此,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了解程度根本达不到对本国国民的千分之一。

反之,中国人对西方人的了解也是如此。

陈述以上事实主要是想说明我最初构思文章时遇到的瓶颈。

我不确定二手资料能否与一手资料形成同等高度的对比,更对如何开始我的论文而感到烦恼。

后来,在某天晚上,被舍友的一记右勾拳突袭后,我来了灵感。

好吧,就从中西方人的宿舍文化入手吧。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要把突袭事件拿来细讲一番。

那天晚上,宿舍里的小伙伴们都在洗洗刷刷准备睡觉,就在这时,我与对面的舍友同时宽衣。

跨文化交际案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跨文化交际案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Relative Case
Case
Wang Lin wore a newly bought coat to work. On the way, she met with a former customer from the U.K, Lindon Jackson. Lindon complimented her for her beautiful clothes: Lindon: Oh, you looks gorgeous on this coat, Wang!
Case Analysis
He, therefore, would inquiry about where to buy the coat and finally led Wang Lin into the dilemma.
Suggestion / Solution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Suggestion & Solution
To avoid miscommunication, Wang Lin and Lindon Jackson should learn more about each other’s culture and adjust their behaviors accordingly. Lindon Jackson could repeat his compliment by saying “it really looks marvelous” and then turn to another topic. He should also understand that self-denigration is one of the key values in collectivism.
Thank you! & Love you all!

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思想差异

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思想差异

一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在当今中国社会,尽管传统的群体主义已远远超过了它原有的意义,但人们对集体或群体仍有很强的归属感。

据喻国明等学者全国性调查,有61.3%的被访者表示“我们对集体荣誉看得很重”。

集体对中国人的凝聚力的指数为55.83(按百分制计算)。

天人合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

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

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等级差别的社会,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严格遵循人伦界定的规矩,不可越雷池一步。

在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贵有自知之明”,“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自我压抑”,“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因为强调自我压缩,外国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是无我文化(1-lessculture)。

人们习惯于避免“锋芒毕露”,因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个人主义被视为无父无君无友的忤逆,是要严加防范的恶行。

他人取向(other orientated)是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在:中国人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

严重时会出现“人言可畏”的情况,这导致中国人重面子和面子功夫,做了不合身份的事情就是不要脸。

这使中国人养成言行上不愿得罪人,逢人说好话的习惯,有时甚至于不惜说假话。

言行不一致,表里不一,万事以和为贵。

正如杨国枢先生所说的:“……传统的中国人并不重视内思外行的一致,也不在于先后的一致,而是随机应变,因人而异”。

群体取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人们相互依赖达到万事必须凭“关系”的地步。

群体取向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后果。

从积极的方面看,中国人谦虚,谨慎,相互合作,讲究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功之时,把功劳归于集体、环境和他人的帮助(当然失败时也往往怨天尤人)。

【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分析

【跨文化交际】东西方差异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分析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后果。
Arkey Works
积极方面:中国人谦虚、谨慎,相互合 作,讲究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功之 时把功劳归于集体、环境和他人帮助。 消极方面:缺乏个人进取精神,缺乏个人 竞争意识,缺乏创造精神,过于看重“关 系”。
Arkey Works
个人主义
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在做事情时,首 先考虑别人怎么看。这样在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和 面子功夫,追求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人们 见面时常说“你吃饭了吗” ,目的不是要探求对方 的隐私,只是想拉近距离,营造一种亲密关系而已。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要、目标,强调社会 规范、责任而不是个人享乐,强调集体内部的共同 信仰和共同合作。个人的情感依赖于集体,通过对 集体的绝对忠诚,人们期盼得到集体的帮助。
Arkey Works
二者比较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法治上的差异
在统治国家方面,中国传统所重视的是礼和伦 理。在我国,尤其是古代,那些先贤们对礼数都非 常重视,倡导人人都要谨守礼数。因此,在人际关 系方面,他们制定了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朋友,用来倡导人们维持善良的人格和营造 融洽的社会氛围;在社会阶层管理方面,还用三达 德——智、仁和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以此来倡 导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在治国方面,他们主 张运用四维——礼、仪、廉和耻来维护国家的长治 久安,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四维不张,那么国家 就有可能会面临灭亡。就这样,当这些传统的礼俗 弥漫于整个社会上空的时候,这个社会自然而然就 会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力之下。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道德上的差异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以“人伦”为本的,而“荣辱与 共”、“休戚相关”则是这种人伦道德的基本精神。这主 要体现在中国社会对伦理生活的一贯重视。另外,中国社 会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一直以来, 中国强调的都是“和谐 大一统”的思想。 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受“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 所以他们眼中的道德是以不侵犯别人的权益为准则的。即 只要你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哪怕你再胡作非为,也没有什 么道德丧失可言,更不会有人拿道德来约束你。另外,因 为受到国家极端流行的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非常重视个 人的权益和自由,并抓住机会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性。

[论文]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论文]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论文]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英汉文化对比课程论文中西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摘要: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显著差别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中国大一统的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历来崇尚万物相互依赖,和谐发展的思想。

而在西方,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个性的张扬。

以中西方校园宿舍制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双方在集体观与个人观方面的差异。

那么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中西方现实生活中分别作何体现呢?它对中西方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关键词:宿舍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整体;独立;创新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结中国国民的个性还算是得心应手的。

因为我们处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每天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中国人接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潜移默化中我们脑海中早已形成了一种对广大中国同胞个性的总体印象,可以说这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一手资料,是一种最真实的中国印象。

“中国印象”,记得是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听到的。

我只记得那是一个调查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国民印象的节目。

我记得,有一个美国人在回答记者关于“提到中国,你会想到什么”的问题时,他略加思索后回答道:“姚明”。

完全正确,姚明是中国人,可是姚明可以代表所有中国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了解也只限于新闻报刊、电视银屏、网络资讯等渠道而已,他们获得的是相对不全面的二手信息。

因此,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了解程度根本达不到对本国国民的千分之一。

反之,中国人对西方人的了解也是如此。

陈述以上事实主要是想说明我最初构思文章时遇到的瓶颈。

我不确定二手资料能否与一手资料形成同等高度的对比,更对如何开始我的论文而感到烦恼。

后来,在某天晚上,被舍友的一记右勾拳突袭后,我来了灵感。

好吧,就从中西方人的宿舍文化入手吧。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要把突袭事件拿来细讲一番。

那天晚上,宿舍里的小伙伴们都在洗洗刷刷准备睡觉,就在这时,我与对面的舍友同时宽衣。

当我弯腰准备解开鞋带儿时,对面那位以一记豪迈的伸展式脱衣发重击我头部,随后就是我响亮的惨叫声。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摘要:霍夫斯泰德1980年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其中包括四项文化维度,分别是:权利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

近年来,部分学者却对霍夫斯泰德的二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产生了质疑。

他们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文化维度上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价值观并非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处于对立两极,而是呈现出s维度的特征。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s维度论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全球化,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多种而不是唯一的价值观念,当然在多种的价值观念中,会有一种价值观是作为主流价值观存在的,并且与其他的价值观共存。

二、s维度论的内涵霍夫斯泰德1980年出版了culture’s consequences,在这本书中总结了比较文化差异的四大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

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直受到广大学者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很多学者一直认同霍夫斯泰德的二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认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文化维度上的两极,非此即彼。

然而1990年,当安迪斯对这两种倾向进行实证性研究时发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并没有表现出必然的相关性。

他的研究强调了文化内的多样性,即在同一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一部分表现得既个人主义又集体主义,一部分既不个人主义又不集体主义,还有一部分要么个人主义要么集体主义。

而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这一文化维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s维度的特征。

太极理论和太极图所表征的是事物阴阳平衡、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原理。

跨文化交际体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同样也处于一个太极之中,它们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相生相克”。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在哪些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在哪些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在哪些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开始在交流中逐渐融合。

然而,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

一、对于个人与集体的看法西方国家普遍较为注重个人的意识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而东方国家则更倾向于关注集体的利益和目标,注重家庭、社会、国家等集体利益,认为个人应该为周围的群体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体现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会强调个人的意识和自我表达,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而在东方国家,人们更注重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利益,追求团队的合作和协调。

在工作方面,西方国家强调个人和职业之间的利益,注重强调自己在公司和行业的价值。

而在东方国家,更强调的是整个团队、公司或者国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

三、对于个人成就的追求在西方国家,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是高度受到重视的,人们更多的追求各方面的个人成就,并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来选择工作、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而在东方国家,人们更为注重集体利益,更多关注自己的家庭、子女、祖辈等长辈,追求社会地位和稳定性。

四、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个人为基础建立人际关系。

而在东方国家,人们注重保持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通常会在公共场合避免和他人产生冲突,以保持关系的稳定性。

五、对于规范和法律的态度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法律和规范是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基石,在生活和工作中十分重视遵守法律和规范。

而在东方国家,人们则更注重遵守传统习俗和社会规范,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行为更多是基于人情和利益等非规范因素的。

总之,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中的优劣和限制。

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可以带来创造力和创新力,但同时也容易导致社会不平等和疏离。

透过广告语言看中西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

透过广告语言看中西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

透过广告语言看中西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方面的研究,以期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价值观的差异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中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引起了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Harry C. Triandis)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是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关键所在。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集政治、经济目的与文化形态为一体,具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重功能,它的广泛传播性、巨大影响性,使其日益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广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功能变异形式,有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广告语言。

广告语言以其承载和反映的不同价值观,随着广告的飞速传播和发展,引发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合,成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也为我们提供了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有力工具。

一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及其在广告语言中的体现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哲学、希腊城邦政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则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从而在思想和文化的层面确立了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开始渗透于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哲学上的人本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以及文化上要求个性独立的自我意识等个人主义表现形式就形成并发展于这一时期。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信仰纵然不是个人主义式的,其根本也是在人与上帝的个人关系之上”(马丁路德) ,从而解除了传统宗教对个人主义发展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个人主义获得了空前发展。

跨文化交际案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跨文化交际案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Key Words Study
collectivistic culture 集体主义文化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个人主义文化
relation 关系
independence 独立
equality 平等
personal interest 个人利益
Individualist Culture PK
4. There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if the reciprocal bonds and duties that regulate in-group members, found in foreigners' casual attitudes towards hospitality.
PK 3
Five Basic Themes in Individualist Culture
1.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foreigners to treat strangers as equals, seen in the politeness with which foreigners treat out-group member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follow public rules and laws that guarantee the rights of all.
live life guided only by principles such as equality and noninterference
one’s business is also the business of the group; friends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each other’s personal matte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
Arkey Works
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都是与其他所有人完 全不同的、唯一的、特殊的“自然的基本单位”。 在个人主义思想中,人们的个人目标优于集体的 目标,缺乏对集体的忠诚,集体观念淡漠。在生 活中人们更重视“我”而不是“我们”。英美人 的名字位于姓氏之前。英语中有一百多个用自己 构成的复合词,如“self-centered”(自我为中 心的)、“self-confidence”(自信)、“selfre-liance”(自立)等。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生活上的差异
在中国,无论什么筵席,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只 会有一种形式——团圆式。团圆式就是整个家族和所有 朋友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同时,筵席上一般都要用圆 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 和谐氛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团圆式完全符合我们 国家“大一统”的普遍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哲 学——“和”对中国的影响。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古代教育上的差异
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所有学校 办学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和选拔治理国家的 人才。尽管如此,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 个体主义在古代教育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 异性。
Arkey Works
首先,第一个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上。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处在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等朝 代的教育都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控制,所有学校都由国 家来开办,因此,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学在官府” 的局面。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学也兴盛起来, 但私学并没有得到自由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统治者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维护封建秩序,对教育采取了 更为严格的控制。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甚至还出现 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官吏来管理教育。而在西 方的古代,公学和私学都曾一度非常兴盛,尤其是私 学。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统治者从来都没有制定 出一个统一的、相对稳定的文教政策来对教育进行管 理。学校可以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上随性发展,所 以各式各样的公学、私学都蓬勃地发展了起来。
Arkey Works
二者比较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法治上的差异
在统治国家方面,中国传统所重视的是礼和伦 理。在我国,尤其是古代,那些先贤们对礼数都非 常重视,倡导人人都要谨守礼数。因此,在人际关 系方面,他们制定了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朋友,用来倡导人们维持善良的人格和营造 融洽的社会氛围;在社会阶层管理方面,还用三达 德——智、仁和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以此来倡 导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在治国方面,他们主 张运用四维——礼、仪、廉和耻来维护国家的长治 久安,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四维不张,那么国家 就有可能会面临灭亡。就这样,当这些传统的礼俗 弥漫于整个社会上空的时候,这个社会自然而然就 会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力之下。
Arkey Works
而在西方,国家统治的手段就大不相同 了。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 分地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并希望可以充分地 享受到他们所享有的自由与权力,因此,为 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西方的统治者就必 须制定较为严格的法律来约束公民的行为, 从而使整个社会不至于因为某个人过度膨胀 的自由而受到妨碍。为了避免个体与整体的 冲突,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行,精密的法律是 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们统治的法宝就是法律。
Arkey Works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重家庭和血缘关系,在“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
Arkey Works
Arkey Works
Arkey Works
独立是个人主义的一个主要特点。孩 子出生后,父母往往要把他安排在一 个单独的房间,让他从小学会自立。 孩子长到18岁后,往往要离开家,谋 求经济和精神的独立。
Arkey Works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有其积极的一面,英美 人坦诚、率直、自助、追求个人成就,强 调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具有创造精神; 其消极方面则是人际关系冷漠,缺少合作 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薄弱。
Collectivistic 东西方文化探讨之二



or

பைடு நூலகம்




individualistic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
——中国
Arkey Works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 础之上的,重家庭和血缘关系,在“天 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 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 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 体。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 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 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 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的思 想影响下,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很强 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道德上的差异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以“人伦”为本的,而“荣辱与 共”、“休戚相关”则是这种人伦道德的基本精神。这主 要体现在中国社会对伦理生活的一贯重视。另外,中国社 会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一直以来, 中国强调的都是“和谐 大一统”的思想。
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受“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 所以他们眼中的道德是以不侵犯别人的权益为准则的。即 只要你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哪怕你再胡作非为,也没有什 么道德丧失可言,更不会有人拿道德来约束你。另外,因 为受到国家极端流行的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非常重视个 人的权益和自由,并抓住机会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性。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强调的是个人价值至高无上, 是为了实现自我满足而努力奋斗的成就感。所以,他们 的家庭结构往往比较简单。因为他们的子女一旦结婚就 得搬出去住,在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去 资助他们,避免了 “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 等寄生虫的出现。
Arkey Works
结语
综合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体主 义的比较,无论是从法治、道德和古代 教育,还是从家庭生活方面看,中国的 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体主义都呈现出很 多不同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巨 大差异。
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在做事情时,首 先考虑别人怎么看。这样在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和 面子功夫,追求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人们 见面时常说“你吃饭了吗” ,目的不是要探求对方 的隐私,只是想拉近距离,营造一种亲密关系而已。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要、目标,强调社会 规范、责任而不是个人享乐,强调集体内部的共同 信仰和共同合作。个人的情感依赖于集体,通过对 集体的绝对忠诚,人们期盼得到集体的帮助。
Arkey Works
其次,第二个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在中 国,学校始终把“明人伦”的道德教育摆在核心 地位,而其他教育都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可有可 无。因此,中国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隘,综合 能力的发展不够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局面不 仅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封建社会末 期,学校的教育就只限于“四书”“五经”等狭窄 的范围了。另外,那一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逐渐腐 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就愈加空虚,形同 虚设。总之,中国整个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都只 重视以儒家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忽视和排斥自然 科学的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中国 国民的整体素质。而西方的古代教育比较重视德、 智、体的全面发展,因而学校既有人文学科也有体 育和美育等科目。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有两个维度: 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
Arkey Works
在群体取向影响下,重视集体利益,如国 家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可以忽视,甚至可以 牺牲。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便是“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而忘私的境界。 在社会秩序上,强调上下、尊卑等人伦规矩, 自我受到抑制。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 识缺乏或丧失。
Arkey Works
集体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后果。
Arkey Works
积极方面:中国人谦虚、谨慎,相互合 作,讲究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功之 时把功劳归于集体、环境和他人帮助。
消极方面:缺乏个人进取精神,缺乏个人 竞争意识,缺乏创造精神,过于看重“关 系”。
Arkey Works
个人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