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程度损害的病理过程。
肝损伤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肝脏病理生理学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模型是肝损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构建适用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肝损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常用的肝损伤动物模型包括化学性损伤模型、物理性损伤模型和生物学性损伤模型。
化学性损伤模型是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对动物肝脏进行损伤,常用的化学物质有四氯化碳、二乙二酸、乙醇和亚硝酸等。
物理性损伤模型是通过不同的物理因素对动物肝脏造成损伤,常见的有手术切除、缺血再灌注和冷冻等。
生物学性损伤模型是利用病原体感染、毒素作用或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肝损伤。
在化学性损伤模型中,四氯化碳(CCl4)是常用的肝损伤诱导剂。
CCl4会在肝脏中产生活性氯自由基,进而导致肝细胞膜的破坏和肝细胞损伤。
研究表明,CCl4模型可以模拟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在物理性损伤模型中,手术切除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肝叶的摘除可以模拟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
在生物学性损伤模型中,病原体感染模型是研究肝炎和肝硬化等感染性肝损伤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特定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的动物模型,可以探究特定基因在肝损伤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一些促炎因子基因,可以研究这些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利用转基因和基因表达技术构建特定基因表达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肝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构建APOE敲除小鼠模型,可模拟人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利用大型动物模型,如猪、猴等,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的肝损伤,并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猪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的发展过程。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与考察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C杰出青年项目"%&)%""&%""!"$%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RU%"$!&&"+C""!$ 作者单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付双楠#宫?$%河南中医药大学"高达#郭佳佳#苗明三#朱平生$ 通信作者!朱平生#!"#$%!LE)8$,65E+,6! %!+*(G"%宫?#!"#$%!6G,6"#,("!!%+(*(G"
期间自由饮水(摄食#第'天开始联苯双酯组以&*+!& "6+96灌胃#空 白 对 照 组 及 模 型 组 灌 胃 等 剂 量 蒸 馏 水#每天%次#连续灌胃$'%第%&天腹腔注射"*%? 浓度 44=) 橄榄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 造模后((+(%!和!)E后处理各组动物#以%"?水合 氯醛按"*"( "=+%"6麻醉动物#摘眼球取血#) \# )""";+"$,离 心 %& "$,#取 血 清#采 用 全 自 动 生 化 分 析仪测各组生化指标 2=K 及 2IK'
234,*)'&*3546+&*$1+KG$,@+5F$6#F+FE+5F#:%+#,$"#%"G'+%GM(#;:G,F+F;#(E%G;$'+"44%)$C$,')(+'#()F+%$@+;$,&);H $,"$(+#SE$(E$5(G,@+,$+,FMG;FE+;+5+#;(E#,'#88%$(#F$G,GM,+S(%$,$(#%';)65*7+*(-0,KE+P),"$,6 "PJ$"$(+ S+;+;#,'G"=H'$@$'+'$,FG:%#,96;G)8#"G'+%6;G)8##,':$M+,'#F+6;G)8 "&*+!& "6+96$##,'FE+#()F+%$@+;$,&);HGM "$(+S#5;+8%$(#F+':H$,F;#8+;$FG,+#%$,&+(F$G,GM"*%? 44%)5G%)F$G,*KE+#"$,GF;#,5M+;#5+%+@+%#%$@+;$,'+7##,' 8#FEG%G6$(#%(E#,6+5GM%$@+;F$55)+#F(E#+E#%!E##,'!)E#MF+;"G'+%$,6S+;+'+F+(F+'FG5F)'HFE+5F#:$%$FHGMFE+"G'+%* 8+,2#*,2MF+;+78G5);+FGFE+"G'+%6;G)8##%#,$,+#"$,GF;#,5M+;#5+"2=K$$,(;+#5+'5%$6EF%H#F(E)")&*!% / %(*%$$ ><+=#""*"%*##,'$,(;+#5+'5$6,$M$(#,F%H#F%!E)"%%!*("/("*&)$><+=*#,'!)E)"%!%*#'/!%*++$><+=*":GFE ""*"%$%2IK$,(;+#5+'#F(E)"%+!*&%/ !'*&$$><+=*#+E)"%#!*"$ / (%*"&$><+=*#%!E)"!&"*$& / #"*'!$ ><+=*#,'!)E)"!$)*!$/ ))*"!$><+=*"#%%""*"%$#:)F$,(;+#5+'5$6,$M$(#,F%H#F%!#,'!)E%%$@+;$,'+75%$6EF%H $,(;+#5+'#F(E)"+*$!/ %*#"$6+%""6*#,'+E)"+*$!/%*#"$6+%""6*":GFE""*"%$*2F%!E)"%!*)%/%*%'$ 6+%""6*#,'!)E)"%)*#"/ !*&+$6+%""6*":GFE""*"%$#FE+%$@+;8#FEG%G6$(#%(E#,6+55EGS+'G:@$G)5E+8#FG(HF+ 5S+%%$,6#,'$,M%#""#FG;H(+%%$,M$%F;#F$G,##,'FE+$,&);H'+6;++S#5"G;+5$6,$M$(#,F#F!)E*"-%,$-%TE+,FE+"G)5+ #()F+%$@+;$,&);H"G'+%S#58;+8#;+':H$,F;#8+;$FG,+#%$,&+(F$G,GM"*%? 44%)5G%)F$G,#FE+"G'+%$,6F$"+:+FS++,%!E #,'!)ES#5"G;+#88;G8;$#F+*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排毒、合成蛋白质、解毒、能量储备和胆汁分泌等功能。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研究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动物模型的选择、建立方法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在研究肝损伤的动物模型时,研究者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和猕猴等。
小鼠和大鼠是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它们具有生殖力强、易于获取、成本低等优点,更适合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而猪和猕猴则更接近人类的生理特征,更适合用于某些特定的研究。
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1. 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型,常用的损伤剂包括四氯化碳(CCl4)、酒精、丙酮、二乙酰肼等。
CCl4是最为常用的肝损伤剂,它会在肝脏内产生自由基,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
通过给予动物不同剂量和不同途径的CCl4,可以模拟出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从而用于疾病的研究。
2. 生物性肝损伤模型生物性肝损伤模型是通过给予动物不同病原体或毒素,来诱导其产生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从而模拟出相应的肝损伤。
常用的病原体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而常用的毒素包括霉菌毒素、大豆异黄酮等。
3. 物理性肝损伤模型物理性肝损伤模型是通过给予动物不同的物理性因素,如电击、冷冻等,来诱导其产生肝损伤。
这种模型一般用于肝损伤的急性期研究。
三、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方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者可以构建出更为理想的肝损伤动物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出人类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利用影像学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者可以对肝脏进行更为直观和准确的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肝损伤的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还利用干细胞和干细胞衍生物,构建出更为完整和复杂的肝脏器官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出人类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半 乳 糖 胺 是 一 种 肝 细 胞 毒性 药 物 , 在 短 时 间 内引 起 严 重 可 肝 损 害 , 作 用 机 制 是 : 通过 抑 制 肝 细 胞 的 R 其 ① NA 和浆 膜 蛋 白 合 成 造 成肝 细胞 坏 死 一 ② 肝 细 胞 坏 死 与 细 胞 外 c +大 量 进 ; a 2 人 细胞 内有 关 ; 一 些 研 究 指 出 . 外 因 素 , 括 胃肠 通 透 性 ③ 肠 包
隔 4 d皮 下 注 射 0 3ml1 0k . / 0 g体 重 , l 共 O次 ;S 大 鼠 ( 重 D 体
增 加 . 菌 的 移 位 和 内 毒 素 等 都 增 加 了 半 乳 糖 胺 的 肝 脏 毒 细
忡 。
急 性肝 功 能 衰 竭 模 型 : 白 猪 颈 外 静 脉 置 管 注 射 半 乳 糖 胺 大 ( . 5g k 0 7 / g体重 ) 给 药 1 . 功 能 损 害 开 始 明 显 . 4 , 8h 肝 至 8h达 高 峰. 疗肝功能 衰竭 的各种措 施可 在这 段 时间 内进 行试验 , 治
该 模 型适 合 进 行 人 工 肝 脏 支 持 治 疗 的 研 究 l ; 猪 经 门 静 脉 注 l 家
射 半乳 糖 胺 0 5 g k . / g和 脂 多 糖 1g / g1 , 单 用 半 乳 糖 胺 g k ; 与 6 ( / g 外 周 静 脉 注 射 诱 导 大 动 物 急 性 肝 功 能 衰 竭 模 型 相 比 , 1 k) g 半 乳 糖 胺 用 量 减 少 了 一 半 , 合 应 用 脂 多 糖 , 药 有 明 显 协 同 联 两 作用 。 长 期 小 剂 量 可 导 致 肝 纤 维 化 和 肝 癌 。半 乳 糖 胺 诱 发 的 急 性 肝 功 能 衰 竭 模 型 症 状 、 化 、 织 学 表 现 接 近 人 , 复 性 生 组 重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标签: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酒精性肝损伤即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
在世界范围内A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筛选有效的防治药物,寻找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建立AL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赵静波等[1]按0.7 ml/ (lOOgd) 56度口酒灌胃大鼠,2次/d,酒精腹腔注射组按2 ml/ (lOOgd)注射18%的乙醇溶液2次,持续10d°结果表明白酒灌胃优于酒精腹腔注射。
赵敏等[2]釆用12 ml/kg 1次灌胃50%乙醇后禁食4、6、8、10、12、16、20和24 h,结果表明禁食16 h后模型组血中TG含量显著升高,HDL值显著降低,病理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加重。
2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2.1Liber-Decarli模型Lieber-Decarli等[3]提出全营养素的酒精液体食料, 研究发现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食料中脂肪含量有关。
此模型简便易行,形成率高及稳定性好,但动物须单独饲养,成本较高,不能保证较恒定的酒精摄入量。
2.2Tsukamato-French模型Tsukamato等[4]给大鼠手术置入胃管,持续注入含乙醇的液体食料。
研究发现液体食料中脂肪量及种类与ALD形成有密切关系。
该模型病变符合进行性ALD演变规律,造模效果好,实验重复率高,但酒精不符合正常摄入过程,技术要求高、维护复杂、成本高,且至今尚未形成酒精性肝硕化模型[5]。
朱强等[6]改进Tsukamoto-French的方法,将胃管直接经背部引出。
该模型可根据实验对肝脏损伤的不同要求随时调整剂量和造模时间,造模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成本低。
2.3直接饮用酒精王晓红等[7]给SD大鼠自由饮用酒精饮料,酒精浓度从5%开始逐渐递增至40%,每个浓度均持续1周,40%持续4周,造模时间共12周。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损伤是指肝脏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肝组织结构的改变,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研究肝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肝损伤模型的分类及建立、模型的评价和研究进展,对当前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分类及建立目前常用的肝损伤动物模型主要可以分为4类:药物性肝损伤、外伤性肝损伤、毒性肝损伤和病毒性肝损伤。
下面对每一类肝损伤动物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1. 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是造成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立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首先选择有致损性的药物,并在适当的剂量和时间内给动物肝脏滴注或口服,从而诱发肝损伤。
常用的制作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药物有四氯化碳、丙酮、D-半乳糖、异烟肼等。
外伤性肝损伤是指外力造成肝脏损伤,可分为直接性肝损伤和间接性肝损伤两种。
直接性肝损伤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损伤,如切断、钝挫或压迫等。
间接性肝损伤是指外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引起肝脏功能改变,出现肝损伤,如创伤性休克和创伤性脑损伤等。
建立外伤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有经皮肝穿刺、手术创伤和牵拉等。
毒性肝损伤指外界因素作用于肝脏细胞,导致肝脏损伤的一种形式,如重金属、有机磷、二恶英等。
对于毒性肝损伤的研究,主要是对毒物的毒性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毒性机制。
其中,重金属毒性肝损伤模型是研究比较多的模型。
病毒性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损伤,如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建立病毒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病毒直接注入动物体内;另一种是通过转染的方法将病毒载体导入动物体内。
评价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病理学评价通过对肝脏的病理学形态进行观察,可以判断肝损伤的程度。
观察指标包括肝细胞形态、肝细胞核形态、血管血液流量、细胞浸润及变性等。
生化学评价是判断肝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根据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Bil)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肝损伤模型的建立:1. 四氯化碳体外损伤肝细胞模型原代培养的正常大鼠肝细胞培养24h(贴壁良好)后,置培养皿于一密闭的塑料盒,内置四氯化碳0.4M容积,37度90min,造成肝细胞损伤的模型,后转入正常培养,进行下一步实验。
(即熏蒸法)肝细胞培养12h后,吸弃上清,更换培养液并加入CCL4 8mM(事先用DMSO溶解,DMSO终浓度1%),作用6h后收集24孔板中培养上清检测AST以及肝细胞MDA含量盒GSHpx活性,评价损伤程度。
(常用方法)2.醋氨酚体外损伤肝细胞模型肝细胞培养24h后,用清洗液洗2次,培养液洗1次,然后换以20mM醋氨酚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取培养液,进行下一步实验。
3.过氧化氢体外损伤肝细胞模型肝细胞培养24h后,吸弃上清液,更换培养液并加入H2O2 0.6mM,作用1h后,收集24孔板中的培养上清液检测AST活性和MDA含量。
4.氰化钾缺氧肝细胞损伤模型肝细胞培养24h后,贴壁生长良好的肝细胞中加入氰化钾2.5mM,继续培养2h,定量检测培养液上清中LDH活性,以及酶的活性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
本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缺氧损伤。
5.硫代乙酰胺(TTA)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肝细胞预培养24h后,贴壁生长良好的肝细胞中加入TTA0.18mM,继续培养48h,肝细胞大量损伤和坏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造成体外损伤肝细胞模型。
6.内毒素体外损伤肝细胞模型贴壁生长良好的肝细胞中加入内毒素70uL/mL,置37度,5%CO2培养此时上清LDH 活性升高造成肝细胞损伤模型,造成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
7.半乳糖胺(GalN)体外损伤模型分离肝细胞,预培养12-24h后,待细胞贴壁生长均匀后,加入5mMGalN的肝细胞培养液,继续培养1.5h,测定培养上清液中ALT,ALT显著升高时,肝细胞造模成功。
2.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建立(CCl4和H2O2)1大鼠肝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大鼠4%戊巴比妥麻醉,门静脉插管,先以无钙灌流液灌流,继以37℃通入O2的Ⅳ型胶原酶灌流液继续循环灌流15 min。
急性肝损伤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急性肝损伤的实验方法及原理。
2. 掌握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3. 学习观察肝损伤指标的变化,评估肝损伤程度。
4. 探讨不同药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二、实验原理急性肝损伤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肝脏急性损伤,如药物、毒素、酒精等。
本实验采用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肝损伤程度,并探讨不同药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
2. 试剂与仪器:CCl4、橄榄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试剂盒、酶标仪、离心机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药物高剂量组、药物中剂量组和药物低剂量组。
2. 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按20mg/kg剂量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橄榄油。
3. 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200mg/kg),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样本采集:给药后24小时,各组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LT、AST和TBIL。
5.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五、实验结果1. 各组小鼠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药物高、中、低剂量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
2. 药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药物高、中、低剂量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
L S , 4小 时 后 激 发 注 射 D B 由此 造 成 的 急 性 肝 坏 死 在 生 P)2 H V, 化 、 组 织 病 理 学 方 面 与 人 类 肝 炎 比 较 相 似 。 目前 国 内 各 地 采 肝
用当地成熟 或雏麻鸭 , 如重 庆麻鸭 、 广州麻鸭 、 北京麻 鸭等 , 也有
.
32. 4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 1 0 2年 5月第 1 4卷第 3期
Ju l fH biU idU i ri ( el cecs 0 2Ma ,4 3) o ma o ee nt nv sy H at Si e)2 1 y1 ( e e t h n
肝 损伤 动 物 模 型 的研 究
物模型势在必行 。
型。此模 型的造模方法是采用健康成年 的北京 1 ~3日龄雏鸭 ,
经腹腔接种 0 1 L或 0 2 L D B N .m . m H V D A阳性 的血清 。接 种 1 周后 , 分别颈外静脉抽血 , 分离血清 , 7 ℃保 存 , 一0 用地 高辛 标记
的 D B N H V D A探 针 经 斑 点 杂 交 检 测 或 P R( 合 酶 链 式 反 应 ) C 聚 法 测 定 鸭 血 清 D B N 筛 选 出感 染 阳性 鸭 作 为 实 验 动 物 , H V D A, 饲 养 至 2~ 3周 龄 作 为 实 验 。
徐 敏
( 顺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应 用 医 药 系 贵 州安 顺 安
[ 关键词] 肝损伤 动物模型 研究方法
5 10 ) 6 00
肝 功能检测指标 、 肝脏病理改变 与病 毒性肝炎 具有相 似性 。虽 然 病因不同 , 但病理解剖 、 病理生理诸方 面改变与病 毒性肝炎接
小鼠肝损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小鼠肝损害模型,探讨肝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清洁级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0只。
3. 肝损害模型建立A组小鼠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法,切除肝脏体积的70%。
B组小鼠作为对照组,仅进行手术操作,不切除肝脏。
4. 实验观察指标(1)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术后第1、3、7、14天,采集小鼠血液,检测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
(2)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在术后第1、3、7、14天,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3)肝组织炎症因子检测:分别在术后第1、3、7、14天,取小鼠肝脏组织,检测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
三、实验结果1. 肝功能指标与B组相比,A组小鼠术后第1、3、7天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肝损害程度加重。
术后第14天,A组小鼠肝功能指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B 组。
2.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A组小鼠术后第1、3天,肝组织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肝损害表现。
术后第7、14天,肝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肝细胞损伤逐渐恢复。
3. 肝组织炎症因子检测A组小鼠术后第1、3天,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明显。
术后第7、14天,炎症因子水平逐渐下降,但仍高于B组。
四、讨论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肝损害模型,观察到肝损害的病理生理变化。
肝部分切除术法成功诱导了小鼠肝损害,与临床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
实验结果表明,肝损害小鼠的肝功能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肝损害程度加重。
肝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部分切除术法诱导的肝损害小鼠,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
实验37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测定
肝损伤测定结果
01
肝功能指标
02
肝脏病理学检查
03
肝脏代谢指标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 等肝功能指标,评估肝损伤程度。
通过组织切片和显微镜检查,观 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如肝细胞坏 死、炎症等。
测定小鼠肝脏中代谢相关指标, 了解肝脏的代谢功能变化。
结果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手术损伤
通过手术手段造成肝脏局部缺血或损伤,如肝部分切除术、门静脉结扎 等。这种方法对动物损伤较大,且操作较为复杂,一般不常用。
03
其他方法
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免疫损伤、病毒诱导等也可以用来建立急性肝损伤
模型,但应用相对较少。
掌握测定肝损伤的方法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生化指标,评估肝脏功能和损伤程度。这些指标 的变化可以反映肝脏细胞的损伤情况。
急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01
急性肝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肝脏细胞短时间内大量死 亡或功能丧失,导致肝脏结构 和功能的严重损害。
02
常见的病因包括药物性肝损伤 、酒精性肝损伤、肝炎病毒感 染等。
03
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坏死等 。
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原理
01
通过给予实验动物具有肝毒性作 用的物质,如CCl4、D-半乳糖胺 等,可诱发急性肝损伤。
病理学检查
对动物肝脏进行病理学切片和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如炎症细胞浸润、肝细 胞坏死等。病理学检查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和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其他检测方法
除了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学检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方法如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 检测等来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和探索发病机制。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通讯作者 : 陶伦
.
18. 8
中国医学创新
2 1 年 2月 第 8卷第 5期 01
M  ̄c nvt no C ia Fbu r.0 l o. o 5 e N I oao f hn ,era - 1 , 18N . n i y2
[ ] 志强 , 9 冯 沈志祥 , 谭诗云 , 大 鼠急性酒精 性脂肪肝造模 方法的 等.
酒精 性 肝 损 伤 即酒 精 性 肝 病 ( l h l i rDsae Ac o cLv i s, o i e e A D) 是一种进行 性发展 严 重 危 害身 体健 康 的疾 病 。在世 L , 界范 围内 A D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趋势 , L 为了深入研究其发 病
明显增高 , 自蛋 白水平 、 白球蛋 白 比例 明显下 降 , 肝脏 组织 有
合物 。 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国内外研 究人员 不断改进 造
2 1 Lbr eal模 型 . i —D cr e i
Lee —D cr 等 提 出全 营养 ibr eal i
素 的酒精 液体食料 , 研究 发现酒精性 脂肪肝 的严 重程度 与食 料 中脂 肪含 量有 关 。此模 型简 便 易行 , 成率 高 及 稳 定性 形 好 , 动物须单独饲养 , 但 成本较 高 , 能保证 较恒定 的酒 精摄 不
te r. W i h g f ele e rh,tlmea eas e evsgetatnin.Ac odn oe it ge ie c n c o l h h oy t tea eo l rsac h c eo rs lorc ie ra te t o c r igt xsi vd nea d a cmpi — n s
入量 。
模 方法 , 为更好地研究 A D的发 病机制 、 L 探讨 其有 效 的防治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1. 化学物质诱导,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使用一些化学
物质如四氯化碳(CCl4)、醋酸乙酯(TAA)、二甲基硫醚(DME)
等来诱导肝损伤。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2. 手术诱导,通过手术方法,可以直接对动物的肝脏进行切割、缺血再灌注等操作,从而引起肝损伤。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损伤的程
度和范围,适用于研究特定类型的肝损伤模型。
3. 遗传工程模型,利用转基因技术或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构建
特定基因缺陷的动物模型,如肝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或过表达,从
而模拟特定的肝损伤情况。
4. 营养学诱导,通过控制动物的饮食,可以诱导脂肪肝、酒精
性肝病等肝损伤模型。
例如,高脂饮食可以导致脂肪肝,酒精饮食
可以导致酒精性肝病。
5. 辐射诱导,辐射也可以用来诱导肝损伤,如通过X射线或其
他辐射源对动物的肝脏进行照射,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肝损伤模型方法需要考虑研究的具体目的、动物种类、研究经费和实验条件等因素,并且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要遵守动物实验伦理规范,保障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大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依次间断缝合腹膜、肌肉和皮 肤。对照组大鼠在同样条件下,按照模型组的手术方 法打开和关闭腹腔。术后3 d内,两组大鼠均静脉注 射5%葡萄糖l IIll,4万U青霉素1 ml,BID,6 h内禁止 饮食,6 h后可自由饮食。
求建立一种肝功能低下且尚能长期生存的大鼠外科性
3.病理学观察:太体观察:对照组大鼠肝脏呈缀褥 翳损伤模型,以备科研人员翻临床医生研究采用。有
色,各叶很薄,分剃以--d,细蒂连接在肝门部,肝缘锐 研究报遘将大鼠的秆麟左叶(约占j汗驻30%)切除,大
利。模型组大鼠残余肝脏呈红褐色,整个肝脏体积比 鼠的ALT和AST两项指标在第5d可以恢复到正常水
术后12 h
1d
3d
5d
1293士198"878±112"
120士18
104±16
26。359
30。708
0.000
0.000
170±61 119±21 10.600
0.000
126±7- 113±16
3.404 0.002
涟:该时间点模型组岛对照组比较,4P<O.05
7d 120±21- 108±12
【关键词】外科肝损伤;模型;大鼠
Esmbllshment of the surgical hepatic lesions model in rats
CHEN X诡o.锑u.LI Li.bng。zHU Da一
励,l,et耐.Department of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印ital ofShunde,Shunde,52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establishing the model of surgical hepatic le-
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研究进展
常用大 鼠和小 鼠进行造模 , 将氨基半乳糖用生理
第 4期 张 琪 , 急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制备研究进展 等.
盐水配制成 1%溶液 , 0 并用 1 m l a H将 p o LN O m / H调
至 7 0 一 次 性 腹 腔 注 射 60—90m / g 2 ., 0 0 gk ,4—4 8h 后 处死 。顾 呈华 等 人 曾用 IR小 鼠进 行 急性尾 静 C 脉 注射 氨基半 乳糖诱 导小 鼠肝 损伤模 型 , 发现具 有染 毒 特异 性高 、 量 . 剂 效应关 系好 、 指标 特异 性 和灵 敏度
前 , 肝损 伤 的治疗 仍 是 一个 全 球 性 的严 峻课 题 , 对 而 各 种肝 脏疾 病 的发病 机制 的研究 与 治疗药 物 的筛 选 ,
近年 来 , 致 认 为 C 1肝 毒 的 主要 机 制 为 自由 一 C 基 的形 成 及引发 的链 式 过 氧化 反 应 。C 1 代谢 产 C 的 物 能迅 速 与细胞 成分 发 生不 可 逆 的共 价 结合 而导 致
射, 一次给予 0 15 0 2 % 、. % 、.% C 1 溶 .2 %、 .5 0 5 1O C4 液, l 2 2~ 4h后处死 , 均可制造 小 鼠急性 肝损伤模
型 。其 中 0 15 q腹 腔 注 射 制 造 的 小 鼠急 性 肝损 .2 %e
基金项 目:吉林 医药 学 院大 学生 科研 基 金 资助 项 目( 医学 科 字 吉 [0 0 第 3 ) 21] 号 .
剧 引。
常用 大 鼠和小 鼠进行 急性 肝 损 伤 的造 模 。大 鼠 造 模 : 鼠体 重 为 20—20g 常规 饲 养 , 1 / 大 0 5 , 按 0mL
C 1所致 急性 肝损 伤 动 物模 型形 态 学一 般 表 现 C 为肝 小叶 中央 区坏死 和脂 肪 变性 , 血清 学指 标为 丙氨 酸氨基 转 移酶 ( L ) 天 门冬 氨酸 氨基 转 移酶 ( S ) AT 、 A T
大鼠肝损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观察联苯双酯(DDB)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肝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6-8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由广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 药品与试剂:四氯化碳(CCl4)、联苯双酯(DDB)、生理盐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试剂盒等。
3. 仪器:高速离心机、显微镜、病理切片机等。
三、实验方法1. 分组: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简称模型组)、DDB治疗组(简称DDB组)。
2. 模型制备:模型组和DDB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CCl4(0.3ml/100g体重)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干预:DDB组大鼠在注射CCl4后,每天给予联苯双酯滴丸(5mg/kg体重)灌胃,连续14天;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4. 样本采集: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空腹12小时,采集血液,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
5.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实验结果1. 血清ALT、AST水平:DDB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DB组血清ALT、AST水平无显著差异。
2. 肝脏病理学观察:DDB组大鼠肝组织切片中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肝组织中无明显纤维增生。
五、讨论本研究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成功复制了急性肝损伤病理过程。
联苯双酯作为一种肝保护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减轻肝脏病理损伤。
1. 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CCl4作为一种亲肝的细胞毒性物质,能迅速被肝和脑吸收,通过自由基形成及引发的链式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内质网膜等,导致肝细胞死亡。
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
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具体方法及步骤原型物种人
来源四氯化碳诱发肝衰竭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4w~6w,体重为20g-22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12~14 weeks
建模方法建模方法:
建立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BALB/c小鼠,雄性,随机分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腹腔注射20%CCL4油溶液(5ml/kg),一周2次,连续注射12周。
在12周末次给药3d后,腹腔注射D-Gal(1g/kg)、LPS
(10ug/kg)。
干预给药:分别给药TSA(Trichostatin A),正丁酸钠,NF-κB抑制剂(PDTC)等。
应用Disease Model
建模完成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血并分离血清用于生化检测;取肝组织、肠组织进行病理检测。
1、血清检测生化指标ALT、AST;
2、取肝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后,制石蜡切片。
分别进行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
3、取肠组织进行HE染色。
取肠组织(小肠),固定包埋,制石蜡切片,HE染色。
4、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样中HMGB1、TNF-α、IL-18水平
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样中HMGB1、TNF-α和IL-18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王福根, 孙静霞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310014
刊名:
中国药房
英文刊名:CHINA PHARMACY
年,卷(期):2006,17(9)
被引用次数:12次
1.Xu JQ;Lee G;Wang HM Limited role for CXC chem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naphthylisothiocyanate-induced liver injury[外文期刊] 2004(03)
2.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方法学研究[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01)
3.Ayoub SS;Botting RM;Goorha S Acetaminophen-induced hypothermia in mice is mediated by a 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synthase 1 gene-derived protein[外文期刊] 2004(30)
4.Yasuda M;Okabe T;Itoh J Differentiation of necrotic cell death with or without lysosomal activation:application of acute liver injury model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 and dimethylnitrosamine(DMN)[外文期刊] 2000(10)
5.Horn TL;Bhattacharjee A;Schook LB Altered hepatis mrna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genes during dimethylnitrosamine exposure[外文期刊] 2000(02)
6.Wang T;Shankar K;Ronis M Potentiation of thioacetamide liver injury in diabetic rat is due to induced CYP2E1[外文期刊] 2000(02)
7.Kin WH;Hong F;Radaeva S Statl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LPS/ D-galactosanine-induced liver apoptosis and injury 2003(06)
8.Kaneko Y;Harada M;Kawano T Angmentation of Va14NKT cell-mediated cytotexicity by interleukin4 in an autocrine mechanism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canavalina-indued hepatitis[外文期刊] 2000(01)
9.赵冬梅;刘耕陶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保护作用[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1(14)
10.邱英锋;缪晓辉;蔡雄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05)
1.王志彬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分析-附70例报告[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
2.吴玉强.邓家刚.钟正贤.杨兴.WU Yu-qiang.DENG Jia-gang.ZHONG Zheng-xian.YANG Xing铁包金提取物抗肝损伤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
3.禄保平.白娟.江若霞.Lu Baoping.Bai Juan.Jiang Ruoxia以常用中西药物建立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分析与探讨[期刊论文]-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4)
4.马丽娜.华碧春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2011,07(2)
1.徐伟.宋倩倩.苗双.刘宁宁.马健.王振勇青蒿素对CCl4致犬急性肝损伤模型抗氧化指标的时效影响[期刊论文]-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9(4)
2.钟振东.苏娟.何永亮黄芪多糖治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机理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13(5)
3.张光海.王盟.刘亚楠黄精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医药导报 2013(5)
4.王福根.庄让笑.方红英.张袆奇.席建军岩柏草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4)
5.尹兵祥.马喜桃.蔡义勇.扈晓宇.钟森黄连解毒汤治疗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10(10)
6.宋敏.王伟.文雯小剂量四氯化碳结合乙醇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 2008(z1)
7.禄保平.白娟.江若霞以常用中西药物建立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分析与探讨[期刊论文]-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4)
8.马丽娜.华碧春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1(2)
9.刘林.秦建军.史树堂.刘未华肝损伤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研究与教育 2009(5)
10.刘晋生.邓慧丹.袁俊国.武强.邓俊良.周世容.唐雯佼四氯化碳诱导波尔山羊慢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期刊论文] -畜牧与兽医 2012(4)
11.张琪.陈辉.彭顺利.白杨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1(4)
12.梁莉.王婷.乔华.张虹南沙参多糖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房2007(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yf20060902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