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的抒情方式与技巧
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中的记叙不宜过详
![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中的记叙不宜过详](https://img.taocdn.com/s3/m/093a94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8.png)
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中的记叙不宜过详【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议论、记叙、说明、描写和抒情。
五种表达方式在议论、记叙、说明不同的文体中各有侧重。
就议论文而言,应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记叙、说明、描写、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因为议论文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所以除了议论之外,用得最多的当属记叙了。
但议论文中的记叙,目的是为议论服务的,能达到证明中心论点的目的即可,切不可从头至尾叙述过详,过详的叙述喧宾夺主,失去了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的原则,以致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文体模糊,违背了高考作文中“明确文体”的基本要求。
【写作技法】1.议论文中的记叙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中的记叙,能达到为中心论点服务的目的就可以了,且不可从头到尾叙述过详,叙述占了过多的篇幅,变成了以叙述为主,那就成了记叙文了,以致南辕北辙,达不到写议论文的目的。
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记叙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
、根据论证的需要,对涉及到的事实,叙写时要高度概括。
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保留与论证观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部分。
2. 议论文中的记叙具有针对性,要选择符合中心论点的事例。
同一件事蕴含的意义不是单一的,同一个事例可以证明多个论点。
例如:带着母亲上大学的孝女楷模——孟佩杰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
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
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
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刘芳英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刘芳英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回来,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刘芳英睡觉。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ae99c1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d.png)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11、拟好题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便于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2、开好头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
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
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
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题。
3、中间段议论文结构是否严谨,组织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论证是否典型,取决于中间段落的写法。
结构、组织、论点、论据是议论文阅卷的重要规则。
4、论据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5、结好尾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6、语言形象畅达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
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
扩展资料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一、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循序渐进的去论证,把道理逐渐展开,最后归纳总结。
2、“正反论证”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二、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1、“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2、“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3、“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2一、观察是写作的基础1.注意平时的积累,做一个生活中有良心的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使用抒情叙事议论两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使用抒情叙事议论两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https://img.taocdn.com/s3/m/ffed5bc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9.png)
使用抒情叙事议论两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在记叙文中,记叙好似基本的表达手法,但也夹有议论和抒情。
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记叙,而开头和结尾部分是议论或抒情;一是边叙边议(或边抒情),通常称为夹叙夹议(或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不管哪种方式,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而议论和抒情是记叙的深化。
一般说来,在记叙文中,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比较具体,而议论和抒情则应力求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比较具体的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之后,写道:“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事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士我们只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儿自豪!”这段议论和抒情,虽不多,却在前文具体叙事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全国人民对他们的舞步热爱,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在议论文中,议论是基本的表现手段。
但在行文中,也时有记叙。
议论文中的记叙,大致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议论对象的交代,一是议论是的举例不管哪一种,议论文中的记叙都要求言简意明。
如《谈骨气》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简明的记叙的文字“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杯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文中除了文天祥拒绝降元的事例,还列举了古代一个穷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和闻一多先生宁死不屈的事例。
议论文答题技巧及套路(共9篇)
![议论文答题技巧及套路(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0347e3f01dc281e43af088.png)
议论文答题技巧及套路(共9篇)一、正确把握论点:论点的表述:论点一般是一个肯定的判断。
而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它不能用疑问句式,不能用短语,不能用比喻等形式出现。
方法:回答中心论点时,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
找中心论点的技巧:①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
如果题目为一句话,并且是肯定的判断,则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如果题目由偏正短语、并列短语构成,则要到文中寻找中心论点。
方式:偏正短语,如“成功的秘诀”,..并列短语,如“敬业与乐业”,论点则是二者的关系:“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③在文尾,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寻找时可从语言标志入手,一些在结尾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标志性词语。
④在文中,在初步展开议论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⑤此外,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概括归纳出中心论点。
留意题目、开头,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二、理解开头的作用常见题型文章开头,有何作用?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开头讲故事 : ①以??故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 ; ②引出论点或论题;③增强文章趣味性 ,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开头引用格言警句 : ①??这句格言引出了论证的话题 ; ②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 ③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 ; 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开头引用诗词名句 : ①引出论点或论题 ;②以名句中包含的哲理作道理论据 ; ③增添了文学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三、明确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见题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套路 :举例论证:这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或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这一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证明??的观点,使论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议论文的议论方法
![议论文的议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a1d1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4.png)
议论文的议论方法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通过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和论证,以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而议论文的议论方法,是指在写作议论文时所采用的论证手段和方法。
下面将就议论文的议论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议论文的议论方法应当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当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合理地安排论据和论点,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同时,要善于利用举例、对比、引用权威资料等手段,增加论证的说服力,使读者信服于作者的观点。
其次,议论文的议论方法应当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
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当充分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不偏不倚地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同时,要善于引用各种权威资料和观点,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论证,以便使文章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增加说服力。
再次,议论文的议论方法应当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当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使论点和论据之间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篇通顺流畅的文章。
同时,要善于运用过渡句和连接词,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清晰、紧凑,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最后,议论文的议论方法应当具有深度和广度。
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当深入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避免泛泛而谈,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
同时,要善于拓展思路,引入相关的知识和观点,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广度,增加说服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议论文的议论方法是写作议论文时所采用的论证手段和方法,它应当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客观性和全面性、条理性和连贯性、深度和广度。
只有这样,才能使议论文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写作议论文时的议论方法有所帮助。
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01cfb1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c.png)
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及作用篇一: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7、修辞方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阅读题抒情答题技巧
![阅读题抒情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514d35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f.png)
阅读题抒情答题技巧一、抒情阅读题答题技巧(一)理解抒情方式1.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文中很容易发现那些直白表达情感的语句。
比如“我爱你,中国!”这种句子,就非常直白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当在阅读题中遇到这种抒情方式时,要注意作者表达这种情感的背景和原因。
可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山河,或者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等激发了作者这样强烈的情感。
2.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通过描写一系列的凄凉的秋景,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苦。
在答题的时候,我们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像枯藤是干枯的,老树是衰败的,这些特点往往和作者的悲伤、孤寂等情感相呼应。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感。
像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描写,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这时候答题就要剖析这个事物的象征意义,莲花象征着高洁,那作者为什么要以莲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可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借事抒情: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抒发情感。
比如说在回忆和亲人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光的文章中,作者通过讲述那些一起做饭、一起散步等小事,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爱。
回答这类题时,要明确事件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二)分析抒情语句的作用1. 从结构上看如果抒情语句在文章开头,可能是为了定下情感的基调。
例如一篇文章开头就说“我满心的欢喜,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
”那这就为全文定下了欢快的基调。
在文章中间的抒情语句,往往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比如在描写了一段艰难的经历后,作者说“但我心中依然充满希望,这种希望支撑着我继续前行。
”这里既总结了前面的艰难,又引出了后面继续奋斗的内容。
在结尾的抒情语句,一般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像“我将永远铭记这段岁月,它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抒情是文章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说一说情感的抒情方法和作用
![抒情是文章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说一说情感的抒情方法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1dbc11a32d7375a4178066.png)
抒情是文章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说一说情感的抒情方法和作用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章的目的就是表情达意,因此,无论何种文体,都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要表达这种情感的途径很多,但是抒情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抒情含有强烈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激发人的感情,产生思维的火花,思想的碰撞。
抒情的应用比较广泛,一般性文章也常常需要有抒情的成分,在不同的文体中,抒情方式的体现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在记叙文中,抒情常常是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的。
议论文中,作者通常并不是直接抒情的,通过论证的过程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说明文中则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感情色彩。
抒情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作者把自己抑制不住的情感在文章中直接抒发出来的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是最能以情动人的方法,感情真挚,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做作、无病呻吟的感觉,因此,不能为了营造某种气氛而滥用表达方式。
间接抒情比较复杂,根据依附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借事抒情(通过叙事,把情感蕴含在记人、记物的叙事中)、寓景于情(对景物的描写,把情感融入到对自然事物和场景的描写中)、借物抒情(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借用联想、象征、比喻、拟人,将自己的情感曲折的表达出来)、以理抒情(通过议论来抒情,把情感融入到事理的评价中)。
需要说明的是,抒情需要感情真挚,符合文章的主题要求,表达要精练、通俗,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段,需要传达丰富复杂的情感。
想要表达到这一效果,还是需要相当的语言功底的,需要在时间写作中不断的学习。
抒情手法的作用及使用技巧
![抒情手法的作用及使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4f88236294dd88d1d26b61.png)
抒情手法的作用及使用技巧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在文章中,情感是飞舞的灵魂。
欧阳修曾经说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文章之意也不在事,在于作者的真情。
情感在文章中往往以人、事、景表现出来,为文章注入神韵,使之成为生机勃勃的参天大树。
在记叙文中,情感能够赋予文章以充沛的力量和感染力,带给读者以共鸣,简言之,“无情不成文”。
但情感又是捉摸不定的。
相比于说明论证的文章,情感的朦胧和扑朔迷离为我们进行情感的抒发增加了许多难度,因此,对情感表达的规律和抒情手法的使用技巧进行一定掌握是有必要的,通过抒情手法的掌握,能够极大丰富文章的情感内涵。
01 什么是抒情手法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任务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的一种手法。
它能够自然地展现作者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共鸣。
简而言之,抒情即是在文章中,对所表现对象抒发的爱憎好恶的感情。
抒情的“情”包括喜、悲、忧、思、恐、爱、憎、怒、欲、敬等,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
巴尔扎克讲:“感情在无论什么东西上面,都能留下痕迹,并且能穿越空间。
”抒情的根本目的,就是表情达意,即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意。
在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叙事是为了明意。
抒情是具有高度的表达自由度的,这意味着思绪的自由灵动。
而抒情的内容,也就是情感过程和意义,又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言传性”。
因此,抒情的形式在抒情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抒情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表达情感,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抒情的首要目的。
二是营造境界,在抒情的过程中,与其他手法如叙述、描写的结合,形象和优美语言的表达,营造出一种富于情感的、形象的境界,也是抒情要达到的目的。
这意味着,好的抒情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抒发情感,而是在此基础上能够营造出一种与文章相符合的意境,不然则会使文章变得干涩,平庸。
抒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通过对感情的抒发,从而感染读者。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ef5a3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8.png)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篇1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
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
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
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
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二、思路入格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
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
议论中的抒情范文议论抒情散文
![议论中的抒情范文议论抒情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79f34c4431b90d6c85c7c4.png)
议论中的抒情范文议论抒情散文一个人自从出生,就一直走着自己那条充满坎坷的道路。
不管你怎样走都是从生到死,从坎坷到成功,从出发点到终点站。
也就是从出发点走到目的地。
待走道终点站时也就是生命的最后。
这就是人生。
在人生中有很多让你我迷茫的转折点。
如:痛苦.高兴.快乐.忧伤.绝望.希望等。
每面临一个心情,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点,出现一个让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出现一个决定我们命运的十字路口。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高兴犹如一片春天的新叶,是那样的柔嫩,却经不起挫折的吹打;因为挫折犹如一场猛烈的暴雨,是那样的强大,却经不起拼搏的冻却;因为拼搏犹如一个寒冷的冬天,是那样的严寒,却也经不起忧伤的磨砺;因为忧伤犹如一个沉重的闷雷,是那样的冷酷,却经不起乐观的征讨;因为乐观犹如一个春天的花蕾,是那样的芳香,使人生陶醉在春的花香里。
对于人生,我现在感觉他很深奥。
人生有如一个无边无垠的宇宙,他是如此的浩瀚;人生有如那个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是如此的广阔;人身有如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他是如此的迷茫。
他的心计,他的庞大,他的广阔,是他去被别人领悟。
人生如水。
水的清澈,水的坚强,水的纯洁使他面对挫折从不退缩,从不认输,从不放弃。
耐心是他面对挫折只是时间的观念,即使挫折再大,波浪再大,在水的眼里都不值一提,一段时间过后总会 ___。
人生如茶。
茶的清香,茶的淡雅,茶的独特,茶有着他自己的味道。
茶的种类有很多,如:碧螺春,铁观音,乌龙,龙井等。
虽然茶的种类有很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先苦后甜“。
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中有着快乐,有着幸福,有着悲伤,有着愤怒,有着痛苦有着许多种人生中该有的情绪,每个情绪也都标志着我们的人生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坎坷难走的。
在人生中磨练自己,战胜自己,鼓励自己。
从人生中领悟自己的一生。
高二议论文复习迎考阅读资料_第七章 议论文中的概叙与抒情(整理精校版)
![高二议论文复习迎考阅读资料_第七章 议论文中的概叙与抒情(整理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f61fd25022aaea998f0f51.png)
高二议论文复习迎考阅读资料_第七章议论文中的概叙与抒情作文辅导0308 2049第七章议论文中的概叙与抒情内涵点说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来看,有不少考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根据论点和论证的需要,巧妙地运用概叙和抒情的手法,以表现所阐述的观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考生概叙的内容都是源自于自我生活体验和新闻媒体中出现的真实事例,由这些事例而引发出的抒情,是感受和观点的表白,因而使得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得法。
要写好议论文,就要调动起自我的写作技能,既要有切合题旨的生动事例,又要有透过概叙而引发的感想,这就能使文章生动深刻,引起的共鸣。
方法指津1.议论文中的概叙议论文中的概叙应做到:(1)叙述的事例要与论点一致,为论点服务。
例如有位同学写的《想和做》一文,为了论证“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一观点,文章就叙述了学游泳的事例。
这样的概叙,用来说明“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是十分一致的。
(2)对概叙的事例要辨别真伪。
这里所说的“真”,就是指符合论点的事例;所说的“伪”,就是指不符合论点的事例。
有一位同学写的议论文《骄者必败》,引用了很多事例来证明论点,诸如赵括败于秦军,曹操败于赤壁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巴黎公社失败,希特勒为苏联红军所击败等等。
我们把这些事例仔细思考一下,鉴别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事例并不是都能证明“骄者必败”的论点的。
(3)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概叙的详略。
议论文中的概叙,总体来说,都是简略的。
但相对而言,哪些可以省略,哪些必须交代清楚,这要看阅读对象,要从环境、时代等实际情况出发。
如果这个材料比较熟悉,就可从略;不熟悉的内容,就要交代清楚。
2.议论文中的抒情议论文中的抒情有以下几种方式:(1)直抒情怀。
议论中不借其他辅助形式,而从“我”的角度直接吐露感受,充分坦露胸怀,感情比单纯的议论浓郁强烈得多。
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自始至终贯穿悲愤之情,首段结句“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表达了无比的蔑视和切齿的痛恨,传达了沉郁的悲惋和写作的目的。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90f7d30508763231121241.png)
பைடு நூலகம்
议论文中的描写,是指在论述过程中,为增加议论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而对人物、事件或观点、论据作一定的适当的形容、描绘。请看一篇习作 《“广博”与“精深”小议》结论部分的描述性文字:“广博是精深的条件、 基础,精深是广博的深化、发展。广博与精深就像宝塔一样:广博是那宽厚 的塔基,精深就是那尖巧的塔尖。如不广博,一味追求精深,就犹如没有塔 基,那高高的塔尖焉能耸入云天?而只有广博却不精深,犹如失去塔尖的塔 基,哪有那引人注目的雄姿?”通过这样通俗形象的比喻描绘,不仅结尾生 动自然,而且更形象地勾画出广博与精深的辩证关系,使说理更加清晰生动, 增强了议论的力量。
议论文中的抒情,能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如鲁迅先生 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末尾的两个字“活该”是饱含感情的诅咒。更 多的文章是把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在议论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强烈鲜 明的感情,使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既扣人心弦,又使人折服。鲁迅先生的杂 文《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么一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 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 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一段文字, 既发表了议论,也有力地抨击了旧中国反动派的凶残、卑劣,抒发了唤醒民 众、爆发斗争的感情。
议论文中的记叙,是指对引出论点的事实,或对作为论述根据的事例的概 括叙述。如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首先对白求恩同志的一生 作了极为精要的叙述:“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 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 春天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这段话叙述了白求恩同志 的一般情况和到中国的目的、牺牲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紧接着指出:“一 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 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 习这种精神。”这个中心论点是在叙述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议论文中运用的记 叙要简单、清楚、概括。
议论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议论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4a6125b27284b73f24250b0.png)
议论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下简称《纪》)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议论文。
它庄重、亲切、中肯,观点鲜明、正确、新颖,不仅阐述了做人的准则,教人向上、催人奋进,而且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堪称议论文的经典。
一、议论文的语言(一)准确对于议论文来说,准确表达需要做到这两方面:二是要真实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纪念他,就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白求恩精神是什幺?毛主席从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角度来阐述。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将白求恩精神概括为一句话作为中心论点,用语准确,可谓无懈可击。
(二)鲜明论点要鲜明。
凭借准确的语言,毛主席将学习白求恩表述为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开展纪念活动的意义,充分体现了领袖风范。
语言鲜明表现在爱憎分明上。
《纪》文中“满腔热忱”与“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形成鲜明的对比,赞成什幺,反对什幺,让读者一目了然。
“精益求精”“很高明”是对白求恩医术的高度评价,“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是对有些人的批评,这种鲜明的感情色彩贯穿于行文当中,我们从字里行间领会到了作者鲜明的倾向性。
(三)生动议论文语言的生动需要恰当地使用形象化的手法。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主席用了“留声机”来比喻留学生回国后只会照原样照搬照抄;在《反对党八股》中毛主席批评八股文的语言“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不仅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也使论述深入浅出,增强了教育效果。
(四)概括议论文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的显着区别。
记叙文以形象感人,要求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人、事、物作具体的、形象的记叙和描绘。
而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证明论点,只需要概括地叙述清楚有关内容即可。
《纪》开头在介绍白求恩时只用了74个字,高度概括并侧重于介绍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工作及特点,为下文颂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贵品质奠定了议论基础。
议论文立意技巧及方法
![议论文立意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1a650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4.png)
议论文立意技巧及方法1、多维立意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
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
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融旨于景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
是指作者把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
如2003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
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融旨于物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
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
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
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真好”为题写作。
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
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
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
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反用其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
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的一封信”为题写作。
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个性十分突出。
5、一字立骨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
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
议论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66fbeb680203d8ce2f24e6.png)
议论文知识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的重点,特别是初中阶段,八年级开始初步接触,九年级重点学习。
学生刚开始接触议论文可能会有很多的不适,这篇文章大家一起来学习下议论文。
学习议论文,首先了解最基础的语文知识一一表达方式。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描写: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议论: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活楚的表达方式。
如:堂子发芽了。
(记叙)一颗颗圆润的豆子长出了代表着希望的瘦弱的嫩芽。
(描写)啊,豆子发芽了!(抒情)豆子发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议论)豆子发芽需要水分。
(说明)议论文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一般都由论点、论据、论证组成,称为议论文三要素。
议论文是一种实用的文体,它的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般性的政论文、评论、杂文、演讲稿、读后感、序跋等。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灵魂,把握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
怎样把握论点呢?1.分活论题和论点。
例如:九年级上册《谈读书》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前者是议论的问题,后者是议论的观点。
所以,阅读议论文,要纵观全文,弄活作者是对什么问题发议论的,然后再看作者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2.注意论点的位置。
有时文章标题就是论点。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之兼用多种表达方式(附例详析)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之兼用多种表达方式(附例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42eb37f01dc281e43af007.png)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之兼用多种表达方式(附例详析)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摆事实”时自然也会用到记叙这一表达方式,但它要求记叙时简明扼要——只需叙出事件梗概,或者说只叙述与论点紧密相关的部分即可。
除了记叙,议论文中还可合理运用描写、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一、记叙与描写,务必控制篇幅、指向明确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有很大的区别。
在记叙文中,记叙材料要具体、生动,以形象感人,而在议论文中运用事实材料的目的在于佐证观点,以理服人。
那么,议论文中应该如何记叙材料呢?1.删除枝叶,定向叙述。
很多考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但引用这些材料时却不善取舍,结果导致叙议分离、指向模糊。
如考场作文《崇尚民族气节》中以梅兰芳为例的片段:梅兰芳从小勤学苦练使他的京剧表演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演出的《霸王别姬》等剧目倾倒了无数观众。
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请他演戏,梅兰芳愤然拒绝。
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那颗爱国赤子心并未消失,从哪儿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须以示抗议。
压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对准论点,理出主干,定向落笔,删除枝叶。
运用这些方法修改,上述文字只需一句话即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敌伪军高价要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下,表现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修改后的文字可谓简洁,却又不乏力度。
2.叙有文采,兼具哲理。
这是叙议结合的高级境界。
如优秀作文《因为自我,所以欢愉》的中心论点是“愿你眼中总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其中有数段边叙边议的精彩表述:与此同时,做自己更是在繁忙社会中的自我救赎。
正如《奇葩说》中的辩手姜思达那样,他敢于穿戴标新立异的服饰,敢于公布自己的与众不同,更敢于临时发起百人夜跑,邀请艾滋病人共进晚餐。
他的举动自然要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但他活得恣意洒脱,毫不顾忌他人的目光。
他在别人的称赞抑或鄙夷声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实现了生命的突围。
议论文基础知识(实用)
![议论文基础知识(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772e2fdd36a32d737581d2.png)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精练。
7.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1、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在议论文中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 问题。在一篇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优劣主要取决于它。因 此,对论点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论点要正确。论点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外,还 要以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问题,防止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此外,还要注意论断中的 每一个概念都应当是准确无误的。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论点准确,包括概念、 论断、提法和分寸的准确;论据、引语准确;语法、逻辑、用词造句准确;阐明党和国家 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准确;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不武断、不浮夸,要一分为二。 (2)论点要有针对性。申论的论点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舆论导向上具 有针对性;针砭时弊,针对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弊端、陋习,对症下药,加以评说, 予以治疗;触及当前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分析起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等等, 以正确引导舆论和指导实践;抓住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分析说理,解开人们的思想疙瘩;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论证评说。 引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因此,哪里是主要的 问题、哪里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必须在动笔之前解决好。需要说明的是,引论论证评说的 是"主要的问题",而不是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做法。 (3)论点要深刻。论点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科学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要使论 点深刻有力,作者就必须首先清除那些泛泛的、装腔作势的议论。同时,深刻也还要具有 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敏锐性;能够透过现象 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表面现象能够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具有预见性,即对错综复杂 的矛盾及其未来的结局分析之后,能够作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论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中的抒情方式与技巧
如果议论文中穿插抒情的成分,一边发议论一边抒发感情,就是议论中抒情。
一.议论文中抒情常见的方式
1.用于文章开头
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一文开头这样写的: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安心读书。
上面两句话情寓于言中,显然是议论中抒情,也可以称为“抒情性的议论”。
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在批驳谬论之前就形成了一种“哀兵必胜”的气势。
2.用于文章结尾
议论文的结尾运用抒情的例子很多。
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尾一段:“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仅只一句话,可谓一语千钧。
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为人类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称赞。
议论文的结尾运用抒情,比一般议论文字感情色彩更浓,而且易于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号召力。
3.抒情贯穿全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
人们写诗歌、散文往往重在抒情,其实,写议论文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也应该以情感人。
我们仔细研读和体味那些典范的议论文,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吴晗的《说谦虚》等,就会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炽热深情。
二.议论文中运用抒情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抒真情,忌空泛、漂浮
要想用抒情这一表达方式打动人心,必须以真情传入笔端。
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所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正是因为作者对亲密战友马克思十分了解,对马克思怀有炽热的深情,因此在叙述和议论中自然而然地包含着强烈的感情,也表达了对马克思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
可是,有不少同学在议论文中运用抒情时,抒情的文字空乏、漂浮,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结果,非但不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反而给人一种空洞、枯竭的感觉。
198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读〈画蛋〉有感》,附了一篇短文,要求考生发表感想,写一篇读后感。
有一篇作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急急地看过《画蛋》,禁不住心潮起伏,情思横溢,心也冬冬跳起来,因为它使我记起了我的一段经历。
”
《画蛋》一文仅有二百多字,考生又置身于充满紧张气氛的考场之中,这篇文章怎能有这样的感召力呢。
这种抒情文字是空洞无物的,只会让人觉得是“为文造情”罢了。
2.要点到为止,忌矫揉造作
议论文中的抒情一定要用得恰当,点到为止,切不可贪多求长,矫揉造作。
有位初三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奋斗》的讲演稿,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的班集体,是光荣的集体,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千千万万个英雄儿女曾经在你的怀抱中成长!我生活在我们的集体内,有时是这样幸福,有时又是那样开心;我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感到骄傲和自豪。
令人难忘啊!我们光荣的班集体,我要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奋斗!看得出,这位同学写这篇讲演稿是想用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来打动听众以引起听众感情的共鸣。
可是,读后我们并不会因几句造作的抒情而感动,相反会感到好笑,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内容空洞、未抒真情外,主要是因为,习作者一味堆砌辞藻,空喊口号,以致感情的抒发不真切,不自然,显得忸怩作态,因而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议论文中的抒情更是如此,一定要发诸真情。
鲁迅先生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
”可见,真情实感是任何文章都必不可少的。
就议论文而言,理论和思想只有渗透着作者深厚炽热、健康朴素、真切诚挚的感情的时候,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