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作者:谢梅来源:《收藏界·名家探索》2018年第06期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行为。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去选择阅读材料、制定读书计划并付诸实施的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进行批判性思考,拓展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
“自主阅读能力”:指学生能够自己做主,独立的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分析、理解、品味阅读材料,具有处理、筛选、搜集、接受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已有的认知基础、阅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引导小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具有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自主阅读实践为内涵的主体性阅读,教师从中总结出相应的策略,归纳总结后用于指导实践。
二、课题国内外统一研究领域现状1、国外研究概况:语文自主阅读的研究国外早已经开始,资料显示,国外学校对小学生阅读的研究非常重视。
他们强调“博阅”,广泛的大量阅读,约定的方面涉及各行各业,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与实践结合,根据生活的需要阅读,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阅读的能力能很好的进行利用,可以说阅读的生活性非常强。
美国是一个信息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对于小学生的阅读也是要求广泛全方位,他们要求学生迅速来猎取大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头脑,打开自己的认知世界,对于小学生阅读有良好的社会氛围,不仅教师重视孩子的阅读,家长更是非常重视,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一切良好的条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10年7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
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______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阅读活动。
此外,研究前人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也离不开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
此外,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同时,阅读也是孩子相伴终身的精神家园。
因此,作为一名学生每天都要看书研究,研究知识就离不开阅读,特别是语文的研究,学会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的自觉能动性。
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活动,在语文素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任务。
自主阅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并制定读书计划。
这种阅读过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
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能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品味阅读材料,并处理、筛选、搜集、接受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调动已有的认知基础和阅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阅读惯。
___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等。
此外,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不低于150万字。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一直被排在语文四个能力的第一位。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语文教育是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方面构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围绕这一目的,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正确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诸多方面的能力,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往往运用得不灵活,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按规律认真去培养学生理解的能力,由浅人深,由表及里。
要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多读、多看,并联系上下句作出比较加以理解。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训练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较差,许多学生的兴趣点还集中不到学习上,同时学生因为单纯,关于未来的激励性也很模糊,所以在缺乏动力懵懂状态下对于阅读感到枯燥,认为没有给他们带来乐趣,许多学生宁愿每天花很长时间看电视,也不愿看课外书。
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他们偏爱于电视声像材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体验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个性化教育理论: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3.研究情境理论:研究是一种情境化的过程,学生的研究效果受到研究情境的影响,注重营造良好的研究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
通过以上理论依据,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营造良好研究情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二、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21世纪这个创新的时代,教育将有更大的发展。
阅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教育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
然而,在当前我们的农村小学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现象。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将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
教学过多局限在“积累”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体验,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及他们自己的感悟和朗读语感的培养。
这种被动的接受式研究方式,忽视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主动与和实践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上述教学现状,我们旨在探索新的语文教学策略,更多地关注阅读动机及过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第八次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初中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水平。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刘月红一、课题的提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教学课题,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直接涉及到我国的教学传统。
从网上查阅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已有一部分学校开始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也有少数相关的理论文章出现。
但在当前我们学习到的数学课堂上,却很少能有教师将这个问题有效地体现出来。
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数学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可以读一些数学史、数学科普、数学教辅等方面的书籍杂志。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在未来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这就给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教育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才能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
报告认为:学校教育既要使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又要使学生有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这种认知能力是接受教育的许可证,它给人的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多注重的是运算的研究,而对于数学阅读、数学表达能力的研究大多是个人的、零散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新课改的今天,应该看到素质整体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性人格和能自觉主动发展优良素质人才。
我们开展“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意味着学生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简介部分1.标题:《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2.摘要探索语文主题学习阅读的种种误区根源,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协调师生、学习同伴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让学生爱上阅读,自主阅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采用文献分析法,采用观察研究法,调查分析法,课内外阅读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问卷法,经验总结法。
二、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1.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研究的近程目标是使阅读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向学会阅读,利用语文主题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和培养能力。
(1)开展阅读活动,把学生由课堂引入广阔的“生活海洋”。
创建书香校园,、海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从而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语文主题学习1+X 阅读课改革阅读课的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语文主题学习阅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强化高效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阅读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2)探索语文阅读的种种误区根源,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协调师生、学习同伴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让学生爱上阅读,自主阅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课题研究结合农村实际,来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的操作过程以及实施策略等,为本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推动主题阅读教学更好的走入农村初中课堂。
2.课题研究的意义当前农村中学阅读材料较少,学生阅读水平较低,阅读兴趣不浓,语文主题学习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语文阅读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系统阅读方法。
语文主题丛书学习就是简简单单学语文,快快乐乐读丛书。
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语文主题学习1+X阅读形式将成为课堂阅读的交流常态,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通过语文主题丛书的使用,更好地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的阅读水平,缩小学生阅读之间的差距,阅读素质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 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阅读教学要突破定势思维,引导学生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与发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 前学生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对阅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现象 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面对现状我通过反思,深刻地认识 到:阅读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阅读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迫在眉睫。教师的责任在于引 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但要读懂课文内容,还要感悟课文情感。因此要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 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 • • •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3、随机指导。
(二)、要重视对学生迚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1、读前提出要求, 2、读中相机指导, 3、读后归纳方法。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的自主阅 读创造条件
(五)、要增强群体观念,培养独立阅读能 力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不足:
结题报告 (2)
学科分类
小 学语 文
主持人
王维 刚
所在单位
顺河街任营小学
填表日期
2016 年 6 月 18 日
淮滨县教育体育局 制 2016 年 5 月
— 11 —
主要内容提示: 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去写: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2.研究的目标、内容、
方法和过程;3.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4.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工作思路;5.参考 文献与附录。
—9—
七、鉴定专家签字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签名
八、淮滨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审核意见
淮滨县基础 教育教学研 究室负责人 审核意见
淮滨县基础 教育教学研 究室验收、审 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 日
公章 年月日
— 10 —
附件 3:
淮滨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立项编号
HJ2015015
课题名称 关于小学生读书笔记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实践性 课程,义务教育课程应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教学应注意吸收 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好读书。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有所启发,在读中有所实践,坚持读写 结合,逐步提高其学习语文的能力。针对此,县教研室今年明确提出在中小学积极 开展高效阅读。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引导指导学生大量积极有效的阅读,在 读中积累、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实践,坚持读写结合,积极指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 记,可以说,这项工程的提出,非常及时,非常适宜,目的就是为解决当下的小学 语文教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和困惑。提供一条非常 有效的途径,据课题人员的入班调查显示:小学生进行的课内外阅读中有指导地不 到 5%,没有指导地课外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几乎为零。小学生课内写读书笔 记的也只是教材中规定的习作次数,整个小学阶段大概 2-3 次习作训练。同时,读 书笔记的质量也普遍不高,大都只是应付之作。谈不上有自己的真实体验或情感共 鸣。为此,本课题旨在就小学生读书笔记有关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查找原因,制定 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指导破解这一问题的途径、方法与应对处理。为广大小语教师 开展本项活动提供可以借鉴之路,以期解决当下小学生阅读中读写结合的难题。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阳新县富池渡口完全小学语文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近年来的语文课改中,我们在如何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问题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对新课程的运用浮于表面。
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不自觉。
特别是阅读教学中限于传统的做法,没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一味地注重“预设”的教学程序,往往使“教”与“学”的行为单一而死板。
于是我们提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结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以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进一步深入进行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即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般来说,有效的教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意识,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的行为表现。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或者研究有效的教学最终是从研究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来获得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语文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内容有: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教师备课应该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灵活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调整预设目标;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2)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惯和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整合阅读资源、创设阅读环境、开展读书活动和构建读书沙龙等可操作性策略,激发师生与家长的阅读热情,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主、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培育具有现代人文理念的人,为学生可持续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整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必读书目、学生必读书目、家长必读书目,以及开展让人神往的读书活动,探索一套能激发师生与家长阅读热情的可操作性策略。
同时,我们还将创设让人渴望的阅读环境,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读书沙龙,营造开放、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
我们认为,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惯和人文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可持续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显性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探索多样的读书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并与好书成为朋友。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阅读,成为学校和家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隐性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形成丰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全校师生热爱阅读、喜欢思考,形成浓厚的学校文化特色,努力达到“读书,让学校精神起来”的目标。
我们希望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每个班级都要尽力营造读书氛围,以激发学生研究的动力,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核心。
综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效率,形成开放的校园、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
我们探索以课堂为主体,课外校外为两翼的大阅读教育模式,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特色。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实验项目》结题报告兴县瓦塘镇明德小学一、实验背景读书是人类文明追求的象征。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其实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
对学校而言,这层意思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快乐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大师对话,为精神打底,为人身奠基;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的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二实验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9-----2009、7)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制定阅读计划,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9、9-----2011、7)边观察、边研究、分析,及时汇报诵读篇目,个人诵读总结、学生读书体会,做到周周有汇报,月月有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9-----至今)汇报总结材料,形成交流资料,攥写结题论文。
实验方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积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围绕“汲取清泉,葱茏人生”这一主题,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2、倡导我校学生、教师及有能力的家长逐步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促进家庭文化氛围的形成。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综合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实验过程:1确立活动主题:汲取清泉,葱茏人生2 成立领导机构:组长:吕建文(校长)副组长:付平平、雷春莲主要成员:各班语文教师3 确定阅读时间1)周一周五(早7点50------8点20)每日确保半小时诵读。
2)周一下午兴趣活动时间为全校爱书日,学生老师共读书。
3)周四下午兴趣活动时间《弟子规》学习日。
4)周五上一节课外阅读拓展延伸课每月月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举行读书交流活动。
4明确具体职责1)积极营造书香乐园。
楼道校园由组长、副组长负责分类专题装扮。
教室班班都设图书角,由班主任负责。
2)楼道设有读书长廊,由值日班级负责借书、还书记录,值日教师协助。
3)各班语文老师根据课本内容制定本年级阅读计划、诵读篇目、课外拓展课展示课例。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结题报告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与新课程对接的实验研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通河县实验小学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前提;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知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校自接受这项课题任务后,经过学校上下努力,在半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面,我就学校一学期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实验进行阶段性的小结。
一、思想统一是实验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我校被省厅定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与新课程对接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后,校领导高度重视,马上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孙彦玲副校长担任课题实验小组的组长,语文科组长担任监督员,在实验的年级中选拔出有创新意识,敢于改革,思想新锐,与时俱进的年青老师担任实验班级的实验老师,一年级由曹晶老师、冯秀丽担任、伞喜翠老师,二年级由谢小华老师、栾玉梅老师担任,三年级由王德生老师、邢入元老师担任,四年级由李雪老师、革彦萍老师担任,五年级由施彦哲老师、谢红英老师、赵美玲担任,六年级由王新月老师、贾春波老师担任。
此外,学校要求非实验班级的老师也应在教学上紧跟形势,以课改教材为主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尝试。
二、学校在政策上实施倾斜,在人员、物品上全方位地予以支持。
为了给实验老师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营造一个实践的教学氛围,学校根据每年教学大赛要求的基础上,额外加了实验老师必须参赛且课程要达到课改要求,这不仅给了实验教师一个练兵的空间,而且也为实验教师进行实践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再造生成的实践空间和演练平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研究,初步摸索出关于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读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学科探究的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我们教学理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大为改观。
一、师生反响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学习语文课和写作文提高了兴趣,课堂效果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变得主动起来了。
1、学生在课堂上状态积极,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求异求新的欲望强烈。
2、学生初步养成了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良好习惯,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在读书中取得了不同的收获。
3、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二、结论与思考(一)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可行性。
小学生阅读兴趣日趋浓厚,学习质量明显提高,语文课和作文课和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在课堂上状态积极,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求异求新的欲望强烈,推进课堂有效性的实现。
(二)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反思在将近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心得,但我也清醒的看到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心得体会:(1)课题研究不是一个纯粹从经验到经验的简单过程,而是必须用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控制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应的研究技术等,这是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保证。
(2)开展有效教学研究,除了必须重视理论指导外,还要注意借鉴和汲取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校情加以改进,这是一个借鉴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3)要注重实践。
课题研究不是一个纯粹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过程,“理论的实践乏力,实践的理论疲软”,都是课题研究不能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原因。
必须真抓实干,实现基本理论走向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对多个小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同时,还收集了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以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研究结果通过对调研和实地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 家庭应该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积极的阅读榜样,鼓励孩子多读书。
- 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和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技能。
- 社会应该提供各种阅读资源和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
4. 实践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实践建议:- 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给予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 学校可以组织阅读俱乐部和阅读比赛,增加学生的阅读动力。
- 社会可以举办阅读活动和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5.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实践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本研究的结论和实践建议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6. 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的选择和地域范围的限制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和调查范围,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问题。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结题报告提出课题本报告旨在探究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历史和相关理论文章,但是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很少有效地体现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然而,数学阅读具有许多特点,如有助于规范数学语言、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惯、培养自学能力等,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2.数学阅读的心理活动过程数学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过程类似,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可以读一些数学史、数学科普、数学教辅等方面的书籍杂志。
3.学校教育的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在未来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这就给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教育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才能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终身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多注重的是运算的研究,而对于数学阅读、数学表达能力的研究大多是个人的、零散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新课改的今天,应该看到素质整体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性人格和能自觉主动发展优良素质人才。
我们开展“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意味着学生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彰显。
4.边缘发展区理论边缘发展区理论认为,研究先于发展。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研究应该在这个差距的边缘发展区进行。
对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让他们在边缘发展区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XXX申报的课题《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XXX审评。
为了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课题主持人代表课题研究组作开题报告,请专家、领导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指正。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研究成就有密切的关联。
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研究,而且越早越有利。
目前,各类教学机构对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日趋重视。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感到学生阅读能力差,阅读方法掌握不好是普遍的,反思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虽然在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但在实际课堂中由于各种原因将这一主体淡化,更多老师将教材和目标的达成只注重于大部分学生,对个别学生的主体进行了淡化,这些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受到禁锢,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受到压抑。
因此,我们申报了“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
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
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后,在阅读一篇美文时,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文章的意境。
而不是在老师引领下对文章的肢解性解读。
而无论是提到整体把握,还是大量的课外阅读。
都不得不依赖于学生的独立阅读。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低端的语文教师,更要准确的感知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期望能够补充前人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造就的理论,试图为小学生阅读能力造就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现实意义: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帮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更好的造就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各年级既有共同的一般规律,又有不同的要求,实验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做到诸方面的有机统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做到,在阅读中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各种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又要有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执笔人:阳谷县七级镇明德小学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我国宋朝的大诗人轼曾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阅读的作用,人人皆知。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伟人,他们都无一例外都热爱阅读,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少年儿童时代都经历过如饥似喝的阅读阶段。
前不久,有个机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藏书成正比,家里一本书没有或者仅有很少几本书的家庭,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
所以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要与好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人人爱读书,以读书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在孩子的黄金年龄段,如何让学生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校园课余时间,读书,成了我们的追求,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
我们的小学生中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或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触课外阅读还不多,所以他们需要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许多家庭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如父母不爱读书,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不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社会影响对不少孩子的阅读习惯影响也很大,许多孩子不爱读书,喜欢看电视、打游戏等,再加上适合儿童阅读作品也太少,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便成其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大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必要。
(二)研究意义(1)阅读习惯培养是学好其它学科,形成全面发展素质和人格的基础良好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各科教学都要重视阅读,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并养成习惯。
学生如果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
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
《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近年来,大力推行“以读书改变命运”的口号,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也在探索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尊重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尊重学生对每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思索。
同时,老师要重视肯定学生的语文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积极阅读。
二、创设有趣的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学校要注意创设有趣的阅读环境。
例如,在趣味化的环境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阅读材料,增添阅读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为学生提供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认真阅读中充分享受快乐。
三、引导学生实践阅读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时,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实践阅读,以提升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以拓展性课题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自行探索阅读中的新知识;可以让学生探索课本中的细节,培养他们阅读的技巧;可以鼓励学生发掘阅读中的趣味,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语文教学日益受到影响,运用多媒体资源也成为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媒体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
本研究发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要从尊重和鼓励学生入手;创设鼓舞学生学习的有趣环境;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乐趣。
最后,为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家长和学校应当加强配合,并不断研究、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阅读资料,推动学生建立爱阅读的习惯,以促进学生向知识的追求。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基本策略是:尊重和鼓励学生;创设有趣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实践阅读;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崇文小学教育集团永安路校区闫海娟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
阅读教学要突破定势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与发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目前学生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对阅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面对现状我通过反思,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阅读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但要读懂课文内容,还要感悟课文情感。
因此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喜欢做,愿意做,才能够做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物的前提。
由此可见,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每堂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方法有很多,设计问题,由课题引发,利用电教手段等。
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由理解课题的“名扬中外”一词设置问题:为什么说这幅画名扬中外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激起学生读书兴趣后,让同学们自己读书围绕问题在课文中找一找。
再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借助视频动画感受海底鱼多,问学生课文中是怎样形容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而引出夸张的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在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及时进行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
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
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逐步做到:1、读前提出要求,在略读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课前的阅读提示,找出提示中所指示的要求,可以做一些适当补充,按要求进行读书思考。
例如:学习《狮子和鹿》一课时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到:狮子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等2、读中相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例如在学习《蜜蜂》一课的时候,有同学提出:蜜蜂究竟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在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后借助参考书给与解释,并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去阅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昆虫的书籍探索更多的秘密。
可以向学生推荐《木木的昆虫日记》。
3、读后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
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目标。
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享用。
在小学阶段,要下大力气培养认真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借助工具书、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积累好的词汇句子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四)、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1、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离开学生的阅读、思考只是一句空话。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学生自己要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了的讲出来,大家互相讨论、交流;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深不透的,再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也可以给以必要的讲解。
平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谈自己印象深的地方或感受等,再引入新课的讲读。
学生谈的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确是自己印象深、受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真实的感受。
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
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教师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课文从大树落叶、蟋蟀叫声、大雁飞行三个方面写了秋的声音,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声音,进行阅读欣赏。
激发学生走进课文的欲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对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等必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
学生往往会提出让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应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学生那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使提出的问题妥善解决,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切不可压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在讲读《陶罐和铁罐》时,让学生谈自己喜爱谁?为什么喜欢?多数学生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老实、谦虚;当我正在称赞大家时,有位学生突然大声说:“它还善良”。
这是我课前没想到的,于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继续讲讲课文中哪里体现了陶罐的“善良”。
学生讲出在课文结尾段写陶罐被文物工作者挖出后,请求人们快把铁罐挖出的话中体现了陶罐的“善良”。
我对这位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创新精神大加赞赏。
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气氛异常活跃。
(五)、要增强群体观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除了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因素起作用外,与学生群体也有密切关系。
课堂上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要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群体在推动阅读教学上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宽松的、开放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读书讨论视为一种快乐的事。
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群体,展开互助学习。
有时学生提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把它交给大家,依靠学生群体的优势求得妥善的解决。
可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论,在讨论、争论中取得共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说话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槐乡的孩子》体味槐乡的孩子以苦为乐时,有学生提出,劳动那么辛苦,槐乡的孩子怎么感觉到快乐呢?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并深入小组中启发:联系我们做值日时感觉累不累?那值日完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体会到孩子们在辛苦的劳动后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忘记的疲劳,所以说劳动最快乐!劳动最充实!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知识来源于实践,阅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不足: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时取得一定成绩,从学生完成的阅读记录本中可以看到,在读书时他们多多少少,零零散散有自己的体会。
但也有些不足之处:1.由于自己的研究经验不足,几乎都在探索着进行课题研究,因此我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实施的发展道路。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虽然好的想法很多但是不注意记录,形成的文字材料比较少,很少将自己的观点转写成文字进行交流,同时自己反思的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