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
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流程
![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5a27f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5.png)
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是火电厂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系统之一,其在火电厂的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电厂低氮燃烧技术再探讨]火电厂燃烧系统
![[火电厂低氮燃烧技术再探讨]火电厂燃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e662f0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1.png)
[火电厂低氮燃烧技术再探讨]火电厂燃烧系统针对上述氮氧化物排放量的严峻形势,变采用脱硝设备被动治理,为从源头上控制氮氧化物产生,开发燃煤锅炉氮氧化物减排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已刻不容缓。
低氮燃烧技术即采用水平、垂直进风原理,在保证锅炉正常燃烧所需耗氧风量条件下,改善燃煤锅炉进风量,实行立体分级控制,实现低氮燃烧的技术。
该技术在使用一般煤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5%~55%。
1、降低NOx产生的主要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煤种,采用合适比例的SOFA风率高位偏异布置,实现双向分级燃烧;浓淡燃烧技术,使燃烧器浓淡两相化学当量比处于可控的低NOx区域;降低主燃烧器区域峰值温度;同时,调整垂直与水平方向的空气分级和水平方向的燃料分级立体化燃烧系统技术。
这种技术是将从源头上根本减少燃煤锅炉氮氧化物的产生量,为实现氮氧化物的减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同时,还能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温偏差、减轻(或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等作用,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
(1)立体化燃烧技术(墙式切圆燃烧器)煤种适应性广:褐煤、烟煤、贫煤、无烟煤。
技术特点:立体燃烧技术大幅降低了NOx排放量和优化其他技术指标。
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炉膛空间,降低飞灰可燃物的损失,有利于充分燃烧。
炉膛内温度场更加均匀,且温度水平适中,能有效降低NOx的产生。
同时,使锅炉水循环更加可靠,上炉膛水平烟道温度分配均匀,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只有普通四角燃烧的70%,保护高温过热器和再热器。
燃烧器出口具有较大均等空间,气流不易受到水冷壁的影响造成贴墙,从而有利于防止水冷壁的结渣。
煤粉气流受水冷壁水冷程度要大大小于角式切圆燃烧,从而强化煤粉气流的着火特性、增加低负荷稳燃的能力。
着火点易于调节,煤种适应性更强。
(2)墙式完全燃烧供风系统用途:最大限度地降低NOx的排放量,提高燃烧效率。
适用燃烧系统:正方形或准正方形的煤粉燃烧锅炉(所有切圆燃烧锅炉和墙式燃烧锅炉)。
布置方式:四面墙上(或角上)切圆(或对冲)布置;原理:布置在墙上(或角上),提高了燃尽风的穿透深度和扰动,在燃烧的后期提高风粉的混合速度,在降低NOx排放量的同时,提高燃烧效率。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c44ca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0.png)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燃煤粉尘处理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煤粉研磨成所需的细粉,然后输送到锅炉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系统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如磨损严重、能耗高等,导致其性能和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此,对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研磨部分,可以采用高效的煤粉研磨技术,如磨辊磨煤机。
与传统的球磨机相比,磨辊磨煤机具有研磨效率高、能耗低、磨损少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煤粉的细度和均匀度,减少粉尘泄漏和排放。
需要对输送部分进行改进。
传统的输送方式是通过风力将煤粉输送到锅炉燃烧室,这种方式存在能耗高、粉尘泄漏等问题。
可以考虑采用密封式输送系统,如风力输送系统,通过改变风门的开度来调节煤粉的输送量,有效减少能耗和粉尘泄漏,并且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加装除尘设备,如电除尘器,对储式制粉系统中的粉尘进行处理和净化,减少粉尘的排放,提高系统的环境友好性。
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对储式制粉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实时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
还需要加强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储式制粉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保持整个系统的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改进对于提高其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采用高效的煤粉研磨技术、改进输送方式、加装除尘设备和优化控制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能耗、提高煤粉的细度和均匀度,减少粉尘泄漏和排放,提高系统的环境友好性和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火力发电厂煤粉的燃烧
![火力发电厂煤粉的燃烧](https://img.taocdn.com/s3/m/35c67156e45c3b3567ec8bc3.png)
火力发电厂煤粉的燃烧一. 燃烧煤粉对炉膛的要求炉膛作为燃烧室,是保证炉膛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之一。
燃烧煤粉时,对炉膛的要求是:1.创造良好的着火、稳燃条件,并使燃料在炉内完全燃尽;2.炉膛受热面不结渣;3.布置足够的蒸发受热面,并不发生传热恶化;4.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生成量;5.对煤质和负荷复合有较宽的适应性能,以及连续运行的可靠性。
二. 煤粉在炉膛内的燃烧过程燃料从入炉内开始到燃烧完毕,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着火前准备阶段从燃料入炉至达到着火温度这一阶段称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内,要完成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达到着火温度。
显然,这一阶段是吸热过程,热量来源是火焰辐射及高温烟气回流。
影响准备阶段时间长短的因素除燃烧器本身外,主要是炉内热烟气为煤粉气流提供热量的强弱,煤粉气流的数量、温度、浓度、挥发分含量及煤粉细度等。
2.燃烧阶段当达到着火温度后,挥发分首先着火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焦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而开始燃烧。
燃烧阶段是强烈的放热过程,温度升高较快,化学反应强烈,这时碳粒表面往往会出现缺氧状态。
强化燃烧阶段的关键是加强混合,使气流强烈扰动,以便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气,而将碳粒表面的二氧化碳扩散出去。
3.燃尽阶段主要是将燃烧阶段未燃尽的碳烧完。
燃尽阶段剩余的碳虽然不多,但要完全燃尽却很困难,主要是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完全燃烧的因素,如少量的固定碳被灰包围着;氧气浓度已较低;气流的扰动渐趋衰减;炉内温度在逐步降低。
如果燃料的挥发分低、灰分高、煤粉粗、炉膛容积小,完全燃尽将更困难。
据试验,对细度R90=5%的煤粉,其中97%的可燃物可在25%的时间内燃尽,而其余3%的可燃物却要75%的时间才能燃尽。
这也是实际锅炉中不可能使可燃物彻底燃尽的基本原因。
三. 影响燃烧的因素燃烧速度反映单位时间烧去可燃物的数量。
由于燃烧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燃烧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可燃物与氧的化学反应速度以及氧和可燃物的接触混合速度。
火电厂燃烧系统题库
![火电厂燃烧系统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20c00d9a58da0116c174923.png)
第一章燃烧系统一、填空题2.煤的成分分析有(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两种。
3.表示灰渣熔融特性的三个温度分别叫(变形温度t1)、(软化温度t2)和(融化温度t3)。
4.煤粉从进入炉膛到烧完,大致经历(着火前的准备)、(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5.煤粉的品质主要指(煤粉的细度)、(均匀性)和(水分)。
6.锅炉吹灰前应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并保持(燃烧)稳定。
7.处理磨煤机筒体煤多的方法一般是:减少(给煤量),或停止给煤机,增加(通风量)抽粉,严重时停止磨煤机或打开人孔盖(清除)堵煤。
8.燃油的物理特性包括(粘度)、(凝固点)、(闪点)、和比重。
9.油滴的燃烧包括(蒸发)、(扩散)、和(燃烧)三个过程。
10.在同样温度和氧浓度条件下,燃烧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与油滴的直径的(平方根)成正比。
11.锅炉启动点火前,应进行不少于5--10分钟的通风时间,以便彻底清除可能残存的(可燃气体),防止点火时(爆炸)。
12.强化锅炉燃烧时,应先增加(风)量,然后增加(燃料)量。
13.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特点是磨煤机的出力不受(锅炉负荷)限制,磨煤机可以始终保持自身的经济(出力)。
14.锅炉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条件是:要向炉内供给足够的(空气量),炉内维持足够高的(温度),燃料与空气要良好(混和),还要有足够长的(燃烧时间)。
15.煤粉越细,总表面积越大,接触空气的机会越多,(挥发份)析出快,容易(着火),燃烧完全。
16.煤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两种。
17.煤粉燃烧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旋流式)和(直流式)两种。
18.停炉后粉仓内尚有煤粉时,应(密闭)粉仓,并每小时检查一次粉仓(温度),并作好记录。
19.煤中的硫常以三种形态存在,即(有机硫)、(硫化铁硫)、(硫酸盐硫)20.细粉分离器堵塞的现象:排粉机电流(增大)、汽压(升高)。
21.粗粉分离器堵塞的现象:粗粉分离器后负压(增大)回粉管锁气器动作(不正常)煤粉细度(变粗)排粉机电流(减小)。
火电厂三大系统简介
![火电厂三大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81a386a25c52cc58bd6be6e.png)
三大系统简介一、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输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环节组成,其流程如图2所示。
(l)运煤。
电厂的用煤量是很大的,一座装机容量4×3O万kW的现代火力发电厂,煤耗率按36Og/kw.h计,每天需用标准煤(每千克煤产生70O0卡热量)360(g)×120万(kw)×24(h)=10368t。
因为电厂燃煤多用劣质煤,且中、小汽轮发电机组的煤耗率在40O~5O0g /kw·h左右,所以用煤量会更大。
据统计,我国用于发电的煤约占总产量的1/4,主要靠铁路运输,约占铁路全部运输量的4O%。
为保证电厂安全生产,一般要求电厂贮备十天以上的用煤量。
(2)磨煤。
用火车或汽车、轮船等将煤运至电厂的储煤场后,经初步筛选处理,用输煤皮带送到锅炉间的原煤仓。
煤从原煤仓落入煤斗,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经空气预热器来的一次风烘干并带至粗粉分离器。
在粉粉分离器中将不合格的粗粉分离返回磨煤机再行磨制,合格的细煤粉被一次风带入旋风分离器,使煤粉与空气分离后进入煤粉仓。
(3)锅炉与燃烧。
煤粉由可调节的给粉机按锅炉需要送入一次风管,同时由旋风分离器送来的气体(含有约10%左右未能分离出的细煤粉),由排粉风机提高压头后作为一次风将进入一次风管的煤粉经喷燃器喷入炉膛内燃烧。
电厂煤粉炉燃烧系统流程图目前我国新建电厂以300MW及以上机组为主。
300MW机组的锅炉蒸发量为10O0t/h(亚临界压力),采用强制循环(或自然循环)的汽包炉;600MW机组的锅炉为200Ot/h的(汽包)直流锅炉。
在锅炉的四壁上,均匀分布着4支或8支喷燃器,将煤粉(或燃油、天然气)喷入炉膛,火焰呈旋转状燃烧上升,又称为悬浮燃烧炉。
在炉的顶端,有贮水、贮汽的汽包,内有汽水分离装置,炉膛内壁有彼此紧密排列的水冷壁管,炉膛内的高温火焰将水冷壁管内的水加热成汽水混合物上升进入汽包,而炉外下降管则将汽包中的低温水靠自重下降至下连箱与炉内水冷壁管接通,靠炉外冷水下降而炉内水冷壁管中热水自然上升的锅炉叫自然循环汽包炉,而当压力高到16.66~17.64MPa时,水、汽重度差变小,必须在循环回路中加装循环泵,即称为强制循环锅炉。
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安全运行分析
![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安全运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eafc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3.png)
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安全运行分析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煤、燃气、生物质等燃料进行发电的重要设施,燃料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的组成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主要包括燃料输送系统、燃料贮存系统和燃烧系统三部分。
1. 燃料输送系统:燃料输送系统是将原料煤、燃气等输送至锅炉的系统,其主要包括输煤、输气系统。
输煤系统主要包括煤场、煤磨系统、煤粉输送系统、煤粉燃烧系统等。
输气系统主要包括燃气管道、燃气调压箱等。
2. 燃料贮存系统:燃料贮存系统是将原料煤、燃气等进行储存的系统,其主要包括堆场、燃料仓库等。
3.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的系统,其主要包括锅炉燃烧系统和燃气轮机燃烧系统等。
1. 煤场安全隐患:煤场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煤场存放的煤炭容易引发堆场积尘、自燃等安全隐患,导致火灾事故。
2. 输煤系统故障:输煤系统存在着输送带断裂、输送管堵塞、输送机磨损等故障,会导致煤炭供给不足或中断,影响锅炉的正常燃烧。
3. 输气系统泄漏:输气系统中的管道、调压箱等设备容易发生泄漏,导致燃气泄漏事故,造成安全隐患。
4. 燃烧系统异常:燃烧系统中的锅炉、燃气轮机等设备存在着燃烧不稳定、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
1. 加强安全管理:火力发电厂应加强对煤场、煤磨、输煤管道、输气管道等关键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完善安全设施:火力发电厂应完善煤场防尘、防火设施,安装明火监测系统、热成像监测系统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煤场安全隐患;对输煤系统、输气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进行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 强化培训教育:火力发电厂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培训,提高其对燃料系统安全运行的认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例析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防范
![例析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75c8f84a7302768f993972.png)
例析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防范某电厂Ⅰ、Ⅱ期从2011年至2012年间,锅炉逐台由烧无烟煤改为纯烧烟煤,制粉系统的安全性做了相关改进,主要改进方面有:1)、增加制粉系统防爆门面积2),增设粉仓灭火管,3)、增加抽吸炉烟风设备,降低制粉系统含氧量;4)制粉系统严密性整治。
制粉系统改造后已两次发生爆炸和多次粉仓超温等情况,既造成设备损坏,又严重威胁人身的安全及正常发电。
1、制粉系统爆燃的危害影响人员安全和设备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正常发电。
2、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1)煤的挥高发分特性无烟煤:含碳量很高,挥发分含量很小,一般<10%,故不易点燃,燃烧缓慢,燃烧时无烟且火焰很短,储存时不会自燃;烟煤:含碳量较无烟煤低,挥发分含量较多,一般20%-40%,易点燃且燃烧快,储存时容易自燃。
以前燃烧无烟煤,制粉系统无出现爆炸现象;改造后燃烧烟煤出现两次爆炸,相比较改造前后燃用两种不同特性的煤种而言,煤种的挥发分高是引起制粉系统爆炸的最根本原因。
2)系统内含氧浓度氧氣是一种助燃气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浓度的氧与煤粉混合就会发现爆炸,氧浓度高是发现爆炸的重要原因。
制粉系统中的氧气来自多方面,作为干燥剂的热风、冷风、烟气和系统漏风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氧气。
如果制粉系统内的煤粉混合物中含浓度不足也不会引爆炸,但对于烟煤来说由于其高挥发分的易燃性,因此对制粉系统含氧浓度要求需小于12% 。
3)煤粉的流动性积存的煤粉与空气中的氧长期接触氧化时,会发热使温度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会加剧煤粉的进一步氧化,若散热不良时会使氧化过程不断加剧,最后使温度达到煤的燃点而引起煤粉的自燃。
煤粉爆炸的前期往往是局部自燃,一定浓度的风粉气流吹向自燃点时,不仅加剧自燃,还会引起燃烧,而接触到明火的风粉气流随时会产生爆炸。
因此,制粉系统内积粉的存在也是引起爆炸的原因之一。
在制粉系统中的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木块分离器、锁气、再循环风门等设备由于其设备结构原因较容易积粉。
制粉系统
![制粉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1de625f77232f60ddcca1c3.png)
制粉系统简介-作用和分类
– – 直吹式制粉系统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制粉系统主要设备-分离器、磨煤机 制粉系统的选用原则 制粉系统相关计算
一、制粉系统简介
系统组成:
• 原煤输送系统将破碎后的原煤送入原煤仓→给煤 机→磨煤机→煤粉分离器→合格的煤粉(煤粉仓) →给粉机→由气流(如热空气)送入炉内燃烧。
作用:保证磨制煤粉的细度(粗粉分离器)或较 彻底地分离干燥介质与煤粉(细粉分离器)。 原理:利用离心力及重力(沉降)、惯性力、撞 击等的共同作用将较粗煤粉颗粒分离出来。
类型:
– 离心式分离器:径向叶片式;轴向叶片式。
– 旋转式分离器
煤粉细度的调节主要通过分离器的调节来实现。
粗粉分离器 作Leabharlann :3、影响球磨机工作的主要因素
(1)临界转速ncr与工作转速n:影响磨煤出力和电耗
图3 筒体不同转速时钢球的运动状况 (a) n ≤ ncr;(b) n略小于ncr ;(c) n ≥ ncr
3、影响球磨机工作的主要因素
(2)钢球充满系数ψ 与钢球直径D: 影响出力、能耗和煤粉粒度 钢球充满系数是指钢球容积占筒体容积的份额。一 般为筒体容积的1/3。 钢球直径应根据磨煤电耗和金属损耗的总费用为最 小的原则来选择。一般采用直径为30~60mm的不同钢 球。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 低速球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包括热风送粉和干燥剂送份(乏气送粉)
制粉系统主要设备
制粉系统的任务及相应设备: ① 制粉及干燥——磨煤机、下行干燥管; ② 输煤及输粉——给煤机、排粉风机、一 次风机、 给粉机、原煤仓及煤粉仓; ③ 煤粉分离——粗粉分离器及细粉分离器。
二、煤粉分离器
火电厂生产工艺
![火电厂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2cbc1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6.png)
火电厂生产工艺火电厂是一种利用燃煤、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生成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的发电厂。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电厂的生产工艺。
火电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系统以及辅助系统。
1.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主要包括供煤系统、锅炉炉膛和燃烧器。
供煤系统将煤炭从储炭库中输送到锅炉内,经粉碎、煤粉输送和喂煤等处理后,进入到锅炉炉膛进行燃烧。
锅炉炉膛内设有燃烧器,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后,通过点火器点火并形成火焰,从而释放能量。
2. 锅炉系统:锅炉系统主要包括燃烧室、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冷凝器。
燃烧室是煤炭燃烧的地方,燃烧室内的高温烟气通过蒸汽发生器,与水进行换热,使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进入蒸汽冷凝器,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转化为水,并返回蒸汽发生器继续循环使用。
3. 汽轮机系统:汽轮机系统主要由汽轮机和汽轮机控制系统组成。
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将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旋转机械能。
汽轮机转子上的叶片由蒸汽推动旋转,产生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4.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
发电机通过转子与汽轮机转子相连,当汽轮机转子旋转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能。
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经由变压器升压后,送入输电系统供用户使用。
5.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主要包括给水系统、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循环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等。
给水系统向锅炉提供所需的水源。
除尘系统通过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
脱硫脱硝系统通过喷射吸收剂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循环水系统将冷凝器冷却后的水再次引入锅炉进行循环使用。
废水处理系统处理锅炉排出的废水,达到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火电厂的生产工艺涉及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系统和各种辅助系统,通过燃煤、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和环保要求,火电厂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需安装各种辅助系统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4fecc389eb172ded63b76c.png)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厂煤的输送、贮存、煤粉制备及其相关烟、风道等粉尘爆燃的防爆设计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煤及制粉系统及其围包体(如原煤仓、煤粉仓、粗细粉分离器以及筒仓等)内煤粉云的爆燃。
煤与燃油混烧或煤与可燃气体混烧的火力发电厂有关煤的部分应遵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由于外部火焰或暴露于其他火源中而产生过大内压的围包体,如有关锅炉燃烧室和锅炉燃烧系统的防爆要求,也不适用于爆轰和无限制的爆嫌(如室外爆炸或蒸汽云爆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426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测定方法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UT 466-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UT 5035-200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UT 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UT 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基本概念3.1.1 煤自燃倾向性coal spontaneous ignition tendency表征煤自燃难易的特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与煤的吸氧量、含水量、全硫含量以及粒度等特性有关。
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煤的吸氧量和全硫含量不同可分为如表3.1.1所示的三个等级。
3.1.2 惰性气体inert gas致使系统中可燃物质不能维持燃烧的不燃烧、不反应气体。
3.1.3 围包体enclosure围包煤或煤粉的物体,分为房间、建筑物、容器、设备或管道等。
制粉系统概述
![制粉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6b0cc336f1aff00bfd51e8f.png)
整理版ppt
9
断煤信号装置
挡板(断煤状态) 胶带
挡板(有煤状态) 调试垫块
416 138
胶带运动方向
整理版ppt
10
堵煤信号装置
清扫刮板链 本体
挡板(堵煤状态)
挡板
整理版ppt
整理版ppt
12
称重系统机械部分示意图
整理版ppt
13Leabharlann 煤机的结构5、链式清理刮板机构
• 链式清理刮板供清理给煤机机体内底部积煤用。 在机器工作时,胶带内侧如有粘结煤灰,则通过 自洁式张紧辊筒后由辊筒端面落下,同时密封风 的存在,也会使煤灰产生,这些煤灰堆积在机体 底部,如不及时清除,往往有可能引起自燃。
整理版ppt
21
运行中的一些问题
1、给煤机入口管断煤 2、给煤机电机有异音 3、给煤机中常卡异物,木头及其砖头等 4、给煤机照明灯泡容易坏 5、给煤机中观察窗容易堵 6、给煤机的入口门容易开关不到位
整理版ppt
22
磨煤机
• 磨煤机型号: ZGM133G型
• 磨辊加载方式:液压变加载
整理版ppt
23
石子煤刮板(共2个)
下架体密封环
整理版ppt
石子煤排出口
31
整理版ppt
(俯视)
32
磨盘及喷嘴环
磨盘 一次风喷 嘴动环
(仰视)
喷 嘴 静 环
整理版ppt
磨盘 (俯视)
33
磨辊
• 磨辊是磨机的核心部件。它的辊套是由高铬铸铁制成,成 形均匀。
整理版ppt
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
![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69160a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2.png)
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引言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核心系统之一。
该系统通过燃烧煤炭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制粉系统那么负责将原料煤炭进行粉碎处理,以满足燃烧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的根本原理、组成局部以及工作流程。
根本原理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的根本原理是将煤炭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在燃烧之前,煤炭需要经过粉碎处理,以增加其外表积,提高燃烧效率。
组成局部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局部构成:1.燃煤系统:负责将煤炭从存储区域运输到锅炉燃烧区域,通常包括煤炭输送设备、煤炭储存设备和煤炭处理设备等。
2.制粉系统:负责将煤炭进行粉碎处理,通常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和辊式破碎机等设备。
3.锅炉系统:负责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水蒸汽〕,通常包括燃烧器、锅炉管道和烟气处理设备等。
4.发电系统:负责将蒸汽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通常包括发电机、调速器和电厂变压器等设备。
工作流程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1.煤炭从存储区域通过输送设备运输到煤炭处理设备。
2.煤炭经过粉碎处理后,得到所需的细度要求的煤粉。
3.煤粉经过输送设备运输到锅炉燃烧区域。
4.在锅炉燃烧区域,煤粉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烟气。
5.烟气通过烟气处理设备进行脱硫、脱氮等处理,净化排放。
6.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7.电能通过电厂的变电设备输送到电网。
结论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在现代火力发电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煤炭的粉碎处理和燃烧,该系统能够高效地转化煤炭的能量为电能。
实现煤炭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开展至关重要。
因此,电厂燃煤与制粉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是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511a987fd5360cbb1adbdf.png)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一、燃烧系统生产流程来自煤场的原煤经皮带机输送到位置较高的原煤仓中,原煤从原煤仓底部流出经给煤机均匀地送入磨煤机研磨成煤粉。
自然界的大气经吸风口由送风机送到布置于锅炉垂直烟道中的空气预热器内,承受烟气的加热,回收烟气余热。
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约250左右的热风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引入锅炉的燃烧器,作为二次风进入炉膛助燃;另一路那么引入磨煤机入口,用来枯燥、输送煤粉,这局部热风称一次风。
流动性极好的枯燥煤粉与一次风组成的气粉混合物,经管路输送到粗粉别离器进展粗粉别离,别离出的粗粉再送回到磨煤机入口重新研磨,而合格的细粉和一次风混合物送入细粉别离器进展粉、气别离,别离出来的细粉送入煤粉仓储存起来,由给粉机根据锅炉热负荷的大小,控制煤粉仓底部放出的煤粉流量,同时从细粉别离器别离出来的一次风作为输送煤粉的动力,经过排粉机加压后与给粉机送出的细粉再次混合成气粉混合物,由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
二、汽水系统生产流程储存在给水箱中的锅炉给水由给水泵强行打入锅炉的高压管路,并导入省煤器。
锅炉给水在省煤器管内吸收管外烟气和飞灰的热量,水温上升到300左右,但从省煤器出来的水温仍低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约330〕,属高压未饱和水。
水从省煤器出来后沿管路进入布置在锅炉外面顶部的汽泡。
汽包下半部是水,上半部是蒸汽,下半部是水。
高压未饱和水沿汽泡底部的下降管到达锅炉外面底部的下联箱,锅炉底部四周的下联箱上并联安装上了许多水管,这些水管内由下向上流动吸收炉膛中心火焰的辐射传热和高温烟气的对流传热,由于蒸汽的吸热能力远远小于水,所以规定水冷壁内的气化率不得大于40%,否那么很容易因为工质来不与吸热发生水冷壁水管熔化爆管事故。
锅炉设备的流程一、锅炉燃烧系统1、作用:使燃料在炉内充分燃烧放热,并将热量尽可能多的传递给工质,并完成对省煤器和水冷壁水管内的水加热,对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内的干蒸汽加热,对空气预热器管内的空气加热。
制粉系统详细介绍
![制粉系统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8d05c12f01dc281e53af048.png)
制粉系统详细介绍火电厂大型燃煤锅炉机组一般都采用煤粉燃烧方式。
这种燃烧方式可以适合于大的锅炉容量,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较广的煤种适应性以及较迅速的负荷响应性。
煤粉在炉内是处于悬浮状态燃烧的,燃烧过程在煤粉流经炉膛的短暂时间内完成,从着火稳定性与系统的经济性角度,电站锅炉都对煤粉的细度和干度提出一定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的任务就是将原煤进行磨碎、干燥,成为具有一定细度和水分的煤粉,并把锅炉燃烧所需要的煤粉送入炉内进行燃烧。
制粉系统从系统风压方面可分为正压式和负压式;从工作流程方面又可分为直吹式和中间储仓式两类。
所谓直吹式制粉系统,就是原煤经过磨煤机磨成煤粉后直接吹入炉膛进行燃烧;而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是将制备出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然后根据锅炉负荷需要,再从煤粉仓取出经给粉机送入炉膛燃烧。
直吹式制粉系统制备出的煤粉一般是被具有一定风压的一次风吹至炉膛的,系统处于正压状态,所以直吹式制粉系统一般属于正压式制粉系统;而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制备出的煤粉一般是由排粉风机抽出的,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所以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一般属于负压式制粉系统。
我国电厂内各种类型的制粉系统都有采用,过去采用较多的是具有低速钢球磨煤机的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近年来,随着火电建设和电力工业技术的发展,600MW的锅炉所配用的制粉系统几乎都是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置双进双出筒式钢球磨煤机。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端进口有一个空心圆管,圆管外围有用弹性固定的螺旋输煤器,螺旋输煤器和空心圆管可随磨煤机筒体一起转动,螺旋输煤器如像连续旋转的铰刀,使从给煤机下落的煤,由端头下部不断地被刮向筒内。
螺旋铰刀与空心圆筒的径向外侧在一个固定的圆筒外壳体,圆筒外壳体与带螺旋的空心圆筒之间有一定间隙,这个间隙的作用是:下部可通过煤块,上部可通过磨制后的风粉混合物。
对于硬件杂物可能使螺旋铰刀被卡涩时,因为螺旋铰刀是弹性固定在空心圆管上的,允许有一定位移变形作用,因而不易卡坏。
600MW火电厂制粉系统解析
![600MW火电厂制粉系统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ba30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1.png)
• 为保证磨煤机的一次风流量与磨机的出煤量之间保持线形关系。磨煤 机输出的风煤比必须保持恒定,而风煤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磨机内 的装煤量。为了更为精确地测量磨煤机的筒体料位,以便调节给煤机 转速,使磨煤机筒体料位保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进而保证磨煤机出口 风煤比的恒定,在磨煤机已建立初始料位后料位测量系统可自动切换 为压差测量的方式。该方式的工作元件是三根伸入磨煤机筒体的压缩 空气的探管。探管系统利用的是低速喷射气流的原理,流量控制器维 持测量管内有一低速气流,管中的压力取决于管外流体的比重,当“ 液面”不是处于大气压下而是在正压容器内,那么可采用压差测量流 体“液面”的高度。磨煤机的两侧端部有三根压缩空气管用来以差压 的原理测量筒体料位称为料位差压管,其中一根探管(基准料位管) 置于粉状燃料之上,另两根(高、低料位管)的开口置于螺旋输送器 的里侧,高低料位管与基准料位管之间的压差代表了上下探头之间的 平均煤粉浓度(即料位),测量系统为保证每根探管的的通畅,防止 阻塞,设置了一套专用的压缩空气料位管吹扫系统,定时对磨煤机料 位管进行清理和吹扫。
墙
墙
A4 A3 A2 A1
F4 F3 F2 F1
磨煤机风量控制系统
•
料位的调整
•
1)磨负荷与风量的调节
• 磨分离器出口的一次风与煤粉之间的质量之比称为磨机的 风煤比,该量表征了对于本型号的双进双出球磨在额定的
转速下,携带单位质量的煤粉需要的一次风的总质量。风
煤比对于双进双出球磨来讲是负荷调节中的重要参考数据
• 因为这两个回路是对称而彼此独立的回路,具体操作时可 使用其中一个或同时使用两
• 个回路。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可实现半磨运行。
螺旋输送装置
• 磨煤机对煤的破碎作用是依靠磨煤金属元件对煤的撞击、挤 压及研磨作用来实现的。磨煤机采用耐磨锰钢钢球,直径为 φ50-80mm。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e704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1.png)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厂煤的输送、贮存、煤粉制备及其相关烟、风道等粉尘爆燃的防爆设计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煤及制粉系统及其围包体(如原煤仓、煤粉仓、粗细粉分离器以及筒仓等)内煤粉云的爆燃。
煤与燃油混烧或煤与可燃气体混烧的火力发电厂有关煤的部分应遵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由于外部火焰或暴露于其他火源中而产生过大内压的围包体,如有关锅炉燃烧室和锅炉燃烧系统的防爆要求,也不适用于爆轰和无限制的爆嫌(如室外爆炸或蒸汽云爆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426 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测定方法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UT 466-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UT 5035-200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UT 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UT 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基本概念3.1.1 煤自燃倾向性coal spontaneous ignition tendency表征煤自燃难易的特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与煤的吸氧量、含水量、全硫含量以及粒度等特性有关。
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煤的吸氧量和全硫含量不同可分为如表3.1.1所示的三个等级。
3.1.2 惰性气体inert gas致使系统中可燃物质不能维持燃烧的不燃烧、不反应气体。
3.1.3 围包体enclosure围包煤或煤粉的物体,分为房间、建筑物、容器、设备或管道等。
火电厂的工作原理
![火电厂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9927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7.png)
火电厂的工作原理火电厂呢,就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地方。
那这里面用到的燃料啊,常见的有煤,当然也有用石油或者天然气的。
咱先说煤这种燃料的情况。
煤会被送进一个大设备里,这个设备就叫做磨煤机。
磨煤机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力士,把煤块磨得碎碎的,就变成煤粉啦。
为啥要把煤磨成粉呢?这是因为煤粉更容易燃烧,就像你要是烧柴火,把柴劈得细细的就更容易点着,一个道理。
然后呢,这磨好的煤粉就被一股风吹着,就像坐小飞机一样,被送到了锅炉里。
这锅炉啊,可是火电厂的一个关键部分。
锅炉里面是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热罐子。
煤粉一进到锅炉里,就开始燃烧起来啦。
这一燃烧啊,可不得了,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个热量呢,会把锅炉周围水管里的水加热。
这些水管就像密密麻麻的小血管一样,分布在锅炉里。
水被加热后就变成了高温高压的蒸汽。
这个蒸汽啊,能量可大着呢,就像被充满了气的气球,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去干点啥。
接下来,这高温高压的蒸汽就像撒欢儿的小马驹一样,冲向汽轮机。
汽轮机就像一个大风扇,不过这个风扇是被蒸汽吹动的。
蒸汽冲到汽轮机的叶片上,就推动叶片转动起来。
这汽轮机一转起来啊,就带动了和它连接在一起的发电机。
发电机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它里面有线圈和磁场。
当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的时候,就会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这样就产生了电。
就这么神奇,本来是煤燃烧的化学能,经过这么一折腾,就变成电能了。
不过呢,这还没完事儿。
蒸汽推动完汽轮机后,温度和压力就降低了,变成了湿蒸汽。
这湿蒸汽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呀。
它会被送到凝汽器里。
凝汽器就像一个大冰箱,把湿蒸汽又变回了水。
这个水呢,又会被重新送回锅炉,再次被加热变成蒸汽,就这样循环往复地工作。
如果是用石油或者天然气做燃料的火电厂呢,大致原理也是差不多的。
只是在燃烧之前,石油要经过一些处理,天然气则是直接燃烧。
火电厂啊,就是这么一个复杂又有序的系统。
它需要很多设备协同工作,从燃料的处理,到燃烧产生热量,再到把热量转化为电能,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制粉系统与燃烧优化调整试验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制粉系统与燃烧优化调整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b259af7c51e79b8969022611.png)
制粉系统优化试验目的
了解制粉系统运行性能与磨煤机进口通风量、动态 分离器转速、液压油加载力等的关系,配置合理地 制粉系统运行参数,为锅炉经济运行和燃烧调整提 供依据和指导。
制粉系统试验标准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规程》DL/T 467-200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DL/T 5145-
53
23624
C磨变通风量试验
手动控制磨煤机给煤量在48t/h左右,磨煤机进口一次风量控制在115t/h、100 t/h 和93 t/h左右,磨煤机出口温度维持在74℃左右,将动态分离器转速开度置于41% 进行试验。煤种:蒙煤+金优混煤
R90(%)
29 27 25 23 21 19 17 15
90
C磨变液压加载力试验
在48t/h出力下,建议液压加载 力控制在10MPa左右。
风速分布偏差
粉量分布偏差
25
20
15
10
5
0
-5
1
2
-10
-15
-20
-25
10MPa 11MPa 12MPa
3
4
12
10
8
6
4
2
0
-2
1
-4
-6
-8
-10
10MPa 11MPa 12MPa
2
3
4
C磨变液压加载力试验
2002 《煤粉细度的测定》DL/T 567.5-199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 GB
26164.1—2010 运行规程
制粉系统试验应具备条件
锅炉及辅机设备无重大缺陷,能维持试验工况稳定运行 临时测点及设施安装完毕 试验压缩空气源接至试验现场 试验相关脚手架安装结束并经验收合格 集控室监控仪表须经校验合格 汽水系统及其阀门无明显泄漏(包括内漏和外漏) 试验制粉系统运行正常,无明显的缺陷和漏风漏粉现象 试验制粉系统所有风压、风温及电流表、电能表校验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煤粉燃烧系统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今天我的课题是煤粉燃烧系统。
一、煤粉的制备及预热用火车或汽车、轮船等将煤运至电厂的煤场后,经初步筛选处理,用输煤皮带送到锅炉的原煤仓。
煤从原煤仓落入煤斗,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经空气预热器来的一次风干燥并带至粗粉分离器。
在粗粉分离器中将不合格的粗粉分离返回磨煤机再行磨制,合格的细煤粉被一次风带入旋风分离器,使煤粉与空气分离后进入煤粉仓。
二、煤粉气流的着火和燃烧(一)煤粉气流的着火煤粉空气混合物经燃烧器以射流方式被喷入炉膛后,经过湍流扩散和回流,卷吸周围的高温烟气,同时又受到炉膛四周高温火焰的辐射,被迅速加热,热量到达一定温度后就开始着火。
有实验表明,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要比煤的着火温度高一些。
因此,煤粉空气混合物较难着火,这是煤粉燃烧的特点之一。
在锅炉燃烧中,希望煤粉气流离开燃烧器喷口不远处就能稳定地着火,如果着火过早可能使燃烧器喷口因过热被烧坏,也易使喷口附近结渣;如果着火太迟,就会推迟整个燃烧过程,使煤粉来不及烧完就离开炉膛,增大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另外着火推迟还会使火焰中心上移,造成炉膛出口处的受热面结渣。
煤粉气流着火后就开始燃烧,形成火炬,着火以前是吸热阶段,需要从周围介质中吸收一定的热量来提高煤粉气流的温度,着火以后才是放热过程。
将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热量称为着火热。
它包括加热煤粉及空气(一次风),并使煤粉中水分加热、蒸发、过热所需热量。
(二)煤粉燃烧的三个阶段煤粉同空气以射流的方式经喷燃器喷入炉膛,在悬浮状态下燃烧,从燃烧器出口,煤粉的燃烧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煤粉气流喷人炉内至着火这一阶段为着火前的准备阶段。
着火前的准备阶段是吸热阶段。
在此阶段内,煤粉气流被烟气不断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煤粉受热后,首先是水分蒸发,接着干燥的煤粉进行热分解并析出挥发分。
挥发分析出的数量和成分取决于煤的特性、加热温度和速度。
着火前煤粉只发生缓慢氧化,氧浓度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不大。
一般认为,从煤粉中析出的挥发分先着火燃烧。
挥发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又加热炭粒,炭粒温度迅速升高,当炭粒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有氧补充到炭粒表面时,炭粒着火燃烧。
2.燃烧阶段煤粉着火以后进入燃烧阶段。
燃烧阶段是一个强烈的放热阶段。
煤粉颗粒的着火燃烧,首先从局部开始,然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表面。
煤粉气流一旦着火燃烧,可燃质与氧发生高速的燃烧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放热量大于周围水冷壁的吸热量,烟气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最大值,氧浓度及飞灰含碳量则急剧下降。
3.燃尽阶段燃尽阶段是燃烧过程的继续。
煤粉经过燃烧后,炭粒变小,表面形成灰壳,大部分可燃物已经燃尽,只剩少量未燃尽炭继续燃烧。
在燃尽阶段中,氧浓度相应减少,气流的扰动减弱,燃烧速度明显下降,燃烧放热量小于水冷壁吸热量,烟温逐渐降低,因此燃尽阶段占整个燃烧阶段的时间最长。
对应于煤粉燃烧的三个阶段,煤粉气流喷人炉膛后,从燃烧器出口至炉膛出口,沿火炬行程可分为三个区域,即着火区、燃烧区与燃尽区。
其中着火区很短,燃烧区也不长,而燃尽区却比较长。
图1表示煤粉火炬的工况曲线。
图中曲线表明,随着煤粉燃烧过程的进行,沿着煤粉火炬行程,烟气中飞灰含碳量逐渐减少,氧浓度逐渐下降,而燃烧产物R02气体的浓度却逐渐上升。
这些参数在燃烧最剧烈的燃烧区变化最快,在着火区和燃尽区变化较慢。
烟气温度变化是在着火区和燃烧区上升,在燃尽区中烟气温度下降。
图1 煤粉火炬的工况曲线(三)炭粒的燃烧煤粉燃烧的关键是其中炭粒的燃烧。
这是因为:①焦炭中的碳是大多数固体燃料可燃质的主要成分;②焦炭的燃烧过程是整个燃烧过程中最长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决定整个粒子的燃烧时间;③焦炭中碳燃烧的放热量占煤发热量的40%(泥煤)~95%(无烟煤)它的发展对其他阶段的进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煤粉的整个燃烧过程中,关键在于组织好焦炭中碳的燃烧。
在炭粒的实际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的高低、温度是否稳定、炭粒的几何形状和结构以及炭粒周围的气流性质等,都会对炭粒燃烧的过程造成影响。
(四)影响完全燃烧的因素要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其标志就是尽量接近完全燃烧,也就是在炉内不结渣的前提下,燃烧速度快而且燃烧完全,得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要做到完全燃烧,其原则性条件如下。
1.供应充足而又合运的空气量这是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空气量常用炉膛出口处过量空气系数表示。
若系数过小,即空气量供应不足,会增大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使燃烧效率降低;系数过大,会降低炉温,也会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因此,合适的空气量应根据炉膛出口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来供应。
2.适当高的炉温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因此炉温对燃烧过程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
炉温高、着火快、燃烧速度快,燃烧过程便进行的猛烈,燃烧也易于趋向完全。
但是炉温也不能过分的提高,因为过高的炉温不但会引起炉内结渣,也会引起膜态沸腾。
同时因为燃烧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过高的炉温当然会使正反应速度加快,但同时也会使逆反应(还原反应)速度加快。
逆反应(还原反应)速度加快,将有较多燃烧产物又还原为燃烧反应物,这同样等于燃烧不完全。
通过试验证明,锅炉的炉温在中间区域(1000-200O℃)内比较适宜。
当然,在中温区域中,在保证锅炉不结渣的前提下,可以尽量高一些。
3.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扰动和混合煤粉燃烧是多相燃烧,燃烧反应主要在煤粉表面进行。
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煤粉的化学反应速度和氧气扩散到煤粉表面的扩散速度。
因而,要做到完全燃烧,除保证足够高的炉温和供应充分而又合适的空气外,还必须使煤粉和空气充分扰动混合,及时将空气输送到煤粉的燃烧表面去,煤粉和空气接触才能发生燃烧反应。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燃烧器的结构特性优良,一、二次风混合良好,并有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
煤粉和空气不但要在着火燃烧阶段充足混合,而且在燃尽阶段也要加强扰动混合。
因为在燃尽阶段中,可燃质和氧的数量已经很少,而且煤粉表面可能被一层灰分包裹着,妨碍空气与煤粉可燃质的接触,所以此时加强扰动混合,可破坏煤粉表面的灰层,增加煤粉和空气的接触机会,有利于燃烧完全。
4.在炉内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在一定的炉温下,一定细度的煤粉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燃尽。
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是从煤粉自燃烧器出口一直到炉膛出口这段行程所经历的时间。
在这段行程中,煤粉要从着火一直到燃尽,才能燃烧完全,否则将增大燃烧热损失。
如果在炉膛出口处煤粉还在燃烧,会导致炉膛出处烟气温度过高,使过热器结渣和过热;汽温升高,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于炉膛容积、炉膛截面积、炉膛高度及烟气在炉内的流动速度,这都与炉膛容积热负荷和炉膛截面热负荷有关,即要在锅炉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而在锅炉运行时切忌超负荷运行。
三、锅炉点火设备锅炉点火装置主要是在锅炉机组启动时,用它来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此外,当锅炉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或者当燃煤质量变差,炉膛温度降低,危及煤粉气流的稳定,炉内火焰发生脉动以致有熄火危险时,也用点火装置来稳定着火和燃烧;同时也可作为辅助燃烧的一种手段。
现代大、中型煤粉炉常采用过渡燃料的点火装置,可分为气--油--煤粉的三级点火和油--煤粉的二级点火系统两种。
三级点火系统是用点火器点燃着火能量最小的气体燃料,再点燃雾化的燃料油,最后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二级点火系统则直接用点火器点燃燃料油,再点燃主燃烧器中的煤粉气流。
如果煤粉锅炉装有煤粉预燃室,就可以用点火器点燃装在煤粉预燃室燃烧器中的小油枪喷射出来的雾状油,再点燃煤粉燃烧器中的煤粉气流,待着火燃烧形成炽热火炬后再去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点火装置中的点火器都采用电器点火器,常用的电器点火器有电火花点火器,电弧点火器和高能点火器三种。
电火花点火器常用于大、中型锅炉的三级点火系统中。
电火花点火器的结构及其点火程序如图2所示。
电火花点火器的结构是由点火杆、火焰检测器和气体燃烧器三部分组成。
点火杆与点火器外壳组成打火电极,在两极间加上5~lOkV 的高电压,两极间便会产生电火花,借助电火花的高温和电离作用,可点燃气体燃烧器中的可燃气体,再点燃油枪喷出来的雾状油,最后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这种点火器击穿能力较强,点火可靠,使用较广。
用电火花点火器的三级点火系统的点火程序为:按下点火按钮,通过点火变电器将5~lOkV的高电压通往电火花点火器;电火花点火器中的点火杆与点火器外壳两极间便产生电火花;通往点火器中气体燃烧器的可燃气体(丙烷)通道上的电磁阀开启;气体燃烧器出来的可燃气体便着火燃烧;火焰检测器检测到丙烷着火,便发出信号;接受信号后,继电器将电磁空气阀切换到进气位置,将压缩空气送至汽缸;汽缸活塞便下移;随后将控制进油的四通阀下移至进油位置;燃料油便经四通阀送到油枪,接着雾化喷人炉内;油枪喷出的雾状油滴被点火器中丙烷的火炬点燃着火燃烧,主火焰检测器发出信号;点火用油枪为可调节回油的机械式油喷嘴,此时回油至四通阀,使阀杆下移;时间继电器工作;经数秒后切断丙烷,停止点火。
至此,完成了点火程序。
图2 电火花点火器的结构及其点火程序电弧点火器则多用于二级点火系统。
电弧点火的起弧原理和电焊机相同,碳块和碳棒组成的点火电极通电后,两极先接触再拉开起弧,利用两极间形成的高温电弧去点燃油枪喷出的燃料油。
高能点火器是一种新型的点火器,用于两级点火系统。
常用的是半导体高能点火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半导体电阻两极置于一个能量峰值很高的脉冲电压作用下,在半导体电阻表面就产生强烈的电火花,产生强大的能量,足够直接点燃雾化了的重油。
高能点火器连同重油枪都放在主燃烧器中,待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着火后,高能点火器和点火用重油枪(包括火焰稳焰器)由两台电动推杆分别带动,使点火器和重油枪自行退出,避免停用时在高温下被烧坏。
四、煤粉燃烧器煤粉炉的燃烧设备包括煤粉燃烧器、点火装置和炉膛。
煤粉燃烧器也称为喷燃器,它是煤粉炉燃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将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和助燃的二次风送入炉膛,并组织一定的气流结构,使煤粉迅速稳定地着火;及时供应空气,使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达到煤粉在炉内迅速完全燃烧。
燃烧器的性能对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性能良好的燃烧器应能满足下列要求:(1)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使燃料及时着火,与空气适时混合,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和较大的调节范围,以适应煤种和负荷变化的需要。
(3)应能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在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