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比例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运算能力,对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比例尺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比例尺尺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比例尺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比例尺的理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情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比例尺的概念2.比例尺的应用方法3.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案例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批改、指导,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动力。
5.融入情感教育,培养良好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如地图、身高比较、物品分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比例关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与比例相关的数学游戏或活动,并分享给其他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尝试将比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如制作比例模型、设计比例图形等。
5.反思性作业:
-布置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比例知识掌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情况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比例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存在,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教材,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

2、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听过《数青蛙》这段顺口溜吗?现在请同学跟着老师,打着节拍说一下这段顺口溜。

2、指名学生发言:老师发现你说的又快又准,你有什么窍门吗?3、启发学生编类似的顺口溜.4、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编号的顺口溜。

5、学生一遍打节拍,一遍展示自己编号的顺口溜。

二、探究新知1、师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研究“变化的量”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观察——发现——思考)2、出示探究一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并说一说: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

3、学生按照“观察——发现——思考”的步骤探究讨论。

(先从左到右看,然后上下对比着看)4、指名学生发言5、比较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随着边长的扩大而扩大,随着边长的缩小而缩小;但是,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一定。

6、引出课题——正比例。

师生共同总结正比例的意义。

7、问: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数的比值是否一定)三、应用提高:1、出示问题:观察下表中的每组数,说一说:每组中的数与它所处的位置数是3、指名学生回答。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尺(一)》主要讲述了比例尺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分类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比例线段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但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分类和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工程设计等,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分类和表示方法,如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比例尺,并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实际距离、面积等。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运用比例尺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比例尺的提高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不同解题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二比例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2.7∶4.56∶10自学感悟:阅读课本P16主题图,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合作探究:1.请分别写出每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出比值,然后看一看有什么发现?2.阅读课本第16页认一认3.交流:说一说什么是比例?除此之外,你还学到了什么?汇报点评:(1)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2)尝试写一个比例,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观察我们写出的比例,你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巩固练习:独立完成第17页“练一练”第1--6题课本第18页第7题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12×4=6×8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2单元比例的认识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2单元比例的认识 教案

2.1比例的认识 教学设计课题 比例的认识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 六年级学习 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与比例的区别,并能正确地书写出比例的内外项。

2. 通过探索、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比例的应用能力。

3.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激发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比例的意义的理解。

难点 懂得区分比与比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1、他们在吵什么?谁 说 的 对 ?2、谁说的对呢?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说一说通过两个小朋友的争吵,引出本课内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1)出示P15情境图,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

利用比的知识,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怎么样的两张图片像,怎么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2)认一认。

什么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3)比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612=48 (4)比与比例的区别:比是一个除式,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比例是一个等式,是表示两个(1)比相等的像,比不相等的不像。

(2)认识比例的意义与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比例也可用分数表示出来。

(4)清楚比与比例的不同出示情境图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同时还能引出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表达方式以及比与比例的区别,方便了小数的理解。

(2)把7m =8n 改写成四个比例。

6、(1)写出右图中图A 和图B 的周长的比,这个比和长的比能组成比例吗?(2)写出两个图形面积的比,长的比和面积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五、拓展提高1.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是0.08和0.6,写出这个比例。

2.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4,如果一个外项是41,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

3. 写出两个比值是31的比是( )和( ),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 )。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起立总结帮助学生明确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6-17内容及“练一练”【教材分析】《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起始课,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用比例来解的。

《比例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基础上来教学的。

本节课是“比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后面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基础,也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起到关键的作用,更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感受函数的思想,也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能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因此本节课理解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不能仅仅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而应该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观察、比较、总结中得出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关键条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在认识比例、学习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法】我的思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按照教材的情境引导进行教学,先写比,再求比值,观察相等后,直接告诉学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最后练几个习题就结束了。

渐渐地,我感觉这样的教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教学,老师觉得没什么讲,学生只是机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的完成任务而已,没有数学思考,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页。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教材设计了讨论“淘气和笑笑画的平面图”的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教学目标:1.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2.通过观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并掌握其特征。

3.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法: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数学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学法:自主探究,发展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任务驱动。

1.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900千米,一只蚂蚁1分钟就从南京爬到了北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设计意图:脑筋急转弯的开课,一方面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创设学生探究的学习情境,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研究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出示中国地图,猜一猜这张小小的地图是怎样容纳下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的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学生猜一猜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从而引出课题比例尺,引起学生对比例尺的浓厚兴趣,揭示本节课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课。

1.感知比例尺。

出示淘气、笑笑、奇思三人根据已知信息画的示意图,他们画的合理吗?【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对教材做了稍稍补充,如果只有淘气和笑笑画的图,学生虽很容易地得出淘气画的不合理,因为不同的距离他画的线段长度是一样的,但笑笑画的合理的原因容易肤浅地认为距离最短画的最短,距离最长画的最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等知识后,进一步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的处理。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概念,通过学习比例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面图形与实际空间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比例尺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比例尺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比例尺相关的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3.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种关系。

学生可能回答使用比例尺。

教师进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比例尺的定义,以及比例尺的应用案例。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张地图上的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 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 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比例的认识。

通过观察和计算,学生将会发现并理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规律;2. 能够根据比例关系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 能够运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发展数学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规律。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比例的性质。

他们对比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的规律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站在教室前,面带微笑,与学生们互动)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比例的认识。

现在我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你们在购物时如何判断是否为真正的打折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教师等待学生回答)Step 2: 观察实例(教师呈现两个比例的实例)教师: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两个比例,请仔细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比例1:3=4:12比例2:2:5=8:20(学生观察比例,并思考规律)Step 3: 探究规律(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这两个比例之间的规律,并尝试总结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过几分钟后)教师:好,同学们,现在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和总结。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反思
今天的《比例的应用》课堂教学让我深感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工作。在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们对比例知识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感到在知识讲解环节,虽然我尽力清晰、准确地讲解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但部分学生仍然显得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仅仅依靠讲解是不够的,我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比例的应用》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比例的应用》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和《比例的应用》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比例的应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比例的应用》的积极性。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比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比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本章节主要围绕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具体内容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组成、比例的性质(如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比例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比例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比例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第1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础知识,以及初步了解了比例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如何表示比例,以及如何通过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比例的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如何表示比例,以及如何通过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如何表示比例,以及如何通过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比例的知识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引出比例的概念。

2.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比例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比例来解决问题。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比例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应用。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意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表示:a:b = c:d计算:交叉相乘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单元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1)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单元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1)

8:9=16:18 0.6:0.7=6:7 3:2=12:16 3/4=6/8,生1:第一个是比例,因为16:18化简后是8:9,所以是比例。

生2:第二个是比例,因为0.6:0.7同时扩大十倍就等于6:7.它是比例。

生3:第三个不是比例,3:2比值是1.5,12:16比值明显小于1,所以不是比例。

生4:第四个是比例,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就变成3:4=6:8,是比例。

3. 加深理解 认一认师:同学们非常棒,还把比和分数与比例联系了起来,同学在以后学习中要注意比例的分数形式。

12∶6=8∶4 在中间的两项叫内项,两端的两项叫外项。

那这个比例的外项12和4,内项是6和8,是交叉的。

4. 写一写。

师:右图是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吗?写一写,与同伴交流。

基于以上练习,同学们应该很快根基表格写出比例。

2:3=10:15 3:2=15:10 10:2=15:3 2:10=3:155. 想一想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呢?生:买文具。

我买一支笔是两元,买四支笔是8元。

48612=1.(1)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生:长之比:3∶9 宽:2∶6 能组成比例 生:3∶2 9∶6 能组成比例2. 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18和30:16 4:8和5:20生: 第一个和第四个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 15∶18=30∶36 111139618 ::2:5.0161:41和181619131:和:。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內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数,会正确解比例。

二、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会正确解比例。

四、教学过程(一)复旧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比例的认识》。

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物物交换,提出问题。

1、在过去,人们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用一只羊换一把石斧,我们现在也来做一个“物物交换”的趣味活动,假设甲同学想用玩具和乙同学做一个交换,谁愿意把交换过程给大家做一个演示?(指名演示)2、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比例的应用》就从“物物交换”开始。

(板书课题)3、呈现教材问题情境。

(生自由读题并理解题意)(三)尝试解决,体会联系。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请同学们自主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想法记录在草稿纸上。

2、小组讨论交流,介绍每一种方法思考过程。

3、人人用的计算法是我们从前所学的归一法,虽然人人的思路不同,但每一种方法都是环绕汽车的个数和小人书的本书之间肯定的比例关系而展开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进修的就是用比例解应用题。

(四)引进新知,拓展策略。

1、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同学们能否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呢?2、学生测验考试列式。

(教师板书:4:10=14:x和4:14=10:x)3、交流想法。

4、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列出8种不同的比例,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同学们能尝试着把所列比例解出来吗?(指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练本解答)师追问:不管哪类思路所列比例都能转化成4x=140这样带有x的方程,根据什么得来的呢?5、小结:怎样用比例解应用题?(五)专项练,巩固新知。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4.总结反思,形成体系:在教学结束阶段,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应用,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5.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比例尺在测量和绘图中的重要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5.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比例尺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待测量和绘图等实践活动要有耐心和细心。
c.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给予解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与比例尺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练习。
3.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尺的应用,如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4.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张地图和一把尺子,让学生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a.在地图上找到学校的位置。
b.使用尺子测量地图上的学校到某一地点的直线距离。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2、学生集体回答。

(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3、创设情境(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学生情景表演。

(师播放动画)(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

(板书)(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

(板书)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8、师:这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1000厘米)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如何设置比例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大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比例观念的培养,以及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比例知识。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比例的相关知识。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解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比,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尺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的问题,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比例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

本单元最大的特点是把“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和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而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要应用比例的知识。

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按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认识放大或缩小现象,会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单元学习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2、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单元课时安排:(共6课时)
比例的认识 2课时
比例的应用 1课时
比例尺 1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课时
练习二 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