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第二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笔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特别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础.因此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题下面都安排了“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考问题,提示学生灵活地思考其他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时以旧引新,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其他方法.对于学生说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强求一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来算,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教学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思路,说明口算步骤,计算后引导学生说出每组题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于数目大了,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容易.因此设计练习时首先要求口算正确,以后逐步要求.教学设计示例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具、学具口算卡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26+30 48+20 49-20 56+3 28-92.连加、连减.52+30+7 57-30-555+30+6 75-40-872+10+7 86-20-7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二、学习新知(一)教师谈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二)学习例1.1.出示例1 64+25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2.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方法一.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9.方法二.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方法三.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方法四.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4.练一练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28+37 34+32 36+42 37+2532+46 54+38 45+19 15+65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的算法.28+37=65 把28假设成30加上37(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三)学习例21.出示例2 58-26= 72-49=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1)学生尝试做.(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A.72-49=23 B.72-49=23想:72-40=32 想:72-50=2232-9=23 22+1=23C.72-49=23 D.72-49=23想:72-9=63 想:12-9=363-40=23 20+3=232.观察对比58-26和72-49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3.练一练.36-20= 52-10= 34-23= 98-76=36-24= 52-18= 90-25= 42-39=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1)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15+30+4 25+40+8 39-20-615+34 25+48 39-26(2)卡片练习24+15 37+26 83+1724+42 44+39 72+3624-12 47-29 50-3786-44 85-37 100-3354+28 31-18 56-3774-16 76+23 35+24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4.计算下面各题.(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5.下面各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35+24 62+18 72-2575-28 35+40 28+5464+30 72+15 81-3772-18 72-15 27+15四、全课小结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五、布置课外作业1.口算下面各题.34+15 27-20 71-45 64-1526+17 81-60 83-19 75-2538-19 39-20 24-17 31-152.上面或下的纸条每移动一格,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差各是多少.3.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题)()+34=70 400-()=320()+53=86 87-()=50()+72=90 63-()=17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例1 64+25=89 例2 72-49=23A想:60+20=80 A想:72-40=324+5=9 32-9=2380+9=89B想:64+20=84 B想:72-9=6384+5=89 63-40=2328+37=65 58-26=32想:28+7=35 想:58-20=3835+30=65 38-6=3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教学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 44+5=4964+5=69 49+20=6940+20=60 4+5=94+5=9 40+20=6060+9=69 60+9=69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 44+8=5274+8=82 52+30=8240+30=70 4+8=124+8=12 40+30=7070+12=82 70+12=8244+40=84 84―2=82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
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课时)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57页例6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2.使学生学会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口算。
54-50=42+7=94-60=68-8=4+7=29-8=32+20=40-20=37-7=41+8=56-4=40+8=94-80=82-1=47-30=二、学习新课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主题图。
问题: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1)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信息。
明确:一辆车上坐了45人,另一辆车上坐了31人。
(2)怎样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列出算式?明确:这是已知两数求和的问题,应该用加法。
板书:45+31=()(3)怎样计算45+31?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想想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和同桌说一说。
发现:以前我们学的加法算式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而这个算式的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且都不是整十数。
追问: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
先摆4捆和5根小棒,再摆3捆和1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一共是7捆零6根,所以45+31=76。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计算。
先在个位拨5个珠子,十位拨4个珠子;再在个位加拨1个珠子,十位加拨3个珠子。
观察得出:个位上有6个珠子,十位上有7个珠子,所以45+31=76。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5+1=6,在和的个位写6。
再加十位,4+3=7,在和的十位写7。
板书:教师提示:在书写竖式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两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与和的个位和十位要分别对齐;二是不要忘写“+”。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8-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退位)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本节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的“对位”这一难点,而进位的难点留在下节课解决,三是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 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 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强调“对位”。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观察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学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22=?那么,要求23+22=?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1)23+20=43 43+2=45(2)20+20=40 3+2=5 40+5=45(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不出这种算法,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来。
)2、讨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1-苏教版
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瞧,这是动物王国(手指大屏幕),今天,闫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参观,大家想去吗?师:答对题,才能去动物王国。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我会算:60-30 75-50 58-3 23+30 86+3 60+20师: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哪里?读算式,说结果。
(正确的话用“”表示,错误的话用“”这个手势判断)师:请你说,接着,下一个,再来~,你说,你来师:23+30你是怎么计算的?生:把23分成20和3 先算:20+30=50,再算:50+3=53师: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那接下来的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出示)(提问学生,其他学生判断对错)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315个一和1个一合起来是()个一。
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一起乘车出发吧!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教学例题(1)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例题)预设1:(请你说)生:我们车上坐了45人,我们车上坐了31人。
师:你的观察能力真强,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预设2:若学生只提出1个或是2个时。
师:这是他的发现,谁还发现有其他数学信息?生说。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们真棒。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1: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师:提的问题真不错.要想知道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师:请你说,生说。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2、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今天老师就带你去海边捉螃蟹、捉大虾。
(课件)师:同学们认真观察信息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小红捉了11只虾,小刚捉了23只虾生2:小丽捉了12只螃蟹,小明捉了26只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虾?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口算师:我们这节课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题,谁来列式?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会算吗?怎样算的?生:先摆出26,是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再摆出12根小棒,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
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有8根,再把整捆的合起来一共是3捆,所以12加26得38。
(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2、动手操作师: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出26+12=38,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拨计数器)3、竖式计算师:今天老师介绍一种新的方法,用竖式计算。
师讲授笔算的写法。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谁能说一说,我们在写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三、巩固练习课本自主练习1-5题。
四、课堂小结:想一想,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必做题:65页自主练习1、2、3、4、5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进位和退位的计算。
2、提高学生归纳、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进、退位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00以内加减法进位、退位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老师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6,同学的年龄是8岁,那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生:用34―8=26得出老师的年龄是26岁。
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退位的加减法。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吧!老师出示问题。
学校组织学生春游,一年级一班有23人,二班有22人,三班有24人,四班有25人。
一辆大巴车限乘50人。
请问马两个班级能共乘一辆大巴车?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乘车时会碰到哪些问题?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问题。
问题1:一年级一班和二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23+22=生1:计算23+22=时,我是用数的组成,先算23+20=4323加整十数再算43+2=45得到的数在加一位数。
生2:计算23+22=时,先算20+20=50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再算3+2=5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算40+5=45最后两个和再相加。
生3:我是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的方法,现在计数器十位上拨2个珠子和个位上3个珠子表示一一班23人,再拨十位上2个珠子和个位上2个珠子表示一二班人数。
生4:我列竖式的计算23+22=55的,相同数位对齐,2+2等于4,3+2等于5。
(二)探究新知师:先来看情境图,学校开设运动会。
小红、小亮、小东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
人员小红小亮小东成绩数量502339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可能有:(1)小红和小亮(小红和小东、小亮和小东)一共跳了多少下?(2)小红比小亮(小东比小亮、小亮比小东少)多跳了多少下?师:谁能列式?加法:50+2350+3923+39减法:50―2339―2350―39师:那下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请6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完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92、93页“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例 1、例 2 及相对应的练习。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万以内数的理解以及 100 以内数加减法计算的根底上教学的,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稳固了数和计算的相关学问,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计算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表现了二年级同学预备去鸟岛的情境图。
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各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供应现实背景。
例 1 主要承载的思想是设计乘船方案,由方案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口算,探究不同的口算方法。
在处理这个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索口算方法,全班沟通不同的算法。
经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口算的方法也是多样的过程。
例 2 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其情境是例 1 的进展。
二(1)班、二(2)班全坐下后,船上还剩一些位置,由此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法,并表现了学生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鼓舞学生大胆探究。
“做一做”中的题目是脱离情境后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稳固练习。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估算,能结合问题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学生不但能精确口算,还能表述口算过程。
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时候,学生可能表达口算方法上会有困难,难把自己的思索过程说清晰;关于算法多样化,估量学生不肯定能想出很多种口算方法。
所以在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方法时,先让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在组织全班沟通,评价时注意学生的听说习惯训练,鼓舞学生精确表述,标准数学语言。
【教学目标】: :1 1 、学问与水平: :使学生经受和把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敏捷、娴熟地选择适当的方法实行计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案
-实际应用:设计应用题,如“小明有58个糖果,他给了小红27个,还剩下多少个?”通过此类问题,让学生将抽象的算式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需要借位或进位的加减法情况?”(如购物时计算价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奥秘。
其次,关于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学生们在刚开始接触时觉得有些抽象。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他们逐渐开始理解这一概念。我觉得在这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出类似的不进位不退位的例子,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计算方法。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得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我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探讨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思考。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数位对齐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在讲解过程中,我尝试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显然这部分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数位对齐练习,如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这一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减法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减法教学方案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1.在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
2.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小朋友,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什么书呢?有没有小朋友喜欢读数学书的?数学书怎么读呢?读数学书还真有学问呢!它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一起来读数学书,好吗?[设计意图:学会读书是正确理解、合理创新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带拼音),学生自己读题。
思考: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两辆车指的是哪两辆车?一共表示求什么?(2)指名读题中的条件。
思考:看到这两个条件,你觉得可以求什么?用什么方法做?还可以求什么?(3)指名读题中要求的问题。
思考:看到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4)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5)学生尝试列式。
(6)出示43+31,学生自己校对。
2.学生回忆,小结方法。
(1)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习例题的?(2)小结:先读题,理解题意,再读题目中的条件,想可以求什么?然后读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这就是读数学书常用的一种方法边读边想。
教师板书:边读边想学生理解:读是指读什么?想呢?边读边想是什么意思?边读边想就是说,我们读数学书时,一边读,一边要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说?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题目读好了,想明白了,就可以尝试列算式计算,最后还要检查列式是不是正确。
如果列式错误,就要找找错误原因,或者和老师、同学讨论,这又是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议。
教师板书。
学生理解:议就是指讨论,边读边议是什么意思呢?边读边议就是说读书时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讨论。
一年级数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退位不进位),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讲透,上课时这部分内容不宜讲解过快。
难点是一位数加两位数时,数位怎样对齐。
建议:
1、教加法竖式时,补充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进行加减运算)诱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强化学生对竖式格式的掌握;
2、说明竖式名称由来,竖式是相对于横式而言,两个加数竖着排列,所以叫竖式;
3、学完例题后,及时对加法竖式进行即时训练和变式训练。
如列出横式请学生试列竖式,找出不足,如出示一个加数是一位数的.加法横式,请学生列出竖式计算,引导学生掌握一位数应该和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对齐。
等学生对加法竖式计算掌握的较好时,再出示“试一试”中习题。
还有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摆小棒突破此课列竖式计算一位数加两位数的难点。
二、这节课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不退位不进位,学生计算时喜欢先从十位加起,虽说也是对的,但考虑到后面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从个位算起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从十位算起的习惯,否则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很大的被动。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说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说教学过程:一、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
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稿第【2】篇〗学习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利用小棒等直观演示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模板第【1】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课题: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3-65页信息窗1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创设情景,在多种算法中突出竖式计算,并借助小棒、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掌握竖式计算“相同的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赶过海吗?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赶海的?(学生叙述自己赶海的情景)设计意图:大海边永远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带领他们走入知识的海洋,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在赶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怎样赶海的。
(出示情境图)谁能说一说小朋友们怎样赶海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红捉了12只虾,小林捉了26只虾小文捉了11只螃蟹,小丽捉了23只螃蟹根据你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虾和螃蟹谁多,多多少?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二)探究新知(一)我们先来解决“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这个问题。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的规律,探索、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形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课前小故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今天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听吗?仔细听听看这是关于谁的故事?现在我们就和小蜜蜂一起上课吧。
一、寻找信息、提出问题1、小蜜蜂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请同学再有顺序的说一说。
2、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剩下的问题我们放在问题口袋以后再解决吧。
二、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想一想,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坐端正。
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的?比比看哪个组的算法多,哪个组讲的最明白,开始吧。
4、交流展示方法一:竖式。
预设问题:为什么这样列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方法二:哪个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
你来介绍一下。
预设:2+5=7,3+4=7,就是77。
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你有问题要问他吗?预设问题:3+4表示的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0、40,2、5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要先算2+5和30+40呢?2和5都是个位上的数,计数单位都是一。
30和40计数单位都是十,就是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也就是把相同数位的数加在一起。
同学们明白了吗?方法三:刚才我们把32和45都拆开了之后再相加,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呢?32+40=7272+5=77同学们,明白吗?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先算了什么?又算了什么?5加到了哪个数位上?为什么?也就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 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求
教学具预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补充完善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1)出示成绩: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先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在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课题
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
学
目
标
1、使先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成绩,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践成绩。
3、培养先生解决成绩方法多样化,进步思想的灵活性。
教学
重难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成绩的方法。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相反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4+21= 15+55= 61+39= 35+66= 23+28=32+46=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苏教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的选用本教材采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该教材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教材编排严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同时,该教材注重听、说、读、写、算全面发展,适合小学生综合性的学习需求。
1.2 本课时内容与教材的关系本课时所讲解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内容,属于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即第二十四至二十五课。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认识、加减法概念以及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
而本课时的内容,则是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集体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理解,提高其计算运算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方法;•了解加减法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2.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主观思考解决常见数学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够主动合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互动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本堂课需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3.1 讨论法本课堂采用讨论法,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加减法的公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能够不断刺激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思考能力。
3.2 情景教学法本堂课还需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亲身实践来理解加减法公式。
在情境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学生“你们了解什么是加法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旨在通过学生语言的发挥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意识到加法的重要性。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法2:拨计数器:先拨45,再在个位上加1颗珠,在十位上加3颗珠。
法3:先算40+30=70,再算5+1=6,最后70+6=76
学生思考,并交流这三种算法的相同点。
生认真观察竖式的写法。
生: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学生试算。
总结计算顺序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67-34=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
3、归纳笔算的方法
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1)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对齐的数相加减。
(2)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回顾总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的注意点。
板书
设计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45+31=7667-34=33
40+30=7060-30=30
5+1=67-4=3
竖式:45竖式:
+31
作业
布置
1.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方法的理解。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具
使用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安排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一、
创设
情境,
激趣
导入
二、
自主
探究,
体会
领悟
三、
巩固
深化,
应用
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闸中心小学2017年教师晒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九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教学手段与方法:(讨论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做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前已对竖式有了简单了了解。
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已有练习过。
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你们看,有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
名的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猜一猜、想一想他们说了些什么?(生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之后在自己的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
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板书列式:45+31=
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小棒、算珠)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
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40+30=70
5+1=6
70+6=76
谈话: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你们用小棒计算时,把4捆和3捆合在一起,把5根和1根合在一起;用计数器计算时,40和30都
拨在十位上,5和1都拨在个位上。
有的同学心中想的算法是先算
40+30,再算5+1。
想想,这些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板:
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
提问:同学们列竖式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提问:计算式应注意什么?(从个位加起)。
然后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对于先加个位上的数或先加十位上的数,都予以肯定。
练习:51+27= 42+5= 32+40=(点名学生板演,
班内交流订正错误)。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67-34=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归纳笔算的方法
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对齐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在书上计算。
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观察题目,作出判断。
指名说出判断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注意什么?
3 “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观察插图,把对话和问题连起来读。
各自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怎样回答书上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回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各自看图填空。
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合作,现在同学们再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加、减法?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推选代表说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二题做到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
45+31= 67-34=
列竖式时:相同数为对齐
计算式:从个位算起
附录:本课时用到的教学资源有
1、PPT课件
2、白板资源
3、
4、
5、
6、(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
关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