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概论》第九章:现代设施旅游资源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及学分 4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执笔人王红玲课程组审核院(部)审核二〇一七年二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
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
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2.能力目标(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3.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20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知识、导游基础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课程授课计划表周别/学时授课内容(章/节/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方式授课场所第一学期第 1周(共4学时)第一章旅游与地理学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旅游概论大纲新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
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
旅游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旅游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习该门课程应注意着重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
3.本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如《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中的运用,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学习在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4.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5.建议教材与参考书建议教材:刘伟编,《旅游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9[1] 林伯明主编,《旅游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2007[2] 马勇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8[3] 刘伟等编,《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广州,2008[4] 陶汉军编著,《新编旅游学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5] 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广州,2008[6] 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76.考核模式考试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旅游与旅游者【教学要求】了解旅游的定义;理解旅游产生的条件;运用旅游的特点、基本属性分析相关案例。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1.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组合、结构、功能和性质 等的评价,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评估其在旅游 地开发建设中的地位,以便为新旅游区的开发提供科 学依据,也为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
扩大的依据。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长城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埃菲尔铁塔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字塔
九寨沟瀑布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空间上的地域性
旅游资源作为地域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地理环境的 影响和制约。这种地域差异性使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 不同的特色和旅游魅力。例如岩溶地貌景观大面积的存在于我国 西南地区,而丹霞景观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各民族的风 土民情各不相同,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雾凇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四)构景上的综合性
旅游资源往往是由多种要素综合在一起组成,孤立的景物很 难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要素种类越 多,联系越紧密,综合性越强,地区整体景观效果就越好,综合 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就越大。 旅游地的形成是多种旅游吸引物聚集的结果,可能既有自然 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 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验性的。
第四章
关键概念: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源评价
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资源特征
旅游资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保护
我国的旅游资源
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种子植物约2900多个属、 24600个种;兽类450种;鸟类1186种;两栖类动物 196种;爬行类动物315种;鱼2000多种。其中,有许 多是“稀世珍宝”,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
洞庭烟雨
洞庭落日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古遗址
如:云南――“元谋猿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 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50~100万年) 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距今约69万年) 山西――“丁村人遗址”(距今约6000年) 河南――“仰韶遗址”(距今约5000~6000年)
英国 英国 法国 英国 英国
构景地表土壤
美国
中国
法国
中国与世界五大旅游强国的资源地位
比较-历史遗产(1)
景观类型 人类文化遗址
Ⅰ级 中国
Ⅱ级 法国
Ⅲ级 西班牙
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军事防御遗址
中国
意大利
法国
古城与古城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帝陵与名人陵墓
中国
法国
意大利
皇室与官署建筑
中国
法国
英国
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l 5、广东菜系: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
表。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
l 6、湖南菜系: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其
以酸辣居多。
l 7、福建菜系: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以福州菜
为代表。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3、河川风景型
如:长江三峡 桂林漓江
4、海滨风景型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三)旅游活动的类型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第一,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
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高。 第二,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的开展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
而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而出国旅游时大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 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规定的旅行手续,例如出入境证件(护照与 签证)、海关的报关与验关、卫生检疫、货币兑换手续等等。 第三,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 区间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量的增加;而国际旅 游则是国际旅游者将其在客源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 费,所以会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
《旅游学概论》
(三)旅游活动的类型
(2)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 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活动也可根据是否在旅游目的地停留过夜, 划分为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一)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旅游概念性定义
7.世界旅游组织的技术性定义: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 (WTO)在关于旅游统计标准的一本科技手册中对旅 游所下的定义是: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 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 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 第一,规定了外出旅游的目的,包括休闲、娱乐、度 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 朝圣及其它;第二,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的旅 行;第三,在外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
《旅游学概论》
(一)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旅游概念性定义
4.流动定义: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 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 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注意: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 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指人们基于和平目而移动至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短暂居留的活动。
2、旅行休闲:旅行是指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休闲指时间上的闲暇状态。
3、入境旅游:是指非本国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到访某一特定地区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访问活动。
4、出境旅游: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为了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区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5、旅游影响:是指由于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而对自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
6、国内旅游: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而在该国或该地区境内针对某些地方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及滞留活动。
7、旅游活动和旅行活动,休闲活动,户外游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粗略地说,旅行活动的范围比旅游活动更宽泛,旅游活动必然是旅行活动,但旅行活动不一定是旅游活动。
如果不考虑移民、战争等特殊性质的人类流动,旅行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基本一致,如果指的是狭义层次的旅游,则旅行活动的范围显然比旅游活动要宽泛得多。
旅游和旅行活动都不仅指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或滞留本身,也包括人们在移动和逗留过程中伴随的其他活动;由于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愉悦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因此,休闲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有一定的重叠。
而狭义的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闲暇时间内,属于休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休闲活动中除了狭义旅游,还包括本地游憩活动。
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给出界线;户外游憩与旅游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户外游憩包括日常游憩、看演出、去餐馆等以及一日游,而旅游活动多半是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距离可能是中远程的,同样地,也很难划分出两者之间的界线。
8、简单谈谈旅游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影响:(1)对目的地区来讲,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2)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涉及众多部门;(3)旅游活动的发展能够优化旅游接待地的产业结构;(4)通过旅游活动提供接待等相关服务,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不利的影响:旅游者大量的涌入会引起本地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普通物价和资源供给的上升或紧张。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价值和功能讨论法: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组织学生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2.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2 教学内容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特点和价值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2.4 教学活动引入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分析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2.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3.1 教学目标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2 教学内容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特点和价值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3.4 教学活动引入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分析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3.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4.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理解旅游资源规划的意义和流程4.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旅游资源规划的意义和流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方法和指标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的实践操作4.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学生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的实践操作4.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实践操作:学生能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的实践操作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策略理解旅游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5.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策略旅游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管理的意义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案例5.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分析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案例5.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案例第六章:旅游资源市场营销6.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理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流程和实施方法6.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流程和实施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策略和手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案例6.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分析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案例6.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具体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案例第七章: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7.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掌握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理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策略和方法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讲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第八章: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8.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理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8.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方法和手段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操作8.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操作8.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实践操作:学生能进行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操作第九章:旅游资源法律保护9.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原则和手段理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挑战9.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原则和手段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挑战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原则和手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案例9.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原则和手段分析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案例9.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案例第十章:旅游资源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技巧和要点理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技巧和要点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技巧和要点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实践操作10.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讲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技巧和要点学生进行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实践操作10.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实践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旅游资源概述1.3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的结合使用,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旅游资源学》课件
指江河、湖泊、瀑布、海滨等水域风光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江河、湖泊、瀑布、海滨等,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 美和生态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此外,水域风光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水上 运动、垂钓、游泳等休闲活动。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总结词
指森林、草原、花卉、野生动物等生物景观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法 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旅游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科学规划和管理
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 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旅游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详细描述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花卉、野生动物等,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生态美和自然美,是旅游开发的 重要资源。此外,生物景观还可以为游客提供观赏、探险、野营等休闲活动。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
总结词
指天文、气象等现象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天文、气象等现象,这些现象具有神秘感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是旅游 开发的重要资源。此外,天象与气候景观还可以为游客提供观赏、科普等休闲活动。
02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总结词
指地球内外部的地质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景观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山岳、峡谷、溶洞、火山、温泉等自然景观,以及古 人类遗址、古城墙、古战场等人文景观。这些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 价值,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第九章旅游的影响学习目的与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正确认识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旅游活动对一个旅游地区的影响;学会全面认识旅游及旅游业。
本章分三节来学习: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二、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的经济影响是指旅游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总和,它是旅游所依赖的经济手段——支付能力的外在表现。
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表现出与经济之间深刻的依赖关系。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给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又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其直接表现就是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一笔收益。
(一)相关的基本概念注入的资金不仅仅表现为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而且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的流转而刺激该地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旅游的直接效应。
1. 直接效应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所谓漏损是指旅游的直接营业收入中那些没有进入流通的税金、储蓄或购买进口商品的部分资金。
2. 漏损随着旅游业营业收入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逐渐渗透,不仅会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产出总量,还会增加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
这种效应称之为间接效应。
3. 间接效应4. 诱导效应5. 继发效应由于旅游营业收入存在增值现象,旅游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其直接经济效应。
(二)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原理要测定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收入)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效应(直接效应+继发效应),一般采用旅游乘数。
旅游乘数是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目的地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三)旅游经济增值效应的测定1. 营业额(营业收入)乘数2. 产出乘数3. 收入乘数4. 就业乘数(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一个国家赚取外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二是非贸易外汇收入。
旅游学概论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一)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五、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可以用“局限性”来概括,表现在:1.环境依赖性2.商业旅行主导3.规模小4.非民众性(阶层局限性)5.自我服务6.行多游少§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产业革命: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地点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一列火车,载570人,每人缴纳一先令,往返24英里,由莱斯特到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
此次活动开有组织的大规模集体外出之先河,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被认为是近代旅游的开端1845年8月4日,托马斯·库克组织350人由莱斯特去利物浦进行了一次消遣旅游。
特点:(1)本次活动是一次纯商业目的的旅游活动;(2)本次活动用时长(历时一周);(3)托马斯·库克对沿途进行了先期考察;(4)出版了第一本旅游指南(5)最早的地方导游。
3.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0万人由莱斯特去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出国包价旅游。
《中国旅游资源概论》第九章:现代设施旅游资源
(二)上海杨浦大桥
海杨浦大桥位于上海黄浦江上,连接浦东和浦西, 海杨浦大桥位于上海黄浦江上,连接浦东和浦西,建 成于1993 1993年 成于1993年,与南浦大桥和东方明珠塔共同构成了著名的 双龙戏珠”景观。杨浦大桥全长8358 8358米 “双龙戏珠”景观。杨浦大桥全长8358米,其中主桥长 1176米 距水面高度48 48米 日通车可达5万余辆。 1176米,距水面高度48米,日通车可达5万余辆。主桥采用 一跨过江的双索斜拉结构,中孔主跨度为602 602米 一跨过江的双索斜拉结构,中孔主跨度为602米,居世界同 类桥梁之首。 类桥梁之首。
一、大型水利工程
全国各地建有大量现代水利工程设施, 全国各地建有大量现代水利工程设施,尤以大型水利 枢纽、水电站为多, 1991年以新开发的人文景观入选 枢纽、水电站为多,如1991年以新开发的人文景观入选 中国旅游胜地40 40佳 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 “中国旅游胜地40佳”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它们那 雄伟的大坝、壮观的船闸、机器轰鸣的发电厂房、 雄伟的大坝、壮观的船闸、机器轰鸣的发电厂房、水流飞 倾的泄洪道和绵延不断的渡槽等,不仅具有防洪、发电、 倾的泄洪道和绵延不断的渡槽等,不仅具有防洪、发电、 航运、灌溉、养殖和供水等多种功能, 航运、灌溉、养殖和供水等多种功能,显示了人类利用和 改造自然的气魄,而且多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 改造自然的气魄,而且多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成为游人 参观游览的胜地和广大青少年学习现代科技的室外课堂。 参观游览的胜地和广大青少年学习现代科技的室外课堂。
二、大型工业设施
作为旅游资源的现代大型工业设施, 作为旅游资源的现代大型工业设施,主要指那些设备 和工艺流程先进、 和工艺流程先进、产品在国内外甚至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的 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 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它们是时下方兴未艾的工业旅游的 对象。通过参观它们,可以极大地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对象。通过参观它们,可以极大地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丰 富其知识,开拓其视野。 富其知识,开拓其视野。
旅游资源_08现代设施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 一、现代设施旅游资源的概念 • 现代设施类旅游资源是指现代人工创造, 能够满足现代人生产或生活需要,同时能 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被旅游业开发 利用的设施。包括大型工程设施、文化休 闲设施和康体娱乐设施。
• 二、现代设施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 1.实用性
中国军事博物馆
军事坦克
• 二、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 号。1987年落成,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 米,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 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 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 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截止2005年已藏书2500万 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其中尤以“四 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 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2007年6月8日,中国国 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 入选第三套人民币 • 因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提升 了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同时,对全国人民正满怀豪情地通 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建设新中国的高潮是一个很 大的鼓舞,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入选1958年开始设计, 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作为反映当时社会 主义建设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
收 藏 在 大 英 博 物 馆 的 中 国 古 代 瓷 器
• (3)中国丝绸博物馆 •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 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 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现为浙江省省属副 厅级事业单位,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于 1992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原国家主席 江泽民为该馆题词:“弘扬古蚕绢文化, 开拓新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