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5)

合集下载

物理教案(人教版选修3-3)10.1、2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物理教案(人教版选修3-3)10.1、2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0.1、2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2)理解内能的变化可以分别由功和热量来量度,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3)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书本中的事例体会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改变内能两种方式及内能改变量度;(2)对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理解。

教学教具:细铁棒、铁锤、洒精灯、木块、厚壁玻璃筒(带活塞)、硝化棉、乙醚、学生每人准备一小段钢丝等.教学过程:第一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一)复习引入提问:(1)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什么叫分子的动能?它和哪些因素有关?(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什么叫分子的势能?它和哪些因素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它和物体的体积有关)(4)物体的内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小结:通常情况下,对固体或液体,由于体积变化不明显,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内能是否改变。

(二)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呢?物体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或者说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如一杯水、一块铁块)的内能是否改变呢?2、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想到“摩擦”,有的想到“折”,有的想到“敲打”,有的想到用“钢锯锯”,有的想到“烧”,有的想到“晒”,有的想到“烤”,有的想到“烫”、“冰”等等.一边想办法,一边体验内能是不是已经增加了。

3、知识的提练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新知识的深入探讨(1)内能改变的量度如何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多少呢?第1页(共1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以生动的语言、简洁的板书,系统地阐述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内能与热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热传递过程,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3.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比热容,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4.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内能和热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热机效率等。
3.提醒学生做好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生活实例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如烧水、烧菜等,引导学生关注热量与内能的变化关系。这种结合使得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与观察的互动体验:通过设计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热传递过程,理解热传递的原理。这种互动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比热容是否大于砂石的比热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节能方案、评估热效率等。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反思,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内能?”,“内能与热量有什么关系?”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比热容是否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节能方案、评估热效率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 认识内能-“黄冈赛”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  认识内能-“黄冈赛”一等奖

《认识内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过程方法1、通过类比、分析实例,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动能和势能。

2、通过物体在温度高时表现出的做功本领比温度低时强的是列,认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内能的概念;2、通过温度高低来判断一个物体内能的多少;3、改变内能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内能概念。

三、器材准备:火柴、打火机、多媒体课件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展示各种图片,如汽车、火车、轮船、喷气式飞机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1)都需要燃烧燃料;(2)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提示: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由此引出本节课题《认识内能》。

(二)新课教学:复习提问: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它们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1、什么是内能(1)观察分析,充分交流讨论:采用类比法的方法判断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和势能。

师生共同总结: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思考:判断下列物体谁具有的内能大1、同质量的10℃的水和0℃的水2、同质量的0℃水和0℃的冰3、1Kg的10℃的水和50g的10℃的水教师及时点评总结:物体内能与物体质量、状态、温度等有关,其中主要与物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演示:分别擦燃火柴和点燃火柴。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是可以改变,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活动:观看视频和自学“活动1/2”学生汇报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1)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1)

10.1—10.2功和内能热和内能(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课标解读1.了解焦耳的两个实验原理,知道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系统内能是等效的,明确两种方式的区别.3.明确内能、功、热量、温度四个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4.通过焦耳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地位本节学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且通过对焦耳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本节内容是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火”的使用把人类带入了文明的殿堂.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使人们不再仅仅依靠自然的“恩赐”而得到“火”.你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1.阅读本节教材内容;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步骤1:导入新课从古代“钻木取火”导入⇒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并组织讨论交流⇒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总结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总结用传热的方式改变内能⇓步骤6:学生练习,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3”总结解题规律步骤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知识,老师布置课下完成【课时作业】⇐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焦耳的两个实验的原理,知道热传递的实质.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明确两种方式的区别.3.明确内能、功、热量、温度四个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1.焦耳实验的探究过程.(重点)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实质和区别.(重点)3.内能、功、热量、温度四个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难点)焦耳实验及功和内能1.(1)代表性实验①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上升.②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2)功和内能①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②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改变用功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表达式为ΔU=W.2.思考判断(1)系统只从外界吸热,而不向外界放热的过程就是绝热过程.(×)(2)外界对物体做功的多少等于物体的内能.(×)(3)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改变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3.探究交流“钻木取火”反映了怎样的能量转化过程?【提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和内能1.基本知识(1)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Q吸=ΔU.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ΔU.(3)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思考判断(1)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2)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3.探究交流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本质是否相同?【提示】本质不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之间能量的转移.功和内能的关系【问题导思】1.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2.怎样用做功的方法增加或减小物体的内能?3.功和内能有什么区别?1.内能与内能变化(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2)当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物体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即物体的内能是由它的状态决定的,且物体的内能变化只由初、末状态决定,与中间过程及方式无关.2.做功与内能变化(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2)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内能增加,外界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内能减小.3.功和内能的区别(1)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一定能引起内能的变化.(3)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在绝热过程中,只有内能变化越大时,对应着做功越多.当系统从状态Ⅰ经过绝热过程到状态Ⅱ时,内能增量ΔU=U2-U1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W,即ΔU=W.(2013·孝感高二检测)如图10-1-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则被密封的气体()图10-1-1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审题指导】明确研究对象是密闭的气体,由功和内能的关系得出温度的变化,再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解析】由F对密闭的气体做正功,容器及活塞绝热,则系统与外界传递的热量Q =0,由功和内能的关系知,理想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再根据pV/T=C,V减小,p 增大.故选C.【答案】 C分析绝热过程的方法1.在绝热的情况下,若外界对系统做正功,系统内能增加,ΔU为正值;若系统对外界做正功,系统内能减少,ΔU为负值.此过程做功的多少为内能转化多少的量度.2.在绝热过程中,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也是状态量,气体的初、末状态确定了,即在初、末状态的内能也相应地确定了,内能的变化ΔU也确定了.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ΔU=W,即W为恒量,这也是判断绝热过程的一种方法.1.(2013·济南检测)如图10-1-2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瓶口已塞紧,水上方空气中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用下面三句话解释:甲,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乙,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丙,温度降低.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图10-1-2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乙甲丙【解析】根据题意因果顺序的进程为:空气推动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瓶内空气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即“白雾”,而瓶塞跳起的原因是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使气体压强增大所致.【答案】热和内能的关系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2.怎样用热传递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3.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是什么?1.热传递(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热传递的实质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ΔU=Q吸.(2)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ΔU.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5.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但是它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做功是系统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而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1.热量的概念只有在涉及能量的传递时才有意义,因此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2.在系统与外界发生热传递时,系统吸收多少热量,系统内能就增加多少;系统放出多少热量,系统内能就减少多少.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审题指导】(1)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质量多个因素决定.(2)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的高低,而不是内能的大小.【解析】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A、B 错;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C项错;关于热量的论述,D项是正确的.【答案】 D2.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是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含热量较少的物体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少的物体D.热量是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解析】热传递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物体间或物体的两部分间,且总是从高温物体(或部分)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或部分),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比热容的高低均无关.【答案】 B综合解题方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012·南昌高二检测)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规范解答】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做功和热传递同时发生时,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比如物体吸热的同时又对外做功,且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在数值上相等,此时物体的内能不发生变化.故正确选项只有C.【答案】 C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因此,不能仅靠一种情况判断内能的变化.2.物体吸收热量和外界对物体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3.物体放出热量和物体对外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小.1.(2012·佛山高二检测)下列哪个实例说明做功改变了系统的内能()A.热水袋取暖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解析】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暖和;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的,选项B正确.【答案】 B2.(2013·建陵中学高二期末)物体获得一定初速度后,沿着粗糙斜面上滑,在上滑过程中,物体和斜面组成的系统()A.机械能守恒B.动能与内能之和守恒C.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加D.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解析】物体上滑时克服摩擦力做功,物体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和斜面的内能,因此物体的温度会略有升高,内能增加.此题情景就像冬天两手相互搓搓会感到暖和一样.【答案】 D3.物体的内能增加了2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20 J的功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20 J的热量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20 J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内能改变20 J,其方式是不确定的,因此A、B错误.而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势能三者决定,因此答案C错误.【答案】 D4.(2013·杭州检测)有一个小气泡从水池底缓慢地上升,气泡跟水不发生热传递,而气泡内气体体积不断增大,小气泡上升过程中()A.由于气泡克服重力做功,则它的内能减少B.由于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对气泡做功,则它的内能增加C.由于气泡内气体膨胀做功,则它的内能增加D.由于气泡内气体膨胀做功,则它的内能减少【解析】气泡膨胀时,气泡内的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答案】D。

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二)教具烧杯,墨汁等、(三)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2、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3、进行新课(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4)内能和机械能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枣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4、小结(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四)说明物体的内能较之物体的机械能更为抽象,不能用“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的内能,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但也容易造成与机械能的混淆,讲课中要强调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势能”,突出内能是跟热运动有关的能量、2、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案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案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功热和内能的概念;2.掌握计算物体的功热和内能的方法;3.理解物体的内能改变与其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功热和内能的概念;2.计算物体的功热和内能的方法;3.物体的内能改变与其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一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功热和内能是什么。

2.讲授(30分钟)(1)功热和内能的概念a.定义:功、热量、内能。

b.单位:焦耳、卡路里。

c.公式:Q=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W=F*s*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夹角。

d.区别:功是由外力对物体做出来的作用,在物体发生位移时才会产生;而热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给物体或者从物体中传递出去;内能是指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计算物体的功热和内能的方法a.计算物体受力作用下的功:W=F*s*cosθ。

b.计算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m*c*ΔT。

c.计算物体内能变化量:ΔU=Q-W。

(3)物体的内能改变与其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a.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能也会发生改变,而且外力所做的功就是内能改变量。

b.当物体发生温度变化时,其内能也会发生改变,而且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也会增加。

3.练习(20分钟)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功热和内能的方法,并理解物体内能改变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4.归纳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功热和内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探讨了物体内能改变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例子引入知识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内能教案【优秀5篇】

内能教案【优秀5篇】

内能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内能教案【优秀5篇】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下面是本店铺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内能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内能教学设计(共6篇)

内能教学设计(共6篇)

内能教学设计(共 6 篇)第1 篇:内能,教学设计内能,教学设计篇 1:内能教案内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器打气筒矿泉水瓶带导管的塞子酒精灯铁丝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阅读法,科学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

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内能1.分子的动能、温度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我们知道,温度这个物理量在宏观上的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它又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动能大小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含义。

2.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3.物体的内能(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课堂讨论题:下列各个实例中,比较物体的内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功和内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功和内能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功和内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2.从热力学的角度认识内能的概念。

3.理解做功与内能改变的数量关系。

4.知道内能和功的单位是相同的。

过程与方法从焦耳的实验理解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焦耳实验了解功与内能变化关系的得来,学习科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教学重点、难点绝热过程中的功与内能的关系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什么?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2、什么叫内能?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3、质量、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必定相等。

对吗?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温度变时分子动能变,体积变时分子势能变,因此物体的内能决定于它的温度和体积,但是这句话却不能作为判断两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

如两物体温度和体积均相同,而内能却没有确定的关系。

再如,0O C的冰熔化成0O C水体积减小,不能就此认为其势能也减小,而应该从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而温度不变,所增加的只是分子的势能。

新课教学:一、焦耳的实验1818年12月24日焦耳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起初研究电学和磁学。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绝热过程。

焦耳实验是一个需要在绝热过程中完成的实验2、焦耳二个代表性实验(1)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机械功实验结论:只要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容器内水温上升的数值都是相同的,即系统状态的变化是相同的。

(2)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电功实验结论:只要所做的电功相等,则系统温度上升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状态变化是相同的。

从焦耳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方式无关,仅与做功数量有关。

功和内能教案

功和内能教案

功和内能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节功和内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从演示实验出发,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焦耳所做的研究功和内能的实验,引入系统内能的概念,最终得出做功与系统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2.从热力学的角度认识内能的概念。

3.理解做功与内能改变的数量关系。

4.知道内能和功的单位是相同的。

过程与方法从焦耳的实验理解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焦耳实验了解功与内能变化关系的得来,学习科学家探究过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绝热过程中的功与内能的关系难点:内能的概念四、学情分析本章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会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系统内能的变化,会用能量守恒观点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五、教学方法:实验、自主阅读与思考、小组讨论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课前准备预习学案阅读课本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课本演示实验或多媒体投放观察,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我们知道能量的单位是焦耳,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的名字命名的。

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起初研究电学和磁学。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1、焦耳的实验阅读“焦耳的实验”,说出焦耳热功当量实验的原理?回答:通过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由于叶片与水之间的摩擦而使水温升高。

要完成多次实验测量,可以改变什么呢?回答:改变悬挂重物的质量和下落高度。

通过这个实验,焦耳的得出什么结论呢?只要重力做的功相同,容器中水温上升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状态变化是相同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 省一等奖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  省一等奖教案新版教科版
(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2.放热公式的理解。
(1)Q放=cm(t0-t)用Δt降=(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
(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注:1。学生容易把t0和t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脚“0”的就可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没有标脚的就是末温。)
(2)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
(3)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三)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四.课堂小结与当堂检测
第3课时热值及热量计算
【导入】
生活中有哪些燃料?
【新授内容】
一.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的实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三.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P14图1-3-3实验
实验结果:沙子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在升高相同的度数时,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这种性质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
1℃
2 kg
2℃
通过填写以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的公式。
三.新课讲授
1.吸热公式及理解。
(1)Q吸=cm(t-t0),用Δt升=t-t0表示升高的温度,公式也可写成
Q吸=cmΔt升.
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容;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
[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初中物理内能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内能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内能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内能的因素。

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1.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2. 内能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木块、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都与什么物理量有关吗?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讲解内能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

3. 举例说明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热传递实验:将热水和冷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放入一个木块,观察木块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

2. 做功实验:将气球吹鼓,用针扎破气球,观察气球的爆炸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做功过程中内能的改变。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 举例说明这两种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能知识解决,如:为什么冬天要穿保暖衣?为什么汽车发动机要用水冷却?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内能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家庭用电、保暖等。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等。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和热量--省一等奖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和热量--省一等奖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2节内能和热量┃教学小结┃学生的举例可能有:①用火烤;②放入热水中;③用砂纸摩擦;④来回弯折;⑤用锤子敲打等.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2.热传递.<1>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2>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3>实质:内能的转移,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4>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3.做功和物体内能的改变.<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还可以采用图1-2-1所示的器材演示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这一规律.事前组装好仪器,课前在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实验时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水蒸气对瓶塞做功,那么水蒸气的内能就减小,温度就降低,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有雾的产生.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四>燃烧:放出热量.多媒体展示篝火情境.还可以结合教材第10页图文内容展示篝火情境.1.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讨论交流:认识燃料.教师点拨:燃料根据其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如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3.0×107J,1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4.6×107J.3.热值<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能增大,学生生活经验很少,可以让学生具体操作验证一下.为了增加学生的直观效果,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借助"压缩空气引火仪"演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这一规律.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可以让学生解释原因: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1)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2>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含有>热量,更不能比较不同物体"含有"热量的大小.表格中煤气和天然气的热值单位是J/m3,教师可以提醒说比热容。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内能和热量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内能和热量优秀教学案例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探讨内能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内能?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内能的因素。
3.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探讨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具体关系。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设计热传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量传递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内能的因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运用讲授法、提问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能和热量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提出问题:“热量是如何传递的?有哪些传递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热量传递的原理。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实例,探讨内能和热量的相关知识。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组织小组汇报,让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实例,探讨内能和热量的相关知识。

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和热量-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和热量-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内能和热量》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

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教学背景】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设计思想】本设计通过情景支架设置疑问,借助于类比的科学方法,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实验,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的结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

(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认识内能,领会其中的类比方法。

(2)经历用做功和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活动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养成联系实际学习物理的习惯。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

【重难点】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教具】PowerPoint课件、铁丝、砂纸、火柴、打火机、压缩空气引火仪、矿泉水瓶、可乐瓶、气筒、装有热水的烧杯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堂开始先设置一个比赛,找两名同学扭矿泉水瓶,看谁先让瓶盖飞出去。

比赛结束后提出问题,瓶塞的动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来的呢创设生活情境,设置疑问,从学生经常玩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今天课题。

二、类比、探究建构新知内能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 10.1功和内能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 10.1功和内能 教学设计
10.1功和内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焦耳的两个实验;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能正确区分两者的异同点;
3重点: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能正确区分两者的异同点
2、难点:理解并区分功、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区分内能的宏观定义和微观定义;
2、区分功和内能,知道功是过程两,内能是状态量,功的多少是衡量内能变化的多少。
通过内能的宏观定义和微观定义的比较,以及功和内能的比较,理解内能的宏观定义以基绝热过程中,功与内能的关系。
四、例题练习
1、例题讲解
2、提出问题:做功与气体体积变化的关系
1、例题练习
2、思考问题:做功与气体体积变化的关系
通过例题练习,进一步理解绝热过程中功与内能的关系
五、小结
设计目标
一、新课引入
演示压燃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实验知道功何热存在一定关系
二、焦耳的实验
介绍焦耳及焦耳的两个实验
理解焦耳的两个实验,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通过焦耳的实验,知道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过程无关,从而引入内能的定义
三、内能
通过焦耳的两个实验,引入内能的宏观定义

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内能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

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

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联系大量的科技资料,“利用内能来加热”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并从某个方面上叙述内能利用的发展情况,例如分析课本上提到的“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

本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

“利用内能来做功”要注意实验教学,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学生从中分析和学习如何利用内能做功的,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

【课题】内能的利用【重难点】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

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引入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

二、利用内能来加热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

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教案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教案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从焦耳的实验得出在绝热情况下外界做功相同,那么物体的热学状态变化就相同,由此得出热力学的内能的概念。

教材通过讨论、再分析推理,最后得出功、热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能建立功与内能的改变,热与内能的改变的意识。

科学思维∶具有从物理学的角度观察自然现象,将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知道做功和传热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科学探究:探究焦耳的实验,知道做功和传热的等效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理解物理概念的建立的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功与内能的改变,热与内能的改变。

教学难点:内能概念的建立,功与内能的改变,热与内能的改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酒精、打气筒、塑料瓶,橡胶塞等。

〖教学过程〗冷热变化是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自然现象之春夏秋冬,温暑凉寒,何时何处不与冷热相关?本章就开始学习与热现象有关的知识。

一、新课引入在空气压缩引火仪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观察到硝化棉燃烧的火苗。

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会被,点燃呢?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播放压燃实验视频。

分析:用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燃点棉花燃烧。

经过长期的探索找到了,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的方法:①传热②做功二、新课教学(一)焦耳的实验从1840年开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验,以求精确测定外界对系统做功和传热对于系统状态的影响,以及功与热的相互关系。

1.实验一:对系统做机械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重物下落时,会使搅拌器转动,由于发生了摩擦,所以水温上升。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焦耳发现在重物匀速下落时,只要重物的重力mg和下落高度h不变。

那么测出的水温升高的幅度就相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功和内能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属于过渡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地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能和重力势能做好准备.
在本节的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但是对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加深体会,这一节只要求有个初步理解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能力目标
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教学方法
实验法、举例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CAI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引入
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能的概念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
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
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
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
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
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
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
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
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
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
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功和能的关系
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
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
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
2.师生共同分析
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流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
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举例说明
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4.老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
①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
②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
三、巩固练习
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 .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大
C .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
D .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
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 的杠铃举高2米:
①运动员做了多少功?
②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
[1.C 2.①3×103 J ,②3×103 J ]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作业
(一)阅读课文,掌握功和能的关系
(二)思考题
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
为2a ,宽为a ,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
多少功?
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令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取10m/s 2,需做_____J 的功. 参考答案: 1.mga 2
)15( 2.45 六、板书设计
功 和 能 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3.功和能的联系:
①功和能都是标量
②功和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
③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功是过程量,能是状态量 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