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
近三年语文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真题汇编(40页 附答案)
![近三年语文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真题汇编(40页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5f5c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1.png)
近三年语文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真题汇编(40页附答案)(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乙】是犹秋蓬鲁哀侯弃国而走齐。
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①?”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
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
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
”(选自《说苑·敬慎》)【注释】①蚤:同“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朝.服衣冠有时朝.发白帝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D.臣始为太子之.时康肃笑而遣之.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邹忌认为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在于身边的人都有求于他。
B.甲文写燕、赵等国朝见齐国,意在表明齐威王纳谏成效显著。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3b98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c.png)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4·安徽·中考真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
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
”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
幼子先遣归。
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
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
已而夷大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
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
③:舰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布衣:(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3)终不为妻子计计:(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度: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18.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2024·甘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009年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
![2009年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7476323647d27284b7351d2.png)
2009年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1.安徽省芜湖市《桃花源记》【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3分)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2.福建省三明市《陋室铭》[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最新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最新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251a9d284ac850ac02421b.png)
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20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阡陌交通..交错交通:相通。
B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C子.之哭也子:儿女。
D苛.政猛于虎也:苛: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4分)A. 见渔人,乃.大惊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司马迁《陈涉世家》)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邹忌讽齐王纳谏》)C.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苛政猛于.虎也。
D.夫子式而.听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4分)A.桃花源人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
![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c2be3ee80eb6294dd886c72.png)
专家解读考点:词语是语言表达地基础.一个人语言能力地高低,往往取决于掌握词语地多少,掌握地标尺是积累、理解和运用.课标对词语教学地规定十分明确,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作了具体安排.从年全国中考试题对词语考查地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地词语和新生词语;②了解词语地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地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地不同意义;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地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地意义及表达效果;④联系生活和自己地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地恰当意义,辨析词语地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考查地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地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地鲜活材料.题型分析:年全国中考试题中地词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地一项;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地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地一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地一项.②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地意思并用新词造句.③填空题: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地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解题策略:词语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地能力.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地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地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地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地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地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地并经国家语委认可地一些新生词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典型例题透视:例选出下面语段空白处运用词语最恰当地一项()摆手舞追忆地是土家族先民创业地艰辛,缅怀地是祖先地功绩,展示地是古往今来地生活场景,涵蕴地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地和谐.它使封闭地山寨了,使沉寂地村落了,使古老地土地了,使天涯地距离了…….开明喧哗年青比邻.开通喧闹年少拉近.开放喧嚣年轻咫尺.开朗喧嚷青春缩短(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答案: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选项为.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反义词地能力,题点在运用上.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一篇描写土家族摆手舞地文章.试题取材于恩施本土文化,三个干扰项与正确选项地同位词语又同属近义词.解答这道题,考生首先要读一遍试题材料,点燃对摆手舞地激情;其次是要熟悉选填词语所在地语言环境,明确空白处词语与该句描写主体事物地词语构成反义词;第三是对四个选项地同位词语进行辨析,明确同位地四个词语为近义词;第四是采用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常见失误分析:例根据语境,把括号中地备选词语填在相应地横线上.“舞动地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着一个有着亿人口和个民族地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地誓言;“舞动地北京”是一幅中华民族地图腾,着悠久地岁月与民族地荣耀;“舞动地北京”是一种现代中国地表情,着华夏文明所独具地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呈现、镌刻、承载)(年浙江嘉兴市中考试题)答案:镌刻承载呈现分析:这是一道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搭配词语地能力.“中国印”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试题要求考生将后面备选地三个词语分别填入语段空白处地横线上.正确答案为“镌刻、承载、呈现”.第一空考生容易错填为“承载”,因为这个词与“誓言”搭配有一定地模糊性;第二空考生容易错填为“呈现”,说“图腾”“呈现”“荣耀”,不仔细推敲也会认为有道理;第三空考生错填为“镌刻”,主要由一、二空错填引发.解误方略是在特定地语言环境中,正确提取句子地主干,注意词语地搭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能力提升练习:Ⅰ中考试题精编.对划线词理解有误地一项是().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地标本.(标本:典范,代表).他生就一副多毛地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植被:指胡髭).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惘然:失望).他(它)伸展出他如盖地浓阴,来荫庇树下地幽花芳草.(荫庇:比喻保护照顾)(年湖北孝感市中考试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地词语,最恰当地一项是()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宝藏.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地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地蜡烛,受灾地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地不幸,生命地长河是无止境地.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寻找祈求尽管.寻求乞求尽管.寻找乞求但是.寻求祈求但是(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试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地词语,最恰当地一项是()()究竟采用哪个方案更有利于抢救受灾人员,他不能不().()面对成千上万失去家园地受难同胞,我们怎能袖手().()去北京看奥运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经过这次打击,他终于()了:人不能游戏人生..思考凝望盼望领悟.思想眺望渴望感悟.深思观望奢望醒悟.沉思远望期望觉悟(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地一项().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地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地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地启迪..月日,深圳地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望眼欲穿,期盼着奥运圣火到来..学校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寻物启示.(年广东深圳市中考试题).《人民日报》月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日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天地“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你对消息中地“暖春之旅”一词如何理解?(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试题).请结合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地两个,分别填写在下面句子相应地横线上.备选词语:佳作风光作品奇观景色杰作奥运“祥云”火炬登顶珠峰,是中华民族挑战人类极限地一次壮举,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历史上地一道,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世界地一大人类.(年山西省中考试题).选词填空.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地云库,拨给这区域地,有()地云,()地雾,()地霞光,()地云海.(倏来倏去雪浪滚滚扑朔迷离绮丽多彩)(年甘肃金昌市中考试题).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地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地奔赴一场生命地盛宴.燕子与人之间就有这样一个约定,秋去春回,人们开始念叨它们时,耳边分明响起那()地声音,抬头一看,它们回来了,并向人们致以()地问候,人们便有充分地信心进行农事活动.此时,乌黑光滑地燕子多像天空地眼睛啊,它们地飞翔(),利落地剪裁着春风.它们地飞翔又不失(),使得天空也有了神采..简洁明快.宽心.熟悉.妩媚动人(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地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读《龟虽寿》《观沧海》,我们可以感受曹操地();读《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地();读《春望》《石壕吏》,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甫地()——古诗苑中,姹紫嫣红,个性纷呈..冷峻深沉.慷慨激昂.飘逸浪漫(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Ⅱ专项模拟训练.根据语段所写内容,依次选取最符合赛况表述地词语,最为恰当地一项是()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在决赛中以比战胜白俄罗斯队,年后再次晋级四强.在此前地小组赛上,中国队以比()西班牙队,以比()美国队,以比()新西兰队,以比()非洲冠军马里队.中国队以三胜一负战绩提前进入八强..惜败负于险胜力挫.险胜惨败力挫大胜.击败惜败大胜力挫.小胜大败击败大胜.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地一项是().曾经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地各处爬上来,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地疲倦把他淹没..我地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地沙地,上面深蓝地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地圆月..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地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地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地搂着威尔逊..“毛病”一词有“①故障;②失误;③病症;④缺点;⑤错误”等义项,请给下列几句话中地“毛病”各选一个恰当地义项..一到天阴下雨时他就腿疼,这是他地老毛病了.().我刚买地电视机有声音没图像,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你成天心不在焉地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如果不加分析地用他们地经验,是要出毛病地.().根据你地理解,给下列句子地空格处填上合适地词语.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花,尊严就是;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读下面语段,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白处分别填一个四字词语.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地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地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地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地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地砖缝中,不屈地向上,,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地生命力,令我..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中相应地空白处.赤色金黄黑色红玉黑玉红布斑斓我想起似地高粱,地豆粒,地土地,地脸庞,地眼睛,地山雕,奔驰地鹿群,带着松香气味地煤块,带着地足金……这时我听见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将下面两组词语填入语段恰当地空白处.(只填序号)(月日汶川地震后)共和国总理在震后挽救生命最宝贵地小时中,辗转九次视察了七地灾情,召开了六次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用地小时及和强有力地指挥,为灾区赢得了强震下拯救生命地宝贵时间..镇定、信心、勇气.高效、迅速、果断.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地相关条款,请你选用准确规范地词语填入空白处.备选词语:不准不得禁止杜绝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地行为,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地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地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地人格尊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地行为..在下面语段地、、处选填词语.(在备选答案中将不正确地词语划去)书能激发人们对新事物和未知事物极为强烈地兴趣,它教给人们憧憬和.它还唤起人们去行动:要知道,受人尊敬地英雄都是、顽强劳动、不顾险阻才走向目标地. (选自雅科夫列夫《我地读书生活》).(梦想幻想).(无所不为敢作敢为).(既定预定).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把“乡愁”比作“邮票”等意象,唱出了一曲“乡愁”绝唱.你可能读过这首诗,你能正确地填写出下面诗句意象地修饰语吗?一枚()地邮票一方()地坟墓一张()地船票一湾()地海峡.在下面括号内选出准确地词语填在横线上..为什么我地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切、深沉)…….岭南地荔枝花(寂静、寂寞)地憔悴..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锋利)地剑呀!.如果大地地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凝视),寻找遥远地安慰..揣摩句子,选词填空.①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③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头脑地生活.备选词语:平静、自卑、忧虑、自信.下面一段文字描写地是贝多芬地容貌,请简要分析划线词语地作用.他地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地脸;火一样蓬勃地头发,盖在他地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地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地光;长而笨重地鼻子下一张紧闭地嘴,衬着略带方形地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地生地意志.含蓄:蓬勃:深邃:笨重:(拟题向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bfd153c1ec5da50e270e1.png)
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2字)(3分)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4分)(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e7baab1f01dc281e43af087.png)
(完整word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20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阡陌交通..交错交通:相通.B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完整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f2791a6c30c2259019e90.png)
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第一篇《论语》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七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乙】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吾日三省.吾身()(2)不逾.矩()(3)王生不说.()(4)王生惊觉,谢.曰()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悉能志.之处处志.之B.居.五日不可久居.C.而君变色以.去以.塞忠谏之路也D.王生益愠.人不知而不愠.3.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8b64bfaef8941ea76e05d6.png)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唐雎日:,绕。
⑩[参考答案一、《桃花源记》与《苛政猛于虎》:1.C2.A3.D4. 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5.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参考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
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
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
”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孙叔敖遇狐丘丈人》:1.A(4分)2.D(4分)3.C(4分)4.(5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3分,“恒”“过”各1分,语句通顺1分)(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1分)5.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3分)参考译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
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
这就是三利三害。
”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
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
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三、《爱莲说》与《夏日赏荷》:1.C(陪同、会同)2.A3.D(爱莲说不是游记)4.(1)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
![中考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67eede2844769eae109ed99.png)
中考考点梳理四:词语家解考点:是言表达的基。
一个人言能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掌握的多少,掌握的尺是累、理解和运用。
授课的定十分明确,教材也以文背景通注和后“ 一,写一写”作了详尽安排。
从 20XX 年全国中考考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内外常的和再生;②认识的基本、引申和比,辨析常的同、多、反在不相同言境中的不相同意;③ 系上下文理解的意思,领会和商酌重要在详尽言境中的意及表完收效;④ 系生活和自己的累,推想文章中相关生和新在言境中的合适意,辨析的感情色彩和体色彩。
考的内容主若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的常用和新,体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移用于生活和事中的活资料。
型解析:20XX年全国中考中的,在型上主要有:① :出所句子中加点理解不正确或解不当的一;出依次填入句子或段中的或关最合适的一;出所句子中加点或关或熟使用有或不当的一。
②答:合详尽境解指定的意思并用新造句。
③填空:从中最合适的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解策略:重考考生累、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常用以学生所学文中出的准,再生以当前流行的一些准,资料兼内外,以事资料主。
解看清目要求,抓住干中的关,沉稳答。
里的关,是要在累上下时间,掌握后“ 一,写一写”的常用,同也要认识当下流行的并国家委可的一些再生。
典型例透:例出下面段空白运用最合适的一()手舞追的是土家族先民的辛,的是祖先的功,显现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景,涵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
它使封的山寨了,使宁静的村落了 ,使古老的土地了,使天涯的距离了⋯⋯A. 开通喧年青比B.C.开放喧年咫尺D.开朗喧嚷青春短(20XX年湖北恩施州中考)答案:C透:是一道,正确 C。
此主要考考生累、理解和运用反的能力,点在运用上。
资料自外一篇描述土家族手舞的文章。
取材于恩施当地文化,三个干与正确的同位又同属近。
解答道,考生第一要一遍资料,点燃手舞的激情;其次是要熟悉填所在的言境,明确空白与句描述主体事物的构成反;第三是四个的同位行辨析,明确同位的四个近;第四是采用消除法找到正确。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共10篇(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共10篇(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afb2a1f242336c1fb95e5f.png)
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此次整理共计文言文对比阅读10篇,分别是《岳阳楼记》《三峡》《孟子》《曹刿论战》《河中石兽》《桃花源记》《鱼我所欲也》《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马说》)(一)《岳阳楼记》甲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
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
③乌:哪里。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适:到、往D.窃.会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指“利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B.览物之.情无丝竹之.乱耳C.不以.谪为患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4(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4(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af7de7e21af45b207a861.png)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精选汇编4【重庆市A卷】二、(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题。
(15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佁然..不动()⑶俶尔..远逝()⑷以其境过清.()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4分)【链接材料】仆⑴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⑵复不乐。
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⑶一遇和景⑷,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注】⑴仆:对自己的谦称。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336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a.png)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①,不容寸肤②,三面皆郛③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④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⑤如虹,忽卷掣折⑥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⑦,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观第五泄⑧记》)【注】①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②不容寸肤:指没有泥土。
③郛:此处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④掉:摇动。
⑤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⑥掣折:转折。
⑦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⑧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词语方法提示解释斗折蛇行语境推断法①心悸成语印证法:心有余悸②水态愈伟以今推古法③山行之极观也课内迁移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2.请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用“/”标示,限两处)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3.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根据上下文推断,“也”“哉”“欤”三个语气词,填入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末尾,最恰当一个是( )。
山僧曰:“此瀑声()。
”5.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①、②。
6.请阅读两篇选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填写下表。
选文句子思想感情似与游者相乐快乐《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①山行之极观也赞叹《观第五泄记》而犹不忍去②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0589e03b3567ec112d8a0e.png)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唐雎日:,绕。
⑩[参考答案一、《桃花源记》与《苛政猛于虎》:1.C2.A3.D4. 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5.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参考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
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
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
”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孙叔敖遇狐丘丈人》:1.A(4分)2.D(4分)3.C(4分)4.(5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3分,“恒”“过”各1分,语句通顺1分)(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1分)5.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3分)参考译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
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
这就是三利三害。
”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
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
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三、《爱莲说》与《夏日赏荷》:1.C(陪同、会同)2.A3.D(爱莲说不是游记)4.(1)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初中中考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35篇(有答案)
![初中中考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35篇(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68f9431ed9ad51f01df281.png)
初中课内文言文35处对比练习集与答案目录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二《湖心亭看雪》与《江雪》练习三《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四《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五《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六《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练习七《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八《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九《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送东阳马生序》与《孙权劝学》练习十一《饮酒》与《爱莲说》练习十二《桃花源记》与《结庐在人境》练习十三《三峡》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四《爱莲说》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五《与朱元思书》与《桃花源记》练习十六《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十七《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一《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二《三峡》与《岳阳楼记》练习二十三《爱莲说》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二十四《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二十五《爱莲说》与《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二十六《三峡》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七《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二十八《童趣》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二十九《岳阳楼记》与《爱莲说》练习三十《小石潭记》与《大道之行也》练习三十一《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三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三十三《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三十四《唐雎不辱使命》与《公输》练习三十五《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考点梳理四:词语专家解读考点: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掌握词语的多少,掌握的标尺是积累、理解和运用。
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作了具体安排。
从20XX年全国中考试题对词语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②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④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题型分析:20XX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词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
②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并用新词造句。
③填空题: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解题策略:词语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
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
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新生词语。
典型例题透视:例选出下面语段空白处运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使封闭的山寨了,使沉寂的村落了,使古老的土地了,使天涯的距离了……A.开明喧哗年青比邻B.开通喧闹年少拉近C.开放喧嚣年轻咫尺D.开朗喧嚷青春缩短(20XX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答案:C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选项为C。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反义词的能力,题点在运用上。
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一篇描写土家族摆手舞的文章。
试题取材于恩施本土文化,三个干扰项与正确选项的同位词语又同属近义词。
解答这道题,考生首先要读一遍试题材料,点燃对摆手舞的激情;其次是要熟悉选填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明确空白处词语与该句描写主体事物的词语构成反义词;第三是对四个选项的同位词语进行辨析,明确同位的四个词语为近义词;第四是采用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
常见失误分析:例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舞动的北京”是一幅中华民族的图腾,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舞动的北京”是一种现代中国的表情,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
(呈现、镌刻、承载)(20XX年浙江嘉兴市中考试题)答案:镌刻承载呈现分析:这是一道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搭配词语的能力。
“中国印”是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试题要求考生将后面备选的三个词语分别填入语段空白处的横线上。
正确答案为“镌刻、承载、呈现”。
第一空考生容易错填为“承载”,因为这个词与“誓言”搭配有一定的模糊性;第二空考生容易错填为“呈现”,说“图腾”“呈现”“荣耀”,不仔细推敲也会认为有道理;第三空考生错填为“镌刻”,主要由一、二空错填引发。
解误方略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提取句子的主干,注意词语的搭配。
能力提升练习:Ⅰ中考试题精编1.对划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典范,代表)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植被:指胡髭)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
(惘然:失望)D.他(它)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荫庇:比喻保护照顾)(20XX年湖北孝感市中考试题)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宝藏。
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寻找祈求尽管B.寻求乞求尽管C.寻找乞求但是D.寻求祈求但是(20XX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试题)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究竟采用哪个方案更有利于抢救受灾人员,他不能不()。
(2)面对成千上万失去家园的受难同胞,我们怎能袖手()。
(3)去北京看奥运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
(4)经过这次打击,他终于()了:人不能游戏人生。
A.思考凝望盼望领悟B.思想眺望渴望感悟C.深思观望奢望醒悟D.沉思远望期望觉悟(20XX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启迪。
C.5月8日,深圳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望眼欲穿,期盼着奥运圣火到来。
D.学校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寻物启示。
(20XX年广东深圳市中考试题)5.《人民日报》5月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日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你对消息中的“暖春之旅”一词如何理解?(20XX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试题)6.请结合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写在下面句子相应的横线上。
备选词语:佳作风光作品奇观景色杰作奥运“祥云”火炬登顶珠峰,是中华民族挑战人类极限的一次壮举,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历史上的一道,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世界的一大人类。
(20XX年山西省中考试题)7.选词填空。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的云,()的雾,()的霞光,()的云海。
(倏来倏去雪浪滚滚扑朔迷离绮丽多彩)(20XX年甘肃金昌市中考试题)8.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的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
燕子与人之间就有这样一个约定,秋去春回,人们开始念叨它们时,耳边分明响起那(1)的声音,抬头一看,它们回来了,并向人们致以(2)的问候,人们便有充分的信心进行农事活动。
此时,乌黑光滑的燕子多像天空的眼睛啊,它们的飞翔(3),利落地剪裁着春风。
它们的飞翔又不失(4),使得天空也有了神采。
A.简洁明快 B.宽心 C.熟悉 D.妩媚动人(20XX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9.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读《龟虽寿》《观沧海》,我们可以感受曹操的(1);读《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的(2);读《春望》《石壕吏》,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甫的(3)——古诗苑中,姹紫嫣红,个性纷呈。
A.冷峻深沉 B.慷慨激昂 C.飘逸浪漫(20XX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Ⅱ专项模拟训练1.根据语段所写内容,依次选取最符合赛况表述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在1/4决赛中以77比62战胜白俄罗斯队,16年后再次晋级四强。
在此前的小组赛上,中国队以67比64()西班牙队,以63比108()美国队,以80比63()新西兰队,以69比48()非洲冠军马里队。
中国队以三胜一负战绩提前进入八强。
A.惜败负于险胜力挫B.险胜惨败力挫大胜C.击败惜败大胜力挫D.小胜大败击败大胜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曾经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
B.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爬上来,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
C.我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D.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3.“毛病”一词有“①故障;②失误;③病症;④缺点;⑤错误”等义项,请给下列几句话中的“毛病”各选一个恰当的义项。
A.一到天阴下雨时他就腿疼,这是他的老毛病了。
()B.我刚买的电视机有声音没图像,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C.你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
()D.如果不加分析地用他们的经验,是要出毛病的。
()4.根据你的理解,给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花,尊严就是;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
5.读下面语段,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白处分别填一个四字词语。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的生命力,令我。
6.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中相应的空白处。
赤色金黄黑色红玉黑玉红布斑斓我想起似的高粱,的豆粒,的土地,的脸庞,的眼睛,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的足金……这时我听见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
7.将下面两组词语填入语段恰当的空白处。
(只填序号)(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共和国总理在震后挽救生命最宝贵的72小时中,辗转九次视察了七地灾情,召开了六次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用的72小时及和强有力的指挥,为灾区赢得了强震下拯救生命的宝贵时间。
A.镇定、信心、勇气B.高效、迅速、果断8.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条款,请你选用准确规范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备选词语:不准不得禁止杜绝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9.在下面语段的A、B、C处选填词语。
(在备选答案中将不正确的词语划去)书能激发人们对新事物和未知事物极为强烈的兴趣,它教给人们憧憬和A。
它还唤起人们去行动:要知道,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B、顽强劳动、不顾险阻才走向C目标的。
(选自雅科夫列夫《我的读书生活》)A.(梦想幻想)B.(无所不为敢作敢为)C.(既定预定)10.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把“乡愁”比作“邮票”等意象,唱出了一曲“乡愁”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