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内容(10生物制药)

合集下载

药物机器分析实验报告

药物机器分析实验报告

药物机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机器分析的方法,对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功效。

实验原理:
药物机器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查询,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和计算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分析药物的成分,预测其性质和功效,评估其安全性和副作用。

实验步骤:
1. 收集所需药物的化学结构信息:收集所需药物的化学结构信息,包括药物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键结构等。

2. 构建药物数据库:根据收集到的药物结构信息,构建药物数据库,用于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3. 数据查询和分析:通过药物机器分析软件,对药物数据库进行查询和分析,获取药物的性质和功效信息。

4. 安全性评估:根据查询到的药物信息,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包括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考虑。

5. 功效评估:根据查询到的药物信息,评估药物的功效,包括药理作用、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考虑。

6. 结果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验证药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安全性和功效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可以得出药物的化学成分、安全性和功效等信息。

通过药物机器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药物
的相关信息,为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
药物机器分析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药物分析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估药物的化学成分、安全性和功效,为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由于药物机器分析依赖于数据库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实际应用时,仍需结合实验验证。

生物制药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

生物制药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
生物制药实验室主要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类型
1
青霉素的制备
1、学习掌握菌种种子制备的基本操作及方法,了解种子培养的条件优化及过程控制。
2、掌握发酵罐的使用方法。
3、掌握发酵液预处理及过滤的方法。
4、掌握青霉素粗提及结晶提纯的方法。
5、掌握青霉素效价测定的实验原理及方法。
16
综合性
2
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
2、掌握液体药剂制备过程的基本操作。
3、掌握药物溶解的基本原理;4、掌握液体药剂制 Nhomakorabea的方法。
2
验证性
8
乳剂的制备
1、掌握乳剂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乳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3、掌握常用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
验证性
9
片剂的制备
1、熟悉片剂制备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掌握片剂质量检查方法。
4
验证性
5
药物的定性鉴别
1、掌握三氯化铁显色反应在药物定性鉴别中的应用
2、了解并熟悉各种药物的鉴别方法及原理
2
验证性
6
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
1、掌握阿司匹林片的鉴别方法,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含量测定时标示含量的计算方法。
3、了解称量、空白试验、滴定操作的要点。
4
验证性
7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1、了解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意义。
2、掌握阳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3
综合性
3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和鉴别
1、掌握甾体皂苷元(亲脂性和中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制药工程生物实验报告

制药工程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表达与纯化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目的:1. 掌握重组蛋白的表达方法。

2. 学习重组蛋白的纯化技术。

3. 了解生物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实验原理: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蛋白。

本实验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将rhIFNα2b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通过诱导表达、离心分离、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实现对rhIFNα2b的纯化。

实验材料:1. 基因组DNA2. 质粒载体3. 大肠杆菌DH5α4. 重组表达载体5. 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6. 诱导剂(如甘油、葡萄糖等)7. 离心机8. 层析柱9. 超纯水10. 透析袋11. 紫外分光光度计12. 纯化试剂盒实验步骤:1. 基因克隆:将rhIFNα2b基因从基因组DNA中扩增,连接到质粒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

2. 表达载体构建:将阳性克隆的质粒提取,进行PCR鉴定,确认目的基因的正确插入。

3. 重组表达菌株的诱导表达: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挑选阳性克隆,在含有IPTG的培养基中诱导表达。

4. 离心分离:收集诱导表达后的菌体,离心分离菌体和上清液。

5. 粗蛋白提取:将上清液用硫酸铵进行盐析,收集沉淀,复溶于超纯水中。

6. 离子交换层析:将粗蛋白溶液上样至离子交换层析柱,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目标蛋白峰。

7. 凝胶过滤层析:将离子交换层析后的蛋白溶液上样至凝胶过滤层析柱,收集目标蛋白峰。

8. 蛋白纯度鉴定:利用SDS-PAGE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鉴定蛋白纯度。

实验结果:1. 成功构建了rhIFNα2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得到目标蛋白。

2.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成功纯化了rhIFNα2b蛋白,纯度达到95%以上。

生物制药技术试验

生物制药技术试验
一级种子质量指标:无杂菌,全部杆菌,粗壮整齐,无噬菌体;pH 5.5~6.0;刚刚出现 2,3-丁二醇。 二级发酵质量指标:菌体粗壮整齐,无噬菌体和杂菌感染;pH 6.0;糊精刚刚消失;多粘菌素 E 效价 10000~35000 u/mL。 (三) 提炼
草酸酸化
发酵液
板框压滤

加 NaOH 中和
滤液
板框压滤
上离子交换柱
中和滤液
吸附
1 mol/L H2SO4
饱和树脂
解吸
解吸液
加 NaOH 及 KMnO4 中和、氧化、过滤
中和氧化滤液
加氨水沉淀 离心甩干,洗去氨
多粘菌素游离碱
加 6 mol/L H2SO4,调 pH 6.0~6.5, 溶解
喷雾干燥
多粘菌素 E 硫酸盐
白色粉末(成品)
衡量抗生素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含量称效价。抗生素效价测定可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效价测定法。 生物效价测定有稀释法、比浊法、扩散法三大类。管碟法是扩散法的一种。本实验采用管碟法测定抗 生素的效价。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
图 5-2 效价测定示意图 A 800 u/mL;B.1000 u/mL;C.1200u/mL;D. 样品稀释液 按 2~3 个双碟中 1000 u/mL 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校正抑菌圈直径。例如:标准状态下 l 000 u/ mL 多粘菌素 E 抑菌圈直径为 18.00 mm,若我们所测 B 管(1 000 u/mL)抑菌圈直径总平均值为 17.8mm, 校正值为 18.00 mm-17.80 mm=+0.20mm。则双碟中所有钢管浓度的抑菌圈直径也应加上 0.20 mm,即 得校正后的数值。若我们所测 B 管(1 000 u/mL)抑菌直径总平均值为 18.20 mm,校正值为 18.00 mm-18.20 mm=-0.20 mm,此组某浓度的抑菌圈直径也应加上-0.20 mm,即得校正后的数值。 (6)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各浓度的抑菌圈直径的校正值平方为横坐标,以标准品浓度(u/mL)的对数 值为纵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线。 (7) 发酵样品效价汁算 以样品稀释液抑菌圈直径的校正值查标准曲线,得出相应的效价单位,再 乘以稀释倍数,即得发酵液的效价单位。

生物制药实训报告万能

生物制药实训报告万能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生物制药实训,旨在使我对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相关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生物制药实验室实训设备:发酵罐、离心机、层析柱、培养箱、显微镜等实训材料:微生物菌种、培养基、生物制品原料等三、实训原理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从生物体中提取或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物。

本次实训主要涉及微生物发酵、提取和纯化等工艺。

四、实训过程1. 微生物发酵(1)接种:将微生物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发酵:将培养好的菌种转移到发酵罐中,控制适宜的温度、pH、溶解氧等条件,使菌种大量繁殖。

(3)产物的提取:发酵结束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手段将产物从菌体中分离出来。

2. 提取(1)溶剂选择:根据目标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2)提取方法:采用萃取、渗滤、吸附等方法进行提取。

3. 纯化(1)层析: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初步纯化。

(2)结晶:通过改变溶剂、温度等条件,使目标产物结晶析出。

4. 质量检测对纯化后的生物制品进行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微生物发酵、提取和纯化等操作方法。

3.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方法。

4.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实训总结1. 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生物制药的严谨性和复杂性,对生物制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生物制药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针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积极向老师请教,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七、改进建议1. 增加实训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实训效果。

2. 加强实训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生物制药实验

生物制药实验

实验一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处理与保存一、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不同生物药物原料的来源。

2、学习并掌握各种原料的选择原则、处理及保存方法。

二、基本原理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各种海洋生物等。

生物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因为原材料、药物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选择时应注意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原料新鲜、来源丰富、杂志含量少的原料,还要选择最佳采集时间。

原料的处理依原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动物原料采集后要立即处理,去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并迅速冷冻储存;植物原料确定后,要择时采集并就地去除不用的部分,将有用部分干燥,保鲜处理;微生物原料收集时,要及时将菌细胞与培养液分开,进行保鲜处理。

原料的保存方法主要有三种:冷冻法、有机溶剂脱水法和防腐剂保险法。

本实验着重介绍有机溶剂脱水法。

有机溶剂脱水法:植物、动物组织中常含有较多的脂肪和微生物,该类物质不仅容易氧化酸败,导致原料变质,而且还会影响纯化操作和制品收率。

因此,将动植物原料置于脂溶性有机溶剂(丙酮、乙醚等)中进行脱脂、脱水,制成丙酮干粉,长期保存。

三、器材剪刀、研钵、离心机、表面皿、冰箱冷丙酮四、操作步骤1、取植物组织(芹菜叶片)适量(10-20 g),用水洗净,甩干。

2、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加5倍体积的冷丙酮,研磨成浆糊状。

3、将上述研磨物转入50 mL离心管,于-20℃静置30 min。

4、取出,于4℃下4000 rpm离心20 min。

5、倒去上清液,将沉淀转到表面皿中,室温自然风干,制成丙酮干粉,可在4℃下长期保存。

五、实验报告1、各种不同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不同生物药物原料的处理及保存方法有哪几种?实验二植物药物制备技术实验——大蒜SOD的提取一、目的要求1、了解酶类药物的特性和功能2、掌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过程。

二、基本原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和消炎作用的药用酶,可催化超氧阴离子(O2-)进行歧化反应,生成氧和过氧化氢:2 O2- + H2 = O2 + H2O2。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一、实验课程名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1. 实验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基本操作步骤。

(2)学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药物含量测定。

(3)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利用高压将液体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根据药物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实现药物的分离和测定。

3. 实验步骤:(1)准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准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3)设定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

(4)进样并启动仪器,记录色谱图。

(5)计算药物含量。

二、实验课程名称: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药物浓度1. 实验目的:(1)掌握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2)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药物浓度测定。

(3)理解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 Spectroscopy)是利用药物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吸光度与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药物浓度的测定。

3. 实验步骤:(1)准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准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3)测定空白溶剂的吸光度。

(4)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5)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药物浓度。

三、实验课程名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含量1. 实验目的:(1)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基本操作步骤。

(2)学会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利用特定元素的原子在光源的照射下,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回到基态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定该光的强度与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3. 实验步骤:(1)准备原子吸收光谱仪,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报告

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报告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报告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罗飞2016年7月2日目录第一节引言 (4)1.1表皮生长因子(EGF)概述 (4)1.2 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结构与性质 (4)1.3 EGF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 (5)1.4 本实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内容 (6)第二节EGF基因的合成与转化表达 (7)2.1.实验原理 (7)2.2实验材料与方法 (8)2.2.1 试剂材料及试剂 (8)2.2.2 仪器设备 (8)2.3 实验方法 (9)2.3.1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方法 (9)第三节、实验前的准备 (9)3.1目的基因hEGF的设计与合成 (9)3.2载体选择 (11)3.2.1载体选择主要考虑下述3点: (11)3.3酶切位点设计 (12)3.3.1载体的结构 (12)3.2.2酶切位点设计注意以下 (13)3.2.3 酶切位点的确定 (13)3.3 引物设计 (14)3.3.1 PCR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14)3.3.2 引物设计 (15)第四节、实验篇 (16)4.1整体实验过程 (16)4.1.1实验整体流程: (16)4.1.2 简化后的并行流程 (16)4.2、小组结果展示 (17)4.2.1大肠杆菌转化实验结果 (17)4.2.2 XL10质粒电泳结果显示 (18)4.2.3 单酶切实验结果显示 (18)4.2.4 PCR结果显示 (19)4.2.5 SDS-page 电泳结果展示 (20)4.3、个人负责实验模块 (20)4.3.1 提取重组质粒 (20)4.3.2 电泳检测质粒DNA (21)4.3.3 双酶切并检测 (21)4.3.4 EGF基因的PCR扩增验证 (21)五、小组讨论篇 (23)5.1 质粒电泳检测讨论 (23)5.2 酶切条件讨论 (24)5.3 PCR体系的讨论 (26)5.4 SDS-page电泳讨论 (28)六、实验总结 (29)6.1 理论与技能收获 (29)6.1.1理论收获 (29)6.1.2 实验技能的收获 (30)6.2 科学兴趣的向往 (31)第一节引言1.1表皮生长因子(EGF)概述生长因子在人体中的信号传导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受体结合,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生物制药实验操作作业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制药相关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材料:- 细菌培养基- 酵母- 细胞培养基- 抗生素- 溶液和缓冲液- 蛋白质纯化试剂盒- 电泳试剂- 试剂盒等2. 仪器设备:- 培养皿和培养皿架- 培养箱- 离心机- 超声波处理仪- 十分摄氏计- 离子交换层析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电泳仪等三、实验操作步骤1. 细菌培养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细菌培养基。

b. 接种细菌: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

c. 培养细菌: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d. 观察细菌生长: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2. 酵母发酵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酵母培养基。

b. 接种酵母: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酵母接种到培养基中。

c. 培养酵母: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d. 观察酵母发酵: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3. 细胞培养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细胞培养基。

b. 接种细胞: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中。

c. 培养细胞: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培养时间。

d. 观察细胞生长: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4.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a. 准备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

b. 接种细菌:使用无菌技术将待测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

c. 观察菌液浑浊度:根据培养后的结果观察菌液的浑浊程度,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5. 蛋白质纯化实验a. 细胞破碎:使用超声波处理仪等方法破碎细胞,释放目标蛋白质。

b. 离心分离:使用离心机将细胞碎片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获得上清液。

c. 层析纯化:使用离子交换层析仪等方法对上清液进行纯化,得到目标蛋白质。

d. 浓缩和储存:使用适当的方法将目标蛋白质浓缩并储存,以便后续的研究或应用。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

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1.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1.3 学时与学分:实验学时64学时,计4学分1.4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化学1.5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操作技巧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模块(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2)红外光谱分析法(3)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4)气相色谱分析法(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2.2 具体教学内容(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紫外光谱原理、紫外光谱仪的使用、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

(2)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光谱仪的使用、红外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

(3)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光谱原理、核磁共振光谱仪的使用、核磁共振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

(4)气相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原理、气相色谱仪的使用、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类型及应用。

(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类型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教师讲解、演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2 教学手段(1)实验教材:编写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指南。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仪器分析原理、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课堂提问等,占总评的40%。

4.2 实验考试:包括实验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4学时5.2 红外光谱分析法:4学时5.3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4学时5.4 气相色谱分析法:8学时5.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8学时六、实验一: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实验6.1 实验目的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并能对光谱图进行解析和应用。

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报告摘要: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生物药物最主要应用的方法就是基因重组原理.生物药物分析是生物材料中的药物分析,应用于药物的体内与临床研究.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涉及到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等体内参数的准确性,所以必须对生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生物药物分析;质量控制1.分析方法质量控制的必要性生物制药过程中的药物分析可以理解为是检测制药原料以及制剂总药物及其有关杂质含量的专用手段,其主要作用是控制生物药物从生产制造再到临床应用的总体质量。

生物药物分析作为生物药物研发与临床治疗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证生物药物检测的实施质量,国内当前的临床治疗用药相对缺乏安全性以及时效性,为保证我国临床治疗的综合质量,医学领域着力研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其时效性,生物药物分析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内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将生物药物分析致力于控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其时效性,因此生物药物分析法是国内生物制药领域中常见到的质量控制手段之一。

目前,生物药物分析法正处于试运行状态,各项控制技术尚未成熟,自身的创新研发也存在着较大的进步空间。

国内当前的临床用药需要安全性与时效性的支撑,而生物药物分析方法作为检测生物制药原料的基本手段,必须创新自身检测方式,拓宽研发思路,以此为基础,凸显自身对国内临床用药的必要性。

2.须考核的方法和内容2.1须考核的方法目前,国家卫生局具备明确规定,新药申报资料、动物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所应用的分析方法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

现阶段,在国内新药申报资料、动物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三个方面上最常见到的就是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学分析法,其中,仪器分析法具体包括光谱法(比色法、UV发以及荧光法)、色谱法以及联用(HPLC、GC、GCMS),而生物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免疫分析法(RIA、ELA、FLA)以及微生物测定法。

生物制药检测实训总结报告

生物制药检测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领域的重要分支。

为了提高生物制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物制药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操训练,使学生掌握生物制药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实训一:生物制药无菌检测实训目的:掌握无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生物制药产品的无菌性。

实训内容:(1)无菌检测原理:通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接种待测样品,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从而判断样品是否无菌。

(2)实训操作:学习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无菌操作环境的准备、无菌物品的灭菌、无菌接种等。

(3)实训结果:通过对不同生物制药样品的无菌检测,验证实训效果。

2. 实训二:生物制药含量测定实训目的:掌握生物制药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实训内容:(1)含量测定原理: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常用含量测定方法。

(2)实训操作:学习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3)实训结果:通过对生物制药样品的含量测定,验证实训效果。

3. 实训三:生物制药纯度检测实训目的:掌握生物制药纯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实训内容:(1)纯度检测原理: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常用纯度检测方法。

(2)实训操作:学习样品前处理、色谱柱选择、数据分析等。

(3)实训结果:通过对生物制药样品的纯度检测,验证实训效果。

4. 实训四:生物制药稳定性检测实训目的:掌握生物制药稳定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实训内容:(1)稳定性检测原理:学习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检测方法。

(2)实训操作:学习样品制备、实验条件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3)实训结果:通过对生物制药样品的稳定性检测,验证实训效果。

三、实训总结1. 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掌握了生物制药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药厂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药厂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药厂生产过程中原料、中间体及成品的检测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验地点药厂仪器分析实验室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2. 试剂:原料药、中间体、成品、标准品、溶剂等。

五、实验原理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色谱柱对样品中各组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光度,根据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利用样品中被测元素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根据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将气相色谱与质谱技术结合,对样品进行分离和鉴定。

六、实验步骤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样品前处理:将原料药、中间体或成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待测溶液。

-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 数据处理:记录色谱图,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样品前处理:将原料药、中间体或成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待测溶液。

-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吸光度。

- 数据处理: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样品前处理:将原料药、中间体或成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成待测溶液。

-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吸光度。

- 数据处理: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样品前处理:将原料药、中间体或成品进行适当处理,制成待测溶液。

-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和鉴定。

- 数据处理:根据质谱图,鉴定待测组分的结构,并计算其含量。

药学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药学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药学仪器分析实验报告引言药学仪器分析实验旨在通过分析药物样品,利用药学仪器,了解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质量控制方法。

本实验以常用的药学仪器为工具,运用其原理和技术进行样品的分析,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 掌握药学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常用药学仪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 学习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仪器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有: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和定量无色或有色药物。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测定药物的吸光度和浓度。

3. 粒度计:测定药物微粒的粒径分布。

4.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分离和定量挥发性药物成分。

5. 熔点仪:测定药物的熔点。

实验步骤步骤一:药物的粒度测定1. 取适量药物样品,放入粒度计中。

2. 启动粒度计,进行测定。

3. 记录测得的粒径分布数据。

步骤二:药物的溶解度测定1. 取适量药物样品,加入已知量的溶剂中。

2. 放置一段时间,使药物充分溶解。

3. 使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4. 根据已知溶剂的光学特性和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通过比对标准曲线,计算药物的溶解度。

步骤三:药物的气相色谱分析1. 取适量药物样品,通过适当处理,获得气体样品。

2. 将气体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3. 根据气相色谱仪的条件,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4. 记录最终得到的结果。

步骤四: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1. 取适量药物样品,通过适当处理,获得液体样品。

2. 将液体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3.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条件,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4. 记录最终得到的结果。

步骤五:药物的熔点测定1. 取适量药物样品,放入熔点仪中。

2. 配置适当的加热程序,进行测定。

3.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药物的熔点范围。

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药物样品的粒径分布集中在X~Y范围内,表明该样品具有较为均匀的微粒大小。

2. 药物样品的溶解度为Z g/mL,在该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第一篇:《生物制药技术》实验《生物制药技术》实验指导实验一金霉素链霉菌培养基的制备(验证型)实验目的:1、学会培养基的配制2、掌握灭菌方法。

实验原理: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亦称“金色链霉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在固体培养基上产生金色色素,故名。

其菌落为草帽型, 菌落直径一般为3~5毫米, 表面较平坦, 中间有隆起。

菌落开始为白色,长孢子后变青色。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短杆状的菌丝。

抗菌素工业上用以生产金霉素。

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

放线菌在土壤中分布最多,大多数生活在含水量较低、有机质丰富和微碱性的土壤中。

多数情况下,泥土中散发出的“泥腥味”就是由放线菌中链霉菌产生的土腥素造成的。

放线菌大都好氧,属于化能异养,菌丝纤细,分枝,常从一个中心向周围辐射生长。

因其生长具辐射状,故名放线菌。

放线菌能像真菌那样形成分枝菌丝,并在菌丝末端产生外生的分生孢子,有些种类甚至形成孢子囊,因而曾被误认是真菌。

但其菌落较小而致密,不易挑取。

不少菌种在医药、农业和工业上广泛应用,可产生抗菌素,现已发现和分离出的由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多达4 000多种,其中,有50多种抗生素已经广泛地得到应用,如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用于临床治疗人的多种疾病;有些可生产蛋白酶、葡萄糖异构酶;有的用于农业生产,如灭瘟素、井冈霉素、庆丰霉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生产或经半合成制取的一类广谱抗生素。

抗菌谱极广,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和螺旋体。

品种主要包括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

器材:1ml移液枪;铝锅;电炉试剂:NaBr母液(100 g/L)KCl母液(100 g/L)M-促进剂母液(2.5 g/L)实验步骤: 1.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g/L):可溶性淀粉40,黄豆饼粉20,酵母粉5,蛋白胨5,CaCO3 4,(NH4)2SO4 3,MgSO4·7H2O 0.25,KH2PO4 0.25。

药厂仪器实验报告

药厂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药厂仪器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厂常用仪器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药厂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药厂仪器是制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检测、分析、分离、合成等环节。

本实验涉及的主要仪器有: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移液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2. 药品:待测样品、标准品、试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天平操作:将待测样品放在天平上,调零后进行称量,记录质量。

2. 显微镜操作:将待测样品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将待测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

4.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将待测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记录色谱图,分析样品的成分。

五、实验现象1. 天平称量:样品质量为2.345g。

2. 显微镜观察:样品呈现微小的晶体结构。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吸光度为0.678。

4.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样品在色谱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2.5min、3.2min、4.8min。

六、实验结果1. 样品质量:2.345g。

2. 样品微观结构:晶体结构。

3. 样品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浓度为0.78mg/mL。

4. 样品成分:根据色谱图分析,样品中含有A、B、C三种成分。

七、问题与讨论1. 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称量误差?答:在称量过程中,应确保天平稳定,样品放置在天平上的位置准确,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时,如何提高观察效果?答: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样品清晰可见;使用适当的染色方法,提高样品的对比度。

生物制药学实验指导

生物制药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细胞色素C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

2.掌握制备细胞色素C的原理。

3.掌握制备细胞色素C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细胞色素C是呼吸链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

是一种含铁卟啉基团的蛋白质,在线粒体呼吸链上位于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aa3之间,细胞色素C的作用是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传递电子。

细胞色素C分子中含赖氨酸较高,所以等电点偏碱,为pH 10.8,分子量为12000~13000道尔顿。

它易溶于水及酸性溶液,且较稳定,不易变性,组织破碎后,用酸性水溶液即能从细胞中浸提出来。

细胞色素C分为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因为还原型较稳定并易于保存,一般都将细胞色素C制成还原型的,氧化型细胞色素C在408nm、530nm有最大吸收峰,还原型细胞色素C的最大吸收峰为415nm、520nm和550nm,这一特性可用于细胞色素C 的含量测定。

由于细胞色素C在心肌组织和酵母中含量丰富,常以此为材料进行分离制备。

本实验以猪心为材料,经过酸溶液提取,人造沸石吸附,硫酸铵溶液洗脱,三氯醋酸沉淀等步骤制备细胞色素C,并测定其含量。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绞肉机;电磁搅拌器;离心机;72l型分光光度计;玻璃柱(2.5×30cm);三角瓶;试管(多支,25 mL)烧杯(1000、500mL);量筒;移液管;玻璃漏斗和纱布;玻璃棒;透析袋。

2. 实验试剂⑴ 2M H2SO4溶液;1M NH4OH溶液;固体硫酸铵⑵ 25%硫酸铵溶液: 100mL蒸馏水中含25克硫酸铵,约相当于25℃时40%的饱和度⑶ 0.2%氯化钠溶液:称0.2克氯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⑷ BaCl2 试剂:称12克BaCl2 , 溶于100ml蒸馏水中。

⑸ 20%三氯醋酸溶液(6) 人造沸石⑺联二亚硫酸钠(Na2S2O4·2H2O)三、实验操作1.细胞色素C的制备⑴材料处理:取新鲜或冰冻猪心,除去脂肪和韧带,用水洗去积血,将猪心切成小块,放入绞肉机绞碎。

药学分析仪器检测实训报告

药学分析仪器检测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药学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提高学生对药学分析仪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药学分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药学实验室四、实训仪器与试剂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气相色谱仪(GC)-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红外光谱仪(IR)- 质谱仪(MS)2. 试剂:- 标准品- 待测样品- 溶剂- 标准溶液五、实训内容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1)仪器操作:了解HPLC的基本原理,学习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前处理、流动相制备、仪器准备、数据分析等。

(2)样品分析:对标准品和待测样品进行HPLC分析,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仪器性能。

2. 气相色谱仪(GC)(1)仪器操作:了解GC的基本原理,学习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前处理、载气选择、柱温设定、检测器选择等。

(2)样品分析:对标准品和待测样品进行GC分析,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仪器性能。

3.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1)仪器操作:了解AAS的基本原理,学习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前处理、光源选择、波长选择、灵敏度调整等。

(2)样品分析:对标准品和待测样品进行AAS分析,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仪器性能。

4.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1)仪器操作:了解AFS的基本原理,学习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前处理、光源选择、波长选择、灵敏度调整等。

(2)样品分析:对标准品和待测样品进行AFS分析,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仪器性能。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1)仪器操作:了解UV-Vis的基本原理,学习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前处理、波长选择、灵敏度调整等。

(2)样品分析:对标准品和待测样品进行UV-Vis分析,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仪器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甲酸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光谱法原理及苯甲酸的紫外吸收特征。

2、了解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学习利用吸收光谱曲线进行化合物鉴定和含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许多有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在可见光或紫外光区有吸收光谱,各种物质分子有其特征的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的形状和物质的特性有关,可作为定型鉴定的依据,而在某选定的波长下,测量其吸收光度即可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据朗伯-比尔定律:当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某物质的溶液时,入射光强I 0与透过光强I t 之比的对数与该物质的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A=t
I I 0
log
=kbc ,A 为吸光度,b 为溶液层厚度,单位cm ;c 为被测物质浓度,当浓度单位为mol/L ;k 为摩尔吸光系数。

在比色皿及入射光强度一定时,吸光度正比于被测物质浓度,这便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苯甲酸别名安息香酸,白色单斜晶系片状或针状结晶体,略带安息香或苯甲醛气味。

熔点122.4 ℃.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

苯甲酸在常温下微溶于水,石油醚,但溶于热水,水溶液呈酸性;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也溶于非挥发性油。

对霉菌,酵母和细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而对微生物有强烈毒性,但对人体毒害不明显。

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或其他食品的抑菌剂和防腐剂,也可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

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 。

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并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TU-19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比色皿,移液管,容量瓶。

2、试剂
苯甲酸(AR ),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1、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苯甲酸100mg ,用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00ml 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1000ml 。

此溶液1ml 含0.1mg 苯甲酸。

2、苯甲酸吸收曲线的绘制
吸取苯甲酸贮备液4.00ml ,放入50ml 容量瓶中,用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

将装有参比溶液和标准试样的比色皿放入光路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从波长200-400nm ,每隔0.5nm 扫描出苯的吸收曲线。

指出苯的B 吸收带,找出B 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

3.苯甲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1.0ml 、2.0ml 、3.0ml 、4.0ml 、5.0ml0.1g/l 的苯甲酸标准溶液于5只10ml 容量瓶中,用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m 石英比色皿,以0.01mol/L 氢
氧化钠溶液做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苯甲酸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测定试样中苯甲酸的含量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做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苯甲酸的标准曲线得样品浓度。

3、结束工作
(1)实验结束,关闭紫外工作软件、电脑电源。

(2)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放入盒内保存。

(3)清理台面,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五、实验结果
最大吸收波长λmax= nm
苯标准曲线
浓度c(mg/ml) 吸光度
A(l/(g·cm))
0.01
0.02
0.03
0.04
0.05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为,从标准曲线上可查得c= mg/ml。

实验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灯。

石英比色皿价格昂贵,操作时不要离开桌面,谨防打碎。

2.比色皿中溶液达2/3即可,不可过满或过少。

3.切记不可用手接触和擦拭比色皿的透光面,应用擦镜纸拭净。

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及溶剂效应
目的要求:
1、学习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2、熟悉各个吸收带,学习溶剂效应对吸收造成的影响。

基本原理
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

由于受到溶剂极性的
影响,溶质的吸收峰的波长、强度以及形状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是因为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或极性溶剂分子的偶极使溶质分子的极性增强,因而在极性溶剂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减消,吸收波长红移,而在极性溶
剂中n→π*跃迁所需能量增大,吸收波长蓝移。

E带和B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它们均由π→π*跃迁产生,当苯环上有取代基时,E带和B带的吸收峰也随之变化。

如苯甲酸的E吸收带红移至230nm;ε=11600;B吸收带红移至273nm;ε=970;乙酰苯胺的E吸收带红移至241nm;ε=14000。

本实验通过苯甲酸、苯在乙醇和环己烷的溶剂中紫外吸收光谱的测绘,说明内因和外因对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了解一元取代苯的紫外光谱的实验规则,即在苯环上有一元取代基时,复杂的B谱带一般都简单化,并且各谱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εmax一般增大。

一、仪器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试剂
1、苯甲酸、苯、乙酰苯胺、乙醇和环己烷均为分析纯
2、a 苯甲酸的环己烷溶液0.08g.100ml-1
b 苯甲酸的乙醇溶液0.04g.100ml-1
c 苯的环己烷溶液1:250
d 苯的乙醇溶液1:250
三、实验条件
1、波长扫描范围:190~300(400)
2、参比:
3、slit: 0.01nm
4、扫描速度快速
5、石英吸收池
四、实验步骤
1、各取a b c d 2ml
a c 用环己烷定容到10ml
b d 用乙醇定容到10ml.
2、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用相应的溶剂作参比,分别绘测三种溶质在
两种溶液中的紫外谱图。

五、
思考题:
改变溶剂的极性,还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

下表为溶剂对亚异丙酮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正己烷CHCl3 CH3OH H2O
π π* λmax/nm 230 238 237 243
n π* λmax/nm 329 315 309 305
试解释实验结果
以下为范例,可以利用图示说明溶剂效应对吸收峰造成的影响溶剂极性对吸收峰吸收强度和形状的影响
(a)正己烷作溶剂;(b)乙醇作溶剂
图4 溶剂极性对吸收峰吸收强度和形状的影响
表3 溶剂极性对吸收峰吸收强度和形状的影响
编号
正己烷溶剂乙醇溶剂
样品λmax处
吸光度
精细结构
(峰个数)
样品λmax处
吸光度
精细结构
(峰个数)
1 苯酚正己烷0.2924 3 苯酚乙醇0.5818 2
2 苯甲酸正己烷0.6156 2 苯甲酸乙

0.5498 2
3 苯乙酮正己烷0.1831 2 苯乙酮乙

0.223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