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模仿到自律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和自制力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和自制力孩子的自律和自制力的培养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良好的自律和自制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时间、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及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些有关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和自制力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孩子的自律和自制力需要建立在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基础上。
作为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和确定他们的目标,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专注学习、努力进取、尊重他人等。
这样的目标和价值观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愿意为之努力。
二、制定合理的规则和计划制定合理的规则和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律和自制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适合他们发展的规则,如每天坚持完成作业、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阅读、每天按时休息等。
同时,在制定计划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他们可以顺利执行和完成。
三、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培养自律和自制力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表,并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适度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自主选择和安排时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四、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对于培养自律和自制力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并帮助他们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安静思考等。
同时,家长也要树立榜样,以自己的行为示范良好的情绪管理方式,引导孩子以积极、冷静的态度面对问题和挑战。
五、提供适当的奖励和鼓励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可以激励孩子更好地坚持自律和自制力的培养。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奖励机制,如完成任务后可以给予小礼物或额外的娱乐时间。
同时,家长也应该时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进步和成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律和自制力。
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也会有更强的动力去坚持。
培养孩子自律的七个有效方法
培养孩子自律的七个有效方法自律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功。
然而,许多父母都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本文将介绍七个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自律的习惯,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个人成长。
方法一:树立目标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
给孩子提供指导,让他们明白目标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动力。
帮助孩子将长远的目标分解成小步骤,设定短期目标和每日任务,鼓励他们按计划执行,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方法二:建立良好的日常习惯自律的基础在于良好的日常习惯。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并确保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另外,规定固定的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娱乐时间,让孩子养成自觉按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方法三: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激励和奖励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有效方法。
在孩子取得进步或完成任务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
可以设立一个奖励系统,设定具体的奖励标准,如小礼物、外出活动等,这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方法四:引导孩子制定时间管理计划时间管理对培养孩子自律非常关键。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制定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提醒孩子如何分配时间,学会设定优先级和集中注意力,帮助孩子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方法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自律的核心。
父母可以通过分担家务、义务活动或小组任务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和履行责任的乐趣。
鼓励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主动完成任务的能力,逐渐树立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方法六: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至关重要。
为孩子提供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确保有足够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减少外界干扰,保持学习环境的安静和整洁。
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专注学习,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孩子自律学习的几种方法
培养孩子自律学习的几种方法孩子的自律学习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培养自律学习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学习能力。
1. 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是培养孩子自律学习的第一步。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表、目标和任务等等。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确保计划的具体性和针对性。
2.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培养其自律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确保孩子有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减少外界干扰和噪音。
此外,为孩子准备好适合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如书籍、文具、电脑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自律学习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规定,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复习课程等。
同时,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和专注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学习进度和提高学习效果。
4. 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给予孩子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是培养其自律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机制,如完成一定任务后给予小奖励,或者每个学期末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奖励。
通过这样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5.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也是培养其自律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问、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学习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阅读俱乐部等,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6. 做出榜样的示范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出榜样,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如果父母本身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自己也会去模仿。
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当孩子具备这些能力时,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规划任务,并且能够自律地坚持完成目标。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更好的表现和成就。
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时,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并从中学习到一些好习惯。
因此,父母和老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二、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目标和计划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孩子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父母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并教他们如何制定可行的计划。
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应该要求孩子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步骤和行动计划。
三、培养积极的习惯习惯是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激励和引导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整理物品的习惯等。
同时,要对孩子的积极习惯给予肯定和奖励,从而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时间管理是自律和自我管理的核心技能之一。
孩子需要学会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父母和老师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等。
同时,要鼓励孩子克服拖延的习惯,及时完成任务。
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需要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失败与成功同样重要,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坚持努力。
六、提供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感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感是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自律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它是塑造孩子良好品格和实现目标的关键。
然而,很多孩子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缺乏自律能力。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呢?1. 亲身示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必须展示出自己的自律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家务和工作,坚持锻炼身体。
通过亲身示范,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到自律的重要性,并受到启发。
2. 设定明确的目标与规则为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律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去追求。
目标可以是小事情,比如每晚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也可以是大目标,比如在学校取得好成绩。
通过规则和目标的设定,孩子会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3.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是自律的基础,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远离拖延症。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日程表,帮助他们规划每天的活动。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分清主次,学会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4. 建立坚实的习惯习惯是自律的基石,通过帮助孩子建立一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
比如,每天固定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定时完成家务和学习任务。
这些习惯的坚持会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5. 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让孩子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也是培养自律能力的一种方式。
当孩子面临挑战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他们支持和信任,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6.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激发他们的自律潜力。
当孩子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自愿地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探索。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探索习惯。
7.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在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的过程中,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是必要的。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完成某个目标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赞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律行为的积极反馈。
孩子如何培养自律能力
孩子如何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和行为。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能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的方法。
1.树立目标和规划孩子们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律能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长期和短期的目标,然后帮助他们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规划和步骤。
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标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
2.制定日程计划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日程计划,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在这个日程计划中,可以设置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休息时间等,让孩子明确知道每天应该做什么,并且按时完成。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安排和监督,逐渐培养他们按计划行事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自律的基础。
家长可以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按时起床、整理房间、遵守交通规则等。
通过长时间的坚持,这些习惯会逐渐转变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4.关注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习惯,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完成任务后,自我反思自己的表现,分析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同时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对自律的持续动力。
5.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责任,比如让他们负责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参与家务等。
通过完成这些责任,孩子会学会承担责任和独立思考,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6.设立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对孩子来说,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行为准则,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家长可以与孩子商讨并制定一些公平合理的规则,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然后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
7.培养自律的思维方式培养孩子自律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自律思维方式。
如何培养孩子自觉自律?
如何培养孩子自觉自律?1、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
反之,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2、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某些事情,也就是养成孩子自律的信念。
这样的信念需要依赖父母亲的协助,家长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办得到”。
3、让孩子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产生兴趣。
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起不断告诉孩子他为什么要做、做了有什么意义,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乐趣更能提升孩子的主动性,引发孩子下一次自觉去完成。
4、让孩子掌握控制自己行为的技能。
也许有的孩子已经明白了自律的道理,知道要自我约束,知道该干什么事情,而什么事情又不能做。
但是,孩子毕竟还很小,有的时候还是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常常是事后后悔。
此时,父母可以提供专门的训练活动帮助孩子。
5、不要包办。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需要体验,将本该属于孩子的磨炼统统剥夺,就不要期望孩子会对你满怀感激。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鼓励孩子去做,千万不要去包办代替,因为这样只会打破孩子的自我管理。
有很多的孩子,甚至根本就没有机会自我管理。
这样的孩子,就很难形成自律能力。
6、自律源于家庭规则的建立。
在制定规则和遵守规则时,我们要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正面、积极。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经常把“要怎么怎么样”或者“应该怎么怎么样”当做口头禅,在孩子脑子中留下正面的积极的规则和行为。
反之,你如果经常把“不能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孩子脑子里就会装满各种负面信息和情绪,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好处有哪些?1、自觉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
自律的人为什么更容易成功?容易这个词用在他们的身上并不贴切,因为自律的人付出了很多很多,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别人玩手机的时候,他们在工作;别人在逛街的时候,他们在学习;别人在聚餐的时候;他们在奋斗。
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七个实用技巧
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七个实用技巧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欲望,以追求目标并克服困难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自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七个实用的技巧,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
1. 树立明确的目标小学生通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明确的目标意味着他们容易迷失在学习的过程中。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教师和家长可以与他们一起制定明确的目标,例如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提高某一科目的成绩等。
通过明确的目标,孩子们可以更加专注并有条不紊地迈向成功。
2. 建立规律和习惯自律不仅仅是一时的行动,更是一种长期的习惯。
家长和教师应当帮助孩子树立起遵守规律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例如,指定每天的学习时间、作息时间,并且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任务和作业。
通过长期坚持,孩子们可以逐渐形成自觉自愿的自律习惯。
3. 培养时间管理技能在学习中,时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
小学生往往会感到迷失在琐碎的学习任务中,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为他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将时间分配给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休闲活动,使他们能够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4. 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小学生常常容易受到诱惑,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而放纵自己。
为了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导他们学会自我约束。
例如,告诉孩子们学习时间内不使用手机或游戏机,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任务。
通过逐渐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孩子们可以提高对于自我的控制能力。
5. 设定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激励孩子们自律行为的有效方式。
当孩子们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一定的目标时,家长和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既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能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自律的行为。
然而,奖励的方式要适度合理,避免过度奖励导致孩子盲目追求奖励而忽视自律本身的价值。
6. 提供正确的榜样孩子们常常通过模仿和学习身边的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1、坚持做好一件事自律的人都有一个好习惯,至少一个好习惯,多年坚持,雷打不动。
比如西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每周都要长跑,坚持了很多年。
钟南山院士每天都锻炼身体,再忙也要锻炼。
这就是坚持做好一件事,无论这个事是哪方面的,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等,但有个前提,这个事必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我首推体育运动,一定要养成孩子的一个运动爱好和习惯。
2、大脑神经训练法自律与大脑神经有密切的关系。
自律的大脑神经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
即一个人的自律能力也可以跟肌肉一样被训练好。
一个人的自律水平无论在小事还是大事基本相同,小事上自律,大事上也会自律。
所以可以从小事小习惯开始训练,例如:坚持训练孩子睡觉前把自己的鞋子摆放整齐,衣服叠放在固定的地方,慢慢地孩子会习惯性地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文具、书桌。
3、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
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
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4、父母加强引导和监督自律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监督。
家长要引导掌握培养自律的方法。
同时,家长也是监督者的角色,要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然后再去引导孩子体会达成预先目标和设想的喜悦和满足感,让孩子的自律学习更加主动和充满动力。
5、引导孩子学会设立目标通常大家会认为,先给孩子设立目标,然后通过孩子的自律去实现。
我认为恰恰相反。
因为一个人如果从来都没有自律,那么他根本就不曾真正认识和剖析过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就不知道如何去鞭策和改变自己。
1、孩子对成功的信心不足害怕失败,有畏难情绪。
这一点相对来说有点复杂,有些情况是因为目标定得太宽泛,比如学好英语、好好听课这些,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执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不愿意脱离自己内心的舒适区,惧怕新环境和改变。
孩子如何养成自律与自主性
孩子如何养成自律与自主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律与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自律是指孩子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和冲动,按照规则和目标去做事情;自主性则是指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种品质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保障。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与自主性呢?1. 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首先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做一个有责任感、有计划性、有执行力的人,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接触到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2.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约定家庭中应该建立起明确的规则和约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规则要有约束力,一旦违反就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
3.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在孩子能够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家长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比如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的时间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
当孩子失败时,家长要及时安慰和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5. 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是自律和自主性的基础,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生活计划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沉迷于游戏等无意义活动中。
6. 注重奖励机制在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比如表扬、物质奖励等。
奖励可以激励孩子继续保持好行为,并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7.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家长不要急于替孩子解决,而是要引导他们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在培养孩子自律与自主性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和教育。
如何让孩子自律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自律最有效的方法孩子的自律是培养他们良好品德和未来成功的关键。
自律是指孩子能够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坚持完成既定目标。
然而,很多家长都会面临孩子缺乏自律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最有效的方法。
1. 榜样示范作为父母,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展现出自律的行为和态度。
例如,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坚持锻炼身体,遵守规则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受到积极影响,学会自律。
2. 设定目标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励他们自律行动。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且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孩子可以设定每天读书半小时的目标,完成后给予奖励,如额外的游戏时间或小礼物。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3.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教育孩子合理管理时间是培养自律的关键。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将时间分配给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户外活动、娱乐等。
同时,要教育孩子遵守时间表,按时完成任务。
这样,孩子就能够逐渐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4. 建立规则和纪律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才能够建立自律。
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并确保他们能够遵守。
规则可以包括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家务分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
同时,要对孩子的违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以加强他们对规则的遵守和自律能力。
5.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决策,例如选择自己的衣服、安排自己的活动等。
同时,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给予帮助。
这样,孩子会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
6.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律性。
我们应该关注并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追求。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学习动力。
如何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如何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律能力是指孩子以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行为,克制冲动并坚持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帮助家长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
1.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育孩子做一些小事情,如按时起床、整理床铺、刷牙洗脸、穿衣服等。
通过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建立自律的意识和习惯。
2.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目标,例如每天完成课程作业、阅读一定的时间、控制看电视或玩游戏的时间等。
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规则,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要求,培养自律的能力。
3. 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家务分工,让他们参与家庭的事务,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4. 建立奖惩制度适当的奖惩机制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如完成任务后给予表扬或小奖品,激励孩子持续努力。
同时,当孩子违反规定或没有完成任务时,也要适当施加惩罚,让他们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
5.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合理安排各类活动和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通过分配固定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律能力。
6. 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律能力。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体育运动、音乐表演、绘画等,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提高他们在某个领域的自律能力。
7. 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在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过程中,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
让他们有权做决定、承担责任,并鼓励他们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方面展示自己的能力。
总结: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六个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
六个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尊敬的家长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而自律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向您介绍六个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方法一: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首先需要教会他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明确每天、每周或每月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孩子将逐渐培养起自我管理和自控的能力。
方法二: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养成每天按时起床、做作业、吃饭、睡觉等的良好习惯。
通过坚持做到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孩子将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方法三:培养责任感和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时间管理能力是提高他们自律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家务任务,并对孩子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奖励。
同时,教导孩子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方法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参与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自我约束和组织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班级活动以及其他集体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相互支持的能力。
方法五:设立适当的奖惩机制适当的奖惩机制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自律自控的能力。
家长可以为孩子设立明确的奖励目标,并相应地给予奖励;同时,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要及时给予惩罚,并引导他们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
方法六: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长首先要做到自律。
家长可以展示给孩子自律的行为和态度,例如按时完成工作、遵守规章制度、保持身体健康等,从而激发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欲望。
总结起来,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责任感和时间管理能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设立适当的奖惩机制以及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方法
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方法
1. 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2.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家庭中应该有一些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以及可能的后果。
3. 培养积极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比如定时作息、健康饮食、锻炼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维持自律的生活方式。
4.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逐渐让孩子承担起一些自己的责任,比如自己整理房间、自己完成作业等,让他们体验到自律的好处。
5. 督促和激励:对孩子的自律行为进行及时的督促和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努力的价值所在。
6. 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理解自律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让他们认识到自律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由和成功。
总之,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方法是从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入手,通过榜样的力量、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积极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督促和激励以及与
孩子的沟通,帮助他们树立自律的意识和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自律与自制力
自律和自制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它们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模式,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自律与自制力。
首先,培养自律的关键是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应该每天按时起床、吃饭、上学和休息。
家长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日程表,帮助孩子明确每天要做的事情。
当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时,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律的意识。
其次,小学生应该学会制定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追求。
他们可以把目标分解成小的步骤,并设定合理的时间表。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想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他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花30分钟复习数学,每周做几套数学题,然后定期检查自己的进展。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耐心。
第三,小学生还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他们可以使用日历、时钟或者提醒器来安排每天的学习和活动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需要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孩子们可以学习设置优先级,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拖延。
当他们能够合理利用时间时,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增强自律能力。
此外,小学生也应该学会自我约束。
他们需要明确正确和错误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例如,在课堂上,他们应该保持安静听讲,不做打闹和干扰他人的事情。
在家里,他们应该时刻关注父母的规定,不乱跑乱动。
通过自我约束,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制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家长是孩子们自律与自制力培养中的重要支持者。
他们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积极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同时,家长也需要制定一些适当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总之,小学生要培养自律与自制力,需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制定目标并坚持追求,学会管理时间,自我约束,并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引导。
当孩子们掌握这些技巧并付诸实践时,他们将拥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并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起自信、自主和负责任的品质。
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自律与自制力,为他们的未来铺就成功的道路。
让孩子自律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自律的教育方法一、引导孩子1. 帮助孩子了解自律:自律是一种基本的良好习惯,它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情以及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律习惯,从而帮助孩子掌握终身受用的培养技巧。
2. 建立行为准则: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清晰的行为准则,以及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的具体理由,让孩子明白家庭中的期望和规范,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
3. 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引导孩子做出健康正确的决定,在面对问题时,孩子可以从正确的方向出发做出综合选择,制定出明确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交流和沟通1. 与孩子沟通:和孩子沟通平等、开放,多与孩子深入谈话,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帮助;2. 注重孩子的情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情感,尊重他们的想法,及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关注与肯定;3. 让孩子自觉承担责任:应该教会孩子自觉承担责任,让孩子明白应尽的义务,如家务义务、家规守则等。
三、鼓励孩子1. 建立正确的自我认可感:积极的肯定孩子的成绩,不要希望孩子一下子做到完美,要鼓励孩子做出有限度尝试,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可感;2. 进行优惠激励:对孩子有所限度的激励,在特殊的情况下可给予优惠激励,以达到激励动机,熏陶孩子良好自律态度;3. 更多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可以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使孩子乐于与父母或他人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解决各种行为问题;四、环境设置1. 注意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要让家庭环境多姿多彩,创造更多良好的学习环境;2. 限制孩子的时间: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适当设定时间限制,不要让孩子总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让孩子培养及时完成多件事情的习惯;3. 提高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领略时间的珍贵,让孩子认识到准时完成家庭事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耐心。
总之,让孩子自律的关键在于引导、交流沟通、鼓励和环境设置,家长需要正确地建立正确的规则,放松环境,尊重孩子意见,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用恰当的激励来激发孩子情感,这样孩子才会养就良好的自律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律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培养出坚持、自律的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1. 树立明确的目标一个拥有自律能力的孩子首先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帮助他们确定长远的目标,并且将目标分解为可行的小目标。
这样做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并且通过一步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2. 制定合理的计划在确定了目标后,孩子需要学会制定合理的计划。
家长可以指导他们分析实现目标所需的步骤和所需要的时间,帮助他们合理地安排时间表,并鼓励他们根据计划进行行动。
这样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性,让他们学会按计划行事。
3. 培养坚持努力的习惯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坚持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矩和奖惩机制来鼓励孩子坚持努力。
例如,设定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完成后奖励他们一些小小的鼓励,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毅力,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4. 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孩子在自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积极激励和支持。
家长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感谢的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律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良好的自律行为。
5. 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律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制定规则和界限。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体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冷静地面对挑战和困难,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6.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重要一环。
家长可以从小事做起,教导孩子保持整洁的卫生习惯,按时完成作业,规律作息等。
这些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律的意识,并且提供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培养自律能力。
怎样让孩子自觉自律?
怎样让孩子自觉自律?1、遵守规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无规则的争先恐后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要想孩子自律,首先就要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在日常行为中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好榜样。
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各种规则,行人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小朋友玩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各种体育运动要遵守竞赛规则,还有要礼貌待人啦、按时作息啦、做事不影响别人等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给予孩子监督指导。
2、和孩子商量出一个时间计划俗话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很多孩子做事拖拉,没有条理,手忙脚乱,原本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一定要拖到一个小时完成,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计划。
关于孩子时间计划的制定,离不开时间的安排,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完成。
按照正常孩子做事情的速度,明确做每件事的时间,并请孩子按照时间计划表执行,到时间无论做没做完都要停下来。
这就会让孩子感到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从而不再浪费时间,珍惜每一分钟,从而更有效率的做好每一件事。
3、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地“静待花开”。
从自由到自控,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孩子需要适应这种从自我放纵到自我约束,按规矩做事的转变。
孩子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自律的,因此父母需要有耐心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4、提供动机训练孩子的自律能力,不能光凭家长的“行政命令”,最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诱惑力的动机。
家长首先要了解什么才是孩子真正在乎或需要的事情,当要求孩子在某一方面自律时,尽可能想办法把你的要求与孩子的某种需求关联起来,构成因果关系,给孩子的自律提供一个强大的动机,促使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完成。
5、家长要放手培养孩子自控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长放手,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他应该为自己负责,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家长无需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是要告诉孩子所做的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让他们意识到自觉性。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律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律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要想在职场中获得成功,自律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而要从小就培养这种素质,自然就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更加自律呢?1.从小事做起要想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首先要从小事做起。
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洗手洗脸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2.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律的核心是要有责任心。
因此,家长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比如,让孩子照顾小动物、植物,把爱心转化为责任心,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做事情的责任感。
3.塑造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律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这往往需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因此,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可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让孩子能够理性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实现。
4.制定明确的规矩和目标要想让孩子更加自律,还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矩和目标。
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和目标感,有了目标和规矩,孩子才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思维。
在制定规矩和目标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和规矩。
5.给孩子自由空间孩子需要自由的空间,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新的事物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自律能力。
6.适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在养成孩子自律的习惯的过程中,要适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回馈,从而进一步激励他们养成更加自律的习惯。
总之,让孩子更加自律是一个不断地打磨的过程。
只有不断给孩子提供自我成长和锻炼的机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制定明确的规矩和目标,适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自律。
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引言: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具备自律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自律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坚持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小就着手培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以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自控力的人。
一、树立榜样1.1 父母自身的自律行为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我们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展示出良好的自律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或者制定规定的家庭规则,如每天固定时间完成家务等。
正确认识和展示自己的自律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1.2 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律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养成规律作息、按时完成任务和遵守纪律等习惯。
通过实践和坚持,孩子将逐渐形成自己的自律模式,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二、设立明确的目标2.1 同孩子共同制定目标与孩子一同制定目标,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我们可以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帮助他们设定适合的目标,如每周读完一本书、每天坚持锻炼等。
让孩子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2.2 分解目标并设定奖励机制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动力和专注力。
对于每个小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给予孩子适量的奖励,比如一次家庭旅行、一件心仪的礼物等。
奖励不仅能激励孩子,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奖励与自律之间的联系。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1 创造安静有序的学习空间孩子需要一个安静、整洁和有序的学习环境,这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和保持自律。
为孩子创造一个专门的学习角落,放置一张书桌和必要的学习工具,以提供一个适合学习和思考的场所。
同时,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在学习时保持整洁并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3.2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对于孩子的自律能力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如何模仿到自律什么是纪律?它与我们所说的“孩子的天性是模仿”有何联系?孩子热爱模仿,他们看见成人做什么,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做什么。
他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周遭的生活中,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行为,唱大人唱给他们的歌。
在鲁道夫·斯坦纳看来,这种模仿绝不是单纯地学习各种行为,它们进入孩子更深的内在,影响孩子的消化过程,影响他们内在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模仿和自律处于模仿阶段的孩子会吸收周遭环境的每个方面,变成自己内心深处意志的萌芽,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意识层面之下。
自出生以来,孩子就受到父母以及周围其他成人的强烈影响。
成人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事情决定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如果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有一些事情定期重复,这些事情就会变成习惯。
孩子本能地去模仿大人,模仿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就像我们大人看见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跟着打哈欠一样。
这告诉我们,要让孩子遵守纪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孩子周围的成人要实行自我教育。
埃里希·嘉伯特(Erich Gabert)在《教育与青春期》(Education and Adolescence)一书中对老师们说: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暗暗跟随着老师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老师自己能取得多大进步,学生就能取得多大进步,教育就是这样发生的。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体的,理解到这个点,老师就不会觉得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
问题不在于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能够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我们是否在持续努力。
我自己能够收获多少,就能给予孩子多少。
在《童年的王国》(The Kingdom of Childhood)一书中,鲁道夫·斯坦纳指出,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
如果有人对着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或暴怒,这个暴怒的图景会深深进入孩子的内心,由此产生的内在图景会进入孩子的血液循环、呼吸和新陈代谢,所有这些结果——在斯坦纳看来——会一辈子留在孩子身上。
我们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切都会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
责骂、威胁和喊叫不能协助幼儿建立规矩,实际上,这些方法会减弱他们以后面对生活的水平。
这些体验带给他们轻微的害怕,如果害怕经常发生,孩子们就会树立起屏障来保护自己。
他们的心灵变得坚硬起来,我们会发现似乎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教,他是不可能听进去的,因为他一定会树立起一道屏障来对抗我们传递出来的怒气。
这道屏障使他无法思考我们传达给她的信息。
他学到的是表达怒气,远离他人,并对那些让他不高兴的人说教。
清晰的信息和有限的选择我们和孩子的交流要简单明了。
如果我们以提问的方式要求他们,就造成了混乱。
“把你的衣服挂起来怎么样?”或者,“现在,你能把衣服穿上吗?”或者,“你愿意把鞋子穿上吗?”这种说话的方式实际上是在暗示,他们能够选择服从我们的要求或不服从。
当我的儿子大约6岁的时候,我体验到这种不明确的说话方式的后果。
一天我对他说:“难道你不愿意打扫你的房间吗?”他变得非常烦躁:“如果我说不,你会对我生气。
”几年前,在学校放假的时候,我听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含糊问话。
一位妈妈对大约两岁的女儿说:“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没有回答,妈妈再说一遍,“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仍然没有回答。
父亲询问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了爸爸。
爸爸接着问:“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开始哭泣。
妈妈说:“她累了。
我们回家吧!”很明显,要求孩子为全家做出决定,使她感到负担太重。
同样,当我们问小孩子想吃什么,他们的感受就像我们走进一家餐馆,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
这种时候做决定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对成人也是一样。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住在宾夕法尼亚的匹兹堡市,每次路过宾夕法尼亚的付费公路时,我们习惯把车停在霍华德餐馆门口。
孩子们通常要吃冰淇淋,尤其天热的时候。
我问他们想要哪种口味的。
餐馆的广告上写有28种不同的冰淇淋,每次进餐馆后,儿子保罗都要听我念28种冰淇淋的名字。
那么多的选择一定把他弄晕了,最后他总是说:“我想要香草味的。
”询问孩子想穿什么或想做什么,在孩子内心会产生一种类似的感觉。
我们过早地呼唤出孩子个性中“我要”的部分。
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当他们吃饭、穿衣、上床或和妈妈一起去商店时,“我要”变成了他们词汇的一部分。
一些社会问题就是由此而来的。
在超市,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或亲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我要”饼干;“我要”糖果;“我要”那种赠送玩具的麦片。
长远来看,给予孩子选择孕育了自我主义: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需要不敏感。
给幼儿提供过多的选择,就像给他们的心灵投放了一剂毒药。
孩子们长大以后也许就不想做生活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作业、家务劳动,或花园里的杂活。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冲突,有很多都是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模式直接导致的。
这种投其所好的方式,只会令孩子没有安全感和永不满足。
有魔力的词:能够有一个魔法词,不专制不纵容,对孩子很有效。
这个词就是“能够”。
“你能够把外套挂起来。
”它不包含任何需要孩子回答或可能被孩子忽略的问题。
“能够”这个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特权。
“你能够把靴子放在垫子上。
”我也曾听家长对孩子说“你能够把外套挂起来”,可接着又加上一句“好吗?”,一下子力量就减弱了。
这是为了让一个似乎很苛刻的要求听起来柔和一些吗?“好吗”是什么意思?如果不好,是否意味着孩子不必去做了?孩子到底是能够选择,还是不能够?这会给孩子造成混乱和不安全感。
当孩子知道父母、老师和看护人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他会觉得安全。
我们幼儿园里的一个女孩的妈妈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
一个深秋的早晨,她正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去学校,和往常一样忙乱地用早餐、打包午餐、提醒孩子们需要快点走,不然会迟到。
因为夜里明显降温,妈妈告诉女儿要穿上毛裤。
女儿抗拒并开始争吵。
因为感觉时间紧迫,妈妈让步了,但把毛裤夹在胳膊下带着。
很快汽车从家开出去了,妈妈听到女儿在后座上轻声抽泣,就问怎么了,小女孩说:“我冷。
”能够想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我告诉过你外面冷,你要穿上毛裤,”妈妈回答道,“你就是不听我的!”小女孩刚开始没吭声,过了一会儿她说:“可你是我妈妈,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对我最好。
”妈妈把车开到路旁,帮女儿穿上了毛裤。
斯坦纳在这个点上说得更深入,他说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莫过于给孩子一个指令,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然后又改变这些指令。
他指出,成人不清晰的思想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现代文明社会有这么多成人患所谓的神经疾病,其根源就在于此。
斯坦纳说这些话是在1923年!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能够做某事,或不能够做某事,孩子却大发脾气,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如何回应对孩子最好呢?如果我们保持平静、安静而自信,孩子会吸收这种态度,再次恢复稳定。
如果我们努力做到自律,孩子会吸收我们的态度,一切会恢复和谐。
如果我们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要他们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就会过早地唤醒他们的思考水平和智力,将他们过早地从童年的梦幻世界中拉出来。
通过模仿,他们开始反过来和我们讲道理,而且会非常擅长此道。
鲁道夫·斯坦纳认为,只有在孩子将近五岁的时候,才能够唤醒他的是非观。
疗愈孩子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我们如何处理那些不能接受的行为呢?我们如何对待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或向人吐口水的孩子?如果孩子用手打人,我们能够用丝绸缠住孩子的小手,并让孩子坐在我们身边,直到他的手变得温暖。
告诉他:“如果你的手很温暖,很有力,它就不会打人。
”如果孩子用脚踢人,我们也这样对待他。
如果孩子咬人,能够给他一大块苹果或一根胡萝卜,让他坐在老师旁边,把苹果或胡萝卜吃下去。
“我们咬胡萝卜,而不是朋友。
”对于抓人的孩子,能够拿出“治疗篮”,为孩子修剪指甲。
“小猫抓人,小孩子可不抓人。
”如果孩子向人吐口水,能够把他带到卫生间,让他朝马桶里吐口水。
对于游戏时有粗暴行为的孩子该怎么做呢?很多父母会和这类孩子一起打闹,认为这样能够“把这些行为释放掉”。
但是游戏中的粗暴行为并不是藏在抽屉里的,不是轻易就能清空的。
真正的劳动——在花园里干活,挖坑、搬石头、运木头等——能治疗粗暴行为。
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劳动,孩子混乱的意志会逐渐变得和谐。
很多运动,像游泳、远足以及冬日里玩雪等,同样有会有所协助。
发挥正向的力量有的时候,某个孩子仅仅需要我们抱着他,在摇椅上坐一会儿。
或者,如果某个孩子明显累了,我们会在沙发上为他铺张床,放一个枕头,用一些棉布当毯子,一群“护士”通常会围在孩子周围照顾他,这样他就再次融入了游戏的情景之中。
批评、责骂或轻视孩子没有用。
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孩子可能要么以看似被动的方式拒绝我们,要么变得更加有攻击性。
用正向的、鼓励性的语言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永远是更好的选择。
灵性的指引在纪律方面,最大的协助来自于老师所做的灵性功课,这是我前面提到的自我教育的一部分。
多年来,我体验到,如果我带着每个孩子的难题入睡,向这个孩子的天使寻求协助,第二天和那个孩子相处时准确的想法、准确的词和准确的行为就会出现。
这样我能以准确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有机会发展并实现自己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