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与美术教育浅谈

合集下载

“心”的美术教育——浅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心”的美术教育——浅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方 式 按 照教 学 大 纲 安 排 课 程 , 完 成 课 程 流 无意 识 记 忆 和 形 象记 忆 为 主 , 因此 , 在授 课 们 认 为 自我 具 有 较 高 理 解 水 平 且 能 展现 出 的教学完成 度, 不 一 定 得 到 学 生 较好 的 学 于 孩 子 记 忆 且 创 作 时 方 便 提 取 。 游 戏 是 幼
3 心理学在 美术教育 中的应用
3 . 1 . 1幼 儿 至 小 学 美术 教 育
3 . 1 . 3高 中美 术 教 育
高 中生 多以 1 7 ~2 0 岁 为主 , 个 体思 维 发 展趋干成熟 , 心 理 上 虽 不 完 全 成 熟 却 自拟
程。 美 术 教 育授 予学 生 基 本 的 美 术知 识 , 启 3. 1 不同年 龄层 的美 术教育 蒙 学生创作的 灵感源泉 , 解 决 创作 过 程 中 的阻碍难点 。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以直 接 授 课
‘U 1 0
U .C I
Ch l n a Ed uc at i o n I n n ov at i o n Her al d
“ 心" 的 美术 教 育
教 育 ・ 理 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谈心理学在 美术教育 中的作用
杨 海 婷 ( 南京师范 大学 江 苏南京 2 1 0 0 4 6 )
习 反馈 。 随 着 教 育 模 式 的 逐渐 更 新 , 学生 渐 儿 认 知 发 展 的 重 要 环 节 , 所 以 轻 松 活 跃 的 赏 为 主 , 学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 凭 借 较 强 的 理 渐成 为课 堂的主 宰者 , 教 师为辅助者 , 因 学 习环 境 对 幼 儿 来 说 非 常 重 要 , 可 以 根 据 解 力 , 初步 学 习美 术 作 品 的 品析 方 法 , 分别 此, 教 师 则 需 根 据 学 生 处 于 身 心 发 展 不 同 孩 子 的 喜 好 , 引 导 其 实 物 再 现 以 及 延 伸 改 从 形 式 结 构 、 手 法材 料 、 情 感 活动 等 方 面进 阶段以 及气质特点进行针 对性教学 , 才 能 变 。 例如 , 在 孩 子 游乐 场 游 戏 后 让 他把 自 己 行 探 索 赏析 , 同 时 了解 艺 术 的 发展 史 。 随后 达 到 真 正 的 教学 目标 。

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摘要】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儿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力。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发展,还可以帮助他们表达情感。

通过美术教育,儿童可以学会用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内心世界,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紧密相连,未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美术教育应当作为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童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美术教育、认知能力、创造力、情感表达、联系、重要性。

1. 引言1.1 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概述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是密切相关的领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和变化过程。

而美术教育则是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对美的认知、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美术教育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手工等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表达内心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美术教育,儿童可以学会观察、思考、创造和表达,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未来,美术教育将继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心理世界。

2. 正文2.1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多样性和阶段性。

在儿童的不同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接受更加复杂的信息,能够进行推理和思考。

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逐渐丰富,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儿童的创造力在不断发展,他们开始展现出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儿童的社交技能也在逐步形成,他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建立起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浅谈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谈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的产物 。而 “心理学 ”就是研 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j。 根据 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年龄 特点,及某一年龄 所特有
的主导活动的性质 ,儿童心理 的形成有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儿 童期 、学龄前期、学龄初期 。口 本文主要针对 1岁到 l1岁这个
像 ,涂不好颜 色是正常的,但是 时间一久 自然而然就好 了。 培养 孩子 良好 的想 象能力在美术教 育 中充分 的体现 了出
分析 、逻辑推理等功 能 ;右半球是管人 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
参 考 文献 :
右脑是祖脑 ,左脑是右脑 的分机 。右脑具有音 乐、绘画、空间
『1]王耘、叶忠根 、林 崇得 .小 学生 心理学 【M].浙江教 育
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所以在知觉、想 象力方面更强一些 , 出版社 ,1993年 l1月 :p25—26
得 小猪很可怜。当家长带着孩子去动物 园,孩 子看到狼舍里 的 的开发也有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 》中也明确指 出,
狼 时就会产生 “不喜欢 ”的想法,孩子会 想起在动画 片中大灰 艺术教育是幼儿 园教育 的重要 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 艺术教育
狼欺 负小猪的画面,这都是受后 天因素影响造 成的结果 。
儿童 的美术教 育不是 简单 的理解为教孩子 “学画画 ”,也 不是
【2]朱智 贤、林 崇德 .儿童 心理 学史 [M].北京 师范大学 出
仅仅靠判断和推理进行的,而是靠想象进行 的。对小孩子 来讲 , 版 社 , 1988年 10月 :p76—78
“万物皆有灵 ”,“万物皆有情 ”,如果我们只是单 纯的教孩子从
f3]闻素 霞 .心理 学教 程 [M】.华 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7
的 乐趣,较好 的反映学生的内心世 界呢?

美术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研究

美术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研究

美术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美术教学是培养儿童感知、表达和形象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对于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从而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儿童心理发展是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3-6岁的幼儿阶段,孩子的绘画主要是通过感觉认知和形象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能够配色和体验更复杂的美术元素,发展出更高级的认知能力。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创造力。

其次,美术教学中的儿童认知过程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儿童运用感觉、观察和思考等认知能力,从而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任务。

例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能够促使儿童思考和探索美术作品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意。

此外,美术教学中还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儿童的情感体验对于美术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体验和美术创造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和支持性的学习氛围。

通过感知、体验和展示美术作品,儿童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并且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儿童心理学研究为教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对于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应用于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心理学应用于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心理学应用于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科目,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学科,可以为美术教育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这种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心理学可以帮助美术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创作。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情绪状态以及创造力水平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通过心理测试和观察,教育者可以了解到某些学生更适合进行自由创作,而另一些学生则更适合进行规范化的绘画训练。

这样,美术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心理学可以为美术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术教育者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设计出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根据心理学的认知理论,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可以帮助教育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美术教育者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的情绪调节理论,帮助学生处理艺术创作中的情绪困扰,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另外,心理学还可以为美术教育提供评价和反馈的依据。

美术作品的评价和反馈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可以激发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创作的动力。

心理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作品。

例如,通过心理学的评价方法,教育者可以评估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最后,心理学的应用也需要美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反思。

美术教育者应该关注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儿童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儿童表达情感、展示创造力的方式,还能够反映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学原理对于儿童艺术教育和心理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

儿童通过绘画可以表达内心感受、情感体验和情感体验。

很多时候,儿童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通过绘画可以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等视觉元素来传达情感。

当儿童感到开心、快乐时,他们可能会用明亮的色彩、多种形状来表达这种愉悦的情感;而当他们感到悲伤、恐惧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暗淡的色彩、尖锐的线条来表达内心的困扰。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得到释放和宣泄,进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绘画可以展示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并不受世俗的束缚,他们不受规则和表现的限制,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对于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将想象中的世界展示出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创造力。

儿童的创造力是他们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儿童绘画可以帮助他们将创造力转化为艺术作品,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儿童绘画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涂色和画图,更是在思考、观察、表达、组织等方面进行认知活动。

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可以反映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早期阶段,儿童通常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如圆形、线条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绘画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具体,他们开始尝试画人物、动物和物体等,同时还可以表现出对立观念和空间可视化的能力。

通过观察儿童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从而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艺术教育和心理支持。

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孩子美术心理探究的进步及其对孩子美术教育的启示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美术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术可以援助孩子表达心里的情感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设力。

近年来,孩子美术心理探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探究效果为孩子美术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孩子美术心理探究的进步历程,以及这些探究对孩子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孩子美术心理探究的历史概述孩子美术心理探究起源于20世纪早期,早期的探究主要关注孩子的艺术进步规律和心理特点。

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进步,孩子美术心理探究逐渐从定性探究转变为定量探究,探究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例如,以颜色和造型为主要变量,探讨孩子颜色选择和造型进步的规律;以绘画的认知过程为核心,探究孩子绘画的思维模式和进步机制等。

这些探究效果为孩子美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二、孩子美术心理探究的重要发现1. 孩子视觉认知进步的规律孩子在早期的绘画中屡屡使用符号、图像和简化的方式表达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绘画变得更加具象和准确,能够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细节。

这表明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美术教育应当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艺术对孩子情感和创设力的影响探究表明,参与艺术活动对孩子的情感和创设力有着乐观的影响。

通过艺术表达,孩子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表达心里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提高情绪的调整能力。

此外,艺术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设力,培育他们的独立沉思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孩子美术教育应当重视培育孩子的情感表达和创设力。

3. 绘画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增进绘画活动的参与可以增进孩子的认知进步。

绘画不仅需要孩子观察和分析对象,还需要他们运用空间、外形和干系等观点对事物进行表达。

通过绘画,孩子可以提高空间感知、外形区分和干系思维等认知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应当引导孩子通过绘画来培育自己的认知能力。

三、孩子美术心理探究对孩子美术教育的启示1. 了解孩子的进步特点和需求孩子美术教育应当以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育的心理学视角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育的心理学视角小学一年级的美术教育是孩子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经历着认知、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能,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美术课不仅是学习画画的时间,更是他们理解和探索世界的窗口。

通过绘画,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对家庭生活的认知,还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都可以通过画笔得以展现。

这种表达不仅仅是语言的替代,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认同感的建立。

其次,美术教育在心理发展中扮演着促进自信心和自我认知的角色。

一年级的孩子们往往面临着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的建立阶段。

通过美术课的活动,他们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获得成就感,并逐步建立起对自己创造能力的信心。

这种积极的反馈对他们的整体心理健康和学习动机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绘画过程中,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对象的细节,理解形状、颜色和空间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他们不仅加深了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出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种在美术课上培养的观察和想象力,将会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生。

最后,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孩子们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惊讶,都可以通过色彩和形状得以表现。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够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堂堂课程,更是孩子们心理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绘画技能,更能够在心理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术教育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美术教育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美术教育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在美术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有关美术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重要关联的知识和理解。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其次,我了解到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和造型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开发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课程中,我还学习了一些实践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我了解到了如何设计和组织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美术教学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外,我也学习了如何给予学生具体而积极的反馈,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这门课程,我意识到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将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注重他们的绘画水平,还会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的发展。

我将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美术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和人生目标。

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美术,亦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的手段,创作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欣赏价值的视觉形象艺术。

美术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必不可少的知识内容之一。

因此,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此项研究最初起源于儿童绘画的发展研究,后来在实验美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展了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研究。

20世纪后半世纪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更加重视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美术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如1887年,意大利的美术史研究专家里奇出版了《儿童的艺术》一书,在欧州创始了儿童绘画的研究。

1905年,德国学者柯申斯忒纳出版了《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一书。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即将儿童绘画的发展划会为5个时期:2-4岁为实验前期,华特乐将此期称为“涂鸦期”;第二期为图式期;第三期为线与形、色期;第四期为平面画期;第五期为立体画期。

中学生是个性初成和人生观初步确立的阶段,在此阶段利用美术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品德观,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是促进中学生心理成长良好途径之一。

二、美术教学的心理问题中小学生美术教学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训练中小学生的美术技能。

这方面的教学心理学问题有:(1)美术技能的结构和测量;(2)中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3)中小学生美术技能的训练等。

二是培养中小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发展学生的审美心理。

这方面涉及到的教学心理学问题有:(1)中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心理特点;(2)中小学生美术欣赏的教学心理学问题;(3)中小学生美术创作指导和创造性培养等。

上述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小学美术教学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三、针对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的教育功能美术是造型艺术,一个人不论是对作品的欣赏还是对美术语言和技法的掌握,都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领悟,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内涵或美术语言和技能的要旨。

刍议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刍议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刍议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摘要: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儿童的美术心理发展与其后续的个性、智力、情感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对儿童美术心理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更有助于提升儿童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探讨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学;发展;启示引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

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强调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一、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的阐述与发展儿童美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中涉及到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

它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儿童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中的心理规律、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为儿童美术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儿童美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儿童美术创作的心理机制、儿童美术创作的心理发展、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等。

这些研究内容不仅对美术教育工作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也对家长和社会大众了解儿童美术创作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儿童美术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变革,美术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儿童美术心理学的研究也应该随之发展,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需求。

现代儿童美术心理学应该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深入探究儿童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中涉及到的心理问题,为美术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同时,儿童美术心理学也应该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二、当前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浅谈绘画与心理关系的论文

浅谈绘画与心理关系的论文

浅谈绘画与心理关系的论文艺术是精神活动,绘画的心理过程和欣赏的情绪心理是精神活动中的关键所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绘画与心理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绘画与心理关系的论文篇一《浅谈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的联系》摘要: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影响着他的发育成长,不要遏制儿童的想像力,开拓孩子们的幻想空间。

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能抓住儿童的特质并正确引导是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心理创新绘画能力联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是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这足以说明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中,想像力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学前儿童,还处在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来说,想像的空间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不受束缚、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遐想。

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培养学前学生儿童画的绘画能力并激发儿童对儿童画的创新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内容。

一、了解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掌握儿童的心理、喜好和性格。

每个人都是从婴儿期开始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从刚开始的牙牙学语到活泼顽皮的上学前班的年龄。

这时的儿童已经可以感受到、认知到这个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虽然表达不出完整的想法,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式告诉我们,他们注意着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

那么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我们首要应该做的就是走进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所想所要。

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影响着他的发育成长。

因此人们常说要从孩子的幼儿时期抓起,从最初的定性开始,这直接影响儿童的性格,习惯的养成。

儿童的世界不需要形式主义,读懂孩子们的最好方式是真诚的发自真心的对他们的爱,付出感情的和他们交流,玩耍,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培养深厚的情谊,当孩子们接受认同你的时候,那么你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就是意义深远了。

儿童绘画与心理解读的心得

儿童绘画与心理解读的心得

儿童绘画与心理解读的心得儿童绘画与心理解读的心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名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老师,在这个领域中我有些许的感悟和体会,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观点吧!首先是关于儿童美术学习及发展的问题:1.在西方,大家普遍认同“儿童天生喜欢涂鸦”。

大量的事实证明,用心灵去感受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如通过他们眼神里表达出的纯真与稚拙,可以拉近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再者就是通过游戏激发起孩子创造性地思维能力,将幼小时期潜移默化的艺术敏感植入到孩子的身上,等长大后他也一定会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生活。

2.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加剧了家庭矛盾,父母往往忽略了儿童早期素质培养,导致现代独生子女普遍缺乏自信、依赖、怯懦等性格特征。

3.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亲子沟通不良、娇惯溺爱、缺少合作精神等,我提倡让儿童回归本源,进行全新的探索,把儿童放置在一种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环境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建立起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4.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只注重考试成绩,并且这种教育观已经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氛围下,不难想象学生在校园里埋头苦干,而疏于体验生活,即便在参加集体劳动或其它活动时,他们也无暇顾及其他,更别说进行主动性较强的创造性设计了。

5.对于儿童来讲,在没有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支撑下所做的那些毫无意义的工作,虽然看似是一种尝试,但实际上却阻碍了儿童对知识的获取,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儿童,利用各种机会扩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6.最后还需要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千万不要过度溺爱孩子,不要错误地认为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结果使孩子变得唯我独尊,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一、认识儿童。

(一)认识儿童的含义儿童的概念是广泛的,从宏观角度讲,凡是处于生命状态中的人都称之为儿童,而且包括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从微观层次上讲,指每个人生命周期中处于某个阶段的人。

儿童心理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儿童心理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儿童心理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儿童心理与美术教育息息相关,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创作与欣赏美术作品,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创造力培养等方面探讨儿童心理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一、认知发展美术教育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在绘画、剪纸等创作过程中,儿童需要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同时,通过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艺术元素的感知和理解,儿童可以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些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对美术学科的学习有帮助,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积极影响。

二、情绪管理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的情绪管理与表达。

通过艺术创作,儿童可以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作品,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

当儿童面对困惑、压力或情绪困扰时,可以通过绘画或雕塑等创作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缓解压力,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抚。

同时,美术教育也可以引导儿童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创造力培养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在艺术创作中,儿童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这种创造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美术教育,儿童可以学会观察细节、发现问题,并通过创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能力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交能力美术教育也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美术课堂上,儿童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创作、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展览和分享作品的机会,儿童可以获得他人的赞扬和认可,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总结儿童心理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是密不可分的。

美术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情绪管理、创造力培养和社交能力的促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们应该重视儿童的美术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机会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更好地了解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儿童心理学绘画心理学作用

儿童心理学绘画心理学作用

儿童心理学与绘画心理学的作用(一)一、引言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却又神秘莫测的,他们常常难以用言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在探索儿童心理的领域中,儿童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犹如两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儿童的大门,在心理评估、治疗以及教育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中的作用1.情绪状态的洞察1.绘画是儿童情绪的生动写照。

色彩、线条和构图等绘画元素都能成为我们解读儿童情绪的线索。

例如,当一个孩子在画面中频繁使用暗沉、压抑的色彩,如大面积的黑色、深蓝色或深灰色时,这往往是情绪低落的信号。

黑色可能象征着恐惧、悲伤或孤独,就像一个经历了父母争吵而感到不安的孩子,可能会用黑色涂抹整个画面背景,表现出他内心的阴霾。

2.相反,明亮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和粉色的大量运用,则通常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情绪。

红色可能体现出孩子的热情和活力,黄色象征着快乐和希望,粉色往往与温柔、喜爱相关。

如果一个孩子画出了一幅充满阳光、花朵和彩色气球的画,那很可能说明他正处于一个幸福、愉悦的心理状态。

3.线条的特点也能反映情绪。

急促、杂乱的线条可能暗示着焦虑或激动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在等待考试成绩时画下的歪歪扭扭、相互交错的线条。

而流畅、柔和的线条则更多地与平静、放松的状态相关联,像是孩子在舒适的午后画出的有着优美曲线的云朵和微风中的柳枝。

4.构图方面,画面的疏密、平衡与否也有意义。

如果画面过于拥挤,元素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可能反映出孩子内心的混乱和压力。

例如,一个刚转学的孩子,可能会把新学校里看到的各种人和物毫无秩序地画在一张纸上,表现出他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紧张感。

2.认知发展水平的了解1.从儿童绘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清晰地窥探他们的认知发展进程。

在幼儿早期,绘画往往是简单的涂鸦阶段,这是他们探索手部动作和感知世界的开始。

随着年龄增长,进入象征期,孩子开始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代表事物,如用圆形代表头、两条竖线代表腿的“蝌蚪人”。

美术教育与小学生心理探析

美术教育与小学生心理探析

艺体教育美术教育与小学生心理探析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中心学校王涛[摘要]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好的美术课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心智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充分考虑并善于利用他们的情绪特征,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行想象和创造,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一、正视学生的美术基础,适时地给予鼓励美术教育一般较少在学前教育中有所涉及,家长更关注孩子在数学、英语、口才等方面的学前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学前儿童学美术“太早”“坐不住凳子”,这导致大多数孩子在上小学时美术是没有经过专门培养的。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给予耐心指导。

作为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零基础”,并对他们表现出一定的包容和鼓励。

在一次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名学生完全没有美术基础,以致于简单图形都画不出来。

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我主动接触这名学生,及时给予他心理安慰。

我告诉他,由于没有接触过简笔画,现在不会画也很正常,谁都会有第一步,不必紧张和慌乱。

接下来,我给他讲了很多“勇敢者”的故事,如人类第一个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故事、我国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的故事等,以此来激励他战胜眼前困难、勇敢地走出心理困境。

随后,这名学生认真地画了起来。

我检查作业时发现,他虽然没有任何美术基础,但他的作品在课堂作业中仍然处于中等水平。

由此可见,正视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对于学生树立美术学习信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帮助学生克服孤独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有很多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因为较少接触集体生活,常常会感觉自己像一叶孤舟,性格比较孤僻,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来往,或是在与其他同学交往的过程中缺少热情和耐心。

美术不同于语文、数学学科,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部分学习任务。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含有较多元素的课堂作业,如要求学生画出含有太阳、云朵、房子、院子、花草等元素的作品,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安排5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

浅谈心理学教育在美术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浅谈心理学教育在美术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浅谈心理学教育在美术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学教育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已经卷入到各种教育领域中,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美术教育融心理学、艺术理论、教育原理为一体,在实现艺术表现力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效率。

心理学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可忽视。

首先,美术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心理教育的重要平台,老师可以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教会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素质。

此外,精心设计的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发挥潜力,增加学习兴趣,延伸思维、培养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这是心理学教育能带给学生的重要收获。

其次,美术课堂的环境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因素,教室里一定要保持温馨的氛围及活泼的布局,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及想法,了解学生的状况,分析学习行为和成绩,以及适当的反馈等,通过这些细节,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尊心。

第三,美术课堂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其控制情绪,学会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境,不被激烈的情绪控制,同时也可以在美术教学中活化历史主题,培养孩子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孩子的社会生活全方位提升准备。

可以看出,心理学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参与意识。

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不仅能让学生喜欢美术课,也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多种心理发展。

如果老师可以正确地运用心理学知识、技能及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有效指导学生,无疑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

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 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因此,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来设计美术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作品。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作品。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更好地欣赏艺术。

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接受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总之,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好地指导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2. 美术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美术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心理学原理,二是情绪心理学原理。

认知心理学原理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在获取、组织、储存和检索信息时的心理过程,它们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情绪心理学原理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在美术学习中的情感反应,它们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认识学习者的情绪反应,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

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来调整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情绪心理学原理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情绪反应,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

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利用情绪心理学原理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智的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智的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智的发展前言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让孩子在审美实践中提高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传统儿童美术教育模式中,忽视了儿童美术特点与儿童身心成长特点,也忽视了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心智能力全面发展的儿童,同时很大程度上将其充当为完善德育、智育的手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来探讨儿童美术教育应该如何展开。

1、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及其误区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多以获得绘画技法为主要目的,在施教过程中,把被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知识、情感等的差异也排除在外。

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对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及其误区的见解和认识。

1.1、传统儿童美术教育的存在形式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博物馆式教育以及新兴的媒体教育1.2、传统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存在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强调对生活中事物的模仿和再现。

教学方法方面的误区:灌输法是主要教学方式。

教育目标方面的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或作出一件精致的手工品才算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达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体系,忽视了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

上述误区之所以存在,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师美术教育观念落后、各种低素质的美术培训班的出现以及家长美术教育观念没有良好形成。

2、儿童美术教育之心理学依据2.1、儿童的模仿心理儿童的模仿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于能引起注意的事物都会去模仿。

儿童心理学与美术教育浅谈

儿童心理学与美术教育浅谈

儿童心理学与美术教育浅谈一、儿童心理学的定义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

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

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二、儿童心理学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了儿童心理,我们在教学中会更加得心应手,了解了儿童的心理,你就会明白绘画是一条通往孩子内心深处的神秘通道,孩子们信手的涂鸦能为你打开他们脑海中的世界之门,每个孩子都有其独到之处。

不仅如此,绘画还是孩子们献给所爱之人的珍贵礼物,现如今,绘画研究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如今更是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作为智力测试,由一张画便能测评出儿童的智力水平(智商)。

作为沟通手段,绘画弥补了儿童语言方面的欠缺,向人们讲述了孩子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受。

绘画成为一种研究儿童情感的手段。

成为了解儿童生理及心理状况的渠道。

绘画的能力不仅体现其智力水平,还体现了其内心感情的平衡。

而这种平衡恰恰是儿童在家庭及学业方面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

一张画并不能说明一切,因此在不了解作画者的情况下,不应急于做出判断。

破译这样的作品,需要的是专家的敏锐直觉及在专业领域的高深造诣。

一次简单的测试也不足以给出结论,绘画应被置于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加以研究。

借助这种方法,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虽然这样无法完全触及绘画的“核心奥秘”所在,但仍不失为认识儿童的良方。

当今社会,尤其是幼儿,大家都在追寻开发右脑,促进双脑平衡沟通的全新启智方法,绘画也在寻找着新的模式思维能为广大家长接受, 现如今的绘画早已告别了传统“简笔画”教学,新的思维绘画把绘画艺术谱写成了开发心智潜能,梳理思维能力,发展学习能力,发扬个性能力的新乐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学与美术教育浅谈
一、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

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

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二、儿童心理学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
掌握了儿童心理,我们在教学中会更加得心应手,了解了儿童的心理,你就会明白绘画是一条通往孩子内心深处的神秘通道,孩子们信手的涂鸦能为你打开他们脑海中的世界之门,每个孩子都有其独到之处。

不仅如此,绘画还是孩子们献给所爱之人的珍贵礼物,现如今,绘画研究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如今更是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作为智力测试,由一张画便能测评出儿童的智力水平(智商)。

作为沟通手段,绘画弥补了儿童语言方面的欠缺,向人们讲述了孩子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受。

绘画成为一种研究儿童情感的手段。

成为了解儿童生理及
心理状况的渠道。

绘画的能力不仅体现其智力水平,还体现了其内心感情的平衡。

而这种平衡恰恰是儿童在家庭及学业方面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

一张画并不能说明一切,因此在不了解作画者的情况下,不应急于做出判断。

破译这样的作品,需要的是专家的敏锐直觉及在专业领域的高深造诣。

一次简单的测试也不足以给出结论,绘画应被置于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加以研究。

借助这种方法,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虽然这样无法完全触及绘画的“核心奥秘”所在,但仍不失为认识儿童的良方。

当今社会,尤其是幼儿,大家都在追寻开发右脑,促进双脑平衡沟通的全新启智方法,绘画也在寻找着新的模式思维能为广大家长接受, 现如今的绘画早已告别了传统“简笔画”教学,新的思维绘画把绘画艺术谱写成了开发心智潜能,梳理思维能力,发展学习能力,发扬个性能力的新乐章。

跳出绘画学绘画,跳出来,这是一次教学观念大转变;跳出来,意味着要彻头彻尾进行绘画学习的革命!能跳出来,才能融进去.思维绘画以儿童心理学、潜能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创造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绘画为施教载体,让孩子充分利用并锻炼手、脑、眼、耳、口的协调能力,促进孩子的感觉综合平衡,开发儿童大脑、启迪儿童智慧,脑像图运用与绘画相结合开创了儿童有氧思维的先河。

简单的说,绘画就是让儿童用自己的思想去绘画,借此来锻炼儿童发散性思维、开发儿童智力的一种启智方法。

让孩子多方位的观察、了解、想象一种事物,绘画出一个物体、组织语言讲述一件事情。

绘画是“一画”、“二讲”、“三想”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画”可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讲”可以了解画的内容,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通过“想”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脑相图,使学生达到有氧思维不疲劳的状态。

三、经典话语:
1、语言是雕琢孩子性格的最锐利的刻刀。

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苯。

2、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在第一时间给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不管怎么样,对孩子而言,努力了就是值得夸奖的。

3、无论是做老师或是家长,首先要学会了解孩子的内心,要学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知道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和想要的,这样,孩子就乐意把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与你一起分享。

4、孩子需要老师的抚慰,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或是拍拍肩膀,说上一句“孩子你真棒,下次一定能画的更好,我相信你,加油”此类的话语,会让孩子心存宽慰,会激发他们对绘画的自信心。

5、老师要适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指导,引导他们在自主自乐的活动中完成属于自己的想象或创造,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而且有利于加强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究与大胆尝试。

6、多和孩子沟通,去感知他们的愿望和想法,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教给孩子一些做事的方式,在他们信心不足时给予鼓励。

7、鼓励孩子去想像、去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思维常常会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孩子在想象中飞的更高……
8、沟通是在座每一位教师都应学会的一门艺术,对孩子,要学会择善赞赏,学会信任尊重。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快乐的画画,让画画成为孩子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