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概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概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概述2023年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概述2023年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性,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数学知识。

第一章:简单加减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数字之间的四则运算,其中包括了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通过简单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加减法的操作技巧,并且了解了蕴含在数学运算背后的意义。

第二章:几何本章主要介绍了几何相关内容,包括了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分类,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构成特点;通过几何图形的相似和同构,引导学生理解几何空间中的变换规律,并且通过对等分和相似的任务,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第三章:时钟和日历本章主要介绍了时间的概念,包括了时间的量度、时间单位和时间概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时钟和日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时间的表达方式,并能够操控基本的时间计算方法。

第四章:简单的分数本章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包括了分数的本质和简单分数的化简、约分和通分等基本知识点。

通过趣味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分数,学习基本的分数运算技巧,提高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测量本章主要介绍了长度、重量、容积等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单位和换算等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及其计算能力。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测量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实际生活中的测量技能。

第六章:简单的统计本章主要介绍了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包括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其表示方法等。

通过各种统计问题的实践探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总之,2023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突出了实践性、系统性和实际应用性,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文主题归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文主题归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文主题
归纳
- 《比较大小》:介绍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 《兑换商品》:研究了用较小的货币单位进行兑换,如用角和分来兑换元。

- 《价格一分钱》:了解了一分钱的概念,并研究了不同金额之间的换算。

- 《数数》:通过数出不同物品的数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 《零的作用》:认识了零的概念,并研究了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 《重秤称物》:通过称物品的重量来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字大小的理解。

- 《分糖果》:通过将糖果分给不同的学生,研究了相等分配和不等分配的概念。

- 《长短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长短和角度的大小,并通过比较来认识它们的差异。

- 《进退位加减法》:研究了带进退位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 《寻找规律》: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中各课文的主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1、知识点梳理(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不进位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二)千米和吨认识千米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 除法: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和商是除法的基本部分。

除法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2. 方位:方位是东、南、西、北等方向。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指南针用来指示方向,其一个指针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指向北方。

3.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例如,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4. 地图的绘制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5. 数学基本规则:例如,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些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巩固。

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或咨询专业教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梳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梳理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梳理一、教学内容和作用。

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这种处理、呈现数据的方法.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基础。

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编排了练习八作为配套练习。

二、新知识点: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教学要求: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尽管一、二年级时,学生已有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经历,但是,统计方法和意义的体验、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多次的经历中不断积淀,逐步内化。

因此,本单元教学时,切不可单纯地将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填写作为唯一目标,而应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与设计教学的过程。

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发现单式统计表存在的局限性,自主“创造”出功能更强的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验数据整理方法的多样性。

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表的多角度解读,获得对数据分析方法的切身体验,体会数据中包含的丰富信息。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4)》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4)》
说说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 算一共有多少棵橘子树。 第二步 算一共收获多少千克橘子。
4 ×8×25 = 800 (千克) 答:今年小亮家一共收获橘子 800 千克。
(教材第52页第2题)
2.小亮家有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 子25千克。 (2)把这些橘子装箱,每箱装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 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
知识点1:口算乘法
1. 口算下列各题。
18×20 = 360
600×12 = 7200
11×60 = 660
23×300 = 6900
42×40 = 1680
25×50 = 1250
口算时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 数后面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知识点2: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2. 列竖式计算。
知识点4: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一 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一个家庭每天花费77元,3个这样的家庭6天花费多少元?
方法一 先求3个这样的家庭每天花费 多少元,再求6天花费多少元。
77×3×6 =231×6 =1386(元)
思考先算 什么?
4.一个家庭每天花费77元,3个这样的家庭6天花费 多少元?
方法二 先求1个家庭6天花费多少元,再求3个这样的 家庭花费多少元。
26 × 548
208 1 330 1508
6.请你选择正确的算式。
布置教室需要2行纸鹤。
一共折了216
只纸鹤。
每行要4串纸鹤。平 均每串有几只纸鹤?
A :216÷2÷4=27(只)
(√ )
B :216÷2×4=27(只)
(×)
C :216÷(4×2)=27(只) ( √ )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梳理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教学楼在厕所的()方向,就在厕所上画“+”坐标。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黑色,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红色。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燕子秋天从(北)飞往(南)方,过冬。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4)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一、概览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四单元,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涵盖了图形的认识与分类、数的运算、空间与几何等核心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一单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学生将巩固和扩展对平面图形的认知,包括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这将涉及到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以及各类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此外还将引入简单的图形转换和拼接,为之后的平面图形组合及空间观念的培养打下基础。

其次数的运算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将学习更深层次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连续加减法、括号的使用等。

此外还将接触到人民币单位换算的内容,这既是生活实际的数学应用,也是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种培养。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数的运算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在空间与几何方面,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深化对空间方位的感知。

这包括认识方向、测量长度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这些技能对于日常生活至关重要,也是建立三维空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还将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计算,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这将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1. 简述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性及学习意义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性及学习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开始接触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而第四单元的学习更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对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更能够逐渐培养起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数与代数6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数与代数6千米和吨苏教版
通过“走走看看”和“查查填填”操作型的实践活动,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既充实活动内容,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认识吨
1.能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例如:港口码头上的大批货物、列车要装运的大宗物品、集装箱里的货物,都要用吨作计量的单位。
2.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例: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三)
了解千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
6
千米和吨
(一)
认识千米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单位。例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
2.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
3.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价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单元教材梳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单元教材梳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单元教材梳理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一、单元教材梳理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板块,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相关知识。

在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类,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调查与记录,为本单元学习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奠定了基础;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下册将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五年级下册又继续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再认识,六年级上册还将学习扇形统计图和统计图的选择。

2.北师大教材编排结构本单元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3.本单元不同版本教材对比(1)教学编排北师大版统计的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的。

学习统计的一个目的就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二年级下册学习的重点是“调查与记录”,即为了解决问题先开展调查,收集数据。

本册本单元重点则是“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这是在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之间要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人教版编排则是在二年级下册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而在三年级下册则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浙教版则是在三年级下册才出现数据的处理这一内容,通过“整理数据,填统计表”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在四年级上册继续教学数据的调查和分类,认识复式统计表。

三版教材都是在四年级进行统计图的教学。

(2)情境载体北师大版、人教版和浙教版,用了不同的情景导入,但都是贴近生活的实际情景,从接近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体现统计的价值与必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材解读

内容:对称。 思路:感受实物对称现象(例1)——感受
图形的对称(例2)——轴对称图
形(例3)。 重点: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结合生活经验,注重操作与多媒体应 用,突出观察与想象,注意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读、 写小数,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单元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验对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和分析的过程。
2. 认识简单的统计图(1个方格代表1个单位), 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整理数据并完成相应的统 计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简单的 问题。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 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所蕴涵的信 息。
4. 结合实例,熟悉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逐步增强统计的意识,培养和发展分析信息 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单元内容结构与编写思路
平移、旋转、
平移、轴旋对称轴对称图
例1转、例 例1、形例2、
例1、例2、例3
2
例3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感知旋转、平移、 轴对称的特点
难点
正确辨认
内容:旋转和对称现象。 思路:旋转现象(例1)——平移现象(例2)——应用(例3)。 重点:感知旋转、平移现象的特点。 难点:把握平移与旋转的本质区别。 教学:结合生活经验,注重操作与多媒体应用,突出观察与想象,注意交流辨认,比较把握本质特点与区 别(旋转:中心点不动,平移:方向不变)。
4. 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价值,培养学生的 数学应用意识和运算能力。Leabharlann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 算的算法。
难点
•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 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状元大课堂教材结构梳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状元大课堂教材结构梳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状元大课堂教材结构梳理《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二单元是状元大课堂,本单元主要围绕数学的计算能力、数论和几何形状等方面展开。

下面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单元的教材结构吧!
一、掌握加减乘除
1.认识数的大小,找规律简单的加减法。

2.扩大数的范围,练习两位数的加减法。

3.初步学习乘法,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实现数的组合和分类。

4.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

二、深入体验数论乐趣
1.认识常见的数字字符和数的读法,用游戏和练习巩固所学。

2.学习末尾数字的规律,探索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3.熟练运用几个简单的数字技巧,学会高效地进行心算。

三、认识几何形状,学会绘图运算
1.认识在几何图形里面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等。

2.理解图形方位、方向等概念,学会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

3.加深学生对几何形状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探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状元大课堂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梳理。

相信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们能够在数学方面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水平。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一、两位数乘以两位数1.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把两个乘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最接近它们的整十数进行估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1.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l、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先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2、可以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对乘法进行验算,判断积的正确性。

3、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下一位|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力日起来就是结果。

1.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列坚式的时候,先把O前面的数对齐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Oo1.4、用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此类实际问题时,耍仔细观察图有直接关系的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1.5、有趣的乘法计算l、可以把乘数是11的乘法的简便计算规律浓缩为“两边拉,中间加”2、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栩加的和为10的两个数相乘,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乘数十位上的数加I的和与乘数十位上的数的乘积。

----、千米和吨2.1、认识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或计量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l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为lkm=lOOOm.2.2、认识盹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表示。

l吨=1000千克,用字母表示为lt=lOOOkg。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l、解决问题时,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知识点总结目录

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知识点总结目录

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知识点总结目录
1. 数的认识
- 有序数的认识
- 大小比较
- 数的读和写
2. 加法运算
- 数的加法运算
- 加法口诀
- 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减法运算
- 数的减法运算
- 减法口诀
- 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位置与方向
- 位置关系
- 方位词
- 方向判断
5. 长度单位
- 手指的长度- 一寸的长度- 一米的长度
6. 时间单位
- 一分钟的长短- 一小时的长短- 一天的长短
7. 金钱单位
- 元的认识
- 角和分
- 钱币的认识
8. 偶数和奇数- 偶数的认识
- 奇数的认识
- 偶数和奇数的应用
9. 分数认识
- 半和四分之一
- 分数的认识
- 正确取分的方法
10. 平面图形
- 点、线、线段
- 角的认识
- 矩形和三角形的认识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的知识点总结目录,涵盖了数的认识、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位置与方向、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金钱单位、偶数和奇数、分数认识以及平面图形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重点知识梳理(表格版)阶段复习必备

三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重点知识梳理(表格版)阶段复习必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5单元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具体内容重点知识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确定生活中方向的方法:(1)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2)也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确认方向。

(太阳,房子,冬天刮北风)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1、辨别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别;(2)借助手边事物辨别,只要知道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就可以确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先以出发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当走到第一个位置点时,就以第一个位置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当走到第二个位置点时,就以第二个位置点为中心点描述行走的方向……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走到哪个位置点就以哪个位置点为中心点进行描述,然后观察哪一条路通往目的地,最后用语言描述出行走路线。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具体内容重点知识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相加。

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一、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二、三年级数学下册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认识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3、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三、课标对各领域的要求及本册教材各领域知识点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数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的理解;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小数含义.(二)数的运算1、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3、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6).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5、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过程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它灵活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2、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的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一些计算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2、掌握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1、商的中间、末尾有零的一位数除法.3、估算的方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为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三)常见的量1、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3、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简单问题.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本单元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2、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图形与几何(一)测量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14).第六单元:面积.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几何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教学难点: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二)图形与位置1、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本单元.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能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又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辨认方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知道地图上的方向.统计与概率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迁移类推.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综合与实践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学难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数学活动:制作活动日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制作年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巩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从年到月再到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引导学生在探索年历制作方法的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日历的制作方案;难点: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全面地认识日历. 四、教学中的困惑《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