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评价资料指南复习课程
临床指南的评价和应用
临床应用指南的原则
指南只是参考性文件,不是法规
不能强制,盲目,教条地使用 指南是普遍性指导原则,不可能解决每 一患者的所有问题
指南的临床应用方法
了解指南的制定方法,循证指南>非循 证指南
阅读证据水平与推荐意见强度对照表的 解释,判断推荐意见的可靠程度 根据推荐意见强度确定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演变过程
教材+临床实践经验
各单位的“诊疗常规” 地方卫生部门组织编写“临床诊疗指南” 全国范围的“临床实践指南”
影响临床指南出现和发展的因素
临床实践的极大差异
同样的临床问题,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 不同地区甚至在一个地区的不同社区,其处理 方法也大相径庭
医疗费用问题
有限的卫生资源不能满足对医疗保健无限 增长的巨大需求,根据科学证据制定规范化的 诊疗措施,对合理高效地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又重要意义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实践指南
定义:官方政府机构或学术组织形成的医疗文件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 检索:1993年年起在Index Medicus可用“实践指南” 作为关键词检索,
网址:/index/asp
定义:官方政府机构或学术组织形成的医疗文件
影响临床指南出现和发展的因素
医疗措施的不当使用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医疗保健行为中, 大约1/4至1/3的医疗措施没有必要使用, 同时还存在误用或使用不足等问题
临床指南的意义
提高医疗质量,提供最佳治疗 改变医疗行为,减少水平差异 经过成本-效果分析,减少医疗费用 内容不断更新,有助继续教育 为政府对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检查提供依据 作为医疗保险机构掌握医疗政策的凭据
临床评价 难点详解
临床评价在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确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临床评价作为CE认证必须的技术文档之一,其对于保障医疗产品的性能及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临床评价包含哪些内容呢?MEDDEV 2.7/1 rev4中给出了明确的说明,具体如下:1、什么是临床评价临床评估是一种持续收集,评估和分析有关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的过程,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评估及分析来确认是否有足够的临床证据来确认在依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器械时,其安全和性能符合相关基本要求。
临床评估是制造商的责任,其报告作为医疗器械技术文档的一部分。
2、为什么要进行临床评价在医疗器械上市前,通过对其进行临床评价,(1)评估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2)在考虑预期性能的风险/获益时,已知的、可预见的风险和不良事件是否降到*、并是可接受的水平;(3)所有安全有效的声明是否都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当医疗器械上市后,需要通过建立的警戒系统和临床跟踪,对预期风险进行评估,以及罕见并发症,大规模使用下的安全及性能进行监测,并及时更新临床评估报告,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3、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临床评价及临床评价更新要求?临床评价是贯穿于医疗器械整个生命周期的一个持续的过程:(1)临床评价在符合性评价阶段开展,将领导医疗器械的上市。
(2)随着在使用过程中有关该器械的新的临床安全性与性能信息的获得,对其进行周期性重复评估。
临床评价更新要求:1.当制造商从PMS收到新的信息,有可能改变当前的评估;2.如果没有收到新的信息:(1)当器械带有重大风险或运行不好,则需每年更新一次;(2)如果器械无明显风险且运行良好,需2-5年更新一次,但需要给出合理的理由。
4、怎样进行临床评价临床评价是基于可利用的上市前和上市后临床数据的综合分析,包括临床性能数据和临床安全数据。
新版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指南MEDDEV 2.7/1 revision 4,将临床评价分为0-4个阶段(具体见下图1),在临床评价过程中,阶段往往是反复的。
临床指南的评价与应用卫生技术评估
临床指南的评价与应用卫生技术评估1. 简介临床指南是为医疗卫生工作者制定的行动指南,旨在提高医疗卫生质量,支持临床决策并优化治疗方案。
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医疗卫生工作流程和标准,并使医疗卫生资源得以更加有效地利用。
卫生技术评估是通过评估新的医疗卫生技术,为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支持和数据。
它通过比较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安全性、效果和成本效益,为制定具有相对优势的新指南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介绍临床指南的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讨论临床指南和医疗卫生技术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并简要介绍临床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的一般指南和方法。
2. 临床指南的评价2.1 什么是临床指南?临床指南是系统地制定的诊疗方案的建议,其目的是为医师提供一个指导,以帮助他们决定病人治疗的最佳方法。
这些指南通常基于科学证据和专业观点,但也可能受到经济、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临床指南包括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以及其他由医学院或大型医疗中心创建的合同指南。
2.2 为何要评价临床指南?临床指南的评价可以帮助卫生保健机构选择最优质、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诊疗方案来处理各种情况下的疾病。
分析病人的年龄、性别、病史、困难以及受治疗的副作用等信息,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指南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2.3 临床指南的评价有哪些方法?临床指南的评价可以通过系统地遵循一些通用的方法进行。
常见的方法有:网站搜索、数据库搜索、文献搜索、新闻/报道搜索、和网络搜索。
同时,可以利用不同来源的临床提示,在本地卫生保健管理中跟踪使用率和效果,例如抗生素使用率常见的院内指导线路等。
3. 卫生技术评估3.1 什么是卫生技术评估?卫生技术评估是科学地比较医疗卫生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效果和成本效益,以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决定是否应采用一种新技术或方法,以及如何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分配更多的资源。
3.2 卫生技术评估常用的方法在进行卫生技术评估之前,需要确定多个参数,如疗效、质量、成本、可靠性和药物安全等,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采用植入式医疗设备进行测试•安排全球的研究机构来一同合作,进行数据搜集与分析•通过数据模拟,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充分考虑到来自不同人群的反馈来评估治疗方法的效果•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评估技术的优劣4. 临床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应用4.1 在医疗卫生决策中的应用临床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可以作为医疗卫生决策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们选择最优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诊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方法与流程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方法与流程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决策越来越倾向于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而临床实践指南则成为指导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需要严格的循证评价方法与流程,以确保指南的可靠性和高质量。
本文将介绍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方法与流程,并阐述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第一步:确定指南的主题和目的在制定临床实践指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指南的主题和目的。
主题可以是某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目的则是为了改善临床实践及患者的结局。
第二步:确定评价问题评价问题是指评价的焦点,通常是关于某种干预措施的效果、安全性、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评价问题的确定需要参考医学文献、专家意见及患者需求。
第三步:制定评价策略评价策略包括建立检索策略和纳入和排除标准。
检索策略是指根据评价问题搜索相关的研究文献,以获取证据。
纳入和排除标准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来选择适合的研究文献,排除不符合评价问题的研究。
第四步:进行文献检索和筛选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利用医学文献数据库或其他可信的信息资源,以获取相关的研究文献。
筛选文献时,根据事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
第五步: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在评价研究方法学质量时,需要采用评价工具(如Cochrane Risk of Bias工具)对研究进行评价,以确定它们的内部和外部效度。
这个步骤的目标是评估研究的可信程度和结果是否偏倚。
第六步:进行数据抽取和合成数据抽取是从选定的研究中提取与评价问题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研究的主要结局、次要结局和统计结果等。
数据的合成是将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以获得结论。
第七步:进行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根据评价结果,对证据进行解释和应用。
在解释结果时,需要考虑研究的一致性、可信度和适用性等因素。
在应用结果时,需要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的临床环境和患者需求相结合,以制定相应的临床指南和决策支持工具。
第八步:审稿和更新制定完成的临床实践指南需要经过外部审查和内部评估,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
目录
指南目的及意义
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服务国家药物政策决策需求
评价流程、内容与维度
三个基本环节 两个内容、六个维度
证据评价与应用
证据信息与安全保护 评价质控与结果应用
参与评价的重要性
明晰产品临床优势证据 了解产品临床与政策端短板
01 指南目的及意义
依据 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 配备使用管理的 通知》、《关于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
第三方评价机构
丰富行业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 实践,扩大文献证据储备
推动科研领域对于药品临床综 合评价理论及方法的深入探索
04 参与评价的重要性
A B C D
评价的六个维度
安全性评价
1.上市前、后药品安全性及相对安全性 (与同类产品比较) 2. 药品质量、药品疗效稳定性
有效性评价
1、用生存率、控制率、疾病进展及QALY对 药品及参比药品临床效果进行大人群测量, 确认健康收益 2、使用疾病别效果指标或真实世界数据定义 其他可测量的效果指标
经济性评价
1、可选择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 效用分 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最小成本 分析(CMA) 2、判断药品临床应用经济影响及价值
创新性评价
1、突出填补临床治疗空白 2、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 3、满足患者急需诊疗需求和推动国内自 主研发等创新价值判断
适宜性评价
1、包括药品技术特点及使用适宜性 2、技术特点适宜性可从药品标签标注、药品 说明书、储存条件评价 3、使用适宜性患者服药时间隔,用药疗程长 短、疾病和药理特点,临床使用是否符合用 药指南规范等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
17.容易识别重要的推荐建议
5.应用性
18.指南描述了应用时的促进和阻碍因素
19.指南提供应用推荐建议的意见和/或工具
20.指南考虑了推荐建议应用中可能需要的相关资源
21.指南提供监视和/或审计的标准
6.独立性
22. 赞助单位的观点不影响指南的内容
23. 记录并公示指南开发组织成员的利益冲突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
AGREE Ⅱ
领域
条目
评分(1-7分)
1.范围和目的
1.明确描述指南的总目的
2.明确描述指南涵盖的卫生问题
3.明确描述指南的适用人群(患者,公众,等)
பைடு நூலகம்2.参与人员
4.指南开发组织包括来自于所有相关专业组织的个人
5.收集目标人群(患者,公众,等)的观点和选择意愿
6.明确规定指南的使用者
3.严谨性
7.应用系统方法检索证据
8.清楚描述选择证据的标准
9.清楚描述证据的强度和局限性
10.清楚描述形成推荐建议的方法
11.形成推荐建议时考虑了对健康的益处、副作用及危险
12.在推荐建议和支持证据之间有清楚联系
13.指南在发布前经过外部专家评审
14.提供指南更新的步骤
4.清晰性
15.推荐建议明确,不含糊
临床评价资料指南
附件1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一、编制目的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指注册申请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注册申请人进行临床评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评价资料的审评提供技术参考。
二、法规依据(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相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时的临床评价工作,不适用于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工作。
四、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要求对于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注册申请人需将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以判定申报产品是否为列入《目录》产品。
列入《目录》产品是指与《目录》所述的产品名称、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具有等同性的产品。
注册申请人对申报产品的相关信息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论述其相同性和差异性。
当二者的差异性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产生影响时,认为二者具有等同性。
注册申请时需提交的临床评价资料为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表及附件(格式见附件1)。
五、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的一般要求(一)基本原则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应全面、客观,需将收集的临床性能和安全性数据、有利的和不利的数据均纳入分析。
临床评价的深度和广度、需要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应与产品的设计、关键技术、预期用途和风险程度相适应,也应与非临床研究的水平和程度相适应。
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的证据强度不应低于进行临床试验获得的数据。
临床评价应对产品的适用范围(如适用人群、适用部位、与人体接触方式、适应证、疾病的程度和阶段、使用环境等)、使用方法、禁忌症、防范措施、警告等临床使用信息进行确认。
临床实践指南评价及应用
临床实践指南评价及应用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是指基于现有的研究证据和专家共识,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临床决策支持、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指导性文件。
CPG的评价及应用是医疗体系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
CPG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方法学评价:评估编制CPG的方法学质量,包括文献检索、证据筛选和评级、制定建议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等。
方法学评价的目的是确保CPG的可信度和可行性,以及避免因研究设计或数据选择的偏倚而导致错误的建议。
2. 内容评价:评估CPG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实用。
内容评价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CPG进行比较,检查建议之间的一致性,以及与当前最新研究证据的一致性。
内容评价还包括对建议的适用性、实施难度和临床可行性的评估。
3. 实施评价:评估CPG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实施评价可以通过调查医疗机构及医生对CPG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收集临床实践的数据,并与CPG建议进行比较。
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了解CPG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和改善效果。
CPG的应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决策:CPG为医生提供基于最新证据和专家共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化的医疗需求,结合CPG的建议进行决策。
2. 患者教育:CPG也可以作为患者教育的重要工具。
医生可以使用CPG解释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和预后,并与患者共同决策治疗方案。
患者了解并参与治疗决策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和治疗依从性。
3. 医疗管理:CPG对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可以使用CPG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管理,优化医疗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政策制定:政府和医疗保健机构可以将CPG作为制定政策和规范的依据,改善医疗体系的整体质量和公平性。
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CPG的建议修订医疗保险报销制度、医疗卫生法规和临床实践指导等。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 (AGREE Ⅱ)
制定的严谨性
表达的明晰性 应用性
编辑的独立性 全面评价条目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 (AGREE Ⅱ)
条目
1、明确描述了指南的目的 2、明确描述了指南所涵盖的卫生问题 3、明确描述了指南所应用的目标人群(患者和公众等)
4、指南制定小组包括来自于所有相关专业小组的人员 5、考虑了目标人群(患者和公众等)的观点和优先选择 6、指南的适用者已经明确规定
18、指南中描述了应用过程中的促进和阻碍因素 19、指南提供了推荐意见如何应用于实践的建议和〔或)配套工具 20、指南考虑了应用推荐意见时潜在的资源投入问题 21、提供了监测和(或)审查的标准
22、资助单位的观点不影响指南的内容 23、指南记录并虑了制定小组成员的利益冲突
指南总的质量评分 将推荐使用该指南
评分(1-7分)
推荐等级 A级(强推荐)
B级(推荐) C级(不推荐)
AGREEI等级评价标准说明
评价内容 6个维度标化百分比均大于60%
大多数条目得分较高(5~7分) 大多数(≥3个)维度标化百分比在30%、60%之间 低分条目(1~4分)和高分条目(5~7分)致目大体相当
标化百分比得分小于30%的维度≥3个 大多数条目符分较低(1~4分)
7、用系统的方法检索证据 8、明确阐述了选择证据的标准 9、清楚描述证据群的优势和不足 10、明确阐述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 11、形成推荐意见时考虑对健康的益处、不良反应和以及风险 12、推荐意见和支持证据之间有明确联系 13、指南发表前已经过外部专家评审 14、提供指南的更新过程
15、推荐建议明确不含糊 16、明确列出了针对某一情况或为生问题的不同选择 17、主要的的推荐意见清晰易辨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医学)1
行。
第六、与制订临床指南相比,国内学术界在实施
指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有证据表明,绝大多
数临床指南一经制定,即处于闲置状态,在临床
上并未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临床惰性是更
为普遍的原因。因此,如何影响临床行为,通过 促进指南的实施,达到制订指南的目的,是指南 制订者面临的更大课题之一。
曾经使用过的临床指南同义词: 方案(protocol) 实践政策(practice policy) 临床政策(clinical policy) 实践参数(practice parameter) 规则标准(algorithm standard) 共识性声明(consensus statement)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预先设计好的诊疗路径在实际执行中发生各种 变化,称为“变异”。由于误诊、漏诊以及诊 治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患者的治疗结果与临 床路径的预结果产生巨大偏差,以致不能按路 径继续诊治,就须退出路径。 医生不能避免一个因肺炎入院的病人在住院期 间突然出现胃疼。变异率只要控制在20%~40% 之间就是正常的。更何况有些变异是正性的。 比如,一个病人要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按照 路径设定,手术时间是病人入院后的第三天, 但病人在门诊时已将所需的检查全部做完,那 么手术则可酌情提前。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 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 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从2010年起, 我国50家医院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112个病种有 了“标准流程图”,可望实现“同病同治”。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 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 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 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 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 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 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事实上,临床路径管理就是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治疗手段 进行的标准化管理,详尽描述了在每一个具体的时间段 内应该进行的医疗活动,可以看做是一个被预先设定好 的“患者照顾计划”。临床路径可以“强制性”地要求 医生规范诊疗流程。
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3)
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与应用
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与应用是指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
对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价和整合临床研究证据,
以支持临床决策的医学方法。
循证评价与应用是指在循证
医学的基础上,对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
果进行指南的应用和调整。
在循证评价与应用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评价指南的方法学
质量、证据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等。
评价指南的方法学质量
包括指南的可信度、可重复性和适用性等,而证据的可行
性和适用性包括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样本的代表性等。
通
过评价这些因素,可以确定指南是否可靠、可应用于具体
的临床实践。
循证评价与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实践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循证评价与应用,
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降低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耗。
总之,循证评价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临床实践指南,从而提高临床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因素, 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
预后情况。
预后评估
疾病发展趋势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因素,预测疾 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果。
治疗预后评估
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状况 和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和 康复情况。
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升整理与 评估工作的质量。
反馈与改进
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整理与评估工作流程和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长期随访与监测
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了解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04
临床资料分析与应用
统计分析方法选择
01
02
03
04
描述性统计
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如 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
推论性统计
用于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卡
方检验等。
预测性统计
家族史
患者家族成员的健康状况和遗传疾病史
症状与体征
主诉
患者对自身症状的描述
体格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及外观、皮肤、淋巴结等检查
症状分析
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和推断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特殊检查
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的采集与检 验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的特殊检查,如内 窥镜、心电等
测量和编码方式。
解读结果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解 释数据背后的意义,为
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第10章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评价和应用
第十章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评价和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形成背景、背景;
2.熟悉: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分类;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和步骤;
AGREE体系,
3.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概念,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特征,临床护理实践
指南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
1. 试分析临床实践指南与原始临床研究、Meta分析、护理手册等有何区别?
●原始的临床研究,更新及时、来源广泛,但其样本量有限,且研究质量需要临
床护士的评价,这对临床护士的使用造成困难。
●Meta分析常常只针对某个局限性护理问题或措施,缺乏从预防、症状护理到康
复指导等全面、系统的总结。
并且,在今天各种类型的Meta分析数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对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也成了临床护士使用证据的阻碍因素。
●护理手册大部分是基于专家意见、教科书、传统治疗护理标准或传统医疗制
度。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是在循证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直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形
式,它对就某一护理问题或某一护理措施所做的系统综述进行提炼,形成对该问题或措施的明确、清晰、有依据的推荐意见,是将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实践连接起来的桥梁。
2. 分析为何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小组中应将患者纳入其中?
●补充被医务工作者忽略的问题;
●利于在制定指南时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保证指南以清晰和容易被理解的语言进行陈述。
3. 简述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特征。
有效性、良好的信度(可重复性)、代表性、临床适用性、灵活性、清晰、定期回顾和成文严谨。
临床指南的评价和应用PPT
循证临床实践的后效评价的意义
进行循证实践的后效评价(治疗或随访 结果,发布新的结论与实践结果,进一 步指导临床实践 )
后效评价循证实践的意义
后效评价是循证医学中的重要部分,通 过对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和 具体应用证据4个步骤,医生应对诊治的 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具体分析,以 提高下一次诊治经过循证方案治疗后, 疗效如何,有何不良反应?病人和家属 对治疗有何评价
出发点好,但分析方法复杂,操作难度 大,目前很少使用
循证制定指南的方法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development
确定指南拟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及制定指南的必 要性和适用范围
成立专门小组,确立制定指南的规范程序 全面收集资料,系统分析,对证据分级 依据对证据客观评价结果提出推荐意见,对推
临床指南的制定方法和过程
非正式的共识性方法 正式的共识性方法 明晰指南制定法 循证制定指南的方法
非正式的共识性方法 informal consensus development
多建立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20世纪90 年代以前多用
只包括推荐意见,但缺乏证据基础及制 定指南的背景及方法介绍
影响临床指南出现和发展的因素
医疗措施的不当使用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医疗保健行为中, 大约1/4至1/3的医疗措施没有必要使用, 同时还存在误用或使用不足等问题
临床指南的意义
提高医疗质量,提供最佳治疗 改变医疗行为,减少水平差异 经过成本-效果分析,减少医疗费用 内容不断更新,有助继续教育 为政府对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检查提供依据 作为医疗 机构掌握医疗 的凭据
作为关键词检索,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
EBM的临床证据分为5级(级别越低结论越科学可
临床评价资料指南
附件1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一、编制目的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指注册申请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注册申请人进行临床评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评价资料的审评提供技术参考。
二、法规依据(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相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时的临床评价工作,不适用于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工作。
四、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要求对于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注册申请人需将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以判定申报产品是否为列入《目录》产品。
列入《目录》产品是指与《目录》所述的产品名称、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具有等同性的产品。
注册申请人对申报产品的相关信息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论述其相同性和差异性。
当二者的差异性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产生影响时,认为二者具有等同性。
注册申请时需提交的临床评价资料为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表及附件(格式见附件1)。
五、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的一般要求(一)基本原则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应全面、客观,需将收集的临床性能和安全性数据、有利的和不利的数据均纳入分析。
临床评价的深度和广度、需要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应与产品的设计、关键技术、预期用途和风险程度相适应,也应与非临床研究的水平和程度相适应。
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的证据强度不应低于进行临床试验获得的数据。
临床评价应对产品的适用范围(如适用人群、适用部位、与人体接触方式、适应证、疾病的程度和阶段、使用环境等)、使用方法、禁忌症、防范措施、警告等临床使用信息进行确认。
临床评价资料指南
临床评价资料指南为了确保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医生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并记录相关资料。
临床评价资料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
下面是一个临床评价资料的指南,其中包含常见的资料和采集方法。
1.主诉:记录患者主诉的内容,包括症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等。
可以通过与患者直接交流的方式获得。
2.现病史: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和疾病过程。
可以详细了解症状的发生时间、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3.既往史:包括患者以往患过的疾病、手术史、病史中的家族史等。
可以通过患者本人或家属提供的方式获得。
4.体格检查: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体温等基本指标,并对病情相关的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可以通过医生的观察和触诊等方式完成。
5.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项目。
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
6.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MRI等检查项目。
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灶的位置和性质。
7.特殊检查:包括活检、造影等特殊检查项目。
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详细情况。
8.评分量表:对于一些疾病,可以使用特定的评分量表来评价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例如,疼痛评分量表、功能评分量表等。
9.笔记和记录:医生应该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
这样可以方便日后回顾和对病情进行跟踪。
临床评价资料的采集和记录需要医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采集和记录时需要细心和耐心,尽可能减少错误和遗漏的情况。
同时,医生应该及时更新患者的资料,并将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分享和交流,以便于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之,临床评价资料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而准确的资料采集和记录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此,医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指南进行资料的采集和记录工作,促进临床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体外诊断产品临床评价及临床试验培训班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刘荣枝老师1.IVD产品仅仅通过临床文献或者临床经验数据,没有对比试验的情况下直接提交评价资料是不被接受的,这一点与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要求是不同的,部分医疗器械可以,IVD不行。
2.2020年会有些新的法规要求和政策的变化,但目前暂时按照现行法规执行。
3.2020年针对IVD会有一些更加详细的,分类细化的如何进行临床试验的相关操作指南。
4.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三大原则:依法、伦理和科学接下来给大家讲解:在三大原则基础上,如何进行临床试验设计和分析。
(1)首先是伦理要求,需要充分考虑临床试验过程中对受试者权益安全健康隐私等方面的保护;(2)其次是临床试验需要获得临床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注册审评的过程中会审查是否有伦理审批批件但是审评中心并不干涉伦理委员会具体工作流程和要求;(3)接下来是机构和人员要求,表中所列的是按照2014年法规规定执行的要求,目前不强制要求省级卫生机构,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也可以;根据产品未来在何种环境下使用情况,在临床试验中尽量选择相关机构进行参与;如果企业伦理批件和协议都是19年1月1号后完成的,那么必须按照医疗器械备案要求执行;另外注意备案的机构、科室等信息,临床试验所涉及科室应该是已经完成备案的;5.方案要求(1)方案统一的意思,指试验设计等涉及到试验相关的内容要统一;(2)方案如果变更,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审评的;(3)临床试验中关键内容需要在方案里尽量写明,方案中对培训和质控的要求,除了通用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针对本次临床试验专项要求(如涉及到);(4)方案修订的规定,一定要在方案中体现;(5)临床试验管理要求:方案的的各方职责内容中,要求尽量写明实施人员职责,并尽量细化,明确化;(6)临床试验记录管理,注意递交的病例报告表中相应记录与原始实验记录中相关内容保持一致(7)目前有首次注册和变更两种情况需要临床试验;首次注册又分为进口注册、新研制产品注册和同类产品已上市三种情况。
临床评价指南
更改历史1.0 目的本程序概述了临床评价的基本方针和要求。
2.0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公司制造的上市前批准的产品。
3.0 定义临床评价一种方法学上合理持续的程序,用以收集、评价和分析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临床数据,并评价当按照制造商说明书使用器械时是否有充分的临床证据证明其符合安全和性能相关的基本要求。
(参考MEDDEV 2.7/1 revision 4)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在一个或多个受试者上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验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或性能。
(参考MEDDEV 2.7/1 revision 4)临床研究方案(以下简称CIP)阐述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目的、设计与提出的分析、方法和临床研究的实施情况的文件。
(参考MEDDEV 2.7/1 revision 4)4.0 职责4.1 公司临床研究部门/质量部/研发部/ 公司的指定代表,按照本程序以及相关法规的要求执行产品临床评价,包括临床研究。
4.2 质量部负责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督系统的信息收集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5.0 人员资格5.1 临床评价方案应由具有医疗器械知识和经验以及熟悉临床知识人员负责编制。
5.2 临床资料分析应由有经验、有技术的人员、组织或团体进行。
6.0 程序6.1 产品项目评审小组根据设计控制程序决定是否需要产品临床评价。
所有新产品开发在第二阶段设计评审时确定临床评价策略。
6.2 作为指引方针,应当在下述条件下开展临床评价:6.2.1 体外测试结果不能确定医疗器械的临床性能6.2.2 有需要确认其独特特征的功能6.2.3 法规注册规定要求临床评价6.3 临床评价可包括以下选择:6.3.1 临床研究6.3.2 动物模拟试验6.3.3 文献评审6.3.4 与竞争产品比较6.4 根据设计控制程序在适当的设计评审阶段对临床评价的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记录,评审和批准。
6.5 应依照6.3项中的选项开展临床评价。
相关职责,要求等都应相应地说明和记录。
6.6 临床评价文件更新频率临床评价应根据适当的法规要求进行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评价资料指南附件1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一、编制目的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指注册申请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注册申请人进行临床评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评价资料的审评提供技术参考。
二、法规依据(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相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时的临床评价工作,不适用于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工作。
四、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要求对于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注册申请人需将申报产品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以判定申报产品是否为列入《目录》产品。
列入《目录》产品是指与《目录》所述的产品名称、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具有等同性的产品。
注册申请人对申报产品的相关信息与《目录》所述内容进行对比,论述其相同性和差异性。
当二者的差异性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产生影响时,认为二者具有等同性。
注册申请时需提交的临床评价资料为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表及附件(格式见附件1)。
五、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的一般要求(一)基本原则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应全面、客观,需将收集的临床性能和安全性数据、有利的和不利的数据均纳入分析。
临床评价的深度和广度、需要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应与产品的设计、关键技术、预期用途和风险程度相适应,也应与非临床研究的水平和程度相适应。
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的证据强度不应低于进行临床试验获得的数据。
临床评价应对产品的适用范围(如适用人群、适用部位、与人体接触方式、适应证、疾病的程度和阶段、使用环境等)、使用方法、禁忌症、防范措施、警告等临床使用信息进行确认。
注册申请人通过临床评价应得出以下结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品可达到预期性能;与预期受益相比较,产品的风险可接受;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均可得到适当的证据支持。
通过现有的临床数据无法进行产品的安全有效性评价时,注册申请人需在中国境内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临床试验。
(二)同品种医疗器械的对比和判定1.同品种医疗器械的定义同品种医疗器械(不含体外诊断类医疗器械)是指与申报产品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制造材料(有源类产品为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制造材料)、生产工艺、性能要求、安全性评价、符合标准、预期用途等方面具有等同性的已在中国上市的产品。
同品种体外诊断类医疗器械是指方法原理、产品设计、结构功能、性能特征、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等同性的已在中国上市的产品。
2.同品种医疗器械的对比和判定注册申请人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对申报产品进行临床评价时,需论证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等同性。
将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进行对比,详述二者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对比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附件2列举的项目,对比内容包括定性和定量数据、验证和确认结果。
建议以列表形式提供对比信息(格式见附件3)。
对于特定产品,若存在不适用的项目,应说明不适用的理由。
当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差异性对申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未产生影响时,认为二者具有等同性。
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差异性对申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是否产生影响可通过非临床研究和/或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和/或确认。
(三)评价路径根据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等同性是否需通过非临床研究和/或临床试验进行验证和/或确认、通过现有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是否充分的不同情形,设置不同的评价路径。
具体评价路径见附件4。
(四)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的收集注册申请人可通过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合法获得的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
临床数据可来自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临床经验数据。
本条款对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的收集提出建议,注册申请人可依据产品的具体情形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
收集的临床数据应充分满足产品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需要。
1.临床文献数据的收集采用文献数据进行临床评价时,文献的查准、查全与临床数据的可靠性、全面性密切相关。
建议考虑的文献检索和筛选要素见附件5。
在文献检索开展前,需制定文献检索和筛选方案(内容及格式见附件6)。
在文献检索和筛选完成后,需编制文献检索和筛选报告(内容及格式见附件7)。
临床文献的检索和筛选应具有可重复性。
文献检索和筛选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临床经验数据的收集(1)已完成的临床研究按照临床研究的设计类型,可分为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单组研究、病例报告等。
注册申请人需提供伦理委员会意见(如适用)、临床研究方案和临床研究报告。
(2)不良事件资料库包括生产企业建立的投诉和不良事件资料库,以及各国监管机构发布的不良事件资料库,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医疗器械警戒快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申请人与用户机构设备使用数据库(MAUDE),英国医疗器械警报(MDA)等。
注册申请人需提供申报产品在各国的上市时间、累积销售量、投诉及不良事件数量、投诉及不良事件的原因归类、各类别原因的投诉及不良事件数量、投诉及不良事件是否与产品有关等信息。
对于严重不良事件,应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事件描述、原因分析、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等具体信息。
(3)与临床风险相关的纠正措施提供产品在各国销售期间,与临床风险相关的纠正措施(如召回、公告、警告等)的具体信息、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等。
(五)根据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1.数据的质量评价不同质量的临床数据具有不同的证据强度。
建议将纳入分析的临床数据按照公认的临床证据水平评价标准(如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临床证据水平评价标准等)进行分级。
由于研究设计缺陷等原因不适于进行产品性能评价的临床数据,可能仍适用于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2.数据集的建立根据数据类型、数据质量的不同,可将收集的临床数据归纳成多个数据集。
注册申请人亦可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分别建立数据集,如某些产品的临床性能和/或安全性存在人种差异,为评价中国人群使用该产品的安全性和/或有效性,可建立中国人群的数据集。
3.数据的统计分析需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的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
多个研究结果组成的数据集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但未经定量统计合并。
定量分析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
定量分析通过对多个研究结果的定量合并,增大样本含量,减少偏倚和误差,提高论证强度和可信度。
对于设计、适用范围相对成熟、风险程度相对较低的申报产品,对定量分析的需要程度相对较低。
4.临床评价综合不同数据集的分析结果,做出器械是否临床安全有效的结论。
通过现有的临床数据评价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充分时,需针对不足部分在中国境内补充开展临床试验。
临床评价完成后需编制临床评价报告(格式见附件8),在注册申请时作为临床评价资料提交。
(六)其他问题现有数据不充分时补充开展的临床试验以及为论证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等同性而开展的临床试验,均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有资质的临床试验机构内进行。
六、通过临床试验进行临床评价的要求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取得资质的临床试验机构内进行。
提交的临床评价资料应当包括临床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报告。
附件1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表比较项目目录产品申报产品差异性支持性资料注产品名称产品描述适用范围注:支持性资料是指申报产品与《目录》产品的差异性对申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产生影响的理由和依据,可以附件的形式提供。
附件2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对比项目及结论要求(无源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类医疗器械)附件3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对比表的格式比较项目同品种产品申报产品差异性支持性资料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注:支持性资料是为证明申报产品与同品种产品的差异性对申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不产生不利影响时,进行的非临床研究和/或临床试验的相关资料;若认为不需进行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请说明理由。
支持性资料以临床试验报告附件的形式提供。
附件4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的路径附件5建议考虑的文献检索和筛选要素一、检索数据库注册申请人需根据申报产品的具体情况(如设计特征、适用范围等)选择检索数据库,并在方案中论述选择的理由。
数据库的选择应具有全面性,可考虑的数据库类型举例如下。
1.科学数据库:如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2.临床试验数据库:如科克伦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ENTRAL)、临床试验注册资料库()等。
3.系统评价数据库:如科克伦(Cochrane)图书馆等。
4.专业数据库:如诊断测试索引数据库(MEDION)、骨关节登记数据库等。
二、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的逻辑关系为全面、准确的检索出申报产品的临床文献,应综合考虑检索途径的选择、检索词的选择和各检索词间逻辑关系的配置,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
常见的检索途径包括主题词检索、关键词检索、摘要检索、全文检索等。
检索词应与选择的检索途径相适应,考虑因素如产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生产企业、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制造材料、设计特征、关键技术、适用范围等。
进行检索词逻辑组配时, 应正确地选用逻辑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逻辑或(OR)扩大检索范围,逻辑与(AND)缩小检索范围。
应在检索方案中论述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逻辑关系的确定理由。
三、文献筛选流程和筛选标准对于检出文献的筛选,建议按照图1设定的步骤进行。
注册申请人根据文献的题名和摘要,筛选出可能符合要求的文献;根据文献全文,筛选出纳入分析的文献;根据全文仍不能确定是否纳入分析的文献,需与作者联系以做出判断。
文献的筛选标准,即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应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四、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的输出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的输出形式包括题名、摘要及全文。
经筛选纳入临床评价的文献应提供全文。
图1建议的文献筛选流程文献检索和筛选方案器械名称:型号规格:检索的时间范围:检索数据库:检索数据库的选择理由: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的逻辑组配: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的逻辑组配的确定理由:检索结果的输出形式:文献筛选流程:文献的筛选标准:文献的筛选标准的制定理由:文献筛选结果的输出形式:文献检索和筛选人员姓名:文献检索和筛选报告器械名称:型号规格:检索的时间范围:检索数据库: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的逻辑组配:检索结果的输出:检索偏离的描述、原因及对结果的影响:文献筛选流程:文献的筛选标准:排除的文献:排除理由:文献筛选结果的输出:筛选偏离的描述、原因及对结果的影响:注:检索和筛选出的文献建议以“作者题名期刊名称发表年代卷数(期数)页码”的格式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