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完整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笔记

−−−高温高压−−→−核聚变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资料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在宇宙中一、宇宙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天体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属于天体的一部分不叫天体,如:陨星≠流星体)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

(基本天体:恒星、星云) 2、运动性—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形成条件: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中心天体:太阳 中心天体:地球 河外星系 地月系 卫星:月球 总星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统(行星及卫星)银河系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他恒星系统注: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仅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而不是整个宇宙。

半径约为150~200亿光年。

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 1、八大行星距太阳远近:(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4、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注: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行,卫星绕各自的中心天体-行星运行。

三、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H 、He )。

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能量。

3.太阳辐射能量来源:4H He (在聚变过程中亏损了质量转变为能量)4.波长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0.4~0.76微米(um)之间的可见光部分。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光和热,地球上的能量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直接能源:生物生长需要的太阳能、沼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 间接能源:煤、石油、天然气(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读教材插图1-2-3,分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第一节1,天体是指: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星云、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球)、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2天体系统的级别: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

(2)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颗行星,从a-h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颗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

(4)八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土星;八颗行星中属于远日行星的是天王星、海王星。

(5)其中小行星带位于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巨行星和类地行星之间)(6)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为月球。

(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7)地球两侧的行星为金星和火星。

5、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第一章第二节7、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球、主要成分为H和He8、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释放能量,按照波长由短到长主要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9、(1)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①太提供光热资源②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2)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太阳能热水器洗澡②太阳能电池发电③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间接)10、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最主要因素):纬度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3)海拔高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高中地理详细笔记和总结(全,必备)

高中地理详细笔记和总结(全,必备)

高中地理详细笔记和总结(全,必备)高中地理详细笔记和总结知识点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笔记

一、地理的概念
1、地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2、地理研究对象:地球表面地理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及其相互作用。

3、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二、地理的分类
1、按地域空间划分:世界地理、国家地理、地区地理、城市地理等。

2、按地理要素划分:气候地理、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土壤地理、岩石地理等。

3、按时间空间划分:地球表面形态变化、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

三、地理的作用
1、地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指导人们选择居住地、规划城市建设、制定农业计划等。

2、地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资源分布情况、预测自然灾害、指导农业生产等。

3、地理对文化的影响:反映不同地区的、历史遗迹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完整笔记整理有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完整笔记整理有图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位置天体系统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4)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一颗一般行星(课本P6)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缘由(课本P9)一、为地球供应能量1.太阳大气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电磁波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课本P8图1.7)⑴供应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主要能量来源(太阳结构P6)2.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⑴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更和黑子变更周期(11年)有肯定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难、地震等自然灾难发生及太阳活动有关。

其次节,第三节,地球自转和公转★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推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更推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缘由——地球不透亮、不发光; ⑵昼夜交替产生缘由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笔记《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笔记《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的定义:独立存在于宇宙的所有形式的物质
注意:天体的分类:恒星、行星、卫星
2.天体系统:多个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行星系统:卫星绕着行星转
星系:恒星绕着“中心”转
总星系或可观测宇宙:所有星系的整体
补充: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太阳系的99.8%
②银河直径10万光年
3.天体的运动:①凌日:太阳被暗星体遮挡
②日食:太阳被月球遮挡
二.行星运动
1.八大行星的运动共性:①同向性(自东向西)
②共面性(轨道倾角)
③近圆性(轨道呈“圆”形)
2.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地球安全的原因:八大行星等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稳定的原因:太阳正值壮年期,能稳定的提供大量辐射
4.地球的普通:①“适宜的温度”: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
②“存在大气层”: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③“存在液态水”:地球的温度适中。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超详细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超详细知识点

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宇宙中的天体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恒星——明亮发光,发热;相对静止。

例如,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轮廓模糊,云雾状外貌。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例如地球是目前人们发现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例如月球(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彗星——扁长轨道,拖着长尾的彗星。

围绕太阳公转的哈雷彗星(周期76年)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3、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和星云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宇宙中的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模型图1、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木星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地球是密度最大的行星。

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太阳系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a光照条件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b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地球上有液体水:海洋、液态水的形成。

第一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的概况:太阳与其他恒星一样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71%)和氦(27%). 表面温度约为6000K。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 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内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日珥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1.3 地球的运动(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球形特征- 地球自转与公转- 地轴与赤道的概念- 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与分类- 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 地图符号与图例- 坐标系与定位3. 地图的解读与制作- 等高线与地形图- 地图投影与变形- 地图的阅读技巧- 制作简易地图的步骤二、自然地理要素1. 地形与地貌- 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2. 气候与气象- 气候类型与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 气象现象的成因-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水文循环与水资源- 水文循环的过程- 地表水与地下水-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三、人文地理要素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2. 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 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 -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区域合作与发展策略3. 文化与环境- 文化地理的概念- 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 - 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地理信息的分析与可视化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与GPS的关系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知识点总结需要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进行填充和扩展。

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在Word文档中添加详细的解释、图表、例子等,以形成一篇完整的知识点总结文档。

在编辑时,请确保使用清晰、专业的语言,并保持文档的格式规范和逻辑连贯。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大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大整理

强弱标志


色球层 耀斑: 11 2 、电离层
最激烈

日冕层
3、 磁场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
1、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 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正 负 正负兼有) 2、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3、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 4、两极出现极光……
习题1: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世界天文联合 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东1区)通过决议:冥 王星被淘汰,太阳系只有八个行星。
此时北京时间是什么?
东一区
东八区
相差7个时区
21+7=28
布拉格
北京 ?
8月24日晚上9点
8月25日凌晨4点
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区 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2900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公转的 地球自转 地理意义
赤道 平面
地球公转 黄道 平面
黄赤交角 23026‘
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随时间变化
四季
昼夜长短的变化
随空间变化
五带
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的弧度数越大,表示 该地白昼越长。
辨析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近日点(1月 初)快,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全篇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 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
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
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 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 千米, 随 高 度 增 加 而 对流运动 中纬:10-12 千米, 递减 高纬薄:8-9 千米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 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 CO2 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 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章的课堂笔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章的课堂笔记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及主要类型1)分类:自然天体(恒星、行星等)人造天体(运行中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2)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2)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同向性②共面性③近圆性(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水、金、地和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条件(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3)液态水的存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对地球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②是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③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源。

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形状、温度、成分)2、太阳辐射能1)概念: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如下表所示:4、对地球的影响:①. 扰动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 可能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地球的自转与时差1、昼夜交替一、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现象的产生(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1)晨线(弃暗投明)、昏线(弃明投暗)晨昏线的画法: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宇宙(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1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2)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呈近似于椭球形,略带扁球状。

-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12742公里,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6公里。

2. 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在自西向东的轴线上旋转,周期约为24小时。

-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呈椭圆轨道,延绕黄道平面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3. 地球的倾斜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地轴与地银道面夹角约为23.5°,称为地球的倾斜度。

- 地球的倾斜度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倾斜度越大的地方,季节变化越明显。

4. 地球的经纬度:-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东西180°,分为东经和西经。

- 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南北各90°。

5. 地球的分区:- 北半球、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北半球为赤道以北的区域,南半球为赤道以南的区域。

- 东半球、西半球:以本初子午线为分界线,东半球为本初子午线以东的区域,西半球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区域。

- 东、西、南、北方:以指北针的方向为准。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时间,全球按经线每15°度划分为24个时区。

6. 地球的地理格局:- 大洲与洋:地球上的陆地分布成大洲,水域分布成洋。

- 大陆板块:地球上的陆地表面分散着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是由地壳组成的大陆板块。

- 地壳结构:地壳由陆壳和海壳构成,陆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海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7. 地球上的地理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赤道附近,气温高,季节差异小,降水丰富。

- 温带气候带:赤道以外的中纬度地区,季节差异明显,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 寒带气候带:极地以及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降水较少。

8.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 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呈现在平面上,以便人们观察和使用。

- 地图比例尺:反映地球实际距离与地图上距离的比例关系。

- 地图符号:用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图形、颜色或字母等符号。

- 地图方向:用以表示地图上方位关系的指示箭头或指北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完整笔记整理
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会选择记笔记。

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4)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6)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8)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外部条件自身条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
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一、为地球提供
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 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