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考

合集下载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特色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特色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特色作者:张宪英来源:《艺海》2016年第01期〔摘要〕南涅水石刻以其阔达、粗旷之性格,恢弘、壮观的群体造像,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视线,其数量之大、造像之美、刻技之精而占据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一席。

毫无疑问,南涅水石刻将是沁县文化史上的一宝,她代表我国北方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她不仅属于沁县,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一大艺术瑰宝。

〔关键词〕石刻造像迭塔佛龛一、南涅水石刻造像群的出土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出土于1959年。

出土地点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北“洪教院”背后的涅水南岸,百姓呼做“龟探头”的地方,共出土造像石刻1127件。

据出土的碑文记载,这批石刻、造像的大略年代是上起北魏永平三年,下迄北宋天圣九年(即公元510—公元1031年),积累了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宋七个时代521年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

石刻形式分三大类,数量最多的为石塔,形式多为叠塔形。

叠磊,民间取置方便,分五至七层不等。

经挑选可叠磊成塔状的就有38座,共256块。

每座塔高有2.4-3.5米,每件单体不大,呈四方梯形,大若斗许,由下往上逐层缩减。

叠塔四壁环凿佛龛,龛内佛像若许,大小不一,个个造型精美,神态各异,刻工娴熟,技艺精湛,风格粗放,为全国之罕见。

其次为单体造像,能对接合体的也有几十座,大者近3米,小的仅尺许,多为罗汉、菩萨,或立或卧,体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动,展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石刻造像风格。

再有就是石碑,铭文碑50余通,多有历史纪年,由于碑记铭文刻于粗砂石上,年久沙化,大都字迹含混,依稀可辨者无几。

仅存者为我们提供了从北魏到宋前后约500多年间珍贵的历史文字和当时社会状况的研究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南涅水”的地名探究“南涅水”从这一地名上看就已佛性十足,“涅”在佛教里称“涅槃”,泛指宗教里那种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做佛陀“死”的代称。

难怪这里会有如此之众的佛物出土,冥冥间令人窃生向佛之意。

沁县干膜及南涅水石刻

沁县干膜及南涅水石刻

沁县干馍沁县干馍兴于1300多年前的唐朝。

传说隋末,晋阳留守李渊从长安去晋阳途中路过沁州时,遭到昏君杨广四万人马的截击,危急中李渊躲进故县镇附近的月岭山上。

月岭上下有个小村,村名叫徐村。

村里有位抱打不平的好汉叫徐懋功。

徐懋功听说自己仰慕已久的李渊将军被围困在月岭山上,便带领他的几个弟兄从家里背了几袋白面,带了些水和炊具也上了月岭山,人困马乏,肌肠漉漉的李渊等人正为挨饿发愁。

见徐懋功领人带物前来相助,非常高兴。

可惜的是在奔波途中锅底被打破了无法煮饭。

此时徐懋功急中生智:把破锅架在火上,将和好的面揪成小块,中间包上油、盐、花椒等调料,扦薄放在锅上烤至半熟再放在火上,翻烤至熟,让李渊等人吃。

他们吃了觉得香脆可口,且越嚼越香。

吃后李渊问徐这是什么饭?徐一时答不上来,随口说道:就叫“干馍”好了。

从此干馍便在沁县广为流传至今。

如果你是想买干膜,现在淘宝已经有人再卖,还不错,有家乡味道,神奇的是,他家居然还有沁县熟肉卖,卤肉干膜,那叫一个香啊。

南涅水石刻(第一批省保)时代:北魏至宋地址:沁县城内南涅水地处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所以称南涅水。

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水石刻”。

这批石刻造像,根据碑刻、许愿铭文记载最早的为永平三年(510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期间,东魏、北齐、隋唐,诸朝代均有。

以造像塔为主,约400余件;其次为单体造像,造像碑等,数量大、内容丰富,刻工精湛,时代特色鲜明。

南涅水石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沁源石窑湾石窟、南山石窟佛像艺术

山西沁源石窑湾石窟、南山石窟佛像艺术

山西沁源石窑湾、南山石窟造像艺术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吕耀华内容提要:自北魏以来,山西佛教蓬勃发展,作为佛教信仰和偶像崇拜而开凿的石窟寺亦遍及全省各地,其中尤以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

沁源县就属于晋东南地区,最近,在其境内发现了不少具有北朝时期特点的石窟造像,它吸收了洛阳龙门,大同云冈石窟造像的特点,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对研究北朝晚期佛教石造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石窑湾南山石窟造像艺术中国的石窟开凿勃兴于北魏、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代至唐代发展到颠峰,在建筑、壁画、雕塑、美学、佛学、文化学诸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鲜明民族特色,但在这个时期的建筑、雕刻、和绘画,损失的太多,存在的太少,而在石窟里却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具体的、真实的材料,足供我们欣赏和研究。

因此,它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而山西又是北魏、东魏和北齐政权的重要根据地,佛教曾盛极一时,除著名的云冈石窟外,全省各地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型石窟,尤以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

沁源县属于晋东南地区,北与晋中的平遥接壤,东与晋中的榆社毗邻。

近年来在境内发现有不少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再加上自然的风化,原先的十几窟,现所剩无几,窟内佛像已漫漶不清。

一、王凤南山石窟概述王凤南山石窟坐落在沁源县西南约50 余公里的王凤村,南山山腰处。

单窟。

这里山高坡陡,石灰岩质,周围绿树成荫,水草丰茂,风景别致。

洞窟:坐南朝北,窟门呈圆拱形,由于缺乏保护,残留的窟门及力士已经漫漶不清,但是从里面的余存可推知,窟门原是圆拱龛形,门两侧雕有门柱,是圆是方现已分辨不清,但隐约能辨识出它是上细下粗,有收分,有柱础和简单的柱头装饰的,窟门上有尖拱楣和拱梁,梁上无装饰,梁尾作凤头,二凤头相对,呈回首反顾状,门梁上为尖拱形门楣,楣面雕饰已无法辨认。

窟门两侧各雕一身力士像,(图一)皆面朝窟门,面目全非。

主室:平面呈方形,平顶,面宽0.98 米,现存进深1.98 米,通高1.05 米。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是中国佛教石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特点是造像形态庄重肃穆,线条流畅,技法熟练。

这些石刻造像通常被用作宗教祭祀,既具有宗教意义,也具有艺术价值。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和河南省一带。

这些造像多以佛陀、菩萨和阿罗汉等佛教神像为主题,既栩栩如生,又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河北省正定县的佛洞造像。

佛洞造像是北魏时期建筑师和雕塑家团队共同创作的,为四川山峦冲破的造像,由于所使用的石料与周围的山石完全一致,给人一种天然石头生发而成的感觉。

造像高达17米,由佛像、菩萨像和阿罗汉像组成。

这些造像姿态各异,神态庄严,气势磅礴。

除了佛洞造像,山西省的晋祠也是北魏佛教石刻造像的重要遗址之一。

晋祠的石刻造像主题多是佛陀和菩萨的故事,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造像的手法多采用纹饰线条交错,更加突出了造像的艺术感。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在审美上注重对称、流畅和勾勒轮廓的深邃感。

造像的线条流畅而简洁,给人一种勃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和魅力的感觉。

佛陀的面容祥和,深邃的眼神给人以力量与智慧的触动。

菩萨的表情慈祥,身姿优雅,给人以安定与宁静的感觉。

阿罗汉的表情坚毅,身姿挺拔,给人以坚定与决心的感觉。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多采用凿刻和浮雕的技法。

艺术家们运用凿刻技法将石块雕凿成各种线条和形象,使得造像生动鲜活,逼真至极。

浮雕技法使得造像更加具有层次感,给人一种立体感强烈的印象。

这些技法的运用使得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成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

这些造像以其庄严肃穆和精湛的技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对于我们研究和欣赏中国古代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山西沁源红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山西沁源红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山西沁源红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武夏;马楠;李辉;冯鹏锦;刘亚楠;徐晴;赵杰
【期刊名称】《敦煌研究》
【年(卷),期】2022()3
【摘要】红莲山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王和镇坡底村东约2km的红莲山腰上,现存4龛摩崖造像,均坐东朝西。

其中第4龛南侧有东魏武定四年(546)纪
年题记,造像题材与风格主要延续了晋东南地区北魏晚期的特点。

这处纪年造像为
判定北朝佛教造像的年代提供了参考,也为探讨佛教在民间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

【总页数】5页(P51-55)
【作者】武夏;马楠;李辉;冯鹏锦;刘亚楠;徐晴;赵杰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
古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29
【相关文献】
1.陕西麟游青莲山寺摩崖造像调查
2.山西省原平市木图村佛教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3.四川通江诺江镇千佛岩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4.山西交城竖石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5.
四川简阳长岭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魏摩崖石刻及古丹道简介

北魏摩崖石刻及古丹道简介

北魏摩崖石刻及古丹道简介
北魏摩崖石刻位于河南省博爱县青天河景区天然大佛半山腰处,雕刻于北魏永平二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石刻面积2平方米,中间线刻一男像观世音菩萨,石刻文字428个,文字内容为《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二十四》以及当时修建古丹道的经过和将官名录,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政治、军事、宗教、文化、艺术等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国家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像这样面积之大、文字之多、保存完好、历史久远且图文并茂的线刻,在全国实属罕见”。

丹道为古时官道,在丹河峡谷内,长约30公里,是当时晋豫山谷要冲。

古官道北通山西上党,东接华北平原,南经孟津渡口进入伊洛平原,与古都洛阳相连。

博爱境内现有四处丹道遗迹。

其中青天河景区内有三处,天井关附近一处,西岸山崖上一处,北魏摩崖石刻附近一处,此处依山而造,曲折蜿蜒,“可以怀古”,天井关是丹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口,为太行八陉之一,地势险要,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

曹操北上壶关征伐叛将高干,途经于此并赋诗《苦寒行》。

梁侯寺考_兼说涅河两岸的石窟和寺庙

梁侯寺考_兼说涅河两岸的石窟和寺庙

我的老家是山西武乡县北良侯村,这个村名是来源于一座北朝寺庙:梁侯寺。

1970-1975年,我回老家插队,对涅河两岸的文物古迹留下深刻印象。

2008年8月,山西省武乡县的马生旺同志邀我回乡,再次访古,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里试把我在武乡西部和沁县北部考察的结果说一下,研究石窟、石刻、古建者或有取焉。

一 地理环境,良侯店即梁侯驿我要介绍的寺庙群是围绕武乡的故城镇和沁县的南涅水村。

前者在涅河的北岸,后者在涅河的南岸(图一)。

现在的武乡县,横宽竖窄,形状好像红薯。

它的县城现在在段村,过去在故县。

故县的位置,大体在县境的中央。

故县的西部和东部,明显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语言、风俗都有差异。

老百姓的习惯叫法是“西乡”和“东乡”①。

武乡的西部和沁县的北部,现在是分属两个县,但历史上却属于同一个县,即古代的涅县。

涅县是以涅水而得名。

(一)涅河涅河即古涅水。

郦道元讲浊漳河,曾述及此水:漳水又东北,历望夫山。

山之南有石人,竚于山上,状有怀于云表,因以名焉。

有涅水,出覆甑山而东流,与西汤溪水合。

水出涅县西山汤谷,五泉俱会,谓之五会之泉。

又东南流,谓之西汤水。

又东南流,注涅水。

又东迳涅县故城南,县氏涅水也。

东与白鸡水合,水出县之西山,东迳其县北,东南流入涅水。

涅水又东南,武乡水会焉。

水源出武山,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

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西南与鞸鞈、白璧二水合,南入武乡水,又南得黄水口。

黄水三源,同注一壑,东南流,与隐室水合。

水源西北出隐室山,东南注黄水,又东入武乡水。

武乡水又东南,注于涅水,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漳水(《水经注·浊漳水》)。

梁侯寺考—兼说涅河两岸的石窟和寺庙李 零内容提要:山西武乡县和沁县的涅河两岸是涅县古城所在。

这一带分布着很多宋金元时期的古寺庙。

本文考证,今良侯四村的古寺庙前身是北朝寺庙,其西边的良侯店石窟也是北朝石窟。

这个石窟位于大同到洛阳的古道上,是晋东南最早的北魏石窟。

过去学界一直弄不清,这条大道上的梁侯驿到底在哪里,本文以北朝残碑证明,良侯四村和良侯店都得名于北朝梁侯寺,梁侯驿当即今良侯店。

南涅水石刻的身世之谜山西惊现神秘窖藏大坑内藏八百件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的身世之谜山西惊现神秘窖藏大坑内藏八百件石刻造像

南涅水石刻的身世之谜山西惊现神秘窖藏大坑内藏八百件石刻造像南涅水石刻窖藏地沁县北海岸边,二郎山南端山麓坐落着一座巍峨的仿明清建筑,落日余晖中高大的门楼气势不凡。

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便陈列于这座仿古建筑的南院。

河北曲阳石刻、山东青州龙兴寺石刻、成都石刻、沁县南涅水石刻,是20世纪考古界四大石刻发现,皆轰动一时,广受关注。

在南涅水石刻陈列的七大展示厅内经修复安装展出的石刻有四百多件,它们曾在沁县最北端的南涅水村的黄土塬下埋藏了上千年,直到1957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当年的文管部门从一个东西长8米、南北长5米、深8米的窖穴式土坑内搬出了800余件石刻造像,轰动一时。

这些石刻造像精美、形式活泼、艺术价值极高,中央美院将其作为教育基地。

何人雕凿了这些石刻?为何要雕凿这些石刻?又为何掩埋它们,是谁将它们深藏?再度面世的这些石刻给了人们怎样的回答呢?1 南涅水村寻访石刻窖藏之地出沁县城一路北上,阳光正暖。

南涅水村的小广场前十来个村民围着一家卖干馍的小铺晒日头,唠家常。

小广场正对面一溜平房,一处水泥门楼上残留的字迹写着:沁县南涅水供销合作社。

推开斑驳的大门左侧的小角门,金、元时期修复的一座寺庙——洪教院便位于院内,南涅水石刻的发现地紧挨这里。

看着陌生人进入,院子里的住户冯建平紧随而来,得知记者探访当年掩埋石刻的窖穴,老冯热心地为我们领路。

老冯说,冯姓在南涅水村的历史有500多年了,洪教院康熙年间重修寺庙的石刻上就有不少冯姓。

从洪教院向北行300多米,便是涅水河河床,南涅水石刻的窖藏地点就在这段区域内,村里人把这个地方叫“寡塔”。

村里向北通往涅河河床的大道被称为“楼道沟”,寡塔就在路边。

冯建平指着一处半圆形塌陷下去的土坡说,当年石刻就藏在这里。

攀上土坡,窖穴坑已被周围黄土掩埋大半,不足半人高了,残存可见的坑壁上铲削痕迹非常清晰。

窖穴坑北面是五六米深的断崖,再远便是涅河河床。

冯建平指着窖穴坑东面的大片平地告诉记者,那片地方世世代代被称为“寺圐圙”。

魏碑——北魏摩崖石刻《石门铭》

魏碑——北魏摩崖石刻《石门铭》

魏碑——北魏摩崖⽯刻《⽯门铭》 魏碑 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的书法⽯刻。

其中包括:碑刻、造像记、墓志铭、摩崖刻⽯四种,传世作品均为拓(tà ) 本。

碑刻和造像记,⼤多⽤笔⽅棱刚毅;墓志铭,圆柔妍美;摩崖⽯刻,则雄伟奇绝。

《⽯门铭》是北魏著名的摩崖⽯刻之⼀,铭⽂由北魏时任梁秦州典签王远(太原郡⼈)书写,河南郡洛阳县⽯匠武阿仁刻字。

此⽯刻⾼1.8⽶,宽2.25⽶,共26⾏,每⾏约20字不等,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年(公元509年)刻,现存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

此铭书法作者王远,书法史上⽆记载,⽣卒年不详。

但是,他的书法⽤笔⾃然洒脱,结字舒展开朗,体态飞逸翩翩欲仙。

清康有为有诗:“餐霞神采绝⼈烟,古今谁可称神仙?⽯门崖下摩⽯碣,跨鹤骖鸾欲上天。

”诗后⾃注:“《⽯门铭》体态飞逸,不⾷⼈间烟⽕,书中之仙品也!”《⽯门铭》拓本:释⽂:⽯门铭,此门盖汉永平中所穿,将五百载。

世代绵回,屯夷递作,乍开乍闭,通塞不恒,⾃晋⽒南迁,斯路废矣。

其崖岸崩沦,澗阁堙褫,门南北各数⾥,车马不通者久之,攀萝扪旟嶓漾,抚境绥边,盖有叔⼦之风焉。

故天险难升,转输难阻,表求⾃回车已南,开创旧路,释岭磴之劳。

就⽅轨之逸,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楚⼀万⼈,⽯师百⼈共成其事。

三德巧思机发,精解冥会,虽元凯之梁河,德衡其竒。

起四年⼗⽉⼗⽇,起永平⼆年正⽉毕功。

阁⼴四丈,路⼴六丈,皆填溪栈壑,岼险梁危,⾃回车⾄⾕⼝⼆百余⾥,连辀骈辔⽽进。

往哲所不⼯,前贤所辍思,莫不夷通焉。

王⽣履之,可⽆临深之叹,葛⽒若存,幸息⽊⽜之劳。

于是畜产盐铁之利,纨锦罽毼之饶,充仞川内,四民富实,百牲息肩,壮矣。

(以下27页略)。

山西沁县南涅水造像塔与半跏思惟像

山西沁县南涅水造像塔与半跏思惟像

山西沁县南涅水造像塔与半跏思惟像作者:梁芳来源:《祖国·建设版》2012年第12期山西省沁县于1959 年出土了大批北朝石刻,其中有50多通、760余件柱体状四面开龛造像石刻,当地人称“造像塔”。

据石刻题记,南涅水石刻造像塔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历时500多年。

南涅水造像塔南涅水石刻造像塔在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上,既受到佛教自身发展历程的影响,又和当地的文化思想、经济发展以及政治背景有关,对研究当时中、下层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和人情风俗,均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造像塔;佛教;半跏思惟像;世俗化【中图分类号】J31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1-02除了在山西沁县南涅水造像塔上有大量的半跏思惟像之外,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思惟菩萨的形象,还有在天龙山石窟、吉县挂甲山造像和寿阳出土的一批铜造像中都可以看到此像。

大量的半跏思惟造像说明山西是思惟菩萨的策源之地。

山西的半跏思惟像时代以北魏至隋最为丰富,首先是因为北魏自入主大同以来,其早期的统治者崇佛思想使东传的外来宗教迅速本土化。

半跏思惟像从出现至今它代表着这个佛教在东传的过程中明显的汉化、华化及与中国传统宗教融合、交流的过程。

南北朝时,我国北方与南方的佛教艺术都盛行一时沁县南涅水石刻作为地方佛教艺术的出现,从政治地理及时代等具体环境条件,结合现存造像的风格特点来看它们虽深受云冈、龙门以至南北响堂山石窟艺术的影响,却与这些皇家、贵族经营的石窟有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从现存的南涅水造像题记中我们可知这批石刻是由当地官绅、富豪及中小地主集资或平民信徒烧香还愿的钱修造完成的。

沁县作为当时一县治所在地,没有也不可能有皇家那样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大兴佛教,而且其本身的礼佛活动的规模也相对小得多。

二是民间世俗与特定的审美需求。

由于南涅水石塔的主持营建者是为了满足中下层社会审美需求,还有所使用的雕刻工匠与被奴役于皇家贵族的工匠不同,他们有一定的自由和独立性,这样就使得这些造像体现出玲珑可人新颖别致的风格,流露出温良睿智希图取悦于人的世俗心理。

南涅水石刻造像的民间特色——浅谈石刻艺术在沁县的传承与发展

南涅水石刻造像的民间特色——浅谈石刻艺术在沁县的传承与发展

南涅水石刻造像的民间特色——浅谈石刻艺术在沁县的传承与发展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作为一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县城,沁县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其中,南涅水石刻造像是沁县的一大特色,展现了独特的民间艺术风貌。

石刻艺术在沁县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反映了当地民间文化的特点,也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涅水石刻造像是沁县著名的石刻艺术作品之一、这些石刻可追溯至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多数为民间艺人所刻,堪称是沁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南涅水石刻造像的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舞蹈、戏曲、农耕、祭祀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些造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观念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石刻艺术在沁县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石刻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加大对南涅水石刻造像的保护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对石刻进行科学研究和修复工作,确保其保存完好。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石刻艺术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展览、举办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石刻艺术,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当地还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和个人参与石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一些石刻艺人和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到石刻保护与研究中,不断创新石刻制作技艺和设计理念,推动石刻艺术向更高水平迈进。

同时,当地还积极组织艺术交流活动,邀请外地书法家、雕塑家等专业人士来沁县交流并指导工作,促进石刻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融合,拓展石刻艺术的发展空间。

石刻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经济资源。

作为当地的一种独特文化产业,南涅水石刻造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政府和有关单位也积极开发石刻艺术的旅游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增长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沁县洪教院部分建筑及石刻形制

山西沁县洪教院部分建筑及石刻形制

山西沁县洪教院部分建筑及石刻形制作者:曹雪霞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20期本文对涅河两岸的其他古寺庙南涅水洪教院做了系统的考察,指出这是一组非常古老的寺庙群,并对其建筑形制做出了详尽的分析。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

四周田园广阔,土岭突兀,涅水河环绕寺院而过,景色宜人。

据乾隆三十六年(1771)《沁州志》载,南涅水古为蔡皋狼之地,汉置涅水县,晋称涅县,后周改阳城县,北魏设乡郡,隋称甲水,唐入潞州,宋隶威胜军,金元明清归沁州铜鞮管辖。

南涅水曾为县邑治所,历史悠久,文化昌盛。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南涅水已建起了佛教寺院。

初名“弘教寺”,取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之意。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寺院规模日趋扩大,佛教僧侣骤增,信佛居士遍布城乡。

这一时期兴起了凿造石刻、石窟寺的高潮,著名的“沁县南涅水石刻”就是在北魏永平元年(508:由佛教僧侣和信士捐资捐刻的,一直延续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

后寺院建筑毁于兵火。

石刻、石像则埋于地下保存。

金代重建寺院。

金大定九年(1169)敕于“洪教三院”,木制牌匾今仍悬挂在大雄宝殿之前,元至元八年(1271)重修,明天顺年间(14571464)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亦重修。

清民时期及建国后也曾多次修葺。

总体布局洪教院坐北向南,现存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522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山门、前殿、戏台、大雄殿组成,左右配以韦驮殿、观音堂、厢房、耳殿等。

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悬山顶。

戏台广深三间,悬山式屋顶形制,前后檐下隔扇装修,经清式多次修葺,已成为清式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重建于金元之际,高台筑殿,三间面阔,六椽袱前后贯通,单檐悬山顶。

前檐台明宽阔,垂带、踏跺规整,明间辟门,次间开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做昂型。

殿内四根金柱粗壮挺拔,柱头卷刹明显,抬梁式构架。

屋顶举折平缓,筒板布瓦满覆,脊兽、脊刹虽为后换之物,但仍具有鲜明的金元建筑特征。

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馆

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馆作者:曹雪霞来源:《文物世界》 2012年第2期曹雪霞南涅水石刻馆坐落在山西沁县县城西南的二郎山上,因此该馆又名二郎山石刻馆。

石刻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陈列面积3千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式建筑。

馆内陈列着由1957年到1959年相继从县城东北的南涅水村出土的石刻造像1100余件。

石刻造像挖掘后,先是堆放于出土地附近的洪教院正殿内,1962年将全部石刻运回县城陈列馆内。

1965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国家先后拨款300万元,在沁县城南西湖河畔的二郎山巅修建石刻馆,1989年国庆四十周年之际石刻馆正式对外开放(图一)。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为南涅水石刻馆题写馆名“南涅水石刻馆”(图二)。

2011年7月石刻馆闭馆维护装修,同年10月重新开放。

据碑文记载,这批石刻造像雕刻年代为北魏太和年间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477年-公元1031年),相继延续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六个朝代约500余年。

南涅水石雕艺术珍品题材大多以佛教活动为主,分为单体造像、造像石塔、造像碑铭三大类型。

其中以造像塔为主,约400余件,分别叠垒成五节或七节不等的石塔,塔四面开凿佛龛,龛内雕刻多以佛教人物及佛传故事为主,龛周多饰鸟兽、花卉及以佛事为内容的各种图案。

内容丰富多彩,龛饰繁缛富丽,造型生动,为全国罕见。

单体造像近300尊,最大的2.65米,最小的仅十几厘米,多为佛、菩萨、罗汉,或坐或立,体态各异。

有的神态自若,肃穆庄重,有的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有的怒目锁眉,威严冷峻。

尊尊造像雕刻生动,表现自如,展示了不同时代的造像风格。

造像碑、铭文碑共计50余通,大部分均有历史纪年题记,可对全部石刻的分期断代以及其他研究起佐证作用。

这批石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民间佛教雕刻艺术的集中反映。

由于其形制独特,内容广泛,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受到历史、考古、美术、佛教等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在北魏佛教兴起的同时,一个新的艺术形式——造像碑雕刻悄然得到了发展。

北魏处于朝代动荡、政权更迭迅速的时期。

《佛说造像量度经》开篇有言:“世尊不住斯间,若有善人不胜怀慕,思睹世尊,愿容造像者。

”可见,造像碑艺术形式的出现是基于百姓的情感寄托,佛教造像承载了百姓祈求和平与平安的愿望,也体现了北魏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更是时代风貌的缩影。

研究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同时对研究北魏工艺也有重要作用。

1 石刻造像碑石刻造像碑是北魏至唐代这段时期内风行的一种佛教文化艺术,主要以雕刻佛像为主。

石刻造像艺术类似于同时期的石窟寺艺术,但其规模又明显小于石窟艺术,主要雕刻在碑石上面,大多为高浮雕艺术且形体较为小巧,雕琢更加精细。

现存的北魏佛教造像碑多发现于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风格各异且带有鲜卑政权的特色,是研究北魏宗教发展与佛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石刻造像碑总体古朴大气、图案精美,上面雕刻供养者信息的书法也十分精湛,对研究与佛教有关的绘画、书法、人文风情有很重要的价值。

北魏时期文化的多样性带来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相互吸收,同时由于战乱多发,社会难以安定,佛教因其普度众生的观念而受到欢迎。

为实现民族融合发展以巩固政权,统治者大力支持百姓信仰佛教,人民也都将自己的美好心愿寄托于佛教并热衷于佛教造像,因而这一时期佛教造像碑得到了极大发展。

2 石刻造像的形式2.1 背屏式造像背屏式造像大多是单面造像的形式,部分在石碑的两侧开刻小龛造供养人像或是凿刻有关题记、年份的文字信息。

背屏式造像碑主要分为台座、背光及主座三大部分。

台座多为长方形,且多和背光下部分齐平。

而台座上面则是主佛尊的背光,背光常常是桃形,顶部略尖,但总体不失圆润秀美,可谓十分大气。

背光一般层次较多,由三到五层图案组成,外层多为火焰纹饰构成,向内分布有坐佛、飞天、忍冬纹或莲瓣等,部分有绳索图案。

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分析与阐述

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分析与阐述

【鉴·赏】054Vol.122【稽古】The Archaic to Now山西省沁县文物馆内藏有2139件民间石刻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有造像石塔、造像碑以及单体造像等样式。

依据现存石刻题记所言,这批石刻的年代为北魏时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相比大同云冈石窟而言,沁县南涅水石窟造像以民间石刻为主,由民间集资凿刻,虽不辉弘壮丽,但具有精彩别致的美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民间雕刻的最高艺术水平。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涅水石刻造像群的出土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于1959年出土,位置在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出土石刻造像1127件。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这批石刻造像是北魏永平三年到北宋天圣九年(510—1031)时期的物件。

主要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石塔造像,这类造像为叠塔形,这种叠垒便于民间取置,共有5~7层,每座塔高为2.4~3.5米,单体小,为四方梯形,自下而上依次减少。

叠塔内部四周刻有佛龛,龛内刻有若干佛像,每个佛像大小不同,但造型极为精美、神态各异,凸显出北魏时期民间石刻的精湛技艺。

第二类,单体造像,大的可高达3米,小的只有几尺,一般为罗汉和菩萨,姿态各异,生动形象,可以凸显出北魏时期的石刻造像风格。

第三类,石碑造像,石刻造像中的铭文碑共有50多通,这些铭文刻在粗砂石上面,时间长沙化后,大多字迹较为模糊,无法辨别,但是这些剩余铭文石碑为研究北魏时期历史文字和社会背景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二、南涅水历史沿革根据县志记载,秦代在此地设置县治,辖地管理范围较小。

到了汉代,就将此地分割为涅氏、襄垣和谷远三个县。

之后历经时代的变迁,到了北宋时期在此设立沁州州治,后废县为镇,沿袭至此。

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的东边存有石勒时期跑马坪遗址;西边有一座水阁凉亭,泉水会从凉亭内喷涌出来,根据村民所提供的信息,这一泉水四季恒温,川流不息;北边有一座洪教院,但已经残毁。

魏碑经典:北魏青天河摩崖石刻原拓!

魏碑经典:北魏青天河摩崖石刻原拓!

魏碑经典:北魏青天河摩崖石刻原拓!这是一块长在山崖上的石头。

山崖临水耸立,形状如一尊佛像,雄伟而高大,人们称其为石佛山。

我要说的这块石头就在石佛山的腰部,距河面30多米高,呈长方形,长2.5米,宽2米。

就是这块石头,在2002年9月惊动了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福顺,郑州大学宫大中教授也被吸引过来,还吸引了佛教界人士、古文字文物专家。

2006年6月,这块石头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很显然,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这块石头是怎样被发现的,我们暂且不说,但这块石头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十分珍贵的。

它被嵌在一个天然的石龛里,其中心线刻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左右两侧刻有432个字的题记。

从碑的落款可知,这块石头形成于北魏永平二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石碑上记载,大魏永平元年十一月,由两位将军统领4000兵丁修建丹道,从南向北治理丹道32个险要之处,修到这个地方,因地势险要,工程严重受阻。

负责修建丹道的将军仔细观察,发现此处有一天然大佛,佛身上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龛,遂在此造观世音菩萨像一尊,刻佛经、文告(启)各一篇。

石刻上的菩萨造像刀法流畅,线条遒劲有力,体形修长,戴宝冠,衣裙飘飘,姿态潇洒,足踏莲花,双手各持一朵莲花,侧首凝视前方,一副关注人间冷暖的神态。

经文为《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二十四》,文告宗旨明晰。

碑文的字体为隶书,刀锋犀利,字形隽秀。

据专家评价:“从历史和文物价值来看,青天河摩崖石刻意义重大。

迄今为止,在中国尚未发现北魏时期的摩崖刻经,已发现的也不过是北齐的。

此摩崖石刻是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堪称中国之最。

碑文所记载的是两位将军统领4000兵丁修建丹道的事及诸将军官名号,为后人研究北魏的军事、政治提供了绝好的资料。

‘启’作为一种文体被刻上摩崖,也是前所未有的……”1500年过去了,当年修筑的丹道历经沧桑变故、风雨剥蚀已经面目全非了,但为纪念修筑丹道而镌刻在石崖上的菩萨造像及文字依然完好如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

浅谈沁县南涅水北朝纪年石叠塔

浅谈沁县南涅水北朝纪年石叠塔

026 Vol.207
图3 塔石(编号:9n二五六1021-1024)
文物鉴定与鉴赏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图4 塔石(编号:9n389-392)
纹,两龛内部相似度较高,均为单辅佛坐像,身着圆领通 肩式佛衣,裙摆垂于座前。龛外下部刻有“大魏孝昌三 年”。
1023号龛为一壁四龛,上下两排,两两并列,均为尖 楣圆拱形龛,龛楣饰有回首卷纹,龛内均为单辅佛坐像, 上排两龛中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垂于座前。下 排两龛磨损较为严重,应为通肩式佛衣,裙摆垂于座前。
1024号龛为一壁三龛,中龛为尖楣方拱形龛,龛楣饰 有回首纹样,龛内为单辅佛坐像,佛像肉髻较高,面容方 正,双眼闭合,眉形细长,耳大垂于肩,身着双领下垂式 袈裟,右侧袈裟覆于左臂,裙摆覆于台前,悬裳坐较为明 显,呈对称分布。左右两龛为方形龛,龛内各有一铺立式 菩萨像,左龛双手合十,右龛手中持物。龛外下部雕刻有 蛙形人托举,左右有狮子回首图样。 1.4 齐天宝四年(编号:9n389-392)
2021.6(下) 025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
于腿上,身着通肩式佛衣,两层裙摆覆于台上,为对称式 悬裳座。中龛左右分龛内各有一铺立式菩萨像,衣帛呈 “y”字形,面容五官与主佛坐像相似,但脸部微侧至不同 的方向。主龛楣上雕刻有三朵圆形莲饰。
370号龛为一壁双龛,均为方形龛,中龛较大,内为 单辅佛坐像,结跏趺坐,左手结与愿印,右手无畏印。佛 像头部与369号龛基本一致,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 袛支,其衣边在胸部作外凸翻转表现,腹部系带,左侧袈 裟下垂至胸腹部,左转披搭于左臂肘部,右侧袈裟下垂至 腿上后左转披搭于左手臂,右足露出在僧衣之外,两层裙 摆覆于台上。右侧小龛内为单辅力士像,左手握拳置于右 胸,右手放于胯部,双腿呈“O”形站立。中龛外左侧雕 刻有垂拱神树,树旁刻有“孝昌易容”四字。

北朝山西乡村佛教石刻造像考———以《山右石刻丛编》为中心

北朝山西乡村佛教石刻造像考———以《山右石刻丛编》为中心

□荣国庆北朝山西乡村佛教石刻造像考摘要:山西乡村佛教石刻造像最初源头已不可考,据《山右石刻丛编》所录石刻造像及其碑记可以看出其形制与石窟造像形制相似,其所制年代集中在南北朝时期,也是石窟造像流行的年代。

可以推论,石刻造像是石窟造像在乡村的变体,是民间乡社自发开展的崇佛运动的产物。

通过石刻造像的研究,可以探讨佛教思想在中国乡村传播的路径及其组织方式在乡村政权中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佛教佛社石刻造像乡村山右石刻丛编《山右石刻丛编》共收录北魏到元造像记47通,其中北魏3通(398年,523年,526年),东魏7通(538—550年),西魏1通(545年),北齐9通(551—564年),北周2通(553—562年),北齐10通(551—575年),隋7通(581—602年),唐8通(659—717年),其中公元523年到公元575年50年间有31通造像,从这些石造像的形制、碑记、题名、发愿文,我们可以考见山西乡村造像经历了从家族到佛社造像,从初级简易造像到形制完备造像,从佛教思想教化的个性表达到国家认同的佛儒合一发展过程。

佛社在这一过程中也从自发的一个佛教团体演变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权力组织。

一、《毋邱氏造像记》和北朝早期佛教石刻造像的形制演变《山右石刻丛编》收录的最早石刻造像是由6通石刻造像构成的《毋邱氏造像记》。

刘舒侠标记为魏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年)[1],不知所据。

胡聘之按曰:“《三国志注》载,俭子宗入吴,吴平复,还中国。

宗子奥,巴东监军益州刺史观此石。

”[2]暗指此石碑当刻于太康中(280—290年),然考裴松之注:“俭初起兵,遣子宗四人入吴。

太康中,吴平,宗兄弟皆还中国。

宗字子仁,有俭风,至零陵太守。

宗子奥,巴东监军、益州刺史。

”[3]并无观石记载。

查清代赵一清《三国志注补》,亦无此记载。

别石所录漫漶不清,仅见有:“祖毋邱俭,……皇朝故□晋镇东将军扬□,二州郏史太尉□□侯□居此邦。

”可以推见,此碑为毋丘俭后裔所造。

中国最大民间石刻陈列馆: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馆

中国最大民间石刻陈列馆: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馆

中国最大民间石刻陈列馆: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馆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馆沁县古称铜鞮,公元前514年置县,自古即为人文荟萃之邑,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重点文物单位15出,文物点达300余处。

位于沁县二郎山的南涅水石刻馆内藏北魏至北宋各类造像塔、单体造像以及碑碣等近千件,堪称我国目前最大的民间石刻馆。

尤其是陈列在石刻馆内的各类造像石塔被誉为“中国之最”,不仅因为它质地精细,造型优美、奇特,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一幅幅画面故事生动感人,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今天研究佛教、美术、雕塑、建筑、书法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我国难得的珍贵文化遗产。

中国民协十分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弘扬,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期间,中国民协对沁县的文化遗存和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当地有关领导的的汇报。

大家普遍认为,这批珍贵的雕刻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编者山西省长治市古代的雕刻艺术在全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而沁县的南涅水石刻造像,更是声名远播。

南涅水石刻造像馆坐落在山西沁县县城西南的笔峰山上。

该馆又名二郎山石刻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建筑,以中轴线坐北朝南分三所院落。

即“群佛宫”、“铜鞮碑林”、“万象馆”。

馆内设“碑林殿”、”佛塔段”、“石峻殿”等,共有厅、堂、房、舍250间。

北院的卷棚式碑廊内,陈列着各类碑碣及在沁县各地征集到的历代寺庙碑、墓志铭等,共计101块。

其中以晋代陶渊明手书《拟古杂诗》12首石刻真迹为上乘之作,属全国罕见。

南涅水石刻造像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10月1日开放。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馆名,镌刻在二郎山的崖壁上。

馆藏文物以南涅水石刻造像为主,除陈列沁县历代精美的石雕佛像、头像400余件和历代名人字画100余件、碑铭101块外,主要收藏有1959年沁县城北30公里南涅水村出土的石刻造像2139件。

山西沁县发现了一批石刻造象

山西沁县发现了一批石刻造象

作者: 郭勇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54-55页
主题词: 石刻造象;沁县;山西省;北魏;晋东南;出土;方柱形;宋代;北朝;发现
摘要: <正> 在晋东南沁县城北六十里,南(?)水村的东北土台內,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古代石刻造象出土。

1967年秋季山西省文管会协同县里进行了清理。

这里石刻的特点,是数量种类多,包含年代长(从北魏到宋代),只是保存上較差,已有部分殘破。

石材即用当地的白砂岩块,全部石刻按出土时的块数計算,約近千件(封里图1),茲就清理后初步了解的情况,略叙如下: 1.石塔造象:約五十余座,均为五石迭成,作方柱形,由下而上逐漸收小,通高4米左右,每节均为四面造象,都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其中此較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考李裕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7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西沁县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南泉乡发现了一处北魏时期的佛教摩崖石刻[1]。

同年9月,笔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南泉摩崖石刻共有两铺礼佛图,雕刻在长2、高0.6米的崖面上,造像保存基本完好。

礼佛图构图独特,人物形象生动,是十分珍贵的佛教摩崖雕刻。

对于研究北魏民间造像的特点、佛教的流传以及古代交通路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泉摩崖石刻位于山西沁县西南35公里南泉乡南泉村东北约870米的大寺沟山麓。

地理位置北纬36°33′021″,东经112°33′070″,海拔1017米。

大寺沟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其西为南止尖沟山,两山之间为白玉河,河流较窄,水量很小,由西南向东北流淌,经故县镇向东汇入浊漳河西源。

河的西岸为沁县经故县镇到南泉乡的县级公路。

摩崖就雕刻在河东岸山坡上,坐东面西,距水面不足10米。

这里岩体属于红色砂岩,质地较细密。

据村民介绍,大寺沟山坡上原来有寺庙,现已不存。

摩崖石刻分为南北两铺礼佛图,规模很小。

两铺造像大致相连,中间仅隔一竖向的裂隙(图一)。

1.南铺礼佛图礼佛图高44、宽68厘米。

画面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以佛龛为中心,左右共有5身供养人。

其中左侧3身,右侧2身,并不对称。

下层为4身供养人(封二∶1;图二)。

上层佛龛为尖拱形,高18、宽12、深1.5厘米。

无龛楣,龛内雕一坐佛,高15.5厘米。

佛像头部比例较大,头顶有宽大高肉髻,发髻素面。

面相浑圆,额部稍残,长眼,鼻子宽窄适中,嘴角上翘,面露微笑。

长耳垂肩,耳垂外撇。

颈短,双肩宽厚,身着袒右式袈裟,无偏衫,衣纹疏朗,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式。

佛龛左侧第1身供养人,高18厘米。

头右侧题名“□(梁?)世安”。

头戴小帽,头后有垂裙,帽顶有卷云头。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弯眉大眼,宽鼻,面露微笑,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窄袖半长袍,上身微向右倾。

左手置于胸部,右臂下垂,双手均作勾手状。

下身似着紧身裤,赤足,双膝微曲,作行步状。

左侧第2身供养人,高17.5厘米。

头右上方题名“郭安”。

帽饰与第1身相同,头戴小帽,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长眉大眼,宽鼻,嘴稍残,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2014年·第1期图一摩崖石刻全景长袍,腹部似系带,长袍下摆随风摆向右侧。

左手向右侧前伸,掌心向上;右手下垂,掌心向下,似作下压动作。

足穿靴,双腿并拢,双足撇成一字形。

左侧第3身供养人,高15.5厘米。

身体右前方题名“任二春(?上为天,下为田)”。

头上帽顶已残,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长眉大眼,宽鼻,嘴稍小,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花边袖口挽起,腹部似系带。

身体微向右侧。

左手前伸,右手臂下垂,手势与第2身相同。

下身似着裤褶,足穿靴。

足尖均向右侧,右腿在前,左腿在后,作行步状。

佛龛右侧第1身供养人,高16厘米。

头左侧题名“武周奴”。

戴圆顶帽,头后有垂裙。

脸向左侧,面部风化,五官已不清晰,可见右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腹部系带,系带垂于前襟。

下身似着长裙。

右手举于胸前;左手下垂,似作下压动作。

不露足,下有一朵祥云。

右侧第2身供养人,高16厘米。

头左侧题名“刘平(?)”。

戴圆顶帽,头后有垂裙。

脸向左侧,面相浑圆,五官较小,双耳仅刻出右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腹部系带,系带垂于前襟。

足穿靴,双足撇成一字形。

左足前伸,足尖翘起。

下层北起第1身供养人,位于上层右侧供养人“武周奴”下方,高17.5厘米。

头左上方题名“刘伏□(来?)”。

戴小帽,头后有垂裙,帽顶有云头。

头偏向右侧,面相浑圆,长眉大眼,双目下视,宽鼻大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花边袖口,下摆宽松,腹部系长带。

身体微向右侧,双手臂伸向左侧。

足穿靴,双足撇开,足下踩一朵祥云。

下层第2身供养人,高19厘米。

头右上方题名“刘庚”,戴圆顶帽,脸微向右侧,面相浑圆,用双线刻出粗眉,眼睛不大,宽鼻,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下摆宽松,边缘呈水波形,腹部系长带。

身前有一豆形灯,右手伸入灯盏,作抓状;左手置于左腹部。

足穿靴,足尖均朝向右侧,足下踩一朵祥云。

下层第3身供养人,高15.5厘米。

无题名,头戴圆顶帽,帽顶较低,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弯眉大眼,窄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下摆宽松,腹部系长带。

双臂向外伸展,手微微抬起。

双膝微微弯曲,足穿靴,双足均朝向左侧,似舞蹈状。

下层第4身供养人,高21厘米。

无题名,头戴小帽,帽顶有云头,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眉眼较小,宽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下摆宽松,腹部垂下两条系带,身体两侧各有下垂的披帛。

双臂向右前方伸出,双手上下叠在一起。

足穿靴,双足撇成一字形。

2.北铺礼佛图礼佛图高51、宽111厘米。

分为上下两层,画面北半部有三条竖向裂缝。

上层以佛为中心,左右各有4身供养人。

下层以佛像下方的发愿文为中心,左侧3身,右侧2身供养人(封二∶2;图三)。

上层正中雕一坐佛,佛像高21厘米。

头顶有椭圆形大肉髻,肉髻表面略有剥落,脸庞圆润,刻出尖下巴。

五官集中,弯眉,长耳,细颈。

身着袒右式袈裟,右肩有偏衫衣角,右手抚在胸前,手指弯曲;左手下垂,置于左腿上,结跏趺坐式。

座下雕出仰莲。

佛像左侧第1身供养人,高18.5厘米。

头右侧题名“太原郡沾县人武文之”。

向右侧身,头微前伸,戴圆顶小帽,脸庞较瘦,弯眉长眼,鼻梁稍高,尖下颌,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袖口挽起,腹部系带。

长袍下摆刻出二道横线,下摆边缘刻成水波形。

双手均前伸,左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右手掌心向下,手指弯曲。

左肩上方有一柳叶条,但看不出是否为左手所持。

身前有一豆形灯,右手伸入灯盘内。

灯有圆形柄和灯座。

身体前倾,弯腰,双膝微曲。

足穿靴,左腿在前,右腿在后。

左侧第2身供养人,通高20.5厘米(包括仰莲座)。

头右侧有“王”字旁的名字,姓氏已毁。

头戴圆顶帽,头两侧有垂裙。

面相浑圆,弯眉大眼,宽鼻小嘴,双耳外展,细颈。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花边袖口,腹部系长带。

双手抚在胸部,左肩上方有一柳叶条。

不见双足,身下有一朵盛开的莲花。

左侧第3身供养人,高18.5厘米。

头右侧题名“马平□”。

头戴圆顶高帽,帽顶后垂,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双目下视,宽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腹部系带。

左手置于胸前,掌心向上;右手下垂,掌心向下,似作下压动作。

足穿靴,撇足而立。

左侧第4身供养人,高19厘米。

头右侧题名“丘佛护”。

头戴小帽,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方圆,长眉大眼,宽鼻,嘴角微上翘,面露笑容,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图二南铺礼佛图拓片■山西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考2014年·第1期图三北铺礼佛图拓片花边袖口,腹部系带。

左手握一长棍状物,搭于左肩上,棍头垂有花结和流苏;右手前伸。

足穿靴,足尖朝向右侧,双足一前一后。

佛像右侧第1身供养人,残高14厘米。

头残存下颌部,脸部不清,服饰比较特殊,身着宽袖长袍,腹部系带,颈下可见右衣领,很宽的衣边从右腹部向上搭于左肩上,颇似袒右式袈裟。

身前有一灯,左手探入灯盘内。

右手插入宽衣边内。

足穿靴,双足撇成一字形,足尖翘起。

其服饰不同于其他供养人,由于头上部残,是否为比丘形象很难判断。

右侧第2身供养人,高17厘米。

前额和帽子已残,面相浑圆,大眼,宽鼻小嘴。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花边袖口,腹部系带。

长袍下摆也有花边。

双手拱于胸前,似捧一带莲茎的莲花。

足穿靴,双足撇成一字形。

右侧第3身供养人,高20厘米。

头左侧有题名,现已不清。

头戴圆顶帽,有垂裙。

脸向左侧,面相浑圆,长眉大眼,高鼻小嘴。

身着交领宽袖半长袍,花边袖口,腹部系带。

下身似着裙。

右手横于腹部,左手持一朵覆莲。

足穿靴。

足尖均朝向左侧。

右侧第4身供养人,高16厘米。

头左侧有题名,现已不清。

似戴圆顶帽,有垂裙。

脸向左侧,面相浑圆,长眉大眼,高鼻小嘴。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花边袖口,腹部系带。

身体侧向左侧。

左手置于腹部;右手下垂,似持物。

足穿靴,双足尖朝向左侧。

下层中间为发愿文,左右侧刻供养人,共5身。

发愿文镌刻在佛像下,共5行,每行的首字刻在佛像的仰莲座上,为:合番火(?)廿五人发」□愿赦杲□□」语诸佛生生」□□常□□」□□发愿文左侧第1身供养人,高20厘米。

头左侧题名“召(?)清”。

头戴小帽,帽顶有卷云头,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弯眉大眼,宽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

身体倾向右前方。

左手抚于胸部,右手横置于左腹部,似持物。

足穿靴,撇足而立。

发愿文左侧第2身供养人,高22.5厘米。

头右侧题名“□崇”。

头戴小帽,帽顶有卷云头,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弯眉大眼,宽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腹部系带,系带垂于双腿间。

长袍下摆有花边。

左手前伸;右手下垂,掌心向下,似作下压动作。

足穿靴,撇足而立。

发愿文左侧第3身供养人,高19.5厘米,头右侧题名“连(?)树(?)”。

头戴圆顶高帽,帽顶后垂,头后有垂裙。

脸向右侧,面相浑圆,弯眉大眼,宽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山西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考领宽袖长袍,腹部系带。

身体微向右侧,双手置于腹部。

足穿靴,撇足,立于云头上。

发愿文右侧第1身供养人,高17.5厘米。

头右侧题名“王兴(?)”。

头戴小帽,脸向右侧,脸型稍瘦,尖下颌,弯眉大眼,窄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左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腹部系带。

身体向左侧,双手置于腹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双足残,似为撇足而立。

发愿文右侧第2身供养人,高16厘米。

头左侧题名“刘胡”。

头戴小帽,帽顶有卷云头,头后有垂裙。

脸向左侧,面相浑圆,弯眉大眼,宽鼻小嘴,双耳仅刻出右耳。

身着交领宽袖长袍。

右手置于腹部,左手不清。

足穿靴,足下踩祥云。

二1.雕刻年代两铺礼佛图的雕刻手法、人物形象均一致,可以确定为同时期雕造。

其中北铺礼佛图镌刻发愿文,但无纪年。

因此,摩崖石刻的雕刻年代只能依据供养人的郡望以及石刻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予以推断。

根据北铺礼佛图佛像左侧第1身供养人题名“太原郡沾县人武文之”,可知武文之为太原郡沾县人。

沾县即今山西昔阳县[2]。

按《魏书》卷一○六《地形志上》并州太原郡条记载:太原郡辖有沾县,“沾,二汉属上党,晋属乐平[3]。

真君九年罢乐平郡属焉”。

同书同卷又记:“乐平郡,后汉献帝置,真君九年治太原,孝昌二年复,治沾城。

”“乐平,晋属,真君九年并治,孝昌二年复。

有象出祠、沾岭、八赋岭。

”可知沾县原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乐平郡废止,沾县归太原郡。

孝昌二年(526年)复置乐平郡,沾县属之。

故沾县在北魏太平真君九年至孝昌二年间归属于太原郡。

太平真君为太武帝拓跋焘年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