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概述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地球的概述.
一【教材分析】
《地球的概述.》一课是教材第一章第一节,本章教材属于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本节课主要讲述人类地球形状的历程,并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证明地球是圆,以及会举事例说明地球是球体, 同时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主要圈层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生分析】
中预学生,兴趣广泛,乐于动手,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还不够丰富,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还不够完善。基于本课是初中科学教学首次接触到地球和空间的科学领域,所以教师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让他们体会学习地理的趣味和实用。感受团体合作的力量,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课堂为学生服务的目的.从而认识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证明地球是“圆”的方法和现象,明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三【设计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理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创建科学氛围,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成功地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小组比赛活动个别抢答参与游戏等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教学法)、同时配以形象的图片和身边的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是我们的生活。(举例教学法)、通过讲练结合教学法,归纳总结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
四【教学设想】
为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我把教材作了一些处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地球真的是平的吗”
教学中,设计成学生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组织教学。整个教学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地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交流”古代人的地球观”——〉由科学家的大胆质疑引出“地球真的是平的吗?”——〉动手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并举例一些生活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讨论现代人的地球观——〉总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五【教材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初步掌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2.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能说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主要圈层
过程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能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取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式进行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地球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和宇宙奥妙的兴趣。
【教材重、难点】
重点: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地球是个球体。
难点:探究并举例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教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篮球,铅笔,木板。
六【教学过程】多种多样
球体
?
【引入】: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有许多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你可曾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课件定在一张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提问:从这张图片你能获得有关地球的哪些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概述
一、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历史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书本,得出古代人类和现代人类对地球的不同认识。(1)古代中国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2)古代印度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提问:1. 为什么古代人对地球的形状有这样的认识,都得不出“地球是圆的”的结论(假说)?2. .假如你是一位两千年的古人,你会如何想像你脚下的大地和头上的天空?
过渡提问:由一张科学家的照片引出:在2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大胆发出质疑“地球真的是平的吗?”,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你们想知道他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样的质疑?
他就是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2、地球真的是平的吗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方法
播放课件:船从远方行驶而来的过程让学生注意观察船身和船帆的变化。
提出问题:为什么船从远方行驶而来时船帆先出现船身后出现?这可能跟什么有关?小结:“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弯曲的,是圆的”。
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事例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 麦哲伦的航海事例1. 麦哲伦的航海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2.请学生设想:如果地球是平的,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会实现吗?
B播放课件:月食的形成请学生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挡住月亮。观察地球影子的边缘,可以看出它呈现出弧形,由此推测地球的形状是圆形。”
C .站在大地上无论你朝哪一个方向走,永远无法走到地平线,这是为什么?
D 有一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站得高看得远;这说明了什么?
活动:我们模拟了远去的船只,我请同学来演示,其他同学一起观察,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铅笔头慢慢的看不见了,铅笔变短;而木板上的铅笔头一直看见,且长度不变。
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过渡::古代人很难相信地球形状时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到地球的形状,有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人类第一位太空宇航员“苏联加加林”和中国的太空第一人分别是谁?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展示苏联加加林和杨利伟拍摄有关地球的图片提问:地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它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圆球吗? 地球到底有多大?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个球体,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我们还有卫星定位技术,如google earth就是一个卫星定位软件,可以看到整个地球,也可以清楚看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提问:现代科技测量告诉我们,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地球照片还是很圆的?
提供反馈练习:如果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赤道一圈要多少天?谈谈你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指出未来人的地球观是怎么样的,等待同学们的探索
过渡: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的内部情况怎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主要圈层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这么巨大的一个球体,它的内部,直到地心,又隐藏着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地球的圈层结构。其实,人类对进入地心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封神榜里的土行孙,到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旅行》,都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伴随着2003年美国的科幻片《地心历险记》的情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世界!观后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真的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由很多水晶、钻石等宝石组成吗?2.人类真的可以找到地心入口或乘坐地下飞船到达地心吗
目前的科学技术虽然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这半径为6400km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那么,既然地下飞船实现不了我们进入地球的愿望,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呢,于是人们想到了许多方法,比如说,通过钻井技术,将地球内部的物质提取出来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国地处利用火山爆发,通过火山喷出物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组成利用地壳运动。
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1 最深的钻井是不过12k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2.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km。
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物质到地球表层;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400km,我们所能直接探测到的只是地球浅浅的一层表层,打个比方,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那么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仅仅为蛋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