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抒情诗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即景抒情诗阅读鉴赏专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即景抒情诗相关知识,通过诗例加深对即景抒情诗的认识。

2. 利用总结的即景抒情诗相关知识对其他即景抒情诗进行鉴赏。

3. 通过诗中景和事,体会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即景抒情诗相关知识,通过诗例加深对即景抒情诗的认识。

教学难点:利用总结的即景抒情诗相关知识对其他即景抒情诗进行鉴赏;通过诗中景,体会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情怀。

一、即景抒情诗概述

(一)概念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二)特点

即景抒情诗往往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诗人在诗中大多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移情于物,融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但也有一小部分即景抒情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

(三)思想内容

1、借景、物、事寄托身世之感:或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

2、借景、物、事表达忧国忧民之心:或寄寓作者的政治理想;或倾诉君国之忧、家国之仇;或抒发盛衰之感、兴亡之叹。

3、借景、物、事抒写自然之景生活之趣:或乐生活闲适;或喜自然美景。

(四)常见艺术手法

1、抒情方式

(1)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有了下面的感慨: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2)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该诗第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3)、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是指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熔铸到笔下描写的客观景物中,笔下的景物渗透了作者的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景与情完全融合在一起。

“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相对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

滁洲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四句都是写景,但句句与自己的处境暗合,景物融进了诗人自己的情感。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直抒胸臆。有的即景抒情诗在写景后直接抒发内心感怀。

2、描写手法:

(1)虚实相生。虚写就是指借助想象或回忆写现实中看不见的场景,“虚”指想象景、梦中场景或回忆之景和事;实写,就是指对眼前实在的景物或场面进行描写,“实”指眼前景和事。虚写和实写相结合,由“实”而“虚”,或由“虚”而“实”,二者相互映衬,使主人公的情感得以完全抒发。例如:《月夜》中诗人设想妻子独自一人倚窗望月思己的情景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思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想象了梦境中的天姥山奇景,表达了对山水的钟爱。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相关事物进行描写,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手法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能直接凸显诗人的情感,明确表达主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又如陈与义的《雨》:“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其中,首联直接写连续十日的潇潇细雨,送走炎炎夏日;接下来却不从正面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侧面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情形和感受来写雨,从而形成一种若即若离之妙。

3、衬托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例如: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本首诗,以乐景衬乐情: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本首诗,以哀景衬哀情: 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眼中的花叶尽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融而为一。

(2)反衬:利用事物间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例如: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本首诗,以乐景反衬哀情: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寂寞!以乐景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