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清单
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江苏自2010年 以后一直考查论述类文本,且以文艺性的评论为主。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文中”一词,指在理解词语、概念含义时,要有宏观意识,要在整 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词语、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重要 词语、概念”,是就词语、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与文章的整 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概念” 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环节。“重要词语、概念”在文中有的相 对集中,也有的散见于全文各处,需要整合归纳。“理解”是指以准确 判断词语的本义或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筛选出文中有关的重要信 息。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多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指能够表 达作者所持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上 比较复杂的句子。它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考点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包括谋篇布局以及安排文 章内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外现。 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作者思路的发展,都要通过文章结构和层 次传达出来。
考点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即 是褒扬还是贬抑,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作者的观点 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 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概括。
③抓住文中运用的材料。 论述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特别是正反对比的事 实材料,其中往往蕴含了作者的好恶感情。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 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④抓住作者的评述。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 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⑤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 中关键词语,题干要求等。
“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有“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 的有“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有“以 及”“及”“和”“也”“又”等。此外,要特别注意对对象进行修饰 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扩大或缩小 范围的表述。 2.表示程度的词语 如表示程度高、深的,有“很”“挺”“怪”“更”“最”“太”“非 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有“较” “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有“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 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及轻重倒置的现象。
解析 答题时,需结合“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分 析“不离亭子”的含义;结合“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 验却不在这亭子中”分析“不在亭子”的含义。分析物象的内涵一定 要挖掘其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结合主旨作答即可。 答案 “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 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 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 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答此类试题,不仅要观其“形”,更要解其“意”,因为关键性文 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意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阅读时, 要披文入理,瞻前顾后,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语句的“意”。
考点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目,常常就全文思路、 某段作用、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或主旨进行论述或叙事等角度来考查。 例 2015年江苏卷《罗丹的雕刻》第16题: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 次。(文本见P346) 答: 解析 此类题应先准确划分层次,再进行层意归纳,但不要忘记“首 先”“其次”“接着”“最后”等表次序的词语。第一句为第一层,作 者直接提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这一观点;第二、 三、四句为第二层,作者阐述了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
例 2015年江苏卷《罗丹的雕刻》第17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 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文本见P346) 答: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答案来自第二段至第五段。由第二段“他不从传 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 作为创造的出发点”,可概括出“在雕刻观念上”的变革;由第三段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可概括出 “在雕刻内容上”的变革;由第四段“用雕刻自由抒情”“雕刻是他恣 意歌唱的语言”“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 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可概括出“在雕刻形式上”的变革。将以
考点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 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 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要想准确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就 要懂得去把握这种观点态度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 1.直露的观点态度 直露的观点态度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1)通过标题来 体现;(2)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3)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 体现;(4)通过篇末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5)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句 来体现。
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 生活的描写”“是附带的配曲”。 答案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 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 只是配曲。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要对文本内容有准 确的理解,对文本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用 原文的词语进行归纳,防止概括不全面。同时还要有全面的观点,逐层 筛选,整合归纳,防止要点遗漏。 此类试题,常常有“哪些”“是什么”的提示。
3.指代词 如“这”“其”“它”等。比对时,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特别要 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 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 “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 要”“了”等。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 的错误。 5.表示语气的词语 如表示肯定的有“必定”“必须”“一定”“的确”“就可以”等,表 示揣测的有“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混淆或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错误。
考点7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 一、三重比对法 论述类文本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 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点,让考生进行判断。而比对法则 是解答此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即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 弄清它与原文的意思是否一致,进而识破命题者设置的干扰点。那么, 比对、分析什么内容呢?如何比对呢?具体来说,就是比对句中词语(范 围词、程度词、指代词等)、比对句间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由此 判断选项的正误,选出答案。 (一)比对句中词语 1.表示范围的词语 如表示全部范围的有“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
方法技巧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的题目,提问常常比较直 接,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的,这常常涉及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例1 2017年江苏卷《从脸谱说起》第17题: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文本见P344)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找到词语所 在的具体段落;其次,分析段内语境,第三段分为3层,分别对应“谱”的 三种含义;最后,可以借助关键句整合概括,如“‘谱’有标准、准则的 意思”“‘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自身是实践的‘本’”。 答案 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例2 2014年江苏卷《乾坤草亭》第18题:请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 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文本见P347) 答:
2.文章思路 文章思路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 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 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 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 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可以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 密;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 的印象、想法、态度与情感。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 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对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等等。归纳和概括是 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就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 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几个组成部分,找出这些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 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情、现象、概 念总结起来或者概括成一般原理。“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 在一起。分析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过程,归纳则是从具体、详细到抽 象、概括的过程。
wk.baidu.com
2.含蓄的观点态度 含蓄的观点态度的把握难度就大一些,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 把握:(1)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2)注意对文章中修辞格运用 的理解;(3)注意文章使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4)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 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具体方法如下: 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②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其标志性词语往往是“认为”“以 为”“感到”等。
上内容提炼整合成句即可。 答案 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 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 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 中的诡奇形象。
考点5 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类的题目,主要表现为分析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所持的见 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 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 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 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及各地模拟考题来看,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考查所 占比重较大。
(二)比对句间关系 它包括比对句子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 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 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以下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 键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重点是因果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思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 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看是否存在强加因 果、因果倒置等问题。 (三)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论是否成立。推断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
考点5 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以理性思维为主 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 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以阐述观点、说明 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阅读此类文本 首先要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