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科病的7种常见中药
中草药名称大全
![中草药名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674c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中草药名称大全1. 简介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中草药以其天然、绿色、温和的特点,被认为能够调理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及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和其中文名称。
2. 中草药名称列表1.当归(Dang Gui)2.人参(Ren Shen)3.五味子(Wu Wei Zi)4.蒲公英(Pu Gong Ying)5.黄芪(Huang Qi)6.甘草(Gan Cao)7.川芎(Chuan Xiong)8.白芍(Bai Shao)9.苍耳子(Cang Er Zi)10.金银花(Jin Yin Hua)11.银杏叶(Yin Xing Ye)12.红花(Hong Hua)13.五指毛桃(Wu Zhi Mao Tao)14.白花蛇舌草(Bai Hua She She Cao)15.白术(Bai Zhu)16.茯苓(Fu Ling)17.黄柏(Huang Bai)18.陈皮(Chen Pi)19.款冬花(Kuan Dong Hua)20.斑蝥(Ban Mao)3. 中草药名称详解3.1 当归(Dang Gui)•学名:Angelica Sinensis•科属:伞形科•用途:补血活血、调经养颜•简介: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调理和治疗。
它具有补血活血、调经养颜的作用,对于痛经、月经不调、面色暗黄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3.2 人参(Ren Shen)•学名:Panax Ginseng•科属:五加科•用途: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简介: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疲劳等症状。
此外,人参还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增加体力和注意力。
3.3 五味子(Wu Wei Zi)•学名:Schisandra Chinensis•科属:五味子科•用途:滋阴补肾、调理肝脾•简介:五味子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妇科带下病常用中药
![妇科带下病常用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44ced515ccbff121dd36839c.png)
妇科带下病常用中药文章目录*一、妇科带下病常用中药*二、中医治疗妇科病的优势*三、妇科带下病是什么妇科带下病常用中药1、妇科带下病常用中药枸杞枸杞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可用于肝肾阴虚证者食疗调理,试验表明,枸杞子、叶对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芦荟芦荟是很多女性都非常熟悉的用品,它能美容养颜,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药材,可用于治疗便秘,治疗女性闭经的病症。
当归当归自古就是一种补血活血珍品,它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生肌强体,非常适用于体质虚弱的女性进补,在妇科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黄芪黄芪可以补中益气,对一切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都有明显食疗,同时,可以帮女性的皮肤增加抗菌能力,同时,要以防止脱发。
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痛经,经闭,难产,产后恶露腹痛,肿块等等妇科之症。
白芍白芍是中药中的补血药材,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可用于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等症调理养生。
2、妇科带下病中医方药苦参化湿汤,首要成分:苍术,黄柏,苦参,炮甲等,性能与主治:祛风利湿,杀虫止痒。
用于治疗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慢慢盆腔炎等。
清热解毒汤,首要成分:当回,香附,黄柏,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等。
性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各种品种的阴道炎、宫颈炎、慢慢盆腔炎。
症见下腹疼痛涨坠,腰骶酸痛;或经血量多,白带增多,色黄醒臭,经乳房胀痛。
平凡保持口服10—30付即可治愈。
以上这些妇科炎症的治疗方法疗效甚佳,患者可以尝试。
3、妇科带下病外治法带下病之外治法以祛邪、解毒、杀虫为主。
方法包括中药外洗、中药熏洗、中药纳药等。
中药外洗:蛇床子、百部、土槿皮、川椒、枯矾各20g,浓煎后熏洗患处。
适用于阴道瘙痒带多者。
中药熏洗:蛇床子散(蛇床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各20g)患处熏洗5分钟左右后再坐浴。
中草药名称大全
![中草药名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0b7e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9.png)
中草药名称大全1. 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当归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贫血、血瘀等症状。
当归还可以用于调理气血,改善面色暗黄、月经不调等问题。
2. 人参。
人参是一种滋补药材,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人参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等症状。
人参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3. 甘草。
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健脾和胃、解毒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甘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咳嗽痰多等症状。
甘草还可以用于调和药物配伍,增强药物疗效。
4. 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出现乏力、容易感冒等症状。
黄芪还可以用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体质。
5.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川芎常用于治疗血瘀症状、经期疼痛、头痛眩晕等问题。
川芎还可以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6. 丹参。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丹参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疮疡肿毒等症状。
丹参还可以用于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7. 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茯苓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热痰饮等症状。
茯苓还可以用于调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8. 白术。
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白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湿热痰饮等症状。
白术还可以用于改善消化不良,促进食欲。
9. 荆芥。
荆芥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荆芥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症状。
荆芥还可以用于改善风湿关节炎、肌肉疼痛等问题。
10. 熟地黄。
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熟地黄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血热内盛等症状。
中草药名字大全
![中草药名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9056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c.png)
中草药名字大全
1. 当归,当归,又名女儿红、唐柏,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妇科疾病和贫血。
2. 人参,人参,又名参须、参肉,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气虚体弱、神疲乏力等症状。
3. 银杏,银杏,又名白果,具有活血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症状。
4. 甘草,甘草,又名甘遂、光遂,具有润肺止咳、解毒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咳嗽、水肿等症状。
5. 黄芪,黄芪,又名黄精、四芪,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气虚体弱、久病体虚等症状。
6. 何首乌,何首乌,又名乌发、黑藤,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肝肾不足、脱发等症状。
7. 枸杞,枸杞,又名宁夏枸杞、宁夏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益气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肾虚、眼睛干涩等症状。
8. 菊花,菊花,又名野菊花、菊苣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常用
于治疗头痛、眼睛干涩等症状。
9. 茯苓,茯苓,又名茯神、茯苓皮,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肿、腹胀等症状。
10. 薏米,薏米,又名苡仁、薏苡仁,具有利湿渗湿、健脾利湿的功效,常用
于治疗湿热、水肿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字大全,每一种中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在使用中草药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并遵医嘱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草药,从而更好地保健和治疗疾病。
妇科病症中草药秘方
![妇科病症中草药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c489bfcbb14e852458fb577f.png)
妇科病症中草药秘方妇科病症中草药秘方1. 阴痒:野菊花15g,蛇床子15g,苦参3g,白芷10g,水煎服或冲洗阴道。
对滴虫、霉菌、细菌均有效。
2. 盆腔炎:马鞭草、鱼腥草、一枝黄花各15g,水煎服。
3. 盆腔炎:马鞭草15g,鱼腥草20g,何首乌15g,赤芍20g,凤尾草15g,水煎服。
4. 盆腔炎:虎杖30g,黄芩、黄連、黄柏各15g,有包块加丹参10g,每天1剂,加水煎至100毫升,待药液温度降至38C左右行保留灌肠,10次为1疗程。
行经期间暂停治疗。
5. 盆腔炎:败酱草30g,红藤15g,大黄10g,丹皮12g,山栀12g,赤芍12g,元胡12g,川楝子12g,黄柏12g,泽泻12g,车前草12g。
水煎服,1日2剂,分4次服。
也可1剂分早晚二次服,另一剂浓煎成200毫升,分早晚二次保留灌肠。
6. 慢性盆腔炎:(1)白花蛇舌草30g,当归15g,赤芍20g,黄毛耳草10g,红藤15g,败酱草10g,水煎服。
(2)白花蛇舌草45g,穿破石10g,入地金牛9g,水煎服。
(3)白花蛇舌草45g,穿破石9g,败酱草15g,水煎服。
7. 不孕症:鸡蛋1个,打一个口,放入红花1.5g,搅匀,蒸熟即成。
经期后一天开始服,1天1个,連服9个,坚持3-4个月经周期。
8. 抗早孕:益母草40g,王不留行30g,天花粉30g,当归尾24g,桃仁24g,川芎15g,莪术24g,川牛膝24g,炒山楂24g,地蟞虫10g,丹皮24g,赤芍20g,桂枝7g,服9-10剂。
9. 妇女子肿:马兜铃藤、香附、广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
马兜铃藤专治妇女子肿。
10. 女子癔病:龙胆草研末9g,日服二次。
常见中草药药物中英文名称
![常见中草药药物中英文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3e2a0c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6.png)
常见中草药药物中英文名称中草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这些中草药药物通常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较好的疗效,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中草药药物的中英文名称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中草药药物的中英文名称,供大家参考。
1. 当归(Danggui)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它具有调经止痛、补血活血的作用。
2. 白芍(Baishao)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肝脾虚弱。
它具有活血、调经止痛、养血止泻的作用。
3. 黄连(Huanglian)黄连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炎、消炎作用的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
4. 甘草(Gancao)甘草是一种中草药,具有补脾益肺、调和诸药的作用。
它常被用于治疗咳嗽、胃炎等疾病。
5. 人参(Renshen)人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提神醒脑的作用。
它常被用于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6. 当地黄(Shudi)当地黄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肾虚引起的一些相关疾病的中草药。
它有利尿、防止肾功能的衰退的作用。
7. 川芎(Chuanxiong)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
它常被用于治疗头痛、月经不调等疾病。
8. 桂枝(Guizhi)桂枝是一种具有温通的作用的中药,被广泛用于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9. 头孢(Cefuroxime)头孢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10. 银花(Yinhua)银花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和发热的中草药。
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药物的中英文名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草药也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了解并熟悉这些中草药药物的中英文名称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草药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在使用中草药药物时,我们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和疗效。
花类中药巧治妇科病
![花类中药巧治妇科病](https://img.taocdn.com/s3/m/3fd66eb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7.png)
花类中药巧治妇科病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女子为阴柔之体,“以肝为先天”。
肝藏血,主疏泄,与情志密切相关。
妇女的抑郁、焦虑等情志之症,导致肝藏血、疏泄等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经、带、胎、产的各种疾患。
许多花类药都能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调畅气机,如玫瑰花、月季花、合欢花、玳玳花等,临床可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后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如解郁三花汤(玫瑰花10克、月季花10克、合欢花10克)代茶饮,能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导致的焦虑、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对于中年女性的黄褐斑也有治疗效果。
活血祛瘀,养血通经临床上,很多患者因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少、经行腹痛就诊。
中医认为,气血充足,情志畅达,血海才能按时满溢,月经才能如期而至;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则经行腹痛才能减轻。
我们在治疗月经后期或月经量少时,常于补益之品中加入红花、玫瑰花、月季花、蒲黄等活血解郁、通经止痛的花类药,使化瘀而不伤正,气行而血行。
月经量少伴痛经者,可于经前口服调经止痛茶,其组成为:红花3克,月季花10克,红茶10克。
该药茶备孕患者不宜服用。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本草汇言》认为其“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
鸡冠花,味甘涩性凉,能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冠花可治疗毛滴虫阴道炎,并有抗真菌作用。
临床上,可以用野菊花、鸡冠花、蒲公英、马齿苋、苦参、白鲜皮、蛇床子等中药煎汤熏洗外阴,以缓解各种阴道炎导致的外阴瘙痒症。
对于以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妇科常见疾病子宫内膜炎,可使用清热解毒的野菊花、凉血止血的鸡冠花和槐花炭,再配伍白花蛇舌草、茜草炭、棕榈炭等中药,起到抗炎止血之功效。
清热苦泻,透表除邪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外用亦可解毒消肿,常用于治疗围绝经期患者目赤昏花、视物模糊。
金银花芳香疏散,善于透热达表,是治疗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毛囊炎及前庭大腺脓肿。
治疗妇科疾病的几种外用中药药理分析
![治疗妇科疾病的几种外用中药药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6efab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b.png)
拉唑治疗:每日于饭前服用奥美拉唑20mg,2次/d,治疗周期为2周。
实验组在此方案上加以铝碳酸镁进行治疗:1000mg/次,1次/d,于清晨服用药物,连续用药2周。
1.3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依据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2 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综合上述,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1]李宇.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疗效[J].饮食保健,2020,7(9):58-59.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n=50)15(30)32(64)3(6)47(94)*对照组(n=50)9(18)27(54)14(28)36(72)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妇科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的病症,在中医学中是一个重要分支,应用中药治疗妇科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并地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如何把握药性特点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
事实上,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材不多,在上万种中草药中,治疗妇科疾病的外用中药屈指可数。
因此如何掌握这些治疗妇科疾病常用中药的药性、药理,在临床实践中严格把握分寸,合理应用,趋利避害意义重大[2]。
妇科疾病中阴道炎困扰着一部分患者,现我院妇科专家自拟外用方剂,组方包括蒲公英,黄柏,苦参,薄荷,冰片,下文将对上诉5味中药进行药理分析研究,以期扬长避短,为更科、更合理地利用中药治疗妇科疾病提供参考。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3a6d72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0.png)
50种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指生长期仅限于一年或者两年的植物,它们具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特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50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及其应用。
一、黄芩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此外,黄芩还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等疾病。
二、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调解中药方剂的味道,使其更加适合入药。
此外,甘草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三、当归当归是一种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它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等功效。
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四、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草本植物,它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此外,白花蛇舌草还具有解毒、清热的功效。
五、川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舒经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等妇科疾病。
六、酸枣仁酸枣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症状。
此外,酸枣仁还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七、丹参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作用。
丹参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脑血栓等疾病。
八、枸杞枸杞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滋养肝肾、明目的作用。
常食用枸杞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眼睛疲劳。
九、淫羊藿淫羊藿是一种具有壮阳作用的中草药,常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十、柴胡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解表散寒、疏肝宽胸的作用。
柴胡可用于治疗感冒、胸胁胀痛等症状。
十一、蒲公英蒲公英被广泛应用于草本茶中,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蒲公英还可以帮助消化、减肥、排毒。
十二、白芷白芷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十三、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十四、远志远志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症状。
常见中草药及用途
![常见中草药及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67ba2b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2.png)
常见中草药及用途中草药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中国是中草药的故乡,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及其用途:1. 人参(Ginseng):人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滋补养生、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效。
它被广泛用于改善疲劳、提高精力、增强记忆力等方面。
2. 黄芪(Astragalus):黄芪被称为“中草药之王”,被广泛用于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抗疲劳、抗氧化等领域。
它也被用于治疗疲劳、脾虚、气虚、水肿等症状。
3.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在中医中被誉为“妇女之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例如调经、活血化瘀、调理月经不调等问题。
它也被用于治疗贫血、血瘀等一些血液循环问题。
4. 田七(Panax notoginseng):田七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草药。
它广泛应用于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中。
5. 枸杞子(Lycium barbarum):枸杞子被认为是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明目养肝等多种作用的中草药。
它被广泛应用于滋补肝肾、改善视力、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6. 高丽参(Panax ginseng):高丽参是一种具有滋阴养血、益气生津、补脾运化等作用的中草药。
它被广泛应用于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7.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毒消肿、抗感染等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咽喉肿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8. 昆布(Laminaria japonica):昆布被认为具有补充碘的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肿大等问题。
9.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三七具有活血祛瘀、止血止痛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止血等问题。
10. 银杏叶(Ginkgo biloba):银杏叶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记忆力等作用。
柴胡、黄芩、荆芥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
![柴胡、黄芩、荆芥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ea8545e518964bcf847c14.png)
功 以补养 阴血见 长 , 柔 肝平 肝 。 胡与 白芍配 伍 , 能疏肝解 郁 能 柴 既 以治 肝用 之 不达 , 柔 肝益 阴以 补肝 体 , 能 柴胡 配 白芍 疏肝 用与 养 肝 体并 举 , 为体用 兼顾 之最 佳 配伍 。 23 荆 芥 配 黑 姜 以 引 血 止 血 : 芥 归肺 、 经 , 温 味 辛 , 经 .2 . 荆 肝 性 通 络 , 肝气 , 人 血分 , 疏 偏 炒炭 又 能止血 。黑 姜昧 苦 涩性温 , 归肝 、 脾 经 , 于温 中止痛 、 泻及 温经 止血 。二药 均 归肝经 , 长 止 引肝 之血 而
21年 1 01 0月
4 5
的具体 时 间 , 饭 前 、 后 、 腹 、 前 何 时 服 用 ; 口服 还 是 外 提 高患 者 的用 药 依从 性 , 进 用 药 的安全 、 效 、 是 饭 空 睡 是 促 有 合理 , 能提 高 才 用 ; 过有 效 期 的药 品不 论 外 观 有 无 变 化 均 不 能 再 使 用 ; 品 医院 医疗 服务 质量 。 超 药
理 变化均 与肝 主 疏泄 、 主 藏 血等 的生 理功 能 、 理 改变 有密 不 肝 病
可分 的关 系。 傅青 主女科 》 《 中尤其 重 视肝 、 、 脾 肾三者 在妇 人病 中 的关 系 , 如在 “ 水先后 元定 期 ” 经 中指 出 “ 夫经 水 出诸 肾 , 而肝 为 肾 之子 , 肝郁则 肾亦 郁矣 , 而气 必 不直 ” 肾郁 。正 常 受孕 都离 不开 肝 气的调达疏泄。肝为肾之子 , 肝郁则肾郁 , 疏肝之郁, 即开肾之郁 也 。 郁而气 弱 , 脾气受 伤 , 之 气下 陷 , 以脾 精不 守 , 能 肝 则 湿土 是 不 化荣 血 以为经水 , 反变 成 白滑之 物 , 大 补脾 胃并 佐 以疏 肝之 品 , 故 使风 木不 闭塞 于地 中 , 地气 自升腾 于天 上 , 则 脾气 健而 湿 气消 , 自 无 白带之 患。 肝在女 性生 理病 理 中的重 要 地位 决定 了调肝 法成 为 妇科病 首选 之法 。 调肝 之法应 包括 常 规 的柔肝 、 肝 、 肝 、 肝 , 养 舒 疏 以及平 肝 、 肝 、 肝等 法则 , 清 泻 并有 四逆 散 、 柴胡 疏 肝散 、 遥散 等 逍 调肝 名方 ,这些方 药本 身或 在其 临床 使 用时 往往 配伍 舒 肝之 品 , 如柴 胡 、 黄芩 、 荆芥 等 , 文 即探 讨这 三种 药物 的 临床运 用 。 本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01e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1.png)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等相关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乳腺增生等多种病症。
中医在妇科领域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可以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经期长短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经血质地变化等症状。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调理脾胃、活血祛瘀、补益虚损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针灸疗法,如用足三里、关元、足太阴肾经等经穴进行调理。
2.痛经痛经是指在月经来潮期间或前后,出现腹痛、腰酸等症状。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暖宫散寒等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丹参、姜黄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缓解痛经,如用足三里、关元、足太阴肝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中医认为多与肝郁气滞、气血不通有关。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赤芍、丹参、广木香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如用磁针、腧穴贴敷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引起的病症,常见症状为经期腹痛和性交疼痛。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包括行气活血、疏肝理气、祛瘀止痛等。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丹参、赤芍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缓解疼痛,如用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5.盆腔炎盆腔炎是盆腔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的感染性炎症,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增多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丹参、红花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提高盆腔血液循环,如用中脘、关元、足太阴脾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6.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房组织增生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调理中焦等。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177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8.png)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妇科在妇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许多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和中医的诊疗方案。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期过长、过短、过多、过少、不规律等都属于月经不调。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理气血,促进经络畅通。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等,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月经。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它生长在子宫壁上,容易引起月经失调、痛经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采用中药疗法,如桃仁、红花、莪术等可以活血化瘀,缩小肌瘤的体积。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外部,引起周期性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注重调理气血,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丹参等,可以活血化瘀,舒缓症状。
四、盆腔炎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常见症状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主要是清热解毒,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等,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五、阴道炎阴道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阴道黏膜炎症,常见症状有白带增多、瘙痒等。
中医治疗阴道炎注重调理阴道环境,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黄连等,可以抑制病菌生长,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妇科诊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医疗法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功能性和慢性的妇科疾病,中医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时,中医疗法通常需要长期调理,治疗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需要患者坚持治疗。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c5a4e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a.png)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中药的用量标准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以便更好地使用中药治疗各种疾病。
1.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根据中医药理论,当归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一般情况下,当归的用量为6-15克,可以煮水泡服或煮汤饮用。
2. 人参(Panax ginseng)人参是一种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免疫力的中药。
对于体虚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人参是一个有效的药物选择。
一般情况下,人参的用量为3-9克,可以煎煮成汤或用来炖煮。
3. 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陈皮是一种具有健胃、理气作用的中药,常用于消化不良和胃脘胀满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陈皮的用量为3-10克,可以入药方中煮汤或泡茶饮用。
4.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黄芩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的中药,常用于感冒、咽喉炎等疾病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黄芩的用量为6-15克,可以煎煮成汤或入药方中服用。
5.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丹参的用量为6-15克,可以煮汤或入药方中服用。
6. 白芍(Paeonia lactiflora)白芍是一种具有补血、调经、止痛作用的中药,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白芍的用量为6-15克,可以煎煮成汤或入药方中服用。
7.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何首乌是一种具有补肾益精、黑发的中药,常用于肾虚、脱发等问题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何首乌的用量为10-30克,可以煎煮成汤或入药方中服用。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不同的中药对应的用量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用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方来确定。
月经不调的中药治疗方剂
![月经不调的中药治疗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de6b091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0.png)
月经不调的中药治疗方剂月经不调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主要是表现为出血异常或者是月经周期混乱,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女性不孕,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月经不调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方剂1、柴胡白芍治月经不调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
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
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因血热所致之月经先期、经量血多及轻微的非时出血诸症。
实热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黄柏;虚热者,宜以生地、地骨皮为主,配滋阴壮水及阿胶等养血柔阴之品自可收功;郁热者,可以本方与丹桅逍遥散合参化裁治之。
2、当归川芎治月经不调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
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3、地骨皮女贞子治月经不调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
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
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
对患者的引起什么影响1:引发妇科炎症危机月经不调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如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炎等。
所以月经不调很有可能是妇科疾病的信号。
2:引发头疼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就其发病的机率来说,女性要大于男性,这与女性独有的生理特点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与月经有关的头痛,约占女性头痛的20%。
中医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2b56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3.png)
中医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及其应用的相关治疗方法和原理。
一、中医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1.妇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妇科常见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对于这些疾病,中医药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比如针对月经不调,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熟地黄等,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而对于子宫肌瘤,中医药则采用温经止血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有丹参、红花等。
2.中医药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注重调理人体整体功能,增强生殖系统的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精、淫羊藿等,这些中药具有滋养气血、调理内分泌等作用,能够提高卵巢功能和睾丸功能,从而增加怀孕的机会。
二、中医药在妇科疾病中的治疗原理1.中医药通过调理气血来治疗疾病中医药认为,妇科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通过采用中药调理气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症状,达到治疗的效果。
例如,对于痛经的治疗,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来缓解疼痛。
2.中医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中医药认为,妇科疾病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可以改善机体的整体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
例如,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肾气、补益脾胃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中医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方法1.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将中药煎煮成汤剂或制成颗粒、丸剂等形式进行口服,以达到治疗作用。
在内服中药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处方,以提高治疗效果。
2.中药外用中药外用主要是通过将中药制成药物糊剂、洗剂、贴敷剂等形式进行外用,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
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
![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7ee9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b.png)
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中药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许多常见中药具有独特的药性及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当归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
其含有的活血化瘀物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二、川芎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具有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经闭痛经和产后痛等疾病。
川芎中的活血化瘀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三、柴胡柴胡为茜草科植物,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肝胆不和、肝郁气滞等疾病。
柴胡在中药中的药物组分有助于舒缓肝气郁结、解决情绪焦虑,并能清热解毒,改善肝胆功能。
四、白术白术为睡莲科植物,具有健脾益气、除湿止泻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脾虚湿滞、脾胃不和等疾病。
白术中的活血止泻成分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并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五、黄芩黄芩为唇形科植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和湿疹等疾病。
黄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和清除病毒,改善咽喉不适。
六、川贝母川贝母为忍冬科植物,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和肺痨等疾病。
川贝母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道炎症,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综上所述,常见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对人体的作用也各有差异。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疾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中药的疗效需要时间积累和调理,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使用中药的同时,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中药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e539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2.png)
中药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导言:妇科疾病是指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实践证明,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中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中药在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月经不调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和量的异常。
中药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中药调经补血方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因此调理气血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向。
常用的中药调经补血方包括当归、川芎、熟地、枸杞等。
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的作用,通过调理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月经不调的目的。
1.2 中药温经散寒方部分月经不调患者是由于寒凉侵袭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中采用温经散寒的中药方剂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包括艾叶、肉桂、附子等。
这些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寒凉所致的月经不调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二、中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肌层的肿块。
中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 中药理气活血方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因此调理气血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常用的中药理气活血方包括桃仁、赤芍、香附等。
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作用,能够缓解子宫肌瘤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2 中药消肿止血方子宫肌瘤的患者在月经期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因此中药的治疗也要考虑到止血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消肿止血方包括生地、莪术、乌药等。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消肿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子宫肌瘤出血的情况。
三、中药对卵巢囊肿的治疗作用卵巢囊肿是卵巢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液体积聚肿块,常引起月经不调、腹部不适等症状。
中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3.1 中药消散卵巢囊肿方中医认为,卵巢囊肿主要是由于气滞引起的,因此疏通气机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妇科病的中医治疗
![妇科病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b9041d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2.png)
妇科病的中医治疗妇科病的中医治疗当归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
它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
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
白芍《日华子本草》评价它:“治风补涝,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
”《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
”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黄芪黄芪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
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的作用。
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珍珠珍珠历来是名贵的中药材,对皮肤有特殊的滋养保健作用,能保持颜面细腻白嫩,并可促进人体细胞再生,防止衰老,延缓皱纹的产生。
中医认为它具有养阴安神、镇心熄风清热、解毒生肌等功效,可治眩晕、头痛、耳鸣、烦躁、失眠、惊悸等病症。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偏方月经不调(来经提前或推迟均在7天以上)干藕节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一日三次,一次2钱,服完即可每月来经。
妇女白带(白带多、有异味)生鸡蛋一只,从一头敲一小洞,将7粒白胡椒装入蛋内,用纸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连吃一星期,忌吃猪血、绿豆。
血崩(月经量太多)黑木耳3两,炒干研成粉,红塘水送服,一次3钱,一日二次。
闭经(少女18岁后和非怀孕妇女二月以上不来月经)茄子切片晒干,炒黄研成粉。
黄酒送服,一日二次,一次5钱,十天可愈。
外阴痒葱白连根一两,花椒10粒,一起煎水一碗,洗,每天二次,共洗3天。
通经(来经时腹痛)用丝瓜筋一次一两,烧一碗汤服,一日二次,7天痊愈。
产后缺乳莴苣籽5钱,煎汤一碗,加白糖一次服下,一日二次,5天后乳汁充足。
女性患有妇科疾病的症状一、盆腔疼痛盆腔疼痛分两种。
有的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的排卵期感到下腹部一侧非常疼。
这种疼痛一般只有两三天。
但如果疼痛持续不断,就应检查是否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或盆腔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妇科病的7种常见中药
*导读:妇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美丽和健康,中医推荐几种治疗妇科病的常见中药,这些中药有当归、珍珠、黄芪、枸杞子、白芍、芦荟和川芎。
……
当归、珍珠、黄芪、枸杞子、白芍、芦荟和川芎。
这几味中药作用机理不同,治疗的妇科病也有所不同,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1、当归:
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
它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
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
2、白芍:
《日华子本草》评价它:“治风补涝,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
”《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
”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3、黄芪:
黄芪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
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的作用。
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4、枸杞子:
枸杞子是我国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可滋阴养血,益肝补肾,能明目润肤,乌发养颜。
《重庆堂随笔》评价它:“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
”《中药大辞典》认为它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5、珍珠:
珍珠历来是名贵的中药材,对皮肤有特殊的滋养保健作用,能保持颜面细腻白嫩,并可促进人体细胞再生,防止衰老,延缓皱纹的产生。
中医认为它具有养阴安神、镇心熄风清热、解毒生肌等功效,可治眩晕、头痛、耳鸣、烦躁、失眠、惊悸等病症。
6、芦荟:
对女性来说,芦荟是最熟悉不过的美容品。
中医看来,芦荟能治疗清热、通便、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等症。
7、川芎:
川芎在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有效。
壮筋骨,调众脉,养新血……”《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