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雷海宗先生
对奴隶社会见解的转变
雷海宗开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按照五种生产方式的体系来 讲授历史,研究历史。他到1955年时对奴隶社会历史的见解如下:雷海 宗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按其生产方式的不同,亦即社会性质的 不同来划分其各个历史阶段,则有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氏族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世界史的 分期必须参照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严格地按照年代划分成下列五个时 期:(1)、氏族社会,公元前3000年前,是人对自然进行斗争和阶级出现 之前的氏族社会时期。(2)、上古,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5、6世纪间, 此时世界上几个发展较快的地区都进入奴隶社会,阶级斗争主要是奴隶 主与奴隶的斗争,但各地之转入封建社会时间早晚有所不同,以中国进 入封建社会为最早。(3)、中古,公元5、6世纪间至17世纪,世界各重要 地区都进入封建社会。(4)、近代,公元1640至1918年,其特征是资本 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与支配。(5)、现代,自1917年十月革命至现在,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时期,总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 范围的发展并将取得最后胜利,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区统治的削弱与走 向最后灭亡。雷海宗先生源自雷海宗先生生平简介
雷海宗 (1902年6月18日-1962年12月25日) ,原名雷得义,字伯伦。著名历史学家, 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教授。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文化形态史》、《西 洋通史》、《中国通史》等。提倡兼顾考证和综合,是“战国策派”、“清华学派”代表 人物之一。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 生于河北永清县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17年,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1919年至1922年 清华学堂高等科。此后考取公费,入芝加哥大学留学,主修历史学,辅修哲学。1927年以 《杜尔阁的政治思想》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美国著名中古史家詹姆斯· 汤普逊。 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系主任,金陵女子大学历史系教授,武汉大学史学 系和哲学教育系教授。 1932年后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和文学院代理院长), 对清华大学历史学科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后其学生何炳棣回忆当时系中几位重要人物时 说:“当时陈寅恪先生最精于考据,雷海宗先生注重大的综合,系主任蒋廷黻先生专攻中 国近代外交史,考据与综合并重,更偏重综合。” 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逝世。1957年“反右”中因为在《人 民日报》的一次座谈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自1895年恩格斯死后 发展停滞”的讲话,而被打成右派,成为重点批判对象,长期患有肾病,并出现血尿。 1961年摘帽后,即很快不顾病体,重登讲台。 雷海宗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培养了众多史学名家。其为人先人后己,严己宽人,深受师生 敬爱。有“声音如雷,学问如海,史学之宗”的美誉。潘光旦1950年曾赠诗:“不争两字 见平生,全部工夫铸史成”,为雷海宗生平写照。
论传统文化对中国军事的的影响
论传统文化对中国军事的影响刘世奥3140104591(工科实验班建筑与土木)摘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军事的影响。
积极影响包括以和为贵所带来的爱好和平的慎战观以及安土重迁所造就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消极影响包括重道轻器阻碍了军事器械的发展,传统的中庸思想阻碍了军事领域的创新。
中国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积极的一方面传承并发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军事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综述一个国家的军事,具有着这个国家鲜明的烙印。
不管是军事装备,军事人才,军事思想,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方。
而这种不同,追本溯源,是由其文化积淀所致。
对于中国军事,尤其是军事思想,这种文化烙印尤为突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传统思想没有被外来侵略所打断的国家。
这种良好的文化延续性,让中华文明灿烂辉煌。
任何一件事,都有其两面性,文化对中国军事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这个问题,能够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论述。
2.传统文化对中国军事的积极影响2.1以和为贵传统思想与爱好和平的慎战观以和为贵,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孔子孟子等儒家人士在乱世中提出来的社会理想。
和为贵,强调的是一种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人与上天的和谐。
不管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老子的所说的“兵者,不祥之器”,人们希望能够通过非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种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的战争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好和平,慎于战争。
何为慎战?慎战不是惧战,而是不轻易发动战争。
谨慎的对待战争,不穷兵黩武,不草率用兵。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但是其又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就是不到危险的时候不要轻易用兵。
此外,作为中国经典兵书,《孙子兵法》为历代军事将领所推崇,而孙子的思想也有着以和为贵的影子。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 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兵器种类繁多,那么,在造字时代,哪种兵器最具有代表性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兵”字的构形中找到答案。
“兵”甲骨文写作,左右两边的构件是两只手,中间的构件是“斤”,也就是斧头,整字是通过两只手捧着斧头的形象来表示兵器的。
可见,斧头在造字时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兵器。
以前我们谈到过的取象于斧头的“王”字,也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佐证。
《说文》:“斤,斫木器也。
”“斤”的本义就是“斧头”,如《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成语“运斤成风”,其中的“斤”用的都是本义。
斧头的起源很早,在旧石器时代,斧头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斧头重量较重,可以用来猎杀动物,分割肉类,砍伐树木,还可以用来制造别的生产工具。
可以说,斧头是人类最为原始也最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在先民制服与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斧头也成了先民所崇拜的图腾之一。
神话传奇中,盘古开天辟地所使用的就是斧头,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只缸上绘有鹳鱼石斧图,金文族徽中有斧形图案。
在特地的兵器消失以前,先民们曾用部分生产工具当做兵器(这种形式始终流传到今日)。
在石器时代,斧头的杀伤力在众多的生产工具中可谓首屈一指,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兵器的代表。
古人在造“兵”字时选用“斤”作为兵器的代表,正是石器时代文化信息的遗留。
“兵”字在小篆中写作,上面的构件已经发生了讹变,象形性降低,已经难以看出斧头的外形了。
隶变后作,上部定形为“斤”,小篆中下面表示两只手的构件简化成了,上的一横又和“斤”粘连在一起变成了“丘”。
“兵”的本义是兵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也就是士兵。
旧社会对兵痞常贬称为“丘八”,正是由于隶楷之后,“兵”字的构形理据变得模糊,人们依据楷书“兵”字的写法而做出了错误拆分。
《太平御览》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东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皇帝为苻坚)有一个大将叫慕容垂,此人是军事天才,据说一生从未打过败仗。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心得体会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心得体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觉得熟悉,之前就看过这本书,当时就被书中的言论震撼到,但没有细细研究作者的背景。
看过简介之后明白原来这是本翻印再版的书。
雷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在此前已经出版过不只五次,每一此都获得最高评价,启发一代人。
其实,对于一个女生我来说,我是对中国的兵没有什么兴趣的,当时看是因为要找资料,在图书馆随手看到这本书,觉得与我的选题很合适,翻翻看,结果停不下来。
可能因为雷先生在国外学习的原因,看待中国本土的文化时也会和西方做对比,把各种事件连接起来,变成有脉络的一串内容。
细看雷先生的经历,这些都是在他之后路上,帮助他看的更高更远的工具。
雷先生于1927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
雷先生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
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看完这段简介,就明白何人能够在这样的高度看世界历史,能从容,优雅的为大家解答历史与文化的种种疑惑。
纵观这本书,这是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但却处处不见明显的历史,而是微小处涉及历史。
全书可以说是,雷先生近几年的文章汇总,而且这本书写与上个世纪的书,在今天再版多次看来仍然思路清晰,一点没有隔阂,这就是雷先生的功力了。
书在排版上很新颖,没有采用那种字遍布全页的布局,而是在页边留下空白,作为批注解释用,虽然这样看来有些像是教科书,但是在历史书籍中,最忌讳的就是满面文字,让人压抑到无法喘气。
所以这本书的排版正合我的胃口。
脉络来看,作者写到中国的兵,无兵的文化,家族制度,中国的元首,历史两周春秋。
包含作者在面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时,无论怎么变换都是,结合中国与外国的历史,放在一起整合,加入自己的理解,变成在世界史中,历史长河里,这件事情如何变换。
读完之后,获益良多。
大家都对雷先生的课赞不绝口,虽然如今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雷先生的课堂,却可以从书中再次感受这位‘大家’的风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纷繁。
在这些丰富的文化中,军事与战略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到现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发展演进,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于自卫和国家安全的关注,更蕴含了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思想。
1. 军事思想的起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孙子兵法》是最早的军事典籍之一,它记载了中国古代将帅们的智慧和谋略。
《孙子兵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等,这些原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
2. 兵器与战术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不仅包括了战略策略,也涉及到了兵器与战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兵器制造水平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例如,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使得中国的战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古代的战术也经历了多次演变,如分兵迂回、诱敌深入等,这些战术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军事伦理与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不仅注重于战争本身,还凸显了军人的伦理和人文关怀。
古代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表达对军人的赞美和敬意。
同时,军事伦理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强调军人要有忠诚、正直和勇敢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了中国军人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4. 和平思想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并非一味强调战争和冲突,也有着强烈的和平主张。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强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认为“以战养和”、“和为贵”。
他们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而非通过战争,这种和平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是中国历史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和平稳定的追求。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战争,也对今天的军事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将其融入到现代军事建设和国家安全战略中,为实现国家强盛和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
孙子兵法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孙子兵法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法经典,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被视为军事领袖的必备读物。
这部书非常重要,不仅因为它提供了实用的战术指导方针,更因为它渗透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将围绕孙子兵法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进行探讨。
第一步,解析孙子兵法传统文化的起源。
孙子兵法所处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思想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子兵法涵盖了伦理、礼仪、宗教、哲学等多个方面,将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了战争中,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有深度的理论体系。
第二步,分析孙子兵法传统文化的精髓。
孙子兵法中蕴含了很多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例如阴阳思想、道家思想等等。
比如,孙子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原则,这个原则可以被解释为阴阳哲学中互相依存的思想。
他认为,人不能对立面没有认识,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敌人的弱点才能取得胜利。
同样,孙子关注的是“以和为贵”,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宗教道德观念的精髓所在,要求君王和军队应该以仁爱、同情和谦虚为核心价值观。
第三步,阐述孙子兵法传统文化的流传过程。
孙子兵法源远流长,自古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各地也广泛传播。
孙子兵法的翻译和传播活跃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
孙子兵法已经成为了许多商业书籍和管理学类书籍的重要部分和参考书。
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解读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
总之,孙子兵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密不可分,它不仅是古代中国兵法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之一。
孙子兵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哲学和思想精华融入到战争之中,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形成了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军事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军事文化中国的军事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当时的战争主要是城邦之间的争夺,战争形式以城池攻防为主。
为了备战,商朝的统治者不断重视军事技术,并组织大规模的军队。
商朝的士兵不但要学习基本的军事战术和技能,还要经常进行体能训练和武器维护。
这些训练使得商朝的军事力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成为当时周边国家的霸主。
到了春秋及战国时期,中国的军事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已经不限于城邦之争,逐渐演变成为全国性的战争。
军事战术也由简单的步兵对峙发展为阵型矩阵,如鱼鳞阵、长蛇阵等,同时还出现了联合作战的战术。
在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技术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出现了新型武器如弩和戟,导致战争的残酷程度不断升高。
秦朝时期中国的军事文化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秦始皇曾经下令全国实行兵役,兵士需要每年服役3个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韧性。
此外,秦朝还重视工程建设,大规模修建长城,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的安全。
汉朝时期,中国的军事文化承袭了秦朝的传统并进行了改进。
汉武帝刘彻下令设立了“武艺博士”,培养精通军事的人才,并建立了专门的军事研究机构,对战争的作战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同时在装备上,汉朝的军队使用的兵器装备与秦朝类似,但通常是更轻便的版本。
汉朝还制定了一系列军事上的法规,并为军士设立了奖励和惩罚制度,以提高士兵的积极性。
唐朝时期,中国的军事文化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皇帝特别重视军事政策,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制度,并不断改进武器装备。
唐朝还重视军事训练和战斗技能,并编写了大量的军事书籍和教材,培养了许多出色的将帅和指挥官。
这些都为唐朝的军事战术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军事文化已然成熟。
明朝时期,军队开始使用火器,战争形式向更加破坏性的远程战争转变。
清朝时期,中国的军事发展在装备技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引进西方火器、改进铁炮、提高钢铁冶炼技术等等。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一、此所云中国文化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 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 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 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者已夭折,或者已转易,或者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
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泛博中华民族。
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三、试寻求其特征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①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
先后摆布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
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 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份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
若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 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 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 为何 (第四特征)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4、中国文化的两大古怪点①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后两千年的中国,居然不见进步之可怪(第五特征)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②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罗素:“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第六特征)5、严几道译《社会通诠》,根据其说来看中国的感受:①长期停滞之可怪②难于判断中国究竟在社会史上哪一阶段③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
建军节特别专题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建军节特别专题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建军节特别专题: 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与传统价值观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日,每年的8月1日被定为建军节。
中国军队一直以来都秉持着独特的军事文化与传统价值观,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和军事辉煌的结晶。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与传统价值观,以展示中国军队的精神风貌。
一、坚定的国家意识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坚定国家意识。
中国军队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中国军队的文化传统中,忠诚、爱国和勇敢是军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无论是在解放战争年代,还是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军队始终以保卫祖国和人民为使命,奋勇担当,诠释着中国士兵的军事精神和职责。
二、团结协作的战斗精神团结协作是中国军队的重要军事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中国军队注重团队精神,强调协同作战和战友情谊。
在中国军队中,不分军衔和级别,所有官兵都平等对待,携手并肩,并且讲究全体主义和协商决策。
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军事文化使中国军队在各项任务中充满活力,并能更好地完成使命。
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强调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军队历经沧桑和艰苦岁月,形成了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作战意志。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抗击外敌侵略,还是在现代军事演练中,中国军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韧的战斗态度。
这种勇敢无畏的军事文化为中国军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一切敌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崇尚和平的理念和平是中国军队的核心军事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中国军队一直以来积极践行着和平发展的理念,强调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国军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军队的和平使命意识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也展现了中国军队建设和发展的独特价值观。
总结:中国军队的军事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独特魅力。
坚定的国家意识,团结协作的战斗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崇尚和平的理念是中国军队矢志不渝的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军事篇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军事篇展开全文【军】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共一万二千五百人。
古代以军为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
春秋时各大国多设有上、中、下三军,三军约有车千乘,士兵三万余人。
后来,晋、吴等国曾扩到五军、六军。
如:“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谋攻》)【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如:《左传·哀公元年》记:“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注:五百人为旅。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谋攻》)【卒】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春秋时军队组织,一百人为卒。
齐国二百人为卒,见《管子·小匡》载:“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
”《谋攻》:“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五人为伍。
《左传·桓公五年》:“为焦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谋攻》:“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哨】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宋史·宋琪传》载:“左右哨各十指挥。
”清代勇营编制,百人为哨,三哨为旗,五哨为营。
如:“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
”(《谭嗣同》)【三军】春秋时代,大国多设三军。
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
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
三军各设将、佐,以中军为三军统帅。
齐、鲁、吴诸国也设中、上、下三军。
如《左传·桓公五年》记:“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王为中军,虢(guó)公林父将右军,周公黑肩将左军。
”此外,《商君书·兵法》中说守城之法分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意思是壮男作战,壮女治守备,老弱收集供应食物,以全力抵御敌军。
【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中、左、右(或中、上、下)三军,由主将所处的中军发号施令。
后来就引申指代主将(帅)为中军。
如:“自将三千人为中军。
”(《李愬雪夜奔蔡州》)又,清代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管辖的绿营兵(汉兵)分别称作督标、抚标、提标、镇标,标的统领官叫中军。
中国经典兵书的文化价值与现实应用
中国经典兵书的文化价值与现实应用中国经典兵书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之一。
这些兵书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智慧和文化价值,不仅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价值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经典兵书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中国经典兵书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些兵书不仅是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中,《孙子兵法》、《武经七书》、《三十六计》等兵书被誉为中国经典兵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孙子兵法》首篇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表明了兵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国家安危和生死存亡问题的严重性。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兵书之一,体现了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和军事理论,被誉为“兵书之祖”。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兵器制造和使用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兵器制造和使用技术。
《武经七书》的作者应该是位于北方的长城防线上的防御方,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兵器制造技术写成了书,这些内容对后来的兵器制造和使用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十六计》是一部兵法书,被誉为“诡道之典,群策之书”。
这部书中的“计”和“策”有着不同的意义,计是指一种诡计和谋略,策是指一种对抗计的策略。
《三十六计》表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战略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实应用中国经典兵书不仅在文化价值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应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和武器技术的发展,中国经典兵书中的某些理论仍然能够为现代战争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孙子兵法》中的“虚实”、“居高临下”、“节约兵力”等一些理论都可以为现代战争中的战术和策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其中的“节约兵力”理论在现代战争中尤为重要,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兵力使用效率,是现代战争中的必要要求。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书报告
读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雷海宗(1902-1962,河北永清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20世纪30, 40年代战国策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于1938年12月所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可谓是其史学思想与现实主义思想的综介体现。
在此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史观,也可以看到在1938年全民抗战的时代背景下,雷海宗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如何战胜日寇,在战火纷飞的世界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复兴的深刻探讨。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可以说是雷海宗先生的成名作,也最能反映其学术成就以及思想。
同时,这本书还是从“兵文化”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
通过阅读本书以及了解本书的写作和编写情况,我发现它并不能算作雷先生的学术专著,只能算作一本论文集。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编、下编、附录。
上编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和批判。
包括《中国的兵》,《中国的家族》,《中国的元首》、《无兵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两周》。
我把上编也分为三个部分:前三篇主要写了秦朝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第四篇主要写的是秦汉以下中国兵文化的衰落,最后一篇是雷先生运用文化形态史观的方法合论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特征。
下编则收录了《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
这两篇文章是中国抗战爆发后,雷海宗针对抗战建国中的中国所发表的看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
本书的附录收录了《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一文。
在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以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一.中国的兵作者从“零散材料的许可范围内看看由春秋时代到东汉末年当兵的是什么人,兵的纪律怎样,兵的心理怎样;至于制度的变迁不过是附带论及,因为那只是这种精神情况的框架,本身并无轻重。
”并且相信兵的精神是看清一个民族盛衰的方法。
春秋时代虽然有平民当兵,但是士族才是当兵的主体。
当时的贵族踊跃参军,视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
“士族子弟自幼接受文武方面的教育”,打仗全无怕死心理。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与兵家学派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与兵家学派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是军事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沉淀,是一种针对战争与军事运作的思考方式。
兵家学派则是围绕兵家思想展开的理论体系,具有对战争策略、兵法原理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从兵家思想和兵家学派的发展、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深厚内涵。
一、兵家思想的发展兵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军事实践,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兵家思想就开始逐渐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学说。
兵家思想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军事家和军事思想家。
孙武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思想的开山之作,它将军事战略和战术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和阐述。
《孙子兵法》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战争胜负和军事指挥的原则,对后世军事家和军事组织具有深远影响。
同时,其他兵家代表人物如吴起、尉缭等也产生了重要的军事著作,对兵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贡献。
第二个阶段是秦汉时期,这个时期兵家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与应用。
著名的战国七子中的张仪和田单都是受到兵家思想影响的军事家,在战争中表现出色。
此外,秦朝的始皇帝还通过推行兵器法、增强军事力量等手段,进一步发展了兵家思想。
二、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特点1. 孙武孙武是中国军事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孙子兵法》是兵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孙子兵法》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原则,提出了对敌人和自己情报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智谋和策略进行战争决策的重要性。
2. 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位大将,他的兵家思想集中在《吴起书》中。
吴起提出了“势短者攻,势长者守”、“攻必速,守必固”等原则,强调战争时机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兵力的必要性。
3. 尉缭尉缭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战略家,他的兵家思想体现在《尉缭子》中。
尉缭从战略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战争胜负的因素,强调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智谋与政治手段,以获取优势和稳定局势。
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及其实践
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及其实践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古代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具有其独特性。
本文就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及其实践进行探讨,并从军事思想、军制制度、军事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军事思想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以阴阳五行和兵法为核心。
阴阳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应用于军事方面具有广泛的意义。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天地万物都由五行构成,阴阳相生互化。
这一理论应用于军事上,就既可以指导兵器的制造,又可以解释战争规律,还可以规范指挥军队的行为等。
兵法是古代军事思想中的重要分支,它是以研究战争规律和制订保卫国家的军事策略为目标的一门科学。
在中国历史上,《孙子兵法》、《孟子》等兵法法典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实践,并成为后人研究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
二、军制制度中国古代的军制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军队是部落式兵团,随着国家的形成,兵团逐渐演变为国家正规军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繁,各国都有自己的军队,并逐渐形成了以主力大军和游击部队相结合的作战模式。
秦汉时期,统一了中国的各个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和军制,为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唐宋时期,各地设立镇抚使、节度使等地方军队,进一步完善了军制制度。
明清时期,由于战争较少,军队主要以防御为主,建立了城防制度,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军队改革。
三、军事科技中国古代的军事科技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战争中,军队的兵器、装备和先进科技的应用非常重要,几乎是成败的关键之一。
古代中国的军事科技以制造军用兵器为主要内容,其制造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兵器制造方面,古代中国出现了强弩、炮仗、硫磺炸药等武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力。
另外,古代中国还在城池防御、军事兵法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取了不少科技手段和防御方法。
四、军事文化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兵学文化
一、孙子兵法有人把中华文化概括为“兵、医、农、艺”,兵列榜首,这可能是为了说明中国是一个兵学思想发源较早而又著述颇丰的国度。
就中国兵学文化里的思维特色看,它至少还有整体性、兼容性和思辨性三个特点。
《孙子兵法》有关争议,孙子(孙武)和孙膑。
军队数量,作战方式。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五种间谍:因,指用敌方人员为间;内,收买敌国官吏;反,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死,间谍本人有意传播假情报,致被敌方处死;生,派人去敌国,能生还报告情况。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20钟;萁杆一石,当吾20石。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予之,敌必取之。
能使敌之自至者,利之也。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投之无所入,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示以远,速其道里,先敌至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
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一个称职的将领须具备五方面素质,即要有智慧(运用智谋)、信誉(赏罚有信)、勇力(勇敢果断)、威严(严格执行纪律)、仁德(宽待士兵)。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防与军事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防与军事建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而这一传统文化对于国防与军事建设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防与军事建设之间的联系,并分析其对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影响。
一、道德风尚与国防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倡导正直善良、忠诚勇敢的品德。
这种道德风尚不仅对于个人的行为有着指导作用,也对国防与军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道德风尚促进了军队的纪律和规范。
传统文化强调忠诚和服从,培养了军人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种风尚使得军队能够保持高度纪律,提高作战效能。
其次,道德风尚树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为根本,军为民之军。
这种观念使得军队与民众之间建立起了密切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一心的局面。
在国防建设中,良好的军民关系能够为军队提供坚实的后方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国家整体安全的实现。
二、智慧与战略中国传统文化教导人们智者才能制胜,智慧成为国防与军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对于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军事实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注重智慧的积累与传承。
古人们的智慧思想在“兵书”等经典中有着深刻的表达和总结,这些智慧成果对于今天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通过将智慧传承下来,使得现代军队能够在制定战略和战术时受益匪浅。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智者的决策能力。
在军队中,智谋高超的领导者能够制定出明智的战略和战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由于古代军事思想注重智谋,目前中国军队在使用军事智能和信息化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三、文化自信与军事实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
追求文化自信是中国近年来的重要政策,而这种文化自信也为国防与军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文化自信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自信使得军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更加坚定的信仰,增强了军队士气和斗志。
文化自信也使得军队在外交交往中能够更好地展示自身的形象,增加国际声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军事与战争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追求。
这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坚韧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战争文化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兵家学派为后世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兵家学派主张以智取胜,强调谋略和战略的重要性。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孙子,他的《孙子兵法》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中强调了兵法的重要性,包括兵力、地形、指挥、军纪等方面的内容,为后世的军事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国的军事与战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军事与战争文化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例如,古代的兵器制造技术非常发达,中国的剑术、弓术、枪术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争文化还体现在礼仪和道德观念上。
古代中国的将军们注重礼仪,他们要求自己不仅要有过人的武艺,还要有高尚的品德。
这种将军的形象被后人称之为“文武双全”,成为中国军事传统中的典范。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和和平的思想也对军事与战争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们普遍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和平才是最终的目标。
因此,他们在制定战略和战术时,注重减少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尽量避免无谓的伤亡和破坏。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争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军事技术的革新使得战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现代军事与战争文化强调综合国力的提升,注重军事科技的发展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同时,中国军事家们也在不断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争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对于和平的追求。
《长城砖系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随笔
《长城砖系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书籍简介 (3)1.2 写作背景与目的 (4)二、长城与中国文化 (4)2.1 长城的历史背景 (5)2.2 长城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6)2.3 长城与中华民族精神 (7)三、长城与中国兵 (8)3.1 长城在军事防御中的作用 (10)3.2 长城与中国古代兵法 (11)3.3 长城砖上的铭文与故事 (13)四、长城砖的制造与流传 (14)4.1 长城砖的原料与制作工艺 (15)4.2 长城砖的流传过程 (16)4.3 长城砖的现代价值 (17)五、长城砖与地方文化 (19)5.1 长城砖与当地民俗 (20)5.2 长城砖与地方传说 (21)5.3 长城砖与地方建筑 (22)六、长城砖与现代社会 (24)6.1 长城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5)6.2 长城砖在现代艺术中的表现 (27)6.3 长城砖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28)七、结论 (30)7.1 长城砖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31)7.2 长城砖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32)一、内容概括长城砖的象征意义与军事价值:书中详细描述了长城砖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保卫疆土的军事功能,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和国家坚定的意志。
长城及其背后的文化元素以及战术布局展示了一种结合地理与军事策略的绝佳案例。
中国文化与军事思想交融的深度分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学、道学在军事思想上的影响,书籍探讨了古代中国军事哲学中的伦理观和战略思维。
儒家强调的仁爱和礼仪,以及道家倡导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如何转化为军事战略和艺术中的精髓。
这些内容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战争和人类命运与自然规律的认识,形成独特的军事理念。
中国兵器的历史演进及其文化内涵:本书对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兵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不同的兵器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工艺水平,体现了中国匠人的精神和对兵器的独到理解。
中国古代的军队与战争文化
中国古代的军队与战争文化中国古代的军队与战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古代中国的军队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而存在,更是承载了中国人民的荣誉与尊严。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军队的起源、战争文化的体现以及影响等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军队与战争文化。
一、中国古代军队的起源中国军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部落战争。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文明就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军队体系。
这些军队主要由武装力量与统治者的亲属组成,负责保卫土地、对抗侵略,确保统治者的地位与权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军队的组织结构逐渐完善,兵种也日趋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各国纷纷加强军队建设,兵器装备也越来越精良。
兵器的发展对战争的方式和战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战争文化的体现中国古代军队与战争文化的紧密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古代中国重视军事的同时,也注重武德与武术的培养。
武德被视为士兵的核心素养,鼓励士兵忠诚、纪律和勇敢。
同时,古代中国人注重武术修炼,崇尚勇猛与技艺,将武术融入战斗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战争文化。
其次,古代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注重用兵之道,强调智谋与谋略的运用。
孙子兵法作为古代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典籍之一,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兵法之一。
孙子兵法中强调军队的灵活性、战斗节奏以及智慧指挥官的决策能力。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军事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军队与战争文化还体现在军旗、军器等战争标识与符号的运用上。
古代中国军队常常在战场上使用鲜明的军旗,既起到了指挥作用,也传递了一种秩序与力量的象征。
同时,中国古代精湛的冶铸技术也使军器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兵器锻造、弓箭制作等。
三、军队与战争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军队与战争文化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军队的存在与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与统一。
同时,战争文化也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塑造了中国人民对于和平、忠诚与勇敢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
齐国管仲时期的兵制,即工商人没有军事义务,只 有十五个士乡的人才可以当兵,这些士都是世袭的 贵族,历来以战争为主要职务。在管仲变法之后, 农民有了当兵的责任,只是并不是全体农民都要当 兵,而是挑选其中的优秀分子当兵。
战国
国君成为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开始没落。工商阶层 开始渗透入政治。各国开始实行军国主义政策,每 个国家至少都鼓励每个男子上阵参军;为达到灭国 的目的展开了大量的战杀以削弱他国实力。 战争的残酷带来普遍厌战的心理,比如墨家。
秦代
秦统一后,收天下兵器和六国兵士,派驻重兵在咸 阳通过驰道控制四方;另一方面,因为边防的需要, 秦朝驻守原来几国北面的边防也不得不征兵戍边, 而征收流民、无赖等社会底层的人员。
秦汉之际
秦末,只有项羽和刘邦两者的兵尚可运用,作者认为秦军是古代最 后一支有训练有组织的军队。 此后各国的军队都是个人的军队,六国爱国思想渐渐衰灭。爱天下 观念的流产,使得人民渐渐不愿入伍。
始皇帝统一的直接后果,即是皇室的家天下,从此皇帝再无任何 顾忌、高高统治于百万贱民之上。
汉代的统一和皇帝的神话
从汉高祖即位早期诸侯的“劝进表”说明,汉初时当时的人都感 觉到统一是解决天下问题的唯一出路,从此之后,作者说,中国 的历史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民不聊生的战国,就是一人独裁的 秦汉,永远治乱循环不止。 针对汉代时对皇帝的崇拜及遍地立庙的现象,作者写到:古代的 政治社会完全崩溃,皇帝是新局面下唯一维系天下的势力,没有 真正阶级分别的民众必定是一盘散沙。像墨子那样积极的人生观 已经消灭,只剩下消极懈怠的放任主义,兵士军队的瓦解,是人 民日渐散漫、自私自利心发达,命定论胜利的铁证。 对于汉代后期宗庙制度的简化和弱化,作者解释为皇帝制度彼时 已然确立于人心,反倒不需要进一步铺张地强调了。
汉末之后
东汉以下兵的问题并未解决,始终无法组织起健康的正规军独自对 抗北面的外族,清末而言,不是外借兵力,而是借用军火和顾问。 作者认为未能解决的兵力问题是长期积弱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中国的家族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大家族制 度曾经经历过一个极盛、转衰与复兴 的变化——春秋时期极盛,而战国转 衰,到汉代又重新复兴。
文官与武官
文官武官的相互消长也和治乱有着直接的关系。 虽然说盛世总是文胜于武,但背后的逻辑仍在独裁帝王的至大武力, 文官终究只是作为这种武力逻辑的维持手段而已。无论治乱,归结 到最后总是强力操纵一切。 乱世军阀的来源,往往并非出自地方,而是中央派出的巡察使,而 关键之处也在于他们掌握了兵权。
士大夫和流氓
西汉初
上等社会通过交纳赋税的手段,将全部卫国责任转移到贫民乃至无 赖游民的肩上,征兵制的破裂以及募兵制的未成形,导致汉初军事 上的衰弱
汉武帝
一般人不愿当兵的原因,基础仍然不稳,于是武帝开始实行屯兵的 制度。屯兵不够用,就开始大量征发囚徒,乃至雇佣外族人。这样 的兵制反应的和造成的结果,即是兵民明显的隔绝,于是渐渐出现 兵民相轻的局面。 武帝以后,光武中兴及东汉 光武帝废除了郡府兵制度,从此东汉只有中央军而无正规的地方军, 并且大量运用外族戍边、代守。大量运用外族兵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对付外族只能运用外兵,而本族兵士只能对付流氓土匪
政治制度的凝结
历代的政治制度虽然看似不同,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差别:官制不 过是汉代的官制,所发生的变化也不能脱离汉代官制上的变化。每 朝盛世都有定制,到了末世往往是正制名存实亡,近臣弄权专政。 地位卑贱却靠近皇帝的近臣往往在王朝中逐渐获得地位上的提升, 终于至虚化正制乃至玩弄皇权。
中央与地方
历史变动的原动力在于皇帝与皇帝左右的私人,与天下的百姓全然 不相干,自然造成一个消极的社会环境。 个人独裁的皇帝政治,没有阶级的社会,实际上总是一盘散沙。社 会中并没有健全的向心力,只有专制的皇帝才是勉强粘合的很不自 然的势力。而在乱世之中因为自然的离心力,整个社会又会恢复到 本质的散沙状态,各地豪强、土官、无赖们的专制代替了一人“比 较合理”的专制,比如汉末、南北朝、五代十国。 宋代一下看不到割据的局面,但只是意外原因造成的假象——外部 的势力使得中国的内部来不及割据。清末民初的割据局面即是这一 表现:在外族势力的威胁之下,中国不得不勉强表现出一个统一的 面目。
第二周也可划分为五期:南北到五代十国;宋代;元明;晚明盛清; 清末民初。第二周的各代在政治社会方面并无根本变化,只是在宗 教、哲学、文艺方面有了真正的变化。
南北朝的数百年间的五胡乱华终于汉化,到了隋唐统 一的时候国内已经没有了严重的种族问题。隋唐时期 的天子外称“天可汗”,象征新的帝国是一个胡汉合 作的二元大帝国,外族人才获得大用,而中原文化也 和佛家文化融合一体。雷海宗对宋代持消极态度,国 土无法全部收复、改革阻力太大、思想上新儒家的改 革成了一种混合物;而元明则是一个失败和结束的时 代,千百年来中国首次受制于外族,明兴起之后也把 政治的腐败、科举的僵化发展到绝望的境地,整个制 度都为踏上轨道,唯一的希望,指出,作者就是汉族 闽粤系的向海外发展;清代是政治文化完全凝结的时 期,如同在睡梦中一般。清朝唯一的功劳,就是对于 西南边省的汉化。
写作背景
在当时,一方面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竞逐争斗,并让 中原大战与国共内战等战事于中国山东、江西等地 持续爆发。但在中国其他地区,以军事强人蒋介石 为首的中国国民党,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稳定、巩固 的,由中国国民党一党执政的威权统治;于安定中, 同时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等发展的新进程。惟年 代中末期之1937年开始,邻国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 却发动了全面性的侵华战争,陆续增兵入侵中国。 这场战争让1930年代前几年:以蒋介石及中华民国 政府主导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努力成为泡沫,所有建 设成果几乎完全消失。
合纵连横与东帝西帝
列国称王后百年,大致是秦、楚、齐三国纷争的历史。在此期间, 思想家无不以统一为理想,为统一的全国形势造势。邹衍的五德 终始说,表明齐最早吐露出统一的雄心和实力。前288年,秦国和 齐国称东帝西帝,表明此时秦国和齐国旗鼓相当。秦国的最终得 势,源于最后齐国在对燕国战争的一败涂地。
秦始皇
第四章:无兵的文化
秦以上为自主、自动的历史,人民能当兵, 肯当兵,对国家负责任。秦以下人民不能当 兵,不肯当兵,对国家不能负责任,因而一 切都不能自主,完全受自然环境与人事环境 的支配。 秦朝以上是动的历史,历代有重大的政治社 会演化变革。秦朝以下是静的历史,只有治 乱骚动,没有本质的变化,在固定的环境下, 汉以下的历史只是汉史的循环。这是一个完 全消极的文化,主要特征是没有真正的兵, 没有国民、也就没有政治生活。
春秋
春秋以上的大族不只是社会的细胞与经济的集团,而 且也是政治的机体,大族都是各国内的小国,有着自 己的世袭和特权,并受到平民的追随。
战国
商鞅的变法:废大家族,二男必须分异;公民训练, 强化国民国家责任,弱化家族控制。家族制度的从此 没落,可以从丧制的没落、家庭生育的减少证明。
秦汉以下
汉初养生之术依然大量流行,作者认为这是当时人追 求个人幸福抛弃家族义务的表现,汉初人口不足与此 也有关系,另外汉代地方还发生杀婴现象,不愿生养 孩子,为此汉代诸帝开始设法回复家族制度,一来为 了控制地方的流动、二来希望人口的增加,但总的趋 势还是不见涨。作者认为这成为了儒家兴起的原因, 即孝道,丧制的恢复。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雷海宗
PPT流程
一、作者介绍 二、写作背景 三、内容梗概 四、我的理解
作者简介
雷海宗,字伯伦,一九○二年出生, 河北永清县人;一九二七年获美国 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 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 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 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 调整,雷海宗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 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一九六二年十 二月病逝;雷海宗先生硕学高德, 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 系,博大精深,曾发表《殷周年代 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 《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等重要 论文,代表性著作为《中国文化与 中国的兵》,最近整理出版的著作 有《西洋文化史纲要》和《伯伦史 学集》。
第三章:中国的元首
列国称王
春秋时期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是“争霸”,即争国 际均势。这是列国纷争的最后目的,以周室为护符 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因此此时周室天下共主的 地位仍为各国承认。 到了战国时,列国的世族势力被大幅度地削减,列 国在自身范围内实现了统一,于是展开了全国统一 的纷争。表面上看来战国初期仍然在维持均势,但 是这种均势的维持或是为了达到积攒自身实力或是 为了自身生存的手段,最终列国想要的是统一。这 一点可以从各国纷纷称王,达到和周室同样的封号 可知。 齐、魏称王,最初是对秦“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否 认和彻底撕破脸,前后十年间迅速得到各国的效仿。 各国至此彻底抛弃春秋时的旧把戏,为了吞并投入 到激烈的战争中。
朝代更替
古代人口总是趋向于大量增长,往往超过土地的生养能 力。历代人口过剩的淘汰方法,即是饥荒、瘟疫和流寇 屠杀。历代人口的增减有一个公式,增加时就增到饱和 点乃至超过饱和点,减少时就到有地无人种、有饭无人 吃的境地。由此,作者解释了为什么乱世之后往往有盛 世,即“以大屠杀的代价换来的短期黄金境界”。而且 这样的局面难以长久,一旦盛世人口增长到了饱和点, 往往就是乱世惨剧的开始。 对于外族的入侵,一则归因于气候的变化,二则是国家 军事的衰弱。鸦片战争以下的历史则是完全新的局面, 异族不仅在武力上占上风,而且在文明程度上也高于汉 人,并且要同化中国。对此作者提出唯有两方面的因素 可能拯救今日中国陷于万劫不复的亡天下境地:地大人 多、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