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15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5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维新教育教育的渐次推进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⑴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⑵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此外,为了更好更快地学习西学,康有为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

●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

第三节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二.清末的留学教育(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今日之患,在民智不开,故士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这种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

他主张废八股,改试策论,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严复:八股取士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

(二)兴学校,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重视师范教育、女子教育●梁启超:“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康有为《大同书》的学校体系:–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严复: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三)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严复:“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梁启超:“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康有为:“定宪法以出政治,明格致以兴艺学。

”湖南时务学堂1897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和学政江标都倾向维新,在谭嗣同的推动下,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

其它●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等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创立。

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保留自己的基业,这些措施虽然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但对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措施,学制的颁布,科举的废除,教育体制的变更对20世纪的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关键词: 新政教育改革学制一、教育改革的背景19世纪末,正当日本和欧洲列强为瓜分中国而矛盾重重的时候,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为了达到加速瓜分中国,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调,旨在最终完全瓜分中国。

于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最终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才撤出中国。

此时各列强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最广泛的程度,中国几乎一半的土地都沦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

他们主要的行动在于对中国矿山,铁路的争夺,外国在华的投资也大大的发展起来。

事实上他们通过《辛丑条约》来控制中国,主宰中国。

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不过二三亿美元,但是在实施新政的那天达到了1.5亿美元。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晚清政府。

为此,1901年1月29号,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了“世有万古不变之常,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且指令“各个部门,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事实上揭开了新政的序幕。

事实上作为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心态的变化对本次的新政的事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

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府处,作为督化“新政”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

从此逐步推出“新政”,事实上主要包括改革管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奖励工商四个大的方面,本篇只对改革学制的内容以及教育当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探讨。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因其废旧(科举)而终止了一个施行了1000多年的教育制度,又因其倡新(学)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

从介绍近代以来至“新政”前的教育概况入手,通过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特征、局限性及其原因的分析,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1、科举制度的废除,为近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发展扫清了最严重的一道障碍;
2、《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3、官派出国留学和鼓励自费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
4、新式学堂开设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推动了“新学”的传播,促进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2.1政治背景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

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

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

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

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

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

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一、制定学制中国传统教育实施的场所为各地书院、县学、乡学,但这些学校都是一段制的,学习的目的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全国没有一个系统的学制系统,近代意义上的学制是伴随着新学堂的兴起而建立的。

为了学习西方的需要,从1862 的京师同文馆的兴办为始,各地新式学堂日益增加,1898 年维新变法中的光绪帝发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在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

”[4](504) 但维新失败后,书院改学堂的计划也随之破产,然而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二十世纪初, “教育救国”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张之洞、刘坤一在《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指出:“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

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志气之弱,由于苟安者无覆危救亡之远谋,自足者无发愤好学之果力,保邦致治,非人无由。

” [1](47 -48) 为此,必须将书院改为学堂,“今日书院积习过深……必须正其名曰学,乃可鼓舞人心,涤除习气。

” [1](55) 他还提出了改学堂的办法:在州县设小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府设中学校,省城设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毕业后,送入京师大学校,并详细的规定了各学校的入学年龄、学习科目、学习年限、主管机关及学生毕业的身份授予等一系列制度,并参酌东西学制,将学科分为七大门类即经学、格致学、兵学、农学、政治学、史学、工学。

这样,在学院改学堂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完整的学制系统。

清政府接受建议,于1901年9月下令将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著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 [5](418 -419) 并于1902 年1 月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庶收得人之效。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从总体上看,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 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
毕业; 分科类, 3 年毕业; 加习科, 1 年毕业。此外, 与高等学堂平 它直接导致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行的还有进士馆, 3 年毕业; 译学馆, 5 年毕业。
的进程, 是历史的进步。废除科举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制的
势, 诏准“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
试亦即停止”[6]。自隋朝以来施行了 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一、废科举、兴学堂
至此寿终正寝。 伴随着科举制的颓废与终止,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逐步兴起。
清 沿 明 制 , 取 士 仍 由 科 举 , 但 科 举 制 度 的 腐 败 已 彰 显 出 来 。 最早的是 1862 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此后, 洋务派兴办了 30 多
要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 首 先 , 学 制 突 出 体 现 了“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的功能; 学堂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私塾、书院
的思想。封建性课程在初等、中等学堂占三分之二以上, 初等小 生徒只读儒家经书, 知识结构单调、狭窄, 而学堂不单纯读经, 还
学 堂 的 读 经 课 每 周 多 达 12 小 时 ; 同 时 , 学 制 也 规 定 了 各 级 各 类 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其次, 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限长, 达 29 至 30 年。第 三, 该学制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更为周密和完备, 实业 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 式, 对以后学制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留学, 开辟了一条与科举取士不 为 政 事 之 本 ”“, 除 京 师 已 设 大 学 堂 , 各 府 及 直 隶 州 均 改 设 中 学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废八股考试,改 试策论,等学校 普遍开设后,再 废科举
1
创办学校,改变 传统教育内容, 传授科学技术, 培养新型人才
2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 他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
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清末新学制的确立 (二)癸卯学制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 对“壬寅学制”进行修改,于1904年 1月 (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 《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清政府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 落实,1904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 学务大臣。1905年12月,清廷批准成立学 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 关。学部内分为五司,即总务司、专门司、 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设视学官专任 巡视京外学务。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906年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 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 全省学务。1906年5月,学部奏定,在各 厅、州、县建立劝学所,管辖本地学务。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1906年 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朝廷下 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 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 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 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 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
1.了解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2.掌握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及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封建性:总的指导思想、读经讲经课、入学具保、 奖励功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 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 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 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 学应开设的课程。到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 5万多所,学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 人。高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 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尚公”、 “尚实”、 “尚 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 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 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 益民生、上裨国计。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 与《奏定学堂章程》立学宗旨一样,典型的中 体西用。
总结
20世纪的最初十年,也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 年,是中国教育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传统教育 被近代教育所取代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过于 姗姗来迟,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 地,但是毕竟建立起近代学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新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制度,从而在中国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不过,封建专制的清 王朝不可能使教育全面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 要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才最终完成。
返回
三、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 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 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 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 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国子监
学部旧址
返回
四、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 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 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付 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 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 、“尊孔”、 “尚公”、 “尚实”、 “尚武”的教育宗旨。 五条之核心为“忠君” 。

第二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创立。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孙家鼐管理大学 堂事务。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务停顿。1902年学堂 恢复(京师同文馆1902年亦并入京师大学堂)。 1910年发展为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 商七科的大学。1912年始更名为北京大学。
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容闳、郑观应、 薛福成、马建忠、陈炽、何启、胡礼元 (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 (二)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 (三)全面学习西学 (四)倡导女子教育
(一)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西学的传 播与导入;再加科举取士只选 取单一的政治人才,不利于科 技教育的发展。 王韬:“时文不废,人才不生, 必去时文尚实学,乃见天下之 真才。” 郑观应:建议“选材于学校” , 或者另立一科,“挂牌招考西 学”。
(二)建学会:强学会、
保国会、南学会、圣学会、 务农会等 (三)设报馆 :《中外纪 闻》、《时务报》、《国 闻报》、《湘学报》、 时务学堂教师合影 《蒙学报》。
三、维新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策论;经济特科) (三)讲求西学,建立新式学堂 (将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铁路、农务、蚕桑 等实业学堂)
意义:
①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前学制出 台的前奏; ②对中国学术走向及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明 显影响; ③带有明显的封建教育痕迹[奖励出身]。
四、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生平简介 2、教育改革主张

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以下是 7 条关于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1. 教育方面那可是大动作啊!比如说废除科举,这就好比突然把一条走了好久的老路给断了,逼着大家去寻找新的出路。

以前人们都指着科举出人头地,现在不行啦,得去上新式学堂,学习那些洋玩意儿,这难道不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吗?你能想象当时人们得多纠结和迷茫吗?2. 官制改革也挺重要啊!精简机构,就像给一个庞大的机器瘦身一样,让它运行得更高效。

原来那么多臃肿的部门,现在要重新调整和整合,那些官员们不也得适应新变化嘛,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呀!这就像重新装修房子,一切都得重新布置呢!3. 军事改革那可是下了大力气呢!训练新式军队,可不是光换换衣服就行的,那得从根本上改变训练方法和作战理念呀!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要重新修炼新的武功秘籍,能不难吗?你想想,原来的那些旧军队怎么能一下子就适应呢?4. 经济改革也是不能不提呀!鼓励工商业发展,这不就像给马儿松开缰绳,让它们尽情去跑一样嘛。

以前对工商业有那么多限制,现在放开了,那些商人可得抓住机会大干一场呀,这多让人兴奋啊!5. 法律制度也得变一变呀!仿照西方制定新的法律,这就跟给一个人换一套新的行为准则似的。

大家得慢慢习惯按照新的规矩来办事,这得需要时间和过程啊,想想都觉得不容易呢!6. 预备立宪这事儿可真够震撼的!说要搞民主,就像突然告诉大家以后吃饭的方式都要变了一样。

老百姓能一下子就接受吗?那些统治者们真的能彻底放权吗?这可真是个大挑战呀!7. 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也很关键呀!就像是把种子撒到国外去,等他们回来能带回新的思想和技术。

哎呀,那些留学生在国外得吃多少苦呀,但他们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呀,这多让人敬佩!我的观点结论:清末新政改革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清朝的命运,不过它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 当时实际的地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 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 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 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 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 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 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 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
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 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 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 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思考题
名词解释题 1.学部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1.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壬寅”学制(1902)
张百熙
《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的意义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1、编练“新军”。

2、倡导商业。

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3、教育改革。

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4、改革官制。

“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5、考订现代法律。

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

6、筹蒙改制。

“悉照内地改设行省”,以期加强边防。

扩展资料1、编练“新军”。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2、倡导商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

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3、教育改革。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4、改革官制。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设商部。

光绪三十年(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同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

中国教育史02-第一节课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_38

中国教育史02-第一节课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_38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接受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呼吁, 颁谕旨令立即停罢科举。
至此,中国历史上历时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最终宣告终结。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 “学而优则仕”教育体系的崩溃, 促使学校教育勃兴。
1905年,为保证现代学制切实执行,开始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忠君”和“尊孔”强调维护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了传统 教育的根本特征。
尚公、尚武、尚实 与德育、体育和智育相对应,强调实学和国家 本位
虽然此教育宗旨的核心是“忠君”,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思想。
但该宗旨重视德育和体育,培养国民爱国主义,重视知识的应用, 有进步意义。
作为第一个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对以后教育目标的形成产生了 很大影响。
1903年7月,清政府令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 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 新的章程包括二十个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 学制”。
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对教学宗旨、课程设置、学 校管理等作了规定。
首先,培养目标做了不同规格的要求,打破了培养官僚的单一目的。
其次,增设人文学科、外语、体操、手工、自然学科等课程, 打破儒家经典独尊地位。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未施 行。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的 学制系统。
壬寅学制由三段七级构成。 由下至上分为三个阶段: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横向上分为三类学校: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
中学、师范、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以贡生、举人 和进士的头衔。 有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也比较重视实业和师范教育,女子 教育排除在外。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签订了《辛丑条 约》,矛盾激化。 为了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维持封建统治,1901年1月推行 “新政”。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
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 程》,开放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 比男子少1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 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 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 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仿照西方建立三级学校系统; 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培养目 标上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重视实业教育与师 范教育;将分年课程规划、 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 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封建性: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 教育;读经讲经课比重较大;入学具保;奖励功 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爆发。
二、“庚款兴学”与留美高潮
1、“庚子赔款” 2、兴起背景(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 “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3、 1908年美国决定从1909年起将庚款用于留美教育。
“先赔后退”
4、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严
格挑选。47,70,63) 5、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
“壬寅”学制(1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返回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大举侵略,清朝统治者深感政权统治的危机,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

其中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现代启示一、清末教育新政实施的背景1.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这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根本原因。

义和团的排外行动以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深感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

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对内满足国民对新式教育的需求、缓和阶级矛盾,对外希望培育新式人才以维护帝国的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的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广开新学堂等。

戊戌变法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其教育改革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种学堂的建立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既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又为其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为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教育改革之后,日本近代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日本教育近代化迅速发展,并挤入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国情相似,文化相似,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成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范本和重要借鉴,晚清统治者便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

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晚清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内容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内容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内容
1. 废除科举制啊!这可是个大动作,就好比一直走的老路突然给封了,逼着大家另找新途径。

以前大家都奔着科举去,现在不行啦!那那些读书人为了前途,就得去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了呀!
2. 兴办新式学堂呢!嘿,这就像给教育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呀!不再是死板的读四书五经,而是有各种新学科,天文地理、数理化啥都有,这不就更有意思了嘛!看看现在的学校,不就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嘛!
3. 鼓励出国留学呀!哎呀,这多新鲜,国内学不够,还能出去长见识!就好像小鸟出笼,能飞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学习,回来把好东西都带回来。

你想想,这得给国家培养多少人才呀!
4. 制定新的教育宗旨呢!不再是单一的要求,而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都要顾上,这不跟现在培养全面人才一个道理嘛!这就像给教育定了个明确的方向,大家都知道往哪使劲啦!
5. 建立新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呀!有了专门管的,教育才能更规范、更有条理呀!就像一个家得有家长管着一样,教育也不能没个主儿呀!
6. 改革教育内容呀!那些老一套的东西可不行啦,要加新的知识。

这就好比给饭菜换了新口味,让人更有兴趣去吃,去吸收营养!
7. 重视师范教育呵!老师培养好了,学生才能教得好呀!就像只有好的工匠,才能造出好东西一样,这道理多简单!
8. 允许女子接受教育啦!以前哪有这事儿呀,这可是大突破呀!这就像给女子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她们也能有机会变得有学问呀!
总之,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那可真是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对现在的教育那也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呢!。

第三章 清末新政

第三章 清末新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 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 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 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 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 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 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 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商鞅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商鞅之实 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 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以江苏为例,1874年(同治13年)道员可由外补之 缺不过二、三员,府、州、县、同(知)、通(判) 可由外补之缺不过数十人;而此时候补道约有六、 七十员,候补府、州、县、同、通约有一千余人。
资本家捐官
民族资本家捐官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国是一个官本 位的国家。在中国,官员的作用不仅是政治权威, 而且也是教化的楷模,作养率教于先,是民众的榜 样。 民族资本家投身洋务活动,兴办近代新式工业大多 是仿效洋务官僚的。然而他们经营新式企业,却困 难重重,外遭外国资本的排斥,内受本国各级封建 衙门的干扰、刁难、勒索,各种捐税的摊派,使中 小企业难以应付。
1905年设学部以为管理教育之最高行政机关。 最早的学制《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以法律 的形式对各级学制、新的教育内容及毕业生地位予 以规定,以期造成具有新知识、新人格、尚实际的 新型人才 1909年,全国新式学校总数达52348所(不包括教会、 军事学校),学生人数达1638884人,如果加上教会 学校学生与军事院校学生,总数约在170—180万人 左右。到辛亥时期,国内学生数约为300万人。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是在中国经历了严重的内忧外患之后,在清朝统治集团痛感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由清政府自上而下和地方官吏自下而上地推动进行的一场较全面的改革。

新政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短暂的十年,留下了许多自身无法完善的缺陷,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为了培养人才,清末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步骤,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内容全面,涉及程度深刻的一系列变革。

一、清末新政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国家。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对欧美“蛮夷”之邦不屑一顾。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的打击之后,清朝统治者感到的只是“颜面”尽失,尚未意识到应有振兴之举,而有识之士深知泱泱大国已是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为救危亡,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良派冲破阻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在国内投资设厂,开始了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其一系列的活动被称为洋务运动。

由于经营管理的落后性,洋务运动并未将中国引上“富强”的现代化道路。

甲午战争一声炮响,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甲午战争惨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为了摆脱亡国灭种的厄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奔走呼号,倡导变法维新,企望以此来改变国运,使清政府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实现强国保种。

他们认为只要有了皇帝的支持,变法就会轻而易举。

于是,他们积极筹措,向全国各地发布上谕。

但是,中国守旧势力之强大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不但发往各地的变法条文成为一纸空文,而且变法最终以六君子的流血,皇帝的囚禁和康、梁落荒日本而草草收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爆发,由于清政府错误的外交政策致使英、法、俄等八个国家结成同盟联合侵华,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北京陷落,曾支持义和团运动的慈禧太后担心受到联军的惩罚,携光绪皇帝仓促离开紫禁城,一路西逃。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摘要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

科举制始于隋代,以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整合凝聚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公平,是中国传统社会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在保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有序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过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经过一千多年的流变,科举制反而走向了它的反面,其积弊之深,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批判,终于在清末教育改革中废除。

后来各种新式学堂得以迅猛发展,并出现了新的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主要由官学大臣张百熙制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和颁布意味着中国实行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始。

但此学制因自身不够完备以及满清权贵对张百熙的猜忌而未能实行。

癸卯学制是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钦定学堂章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并实施的近代学制,较“壬寅学制’等更为系统完备。

两个学制在指导思想上均强调“中体西用”,在内部体系上都是西化的产物。

伴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确立,清政府也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宗旨。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学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但是清政府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措施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近代学制;启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呈现出中西文化冲突、社会思潮多元等倾向,尤其是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朝野上下,无不感受到这一非常之变所带来的强有力的震撼。

为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顺应国际潮流,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在这种“不变亦变,变亦变”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无奈地开出了“新政”这趟列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
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
2.1政治背景
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

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

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

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

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

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

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清政府有余力来顾及内政,同时列强为了实现“以华治华”,不但要在中国消除“仇洋”情绪,还要扶植一个能控制中国的有效能的政权,并且还需在中国建立一个在外交和经济及政治乃至思想文化与它们的侵略要求相协调的体制。

至此,帝国主义列强在胁迫清廷“惩凶”来
12小时;虽然如此,学制还是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该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也较往常的要长,达29至30年。

除此之外,该学制还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设置得更为周密和完备,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

这促成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式的形成,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有重要的影响。

4.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无论是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还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教育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4.1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较突出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催生了一批的新型知识分子,这就在思想上埋下帝制灭亡的种子。

清末新政时的教育改革不但废除了旧式教育体系,还建立了新式教育体系,从而使得西学的传播得以合法化和普及化。

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在清政府的鼓励和各地兴学舆论的鼓吹下全国各地都出现办学热潮,这就大大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虽然当时的新式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带有强烈的封建落后性,但是新式学堂毕竟不同于旧式的书院和私塾,增添了为旧式教育所不能容纳的一些新东西。

比如像外语、数学和理化以及法学等西学课程的设置。

这就开阔了学子们的眼界,并且缓慢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像法律和政治等一些社会学科在学堂的讲授则必然会引起学生们对封建专制的怀疑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向往。

除以上所述,一些留日学生归国后到新式学堂任教,其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文化思想,这就使得新式学堂的学生思想发生改变。

至此,在这些学堂中开始成长出一批新式知识分子。

这批新式的知识分子在学堂中所学的课程大多是西学重于中学,科学重于经学。

且不说他们的政治理想如何,但对于丧权辱国和腐朽无能的清廷统治大多是深恶痛绝,因而他们的思想都便汇成为推翻清廷革命主流。

他们逐渐认识到变革是改造社会的必要途径甚至是推翻现有帝制制度。

二是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也对帝制的存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始于20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废除旧式教育体系,建立了近代教育的初步体系。

积极发展的新式学堂吸引了较多的适龄青少年,甚至包括一些士大夫。

由于这些新的现象,
使得新旧“士”的力量对比在彼消此长中迅速发展。

同时,新式学堂组成的实业学校刺激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学生在实业学校继续学习。

至1909 年,全国实业学校在校生达 16700余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1907 年在湖北各类实业学校肄业的旧式士大夫约 1000 多人。

实业学校的普遍兴办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一定的较为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能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

学生在实业学校接受的是与私塾书院完全不同的教育,其接受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时期旧式士大夫的择业观也出现新的动向,从事工商和金融以及交通
等实业的人迅速增多。

“以浙江为例,1910 年旧式士大夫的流向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士大夫从事实业者占近 28%。

随着近代教育、新闻出版和科学以及工商等各种事业的兴起,读书人突破了传统的私塾传经的职业发展道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不再全部以为官为一生之任,而是出现了许多专业学者或学问研究专家,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1绅与商的互相渗透和转化,表明绅士的社会阶层和其内在的凝聚力已经裂散,从而使传统士子走向自然消亡,官民联系稀疏甚至脱节,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开始瓦解。

这些充分表明这次教育改革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封建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教育基础,加速了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4.2对教育转型的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为实现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在教育领域颁布了许多重要法令,其中重要的有1901年的“兴学诏”和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除此之外,还有1905年的“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诏”等。

从这些章程内容来看就不难发现其主要讲述的是向西方教育制度学习的内容,都是以西方教育体制为根据,详陈利弊。

科举的废除,新学制的实施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新学制的实施,扫除了近代学堂的兴起障碍,从而迎来了中国教育史上繁荣的景象。

同时,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新学制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办学逐渐向纵深发展。

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新的教学内容也大量引进。

中小学堂增加了外国语和理化以及体操和乐歌等课程;大学堂所授内容也有所改变,其大部分为近代科学和部分的汉化学科。

至此,在清末时期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学科
1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体系的基础。

在清末教育改革时期为了弥补新教材的不足,各地又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与之相适应。

在教学方法上也做了一些改变,当时普遍采用的是近代教学法和班级授课制。

从清末新政开始到辛亥革命的爆发,经过十余年的教育改革,一套完整的近代教育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了。

虽然清政府实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其自身统治,企图用“西学”来挽救走向没落的封建统治,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向近代化迈进。

但清政府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且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3,(4).
[5]孙佳梅,李跃利.浅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
[6]吴洪成,李占萍.清末新政年间教育政策推行评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11,(3).
[7]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清末教育改革研究(1901一1911)[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8]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9]黄加文,曾绍东.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10]刑瑞苗.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11]孔祥雷.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沧桑,2007.,(1).
[12]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4]张平海.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15]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郑丽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评价及其现代启示 [J].科技文汇,2009,(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