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
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
2.1政治背景
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清政府有余力来顾及内政,同时列强为了实现“以华治华”,不但要在中国消除“仇洋”情绪,还要扶植一个能控制中国的有效能的政权,并且还需在中国建立一个在外交和经济及政治乃至思想文化与它们的侵略要求相协调的体制。至此,帝国主义列强在胁迫清廷“惩凶”来
12小时;虽然如此,学制还是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也较往常的要长,达29至30年。除此之外,该学制还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设置得更为周密和完备,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这促成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式的形成,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有重要的影响。
4.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无论是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还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教育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有着深刻的影响。4.1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较突出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催生了一批的新型知识分子,这就在思想上埋下帝制灭亡的种子。清末新政时的教育改革不但废除了旧式教育体系,还建立了新式教育体系,从而使得西学的传播得以合法化和普及化。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在清政府的鼓励和各地兴学舆论的鼓吹下全国各地都出现办学热潮,这就大大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虽然当时的新式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带有强烈的封建落后性,但是新式学堂毕竟不同于旧式的书院和私塾,增添了为旧式教育所不能容纳的一些新东西。比如像外语、数学和理化以及法学等西学课程的设置。这就开阔了学子们的眼界,并且缓慢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像法律和政治等一些社会学科在学堂的讲授则必然会引起学生们对封建专制的怀疑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向往。除以上所述,一些留日学生归国后到新式学堂任教,其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文化思想,这就使得新式学堂的学生思想发生改变。至此,在这些学堂中开始成长出一批新式知识分子。这批新式的知识分子在学堂中所学的课程大多是西学重于中学,科学重于经学。且不说他们的政治理想如何,但对于丧权辱国和腐朽无能的清廷统治大多是深恶痛绝,因而他们的思想都便汇成为推翻清廷革命主流。他们逐渐认识到变革是改造社会的必要途径甚至是推翻现有帝制制度。
二是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也对帝制的存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始于20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废除旧式教育体系,建立了近代教育的初步体系。积极发展的新式学堂吸引了较多的适龄青少年,甚至包括一些士大夫。由于这些新的现象,
使得新旧“士”的力量对比在彼消此长中迅速发展。同时,新式学堂组成的实业学校刺激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学生在实业学校继续学习。至1909 年,全国实业学校在校生达 16700余人。据有关资料统计,1907 年在湖北各类实业学校肄业的旧式士大夫约 1000 多人。实业学校的普遍兴办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一定的较为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能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学生在实业学校接受的是与私塾书院完全不同的教育,其接受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时期旧式士大夫的择业观也出现新的动向,从事工商和金融以及交通
等实业的人迅速增多。“以浙江为例,1910 年旧式士大夫的流向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士大夫从事实业者占近 28%。随着近代教育、新闻出版和科学以及工商等各种事业的兴起,读书人突破了传统的私塾传经的职业发展道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不再全部以为官为一生之任,而是出现了许多专业学者或学问研究专家,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1绅与商的互相渗透和转化,表明绅士的社会阶层和其内在的凝聚力已经裂散,从而使传统士子走向自然消亡,官民联系稀疏甚至脱节,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开始瓦解。这些充分表明这次教育改革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封建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教育基础,加速了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4.2对教育转型的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为实现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在教育领域颁布了许多重要法令,其中重要的有1901年的“兴学诏”和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除此之外,还有1905年的“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诏”等。从这些章程内容来看就不难发现其主要讲述的是向西方教育制度学习的内容,都是以西方教育体制为根据,详陈利弊。科举的废除,新学制的实施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新学制的实施,扫除了近代学堂的兴起障碍,从而迎来了中国教育史上繁荣的景象。同时,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新学制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办学逐渐向纵深发展。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新的教学内容也大量引进。中小学堂增加了外国语和理化以及体操和乐歌等课程;大学堂所授内容也有所改变,其大部分为近代科学和部分的汉化学科。至此,在清末时期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学科
1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