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精选jn
《精品课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
![《精品课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https://img.taocdn.com/s3/m/1d8d72d8bb68a98270fefa46.png)
3.1
麦克斯韦方程组
3.2
边界条件
3.3
坡印廷定理
3.4
波动方程
3.5
时谐电磁场
随时间变化的电磁场称为时变电磁场。
时变电磁场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 函数,这时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不再 独立存在,出现了由电场和磁场构成的统 一电磁场。麦克斯韦概括了前人成果,对 宏观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加以总结,提出了 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以麦克斯韦方程 组为核心的经典电磁理论已成为研究宏观 电磁现象和现代工程电磁问题的基础。
S av
Re
1 2
E
H
(3.51)
上式为用复数表示的坡印廷矢量平均值。
例3.6 将例3.5中的电场 E 和磁场 H
改写为复数形式,并求坡印廷矢量平均值。
E
e
y E0
sin
d
z cos t
kxx
H
e
x
E0 0d
cos
d
z sin t kx xe z
E0 k x
0
sin
d
z cos t kx x
(3)两导体板表面上面电流密度的分布。
解 (1) E B
t
H
1
0
E dt
ex
E0 0 d
cos d
z sin t
kxxe z
E0 k x
0
sin d
z cos t
kxx
(3.36)
S E H
e z
E02 0 d
sin
d
z cos
d
z sin t
kx xcos t
kx x
E e x E0e z cos t z
精品文档-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宋铮)-第3章
![精品文档-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宋铮)-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ecb6bcbc25c52cc58ad6bea5.png)
第3章 平面电磁波
在军事上为了干扰和侦察对方的通信或雷达目标,需要应 用圆极化天线,因为使用一副圆极化天线可以接收任意取向的
如果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处于方向、位置不定的状态,例如 在剧烈摆动或旋转的运载体(如飞行器等)上,为了提高通信的 可靠性,收发天线之一应采用圆极化天线。在人造卫星和弹道 导弹的空间遥测系统中,信号穿过电离层传播后,将产生极化 畸变,这也要求地面上安装圆极化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天线。
第3章 平面电磁波
在无线电视中应用的是水平线极化波(电视信号为空间直 接波传播,不是地面波传播,不同于上述水平极化波在地球表 面传播损耗大的情况),电视接收天线应调整到与地面平行的 位置。而由国际通信卫星转发的卫星电视信号则是圆极化的。 在雷达中,可利用圆极化波来消除云雨的干扰,因为水滴近似 呈球形,对圆极化波的反射是反旋的,不会被雷达天线所接收; 而雷达目标(如飞机、舰船等)一般是非简单对称体,其反射波 是椭圆极化波,必有同旋向的圆极化成分,因而能接收到。在 气象雷达中,可利用雨滴的散射极化的不同响应来识别目标。
第3章 平面电磁波
在无界的无穷大空间,反射波不存在(第3.4节将考虑有
边界的情况,此时存在入射波与反射波),这里我们只考虑向
正z方向传播的行波(travellingwave, 指没有反射波而只往
一个方向传播的波),因此可取
E
' 0
0,于是有
E E0e jkz
(3-1-5)
第3章 平面电磁波
将上式代入 E 0,可得
这表明,对于给定z值的某点,随着时间的增加,E(z,t)的 方向以角频率ω作等速旋转,其矢量端点轨迹为圆,故称为圆 极化(circular polarization)。当Δ=π/2时,θ=ωt- kz+φx, E(z,t)的旋向与波的传播方向ez成右手螺旋关系, 称为右旋圆极化波(right 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当Δ=-π/2时,θ=-(ωt-kz+φx),E(z,t)的旋 向与波的传播方向ez成左手螺旋关系,称为左旋圆极化波 (left 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 如图3-2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df0e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引言电磁场和微波技术是现代科学与技术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电磁场是由电磁波构成的物理现象,其在无线通信、电磁隔离、能量传输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微波技术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其频率范围在0.3 GHz到300 GHz之间,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医疗、材料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微波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电磁场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 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顾名思义,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物理现象。
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一种物理现象,磁场则是由电流引起的物理现象。
当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磁场。
电磁场可以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等。
2. 电磁场的特性电磁场具有许多特性,包括电磁波的强度、频率、相位等。
电磁波的强度代表了电磁辐射的能量大小,频率代表了电磁波的振动次数,相位则表示了电磁波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此外,电磁波还具有传导性、辐射性以及相对论效应等特性。
第二部分微波技术的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尤其是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
无线通信利用微波进行信号传输,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远程通信,比如手机通话、无线网络等。
卫星通信则利用微波将信号从地面传输到卫星,再由卫星传输到其他地方,实现了全球通信的覆盖。
2. 医疗领域微波技术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微波能够穿透物体,因此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透视、断层扫描等技术。
此外,微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比如微波物理疗法、微波治疗仪等,可以用于疼痛治疗、肿瘤治疗等。
3. 雷达技术雷达技术是微波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雷达是利用微波进行距离测量和目标探测的装置。
它通过向目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定位。
雷达在军事、民航、气象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飞机导航、天气预报等。
4. 材料处理微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材料处理,包括物体加热、干燥、焙烧等。
微波加热可以快速、均匀地加热物体,用于食品加热、橡胶硫化等。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znjn完整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znjn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2e8f40192e45361066f569.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z n j n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班级:06姓名:张妮竞男学号:84序号: 31#日期:2014年5月31日邮箱实验二:分支线匹配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支节匹配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微带线的基本概念和元件模型3、掌握微带分支线匹配器的设计与仿真二、实验原理1、支节匹配器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及相应波长的减小,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效应就变得更加明显,当波长变得明显小于典型的电路元件长度时,分布参数元件替代分立元件而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在频率高达以上时,在负载和传输线之间并联或串联分支短截线,代替分立的电抗元件,实现阻抗匹配网络。
常用的匹配电路有:支节匹配器,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指数线匹配器等。
支节匹配器分单支节、双支节和三支节匹配。
这类匹配器是在主传输线并联适当的电纳(或串联适当的电抗),用附加的反射来抵消主传输线上原来的反射波,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此电纳或电抗元件常用一终端短路或开路段构成。
2、微带线从微波制造的观点看,这种调谐电路是方便的,因为不需要集总元件,而且并联调谐短截线特别容易制成微带线或带状线形式。
微带线由于其结构小巧,可用印刷的方法做成平面电路,易于与其它无源和有源微波器件集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微波电路中。
W为微带线导体带条的宽度;εr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T为导体带条厚度;H为介质层厚度,通常H远大于T。
L为微带线的长度。
微带线的严格场解是由混合TM-TE波组成,然而,在绝大多数实际应用中,介质基片非常薄(H<<λ),其场是准TEM波,因此可以用传输线理论分析微带线。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等效介电常数εr、基片厚度H和导体宽度W有关,计算公式较为复杂,故利用txline来计算。
微带线元件模型3、元器件库里包括有:MLIN:标准微带线MLEF:终端开路微带线MLSC:终端短路微带线MSUB:微带线衬底材料MSTEP:宽度阶梯变换MTEE:T型接头MBENDA:折弯微带线的不均匀性上述模型中,终端开路微带线MLEF、宽度阶梯变换MSTEP、T型接头MTEE 和折弯MBENDA,是针对微带线的不军训性而专门引入的。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篇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5859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6.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第一篇)导引电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应用电磁场的技术,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微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电磁场是一种具有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而成的物理场。
电场是由电荷构成的粒子在空间中产生的力场,具有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磁场则是由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力场,具有磁性物质与外磁场相互作用的性质。
电磁场具有许多基本性质。
首先,电磁场具有连续性。
在空间中任何一点,电磁场的数值和方向都是连续变化的,不存在突变。
其次,电磁场具有叠加性。
即多个电荷或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合成的电磁场。
此外,电磁场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即光速。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光速,约为每秒300000公里。
微波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微波技术是一种应用电磁场的技术,其原理基于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微波指的是频率介于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其具有波长短、穿透力强等特点。
微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都离不开微波技术的支持。
其次,微波技术在雷达和无线电导航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
雷达通过发送和接收微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实现目标探测和定位。
此外,微波技术还应用于微波炉、无线电频率识别等领域。
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微波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微波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微波技术的频率范围将进一步扩展。
随着物联网和5G通信的兴起,对更高频率的微波技术需求增加。
因此,微波技术将向毫米波甚至太赫兹波段发展,以满足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其次,微波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技术结合。
例如,微波与纳米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小尺寸、更高性能的微波器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场论)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场论)](https://img.taocdn.com/s3/m/47372b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0.png)
交通管制:监测道 路交通状况,实现 智能交通管理
无线通信: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实现无线通信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转发信号,实现全球通信 雷达系统:利用微波反射原理,实现对目标距离、速度、方位的测量 移动通信: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通过电磁波进行通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实现对物体位置、速 度、距离等参数的测量,如雷达测距、激光测距等。
通信领域:利用 微波进行无线通 信,包括移动通 信、卫星通信等
雷达探测:利用 微波的反射和散 射特性,探测目 标的位置、速度 和形状等信息
导航定位:利用 微波信号的传播 特性,进行全球 定位系统(GPS) 等导航定位
遥感遥测:利用 微波辐射和散射 特性,进行气象 观测、资源调查 和环境监测等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起源 20世纪的发展和应用 21世纪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未来展望
纳米技术:利 用纳米尺度的 特性,开发出 更小、更快、 更省能的电子 器件和系统。
生物技术:结合 电磁场与微波技 术,开发出用于 医疗、生物检测 和生物成像等领 域的先进技术和
设备。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实现高速、大容量、低延迟的通信。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微波热疗等领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结合,开发新型微波介质材料、超材料等。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交叉,研究微波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简介: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运动和变化的经典方程组,由麦克斯韦在19世纪 提出。
内容:包括四个方程,分别描述电场、磁场、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的关系,以及电 磁场的变化规律。
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波传播、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微波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微波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e5fc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4.png)
根据需要加热的物品和加热时间,选择合适的火 力档位。
放置物品
将需要加热的物品放入微波炉内,注意避免金属 物品直接接触微波炉内壁或门体,以防产生火花 或电击。
观察加热过程
在加热过程中,注意观察物品加热情况,避免过 热或加运行
不要让微波炉空载运行,以防损坏设备或产 生安全隐患。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微 波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目
CONTENCT
录
• 微波技术简介 • 微波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 微波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 • 未来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01
微波技术简介
微波技术的定义
微波技术是指利用波长在1mm至1m之间的高频电 磁波进行信息传输、处理、存储和测量的技术。
03
20世纪60年代
随着固态电子技术的进步,固态微波器件开始取代电 子管。
04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波集成电路成为研究热点 。
05
21世纪初
随着新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新型微波器件不断涌 现,微波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02
微波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微波设备
80%
确定使用需求
解冻
微波炉可以快速解冻冷冻食品 ,使其更容易烹饪。
杀菌消毒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可以杀死食 物中的细菌和病毒,提高食品 安全性。
微波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干燥物料
微波技术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干燥,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塑料加工
微波技术可用于塑料加工中的熔融、固化等环节,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学反应
04
未来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
第12篇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第12篇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55c0325a8102d276a22f31.png)
第12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2.1电磁波的概念1)定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2)电磁波的产生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
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电与磁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变化的电会产生磁,变化的磁也会产生电。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则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3)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借助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
原因是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返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既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播,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
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太阳光的光与热,其实光波也是电磁波。
在空间中电磁波为横波。
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电磁波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电磁波本身携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c(3×108米/秒)。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c8d5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b.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及其在微波技术中的应用引言:电磁场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不仅在基础物理学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应用技术领域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微波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基于电磁场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无线能量传输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关系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场是由电磁场源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并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电磁场的特性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包括电场和磁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电场与磁场相互耦合,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波,进而实现信息的传输和能量的传导。
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微波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电磁场进行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技术。
微波波段一般指频率在300M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与其他频段相比,微波波段具有传输损耗小、传输带宽大等优点,因此在通信和雷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波段的高频电磁场特性,通过天线的辐射和接收实现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微波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利用微波频段的高频特性,可以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
微波通信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
微波通信可以分为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两种模式,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广播等领域。
微波雷达技术:微波雷达技术是利用微波频段的高频特性实现目标探测与跟踪的一种技术。
微波雷达可以通过发射接收微波信号,利用目标散射和干涉原理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距离测量。
微波雷达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航空、军事、气象等领域。
它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探测和跟踪,为人们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利用微波电磁场将能量传输到远距离的一种技术。
通过发射端产生微波信号,并通过电磁波传输将能量传递到接收端,实现无线能量传输。
该技术在无线充电、无线电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5c82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c.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 引言电磁场是一个包含电场和磁场的物理场,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和日常生活中。
微波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传输能量和信息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电磁场基本原理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
电场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而磁场则是由电流或者磁铁产生的。
电磁场在空间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具有粒子和波动性质。
3. 微波技术原理微波是一种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电磁波。
微波技术利用微波的特性,通过天线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并进行传输。
微波技术可以应用于通信、雷达、热处理、无线电焊接等领域。
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应用4.1 通信领域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都利用了微波技术传输信息。
微波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高速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2 雷达技术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和发送信号来测量和探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导航、遥感、气象预报等领域。
借助微波技术,雷达技术不仅可以探测大气层的异常变化,还能在航空、航海等领域,提供精确的目标检测和定位。
4.3 热处理技术微波热处理技术利用微波的加热效果,可以快速、均匀地加热材料。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热、胶粘剂固化、陶瓷制品烧结等领域。
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热处理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短的处理时间。
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雷达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目标检测和定位的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等领域,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微波热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加热过程更加高效和节能,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6. 结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篇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3e64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7.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第一篇:电磁场概述电磁场是指由电荷或电流产生的在空间中存在的物理场,也是一种能量形式。
电磁场是三维空间中的矢量场,其中包括电场和磁场两个部分。
电场是指在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力场,具有方向和大小。
电场的强度取决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关系。
在电场中,电荷之间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力是通过电场传递的。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一种力场,也具有方向和大小。
当电流流过导体时,磁场也会随之而产生。
磁场的强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和距离关系。
在磁场中,电流上的电子会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导致其运动路径发生曲线运动。
电磁场广泛应用于电磁波通信、雷达探测、电磁辐射治疗等领域。
电磁场还可以分析复杂的电磁问题和设计电子元器件等。
电磁场的形式化描述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组成的。
麦克斯韦方程组由四个方程式组成,涵盖了电场和磁场的所有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总之,电磁场在现代物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对于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微波技术概述微波是指一种电磁波,波长在1毫米到1米之间,频率在300兆赫到300吉赫之间。
微波技术是指利用微波进行通信、雷达探测、天线设计、微波加热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微波技术的优点包括传输速度快、带宽大、穿透力强、信息保密性和可靠性高等。
常见的微波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雷达探测、天线设计和微波加热等领域。
微波技术应用广泛,例如在通信领域,通过无线终端通过微波信号与基站相连完成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了无线通信。
在雷达探测领域,利用微波信号进行距离测量,在航空、军事、气象等领域用于观测地球和增强安全。
微波技术的研究不断发展,利用微波进行数据通信和传输的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一代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也在使用微波技术进行传输,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微波技术的发展。
总之,微波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手段,对于电子通信、雷达探测、医疗和生产技术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将在微波技术的应用和底层研究方面继续取得进展。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微波萃取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微波萃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a9327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萃取技 术
3
微波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
浓度差
萃取时间和溶液pH值
温度和功率 4
破碎度
溶剂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萃取技 术
4
微波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萃取技 术
5
微波萃取的操作流程与方法
微波萃取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 (1) 挑选物料,然后进行预处理:清洗、
切片或混合,以便充分的吸收微波能; • (2) 将物料和合适的萃取剂混合,放置于微波设
备中,接受微波辐射; • (3) 从萃取相中分离滤去残渣; • (4) 获得目标产物。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萃取技 术
6
微波萃取的操作流程与方法
3.连续流动法
1.常压方法
常压法一般是指在敞开容器中进行 微波萃取的一种方法,其设备主要 是直接使用普通家用微波炉或用微 波炉改装成的微波萃取设备,通过 调节脉冲间断时间的长短来调节微 波输出能量,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 研究都采用这种设备。
在环境中的应用 如对土壤,沉积物 和水中各种污染物 的萃取
11
谢谢观赏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萃
12
取技术
2. 高压法
高压法是使用密闭萃取罐的微波萃取法, 其优点是萃取时间短,试剂消耗少。高压 法的装置一般要求为带有功率选择,有控 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的设备。一般由聚四 氟乙烯材料制成专用密闭容器作为萃取罐, 它能允许微波自由通过、耐高温高压且不 与溶剂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萃取技 术
7
微波萃取的操作流程与方法
05
萃取效率高,省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73921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8.png)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第一篇:电磁场技术电磁场技术是指人们利用电磁场的作用、特性和规律,从事于电磁场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的技术。
电磁场是由电荷带电粒子所产生的空间环境。
它包括电场和磁场两个部分,而且它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电磁场技术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无线通信、雷电监测、电磁辐射控制、电磁兼容性等等。
在无线通信领域,电磁场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信号需要通过空气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很大。
如果通信系统对电磁干扰的抗干扰性能不足,会导致通信的信号失真以及无法正常通信。
因此,电磁场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更好的抗干扰性能,从而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雷电监测领域,电磁场技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雷电是由大气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引起的电现象,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电磁场技术可以通过探测雷电产生的电荷分布情况,提高监测雷电的精度和准确性,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好的防雷服务。
在电磁辐射控制领域,电磁场技术也可以用来控制和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波的辐射现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头痛、失眠、疲劳等等。
电磁场技术可以通过调节电磁波的频率、放大程度等参数,来减少电磁辐射的强度和对人体的影响。
在电磁兼容性领域,电磁场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由于电子设备的不同,它们所使用的电磁场参数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会导致数据传输失真甚至数据丢失。
电磁场技术可以通过调节电磁场的特性和规律,实现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电磁场技术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无线通信服务、更好的防雷服务、更好的电磁辐射控制、更好的电磁兼容性等等。
因此,电磁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迎来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篇:微波技术微波技术是指在微波波段内进行通讯、雷达、天线、电子测量和医疗等领域的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b9487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4.png)
微波滤波器
低通微波滤波器
用于抑制高频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 纯度。
高通微波滤波器
用于提取高频信号成分,进行信号分 离和筛选。
带通微波滤波器
用于选择特定频段的信号,实现信号 的选择性传输。
陷波微波滤波器
用于抑制特定频段的干扰信号,提高 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微波天线
抛物面天线
喇叭天线
利用抛物面反射聚焦原理,实现定向发射 和接收。
电磁场的基本定律
总结词
介绍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包括高斯定律、法拉第的闭合性质,法拉第定律揭 示了磁场的变化可以产生电场,安培-麦克斯韦方程则综合了 电场和磁场的规律,描述了电磁波的传播和相互作用。
电磁场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电磁场进行分类,如自然界的电磁场、人工产生的电磁 场等。
详细描述
自然界的电磁场包括地球磁场、太阳辐射等;人工产生的电磁场包括无线电波、 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这些电磁波在通信、雷达、导航、医疗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
02
微波技术概述
微波的定义与特性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至 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波 长短、频率高、穿透性强等特点。
微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约 为3×10^8米/秒,在真空中传
气象观测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能够穿透云层, 通过反射和散射现象探测降水、风 速、风向等气象信息。
军事侦察
雷达系统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于侦 察、目标识别和导弹制导等方面。
卫星通信
全球覆盖
卫星通信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现全球覆盖,提供语音、数据 和视频通信服务。
高速传输
卫星通信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远程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通 信需求。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a37fe7f0722192e4536f67c.png)
实验三对称天线和天线阵的方向图实验目的:1、熟悉对称天线和天线阵的概念;2、熟悉不同长度对称天线的空间辐射方向图;3、理解天线阵的概念和空间辐射特性。
实验原理:天线阵就是将若干个单元天线按一定方式排列而成的天线系统。
排列方式可以是直线阵、平面阵和立体阵。
实际的天线阵多用相似元组成。
所谓相似元,是指各阵元的类型、尺寸相同,架设方位相同。
天线阵的辐射场是各单元天线辐射场的矢量和。
只要调整好各单元天线辐射场之间的相位差,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更强的方向性方向图乘积定理f(θ,φ)=f1(θ,φ)×fa(θ,φ) 上式表明,天线阵的方向函数可以由两项相乘而得。
第一项f1(θ,φ)称为元因子(Primary Pattern),它与单元天线的结构及架设方位有关;第二项fa(θ,φ)称为阵因子(Array Pattern),取决于天线之间的电流比以及相对位置,与单元天线无关。
方向函数(或方向图)等于单元天线的方向函数(或方向图)与阵因子(或方向图)的乘积,这就是方向图乘积定理。
已知对称振子以波腹电流归算的方向函数为实验步骤:1、对称天线的二维极坐标空间辐射方向图(1)建立对称天线二维极坐标空间辐射方向函数的数学模型(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3)观察并分析仿真图中不同长度对称天线的空间辐射特性E面方向函数:2、天线阵—端射阵和边射阵(1)建立端射阵和边射阵空间辐射方向函数的数学模型(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3)观察并分析仿真图中两种天线阵的空间辐射特性实验报告要求:(1)抓仿真程序结果图(2)理论分析与讨论1、对称天线方向图01)clcclearlambda=1;%自由空间的波长L0=1; %改变L0值,得到不同长度对称阵子的方向图L=L0*lambda; %分别令L=λ/4,λ/2,3λ/4,λ,3λ/2,2λk=2*pi/lambda;%自由空间的相移常数theta0=[::360];theta=theta0*pi/180;902700 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for i=1:length(theta0)fe(i)=abs((cos(k*L*cos(theta(i)))-cos(k*L))/sin(theta(i))); endpolar(theta,fe/max(fe)); %画归一化方向图title('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 的长度不同,标题不同 02)clc clear lambda=1;%自由空间的波长L0=1/4; %改变L0值,得到不同长度对称阵子的方向图L=L0*lambda; %分别令L=λ/4,λ/2,3λ/4,λ,3λ/2,2λk=2*pi/lambda;%自由空间的相移常数theta0=[::360];theta=theta0*pi/180;for i=1:length(theta0)fe(i)=abs((cos(k*L*cos(theta(i)))-cos(k*L))/sin(theta(i))); endpolar(theta,fe/max(fe)); %画归一化方向图title('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 的长度不同,标题不同 3)clc clearlambda=1;%自由空间的波长 L0=1/2; %改变L0值,得到不同长度对称阵子的方向图L=L0*lambda; %分别令L=λ/4,λ/2,3λ/4,λ,3λ/2,2λ k=2*pi/lambda;%自由空间的相移常数theta0=[::360];theta=theta0*pi/180;for i=1:length(theta0) fe(i)=abs((cos(k*L*cos(theta(i)))-cos(k*L))/sin(theta(i))); endpolar(theta,fe/max(fe)); %画归一化方向图 title('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 的长度不同,标题不同 4)clcclear lambda=1;%自由空间的波长L0=3/4; %改变L0值,得到不同长度对称阵子的方向图902700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902700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90270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L0*lambda; %分别令L=λ/4,λ/2,3λ/4,λ,3λ/2,2λ k=2*pi/lambda;%自由空间的相移常数 theta0=[::360];theta=theta0*pi/180; for i=1:length(theta0)fe(i)=abs((cos(k*L*cos(theta(i)))-cos(k*L))/sin(theta(i))); endpolar(theta,fe/max(fe)); %画归一化方向图title('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 的长度不同,标题不同 5)clcclearlambda=1;%自由空间的波长 L0=3/2; %改变L0值,得到不同长度对称阵子的方向图L=L0*lambda; %分别令L=λ/4,λ/2,3λ/4,λ,3λ/2,2λk=2*pi/lambda;%自由空间的相移常数 theta0=[::360]; theta=theta0*pi/180;for i=1:length(theta0)fe(i)=abs((cos(k*L*cos(theta(i)))-cos (k*L))/sin(theta(i))); endpolar(theta,fe/max(fe)); %画归一化方向图title('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 的长度不同,标题不同 6)clc clearlambda=1;%自由空间的波长L0=2; %改变L0值,得到不同长度对称阵子的方向图 L=L0*lambda; %分别令L=λ/4,λ/2,3λ/4,λ,3λ/2,2λ k=2*pi/lambda;%自由空间的相移常数theta0=[::360];theta=theta0*pi/180; for i=1:length(theta0)fe(i)=abs((cos(k*L*cos(theta(i)))-cos(k*L))/sin(theta(i))); endpolar(theta,fe/max(fe)); %画归一化方向图title('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L 的长度不同,标题不同 分析对称振子天线的方向图(以上图形)可以看出:902700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902700L=λ时对称阵子天线的方向图①?l <λ时,随着振子长度的增加,其方向图波瓣变尖锐,其最大辐射方向在q =90o ,无副瓣;②当l >λ时,开始出现副瓣, 但最大辐射方向仍在q =90o 的方向上; ③当l >0.625l λ时,最大辐射方向将偏离q =90o 的方向;(当l >λ,出现反向电流,场为反向叠加); ④当l =l λ时,天线上的反向电流与正向电流相同,故在q =90o 上场将完全抵消,其总场为零,但在q =60o 的方向上,由于场的行程差引起的相位差和电流的相位差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场的最大值。
《精品课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0)
![《精品课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0)](https://img.taocdn.com/s3/m/7c7bb9baa98271fe900ef946.png)
10.4.2用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
波长
1
Dmin1 2 D1 D2
1
Dmin2 2 D3 D4 波导波长为
(10.28) (10.29)
p 2 Dmin1 Dmin2 (10.30)
图10.10 交叉读数法测量波长
10.4.3 测量驻波比
电压驻波比是传输线中电压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比,表示为
10.5.1实验原理与实验装置
图10.13 单端口网络的驻波分布
图10.14 用阻抗圆图求解归一化阻抗
在驻波最小点,归一化阻抗为
Rm in
1
(10.35)
图10.15 测量阻抗的装置
10.5.2 单端口网络阻抗测量
图10.16 沿线驻波分布
表10.8 阻抗的测量
10.5.3利用调配器进行阻抗匹 配
(6)微瓦功率计 (7)波长计 (8)测量线 (9)检流计、微安表和选频放大器 (10)匹配负载 (11)短路负载
10.3.3连接与调整微波测量系 统
系统连接应平稳,各元件接头应对 齐,如果系统连接不当,将影响测量精 度。
微波测量系统的调整主要指信号源 和测量线的调整。信号源的调整主要包 括振荡频率、功率电平、调制方式的调 整等,测量线的调整主要包括探针的穿 入深度和探针的调谐等。
表10.1 电磁波在导体表面反射的测量
10.1.3 电磁波向介质板斜入 射的全透射测量
全透射的条件为
arcsin 2 arctan 2
1 2
1 (10.14)
表10.2 电磁波全透射测量
10.2 电磁波参量的测量
电磁波参量主要包括电磁波的波长、 相位常数、速度、电磁波的传播方向等。 本节实验目的是测量电磁波参量。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演讲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资料 微波演讲](https://img.taocdn.com/s3/m/83e8e501804d2b160a4ec01a.png)
微波传感器的特点
1、极宽的频谱(波长=1.0mm~1.0m)可供选用, 可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测量频率
2、在烟雾、粉尘、水汽、化学气氛以及高、低温环 境中对检测信号的传播影响极小,可在恶劣环境下 工作
3、时间常数小,反应速度快,可进行动态监测与实 时处理,便于自动控制
4、测量信号本身就是电信号,无须进行非电量的转 换
通过发射与接收频率为 24.125GHz左右的微波 来实现传感。
采用平面微带天线技术, 体积小.
集成化程度高.
感应灵敏等特点。
具体应用
1、信息采集-家庭智能防 入侵,机场防入侵
2、汽车驾驶辅助系统 中应用
机场防入侵
变道辅助系统
3、交通检测—测速仪 4、运动测速
5、自动门、电梯感应
5、微波无显著辐射公害。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零点漂移和标定尚未得到很好的 解决。 其次, 使用时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多, 如 温度、 气压、 取样位置等。
微波传感器分类
总分类: 1、反射式微波传感器 2、遮断式
微波液位计、
微波式物位计
24GHZ雷达传感器
6、水龙头感应,智能马 桶感应
谢谢观赏
11通信莫诗情
什么是微波传感器?
微波传感器是利用微波特性来检测一些物理量的器件。包 括感应物体的存在,运动速度,距离,角度信息。
微波传感器组成: 1、微波发射器(即微波振荡器)、
2、微波天线
3、微波检测器
微波传感器原理
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 遇到被测物体时将被吸 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 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 接收通过被测物体或由 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 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 再由测量电路处理,就 实现了微波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精选j n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张妮竞男学号:序号: 31#日期:2014年5月31日邮箱:实验二:分支线匹配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支节匹配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微带线的基本概念和元件模型3、掌握微带分支线匹配器的设计与仿真二、实验原理1、支节匹配器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及相应波长的减小,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效应就变得更加明显,当波长变得明显小于典型的电路元件长度时,分布参数元件替代分立元件而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在频率高达以上时,在负载和传输线之间并联或串联分支短截线,代替分立的电抗元件,实现阻抗匹配网络。
常用的匹配电路有:支节匹配器,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指数线匹配器等。
支节匹配器分单支节、双支节和三支节匹配。
这类匹配器是在主传输线并联适当的电纳(或串联适当的电抗),用附加的反射来抵消主传输线上原来的反射波,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此电纳或电抗元件常用一终端短路或开路段构成。
2、微带线从微波制造的观点看,这种调谐电路是方便的,因为不需要集总元件,而且并联调谐短截线特别容易制成微带线或带状线形式。
微带线由于其结构小巧,可用印刷的方法做成平面电路,易于与其它无源和有源微波器件集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微波电路中。
W为微带线导体带条的宽度;εr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T为导体带条厚度;H为介质层厚度,通常H远大于T。
L为微带线的长度。
微带线的严格场解是由混合TM-TE 波组成,然而,在绝大多数实际应用中,介质基片非常薄(H<<λ),其场是准TEM 波,因此可以用传输线理论分析微带线。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等效介电常数εr、基片厚度H和导体宽度W有关,计算公式较为复杂,故利用txline来计算。
微带线元件模型3、元器件库里包括有:MLIN:标准微带线MLEF:终端开路微带线MLSC:终端短路微带线MSUB:微带线衬底材料MSTEP:宽度阶梯变换MTEE:T型接头MBENDA:折弯微带线的不均匀性上述模型中,终端开路微带线MLEF、宽度阶梯变换MSTEP、T型接头MTEE和折弯MBENDA,是针对微带线的不军训性而专门引入的。
一般的微带电路元件都包含着一些不均匀性,例如微带滤波器中的终端开路线;微带变阻器的不同特性阻抗微带段的连接处,即微带线宽度的尺寸跳变;微带分支线电桥、功分器等则包含一些分支T型接头;在一块微带电路板上,为使结构紧凑及适应走线方向的要求,时常必须使微带弯折。
由此可见,不均匀性在微带电路中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微带电路是分布参数电路,其尺寸已可与工作波长相比拟,因此其不均匀性必然对电路产生影响。
从等效电路来看,它相当于并联或串联一些电抗元件,或是使参考面发生一些变化。
在设计微带电路时,必须考虑到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影响,将其等效参量计入电路参量,否则将引起大的误差。
三、实验内容已知:输入阻抗 Zin=75欧负载阻抗 Zl=(64+j35)欧特性阻抗 Z0=75欧介质基片εr=,H=1mm假定负载在2G赫兹时实现匹配,利用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单支节和双支节匹配网络,假设双支节网络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d1=四分之一波长,两分支线之间的距离为d2=八分之一波长。
画出几种可能的电路图并且比较输入端反射系数幅度从至的变化四、实验步骤1、建立新项目,项目中心频率为2GHz;2、求出归一化输入阻抗和负载阻抗,标在Smith导纳圆图上;3、设计单支节匹配网络,用TXLINE计算微带线的物理长度和宽度;4、选择适当元件模型作电路原理图;5、连接各元件端口,项目频率改为—;6、在工程里添加测量图并分析;7、调节微带线的长度l及与负载的举例d,调节范围为10%,输入端口反射系数幅值在中心频率2GHz处最低;8、设计双支节匹配网络,重复步骤4—7;五、实验过程及结果1、单支节的Smith圆图图片 1 单支节smith图导纳形式在实验中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写入Output Equations。
Zl为归一化负载阻抗;Zin为归一化输入阻抗;Sl为负载处反射系数;S2为输入端反射系数;a为以为步长扫描0~2*PI;T1为阻抗处等反射系数圆;R为匹配圆;R2为大圆。
图片 2 角度和模形式1)确定单支节分支线与负载距离d由于负载走向支节位置是向源的方向移动,所以从负载顺时针转动,第一次与的点相遇,由于软件2π~λ,所以算得角度需除2.计算电长度:[(]/2=2)确定单支节长度L由第一张图得到负载的导纳为*j,画在smith图上,得到的点,由于用短路线当支节,所以从左边开路点顺时针转到此点,得到微带线参数电长度的角度并联直接的导纳为jb=。
计算电长度:()/2=3)带入相关参数计算微带线参数。
结果如图所示图片 3 负载的微带线参数图片 4 支节微带线参数图片 5 接口匹配微带线参数4)相关实验电路图根据上述步骤,设计出的参数为负载到支节的微带线(TL2):L=W=支节的微带线(TL3):L=W=端口处接的微带线(TL1):L=W=MSUB是衬底材料,MLSC是终端短路微带线 MLIN是标准微带MTEE是标准T型接头SRL表示负载。
5)实验结果图图片 5 调谐前在该条件下同时调节d与l得到在中心频率2Ghz处的反射系数最小图片 6 调谐后图片 7 调谐后(以DB为单位)调谐后可得到S参数在2GHz处最小的电长度。
2、双支节smith圆图在实验中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写入Output Equations。
其中Zl为归一化负载阻抗;Zin为归一化输入阻抗;Sl为负载处反射系数;S2为输入端反射系数;a为以为步长扫描0~2*PI;T1为阻抗处等反射系数圆;R为匹配圆;R2为大圆。
R2为等点反射系数圆,Rd为等导纳圆。
1)确定第一个支节分支线与负载距离d1与L1图片8 双支节smith导纳形式已知第一个枝节距离负载的距离为d1=λ/4,通过TXLINE计算得出L1。
=度,电长度为90度,用TXL计算出d处的微带线长度为。
图片 9 与负载和开始的port处的微带线参数支节1只提供b值,不提供g值,算的b1=,在g=0的导纳圆上找到该点,所加的L1为180-()=电长度为2=。
图片10 支节一微带线参数2)确定第二支节分支线与负载距离d2与L2两支节间的距离应为1/8波长,确定了1/8波长的微带线参数为图片 11 两支节之间的微带线参数以辅助员得到的为准,画出等反射系数圆(红色),与单位电导圆(深红色)交于此点为第一支节匹配后的导纳点,第二支节需要抵消掉此点的虚部以变为实数1.从第一张图得到此点为*j,可以从图上直接读出所需电纳值jb=,在图中画出得到左下角的点。
从左边短路点到达此点的电长度为:(180+/2=图片 12 支节二微带线参数统计上述计算得到的负载和第一个支节的微带线(TL7):L=,W=第一个支节的微带线(TL6):L=,W=第一个支节到第二个支节的微带线(TL2):L=,W=第二个支节的微带线(TL3):L=,W=第二个支节和输入端口之间的微带线(TL1):L=,W=3)相关电路图MSUB是衬底材料,MLSC是终端短路微带线 MLIN是标准微带线,MTEE是标准T型接头SRL表示负载。
TL6 TL5分别为两条支节。
4)仿真结果图图片 13 调谐前图片 14 调谐后调谐后可以看到,得到了S 参数在2GHz 最小的电长度。
图片 15 调谐后电路长度实验三: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节与多节四分之一波长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 了解单节与多节四分之一波长变阻器的工作带宽与反射系数的关系;3. 掌握单节与多节四分之一波长变阻器的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原理1)单支节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4λ阻抗变换器由一段特性阻抗为01Z 的4λ传输线构成。
如图4所示,图 4λ阻抗变换器假设负载为纯电阻,即L L R Z =。
则有:为了使 实现匹配,则必须使L R Z Z 001=由于无耗线的特性阻抗为实数,故4λ阻抗变换器只能匹配纯电阻负载。
若当为复数时, 根据行驻波的电压波腹和波节点处的输入阻抗为纯组: 可将4λ阻抗变换器接在靠近终端的电压波腹或波节点处来实现阻抗匹配。
若4λ线在电压波腹点接入,则4λ线的特性阻抗为:若4λ线在电压波节点接入,则4λ线的特性阻抗为2)多支节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三、实验内容 1)已知负载阻抗为纯阻抗RL=150欧姆,中心频率3GHz ,主传输线特性阻抗Z0=50欧姆,介质基片Er=,H=1mm ,最大反射系数模不超过,设计1、2、3节二项式变阻器。
L L L in R Z jR Z jZ R Z Z 201010101)4tan()4tan(=⋅+⋅+=λβλβ 0in 0max ,KZ R Z R m ==ρρρ00001Z Z Z Z =⋅=ρ00001Z K Z KZ Z Z ==⋅=2)已知负载阻抗为复数ZL=85-j45欧姆,中心频率3GHz,主传输线特性阻抗Z0=50欧姆,在电压驻波波腹点或者波节点利用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设计微带线变阻器,微带线介质参数同上。
四、实验步骤1)对于纯电阻负载,根据已知条件,算出单节和多节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对带宽。
2)根据各节特征阻抗,利用TXLine计算相应的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
每段变阻器的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在中心频率)。
3)对于复数负载Zl,根据负载阻抗Zl、特性阻抗Z0,计算归一化负载阻抗和反射系数,将复数系数标注在Smith圆图上,从负载点沿等驻波系数原向源方向旋转,与Smith圆图左、右半实轴焦点,旋转过的电长度LM、LN,计算变换器的特征阻抗。
4)根据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利用TXLine计算相应微带线的长度及宽度,以及对应电长度LM、LN的微带线长度。
5)设计并完成原理图。
6)添加并测试Rectangular图。
7)调谐电路元件参数,使反射系数幅值在中心频率3GHz处最低。
8)对于纯电阻负载,上述指标不变,采用3节切比雪夫变阻器重新设计上述阻抗变换器。
五、实验过程及结果1.单节变换器1)利用式(1)算得Z1=Ω,利用TXLine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Impedance(Ω)50 150Frequency(GHz) 3 3 3Electrical Length(deg)90 90 90Physical Width(mm)Physical Length(mm)2) 2.两支节变换器1)利用式(4)算得Z1=Ω,Z2=Ω利用TXLine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2)微带线Z0 Z1(可调)Z2(可调)RLImpedance(Ω)50 150Frequency(GHz) 3 3 3 390 90 90 90Electrical Length(deg)Physical Width(mm)Physical Length(mm)3.三支节变换器1)利用式(4)算得Z1=Ω,Z2=Ω,Z3=Ω利用TXLine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微带线Z0 Z1(可调)Z2(可调)Z3(可调)RLImpedance(Ω)50 150 Frequency(GHz)3 3 3 3 3Electrical Length(deg)90 90 90 90 90Physical Width(mm)Physical Length(mm)2)将三种变换器的S函数画在一个图可见他们并不在3Ghz处达到最小值,进行调谐工作调谐之三种方式均在3GHz处获得最小指切比雪夫公式微带线Z0 Z1(可调)Z2(可调)Z3(可调)RLImpedance(Ω)50 120 150 Frequency(GHz)3 3 3 3 3Electrical Length(deg)90 90 90 90 90Physical Width(mm)Physical Length(mm)调谐之后的在3GHz除得到最佳性能,S参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