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教学的语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育教学的语录
关于教育教学的语录
关于教育教学的语录若是老一辈的动物没有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光怪小动物是没有道理的。同理,人类社会的父母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中国当代女作家毕淑敏
教学相长。――西汉学者戴圣《礼记?学记》教育名言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本句大意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互相增益、互相促进的关系。本名句阐述“教”与“学”这两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范畴的辩证关系。名句没有把“教”凌驾于“学”之上,而是把它们相提并论,从一个新颖的角度阐发了深刻的道理,道出了二者关系的实质,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故而成为从古至今信奉不疑的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卫灵公》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
礼节来自教育。――狄奥尼西奥斯
教育植根于爱。――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爱子女以其道。――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教育的名言
父不慈则子不孝。――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
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
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师范为教育之母。――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
育家张謇
教育为立国之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郑观应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尽心上》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英才:优秀人才。本句大意是得到
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培养教育成真正的栋梁,是人生的一大乐
事。孟子在《尽心》一章中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隙
为一乐,天伦之乐;不愧于天,不作于人为二乐,坦诚之乐;一为第
三乐,是人本身价值自我实现,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一种精神的满足。此观点反映出孟子重视教育,重视人生价值的思想,是我们民族
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之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唐代文学家权德舆教育名言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
父否母然,子无适从。――北宋文学家宋祁
父慈于棰,家有败子。――北宋文学家宋祁
鞭管之下,有贤士乎?――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教育的名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
玉不琢,则南山之圆石。――唐代文人马总《意林》教育名言
唐?马总《意林》引用《正部》语。琢:雕琢。则:那就是。本句大意是:玉如果不经雕琢,那也不过就是南山之上普通的圆石而巳。此句从反面立论,说明玉经琢磨方成嚣,人经者砺始为才的道理。此名句立论角度新颖,修辞手法巧妙。宝玉与圆石,其价值对比鲜明,更宜于揭示名句阐述的道理。另外,名句采用口语的形式,通俗易懂,而又道理深刻,其说理方法值得借鉴。可用以说明施加教育的重要,也可用以说明接受教育、经受磨练的重要。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省心录》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也作“提孩”,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可提抱的幼儿,这里泛指幼儿。这两句大意是:善于教育儿女的父,在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古人已知幼儿教育的重要,现代人自不必言,不仅要“教于孩提”,而且要开始于胎教。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说苑?杂言》
汉?刘向《说苑?杂言》。鞭扑:用鞭子猛打。从:听从。这两句大意是;用鞭子抽打来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不听从父亲的教训。用“棍棒教育”、“惩罚主义”强迫孩子就范,会促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作父母的对子女往往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当子女不能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成材”时,就会从百般宠爱走向另一
极端:诉诸武力,加之以掌脚棍棒,结果会造成家庭不睦,父子失和,子女出走,甚而酿出悲剧。~的古训可引为鉴戒。
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汉代文学家桓宽《盐铁论?周秦》汉?桓宽《盐铁论.周秦》仁慈的母亲出了败家子,原因是从小就不忍严加管教。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邓-小-平教育的名言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教育家陶行知
知其心,然后能教其失也。――西汉学者戴圣《礼记?学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失:过失。这两句大意是:教育者要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然后才能挽救他的过失。本名句提出了一条教育原则。这条原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设立的。它强调,教育者必须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否则将会无的放矢。因此,“知其心”是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救其失”,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此原则与现代数育法是相吻合的。
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唐代文人马总《意林》
唐?马总《意林》引《成败志》。导:引导,疏导。这两句大意是:水性虽然能够流动,倘若不加疏导,积水被壅塞也不能流通。对~二句可以广泛取喻:天资聪慧的孩子,不经教育引导也难以成才;质地良好的材料,不经加工也难成精致的器物;资源矿藏虽然丰富,不经开发也难以变成财富。它说明事物的本质再好,若没有必要的条件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宋?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渐:逐渐感染。这两句大意是:要以高尚的道德使人民顺服,用教育感化的手段使人民逐渐受到感染。对人民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以淳厚的风习、高尚的节操去影响人民,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民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言外之意,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任何粗暴野蛮的硬性限制,都收不到好的效果。即使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这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也是少不了的。可借以说明加强正面教育的重要。
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隋代文人王通教育名言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西汉学者戴圣《礼记?学记》西汉?戴圣《礼记?学记》。长:增长。这里是发扬的意思。救:补救。本句大意是:教师,就是发扬人们的优点,并且补救他们各自缺点的人。《札记?学记》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意思是:人们的学习,有的缺点在于贪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少.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容曷,有的缺点在干遇到困难就停止。这四种却点,是由于各人心理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补救他们的缺点。所以文章接着说:“~。“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故能发扬学生的长处而补救其缺点。这一段话充分肯定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战国策?赵策四》
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计:考虑,打算。这两句大意是:作父母的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得失。这是触龙说赵太后时说的话,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在劝诫那些一味宠